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復評定學名詞解釋_第1頁
康復評定學名詞解釋_第2頁
康復評定學名詞解釋_第3頁
康復評定學名詞解釋_第4頁
康復評定學名詞解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名詞解釋1.康復功能評定:是用客觀的、量化的方法有效和準確地評定殘疾者功能障礙的種類、性質、部位、范圍、嚴重程度和預后。包括軀體功能、精神狀態、言語功能和社會功能等方面的評定。2.初期評定:是首次對患者進行的評定。目的是發現和確定患者的功能狀況和存在的問題,判斷障礙程度、康復潛力和預后,為制定康復治療計劃提供可靠的依據。3.中期評定:是指患者經過一段時間治療后進行的再次評定。評定的目的是對前一階段的康復治療進行總結,判斷障礙是否改善、改善的程度以及治療方案有無必要調整。一般在患者住院中期予以評定,也可以根據患者康復進展情況的需要組織多次評定。4.末期評定:是在患者出院前結束治療時進行。目的在于判定康復治療效果如何、是否達到預期目標,對遺留問題提出進一步解決的方法和建議。考察知識點:第一章總論1.ROM:即關節活動范圍,是指單個關節運動時的弧度,測量時要求被測者在特定的體位下,關節的最大活動范圍。包括主動關節活動范圍(AROM)和被動關節活動范圍(PROM)。2.主動關節活動度(AROM):即主動關節活動范圍,指被檢者做肌肉隨意收縮時帶動相應關節的活動范圍。正常情況下,主動關節活動范圍略小于被動關節活動范圍。3.被動關節活動度(PROM):指被檢者肌肉完全松弛的情況下,由外力作用于關節而發生運動的范圍。考察知識點:第二章關節活動范圍評定1.肌力:是指肌肉或肌群收縮時所產生的最大力量,分為靜態肌力與動態肌力,廣義的肌力還包括肌肉爆發力和肌肉耐力。2.MMT:即徒手肌力評定,是評定者借助于受試者自身節段的重力或徒手施加外在阻力的前提下,評定受試者所測肌肉(或肌群)產生最大自主收縮能力的一種肌力評定方法。3.肌肉的初長度:是指肌肉收縮前的長度,肌肉初長度對肌肉收縮張力有影響,肌肉收縮前給予一定的前負荷,當前負荷逐漸增加時,肌肉初長度增加,收縮所產生的主動張力也相應增大,肌肉的收縮效果增強。但在超過某一限度時,再增加前負荷反而使主動張力越來越小以至于為零,肌肉的收縮效果也就下降。考察知識點:第三章肌力的評定1.反射:是指在中樞神經系統參與下,機體對內外環境刺激所作的規律性應答反應。內外環境的刺激是啟動一個反射的條件,而這種反應的實現必須有中樞神經系統的參與。2.反射發育:是指某些反射與人體的運動發育過程密切相關,只有在某一個水平的反射出現后才能完成與之相應的運動動作,故又將這類反射稱之為發育性反射。3.調整反射:是腦干水平反射,是靜止的姿勢反射,它主要通過調整肌張力對姿勢產生影響,故又稱調整反射。4.聯合反應:是指當身體某一部位進行抗阻力運動或主動用力時沒有主動運動的患側肌群所產生的反應。偏癱患者處于弛緩階段或痙攣的早期階段時可誘發出聯合反應。5.調整反應:是指中腦水平的反射,用于維持頭于正常直立位(即面部與地面垂直,口呈水平位)或維持頭與軀干的正常對線關系。它們是出生后第一批發育的反射,到10~12個月時達到最大效應。當皮質控制增加時,它們逐漸改變并受到抑制,到5歲末時消失。6.平衡反應:指當身體重心或支持面發生變化時為了維持平衡所作出的應對反應。是人體維持特定姿勢和運動的基本條件。陽性反應為正常。考察知識點:第五章反射發育的評定1.協調:是指人體產生平滑、準確、有控制的運動的能力,它要求有適當的速度、距離、方向、節奏和肌力。2.共濟失調:人體保持一定的姿勢從事隨意運動,需在大腦皮質、基底節、小腦、前庭迷路系統、脊髓后索、視覺等共同作用下,依靠主動肌、拮抗肌、協同肌和固定肌的相互協調完成,其中任何部分損傷都會造成協調運動障礙,又稱為共濟失調。根據中樞神經系統中不同的病變部位分為小腦性共濟失調、基底節共濟失調和脊髓后索共濟失調三種類型。3.平衡性協調功能評定:是評定身體在直立位的姿勢下進行的靜態或動態的姿勢、平衡的運動的成份。主要包括粗大運動。4.非平衡性協調功能評定:是評定身體不在直立位時進行的靜態或動態的運動的成份,這類試驗包括對粗大運動和精細運動的檢查。5.協調運動障礙:是指以笨拙的、不平衡的和不準確的運動為特點的異常運動,主要表現為共濟失調,多由中樞神經的傳導本體感覺纖維(脊髓后索為主)、小腦、基底節、前庭器官及核的病變引起,臨床表現各有異同。考察知識點:第六章協調功能評定1.肌張力:是指在肌肉的緊張度,是被動活動患者的肢體或按壓肌肉時所感覺到的阻力,根據身體所處的不同狀態,正常的肌張力可分為靜止性肌張力、姿勢性肌張力和運動性肌張力。2.痙攣:是肌張力增高的一種形式,是一種由牽張反射高興奮性所致的、以速度依賴的緊張性牽張反射增強伴腱反射逾常為特征的運動障礙,常由上位運動神經元損傷所導致。考察知識點:第七章肌張力的評定1.VAS:又稱目測類比量表法。通常采用10cm長的直線,按mm劃格,兩端分別表示“無痛”(0)和“極痛”(100)。被測者根據其感受程度,用筆在直線上畫出與其疼痛強度相符合的某點,從“無痛”端到記號之間的距離即為痛覺評分分數,一般重復兩次,取平均值。VAS是目前最常用的疼痛強度評定方法。2.壓力測痛法:用于需要對疼痛強度(如痛閾、耐痛閾)進行評定的患者,特別適用于肌肉骨骼系統疼痛的評定。采用壓力測痛計進行評定。使用壓力測痛計在患者手指關節等處逐漸施加壓力,并聽取患者的反應。考察知識點:第八章疼痛的評定1.平衡:是指人體在日常活動中維持自身穩定性的能力。正常情況下,當人體重心垂線偏離穩定基底時,即會通過主動的或反射性的活動使重心垂線返回到穩定基底內,這種能力就稱為平衡功能。2.支持面:指人在各種體位下(站立、坐、臥、行走)所依靠的表面,即接觸面。支持面的面積大小和質地均影響身體平衡。3.平衡功能評定:是指依照特定的方法或程序對人體的平衡功能進行定量或/和定性的描述和分析的過程。4.穩定極限(LOS):指正常人站立時身體傾斜的最大角度,是判斷平衡功能的重要指標之一。LOS的大小取決于支持面的大小和性質。考察知識點:第十章平衡功能評定1.步行周期:是指人行走過程中一側足跟著地至該側足跟再次著地時所經過的時間。每一側有其各自的步行周期。每一個步行周期分為站立相和邁步相兩個階段。2.偏癱步態:常見于腦功能障礙的病人,表現為一側膝關節活動范圍下降,足下垂內翻,步行時出現骨盆上提,髖關節外展和外旋,使患肢步行時劃一個半圓弧(劃圈步態)。3.剪刀步態:常見于痙攣性腦病,因髖關節內收肌痙攣,步行時常雙側膝關節相互摩擦,足尖著地,呈剪刀或交叉步態。4.帕金森步態:步行啟動困難,行走時雙上肢僵硬而缺乏伴隨運動,不能隨意停止或轉彎,呈慌張步態。5.小腦共濟失調步態:小腦障礙,患者不能走直線,呈曲線前進,雙上肢外展以保持平衡(醉漢步態)。6.臀大肌步態:臀大肌無力者,髖關節后伸無力,足根著地時常用力將胸部后仰,形成仰胸挺腰的步態。7.臀中肌步態:由脊髓灰質炎引起,一側臀中肌麻痹時,不能固定骨盤,無力提起和旋轉大腿,表現為行走時軀干向患側彎,如兩側受損,步行時上身左右交替搖擺,狀如鴨步。考察知識點:第十一章步態分析1.認知功能:認知是指人在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過程中對感覺輸入信息的獲取、編碼、操作、提取和使用的過程,是人類適應周圍環境的才智。認知過程是高級腦功能活動。認知功能是指高級的精神心理功能,包括的范圍非常廣泛,主要有意識、智力水平,如記憶、言語、智商等。2.失認癥:是指由于大腦半球某些部位的損害,使患者對來自感覺通路中的訊息喪失正確的分析和鑒別能力的現象。根據感覺方式的不同失認癥分為視失認、觸覺失認和聽失認。3.失用癥:失用癥是指由于大腦皮質損害而造成有目的的行為障礙,患者不能正確地計劃和執行某些有意識的行為和動作。失用癥的發生與肌力下降、肌張力異常、運動協調性障礙、感覺缺失、視空間障礙、語言理解困難、注意力差或不合作無關。多見于左側腦損傷,且合并失語。4.意念性失用:是指意念或概念形成障礙,是動作的構思過程受到破壞而導致的復雜動作的概念性組織障礙。是較嚴重的運用障礙。患者對于辦一件事的目的和辦成一件事需要做什么、怎樣做和用什么做都缺乏正確的認識和理解。5.意念運動性失用:是由于儲存運動記憶的左半球頂下小葉與負責制定運動計劃的前運動皮質之間聯系的中斷導致運動記憶的計劃和編排障礙。根據累及部位的不同,意念運動性失用可分為肢體失用和口腔-面部失用。6.軀體構圖障礙:是指本體感覺、觸覺、視覺、肌肉運動知覺以及前庭覺傳入信息整合后形成的神經性姿勢模型,其中包含了對于人體各部分之間相互關系以及人體與環境關系的認識(即自身在空間的定位特征)。軀體構圖障礙指與人體知覺有關的一組障礙,包括單側忽略、疾病失認、手指失認、軀體失認以及左右分辨困難。常見于腦血管病、腦外傷等。考察知識點:第十三章認知功能評定1.日常生活活動(ADL):即日常生活活動,狹義的ADL是指人們為了維持生存及適應生存環境而每天必須反復進行的、最基本的最具有共性的活動(1分)。廣義的ADL是指一個人在家庭、工作機構及社區里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1分)。2.BADL(PADL):是指每日生活中與穿衣、進食、保持個人衛生等自理活動和坐、站、行走等身體活動有關的基本活動,反應較大的運動功能。3.IADL:是指人們社區中獨立生活所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