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7講古代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一、選擇題(共12小題,每小題4分,共48分)1.(2016·江西重點中學聯考)《漢書·地理志》記載,全國設鐵官四十九處,有六處在今天河南境內,并且規模都比較大。如今發現漢代冶鐵遺址共30多處,近半在河南。這反映出漢代()A.河南手工業最發達 B.冶鐵由官府壟斷經營C.冶鐵技術相當成熟 D.中原地區的經濟領先解析根據材料可以看出,河南既有鐵官且規模大,還有多處的冶鐵遺址,這體現了河南冶鐵手工業比較發達,與中原地區的經濟領先有關,故D項正確。答案D2.(2016·吉林質檢)唐代,尚書省之下設有工部,“掌天下百工、屯田、山澤之政令”。工部之下又設有工部司,“掌經營興造之眾務,凡城池之修浚、土木之繕葺、工匠之程式,咸經度之”。由此可見在唐代()A.尚書省是三省之中最重要的部門B.官營手工業在手工業中處于壟斷地位C.手工業行業和種類已經非常繁雜D.尚書省是官營手工業的最高政務部門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古代中國的官營手工業。根據材料信息以及所學知識可知,工部為當時掌管各項工程的中央機關,而工部又是尚書省的下屬部門;唐代三省長官都是宰相,地位平等,分工明確,各盡其責,A說法錯誤;C項在材料中沒有體現,排除;材料沒有顯示官營手工業與民營手工業的比較,無從得知官營手工業在手工業中是否處于壟斷地位,排除B。所以答案選D。答案D3.(2017·新疆烏魯木齊調研)禁榷制度是中國古代政府對某些特定商品實行專營的制度。宋人韋驤評述道:“榷財之制非古也,自漢武始之矣。……晉、魏、隋、唐以來,皆沿而為法,蓋后世財用浸闊,不可一日無榷也。”禁榷制度()A.強化君主專制是前提B.有利于增長國家財政C.弱化了重農抑商政策D.是歷代王朝采用的經濟政策解析根據材料“蓋后世財用浸闊,不可一日無榷也”可知,隨著財政支出的增加,榷財制度的作用日益明顯,故B項正確。答案B4.(2017·廣東深圳調研)有學者將絹價按當時米價進行折算比較,發現明代中葉,江南的絹價明顯下降,比宋代低約11%。這主要是由于()A.經濟重心的南移 B.私營手工業的發展C.重農抑商的影響 D.白銀大量流入中國解析經濟重心在南宋時期完成南移,不能解釋明朝時期絹價下降,故A項錯誤;明朝工商業繁榮,私營手工業的繁榮,供應增多引起價格下降,故B項正確;重農抑商政策會制約手工業的發展,故C項錯誤;白銀大量流入中國會引發國內價格的上漲,故D項錯誤。答案B5.(2016·安徽合肥三模)下圖為明代蘇杭地區居民身份結構示意圖,該圖反映了()A.工場手工業占重要地位 B.租佃關系開始確立C.商人群體社會地位較低 D.自然經濟逐漸解體解析按照圖片所示,當地工場工人占到三分之一的比例,表明工場手工業在當地的社會經濟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故A項正確;材料中能體現租佃關系,但是不能表明在當時“開始”確立,故B項錯誤;材料中可以看出商人在當地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但是無法判斷他們的社會地位,故C項錯誤;鴉片戰爭以后中國的自然經濟開始解體,故D項錯誤。答案A6.(2017·廣東佛山調研)黃仁宇在《中國大歷史》中說,當時(宋代)中國的商品交換的價值,合計相當于1500萬至1800萬盎司黃金,折合成現在的價值,約合60億至70億美元。這種現象導致()A.紙幣產生成為必然B.坊市制度被打破成為必然C.宋代政府重視對外貿易D.白銀成為主要流通貨幣解析材料中商品交換價值大必然導致貨幣的利用會出現變革,即紙幣出現成為必然,故A項正確;坊市制度的打破是商品經濟發展的必然,而不是商品交易價值大的必然,故B項錯誤;商品交換不等同于對外貿易,故C項錯誤;白銀成為主要的流通貨幣是在明清,故D項錯誤。答案A7.(2017·山東棗莊模擬)宋代選拔官吏時,“如工商雜類人等有奇才異行卓然不群者,亦并解送”,到明代,僅鹽商子弟考取進士者就有180余人,成為舉人者有340余人。這反映出()A.八股取士使科舉制走向僵化B.經濟重心的逐步南移C.商人社會政治地位的提高D.政府加強對商業控制解析材料中未涉及八股取士,故A項錯誤;經濟重心南移完成時在南宋時期,與題目中明代不符,故B項錯誤;根據材料中宋代時期“工商雜類人等有奇才異行卓然不群者,亦并解送”明代僅鹽商子弟考取進士者就有180余人,成為舉人者有340余人,說明宋明時期,商人的社會地位提高,故C項正確;材料中未涉及政府對商業發展的政策,故D項錯誤。答案C8.(2017·河南新鄉許昌平頂山調研)明中葉以后,地方官府所制定的集市日漸次頻繁,間隔縮短。江南有許多鄉村市集,也是超越了定期市的階段,如蘇州昆山縣的半山橋市,“民居輻輳,朝夕為市”。這反映了當時江南()A.商品經濟日益繁榮 B.抑商政策開始松動C.工商市鎮日漸興起 D.生活觀念發生轉變解析明中葉商品經濟的高度發展突破了集市貿易的時間和空間限制,江南地區出現大量的市鎮交易正是其表現,故A項正確;封建政府經濟政策的調整材料并未提及,故B項錯誤;市鎮貿易的涌現是商品經濟繁榮的外在表現,故C項錯誤;生活觀念材料未提及,故D項錯誤。答案A9.(2017·安徽淮南模擬)有學者認為“中國在宋代至清代的歷史進程中有過三次商業革命:第一次是宋代商業革命,第二次是明清商業革命,第三次是近代商業革命……”。下列符合“第二次商業革命”的是()A.商業活動突破時空的限制B.出現最早的紙幣C.白銀成為普遍流通的貨幣D.近代工業的出現解析商業活動突破時空的限制是坊市制度突破的表現,這是宋代商品經濟發展的產物,故A項錯誤;最早的紙幣是在北宋出現的,故B項錯誤;明清時期商業的發展出現新的特點:工商業市鎮的形成,農產品的商品化,白銀的使用,商幫的形成等,故C項正確;明清商業革命屬于中國古代,故D項錯誤。答案C10.(2017·安徽皖北協作區模擬)《禮記·禮運》中有“城者,所以自守者也”的論斷,《博物志》中也有“禹作城,強者攻,弱者守,敵者戰”的說法,而《吳越春秋》中“筑城以衛君,造郭以守民”更是人所共知。這表明古代中國早期的城市()A.缺少經濟管理職能 B.主要目的在于防御動亂C.突顯政治、軍事功能 D.大多選在戰略要地建造解析周秦到唐代中國城市的職能具有商業貿易和市場的規模不大的特點,材料中并未涉及市,不能得出缺少經濟職能的結論,故A項錯誤;根據材料“禹作城,強者攻,弱者守,敵者戰”可以看出城市的職能是攻守兼備,故B項錯誤;根據材料“城者,所以自守者也”“禹作城,強者攻,弱者守,敵者戰”“筑城以衛君,造郭以守民”所涉及的城市的職能是政治與軍事,故C項正確;戰略要地成為建造城市的一個因素,但是材料并未涉及,與強調城的職能的主旨不符,故D項錯誤。答案C11.(2017·哈師大附中、東北師大附中模擬)唐以前的政治家和都城建筑的設計者,為了確保都城內部的安全,都主張采用封閉式的結構。在唐宋之際,都城制度發生重大的變化,就是從封閉式變成了開放式。出現這一變化的原因是()A.中央集權和君權至上思想的弱化B.領土疆域和城市人口的縮減C.城市經濟發展和市民階層的活躍D.理學思想和土地兼并的盛行答案C12.(2017·新疆模擬)明代《續通考·市糴考》記載:“凡外夷貢者,我朝皆設市舶司以領之……許帶方物,官設牙行與民貿易,謂之互市。是有貢舶,即有互市,非入貢即不許其互市。”由此可知,明代()A.奉行對外開放的貿易政策B.實行官方控制下的朝貢貿易C.對互市商品加以嚴格控制D.設市舶司開始管理對外貿易解析對外開放,與材料中“非入貢即不許其互市”不符,故A項錯誤;實行官方控制下的朝貢貿易與材料中“我朝皆設市舶司以領之……許帶方物,官設牙行與民貿易……是有貢舶,即有互市”相符,故B項正確;未涉及嚴格控制商品,與材料中“許帶方物,官設牙行與民貿易”不符,故C項錯誤;唐朝時,政府在廣州設有市舶使,專管對外貿易,與題中“開始管理對外貿易”不符,故D項錯誤。答案B二、非選擇題(共2小題,13題25分,14題12分,共37分)13.(2017·福建莆田模擬)(25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我國最早的貨幣是貝幣,起源于商朝。從春秋晚期到戰國,出現了青銅刀布。銅鑄幣廣泛流通,有布幣、刀幣、圜錢、蟻鼻錢等。秦統一中國后,規定全國使用統一的貨幣,黃金按重量使用,是稱量貨幣,銅錢按枚使用,由于幣面有“半兩”二字,史稱半兩錢。漢代時,漢武帝對錢幣進行了改革,統一鑄幣權和全國統一使用五銖錢。621年,唐朝開始鑄造新幣,名“開元通寶”。此后歷代錢幣均稱“通寶”或“元寶”,錢幣上不再標識重量。兩宋的貨幣,仍以銅錢鐵錢兼用,白銀亦漸受重視,同時產生了紙幣。最早的紙幣叫“交子”,起初在民間使用,由16位四川富商以信用擔保作為貨幣流通。后因富商經營失敗,交子無法兌現,改由官方辦理。元代主要流通紙幣,政府印行“中統元寶交鈔”,紙幣的發行權完全屬于政府。明初開始使用白銀作為貨幣,但受到統治者的限制,正德年間受到官方認可,嘉靖以后普遍流通。清朝光緒年間,從英國買進壓錢的機器,開始用機器鋼模壓錢,從此結束了中國幾千年來用范鑄錢的歷史。——摘編自錢穆《中國經濟史》等(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指出我國古代貨幣變化的特點。(16分)(2)綜上,歸納影響貨幣變化的因素。(9分)答案(1)特點:從自然貨幣到人工貨幣;從雜亂形狀到規范形狀;從地方鑄幣到中央鑄幣;從以重量為錢名到以皇帝年號為錢名;從金屬貨幣到紙幣;從手工鑄幣到機器制幣;紙幣的發行權從民間到官方。(2)因素:國家政策、經濟發展、國內政局、國際環境等。14.(2017·四川涼山調研)(12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濱下武志教授在其著作《中國、東亞與全球經濟》中認為,7世紀至13世紀的亞洲存在著以中國為中心的朝貢關系和朝貢貿易關系,并以這種關系為基礎形成了“亞洲經濟圈”……這一經濟圈在亞洲的人、財、物流動的歷史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他認為,朝貢體制的根本在于“它是國內基本統治關系即地方分權在對外關系上的延續和應用”。但是,“與統治關系相比,朝貢貿易體制的根本點是靠貿易關系在支撐,實際上是更加多面的、多層次的、具有包容異質因素作用的一種體制。”據《明史》,明朝奉行“厚往薄來”政策,對竭誠朝貢者“皆倍償其價”;(鄭和下西洋)“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所取無名寶物不可勝計,而中國耗費亦不貲”。結合所學知識,對上述材料關于朝貢貿易的觀點予以說明。(12分)(要求:歸納材料中的任一種觀點,并圍繞這一觀點予以說明。做到史論結合,觀點明確)解析本小問說明,首先需要提煉觀點,其次用史實說明,如觀點一據材料可知濱下武志認為朝貢貿易體制推動了“亞洲經濟圈”的形成,再如觀點二《明史》認為朝貢貿易是為了宣揚國威和不計經濟效益的貢賜貿易,明政府試圖借朝貢貿易傳播傳統禮儀,以達到蠻夷歸化,尊崇中國為天朝上國的目的,其特點是厚往薄來,不計經濟成本,政治意義遠高于經濟意義,明朝的朝貢貿易導致了明朝財政的縮減,影響了正常的海外貿易發展,導致中國逐漸喪失了唐宋以來海外貿易的優勢地位。答案示例一濱下武志認為朝貢貿易體制推動了“亞洲經濟圈”的形成。朝貢貿易就是中國政府與海外諸國官方的進貢和回賜關系。7世紀至13世紀是中國的唐宋時期,唐宋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開閉所火災事件應急預案(3篇)
- 行政法學歷年真題試題及答案
- 電廠倉庫火災應急預案(3篇)
- 信息處理技術員考試準備要點及答案
- 火災演練應急預案范例分析(3篇)
- 2025年計算機考試重點及試題及答案
- 2025年網絡安全防護技術試題及答案
- 計算機科學技術基本概念試題及答案
- 軟件設計師職業發展道路2025年試題及答案
- 計算網絡安全管理考試試題及答案總結
- 煤炭產品質量保障措施
- 2025福建中考:數學必背知識點
- 合作種植協議書合同
- 自愿離婚協議書電子版
- 2025-2030中國釀酒行業市場發展現狀及商業模式與投資發展研究報告
- 2025年廣東省汕頭市澄海區中考一模數學試題(含答案)
- 高考英語必背688個高頻詞匯清單
- 浙江開放大學2025年《社會保障學》形考任務1答案
- 基于深度學習的西北地區沙塵天氣級聯預測模型研究
- 2025年陜西咸陽亨通電力(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4-2025統編版道德與法治六年級下冊期末考試卷附答案 (共3套)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