夏縣縣城污水處理提質增效-一廠一策-系統化整治方案_第1頁
夏縣縣城污水處理提質增效-一廠一策-系統化整治方案_第2頁
夏縣縣城污水處理提質增效-一廠一策-系統化整治方案_第3頁
夏縣縣城污水處理提質增效-一廠一策-系統化整治方案_第4頁
夏縣縣城污水處理提質增效-一廠一策-系統化整治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夏縣縣城污水處理提質增效

“一廠一策”系統化整治方案

2020年12月31日

夏縣縣城污水處理提質增效“一廠一策”系統化整治方案

第一章總論

1.1項目名稱

夏縣縣城污水處理提質增效“一廠一策”系統化整治方案

1.2項目建設單位概況

夏縣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局,位于運城市夏縣新建北路8號,其職能為:

1、指導全縣城區建設管理工作。負責城區供水、排水(排澇)、燃氣、熱力、市政設

施、污水處理、市容環衛等行業管理;協助有關部門指導縣城規劃節水和地下水的開發

和利用;指導市容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和城建監察;主管全縣風景名勝區和縣城規劃區內

的園林綠化工作。

2、參與擬定全縣住房和城鄉建設發展的政策措施和改革方案;貫徹落實國家、省

市有關建設行政法律、法規、規章、辦法和實施細則;承擔規范性文件的起草、審查、

備案工作;承辦本局行政復議、行政訴訟工作;指導本系統的法制建設和普法教育工作。

3、完成領導交辦的其它工作。

1.3項目咨詢單位概況

武漢圣禹排水系統有限公司,位于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全力北路189號,2014年1

月16日在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漢南區)行政審批局登記成立。

武漢圣禹排水系統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圣禹排水”)是一家專注于城市排水、蓄

洪,致力于水環境治理和水生態修復的高科技企業。目前擁有水環境治理和海綿城市建

設自主知識產權技術1000余項,覆蓋了行業專利的近90%,是業內擁有自主知識產權

最多的企業。

在標準制定推動方面,公司參與編制《城市黑臭水體整治-排水口、管道及檢查井

治理技術指南》等綱領性文件,其中控源截污就是采用我公司開發的清污分流的系統技

術,同時也是《合流制系統污水截流井設計規程》的主要參編單位,并參與全國20多

個省市黑臭水體和海綿城市建設導則、規范和圖集編制等。

圣禹排水員工500余人,包括研發、設計、咨詢、建設、運營等團隊,其中從事工

程咨詢專業技術人員共28人,工程咨詢的高級職稱3人,咨詢工程師(投資)1人。

圣禹排水的研發實力雄厚,目前擁有80余人的精英研發團隊,成員全部來自于知名科

第1頁124頁

夏縣縣城污水處理提質增效“一廠一策”系統化整治方案

研院所、大型水環境治理企業和知名高校,均具有大學本科以上學歷,其中碩士研究生

40余名。

圣禹排水秉承“創新、發展、合作、共贏”的經營理念,可為中國水環境污染治理

事業提供系統規劃、設計、建設,采用先進的清污分流技術,未來有望成為國內污水排

放及治理技術的主導方案。

1.4項目背景

目前夏縣污水處理廠進水BOD5濃度為104.09mg/L,為貫徹落實《山西省住房和城

鄉建設廳關于制定提高城鎮污水處理廠進水濃度“一廠一策”方案的通知》(建城

〔2019〕52號),要圍繞服務片區管網制定“一廠一策”系統化整治方案,實施管網

混錯接改造、管網更新、破損修復改造等工程,實施清污分流,全面提升現有設施效能

的要求。同時結合水污染治理工作,在廠網河一體化治理體系下,圍繞水污染治理成效

鞏固提升的目標,開展《夏縣縣城污水處理提質增效“一廠一策”系統化整治方案》的

編制工作。

1.5編制依據

(1)《山西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關于制定提高城鎮污水處理廠進水濃度“一廠一

策”方案通知》

(2)關于貫徹落實《關于印發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三年行動方案(2019—2021

年)》的通知運城管字[2020]88號

(3)《山西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山西省生態環境廳關于加強汛期城鎮污水直排管

控工作的通知》晉建城函[2020]678號

(4)《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綱要》

(5)《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2014年7月修訂)(2015年1月1日起施

行)

(6)《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2017年6月修訂)(2018年1月1日起

施行)

(7)《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實施細則》(2008年2月28日修訂)(6月

1日起施行)

(8)《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2016年7月修訂)(2016年9月1日起施行)

(9)《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2016年7月修訂)(2016年9月1日起施行)

第2頁共124頁

夏縣縣城污水處理提質增效“一廠一策”系統化整治方案

(10)《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2017年10月修訂)

(11)《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2017年10月修訂)(2018年1月1日起

施行)

(12)《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2016年7月修訂)(2016年9月1

日起施行)

(13)《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2010年12月修訂)

(14)《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管理法》(2019年8月)

(15)《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工作指南》(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環境保護部2015.08)

(16)《住房城鄉建設部環境保護部關于印發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工作指南的通知》

(建城[2015]130號)

(17)《住房城鄉建設部關于印發城市黑臭水體整治--排水口、管道及檢查井治理

技術指南(試行)的通知》(建城函[2016]198號)

(18)《國務院關于印發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通知》(國發[2015]17號)

(19)踏勘、收集的資料和數據

(20)其他相關資料

1.6采用的規范和標準

(1)《室外排水設計規范》(GB50014-2006)(2016年版)

(2)《城鎮雨水調蓄工程技術規范》(GB51174-2017)

(3)《合流制系統污水截流井設計規程》CECS91-97

(4)《城市排水工程規劃規范》(GB50318-2017)

(5)《自動化儀表選型規定》(HG20507-2014)

(6)《城市工程管線綜合規劃規范》(GB50289-2016)

(7)《給水排水管道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68-2008)

(8)《混凝土和鋼筋混凝土排水管》(GB/T11836-2009)

(9)《給水排水工程構筑物結構設計規范》(GB50069-2016)

(10)《市政排水管道工程及附屬設施》(06MS201)

(11)《給水排水工程基本術語標準》(GB/T50125-2010)

(12)《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2015年版)

(13)《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15)

第3頁共124頁

夏縣縣城污水處理提質增效“一廠一策”系統化整治方案

(14)《混凝土結構耐久性設計規范》(GB/T50476-2019)

(15)《工業建筑防腐蝕設計規范》(GB50046-2018)

(16)其他現行的國家、行業、地方的相關規范、標準和行業標準。

1.7編制原則

(1)創新理念,統籌兼顧

以污水處理廠及服務范圍為單元,以配套管網及附屬設施為重點,“收污水、趕外

水”,以提升污水處理廠進水濃度為主要目標,消除城市建成區生活污水直排口,消除

城中村、老舊城區和城鄉結合部生活污水收集處理設施空白區、消除城市黑臭水體,綜

合考慮雨水徑流量控制、徑流污染控制、排水安全保障、排水管網病害修復等多方面因

素,統籌解決城市發展中面臨的水問題。

根據造成污水處理廠進水濃度低的不同因素,因地制宜制定污水處理提質增效“一

廠一策”系統化整治方案。重點解決河水倒灌、地下水滲入、山泉水和雨水接入、工業

廢水和施工排水等問題,提高污水處理廠進水濃度,提升污水處理廠運行穩定性。

(2)立足現狀,查漏補缺

在國家政策、排水專項規劃和國家、省、市相關污水處理提質增效相關文件指導下,

首先評估排水系統現狀情況和在施、已批待建工程的實施效果,對于不能達標的污水處

理廠,提出查漏補缺方案,確保實現規劃目標。

(3)先易后難,先主后次

立足已有,先易后難,先主后次,合理制定污水處理提質增效“一廠一策”系統化整

治方案和工作計劃。優先采用實施難度小,以及實施后對污水處理廠進水濃度提升大的

工程或非工程措施,如加強施工排水管理、減少河水倒灌等;對于未列入計劃且實施后

對進水濃度提升不大、其它措施實施后已經能達到設定目標的措施,可以延緩實施。

(4)強化管理,注重長效

強化源頭控制,削減雨水徑流污染量,嚴控新增雨污混流;強化前期工作管理,提

高勘測的準確性及設計方案的系統性;強化施工過程管理,保證工程建設質量過關;強

化后續維護管理,保障工程實施后穩定、長效運行,充分發揮效益。

第4頁共124頁

夏縣縣城污水處理提質增效“一廠一策”系統化整治方案

1.8服務范圍

圖1-1服務范圍示意圖

夏縣污水處理廠所服務的范圍是北至興隆莊村,南至南環西街,東至溫泉路,

西南至西環路,服務范圍總面積約為15.2平方公里。

1.9治理目標

嚴格按照山西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關于制定提高城鎮污水處理廠進水濃度“一廠

一策”方案通知的要求》,圍繞夏縣縣城污水處理廠服務片區管網制定“一廠一策”系統

化整治方案,實施管網混錯接改造、管網更新、破損修復改造等工程,實施清污分流,

提高污水收集率。本次治理目標是到2021年,夏縣縣城污水處理廠進水生化需氧量

(BOD5)平均進水濃度達到150mg/L以上,并全部不低于100mg/L。

1.10治理思路

以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為切入點,以摸清本底為基礎,以現狀問題為導向,以總

體規劃為龍頭,以污染物總量控制為依據,流域統籌、區域協調、系統治理、標本兼治,

促進城鎮污水全覆蓋、全收集、全處理。近期以“擠外水”為目標,對管網系統進行優

第5頁共124頁

夏縣縣城污水處理提質增效“一廠一策”系統化整治方案

化;遠期全面推進“清污分流”的源頭治理,進一步完善污水管網,優化污水收集處理

系統,持續推進污水處理提質增效。

1.11技術路線

夏縣縣城污水處理廠目前進水BOD5均值低于150mg/L。自2019年至今,夏縣縣

城目前已逐步進行雨污分流改造,對提高污水處理廠進水BOD5濃度已初見成效,但污

水處理廠進廠BOD5濃度仍低于提質增效目標值,污水收集率還有待提高。

為了進一步提高污水處理廠進水BOD5濃度,需要在整治前對現狀的市政排水管

網、小區排水管網、農村排水管網做細致的排查與踏勘,并對相關的資料信息進行收集。

通過以上信息對管網的外來水和管網混接情況進行分析診斷,以便采取相應的措施手段

實現管網提質增效的目標。

(1)資料收集

資料收集主要包括管網設計資料、河道水位、地下水位、污水廠運行情況。

a、管網設計資料

管網資料包括管網系統的平面位置、高程、埋深、走向(流向)、規格、材質以及

管線附屬構筑物的信息。

b、河道水位

河水主要通過排口倒灌進入市政管網,最終進入污水系統。對于排口倒灌,可通過

調查不同季節的河道水位和洪水位來判斷排口的倒灌情況。

c、地下水水位

地下水主要通過工地基坑排水、管道破損等方式進入污水系統。對于管道破損導致

地下水入滲的管段,可通過對比區域內地下水位與管道管底標高來初步判斷。

d、污水廠運行情況

包括污水廠設計規模、現狀日進水量、進水水質、地理位置和現狀運行情況等。

(2)現場調查

現場調查主要包括管線重要設施、管線關鍵節點水質水量、污水來源和管網破損等

情況。

a、管線重要設施調查

包括管道沿線的閘、堰、閥、井及截流管道等。

b、管線關鍵節點水量調查

可通過斷面估算法、流速測量法或專用流量計等方式進行水量測算,分別在旱天和

第6頁共124頁

夏縣縣城污水處理提質增效“一廠一策”系統化整治方案

雨天進行。

c、管線關鍵節點水質調查

BOD5(生化需氧量)、COD(化學需氧量)、氨氮可大致表示污水中的有機物量,

當污水管道破損,河水、地下水滲入時,污水中的COD濃度會降低,通過逐段檢測污

水BOD5(生化需氧量)、COD、氨氮,可大體框定混接點、滲漏點位置。檢測時間根

據居民排水習慣選在早間(07:00)、中午(13:00)、傍晚(19:00),比較能全面

的反映全天水質濃度。

d、污水來源調查

根據前期調查階段收集的相關資料及分析,結合現場踏勘,對雨水管網中的污水和

污水管網的外水其來源進行確認。

e、管網破損情況調查

根據流量水質監測分析結果對確定入滲管段進行綜合手段排查,如管道潛望鏡檢測

(QV)、聲吶檢測、管道閉路電視檢測(CCTV)等,找到外水入侵點位。

以下是現場踏勘以及搜集資料等工作照片:

第7頁共124頁

夏縣縣城污水處理提質增效“一廠一策”系統化整治方案

圖1-2初勘現場照片

圖1-3水質取樣照片

第8頁共124頁

夏縣縣城污水處理提質增效“一廠一策”系統化整治方案

圖1-4CCTV和潛望鏡檢測照片

圖1-5現場復勘照片

第9頁共124頁

夏縣縣城污水處理提質增效“一廠一策”系統化整治方案

圖1-6技術路線

第10頁共124頁

夏縣縣城污水處理提質增效“一廠一策”系統化整治方案

1.12建設目標、建設規模及建設內容

建設目標:

本工程針對夏縣縣城污水處理廠進水BOD5濃度低于150mg/L的問題,近期目標為實

現污水處理廠平均進水BOD5濃度高于150mg/L的目標;遠期目標為實現智慧運維,建立

健全的排水監督與責任體系。

建設內容:

本工程主要建設內容為:監督大水量排水企業進行排水系統整改,對破損的排水

管道、檢查井進行原位修復、拆除和更換;檢查井原位修復;管道清淤;農村廁改;合

流制區域進行雨污分流建設、設置柔性截流井、污水調蓄設施等;破除瀝青、混凝土路

面及修復和破除綠化及恢復;遠期建設一套智慧運維平臺系統,建立完善的排水管理機

制。

建設規模:

本工程建設規模是進行CCTV管網檢測的長度共計35557m,設99個水質取樣點進

行檢測,水質在線監測設施15處,需原位修復DN600的HDPE管道300米,點位修復

70處,更換管道3597m,檢查井原位修復約30座,管道清淤長度為16.5km。新建

d300~d800排水管網長度約26.1km,新建柔性截流井26座,新建污水調蓄設施1620立

方米,破除混凝土路面及恢復的面積約37816平米,破除瀝青路面及恢復的面約為10750

平米,破除綠化及恢復面積約為2750平米,新建管網及附屬構筑物的過程中,同步考

慮施工過程中交通導改、臨時排水的調度、現存配套市政管線的遷改等工程。遠期建議

新建一座中控大廳和信息系統,并建立一套完善的排水管理機制。

第11頁共124頁

夏縣縣城污水處理提質增效“一廠一策”系統化整治方案

第二章區域概況

2.1區域概況

2.1.1區位條件

圖2-1夏縣區位圖

夏縣,隸屬于山西省運城市,地處山西省西南端,南接平陸縣,北鄰聞喜縣,西連

鹽湖區,東隔黃河與河南澠池縣相望,總面積1352.6平方千米。共有耕地59萬畝,地

貌為“七山二川一丘陵”。至2014年,夏縣下轄6鎮5鄉,總人口34.27萬。

夏縣,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因中國奴隸制社會第一個王朝—夏朝在此建都而

得名。中條山雄居縣東,鳴條崗橫亙縣城之西。夏縣歷史悠久,有歷史、藝術、科學價

值的古文化和革命遺址共69處,其中被列為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有6處。戰爭

年代,先后有1258名優秀兒女為國捐軀。解放后,夏縣成為華北第一個畝產百斤皮棉

第12頁共124頁

夏縣縣城污水處理提質增效“一廠一策”系統化整治方案

的先進縣;20世紀90年代,節水農業成績突出,被列為全國總理基金節水農業示范縣。

2.1.2歷史沿革

夏禹分中國為九州。安邑屬冀州,為侯國地。公元前21世紀,夏禹之子啟建都于

此。范文瀾《中國通史簡編》載:“啟放棄陽翟,西遷到大夏,建安邑”。周屬晉國地,

周武王封姬于此。戰國時期稱安邑。

民國初,廢解州,屬河東道;民國19年(1930年)撤銷道建制,直屬山西省;民國26

年(1937年)屬運城第七行政區;民國31年(1942年)成立夏縣抗日民主縣政府;民國32

年(1943年)底,夏縣同蒲鐵路以北地區劃為稷麓抗日民主縣政府;民國33年(1944年)春,

在中條山南河村成立康杰抗日民主縣政府(簡稱康杰縣),姚暹渠以南劃為安夏辦事處,

翌年冬撤銷康杰縣、安夏辦事處;屬太岳行政區第三專署管轄;民國36年(1947年)7

月14日解放,建立民主政府;民國37年(1948年)12月改屬晉綏邊區呂梁區管轄;民國

38年(1949年)夏屬運城專區,同年6月屬晉南專區。

1950年屬運城專區;1954年屬晉南專署;1958年10月,夏縣、聞喜及絳縣大部

分地區合并為聞喜縣,縣治設在聞喜縣城;1961年5月復置夏縣;1970年5月21日屬

運城專署。

2000年10月31日,運城撤地建市,夏縣屬運城市。

2.1.3經濟社會概況

2019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完成56.2億元,增長5.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

5.47億元,增長6.3%;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9.22億元,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4.7個

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28.24億元,增長7.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

成26195元,增長6.3%;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8132元,增長9.3%;財政總收

入完成2.23億元,增長9.5%;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1.28億元,增長13.3%,全力

爭取上級轉移支付1.3億元,增長70%。

2.1.4行政區劃及人口

至2015年,夏縣下轄:瑤峰鎮、裴介鎮、廟前鎮、泗交鎮、埝掌鎮、水頭鎮、禹

王鄉、胡張鄉、尉郭鄉、南大里鄉、祁家河鄉等6鎮5鄉。2019末2020初,常住人口

367931人,城鎮人口136088人,鄉村人口231843人。

2.2自然情況

夏縣總耕地面積69.7萬畝,占國土總面積的34%。其中水澆地36.3萬畝,占耕地

第13頁共124頁

夏縣縣城污水處理提質增效“一廠一策”系統化整治方案

總面積的52%;山區耕地面積130700畝,占耕地總面積的18.8%;農業人口人均耕地

2.2畝。轄區有褐土、草甸土2個土類,7個亞類,22個土屬,61個土種。其中褐土面

積占總面積76.4%,主要分布在中低山區、丘陵區及前山傾斜平原區,地勢較高,起伏

不平,耕層淺,肥力低,土壤熟化度差;草甸土主要分布在鳴條崗西側的青龍河、涑水

河沖積平原區,土壤條件好。

夏縣地層出露較全,從中部到東南部依次由老到新而分布,斷裂構造,成礦條件較

為良好。已探明20多種礦產,在中部主要有金、銅、鋁、鋅、硅、水晶、磷灰石、大

理石等;東南部主要有煤、鐵、鋁礬土、硫鐵及石灰巖、白云巖等。

轄區水資源總量為13046萬立方米,其中地下水資源總量為9331萬立方米,可開

采每年僅有4945萬立方米。地表水分布于泗交、祁家河山區及廟前、埝掌、南大里部

分山區;地下水資源分布在山前洪積扇區、青龍河谷平原區、鳴條崗地區和涑水河谷平

原一帶;地熱水處于中條山前大斷裂斜切熱田東南部,現有8眼水井,常用4眼,日開

采量約1400立方米,屬高溫弱堿性氯化鈉溫泉。

2.3氣象

夏縣地表水豐富,地下水緊缺。地表水資源約為1.2億方/年,可利用地表水約為

4931.7萬立方米;地下水儲量8670萬立方米,實際開采量10300.5萬立方米。地表水:

境內河流眾多,總長209公里,總流量1.2億方。其中涑水河流域3294.9萬立方,黃河

流域8845萬立方。受地形限制,可分為黃河支流水系、姚暹渠水系和涑水河水系三大

水系,共有較大河流27條,其中直接入黃河支流的5條,通過姚暹渠入涑水河的22條。

地下水:總儲量1.0027億立方/年,分5個區:低山層基巖裂隙水區、基巖裂隙巖溶水

區、黃河丘陵孔隙水區、山前傾斜平原孔隙水區和淺埋中等富水區。

夏縣地處暖溫帶,屬大陸性半濕潤季風氣候區,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12.8℃,無

霜期為205天左右,年日照時長為2293.4小時。冬季多呈現干冷少雪,平均氣溫為-5℃;

夏季呈現高溫高濕,平均氣溫25.1℃;秋季往往出現陰雨天氣,平均氣溫13.3℃;春季

氣溫極不穩定,空氣較干燥,平均氣溫12.9℃。夏季降水占45%,秋季降水占30%,冬

季降水占5%。

第14頁共124頁

夏縣縣城污水處理提質增效“一廠一策”系統化整治方案

第三章項目建設的必要性

3.1項目建設的必要性

(1)是積極響應山西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關于制定提高城鎮污水處理廠進水濃度

“一廠一策”方案通知的需要

根據《關于貫徹落實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三年行動方案(2019-2021)的通知》

(晉建城[2019]180號)明確要求:到2021年,全省城鎮污水處理廠進水生化需氧量

(BOD5)平均進水濃度達到150mg/L以上,并全部不低于100mg/L。

城市污水處理提質增效三年行動開展一年多來,各地對提高城鎮污水收集處理效能

工作重視不足,目前全省仍有91座城鎮生活污水廠進水BOD5濃度低于150mg/L。要

全面排查摸底服務片區管網,通過實施管網的錯接改造、管網更新、破損修復改造等工

程,達到清污分流,全面提升現有設施的污水處理效能。

因此,制定“一廠一策”系統化整治方案,是為了確保完成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

三年行動目標任務,全面提高污水處理廠進水BOD5濃度。

(2)是積極響應國家《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三年行動方案(2019-2021年)》需

住建部、生態環境部、國家發改委日前印發《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三年行動方案

(2019-2021年)》,其明確要求經過3年努力,地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基本無生活污

水直排口,基本消除城中村、老舊城區和城鄉接合部生活污水收集處理設施空白區,基

本消除黑臭水體,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效率和質量上得到顯著提高。城市污水處理廠

進水生化需氧量(BOD5)濃度低于150mg/L的,要圍繞服務片區管網制定“一廠一

策”系統化整治方案,明確整治目標和措施。

本工程污水處理廠進水生化需氧量(BOD5)濃度低于150mg/L,因此,制定“一

廠一策”系統化整治方案,提高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效率和質量是有非常必要的。

(3)是積極響應國務院《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需要

自2015年2月,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審議通過了《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

(水十條,以下簡稱“計劃”),“計劃”指出:水環境保護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

事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事關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當前,我國一些地區水環

第15頁共124頁

夏縣縣城污水處理提質增效“一廠一策”系統化整治方案

境質量差、水生態受損嚴重、環境隱患多等問題十分突出,影響和損害群眾健康,不利

于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為切實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保障國家水安全,制定本行動計劃。

因此,為積極響應《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行動目標,本項目的實施是十分必要

的。

(4)項目建設有利于完善區域市政排水措施,改善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環境

城市排水管網是城市重要的基礎設施,是雨污水收集和集中處理的關鍵,是雨污

水處理、保護水資源和改善環境的必要手段。市政排水設施的建設,有利于城市功能的

正常運轉。隨著城區建設的不斷發展,市政排水設施也需不斷完善,以滿足居民生活需

要,提高雨污水的入網率,減少對附近水體造成污染,保證水體水質,是促進區域經濟

快速發展,從源頭上解決城市水域污染問題的重要舉措。

本項目的建設有利于完善區域市政排水措施,改善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環境。

綜上,本項目建設是十分必要的。

3.2項目建設的可行性

3.2.1精準截污技術可行

精準分流技術,可以根據區域內的溢流污染情況,對雨污合流排水體制的管網系統

進行清污分流改造,確保生活污水收集輸送至污水廠進水處理,較干凈的雨水排至自然

水體,徹底達到清污分流的目標。同時有效的防止因自然水體液位上升引起的倒灌。市

面上應用較廣泛的精準分流井分為柔性分流井和下開式堰門分流井。

圖3-1智能截污技術

第16頁共124頁

夏縣縣城污水處理提質增效“一廠一策”系統化整治方案

3.2.2錯接混接改造技術可行

排水管網的雨污混接目前已成為分流制地區污染水體的主要原因。污水錯混接入雨

水管道后直接排入水體,不僅造成了水體污染,還破壞了城市的生態環境;而對于雨水

錯混接入污水管道,會在降雨時增加污水處理廠運行負荷,甚至污水漫溢,同時造成污

水處理廠進水濃度降低。目前分流制地區的雨污錯接混接現象普遍存在。

圖3-2雨污管網錯接混接現象

錯接混接改造技術:在源頭小區雨水管接入市政雨水干管前建設柔性分流裝置,把

源頭小區的混接污水截流至污水系統內;在市政雨水干管沿線上相隔一定的距離設置若

干個柔性分流裝置,將道路沿線的混接污水通過柔性分流裝置分流至市政污水干管;在

市政雨水管末端建設柔性分流井,對沿線道路混接的污水截流至污水系統內,最終排入

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

圖3-3分流制清污分流系統圖

第17頁共124頁

夏縣縣城污水處理提質增效“一廠一策”系統化整治方案

清污分流系統解決了:(1)污水系統直排、偷排;(2)溢流污染;(3)分流制

管網的錯接、混接;(4)自然水體倒灌;(5)管網淤泥入河。實現把城市最臟的水送

到污水處理廠處理后排放,受污染較輕的雨水就近入河,從而根治水污染。

3.2.3合流制雨污分流改造技術可行

圖3-4雨污分流改造系統圖

有條件進行雨污分流改造的區域可以進行雨污分流改造,即新建一排雨水(或污水)

管道,現狀合流管道作為污水(或雨水)管道,實現排水管網的雨污分流,同步實施接

駁點的錯接混接的改造。雨污分流改造能夠將有效的將進入污水管網中的雨水分離出

來,排至自然水體,雨污分流技術可行。

3.2.4合流制錯時雨污分流改造技術可行

若該區域為城中村和老舊小區,空間有限,雨污分流改造代價較大,很難實施雨污

分流改造,可以保留合流制,在目前的合流制基礎之上進行清污分流改造,提高污水主

管網的濃度,同時避免溢流污染。該系統在現狀合流制管網的基礎下,進行了如下改造:

改造點:①、在市政合流管末端把傳統的截流井改造為柔性分流裝置;②、在合

流小區化糞池后設置污水調蓄設施;③、下雨時雨水不與合流管內污水混流,實現錯

時段的雨污分流。

第18頁共124頁

夏縣縣城污水處理提質增效“一廠一策”系統化整治方案

圖3-5合流制清污分流系統圖

3.2.5智慧運維技術可行

1、傳統運維系統

目前排水系統并未把設備與污水處理廠、管網、自然水體等進行聯動,沒有完整的

運維系統。往往由于某個點的運維管理不到位而擴散到排水管線、甚至于整個排水系統

造成癱瘓。

2、智慧系統集成工程

智慧系統集成是集污水處理廠、管網系統、河道水位、水質監測、雨量監測、泊岸

景觀監測、智能分流井設施、智能調蓄池設施等于一體的智慧集成聯動控制系統,保證

各個子系統之間的聯動、運行的協調性、信號共享、通訊共享、數據共享、動作一致、

步調一致,按照指定的工藝流程完成各自的動作、實現集中控制與管理、集中智慧運維,

使達到的目標整體性能最優,成本最低、效率最高、性能勻稱、可擴充性和可維護性高。

第19頁共124頁

夏縣縣城污水處理提質增效“一廠一策”系統化整治方案

圖3-6智慧系統集成

第20頁共124頁

夏縣縣城污水處理提質增效“一廠一策”系統化整治方案

第四章現狀基本情況調查

4.1排水系統情況

4.1.1污水處理廠基本情況

(1)夏縣污水處理廠情況:地址位于夏縣瑤峰鎮車寺后村,占地面積18973m2,設計

污水處理能力1.3萬m3/d。實際日處理規模約8000m3/d。污水處理廠的相關工程項目從2008

年至今分別進行了三次大的建設和改造:即污水處理工程項目于2008年11月破土動工,

2009年10月投運,投資1600余萬元,設計處理能力8000m3/d,采用“生物膜法A/0”工

藝;2016年2月提標改造及回用工程,投資2600余萬元,采用“A/A/O+微絮凝過濾”工藝,

排放標準執行《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A標準;2019年5

月擴容提效改造工程,建設內容為二期擴容污水處理能力5000m3/d和一期保溫工程,投資

3500余萬元,擴容工程采用“A/A/O+BAF+纖維轉盤過濾”工藝,保溫工程為在一期A/A/O

池上方加蓋輕鋼結構保溫房一座,排放標準中COD、氨氮、總磷執行《地表水環境質量標

準》(GB3838-2002)V類標準,其余指標執行《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一級

A標準。

2020年夏縣污水處理廠平均進水水質情況

五日生化需

化學需氧量(COD)總氮氨氮

氧量(BOD5)總磷(mg/L)PH值

(mg/L)(mg/L)(mg/L)

(mg/L)

199.671333.4650.9737.497.68

根據現狀用水情況調查,夏縣城區用水人口約6萬人,日用水量約8000m3/d(銀龍水

務服務人口約4萬人,日用水量約6000m3/d,城中村南關村服務人口2萬人,日用水量約

2000m3/d)。

若排放系數按0.90考慮,根據人口理論計算,污水排水量約7200m3/d,而實際污水量

約為8000m3/d。通過污水處理廠理論規模計算和實際運行規模比較,可以得出污水處理廠

實際污水規模大于理論規模,外水進入的總量約800m3/d,判斷有外水進入污水管網,如

河水、地下水、自備井等。

第21頁共124頁

夏縣縣城污水處理提質增效“一廠一策”系統化整治方案

4.1.2排水管網基本情況

圖4-1排水主管網系統圖

夏縣縣城污水處理廠位置為夏縣瑤峰鎮車寺后村。夏縣縣城整體地勢為東高西低,排

水干管依地勢而建,整體排水方向為自東向西,排水主管網分為以下兩部分,其中一部分

起點為東關村,沿東風街向西匯至中留村后向南匯至夏縣縣城污水處理廠;另一部分起點

為南山底村,沿溫泉路自北向南敷設至禹王大道,沿禹王大道自東向西排至司馬光路,后

與姚暹渠并行向西敷設,向北橫穿南環西街后進入夏縣縣城污水處理廠。

排水主干管7~10段,起點為東關村,地面標高為428.30m,終點為夏縣污水處理廠前

端交匯井,標高為391.53m,現狀排水管道有鋼筋混凝土管、磚砌箱涵、HPDE管道,管

徑為DN300~DN1000mm,坡度為3‰~15‰,管道埋深2~5m。主要收集康杰路、解放路、

新建路、林蔭街、232省道、四環路、東關村、興隆村、裴西社村等地塊及道路沿線的污

水。

排水主干管3~10段,起點為溫泉路南山底村,地面標高為450.46m,終點為夏縣污水

處理廠前端交匯井,標高為391.53m,排水路由為禹王大道—司馬光路—姚暹渠—污水處

理廠前端交匯井,現狀排水管道有鋼筋混凝土管和HPDE管道,管徑為DN600~DN1000mm,

第22頁共124頁

夏縣縣城污水處理提質增效“一廠一策”系統化整治方案

坡度為3‰~12‰,管道埋深2~5m。主要收集溫泉路、禹王大道、康杰路、司馬光路、南

山底村、上留村、大辛莊村等地塊及道路沿線的污水。

4.1.3排水管網基本情況調查

根據調查夏縣縣城排水管網的統計情況如下表所示:

夏縣縣城排水管網統計情況

序號道路名稱管徑長度(m)管材排水體制備注

鋼筋混凝

1八一街d4001250雨污合流路中

2解放路800x7503600磚砌管道雨污合流兩側

3東關街90x40890磚砌管道雨污合流路中

600x12003200磚砌管道雨污合流兩側

4新建路鋼筋混凝

d8001600雨污合流路中

5任寺后巷90x50262磚砌管道雨污合流路中

6火神廟巷90x50440磚砌管道雨污合流路中

7育英巷DN600374HDPE管道雨污合流路中

8六門巷DN800780HDPE管道雨污合流路中

DN6001100HDPE管道污水管道路北

DN5001450HDPE管道污水管道路南

9東風街800x13003100磚砌管道雨水管道兩側

鋼筋混凝

d10001100雨水管道路中

10柳樹巷DN400289HDPE管道雨污合流路中

11新興巷DN400420HDPE管道雨污合流路中

12辛街巷80x50375磚砌管道雨污合流路中

DN600380HDPE管道雨水管道路南

13步行街DN400380HDPE管道雨水管道路北

90x40760磚砌管道污水管道兩側

14東城墻路80x501042磚砌管道雨污合流路中

第23頁共124頁

夏縣縣城污水處理提質增效“一廠一策”系統化整治方案

混凝土管

DN8001250污水管道路東

15司馬光路DN10001250HDPE管道雨水管道路東

混凝土管

DN8001500雨污合流路西

五里橋至污水姚暹渠

16DN10002750HDPE管道污水管道

處理廠北側

西門口至中留

17DN1000560HDPE管道雨水管道路南

水庫

白沙河西橋至

18DN10001850HDPE管道污水管道耕地

水處理廠

鋼筋混凝

19蓮花南路d600224雨污合流路中

20蓮花東路DN400372HDPE管道雨污合流路中

21溫泉路d6001770HDPE管道雨污合流路西

22北環路DN6002260HDPE管道雨污合流路南

23紅沙河至全村DN4001100HDPE管道雨污合流兩側

24晉新路DN4001100HDPE管道雨污合流路東

25濱河東路DN6002660HDPE管道雨污合流路北

四條巷

26濱河西路DN500550HDPE管道雨污合流

以東

雨水1460四條巷

27濱河西路DN500HDPE管道雨污分流

污水1010以西

雨水4500

28林蔭街DN600HDPE管道雨污分流兩側

污水4500

DN800雨水2300HDPE管道

29南環東路雨污分流兩側

DN800污水2300HDPE管道

DN800雨水4600HDPE管道雨污分流

30禹王大道鋼筋混凝兩側

DN600污水4600雨污分流

第24頁共124頁

夏縣縣城污水處理提質增效“一廠一策”系統化整治方案

DN600雨水1430HDPE管道路東

31太三路雨污分流

DN500污水1430HDPE管道路中

雨水7700

32康杰路DN600HDPE管道雨污分流兩側

污水7700

雨水3100

33西環北路DN500HDPE管道雨污分流兩側

雨水3100

HDPE

d1500污水4800

管道

34西環南路雨污分流兩側

HDPE

d800雨水4800

管道

據統計,濱河西路部分管網、林蔭街、禹王大道、康杰路、西環路、南環路、東風街

等區域已完成雨污分流,污水管網總長度約37.35km,雨水管網總長度約36.66km,截止

目前,夏縣縣城建成區雨污合流制管網總長度約26.01公里。實現了部分片區的雨污分流,

對污水管網BOD5濃度有顯著提升。

圖4-2禹王大道分流制現狀照片圖4-3解放路合流制現狀照片

目前老城區、城中村以及周邊農村仍為合流制管網,下一步圍繞夏縣縣城污水處理廠

進行“一廠一策”方案的編制,將逐步推進其他各市政道路、小區、城中村的雨污分流、

清污分流改造工作,以進一步提高夏縣污水處理廠進水BOD5濃度。

第25頁共124頁

夏縣縣城污水處理提質增效“一廠一策”系統化整治方案

4.2水系基本情況

圖4-4河道系分布圖

1、白沙河

白沙河距夏縣城南0.5公里,發源于中條山背水面的泗交鎮瓦溝村,流經澗底河、郭

家河、大廟、樊家峪,至白沙河水庫,出庫后經南關,入中留水庫,因河水攜帶泥沙呈白

色,俗稱白沙河,河道長17.5公里,河床寬20~50米。經過現場調研,白沙河雨天為泄洪

河,水流方向自東向西,晴天水量較少。

2、紅沙河

紅沙河位于夏縣縣城北側,位于林蔭街與泰康路之間,白沙河為汛期排澇河,晴天基

本無水,河道內的地下水水位較高。

3、姚暹渠

姚暹渠源于夏縣,流經安邑、運城,為季節性河流。姚暹渠是為保護鹽池防洪安全而開

鑿的人工河道,是涑水盆地主要的泄洪出路,全長86.6公里。為夏縣汛期排澇河,晴天無水,

河道內的地下水水位較高。

4.3水質檢測

4.3.1水質檢測技術要求

(1)檢測的目的和要求

第26頁共124頁

夏縣縣城污水處理提質增效“一廠一策”系統化整治方案

BOD5(生化需氧量)、COD(化學需氧量)、氨氮可大致表示污水中的有機物量,當污

水管道破損,河水、地下水滲入時,污水中的BOD5、COD濃度會降低,通過逐段檢測污

水的BOD5(生化需氧量)、COD、氨氮、總氮、總磷等,可大體框定混接點、滲漏點位置。

檢測時間根據居民排水習慣選在早間(07:30)、中午(12:30)、傍晚(19:00),

比較能全面的反映全天水質濃度。

(2)水質采樣要求

取樣時避免死水區,盡可能取主流道水樣,確保水樣的有效性。如管道運行水位過高,

應根據地面標高和管內底標高差值進行初步判斷主流道的深度,必要時進行不同深度的分

層取樣,做好相應記錄。

(3)水質采樣頻率要求

水質檢測周期為2個旱天(連續3天不降雨的天氣時段),每個點位早、中、晚3次

連續采樣,共6個水樣。

4.3.2檢測布點原則

(1)污水干管檢測布點

①在污水主干管所有支管接入點,進行水質檢測(且同一點位須有雨天、晴天的不同

對比數據);

②污水干管沿線每隔400m至500m的距離(具體位置可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增減),

找到相應的污水檢測井進行布點,對水質進行檢測;

③對取得的相關水質數據進行分析,回溯主干管情況,針對有必要的點位可后續補測

對比水質數據。

④同時,若相鄰兩個檢查井之間沒有支管接入,但水質出現聚變的點位,初步判斷兩

個檢查井之間會有管網破損、外水進入的問題,再針對該區域進行詳細的管網普查,超出

問題點的具體位置。

(2)主干管上游節點檢測布點

①有問題的次干管、支管:根據主干管的監測情況,針對在雨天時主干管的接入點有

水質急劇變化的次干管或支管等,需針對性的進行較為詳細的檢測;

A有問題的次干管、支管等所有有支管接入的點位均需進行水質檢測;

B有問題的次干管、支管等沿線每隔約400m距離,找到相應的污水檢測井進行布點,

對水質進行檢測;

第27頁共124頁

夏縣縣城污水處理提質增效“一廠一策”系統化整治方案

C同理,根據相關檢測的數據,有問題點位再進一步詳細檢查,沒問題的點位可適當

放寬。

D同時,若相鄰兩個檢查井之間沒有支管接入,但水質出現聚然變化的點位,可參照

上一章節內容進行。

②沒有問題的次干管、支管:若在下雨天、晴天的水質對比數據沒有太大差別的點位,

若上游管網較長的,可適當放寬檢測密度;若上游管線較短的,可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進

行簡單勘查后不進行進一步的檢查工作。

4.4.3本項目取樣點布置

針對夏縣縣城污水處理廠服務范圍內,結合現場踏勘情況,判斷低濃度水質的來源,

在區域內關鍵節點共設置18處水質取樣點,采取晴天(停雨2天后)進行取樣,并將取

樣的水質送至專業檢測單位進行檢測,取樣點位置如圖:

圖4-5水質取樣點位置分布圖

第28頁共124頁

夏縣縣城污水處理提質增效“一廠一策”系統化整治方案

4.3.4水質檢測結果分析

各取樣點水質檢測結果

檢測項目/檢測結果

化學需氧五日生化需

樣品名稱及編號總磷總氮氨氮

量(COD)氧量(BOD5)PH值

(mg/L)(mg/L)(mg/L)

(mg/L)(mg/L)

1#東風街上東關村

5532433.9229.8814.787.68

2#解放路與東風街

6552843.7629.8813.087.62

交口

3#東風街—南側2541454.2230.2822.587.42

4#東風街—中間2271693.4629.1814.287.62

5#西環北路與五岔

2861845.228.2819.587.52

口交口(北)

6#232省道與五

2162294.326.2817.587.46

岔口交口(南)

7#五岔口交匯井2782313.4829.6813.887.43

8#白沙河與西環路

472.44168.060.4847.1926.297.94

交口

9#白沙河與鄉村路

328.16165.060.3935.7517.477.69

交口

10#污水處理廠進水

360.731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