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術規范
(JTGF30-2024)
1總則
1.0.1為適應馬路建設和交通運輸發展的須要,提高我國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簡稱混凝土路面)工
程的施工技術水平,保證其施工質量,制定本規范。
1.0.2本規范適用于采納滑模攤鋪機、軌道攤鋪機、三輻軸機組、小型機具施工的各級新建或改
建馬路混凝土路面工程,也適用于采納瀝青攤鋪機攤鋪的碾壓混凝土路面工程。
1.0.3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應依據合同及設計文件、施工現場所處的氣候、水文、地形等環境條
件,選擇滿意質量指標要求、性能穩定的原材料,確定協作比、設備種類和施工工藝,進行具體
的施工組織設計,建立完備的施工質量保障體系。
1.0.4混凝土路面施工應主動采納新材料、新裝備、新工藝和新技術,不斷提高混凝土路面工程
質量和施工技術水平。
1.0.5混凝土路面施工除應符合本規范外,尚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
2術語
2.0.1路面水泥混凝土
滿意路面攤鋪工作性、彎拉強度、表面功能、耐久性及經濟性等要求的水泥混凝土材料。
2.0.2滑模鋪筑
采納滑模攤鋪機鋪筑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工藝。其特征是不架設邊緣固定模板,能夠一次完成布料
攤鋪、振搗密實、擠壓成形、抹面修飾等混凝土路面攤鋪功能。
2.0.3軌道鋪筑
采納軌道攤鋪機鋪筑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工藝。
2.0.4三輻軸機組鋪筑
采納振搗機、三輻軸整平機等機組鋪筑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工藝。
2.0.5小型機具鋪筑
采納固定模板,人工布料,手持振搗棒、振動板或振搗梁振實,棍杠、修整尺、抹刀整平的混凝
土路面施工工藝。
2.0.6碾壓混凝土路面鋪筑
采納特干硬性水泥混凝土拌合物,運用瀝青攤鋪機攤鋪、壓路機械碾壓密實成形的混凝土路面施
工工藝。
2.0.7真空脫水工藝
混凝土路面攤鋪后,隨即運用真空泵及真空墊等專用吸水裝置,將新鋪筑路面混凝土中多余水分
吸除的一種面層施工工藝。
2.0.8工作性
混凝土拌合物在澆筑、振搗、成形、抹同等過程中的可操作性。它是拌合物流淌性、可塑性、穩
定性和易密性的綜合體現。
2.0.9振動粘度系數
在特定振動能量作用下,混凝土拌合物內部阻礙水泥、粗細集料、氣泡等質點相對運動的摩阻實
力。它反映了振搗時混凝土拌合物中氣體上升解除、集料下沉穩固的難易程度,用于測定混凝土
拌合物的振搗易密性。
2.0.10碾壓混凝土壓實度
干硬性混凝土拌合物現場壓實后的濕密度與協作比設計時標準壓實(空隙率為4%)下濕密度之比
2.0,11改進VC值
用于測定碾壓混凝土拌合物稠度的一種改進的維勃工作度。
2.0.12振搗棒的有效作用半徑
插入式振搗棒在混凝土拌合物中能振實該拌合物的作用距離。
2.0.13構造深度
運用拉毛、塑性刻槽或硬性刻槽等工藝制作的溝槽或紋理的平均深度。
2.0.14基準水泥混凝土
不摻摻合料或外加劑的水泥混凝土。在對比摻合料的運用效果時,為不摻摻合料但摻有外加劑的
混凝土;在比較外加劑的運用效果時,為無摻合料和外加劑、用基準水泥配制的混凝土。
2.0.15粉煤灰超量取代法
通過超量取代水泥使粉煤灰混凝土與基準混凝土在相同齡期時獲得同等強度的摻配方法。
2.0.16粉煤灰超量取代系數
粉煤灰摻入量與其所取代水泥量的比值。
2.0.17填縫料形態系數
填縫料灌縫時的深度與寬度之比
2.0.18前置鋼筋支架法
混凝土路面鋪筑過程中,布料前在基層上預先安置脹縫或縮縫傳力桿鋼筋支架的一種施工方法。
2.0.19傳力桿插入裝置
滑模攤鋪機配備的一種可自動插入縮縫傳力桿的裝置。
2.0.20堿集料反應
指混凝土中的堿和環境中可能滲入的堿與集料中的堿活性礦物成分在混凝土固化后緩慢發生導致
混凝土破壞的化學反應。
2.0.21亞甲藍MB值
用于判定機制砂中粒徑小于75nm的顆粒主要是泥土還是石粉的指標。
2.0.22砂漿磨光值
經磨光后砂漿表面的摩擦系數。
2.0.23填充體積率
混凝土中粗集料的體積占有率。用In?混凝土中粗集料用量除以其視密度計算。
2.0.24輕物質
表觀密度小于2000kg/m3的物質。
3原材料技術要求
3.1水泥
3.1.1特重、重交通路面宜采納旋窯道路硅酸鹽水泥,也可采納旋窯硅酸鹽水泥或一般硅酸鹽水
泥;中、輕交通的路面可采納礦渣硅酸鹽水泥;低溫天氣施工或有快通要求的路段可采納R型水
泥,此外宜采納一般型水泥。各交通等級路面水泥抗折強度、抗壓強度應符合表3.1.1的規定。
表3.1.1各交通等級路面水泥各齡期的抗折強度、抗壓強度
交通等級特重交通重交通中、輕交通
齡期(d)328328328
抗壓強度(MPa),,25.557.522.052.516.042.5
抗折強度(MPa),,4.57.54.07.03.56.5
3.1.2水泥進場時每批量應附有化學成分、物理、力學指標合格的檢驗證明。各交通等級路面所
運用水泥的化學成分、物理性能等路用品質要求應符合表3.1.2的規定。
表3.1.2各交通等級路面所運用水泥的化學成分和物理指標
水泥性能特重、重交通路面中、輕交通路面
鋁酸三鈣不宜>7.0%不宜>9.0%
鐵鋁酸四鈣不宜<15.0%不宜<12.0%
游離氧化鈣不得>1.0%不得>1.5%
氧化鎂不得>5.0%不得>6.0%
三氧化硫不得>3.5%不得>4.0%
堿含量Na20+0.658K20<0.6%懷疑有堿活性集料時,W
0.6%;無堿活性集料時,W
1.0%
混合材種類不得摻窯灰、煤肝石、火山灰不得摻窯灰、煤砰石、火山灰
和粘土,有抗鹽凍要求時不得和粘土,有抗鹽凍要求時不得
摻石灰、石粉摻石灰、石粉
出磨時安定性雷氏夾或蒸煮法檢驗必需合格蒸煮法檢驗必需合格
標準稠度需水量不宜>28%不宜>30%
燒失量不得>3.0%不得>5.0%
比表面積宜在300?450m2/kg宜在300?450m2/kg
細度(80pm)篩余量不得>10%篩余量不得>10%
初凝時間不早于1.5h不早于1.5h
終凝時間不遲于10h不遲于10h
28d干縮率不得>0.09%不得>0.10%
耐磨性不得>3.6kg/m2不得>3.6kg/m2
注:28d干縮率和耐磨性試驗方法采納《道路硅酸鹽水泥》(GB13693)標準。
3.1.3選用水泥時,除滿意表3.1.1、3.1.2的各項規定外,還應通過混凝土協作比試驗,依據其配
制彎拉強度、耐久性和工作性優選相宜的水泥品種、強度等級。
3.1.4采納機械化鋪筑時,宜選用散裝水泥。散裝水泥的夏季出廠溫度:南方不宜高于65℃,北
方不宜高于55℃;混凝土攪拌時的水泥溫度:南方不宜高于60℃,北方不宜高于50℃,且不宜
低于10℃o
3.1.5當貧混凝土和碾壓混凝土用做基層時,可運用各種硅酸鹽類水泥。不摻用粉煤灰時,宜運
用強度等級32.5級以下的水泥。摻用粉煤灰時,只能運用道路水泥、硅酸鹽水泥、一般水泥。水
泥的抗壓強度、抗折強度、安定性和凝聚時間必需檢驗合格。
3.2粉煤灰及其他摻合料
混凝土路面在摻用粉煤灰時,應摻用質量指標符合表321規定的電收塵I、II級干排或磨細粉煤
灰,不得運用in級粉煤灰。貧混凝土、碾壓混凝土基層或復合式路面下面層應摻用符合表321規
定的III級或III級以上粉煤灰,不得運用等外粉煤灰。
表321粉煤灰分級和質量指標
等級細度①(45pm氣燒失需水量比含水量C1-SO3混合砂漿活性指數
流篩,篩余里(%)②
量)(%)(%)(%)(%)
(%)7d28d
IW12W5W95W1.0<0.02W3/75285(75)
IIW20三8W105W1.0<0.02W3>70280(62)
IIIW45C15<115W1.5—W3——
注:①45Hm氣流篩的篩余量換算為80nm水泥篩的篩余量時換算系數約為2.4;
②混合砂漿的活性指數為摻粉煤灰的砂漿與水泥砂漿的抗壓強度比的百分數,適用于所配制
混凝土強度等級2c40的混凝土;當配制的混凝土強度等級<C40時,混合砂漿的活性指數要求
應滿意28d括號中的數值。
3.2.2粉煤灰宜采納散裝灰,進貨應有等級檢驗報告。應準確了解所用水泥中已經加入的摻合料
種類和數量。
3.2.3路面和橋面混凝土中可運用硅灰或磨細礦渣,運用前應經過試配檢驗,確保路面和橋面混
凝土彎拉強度、工作性、抗磨性、抗凍性等技術指標合格。
3.3粗集料
3.3.1粗集料應運用質地堅硬、耐久、干凈的碎石、碎卵石和卵石,并應符合表3.3.1的規定。高
速馬路、一級馬路、二級馬路及有抗凍(鹽)要求的三、四級馬路混凝土路面運用的粗集料級別應
不低于n級,無抗(鹽)凍要求的三、四級馬路混凝土路面、碾壓混凝土及貧混凝土基層可運用in
級粗集料。有抗(鹽)凍要求時,I級集料吸水率不應大于1.0%;II級集料吸水率不應大于
2.0%。
表3.3.1碎石、碎卵石和卵石技術指標
項目技術要求
I級n級山級
碎石壓碎指標(%)<10<15<2(^
卵石壓碎指標(%)<12<14<16
堅實性(按質量損失<5<8<12
計%)
針片狀顆粒含量(按質<5<15<20②
量計%)
含泥量(按質量計%)<0.5<1.0<1.5
泥塊含量(按質量計%)<0<0.2<0,5
有機物含量(比色法)合格合格合格
流化物及流酸鹽(按<0,5<1.0<1.0
SO3質量計)
巖石抗壓強度火成巖不應小于lOOMPa;變質巖不應小于80MPa;水成巖不應小于
60MPa
表觀密度>2500kg/m3
松散積累密度>1350kg/m3
空隙率<47%
堿集料反應經堿集料反應試驗后,試件無裂縫、酥裂、膠體外溢等現象,在規定試
驗齡期的膨脹率應小于0.10%。
注:①ni級碎石的壓碎指標,用做路面時,應小于20%;用做下面層或基層時,可小于25%;
②HI級粗集料的針片狀顆粒含量,用做路面時,應小于20%;用做下面層或基層時,可小于
25%。
3.3.2用做路面和橋面的混凝土的粗集料不得運用不分級的統料,應按最大公稱粒徑的不同采納
2?4個粒級的集料進行摻配,并應符合表3.3.2合成級配的要求。卵石最大公稱粒徑不宜大于
19.0mm;碎卵石最大公稱粒徑不宜大于26.5mm;碎石最大公稱粒徑不應大于31.5mm。貧混凝
土基層粗集料最大公稱粒徑不應大于31.5mm;鋼纖維混凝土與碾壓混凝土粗集料最大公稱粒徑
不宜大于19.0mm。碎卵石或碎石中粒徑小于75Hm的石粉含量不宜大于1%。
表3.3.2粗集料級配范圍
方篩孔尺寸(mm)
2.364.759.5016.019.026.531.537.5
累計篩余(以質量計)(%)
合4.75-1695?10085?40-600-10
成100
級
4.75-1995?10085?9060?7530?450?50
配
4.75-95?10090~70?9050?7025-400~50
26.5100
4.75?95?10090~75-9060?7540?6020?350?50
31.5100
粒4.75-9.595?10080?0-150
級100
9.5—1695?80~0?150
100100
9.5-1995~85?40?600?150
100100
16~26.595?55?7025?400?100
100
16-31.595?85?55?7025?400-100
100100
3.4細集料
3.4.1細集料應采納質地堅硬、耐久、干凈的自然砂、機制砂或混合砂,并應符合表3.4.1的規
定。高速馬路、一級馬路、二級馬路及有抗(鹽)凍要求的三、四級馬路混凝土路面運用的砂應不
低于n級,無抗(鹽)凍要求的三、四級馬路混凝土路面、碾壓混凝土及貧混凝土基層可采納in級
砂。特重、重交通混凝土路面宜運用河砂,砂的硅質含量不應低于25%。
表3.4.1細集料技術指標
項目技術要求
I級n級III級
機制砂單粒級最大壓碎指標(%)<20<25<30
氯化物(氯離子質量計%)<0.01<0.02<0.06
堅實性(按質量損失計%)<6<8<10
云母(按質量計%)<1.0<2.0<2.0
自然砂、機制砂含泥量(按質量計%)<1.0<2.0<3.0?
自然砂、機制砂泥塊含量(按質量計%)<0<1.0<2.0
機制砂PH值<1.4或合格石粉含量②(按質量<3.0<5.0<7.0
計%)
機制砂PH值>1.4或不合格石粉含量(按質量<1.0<3.0<5.0
計%)
有機物含量(比色法)合格
流化物級流酸鹽(按S03質量計%)<0.5
輕物質(按質量計%)<1.0
機制砂母巖抗壓強度火成巖不應小于lOOMPa;變質巖不應小于
80MPa;水成巖不應小于60MPa。
表觀密度>2500kg/m3
松散積累密度>1350kg/m3
空隙率<47%
堿集料反應經堿集料反應試驗后,由砂配制的試件無裂
縫、酥裂、膠體外溢等現象,在規定試驗齡期
的膨脹率應小于0.10%
注:①自然in級砂用做路面時,含泥量應小于3%;用做貧混凝土基層時,可小于5%。
②亞甲藍試驗MB試驗方法見附錄B。
3.4.2細集料的級配要求應符合表342的規定,路面和橋面用自然砂宜為中砂,也可運用細度模
數在2.0?3.5之間的砂。同一協作比用砂的細度模數變更范圍不應超過0.3,否則,應分別堆放,
并調整協作比中的砂率后運用。
表3.4.2細集料級配范圍
砂分級方篩孔尺寸(mm)
0.150.300.601.182.364.75
累計篩余(以質量計)(%)
粗砂90?10080?9571?8535?655?350-10
中砂90?10070-9241?7010?500?250—10
細砂90?10055?8516?400?250?150-10
3.4.3路面和橋面混凝土所運用的機制砂除應符合表3.4.1和表342規定外,還應檢驗砂漿磨光
值,其值宜大于35,不宜運用抗磨性較差的泥巖、頁巖、板巖等水成巖類母巖品種生產機制砂。
配制機制砂混凝土應同時摻引氣高效減水劑。
3.4.4在河砂資源緊缺的沿海地區,二級及二級以下馬路混凝土路面和基層可運用淡化海砂,縮
縫設傳力桿混凝土路面不宜運用淡化海砂;鋼筋混凝土及鋼纖維混凝土路面和橋面不得運用淡化
海砂。淡化海砂除應符合表3.4.1和表3.4.2要求外,尚應符合下述規定:
淡化海砂帶入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的含鹽量不應大于1.Okgo
淡化海砂中碎貝殼等甲殼類動物殘留物含量不應大于1.0%。
與河砂對比試驗,淡化海砂應對砂漿磨光值、混凝土凝聚時間、耐磨性、彎拉強度等無不利影
響。
3.5水
3.5.1飲用水可干脆作為混凝土攪拌和養護用水。對水質有疑問時,應檢驗下列指標,合格者方
可運用。
流酸鹽含量(按SO42-計)小于0.0027mg/mm3。
含鹽量不得超過0.005mg/mn?。
PH值不得小于4。
不得含有油污、泥和其他有害雜質。
3.6外加劑
3.6.1外加劑的產品質量應符合表3.6.1的各項技術指標。供應商應供應有相應資質外加劑檢測機
構的品質檢測報告,檢測報告應說明外加劑的主要化學成分,認定對人員無毒副作用。
表3.6.1混凝土外加劑產品的技術性能指標
試驗項目一般高效早強緩凝高緩凝引氣早強劑緩凝劑引氣劑
效減水
減水減水減水減水減水劑
劑
劑劑劑劑
減水率(%),815815812——6
泌水率比9590951001007010010070
(%),<
含氣量(%)<3.0<4.0<3.0<4.5<5.5>3.0>3.0
凝聚初凝-90~?90~-90~>+90>+90?90~-90~>+90?90?
時間+120+120+90+120+90+120
終凝
(min)
抗壓Id——140140—————135———
強度
115130130115130100
比3d12510095
(%),7d11512511512511011011010095
28d11012010512011010010010090
收縮率比120120120120120120120120120
(%)28d,>
抗凍標號50505050502005050200
對鋼筋銹蝕作應說明對鋼筋無銹蝕危害
用
注:①除含氣量外,表中數據為摻外加劑混凝土與基準混凝土差值或比值;
②凝聚時間指標“一”表示提前,“+”表示延緩。
3.6.2引氣劑應選用表面張力降低值大、水泥稀漿中起泡容量多而細密、泡沫穩定時間長、不溶
殘渣少的產品。有抗冰(鹽)凍要求地區,各交通等級路面、橋面、路緣石、路肩及貧混凝土基層
必需運用引氣劑;無抗冰(鹽)凍要求地區,二級及二級以上馬路路面混凝土中應運用引氣劑。
3.6.3各交通等級路面、橋面混凝土宜選用減水率大、坍落度損失小、可調控凝聚時間的復合型
減水劑。高溫施工宜運用引氣緩凝(保塑)(高效)減水劑;低溫施工宜運用引氣早強(高效)減水劑。
選定減水劑品種前,必需與所用的水泥進行適應性檢驗。
3.6.4處在海水、海風、氯離子、硫酸根離子環境的或冬季灑除冰鹽的路面或橋面鋼筋混凝土、
鋼纖維混凝土中宜摻阻銹劑。
3.7鋼筋
3.7.1各交通等級混凝土路面、橋面和搭板所用鋼筋網、傳力桿、拉桿等鋼筋應符合國家有關標
準的技術要求。
3.7.2各交通等級混凝土路面、橋面和搭板所用鋼筋應順直,不得有裂紋、斷傷、刻痕、表面油
污和銹蝕。傳力桿鋼筋加工應鋸斷,不得擠壓切斷;斷口應垂直、光圓,用砂輪打磨掉毛刺,并
加工成2?3mm圓倒角。
3.8鋼纖維
3.8.1用于馬路混凝土路面和橋面的鋼纖維除應滿意《混凝土用鋼纖維》(YB/T151)的規定外,還
應符合下列技術要求:
單絲鋼纖維抗拉強度不宜小于600MPa。
鋼纖維長度應與混凝土粗集料最大公稱粒徑相匹配,最短長度宜大于粗集料最大公稱粒徑的
1/3;最大長度宜大于粗集料最大公稱粒徑的2倍;鋼纖維長度與標稱值的偏差不應超過±10%。
3.8.2路面和橋面混凝土中,宜運用防銹蝕處理的鋼纖維;宜運用有錨固端的鋼纖維。不得運用
表面磨損前后袒露尖端導致行車擔心全的鋼纖維;不宜運用攪拌易成團的鋼纖維。
3.9接縫材料
3.9.1應選用能適應混凝土面板膨脹和收縮、施工時不變形、彈性復原率高、耐久性好的脹縫
板。高速馬路、一級馬路宜采納塑膠、橡膠泡沫板或瀝青纖維板;其他馬路可采納各種脹縫板。
其技術要求應符合表3.9.1的規定。
表391脹縫板的技術要求
試驗項目脹縫板種類
木材類塑膠、橡膠泡沫類纖維類
壓縮應力(MPa)5.0?20.00.2?0.62.0—10.0
彈性復原率(%)255N90三65
擠出量(mm)<5.5<5.0<3.0
彎曲荷載(N)100-4000?505?40
注:各類脹縫板吸水后的壓縮應力不應小于不吸水的90%,木板應去除結疤,瀝青浸泡后木板厚
度應為(20?25)±lmm。
3.9.2填縫材料應具有與混凝土板壁粘結堅固、回彈性好、不溶于水、不滲水,高溫時不擠出、
不流淌、抗嵌入實力強、耐老化龜裂,負溫拉伸量大,低溫時不脆裂、耐久性好等性能。填縫料
有常溫施工式和加熱施工式兩種,其技術指標應分別符合表392-1、表392-2的規定。常溫施工
式填縫料主要有聚(氨)酯、硅樹脂類,氯丁橡膠、瀝青橡膠類等。加熱施工式填縫料主要有瀝青
馬蹄脂類、聚氯乙烯膠泥類、改性瀝青類等。高速馬路、一級馬路應優先運用數脂類、橡膠類或
改性瀝青類填縫材料,并宜在填縫料中加入耐老化劑。
表392-1常溫施工式填縫料技術要求
試驗項目低彈性型高彈性型
失粘(固化)時間(h)6?243?16
彈性復原率(%)275》90
流淌度(mm)00
(-10C)拉伸量(mm)215》25
與混凝土粘結強度(MPa)20.2》0.4
粘結延長率(%)>200>400
注:低彈性型相宜在氣候寒冷、寒冷地區運用;高彈性型相宜在燥熱、暖和地區運用。
表392-2加熱施工式填縫料技術要求
試驗項目低彈性型高彈性型
針入度<50<90
彈性復原率(%)。30>60
流淌度(mm)<5<2
(-10℃)拉伸量(mm)。10>15
3.9.3填縫時應運用背襯墊條限制填縫形態系數。背襯墊條應具有良好的彈性、柔韌性、不吸
水、耐酸堿腐蝕和高溫不軟化等性能。背襯墊條材料有聚氨酯、橡膠或微孔泡沫塑料等,其形態
應為圓柱形,直徑應比接縫寬度大2?5mm。
3.10其他材料
3.10.1當運用油氈、玻纖網和土工織物做防裂層及修補基層裂縫時,油氈的物理力學性能應符合
《石油瀝青玻璃纖維胎油氈》(GB/T14686)或《石油瀝青玻璃布胎油氈》(JC/T84)的規定;玻纖網
和土工織物的技術性能應滿意《馬路土工合成材料應用技術規范》(JTJ/T019)的規定。
3.10.2傳力桿套(管)帽、瀝青及塑料薄膜應符合下列要求:
用于滑模攤鋪傳力桿自動插入裝置(DBI)縮縫傳力桿塑料套管,其管壁厚度不應小于0.5mm,套管
與傳力桿應親密貼合,套管長度應比傳力桿一半長度長30mm。
用于脹縫傳力桿端部的套帽宜采納鍍鋅管或塑料管,厚度不應小于2.0mm;要求端部密封不透
水,內徑宜較傳力桿直徑大1.0?1.5mm,塑料套帽長度宜為100mm左右,鍍鋅套帽長度宜為
50mm左右,頂部空隙長度均不應小于25mm。
用于滑動封層的石油瀝青、改性瀝青和乳化瀝青,應符合《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JTJ032)
和《馬路改性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JTJ036)的規定。
用于滑動封層的軟聚氯乙烯吹塑或壓延塑料薄膜厚度不應小于0.12mm,拉伸強度不應小于
12.0MPa,直角撕裂強度不應小于400N/mm。用于混凝土路面養生塑料薄膜可為聚氯乙烯、聚乙
烯、聚丙烯等品種,厚度不宜小于0.05mm。
用于混凝土路面養護的養生劑性能應符合表3.10.3的規定。
表3.10.3混凝土路面施工用養生劑的技術指標
檢驗項目一級品合格品
有效保水率①,不小于(%)9075
抗壓強度比②,不小7d9590
于(%)
28d9590
磨損量③,不大于(kg/n?)3.03.5
含固量,不小于(%)20
干燥時間,不短于(h)4
成膜后浸水溶解性④應注明不溶或可溶
成膜耐熱性合格
注:①有效保水率試驗條件:溫度38℃±2C;相對濕度32%±3%;風速0.5±0.2m/s;失水時
間72h;
②抗壓強度比也可為彎拉強度比,指標要求相同,可依據工程須要和用戶要求選測;
③在對有耐磨性要求的表面上運用養生劑時為必檢項目;
④露天養生的永久性表面,必需為不溶;在要求接著澆筑的混凝土結構上運用,應運用可
溶,該指標由供需雙方協商。
4混凝土協作比
4.1一般混凝土協作比設計
4.1.1一般混凝土協作比設計適用于滑模攤鋪機、軌道攤鋪機、三餛軸機組及小型機具四種施工
方式。
4.1.2一般混凝土路面的協作比設計在兼顧經濟性的同時應滿意下列三項技術要求:
彎拉強度
各交通等級路面板的28d設計彎拉強度標準值fr應符合《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設計規范》(JTGD40)
的規定。
應按式(4.1.2)計算配制28d彎拉強度的均值。
力
fc=l-1.04c,,+ts(4.1.2)
式中:
fc一配制28d彎拉強度的均值(MPa);
fr一設計彎拉強度標準值(MPa);
s一彎拉強度試驗樣本的標準差(MPa);
t一保證率系數,應按表4.1.2-1確定;
表4.1.2-1保證率系數t
馬路技術等級判別概率P樣本數n(組)
3691520
高速馬路0.051.360.790.610.450.39
一級馬路0.100.950.590.460.350.30
二級馬路0.150.720.460.370.280.24
三、四級馬路0.200.560.370.290.220.19
CV—彎拉強度變異系數,應按統計數據在表4.1.2-2的規定范圍內取值;在無統計數據時,彎
拉強度變異系數應按設計取值;假如施工配制彎拉強度超出設計給定的彎拉強度變異系數上限,
則必需改進機械裝備和提高施工限制水平。
表4.1.2-2各級馬路混凝土路面彎拉強度變異系數
馬路技術等高速馬路一級馬路二級馬路三、四級馬路
級
混凝土彎拉低低中中中IWJ
強度變異水
同等級
彎拉強度變0.05-0.100.05-0.100.10-0.150.10-0.150.10-0.150.15-0.20
異系數CV允
許變更范圍
工作性
滑模攤鋪機前拌合物最佳工作性及允許范圍應符合表4.1.2-3的規定。
表4.1.2-3混凝土路面滑模攤鋪最佳工作性及允許范圍
指標坍落度SL(mm)振動粘度系數
界限卵石混凝土碎石混凝土r|(N-s/m2)
最佳工作性20?4025?50200?500
允許波動范圍5?5510?65100?600
注:(D滑模攤鋪機相宜的攤鋪速度應限制在0.5?2.0m/min之間;
(2)本表適用于設超鋪角的滑模攤鋪機;對不設超鋪角的滑模攤鋪機,最佳振動粘度系數為250?
600N-s/m2;最佳坍落度卵石為10?40mm;碎石為10?30mm;
(3)滑模攤鋪時的最大單位用水量卵石混凝土不宜大于155kg/m3;碎石混凝土不宜大于160kg/m
軌道攤鋪機、三輻軸機組、小型機具攤鋪的路面混凝土坍落度及最大單位用水量,應滿意表
4.1.2-4的規定。
表4.1.2-4不同路面施工方式混凝土坍落度及最大單位用水量
攤鋪方式軌道攤鋪機攤鋪三輻軸機組攤鋪小型機具攤鋪
出機坍落度(mm)40?6030?5010?40
攤鋪坍落度(mm)20?4010?300?20
最大單位用水量(kg/m3)碎石156卵石153碎石153卵石148碎石150卵石145
注:(1)表中的最大單位用水量系采納中砂、粗細集料為風干狀態的取值,采納細砂時,應運用減
水率較大的(高效)減水劑;
(2)運用碎卵石時,最大單位用水量可取碎石與卵石中值。
耐久性
依據當地路面無抗凍性、有抗凍性或有抗鹽凍性要求及混凝土最大公稱粒徑,路面混凝土含氣量
宜符合表4.1.2-5的規定。
表4.1.2-5路面混凝土含氣量及允許偏差(%)
最大公稱粒徑(mm)無抗凍性要求有抗凍性要求有抗鹽凍要求
19.04.0±1.05.0±0.56.0±0.5
26.53.5±1.04.5±0.55.5+0.5
31.53.5±1.04.0±0.55.0+0.5
各交通等級路面混凝土滿意耐久性要求的最大水灰(膠)比和最小單位水泥用量應符合表4.1.2-6的
規定。最大單位水泥用量不宜大于400kg/m3;摻粉煤灰時,最大單位膠材總量不宜大于420
kg/m3?
表4.1.2-6混凝土滿意耐久性要求的最大水灰(膠)比和最小單位水泥用量
馬路技術等級高速馬路、二級馬路三、四級馬
路
一級馬路
最大水灰(膠)比0.440.460.48
抗冰凍要求最大水灰(膠)比0.420.440.46
抗鹽凍要求最大水灰(膠)比0.400.420.44
最小單位水泥用量(kg/nV)42.5級300300290
32.5級310310305
抗冰(鹽)凍時最小單位水泥用量(kg/nf)42.5級320320315
32.5級330330325
摻粉煤灰時最小單位水泥用量(kg/nf)42.5級260260255
32.5級280270265
抗冰(鹽)凍摻粉煤灰最小單位水泥用量280270265
(42.5級水泥)(kg/n?)
注:①摻粉煤灰,并有抗冰(鹽)凍要求時,不得運用32.5級水泥;
②水灰(膠)比計算以砂石料的自然風干狀態計(砂含水量W1.0%;石子含水量<0.5%);
③處在除冰鹽、海風、酸雨或流酸鹽等腐蝕性環境中、或在大縱坡等加減速車道上的混凝土,最
大水灰(膠)比可比表中數值降低0.01-0.02,
寒冷地區路面混凝土抗凍標號不宜小于F250,寒冷地區不宜小于F200。
在除冰鹽、海風、酸雨或流酸鹽等腐蝕性環境影響范圍內的混凝土路面和橋面,在運用硅酸鹽水
泥時,應摻加粉煤灰、磨細礦渣或硅灰摻合料,不宜單獨運用硅酸鹽水泥,可運用礦渣水泥或一
般水泥。
4.1.3外加劑的運用應符合下列要求
高溫施工時,混凝土拌合物的初凝時間不得小于3h,否則應實行緩凝或保塑措施;低溫施工時,
終凝時間不得大于10h,否則應實行必要的促凝或早強措施。
外加劑的摻量應由混凝土試配試驗確定。引氣劑的相宜摻量可由攪拌機口的拌合物含氣量進行限
制。實際路面和橋面引氣混凝土的抗冰凍、抗鹽凍耐久性,宜采納本規范附錄F.l、F.2規定的鉆
芯法測定,測定位置:路面為表面和表面下50mm;橋面為表面和表面下30mm;測得的上下兩
個表面的最大平均氣泡間距系數不宜超過表4.1.3的規定。
表4.1.3混凝土路面和橋面最大平均氣泡間距系數(pm)
馬路技術等級高速馬路、一級馬路其他馬路
環境
寒冷地區冰凍275300
鹽凍225250
寒冷地區冰凍325350
鹽凍275300
引氣劑與減水劑或高效減水劑等其他外加劑復配在同一水溶液中時,應保證其共溶性,防止外加劑
溶液發生絮凝現象。如產生絮凝現象,應分別稀釋、分別加入。
協作比參數的計算應符合下列要求
水灰(膠)比的計算和確定
依據粗集料的類型,水灰比可分別按下列統計公式計算:
碎石和碎卵石混凝土:
1.5684
不一力+1.0097—0.35957,
(4.1.4-1)
卵石混凝土:
W_1.2618
萬一£+1.5492-0.4709£
(4.1.4-2)
式中:
W_
C—水灰比;
fc一配制28d彎拉強度的均值(MPa);
fs一水泥實測28d抗折強度(MPa)。
摻用粉煤灰時應計入超量取代法中代替水泥的那一部分粉煤灰用量(代替砂的超量部分不計入),
WW
用水膠比c+尸代替水灰比Co
應在滿意彎拉強度計算值和耐久性(表4.1.2-6)兩者要求的水灰(膠)比中取小值。
砂率應依據砂的細度模數和粗集料種類,查表4.1.4取值。在軟做抗滑槽時,砂率在表4.1.4基礎
上可增大1%?2%。
表4.1.4砂的細度模數與最優砂率關系
砂細度模數2.2?2.52.5?2.82.8?3.13.1?3.43.4-3.7
砂率Sp(%)碎石30?3432-3634-3836?4038-42
卵石28?3230?3432?3634?3836?40
注:碎卵石可在碎石和卵石混凝土之間內插取值。
依據粗集料種類和表4.1.2-3、4.1.2-4中相宜的坍落度,分別按下列閱歷式計算單位用水量(砂石
料以自然風干狀態計):
C
碎石:Wo=104.97+0.309SL+11.27W+0.61SP(4.1.4-3)
c
卵石:Wo=86.89+0.370SL+11.24w+1.00SP(4.1.4-4)
式中:
W。一不摻外加劑與摻合料混凝土的單位用水量(kg/n?);
SL—坍落度(mm);
SP一砂率(%);
c
W—灰水比,水灰比之倒數。
摻外加劑的混凝土單位用水量應按式(4.1.4-5)計算:
Wow=Wo(4.1.4-5)
式中:
Wow—摻外加劑混凝土的單位用水量(kg/n?);
B一所用外加劑劑量的實測減水率(%)。
單位用水量應取計算值和表4.1.2-3或4.1.2-4的規定值兩者中的小值。若實際單位用水量僅摻引氣
劑不滿意所取數值,則應摻用引氣(高效)減水劑,三、四級馬路也可采納真空脫水工藝。
單位水泥用量應由公式(4.1.4-6)計算,并取計算值與表4.1.2-6規定值兩者中的大值。
(4.1.4-6)
式中:Co一單位水泥用量(kg/n?)。
砂石料用量可按密度法或體積法計算。按密度法計算時,混凝土單位質量可取2400~2450kg/m
3;按體積法計算時,應計入設計含氣量。采納超量取代法摻用粉煤灰時;超量部分應代替砂,并
折減用砂量。經計算得到的協作比,應驗算單位粗集料填充體積率,且不宜小于70%。
重要路面、橋面工程應采納正交試驗法進行協作比優選。
4.1.5采納真空脫水工藝時,可采納比閱歷式(4.14-3、4.1.4-4)計算值略大的單位用水量,但在真
空脫水后,扣除每立方米混凝土實際吸除的水量,剩余單位用水量和剩余水灰(膠)比分別不宜超
過表4.1.2-4最大單位用水量和表4.1.2-6最大水灰(膠)比的規定。真空脫水混凝土抗壓強度試件成
型方法可參考附錄E.1。
4.1.6路面混凝土摻用粉煤灰時,其協作比計算應按超量取代法進行。粉煤灰摻量應依據水泥中
原有的摻合料數量和混凝土彎拉強度、耐磨性等要求由試驗確定。I、II級粉煤灰的超量系數可
按表4.1.6初選。代替水泥的粉煤灰摻量:I型硅酸鹽水泥宜W30%;II型硅酸鹽水泥宜W
25%;道路水泥宜W20%;一般水泥宜<15%;礦渣水泥不得摻粉煤灰。
表4.1.6各級粉煤灰的超量取代系數
粉煤灰等級IIIIII
超量取代系數k1.1-1.41.3-1.71.5-2.0
4.2鋼纖維混凝土協作比設計
4.2.1本協作比設計適用于采納滑模攤鋪機、軌道攤鋪機、三輻軸機組及小型機具鋪筑的鋼纖維
混凝土路面。
4.2.2鋼纖維混凝土的協作比設計在兼顧經濟性的同時應滿意下列三項技術要求:
彎拉強度
鋼纖維混凝土路面板28d設計彎拉強度標準值frf應符合設計規范的規定。
鋼纖維混凝土配制28d彎拉強度的均值應按式(4.1.2)計算,以fcf和frf代替fc和fr。
工作性
鋼纖維混凝土的坍落度可比表4.1.2-3或4.1.2-4的規定值小20mm。
鋼纖維混凝土摻高效減水劑時的單位水泥用量可按表4.2.2-1初選,再由拌合物實測坍落度確定。
表4.2.2-1鋼纖維混凝土單位水泥用量(Wo。選用表
拌合物條件粗集料種類粗集料最大公稱粒徑單位用水量(kg/n?)
Dm(mm)
長徑比Lf/df=50碎石9.5、16.0215
pf=0.6%19.0、26.5200
坍落度20mm卵石9.5、16.0208
中砂,細度模數2.519.0、26.9190
水灰比0.42?0.50
注:①鋼纖維長徑比每增減10,單位用水量相應增減lOkg/n?;
②鋼纖維體積率每增減0.5%,單位用水量相應增減8kg/m3;
③坍落度為10?50mm變更范圍內,相對于坍落度20mm每增減10mm,單位用水量相應增減
7kg/m3;
④細度模數在2.0?3.5范圍內,砂的細度模數每增減0.1,單位用水量相應增減lkg/n?。
耐久性
鋼纖維混凝土滿意耐久性要求最大水灰(膠)比和最小單位水泥用量應符合表422-2的規定。
鋼纖維混凝土嚴禁采納海水、海砂,不得摻加氯鹽及氯鹽類早強劑、防凍劑等外加劑。
處在海風、酸雨、流酸鹽及除冰鹽等環境中的鋼纖維混凝土路面宜摻用表3.2.1中I、I[級粉煤
灰,橋面宜摻用硅灰與S95和S105級磨細礦渣。
表4.2.2-2鋼纖維混凝土滿意耐久性要求最大水灰(膠)比和最小單位水泥用量
馬路技術等級高速、一級馬二級馬路三、四級馬
路路
最大水灰(膠)比0.470.490.50
抗冰凍要求最大水灰(膠)比0.450.460.48
抗鹽凍要求最大水灰(膠)比0.420.430.46
最小單位水泥用量(kg/nV)42.5級360360350
32.5級37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路燈購銷安裝合同7篇
- 職業學院大學生就業合同9篇
- 勞動合同范文私營企業勞動合同7篇
- 生動販賣機合同協議
- 電費居間代理合同協議
- 電廠項目外包合同協議
- 白酒定制售賣合同協議
- 玻璃快艇轉讓合同協議
- 形象墻制作承包合同10篇
- 2025年模具開發合同5篇
- 地理中原之州-河南省
- 高考英語 03 高考3500詞亂序版(默寫版漢譯英)
- 醫學數據標注培訓課件模板
- 2024-2025北京中考英語真題閱讀CD篇
- 高一年級下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與答案解析(共三套)
- 三國殺英文介紹
- 2024城鎮燃氣用環壓式不銹鋼管道工程技術規程
- 《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主題班會課件
- 2024屆高三一輪復習《庖丁解牛》課件
- 電焊工安全技術交底模板
- 2023年10月自考00226知識產權法試題及答案含評分標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