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考點之透鏡的應用_第1頁
中考物理考點之透鏡的應用_第2頁
中考物理考點之透鏡的應用_第3頁
中考物理考點之透鏡的應用_第4頁
中考物理考點之透鏡的應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考物理考點之透鏡的應用

考支解成堂

一、透鏡

1.透鏡

CD分類:按照形狀可以分為凸透鏡和凹透鏡。

:2)定義:中間厚邊緣薄的是凸透鏡,中間薄邊緣厚的是凹透鏡。

注意:判斷一個透鏡是凸透鏡還是凹透鏡,要根據中間與邊緣的厚度來確定,而不能根據透鏡表面的凸

凹來判斷。

2.透鏡對光的作用

U)透鏡對光的作用:①凸透鏡對光有會聚作用,凸透鏡又叫會聚透鏡;②凹透鏡對光有發散作用,

凹透鏡又叫發散透鏡。

:2)光心:主光軸上有個特殊點,通過它的光線傳播方向不變,這個點叫做透鏡的光心。

說明:①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并不一定會聚到一點,而是指光線通過凸透鏡折射后,折射光線比入

射光線方向更靠近主光軸的方向偏折,即有一種向主光軸靠攏的趨勢;②凹透鏡對光線的發散作用指的是折

射光線相對于對應的入射光線而言散得更開,即有一種遠離主光軸的趨勢。

3.焦點和焦距

:1)焦點(尸):平行于凸透鏡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會聚于一點,這一點叫凸透鏡的焦點。

:2)焦距(/):焦點到凸透鏡光心的距離叫焦距。

說明:凸透鏡兩側各有一個焦點,兩側的焦距相等。

二、凸透鏡成像規律

1.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

U)實驗目的:探究像的虛實、大小、正倒跟物距的關系。

:2)實驗器材:蠟燭、凸透鏡、光屏和光具座等。

:3)物理量: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叫物距,用字母〃表示;像到凸透鏡的距離叫像距,用字母u表示。

14)注意:在擺放儀器時,要使燭焰、凸透鏡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共線”并“等高”。“等高”就是點燃蠟

燭,調整凸透鏡和光屏的高度,使燭焰、凸透鏡和光屏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只有這樣才能使燭焰成的像落

在光屏的中央,便于觀察。

2.凸透鏡成像規律

當崎燦位于凸透鏡的二倍焦距以外時.調整光屏的位置,可在光屏上出現倒立、縮小的賣像:

:2)當蠟燭位于二倍焦距以內焦點以外時,調整光屏的位置,可在光屏上出現倒立、放大的實像:

:3)當蠟燭位于透鏡的焦點以內時,在光屏上不得到蠟燭的像,透過透鏡可以看到蠟燭成正立、放大

的虛像。

3.實像和虛像

:1)實像:由實際光線會聚而成的,能在光屏上呈現的像。

:2)虛像:由實際光線的反向延長線相交而成的,不能在光屏呈現的像。

說明:凸透鏡成實像時,物像異側;成虛像時,物像同側。

三、生活中的透鏡

1.照相機

U)結構:其鏡頭相當于一個凸透鏡,膠卷相當于光屏。

:2)成像特點:相對于物體來說,像是倒立、縮小的實像。

2.投影儀

C1)結構:其鏡頭相當于一個凸透鏡,平面鏡是用來改變光的傳播方向的。

:2)成像特點:相對于物體來說,像是倒立、放大的實像。

說明:投影儀中平面鏡的作用是改變光的傳播方向,螺紋透鏡的作用是會聚光,光源位于凹面鏡的焦點

處,光源發出的光線經凹面鏡反射后,再經螺旋透鏡會聚,使照片在投影片上的光更強一些。

3.放大鏡

:1)原理:實質是一個短焦距的凸透鏡。

:2)成像特點:相對于物體來說,像是正立、放人的虛像。

四、顯微鏡和望遠鏡

1.顯微鏡

:1)結構:鏡筒的兩端各有一組透鏡,每一組的作用都相當于一個凸透鏡,靠近眼睛的叫目鏡,靠近

被觀察物體的叫物鏡。

:2)成像特點:顯微鏡的物鏡相當于一個投影儀的鏡頭,成倒立、放大的實像,顯微鏡的目鏡相當于

一個放大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

注意:通過顯微鏡,我們觀察到的物體的像與物體上下顛倒,左右互換。如果我們將物體向左移動,則

像向右移動。

說明:反光鏡的作用是增加光的強度,便于觀察物體。

2.望遠鏡

fl)結構:望遠鏡的物鏡相當于一個照相機的鏡頭,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更遠鏡的目鏡相當于一個

放大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

:2)視角:物體的兩端到人眼處所夾的角叫視角。物體越大,物體與人眼的距離越近,其視角就越大。

五、眼睛和眼鏡

1.眼睛

:1)視物原理:人眼球好比一架照相機,晶狀體和角膜相當于一個凸透鏡,視網膜相當于光屏,物體

在上面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2)眼睛的調節:當睫狀肌放松時,晶狀體比較薄,眼睛可以看清遠處的物體;當睫狀肌收縮時,晶

狀體變厚,對光的偏折能力變強,可以看清近處的物體。

:3)近點和遠點:依靠眼睛調節所能看到的最近和最遠的兩個極限點分別叫近點和遠點。正常眼睛的

觀察距離大約是10cm至無限遠,最佳的明視距離為25cm.

說明:眼睛與照相機的成像過程是不同的.視力正常的人看遠處不同物體封,物距不變,晶狀體到視網

膜的距離不變(像距不變),人的眼睛是通過睫狀體來改變晶狀體的凹凸程度,從而調節了晶狀體的焦距來

獲得消晰的像,也就是說眼睛實際上是一架調焦照相機;而普通照相機的焦距不變,在改變物距的同時,必

須改變像距來獲得清晰的像。

2.近視眼和遠視眼學#¥科網

U)近視眼成因及矯正:近視眼看不清遠處物體,是因為晶狀體太厚,折光能力太強,像成在視網膜

的前面,應佩戴凹透鏡矯正。

:2)遠視眼成因及矯正:遠視眼看不清近處的物體.形成遠視眼的原因是晶狀體太薄,折光能力太弱,

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因此來自近處某點的光會聚在視網膜后,需要月凸透鏡矯正。

注意:遠視眼鏡的度數為正數,近視眼鏡的度數為負數。

》4點考向9

W考向一遺物

(2018?福建模擬)如圖所示,下列光路圖正確的是

凸透鏡對光凹透鏡對光

線的作用線的作用

放大鏡的近視眼的

成像圖成像圖

【參考答案】D

【詳細解析】A、凸透鐵對光應該是會聚作用,故結誤;B、凹透銃對光應該是發散作用,故錯誤;C、

放大鏡成的正立放大的虛像,光線應是錯墳發出的光線經過凸透銃折射進入人眼,人眼逆著光線看到虛像,

應是實際光線的反向延長線文于虛像,故錯誤;D、近視眼成像在視網膜前,故正確。故選D。

1.下列關于凸透鏡對光的會聚作用的理解不正確的是

A.凸透鏡能使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會聚于焦點

B.凸透鏡使能夠會聚的光線提前會聚

C.任何一束光線通過凸透鏡后都將會聚于一點

D.凸透鏡能使發散的光線減小發散

【答案】C

【解析】凸透鏡能使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會聚于焦點,A正確;凸透鏡使能夠會乘的光線提前會聚,B正

確:從焦點發出的光,經過凸透鏡后變為平行光,C錯誤;凸透鏡能使發散的光線減小發散,即折射光

線比入射光線更靠近主光軸,故D正確。故選C。

2.(2018?安慶校級模擬)下列關于透鏡的應用所對應的解釋,正確的是

A.近視眼鏡是利用凹透鏡使光線發散

B.遠視眼鏡是利用凹透鏡使光線發散

C.投影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實像

D.用放大鏡查看地圖是凸透鏡成放大的實像

【答案】A

【解析】A、矯正近視眼所佩戴的眼錢是與透鐵,故該法子正璃;B、矯正遠視眼所偏戴的眼鏡是凸透銃,

故該逸項結誤;C、2f>u>ft成窗立、放大的灰像,應用于幻燈機如投影儀;故該選項錯誤;D、用放大

鎮查看地團是軻用凸透銃成放大的虛像,故該選項錯誤;故選A?

3考向二凸透標鼠侏規律

(2018?石家莊校級模擬)小麗在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時,將焦距為10cm的薄凸透鏡、點燃

的蠟燭、光屏(圖中未畫出)固定在光具座上,如圖,燭焰在光屏上成倒立、縮小的的像。下列說法正確的

A.光屏上的像的成像原理為投影儀的原理

B.當蠟燭和光屏互換位置時,無論怎樣移動光屏,在光屏上都不能得到像

C.當蠟燭遠離透鏡時,所成的像逐漸變大

D.凸透鏡固定在光具座50cm處,將蠟燭移到光具座上35cm刻度線處,移動光屏,可在光屏上得

到一個倒立、放大的像學科@#網

【參考答案】D

【詳細解析】A、蠟燭置在光具座上20cm刻度線處,物距”=50cm-20cm=30cm,滿足:心"條

件,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是照相機的原理,故A錯誤;B、當蠟燭和光屏互換位置時,滿足:條件,

成倒立、放大的實像,可以在光屏上觀察到像,故B錯誤;C、當蠟燭遠離透鏡時,根據物遠像近像變小可

知,所成的像逐漸變小,故C錯誤;D、凸透鏡固定在光具座50cm處,將蠟燭移到光具座上35cm刻度

線處,物距〃=50cm-35cm=15cm,滿足:條件,所以移動光醉,可在光屏上得到一個倒立、放

大的像,故D正確;故選D。

條變青/展

1.某同學用焦距為10cm的凸透鏡做成像實驗,將蠟燭放在距凸透鏡26cm處的主光軸上,則在凸透鏡另

一側的光屏上得到一個

A.正方、放大的虛像

B.正立、縮小的虛像

C.倒立、放大的實像

D.倒立、縮小的實像

【答案】D

【解析】凸透鏡焦距是10cm,蠟燭放在距凸透鏡26cm,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故選D。

2.小場做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將焦距為10cm的凸透鏡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線處,光屏和點燃

的蠟燭位于凸透鏡兩側,實驗前調整處焰中心、中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水平高度,如圖所示。若蠟

燭放置在10cm刻度線處,移動光屏,在光屏上(填“能''或"不能”)呈現燭焰清晰的像。若蠟燭

放置在25cm刻度線處,移動光屏,可在光屏上呈現燭焰清晰(填“縮小”或“放大,)的實像。若

蠟燭放置在35cm刻度線處,移動光屏,可在光屏上呈現燭焰清晰(填“正立”或“倒立”)的實像。

若蠟燭放置在45cm刻度線處,可以觀察到正立放大的虛像。根據此規律制成了。

【答案】凸透鏡能縮小倒立放大鏡

【解析】調節堆炫、凸透鏡、光屏的高度,使它們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處,這樣炫焰的像才能成

在光屏的中央;蠟燭位于10cm刻度線,處,物距“50cm-10cm=40cm,凸透鏡的焦跑為10cm,

移動光鼻,在光屏上能呈釵炫焙清晰的像;凸遂鏡位于50cm刻紇處,蟋燭在25cm刻度泱處,物

距為50cm-25cm=25cm.u>2ft成倒立、縮小的賣像:將鑄熔移至光具座上35cm刻度域,處,物

距為50cm-35cm=15cm,2f>u>f,成倒立、放大的實像:將蠟燭移至光具座上45cm刻度線處,

物題為50cm-45cm=5cm,f>u,凸透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枝據此規往制成了放大鏡。

3一向三金臣中的速

條典例引礁

小韋所在班級照集體像時,攝影師發現兩旁還有同學沒有進入取景框內,要想得到全班同學清晰滿意的

畫面.攝影師成

A.使照相機向前移,并縮短照相機的暗箱長度

B.使照相機向后移,并縮短照相機的喑箱長度

C.使照相機向前移,并增加照相機的暗箱長度

D.使照相機向后移,并增加照相機的暗箱長度

【參考答案】B

【詳細解析】攝影師發現兩旁還有同學沒有進入取景框內,說明所照的像大了,應該讓像變小一些,

則攝影知要使照相機遠離同學,增大物跖,同時應城小像題才可以在底片上得到清晰的像,所以應該縮短

照相機暗箱長度.故選B?

條變式/展

1.使用幻燈機時,要使屏幕上的像大一些,幻燈片到鏡頭的距離、幻燈機到屏幕的距離應該怎么樣調節

A.同時縮小幻燈片到鏡頭的距離、幻燈機到屏幕的距離

B.同時增大幻燈片到鏡頭的距離、幻燈機到屏幕的距離

C.增大幻燈片到鏡頭的距離、縮小幻燈機到屏幕的距離

D.縮小幻燈片到鏡頭的距離、增大幻燈機到屏幕的距離

【答案】D

【解析】根據凸透鏡成像規律“物近像遠像變大',’使用幻燈機時,要使屏及上的像大一些,“物近”就是縮

小幻燈片到鏡頭的距離,“像遠”即增大幻燈機到屏幕的距離。故D正確,符合題意。

2.(2018?延安聯考)下列關于凸透鏡應用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使用投影儀時,通過凸透鏡所成的是物體的倒立、放大的實像

B.放電影時,屏幕上所成的是物體的正立、放大的虛像

C.照相時,底片上成的是物體的正立、縮小的實像

D.透過放大鏡看到的是物體的正立、放大的實像

【答案】A

【解析】放電影和投影儀的原理相同,都是根據凸透鏡成倒立、放大的實像工作的,故A正確,B錯誤;

照相機是根據凸透鏡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工作的,故C錯誤;放大鏡是根據凸透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

工作的,故D錯誤,故選A。

3考向四堡版一物要逐物

(2018?西安校級模擬)下列關于顯微鏡和望遠鏡的說法,正確的是

A.使用顯微鏡觀察物體,看到的是物體被兩次放大之后的虛像

B.通過望遠鏡看到的是物體被兩次放大之后的實像

C.望遠鏡的物鏡相當于幻燈機的鏡頭

D.以上說法都不對

【參考答案】A

【詳細解析】A、顯微鏡觀察物體時,物體首先通過物鏡成倒立放大的實像,目鏡的作用相當于一個放

大鏡.將放大的實像再次放大,所以我們看到的是物體祓兩次放大之后的虛像.故A正確;B、通過望遠銃

看選殳的物體時,物體首先通過物鏡成一個倒立縮小的實像,再由目鏡放大,增大了物體的視角,所以能

看清遠處的物體,此過程經過了一次放大,故B錯誤:Cs望近鏡的物銃將物體成一個倒立縮小的實像,而

幻燈機的餞頭將物體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故C錯誤;故選A。

多變式拓展

1.關于望遠鏡,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望遠鏡的物鏡和目鏡兩次放大了遠處的物體

B.通過望遠鏡的目鏡看到的一定是虛像

C.通過望遠鏡物鏡成的像是正立的

D.望遠鏡的物鏡所成的像落在目鏡的一倍焦距之外二倍焦距之內

【答案】B

【解析】望遠鏡是通過物鏡把遙遠的景物呈現在離眼睛很近處,此時成倒立縮小實像,把物鏡所成實像

放在目鏡的一倍焦距以內,成正立放大的虛像,符合題意選項為B。學……&科網

2.下列關于顯微鏡和望遠鏡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A.鏡筒的兩端各有一組透鏡,一組靠近眼睛,叫目鏡,另一組靠近物體,叫物鏡

B.鏡筒的兩端各有一組透鏡,一組靠近眼睛,叫物鏡,另一組靠近物體,叫甘鏡

C.顯微鏡的物鏡成像相當于投影儀的鏡頭成像,目鏡則相當于一個放大鏡

D.望遠鏡的物鏡成像相當于照相機的鏡頭成像,目鏡則相當于一個放大鏡

【答案】B

【解析】銃荒的兩端各有一妲透銃,一組靠近眼睛,叫目桃,另一組靠近物體,叫物銃,所以A正璃,B

綣遙;顯根鏡是用來觀條短小物體的,為了挹夠普濟是物體通迂物鏡和日銃美進行兩次放大,物體通過

它的初線成置立放大的實像,所以物檢相當于投影儀的枕頭成像,比賣像位于目鏡的焦點之內,逋過目

院成一個正立放大的虛像,所以目銃則相當于一個放大鏡,所以C說法正確:使用望遠段看物體時,物

體住于物鏡的2倍焦距以外,枝據凸逢錢的成像規律可知,望孟銃的場線所成的是物體倒立、縮小的實

像;此像通過望近鏡的的目鐵看到的是放大、正立、虛像,望遠鏡的物鏡成像相當于照相機的銃頭成像,

目銃則相當于一個放大鏡,D說法正埼.

3考向五眼睛和眼桅

多典例引根

(2018?臨沐校級期末)學習了透鏡知識后,李華同學回家認真研究爺爺的老花鏡,并得出以下結論。

你認為他的這些結論中不正確的是

A.老花鏡能在陽光下點燃白紙

B.老花鏡可以用來做放大鏡

C.老花鏡是一種凹透鏡

D.爺爺是個遠視眼

【參考答案】C

【詳細解析】老花鏡的鏡片中間厚,邊緣薄,是凸透鏡,對光線起會聚作用,能在陽光下點燃白紙,

同時也可以用來當放大鏡使用,故AB正確,不符合題意,C錯誤,符合題意;遠視眼是晶狀體會聚能力

減弱,像成在了視網膜的后方,故應佩戴凸透鏡矯正,因此爺爺是個遠視眼,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

選C。學科#¥網

2度W拓展

1.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關于眼睛及其視力矯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眼睛的晶狀體相當于凹透鏡

B.物體通過晶狀體所成的像是虛像

C.近視眼看不清遠處景物,是因為景物的像落在視網膜后方

D.用來矯正遠視眼視力的眼鏡鏡片是凸透鏡

【答案】D

【解析】人的眼般像一架科奇的照相機,晶狀體和角膜相當于凸透鐵,外界物體在視網膜上成倒立、垢

小的實像.故AB不符合題意;近視眼看不清孟處景物,是因為景物的像落在視網膜前方;近視眼看不

清近處景物,是因為景物的像落在視網膜后方,所以要犯戴凸透銃便光稅提前會聚在視網膜上s故C不

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故選D。

2.最近周星馳的《美人魚》票房大賣,如圖是魚眼與人眼的結構示意圖,我們觀察發現:魚眼晶狀體的形

狀比人眼更加凸一些。因此生活在水里的美人魚上岸后,魚眼則將遠處物體的像成在視網膜(選

填''前"或"后九若要看清遠處的物體,應該配戴_________(填''近視眼鏡”或“遠視眼鏡九

【答案】前近視眼鏡

【解析】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機,晶狀體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當于一個凸透鏡,它把來自物體的光會聚

在視網膜上,形成物體倒立縮小的實像;由圖可知:魚眼的晶狀體曲度大,焦距短,會聚能力強,在陸地

上看遠處的物體,像成在視網膜的前面,相當于近視眼,所以應佩戴近視眼鏡使光線的會聚能力減弱。

秣竹精送孝

冬考點闖關

1.香水的主要成分是易燃酒精,如圖所示為四瓶相同的香水,透明的玻璃瓶蓋形狀各異,其中在陽光下

最容易引發火災的是

2.測繪人員繪制地圖時,常常需要在高空的飛機上向地面照相,稱為航空攝影,若要使用航空攝影照相

機的鏡頭焦距為50mm,則底片到鏡頭間的距離為

A.100mm以外B.略大于50mmC.恰為50mmD.50mm以內

3.(2018?達州模擬)如圖,是小蔣家的魚缸。她通過觀察,發現了很多與魚缸相關的現象,其中分析錯誤

的是

A.加水后缸底變淺,其與“小孔成像”的形成原因不同

B.透過魚缸發現魚缸另一側壁上的物體變大了,其與投影儀原理相同

C.從側面看去,小蔣看到塑料魚草在水中非常逼真,她戴上近視眼鏡后發現要遠離魚缸一些才能再次

清楚看到魚草

D.一束陽光透過玻璃缸后形成“彩虹”是光的色散現象

4.刷臉是一種電子考勒方式,即通過人臉識別技術進行考勤。當工作人員站在機器前0.5?1.2m處時,人

臉識別系統的攝像機就可以對其面部特征進行快速核對。由此判斷,人臉識別系統的攝像機的鏡頭

A.相當于凸透鏡,焦距可能為0.5m

B.相當于凸透鏡,焦距可能為0.1m

C.相當于凹透鏡,焦距可能為0.5m

D.相當于凹透鏡,焦距可能為0.1m

5.關于透鏡對光的作用的討論,不正確的是

A.跟主光軸平行的光線通過凸透鏡折射后光線的反向延長線會聚在焦點上

B.凸透鏡能使會聚光線提前會聚

C.跟主光軸平行的光線通過凹透鏡成發散光線

D.凹透鏡能使會聚光線延后會聚

6.(2018?河北檢測)我們經常在電視上看到從高空飛機上拍攝到的畫面,若月一鏡頭焦距為60mm的相機

在高空拍照,此時膠片到鏡頭的距離

A.略大于60mmB.恰為60mm

C.小于60mmD.大于120mm

7.(2018?荷澤模擬)如圖所示,利用圖甲來測凸透鏡的焦距,利用圖乙來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在如圖

乙所示的位置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由圖甲可知凸透鏡的焦距是10.0cm

B.圖乙中成像的特點與照相機的成像原理相同

C.圖乙中若用遮光板擋住凸透鏡的上半部分,光屏上只出現像的下半部分

D.圖乙中若在凸透鏡左側“戴”上近視眼鏡,光屏向右移動才能找到清晰的像

8.關于透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凸透鏡對光有會聚作用,由此通過凸透鏡的光都會聚在焦點上

B.凸透鏡和凹透鏡都有焦點,凸透鏡有實焦點,凹透鏡有虛焦點

C.凸透鏡只對平行光有會聚作用

D.凹透鏡只對平行光有發散作用

9.小明做“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實驗時,在光屏上得到燭焰清晰的縮小的像,然后他把燃燒的蠟燭和光

屏互換位置,這時光屏上能看到

A.倒立、放大的像

B.倒立、縮小的像

C.正立、放大的像

D.正立、縮小的像

10.(2018?南京校級月考)光的世界是豐富多彩的,光學器件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著廣泛應用。你認為下面的

介紹不符合實際的是

A.自行車的尾燈實際上是由多個角反射器組合而成的

B.照像時,被照者應站在距鏡頭二倍焦距之外

C.借助放大鏡看世界地圖時,地圖到放大鏡的距離應大于一倍焦距

D.陽光通過凸透鏡可以點燃紙屑,是利用凸透鏡對光線的會聚作用

11.(2018?宜賓校級模擬)人們在生活中遇到的透鏡及其組合所成的像是各種各樣的,其中只能成實像的是

A.放大鏡B.眼睛C.望遠鏡D.顯微鏡

12.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當物體從距凸透鏡較遠的地方逐漸靠近焦點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

確的是

A.像越來越大,且為正立的實像

B.像越來越大,且為倒立的實像

C.像越來越小,且為正十的實像

D.像越來越小,且為倒立的實像

13.學習了顯微鏡的使用后,小明用顯微鏡觀察蟬的翅膀,使用物鏡甲時,視野中所看到的畫面如圖一所

示,而改用物鏡乙時,視野中所看到的畫面如圖二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物鏡乙可觀察到的細胞數量較物鏡甲少

B.若使用相同的光圈,物鏡甲比物鏡乙視野暗

C.若不改變目鏡,則物鏡甲比乙的鏡頭要短

D.若想將圖一中的X點移到視野中央,應將蟬翅樣本向左下方移動

14.(2018?蘭州區級模擬)根據如圖所示的入射光線和出射光線,在虛框中填上一個適當的光學元件

A.凹透鏡B.凸透鏡C.平面饒D.凹面鏡

15.(2018?青島校級模擬)如圖所示光路圖錯誤的是

光由空氣斜射到水面

小孔成像近視眼的矯正

16.天文愛好者所使用的望遠鏡如圖所示.以下判斷正確的是

A.A鏡是目鏡

B.8鏡是物鏡

C.由于沒有光屏,太空中的星體通過4鏡成的是虛像

D.太空中的星體通過A鏡成的像是倒立縮小的

17.顯微鏡的物鏡和目鏡的成像原理分別和下列哪組儀器成像原理類似

A.投影儀、照相機

B.照相機、放大鏡

C.投影儀、放大鏡

D.放大鏡、投影儀

18.(2018?上海外國語月考)一根粗細均勻的木棒AB,放在凸透鏡的主光軸上,位置如圖所示,它經凸透

鏡所成的像48,,應是

A.B'端指向右方,且4端較B'端粗些

B.B'端指向右方,且A端較B'端細些

C.B'端指向左方,且4'端較B'端粗些

D.8'端指向左方,且4端較B'端紐些

19.(2018?上海外國語月考)如圖所示的平行光正對凸透鏡入射.若在虛框內放置一塊厚的矩形玻璃磚,則

其會聚點的位置在焦點產的

Sflrb,

A.左側B.尸點C.右側D.無法確定

20.投影儀是教學中常用的設備。下面關于投影儀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平面鏡的作用是改變光的傳播方向

B.屏幕表面粗糙,有利于光發生漫反射

C.物體在屏幕上所成的像是一個放大的實像

D.若使屏幕上清晰的像變大,只需使鏡頭靠近平面鏡

21.關于透鏡的應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近視眼鏡利用了凹透鏡對光的會聚作用

B.顯微鏡的目鏡成正立、縮小的虛像

C.照相時:景物在鏡頭二倍焦距以外

D.借助放大鏡看地圖時,地圖到放大鏡的距離應大于一倍焦距

22.(2018?信陽區級模擬)小明同學測凸透鏡的焦距實驗時,光屏上的亮點不是最小時測的焦距長度為L,

則該凸透鏡的焦距實際長度為

A.大于LB.小于L

C.等于LD.有可能大于L,有可能小于L

23.(2018?蘇州模擬)物體從凸透鏡的5倍焦距處移向透鏡的過程中,下列有關成像情況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總能用光屏找到所成的像

B.物體到達2倍焦距處時,成正立、等大的像

C.所成的像逐漸向透鏡罪近

D.只要物距大于焦距,像與物總是位于透鏡的兩側

24.小明在聽講座時,想把會場情況用相機拍攝記錄。由于會場較喑,他使月了閃光燈,這樣拍出來的照

片,與同等條件下不用閃光燈拍出來的照片相比

A.聽眾會被拍的更暗淡

B.演講者會被拍的更暗淡

C.銀幕上用投影儀投影的彩色幻燈片會被拍的更大

D.銀幕上用投影儀投影的彩色幻燈片會被拍的更不清楚

25.在放映幻燈片時,想在屏幕上得到一個放大的鑰匙的像(形狀如圖所示),則幻燈片的插法是

A“國,畫。回

26.(2018?延安校級聯考)在下列光學元件中,能對光線起會聚作用的是

A.凸面鏡B.平面鏡C.凹透鏡D.凸透鏡

27.(2018?鹽城校級期末)對學習過的知識進行歸納總結,從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法.以

下是小洋學習了關于“小孔成像”、“平面鏡成像”和“凸透鏡成像”的知識后,總結出關于“實像”和“虛像”

一些特點,其中錯誤的是

A.虛像不可以用光屏承接

B.虛像可以是正立的,也可以是倒立的

C.既有等大實像,也有等大虛像

D.實像可以是放大的,也可以是縮小的

28.透鏡在我們的生活、學習中應用廣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近視眼鏡鏡片是凹透鏡,對光有會聚作用

B.照相時,被照者應站在鏡頭兩倍焦距以內

C.投影儀的鏡頭是凸透鏡,能使物體在屏幕上成正立、放大的虛像

D.借助顯微鏡觀察物體時,成倒立放大的虛像

29.關于望遠鏡的說法正確的是

A.所有的望遠鏡都是由兩個凸透鏡組成的

B.望遠鏡都是由一個凸透鏡和一個凹透鏡構成的

C.除了凸透鏡外,天文望遠鏡也常用凹面鏡做物鏡

D.只有用透鏡才能做望遠鏡

30.(2018?石家莊校級模擬江蘇校級期末)某凸透鏡的焦距為10cm,若物體在光屏上所成的像離該透鏡的

距離大于30cm,則物體離該透鏡的距離可能為

A.13cmB.8cmC.25cmD.35cm

31.(2018?濟寧校級模擬)凸透鏡的焦距為10cm,把一只點燃的蠟燭放在凸透鏡前26cm處,在凸透鏡的

另一側移動光屏位置,找到一個清晰的燭焰的像,這個像是下圖中的

32.有一次,小明上學前取自己的眼鏡時,發現自己的近視鏡和爺爺的老花鏡混在一起,外形完全一樣,

小明要想找出自己的眼鏡,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A.用手摸鏡時,中間厚邊緣薄的是近視眼鏡

B.拿著鏡片近距離看書本上的字,把字放大的是近視眼鏡

C.讓鏡片正對太陽光,太陽光通過鏡片后能呈現一個暗斑的是近視眼鏡

D.讓鏡片正對太陽光,太陽光通過鏡片能呈現一個明亮小光斑的是近視眼鏡

33.為了規范人們的交通行為,城市公安部門在很多路口安裝了監控攝像頭,如圖所示,它可以拍下違章

行駛或發生交通事故時的現場照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其鏡頭相當于一個凸透鏡

B.其鏡頭相當于一個凹透鏡

C.它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D.它成正立縮小的虛像

34.(2018?江都實驗中學期末)我們要觀察植物的細胞,應選用

A.平面鏡B.放大鏡

C.顯微鏡D.望遠鏡

35.(2018?深圳龍崗期末)2017年11月,深圳北站也終于迎來“刷臉進站”消息,新增設置了16臺自助核驗

間機,一名乘客可以在35秒內成功刷驗進站,效率比人工核驗更高,每臺自助驗證機上都安裝了一個

攝像機,當旅客進入“人臉識別區”,大概0.5m處時,攝像機就可以對其面部特征進行快速核對,由此

判斷,人臉識別系統的攝像機的鏡頭

A.相當于凸透鏡,焦距可能是0.5m

B.相當于凸透鏡,焦距可能是0.1m

C.相當于凹透鏡,焦距可能是0.5m

D.相當于凹透鏡,焦距可能是0.1m

36.對下列四幅圖闡述不正確的是

A.甲圖:近視眼成像在視網膜前,用凹透鏡矯正

B.乙圖:遠視眼成像在視網膜后,用凹透鏡矯正

C.丙圖:顯微鏡的目鏡相當于放大鏡,物鏡相當于投影儀的鏡頭

D.丁圖:天文望遠鏡的目鏡相當于放大鏡,物鏡相當于照相機的鏡頭

37.(2018?合肥區級期末)有關光現象,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陽光透過樹葉間的較小縫隙射到地面上,形成的光斑是倒立的虛像

B.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變淺了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C.在平靜的湖面上可以看到藍天白云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虛像

D.通過放大鏡看到物體的細微之處,看到的是放大的實像

38.(2018?寶雞校級模擬)如圖四幅圖片中,能正確的表示老花眼矯正的做法的圖片是

39.(2018?北京調研)某同學做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時,將焦距為10cm的凸透鏡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

刻度線處,光屏和點燃的蠟燭分別位于凸透鏡兩側,蠟燭放置在20cm刻度線處,如圖所示。移動光

屏,直到在光屏上呈現燭焰清晰的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光屏上呈現的是燭焰的虛像

B.光屏上呈現的是燭焰放大的像

C.光屏上呈現的是燭焰倒立的像

D.該實驗現象與照相機的成像特點相同

40.青少年如患有近視眼,應配戴由_______制成的眼睛進行視力矯正;中老年如患有遠視眼,應配戴

由制成的眼鏡進行矯正。"老花鏡’'的“度數”等于它的焦距(以m為單位)的倒數乘以100,某

同學測得他奶奶所戴的老花鏡的焦距為25cm,則此眼鏡的度數為度。

41.小華同學最近視力下降,看不清遠處的物體,其原因是眼睛晶狀體的焦距與原來正常時相比變—

(填“長”或“短)遠處物體的像成在視網膜的(填“前”或"后”)方,他需要配戴(填”凸透

鏡''或"凹透鏡”)矯正視力;目前有一種手術治療方案,采用激光對角膜進行處理,使晶狀體和角膜構

成的透鏡對光的偏折能力變得(填“強”或“弱”)一些,達到矯正視力的目的。

42.如圖所示的四塊玻璃制成的透鏡中,屬于凹透鏡的是;對透過的光線有會聚作用的透鏡是

(寫字母);如圖是某同學把凸透鏡正對著太陽光,在桌面上得到一個亮點尸,并用直尺進

行測量的情況,則凸透鏡的焦距是cm。

■DHO

43.幻燈機的鏡頭相當于一個鏡。為了使觀眾看到正立的像,幻燈片要(填“順著”或“倒著”)插

入架上。用強光照射幻燈片,幻燈片上的畫面在屏幕上形成(填“實''或"虛")像。

44.(1)用顯微鏡觀察物體時,來自被觀察物體的光經過物鏡后成一個(填“放大”或“縮小”)

的(填“虛”或“實”)像,目鏡的作用則相當于一個,可以把像再放大一次,

使人看到肉眼看不見的小物體。

C2)一般天文望遠鏡的目鏡和物鏡使用的都是鏡。當被觀察物體在物鏡兩倍焦距以外時,

遠處的物體在焦點附近成像(填"實''或"虛”),然后這個像再經過目鏡

_(填“放大”或“縮小”),觀察者就能看清楚遠處的物體。

45.小明用照相機拍照時,想使底片上的像大一些,應使照相機離物體一些.小紅走近平面鏡,她在

鏡中像的大小將o

46.如圖所示,小明取兩個焦距不同的凸透鏡,以焦距較短的凸透鏡作為目鏡,以焦距較長的凸透鏡作為物

鏡,通過兩個透鏡觀察美景.調節兩個透鏡之間的距離,直到看得最清楚為I卜,此時這種透鏡組合T作

原理與(填“望遠鏡”或者"顯微鏡”)相同。

47.照相機、投影儀、放大鏡都是利用成像,其中照相機成像;投影儀成像;

放大鏡成像。

48.如圖照片是“羅塞塔”飛船上的數碼相機在35千米高度拍攝的彗星表面,我們能清楚地看到彗星上

的巖石是因為光射到巖石表面發生了(填“鏡面”或“漫”)反射。若該數碼相機的焦距為30m

m,則數碼相機的感光層(數碼相機的感光層相當于普通照相機的膠片)到鏡頭的距離30

mm(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地球上的我們可以借助大型_________(填“望遠鏡”或“顯微鏡”)

觀察到該彗星。

49.如圖所示是一款具有攝像功能的手機,攝像機的鏡頭相當于一個___透鏡,通過鏡頭所成的像是一

_(填"實像''或“虛像”),某同學視頻聊天時要讓對方看到全身像則需要(填“增大”或“減小”)攝像

機鏡頭和這個同學的距離。

50.小華同學用如圖所示的實驗器材做“探究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

U)在光具座上從左至右依次放置蠟燭、和光屏。

:2)蠟燭在如圖所示的位置時,成的像是等大、倒立的實像。分析實驗成像情況可知,實驗中所用透

鏡的焦距為cm。

13)當把點燃的婿燭由圖所示的位置向右移至光具座的c

35cm刻度時,應向(填“左”或“右”)移動光屏到適當的位置,得到一個倒立、放大的實像。此

時小華發現燭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上方,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她應向調整蠟燭(填“上”

或“下”)。

51.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

U)如圖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鏡主光軸的光線經過凸透鏡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個最小、最亮的光

斑。由圖可知,凸透鏡的焦距為emo

(2)點燃蠟燭后,調節凸透鏡和光屏的高度,使它們的中心與燭焰中心大致在0

⑶當物距如圖,此時光屏上出現的像是(填“倒立”或“正立”)、(填“放大”或

“縮小”)的實像,(填“照相機”"放大鏡''或"投影儀”)是利用這種原理做成的。

(4)當蠟燭移到35cm的位置時,光屏要(填"遠離”或"靠近”)凸透鏡移動一定的距離,

像才會變得清晰。這時所成的是倒立、(填“放大”或“縮小”)的實像。

52.在下圖中畫出合適的透鏡。

£體膾中考

53.(2018.廣西北部灣四市同城)如圖所示,使用手機攝像頭掃描二維碼時,成縮小的實像。下列儀器成

像特點與其相同的是

A.放大鏡B.照相機

C.投影儀D.顯微鏡

54.(2018?陜西)2018年5月1口晚,在大雁塔北廣場上演了一場水舞光影秀。巨型燈柱陣、多臺超高清

投影機和音樂噴泉交錯配合,使大雁有隱在光幕之中,美輪美奐,這是中華文化和現代科技的一次完美

結合,下列關于這場光影秀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發光的燈柱是光源

B.光的三原色是紅、綠、藍

C.音樂噴泉形成的水幕對光只有反射作用

D.演出過程中高清投影機可形成逼真的實像

55.(2018?六盤水)測繪人員繪制地圖時,常需要從高空飛機上向地面拍照,若使用的相機鏡頭焦距為

50mm,則膠片與鏡頭的距離應為

A.100mm以外B.恰為50mm

C.50mm以內D.略大于50mm

56.(2018?淮安)如圖所示,蠟燭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凸透鏡焦距為18cm。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所成的像是虛像

B.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

C.蠟燭向左移動所成的像變大

D.照相機是利用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

57.(2018?河北)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時,將點燃的蠟燭、凸透鏡、光屏調節到如圖所示的

位置,光屏中心正好出現清晰的像(未畫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凸透鏡的焦距可能是12cm

B.光屏上的像是倒立、縮小的實像

C.若將崎燭放于光具座40cm處,移動光屏可得到倒立、放大的像

D,蠟燭和光屏不動,將凸透鏡移到40cm處光屏上可出現清晰的倒立放大的實像

58.(2018?廣元)如圖是某人眼睛看物體時的成像示意圖。則他的視力情況,及矯正需要選用的透鏡分別

A.遠視眼凸透鏡B.遠視眼凹透鏡

C.近視眼凸透鏡D.近視眼凹透鏡

59.(2018?荊門)關于生活中的光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凸透鏡成實像時對光線有會聚作用,成虛像時對光線有發散作用

B.平面鏡成像時,物體與平面鏡距離越遠,所成的虛像越小

C.眼睛近視了看不清書本上的字,應該配戴用凸透鏡做成的眼鏡,可以起到放大作用

D.因為光的折射,我們觀察到日出的時刻會比實際日出時間早

60.(2018?威海)下列關于凸透鏡應用的說法,正確的是

A.近視眼需要佩戴凸透鏡來矯正

B.放大鏡成正立、放大的實像

C.用手機掃描二維碼時,應使二維碼位于手機鏡頭一倍焦距之內

D.要使投影儀成像變大,應使投影儀遠離屏幕,同時使鏡頭靠近投片

61.(2018?長沙)現代生活,智能手機給人們帶來了許多便利,但長時間盯著手機屏幕,容易導致視力下

降,下列關于近視眼及其矯正原理圖正確的是

甲乙丙丁

A.甲乙B.甲丙

C.乙丙D.丙丁

62.(2017?濟南)在濟南很多住宅小區門口都安裝了智能車牌識別系統,如圖所示,該系統的攝像機可以

自動將鏡頭前的車牌信息,通過信號線傳遞到計算機,實現自動放行,極大的提高了通行效率。該系統

的攝像機鏡頭相當于

A.平面鏡B.凹透鏡C.凸透鏡D.球面鏡

63.(2017?沈陽)下列關于生活中光學元件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利用照相機拍照時,成正立縮小的虛像

B.用凸透鏡做放大鏡時,成正立縮小的實像

C.投影儀是利用凹透鏡來成像的

D.近視眼鏡的鏡片是凹透鏡

64.(2017?鄂州)2017年5月16日,ofo共享單車2萬輛投放鄂州,極大地便利了鄂州市民的出行。使用

者用手機掃車牌上的二維碼,獲取驗證后自動開鎖即可使用。關于單車的使用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車牌上的二維碼是光源

B.二維碼上白色部分反射白光,黑色部分吸收光

C.手機上的攝像頭相當于一個放大鏡

D.掃碼時二維碼要位于攝像頭一倍焦距以內

65.(2017?北部灣)如圖所示光線經過?個光學元件后傳播方向發生了改變,則虛線框內的光學元件是

A.凹透鏡B.凸透鏡C.平面鏡D.潛望鏡

66.(2017?溫州)小明用焦距為10厘米的凸透鏡做成像規律實驗,記錄了光屏上成清晰像時的四組數據(如

表),其中明顯錯誤的一組是

組別甲乙丙T

物距(厘米)10152030

像距(厘米)40302015

A.甲B.乙C.丙D.T

67.(2017.廣州)崎燭放在如圖所示位置,通過凸透鏡成倒立、縮小的像八小幻.畫了圖中的光路c下列說法

正確的是

V

A.小紅畫的光路是正確的

B.透鏡成的是虛像

C.透鏡的焦距小于10cm

D.透鏡的焦距大于20cm

68.(2016?貴港)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鏡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B.平面鏡所成的像的大小與物體的大小相等

C.凹透鏡對光有發散作用

D.當物距大于2倍焦距時,物體可以通過凸透鏡形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69.(2016?赤峰)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眼睛對光有會聚作用

B.近視眼鏡對光有發散作用

C.凸面鏡對光有會聚作用

D.遠視眼鏡對光有會聚作用

70.(2017?崇左)老奶奶用放大鏡看報紙時,為了看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她常常這樣做

A.報紙與眼睛不動,放大鏡離報紙遠一些

B.報紙與眼睛不動,放大鏡離報紙近一些

C.報紙與放大鏡不動,眼睛離報紙遠一些

D.報紙與放大鏡不動,眼睛離報紙近一些

71.(2017?樂山)如圖所示,小宇同學正在用“自拍神器''攝影留念。與用手直接拿手機自拍相比,利用自拍

桿可以

A,增大物距,減小像的大小,從而增大取景范圍

B.減小物距,減小像的大小,從而減小取景范圍

C.增大物距,增大像的大小,從而減小取景范圍

D.減小物距,增大像的大小,從而增大取景范圍

72.(2018?山西)如圖甲所示,在圓柱體水杯后面放一張畫有箭頭的紙條。往杯中倒入適量水,透過水杯,

看到一個箭頭改變了方向(如圖乙)<這是為什么呢?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應抓住影響這個問題的主

要因素:圓柱形水杯裝有水的部分具有的特征,忽略掉影響這個問題的次要因素:物體的材

質等,構建凸透鏡模型進行研究。根據凸透鏡成像規律可以判定,看到這個方向改變的箭頭是放大的

(選填“實像”或“虛像。凸透鏡的這一成像規律在生活中的應用有(選填“張相機”

或“投影儀。

73.(2018?宜賓)如圖所示,將一個凸透鏡正對太陽,其下方20cm處的白紙上呈現出一個較小的光斑,這

個現象提示我們:凸透鏡對光有作用;若將該透鏡向紙面再靠近一小段距離的過程中,光斑一

直變小,由此可以判斷該透鏡的焦距一定20cm(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九

74.(2018?達州)某同學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繪制了如圖所示的圖象”表示像到凸透鏡的

距離,〃表示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用該凸透鏡作放大鏡使用時,被觀察的物體到透鏡的距離在

_m以內;把物體從距凸透鏡5cm處移動到距凸透鏡20cm處的過程中,像的大小將(選填

“變大變小管先變小再變大"先變大再變小九

75.(2018?欽州)小明用一個焦距為10cm的凸透鏡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如下:

A1

........AAr-ARCD

甲乙丙T

U)實驗前,讓平行光束垂直鏡面射入倒扣的燒杯中(如圖甲),從煙霧中可以觀察到凸透鏡對光有_

(選填“會聚”或、、發散‘)作用。

12)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時,應調節燭焰、凸透鏡與光屏中心在_________上。

(3)當裝置如圖乙所示時,燭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是倒立的、的實像,那么光屏離凸透

鏡的距離可能是(填序號)

A.26cmB.16cmC.6cm

:4)實驗中蠟燭在原來的位置越燒越短,則像在光屏上的位置會(選填"往下移“不變”或

“往上移?

15)若將印有字母“F”的紙片(圖丙)放在離凸透鏡6cm的地方,我們能看到的清晰的像是圖丁中

的(請填序號)。

76.(2018?攀枝花)眼球的結構類似于(選填“照相機”、“幻燈機”或“放大鏡”),把來自外界物

體的光會聚在視網膜上形成物體(選填“倒立"或‘‘正立")的像,小明同學由于不注意用眼衛

生,形成了近視眼,應當戴______鏡進行矯正。

77.(2018?福建)每年6月6日是全國“愛眼日”。如圖中表示近視眼的是_______圖(選填“甲”或“乙”),

近視眼應佩戴透鏡制成的眼鏡進行矯正。

78.(2018?呼和浩特)在玻璃板下放置一人用眼睛看不清楚的小物體,把一滴水滴在小物體正上方的玻璃板

上,水滴就是一個放大鏡,如果還看不清小物體,再拿一個凸透鏡位于水滴正上方,調節鏡與水滴間的

距離,就能看清玻璃板下的小物體。此時看到的是小物體的的(選填“正立”或“倒立九—

的(選填“放大”或“縮小3像(選填“實”或“虛九這個組合與(選填“望遠

鏡''或"顯微鏡n的原理相同。

79.(2017?紹興)如圖是眼球成像原理圖,圖中的晶狀體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當一個鏡,請寫出成

像原理與該圖相同的一種儀器。

■狀取幾狀體

匚二期二

80.(2017?湖州)如圖是凸透鏡成像的實驗,如圖、圖2是能在光屏上呈現清晰像的兩種情形。這兩種成

像情形中,(填“如圖1”或,如圖2”)能夠模擬眼睛成像。為了模擬近視眼看東西模糊的情形,應

該把圖中的光屏向—(填“靠近”或“遠離”)凸透鏡方向移動或使凸透鏡的曲度變得更大。

81.(2017?北部灣)2017年6月5日是第22個全國愛眼日。不愛護眼睛容易患上近視眼,矯正近視眼應該

佩戴透鏡(填“凸”或“凹”)。用絲綢來回摩擦玻璃眼鏡片,玻璃眼鏡片會帶上電,這是

_現象。

82.(2017?曲靖)王卓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凸透鏡焦距為10cm。

U)若將蠟燭從圖示位置移至20cm刻度處,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他應將光屏一(填“靠

近”或“遠離”)凸透鏡。當光屏上獲得清晰的像時,保持凸透鏡的位置不變,將蠟燭與光屏的位置

互換,光屏上(填“能”或“不能”)得到清晰的像。

:2)他將光屏恢發到如圖所示的位置,再將光屏向右移動一段距離,像變得模糊了,要使像再次變得

清晰,他應在蠟燭和透鏡之間加一塊(填“凸”或“凹”)透境。

3)隨著實驗的進行,蠟燭變短,要使蠟燭的像回到光屏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