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公祭規范DB41-T 1375-2017_第1頁
烈士公祭規范DB41-T 1375-2017_第2頁
烈士公祭規范DB41-T 1375-2017_第3頁
烈士公祭規范DB41-T 1375-2017_第4頁
烈士公祭規范DB41-T 1375-2017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03.080.99

A12

DB41

河南省地方標準

DB41/T1375—2017

烈士公祭規范

2017-04-24發布2017-07-24實施

河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發布

DB41/T1375—2017

目次

前言................................................................................II

1范圍..............................................................................1

2活動準備..........................................................................1

2.1制定活動方案..................................................................1

2.2活動方案內容..................................................................1

2.3召開協調會....................................................................2

2.4預演..........................................................................2

2.5場地布置......................................................................3

3公祭日活動實施....................................................................3

3.1入場..........................................................................3

3.2公祭儀程......................................................................4

4活動總結..........................................................................4

4.1縣級民政部門總結報送..........................................................4

4.2市級(省直管縣)民政部門總結報送..............................................4

I

DB41/T1375—2017

前言

本標準按照GB/T1.1—2009給出的規則起草。

本標準由河南省民政廳提出并歸口。

本標準起草單位:鄭州市民政局。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劉學剛、李衛華。

II

DB41/T1375—2017

烈士公祭規范

1范圍

本標準制定目的是為了緬懷紀念烈士,弘揚烈士精神,做好烈士公祭工作。

本標準規定了烈士紀念日公祭活動的準備和實施。

本標準適用于烈士紀念日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組織實施的烈士公祭活動(以下簡稱活動)。

2活動準備

2.1制定活動方案

每年烈士紀念日前,由當地民政部門制定《烈士紀念日公祭活動方案》,按規定上報。

2.2活動方案內容

2.2.1活動時間

每年9月30日上午9:30。

2.2.2活動地點

當地烈士陵園。

2.2.3會標

××市(縣)各界××××年烈士紀念日公祭活動。

2.2.4出席領導及參加人員

出席領導及參加人員如下:

a)當地黨委常委出席,人大、政府、政協、軍事部門各出席1名領導;

b)當地總工會、共青團、婦聯各出席1名負責同志:

c)烈軍屬代表、退伍老戰士代表、解放軍和武警官兵代表、學校師生代表、各界干部群眾代表參

加公祭活動,省會不少于3000人,省轄市級不少于2000人,縣級不少于1000人。

2.2.5主持人

公祭儀式由當地政府領導主持。

2.2.6公祭儀程

2.2.6.1主持人向烈士紀念碑行鞠躬禮,宣布××市(縣)各界××××年烈士紀念日公祭儀式開始。

2.2.6.2禮兵就位。

2.2.6.3奏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2.2.6.4全體人員脫帽,向烈士默哀。

1

DB41/T1375—2017

2.2.6.5少先隊員獻唱《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

2.2.6.6奏《獻花曲》,當地黨委常委和人大、政府、政協、軍事部門各1名領導向烈士紀念碑敬獻

花籃(5個),花籃的緞帶為紅底黃字,上聯書寫烈士永垂不朽,下聯書寫敬獻者。

2.2.6.7由當地黨委主要領導同志整理緞帶,整理緞帶按照先整理上聯、后整理下聯的順序進行。

2.2.6.8瞻仰烈士紀念設施。

2.3召開協調會

2.3.1時間

9月25日前后召開。

2.3.2參加單位

黨委辦公室,人大辦公室,政府辦公室,政協辦公室,軍事部門(武警部隊),宣傳、民政、教育、

公安、信訪、衛生計生委等部門,機關工委,人民團體(工、青、婦),活動所在地政府,供電公司等。

2.3.3協調會內容

由黨委辦負責同志主持,主要協調內容如下:

a)確定參加活動領導、有關單位領導;

b)軍事部門負責組織部隊官兵代表;

c)武警部隊負責活動的禮兵、禮儀工作,并提前進行演練,另外組織官兵代表參加活動;

d)宣傳部門負責媒體新聞報道;

e)民政部門負責活動現場會標、音響、標識設置、花籃、鮮花、環境衛生、雨具(黑色雨傘、無

色透明雨衣)、引導員、講解員、預演配合等工作;

f)教育部門負責組織少先隊員獻唱《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負責準備伴奏音樂,著統一校服,

并提前進行練唱,另外組織學生代表參加活動;

g)公安部門負責安全保衛、交通指揮、安檢、人員政審、車輛停放、活動現場消防安全等工作;

h)信訪部門負責活動期間穩定工作;

i)衛生計生部門負責活動現場醫療救護工作;

j)機關工委負責組織各機關干部代表;

k)活動所在地政府負責活動周邊環境治理和社會穩定工作,確保環境整潔有序;

l)供電公司負責電力保障,確保正常供電。

m)著裝要求:領導、機關干部著正裝,學生著深色褲、白襯衣,部隊官兵著常服。

2.4預演

2.4.1訓練

武警禮兵和獻唱少先隊員提前訓練。

2.4.2預演時間

9月30日之前。

2.4.3預演參加人員

預演參加人員:

a)黨委、政府相關領導;

2

DB41/T1375—2017

b)參加活動相關單位組織人;

c)武警禮兵;

d)獻唱少先隊員。

2.4.4預演內容

當地政府領導主持,按公祭儀程演練1~2次。

2.5場地布置

2.5.1參加單位

黨委辦公室、政府辦公室,民政部門,烈士陵園。

2.5.2布置內容

布置內容包括:

a)黨委辦公室、政府辦公室確定領導行進路線、站位圖,并指導現場場地布置;

b)民政部門負責標示定位、場地站位劃分等;

c)烈士陵園負責會標、音響、備用發電設備等。

2.5.3會標位置

在烈士陵園的紀念碑廣場上方懸掛。

2.5.4現場站位

現場位置如下:

a)主持人位置,一般在紀念碑左側(面向紀念碑);

b)第一排:領導同志;

c)第二排:退伍老戰士和烈軍屬代表;

d)第三排至后:解放軍和武警官兵代表、學校師生代表、各界干部群眾代表。

3公祭日活動實施

3.1入場

3.1.1組織

民政部門負責組織入場。

3.1.2各界代表入場

民政部門、機關工委、軍事部門(武警部隊)、教育部門組織各自代表于9月30日上午8:30前到烈

士陵園熟悉場地,發放鮮花并按照場地劃分組織入場,9:00之前入場完畢??偣F委、婦聯負責同

志于9月30日上午8:30前到烈士陵園熟悉場地,發放鮮花并按照場地劃分入場,9:00之前入場完畢。

3.1.3領導入場

參加活動的領導于9月30日9:20分前到烈士陵園會議室,由民政局長介紹活動流程。9:25分領導

在指定位置列隊,由民政局專人負責引導,步入紀念碑廣場。

3

DB41/T1375—2017

3.2公祭儀程

3.2.19:30分,主持人步入指定位置,向烈士紀念碑行鞠躬禮,然后進入主持位置(話筒位置),宣

布:××市(縣)各界××××年烈士紀念日公祭儀式開始。

3.2.2主持人宣布:禮兵就位。6名禮兵正步、肩槍行進到指定位置。

3.2.3主持人宣布:奏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現場全體人員隨音樂齊唱。

3.2.4主持人宣布:向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英勇犧牲的烈士默哀(脫帽)。默

哀后主持人宣布:默哀畢。

3.2.5主持人宣布:少先隊員獻唱《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F場少先隊員(60-120名)在指定位

置,隨音樂齊聲高唱。

3.2.6主持人宣布:向烈士敬獻花籃。禮兵入場抬起花籃,奏《獻花曲》。禮兵行進至紀念碑下擺放

好花籃后撤出,獻花代表跟隨禮兵行進至指定位置(有停止線標示),此時《獻花曲》停止。當地主要

領導上前整理緞帶后返回指定位置,行注目禮3秒后,繼續奏響《獻花曲》,在講解員帶領下,參觀瞻

仰烈士紀念設施。

3.2.7現場指揮人員組織引導少先隊員和其他各界代表依次獻花。

3.2.8社會各界代表獻花后按工作人員引導參觀瞻仰烈士紀念設施。

3.2.9參觀瞻仰結束后,全體人員依次退場返回。

3.2.10公祭儀式結束。

4活動總結

4.1縣級民政部門總結報送

當地民政部門應在10個工作日內將公祭活動工作總結報送上級民政部門。

4.2市級(省直管縣)民政部門總結報送

省轄市、省直管縣民政局應在當年的10月20日前將公祭活動總結報送省民政廳。

4

DB41/T1375—2017

目次

前言................................................................................II

1范圍..............................................................................1

2活動準備..........................................................................1

2.1制定活動方案..................................................................1

2.2活動方案內容..................................................................1

2.3召開協調會....................................................................2

2.4預演..........................................................................2

2.5場地布置......................................................................3

3公祭日活動實施....................................................................3

3.1入場..........................................................................3

3.2公祭儀程......................................................................4

4活動總結..........................................................................4

4.1縣級民政部門總結報送..........................................................4

4.2市級(省直管縣)民政部門總結報送..............................................4

I

DB41/T1375—2017

前言

本標準按照GB/T1.1—2009給出的規則起草。

本標準由河南省民政廳提出并歸口。

本標準起草單位:鄭州市民政局。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劉學剛、李衛華。

II

DB41/T1375—2017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