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統編版(2024)一年級上冊識字3 口耳目手足 教案_第1頁
語文統編版(2024)一年級上冊識字3 口耳目手足 教案_第2頁
語文統編版(2024)一年級上冊識字3 口耳目手足 教案_第3頁
語文統編版(2024)一年級上冊識字3 口耳目手足 教案_第4頁
語文統編版(2024)一年級上冊識字3 口耳目手足 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識字3口耳目手足教學目標1.通過看圖對照、聯系生活等方法,認識“口、耳”等7個生字。2.會寫“口、耳”等4個字和橫折、撇、彎鉤3個筆畫。3.正確朗讀課文。聯系生活了解站、坐等行為規范。教學重點1.借助圖畫,識記生字。2.會寫“口、耳”等4個字和橫折、撇、彎鉤3個筆畫。教學難點聯系生活了解站、坐等行為規范。課時安排2課時第1課時課時目標1.通過看圖對照、聯系生活等方法,認識“口、耳”等5個生字。2.會寫“口、耳”等4個字和橫折、撇、彎鉤3個筆畫。3.認識人體有關的部位。教學過程一、圖片導入,引入課題教師出示口、耳、目的圖片,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圖片,說說圖片上是人體的什么器官。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課題,齊讀課題。(板書:口耳目手足)過渡:今天,我們就去認識人身上的這些寶貝。二、圖文對照,認識生字1.學生觀察課文第一幅插圖,教師指名學生說說圖中人物在干什么。預設1:兩個小女孩站在花叢邊欣賞美麗的花。預設2:一個小女孩用手指著一朵花說:“這朵花也要開放了!”預設3:小男孩聽到了,揮著手和她們打招呼。圖片中還藏著本節課要學習的五個生字,老師來讀,你來圈一圈吧!(板書:口耳目手足)2.老師帶讀本課會認字,學生跟讀、自讀。3.“我說你找”小游戲。(1)第一輪:請你根據老師說的,在圖片中迅速找到相應的人體器官。你找到了嗎?(2)第二輪:請你根據老師說的,找到自己身上相對應的器官。4.引導學生聯系生活說說口、耳、目、手、足能做哪些事情。預設1:“口”能吃飯、打招呼、唱歌、吹笛子……預設2:“耳”能聽老師講課、聽音樂、聽人講故事、戴口罩……預設3:“目”能看書、看電影、看風景……預設4:“手”能寫字、拍皮球、刷碗、穿衣服、提東西……預設5:“足”能跑步、踢毽子、踢足球……三、識記字形,理解字義1.教師引導學生觀察眼睛的圖片和“目”字的甲骨文,提問:“目”字的古文字形像不像眼睛呢?預設:非常像。教師講解:古代人寫“目”就畫一只眼睛,后來字形逐漸演變,就變成了現在的“目”字。2.分別出示“口、耳、目、手、足”這五個身體部位的圖片和生字,引導學生將它們連一連。3.同桌之間,一個指自己的身體部位,一個讀出該部位對應的漢字。四、聯系生活,拓展運用1.聯系生活,借助圖片說說與“口”“耳”“目”“手”“足”有關的詞語。預設1:與“口”有關的詞語有:口罩、口紅、口哨……預設2:與“耳”有關的詞語有:耳環、耳機、耳罩……預設3:與“目”有關的詞語有:雙目、目光、目錄……預設4:與“手”有關的詞語有:手指、手心、手背……預設7:與“足”有關的詞語有:足球、足療……公園指示牌、海報中有含“足”字的詞語,如“小草有生命,請你足留情”“少兒足球賽”“中醫足療”。2.教師指字,學生齊讀對應的生字。第2課時課時目標1.認識“站、坐”2個生字。2.會寫“口、耳”等4個字和橫折、撇、彎鉤3個筆畫。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教學過程一、歌曲導入,開門見山教師播放歌曲《中國功夫》,學生仔細聽。教師過渡:這首歌曲是不是很有氣勢?歌曲中有這樣幾句歌詞:“臥似一張弓,站似一棵松,不動不搖坐如鐘,走路一陣風。”這些歌詞與我們今天學習的俗語表達的意思是一樣的,讓我們一起進入今天的學習吧!二、朗讀俗語,理解運用1.朗讀俗語,圈畫生字。(1)教師范讀俗語,學生跟讀,教師正音。(2)教師引導學生圈出俗語中的兩個生字“站、坐”。(3)學生圈畫生字后,教師指名學生讀生字。2.理解運用,多元識字。(1)學生觀察插圖,讀俗語,說一說課本插圖中哪位演員的姿勢是“站”,哪位演員的姿勢是“坐”。(2)學習“站如松”。①觀察松樹圖,引導學生理解“如”是像的意思,“站如松”指像松樹一樣筆直地站立。②隨文識字:“站”是左右結構,左部是“立”,右部是“占”。③聯系生活想一想:在我們的生活中哪些人做到了“站如松”?預設1:解放軍叔叔站崗,雙手握著槍昂首挺胸,這就是“站如松”。預設2:升國旗時,師生昂首挺胸,對國旗行注視禮,這也是“站如松”。④教師提示“站如松”的要點:昂頭挺胸兩肩平,兩腿并立手放松。目不斜視看前方,雙臂不歪腳立正。引導學生邊讀邊做出“站”的動作。(3)學習“坐如鐘”。①教師引導學生觀察鐘圖,理解“坐如鐘”的意思是坐姿像鐘一樣端正。②隨文識字:“坐”,二人土上坐。③學生觀察圖片判斷坐姿的正誤,教師提示正確坐姿:頭正,肩平,腰直,足安,手放好。教師引導學生邊讀邊做出“坐”的動作。(4)學習“行如風”。①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圖片,理解“行如風”的意思是走路時像風一樣輕快有力。②學生觀察圖片判斷行走姿勢的正誤,教師提示正確行走姿勢:腳步輕,行如風,收腹擺手挺起胸。教師引導學生邊讀邊做出“行”的動作。(5)學習“臥如弓”。①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弓圖,理解“臥如弓”的意思是臥床睡覺時像弓一樣彎曲。②學生觀察圖片判斷睡姿的正誤。3.多種形式讀課文:老師帶讀,學生跟讀;學生齊讀;學生自讀;男女賽讀。三、指導書寫,展示評價1.教師范讀,學生跟讀本課會寫字。2.學生齊讀本課會寫字組成的詞語。3.學生復習田字格口訣、寫字歌和執筆歌。4.學習新筆畫“橫折”,指導書寫“口”“目”“耳”。(1)學習新筆畫:橫折。①觀察“口”和“目”共有的新筆畫:橫折。②教師范寫,提示學生橫折的書寫要點:下筆先寫橫段,稍稍停頓改變方向寫豎段。③學生邊讀筆畫名稱邊書空。(2)學寫“口”字。①學生觀察“口”字筆順和占格位置。②教師范寫,提示學生“口”的書寫要點:左右兩個豎向筆畫應稍稍往里斜,上略寬下略窄。③學生按照筆順描紅“口”,練寫“口”。④教師巡視評價。(3)學寫“目”字。①學生觀察“目”字筆順和占格位置。②教師范寫,提示學生“目”的書寫要點:豎要直,中間的兩橫不碰到右邊的豎段,橫向筆畫之間等距。③學生按照筆順描紅“目”,練寫“目”。④教師巡視評價。(4)學寫“耳”字。①學生觀察“耳”字筆順和占格位置。②教師范寫,提示學生“耳”的書寫要點:注意四個橫的長短變化,第一筆橫長度中等,要平且穩,最后一橫長,稍向右上斜。“耳”字口訣:一橫壓兩豎,兩豎不對齊,小橫往里藏,大橫來保護。③學生按照筆順描紅“耳”,練寫“耳”。④教師巡視評價。5.學習新筆畫“撇”和“彎鉤”,指導書寫“手”字。(1)學習新筆畫:撇、彎鉤。①觀察“手”字新筆畫:撇、彎鉤。②教師范寫,提示學生撇和彎鉤的書寫要點。撇:下筆由重到輕,從粗到細。彎鉤:輕輕下筆,呈弓背形,略帶點兒彎。③學生邊讀筆畫名稱邊書空。(2)學寫“手”字。①學生觀察“手”字筆順和占格位置。②教師范寫,提示學生“手”的書寫要點:第一筆撇要平一些,中間一橫短,第二橫長,彎鉤要略帶點兒彎。③學生按照筆順描紅“手”,練寫“手”。④教師巡視評價。教學反思成功之處:本課以學生為主體,采用多種形式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引導觀察“目”的字形演變圖,可以在追根溯源、古今對照的過程中幫助學生識記和理解漢字的形、義,提升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讓學生感受中國文字的悠久歷史和文化魅力。用猜一猜、圖文對照、找朋友等形式,理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