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品運輸與存儲操作規范_第1頁
危險品運輸與存儲操作規范_第2頁
危險品運輸與存儲操作規范_第3頁
危險品運輸與存儲操作規范_第4頁
危險品運輸與存儲操作規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危險品運輸與存儲操作規范TOC\o"1-2"\h\u5750第1章概述 4322061.1危險品定義及分類 5166391.2危險品運輸與存儲的重要性 514897第2章危險品基礎知識 6150992.1危險品的物理特性 654852.1.1物態 6189022.1.2密度和相對密度 648162.1.3熔點和沸點 6125262.1.4蒸氣壓 6103402.1.5水溶性 6219532.1.6粘度和表面張力 6140472.2危險品的化學特性 6109032.2.1反應性 6210352.2.2穩定性 7152092.2.3毒性 7264122.2.4腐蝕性 7222962.2.5燃燒和爆炸性 7288422.3危險品的危險性質及識別 7243592.3.1危險性質分類 7154912.3.2危險品標志 7232022.3.3危險品分類與編碼 729742.3.4危險品安全數據表(MSDS) 73282第3章危險品運輸法規與標準 7271813.1國內危險品運輸法律法規 758643.1.1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 7192633.1.2道路危險貨物運輸管理規定 891733.1.3鐵路危險貨物運輸管理規則 824873.1.4水上危險貨物運輸規則 8224843.1.5民用航空危險品運輸管理規定 8169283.2國際危險品運輸法規及標準 8188203.2.1聯合國危險品運輸規則(UN) 8214933.2.2國際海事組織(IMO)規定 8144573.2.3國際民用航空組織(ICAO)規定 836703.2.4國際鐵路運輸聯盟(OTIF)規定 955523.2.5國際公路運輸危險品公約(ADR) 927461第4章危險品包裝與標識 9215784.1危險品包裝要求 955964.1.1包裝分類 9280244.1.2包裝材料 969364.1.3包裝結構 962814.1.4包裝方法 9251424.1.5包裝規格 9994.2危險品標識及標簽 9124634.2.1標識要求 9189464.2.2標簽要求 10244054.3危險品包裝測試與認證 1070844.3.1測試內容 10207714.3.2認證要求 1048564.3.3認證周期 114434.3.4認證機構 1118397第5章危險品運輸工具與設備 11288405.1運輸車輛及船舶要求 11116165.1.1車輛及船舶選擇 1161115.1.2車輛及船舶條件 11257595.1.3車輛及船舶檢驗 11202425.2運輸容器及設備要求 11320775.2.1容器及設備選擇 11191555.2.2容器及設備條件 11140335.2.3容器及設備檢驗 1275775.3應急設備與防護用品 12122045.3.1應急設備 1246445.3.2防護用品 1273835.3.3應急設備與防護用品管理 1212761第6章危險品運輸作業流程 12125936.1運輸前的準備工作 1279386.1.1確認運輸任務:詳細核對運輸的危險品種類、數量、性質及運輸目的地等信息,保證任務明確。 13238616.1.2準備運輸工具:根據危險品的性質選擇合適的運輸工具,保證運輸工具符合國家相關法規要求,具備安全防護設施。 13271656.1.3配備合格人員:運輸作業人員需具備危險品運輸資質,了解危險品的性質和安全操作規程。 1344976.1.4準備應急物資:根據危險品的特性和潛在風險,準備相應的應急物資,如消防器材、防護裝備等。 136726.1.5辦理運輸手續:按照國家及地方相關規定,辦理危險品運輸許可證、通行證等相關手續。 13172446.1.6培訓與交底:對參與運輸作業的人員進行安全培訓,明確各自職責,保證運輸過程中安全有序。 1399486.2裝貨作業 1399706.2.1裝貨前檢查:檢查貨物包裝是否完好,標識是否清晰,保證貨物符合運輸要求。 1350866.2.2裝貨操作:按照裝貨方案進行作業,嚴禁超載、混裝,保證貨物穩定、牢固。 13324516.2.3安全防護:在裝貨過程中,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護措施,如佩戴防護裝備、設置警戒線等。 13321326.2.4貨物封存:裝貨完成后,對貨物進行密封、固定,保證運輸過程中不發生泄漏、滑移等。 1314396.3運輸過程中的監控與檢查 13225666.3.1行車監控:運輸過程中,駕駛員應嚴格遵守交通規則,保持安全車距,注意行車安全。 13307786.3.2貨物檢查:途中定時檢查貨物狀態,發覺問題及時處理,保證貨物安全。 1321676.3.3應急處置:遇有緊急情況,立即啟動應急預案,采取相應措施,保證人員、貨物及環境安全。 1381936.4卸貨作業 13295876.4.1卸貨前準備:確認卸貨地點,檢查貨物包裝及標識,保證卸貨作業安全。 1444766.4.2卸貨操作:按照卸貨方案進行作業,嚴禁野蠻操作,保證貨物安全、完好。 14308036.4.3貨物交接:完成卸貨后,與接收方進行貨物交接,雙方簽字確認,保證貨物無誤。 1489076.4.4清理現場:卸貨作業結束后,及時清理現場,保證環境整潔,無安全隱患。 1425689第7章危險品運輸風險控制 147717.1風險識別與評估 14190637.1.1危險品運輸過程中可能面臨的風險主要包括:泄漏、火災、爆炸、中毒、腐蝕、放射性污染等。 14249487.1.2風險識別應對以下方面進行: 1434257.1.3風險評估應依據以下原則: 14194887.2風險預防與控制措施 14186277.2.1運輸工具及設備設施要求: 14263467.2.2危險品包裝及運輸要求: 14215557.2.3人員培訓與安全教育: 15269547.2.4路線規劃與運輸監控: 15139827.3應急預案與處理 15323897.3.1制定應急預案: 15220417.3.2處理: 1517591第8章危險品存儲基礎知識 15202868.1危險品存儲場所要求 15187458.1.1場所選址 15308498.1.2場所設計 1554178.1.3場所管理 16310128.2危險品存儲容器與設備 16130738.2.1容器材質 16226928.2.2容器結構 1679478.2.3設備設施 16212218.3危險品存儲分類及隔離 16237688.3.1存儲分類 16241658.3.2隔離要求 1630048.3.3隔離措施 1632048第9章危險品存儲作業流程 16199939.1入庫作業 16303329.1.1危險品接收 17192439.1.2質量檢驗 17179339.1.3入庫登記 178439.2儲存作業 17142919.2.1儲存環境 17132209.2.2分類儲存 1764999.2.3儲存設施 17113339.2.4定期檢查 17307689.3出庫作業 18214819.3.1出庫申請 18232299.3.2出庫核對 18120249.3.3出庫包裝 1851419.3.4出庫交接 1811141第10章危險品存儲安全管理 18314910.1安全管理制度與責任 181698810.1.1制定完善的危險品存儲安全管理制度,明確危險品存儲的操作規程、注意事項及責任分工。 182813310.1.2建立健全危險品存儲責任制,明確各級管理人員、操作人員及相關人員的職責。 181570910.1.3定期對危險品存儲安全管理制度進行修訂和完善,保證其符合國家和行業的相關法律法規要求。 182641810.2安全培訓與教育 181373910.2.1對危險品存儲相關人員進行安全培訓,保證其掌握危險品的基本性質、分類、存儲方法及應急處理措施。 182669510.2.2定期組織安全教育活動,提高員工的安全意識,強化安全操作規程。 181242410.2.3培訓內容包括但不限于:危險品法律法規、危險品知識、防火防爆技術、個人防護裝備使用等。 181867810.3安全檢查與隱患整改 181428610.3.1定期對危險品存儲區域進行安全檢查,包括但不限于:設施設備、安全防護措施、存儲環境等。 182452710.3.2對檢查發覺的安全隱患,要及時進行整改,保證危險品存儲安全。 192953610.3.3建立安全隱患排查治理機制,對重大安全隱患實行掛牌督辦,保證整改措施落實到位。 19674710.4應急預案與處理 191307610.4.1制定危險品存儲應急預案,包括但不限于:火災、爆炸、泄漏等的應急處理措施。 192658810.4.2建立應急組織機構,明確應急人員職責,保證在緊急情況下迅速、有序地開展應急工作。 19533710.4.3定期組織應急預案演練,提高員工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 19495110.4.4在發生危險品時,立即啟動應急預案,迅速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發展,減輕損失。 19439410.4.5處理結束后,及時對原因進行分析,總結經驗教訓,完善應急預案和安全管理措施。 19第1章概述1.1危險品定義及分類危險品,是指在其生產、儲存、運輸、使用及廢棄過程中,可能對人身、設備、環境等造成危害的化學品。根據《聯合國危險品運輸規則》(UNRemendationsontheTransportofDangerousGoods),我國對危險品進行以下分類:(1)爆炸品:指在外界刺激下,能迅速產生大量熱量和氣體,導致周圍壓力急劇上升,進而發生爆炸的物品。(2)壓縮氣體和液化氣體:指在常溫、常壓下呈氣體狀態的物質,以及在低于其臨界溫度和臨界壓力的條件下,壓縮或液化后的氣體。(3)易燃液體:指在常溫、常壓下呈液體狀態,遇火容易燃燒的液體。(4)易燃固體、自燃物品和遇濕易燃物品:指在常溫、常壓下呈固體狀態,易燃、自燃或遇濕易燃的物質。(5)氧化劑和有機過氧化物:指能提供氧,使其他物質氧化,進而導致燃燒或爆炸的物質。(6)有毒物品:指對生物體具有毒性,可能導致生物體中毒、病變、死亡的物質。(7)放射性物品:指能自發地放出射線,對生物體、環境等產生輻射危害的物品。(8)腐蝕品:指對生物體、設備、金屬等具有腐蝕性的物質。(9)雜項危險品:指不符合上述各類危險品定義,但具有其他危險特性的物質。1.2危險品運輸與存儲的重要性危險品運輸與存儲是保障我國化工產業、石油化工、醫藥等行業安全、高效發展的重要環節。正確的運輸與存儲方式可以保證危險品在運輸、儲存過程中不發生,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防止環境污染,維護社會穩定。危險品運輸與存儲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保障人員安全:危險品可能導致人員傷亡、財產損失,正確的運輸與存儲方法可降低風險,保證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2)保護環境:危險品泄漏、燃燒、爆炸等可能導致環境污染,影響生態平衡。嚴格的運輸與存儲措施有利于減少環境污染的發生。(3)維護公共安全:危險品運輸與存儲可能影響社會穩定,正確的操作規范有助于維護公共安全。(4)促進產業發展:危險品運輸與存儲的規范化、標準化,有助于提高行業整體水平,促進化工等相關產業的健康發展。(5)履行國際義務:遵循國際危險品運輸規則,有利于我國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促進危險品全球運輸與貿易的順利進行。第2章危險品基礎知識2.1危險品的物理特性2.1.1物態危險品根據物態可分為固體、液體和氣體。不同物態的危險品具有不同的運輸和存儲要求。2.1.2密度和相對密度危險品的密度和相對密度是影響其在環境中擴散和沉降的重要因素,同時也是選擇運輸容器和存儲設施的重要依據。2.1.3熔點和沸點熔點和沸點反映了危險品在溫度變化下的穩定性,對于運輸和存儲過程中的溫度控制具有重要意義。2.1.4蒸氣壓蒸氣壓是衡量危險品揮發性的指標,對于氣體和易揮發性液體的運輸和存儲尤為關鍵。2.1.5水溶性水溶性影響危險品在水體中的擴散和遷移,對于防止污染具有重要意義。2.1.6粘度和表面張力粘度和表面張力影響危險品的流動性、擴散性以及與其他物質的混合性,對于應急處理具有參考價值。2.2危險品的化學特性2.2.1反應性危險品的反應性指其與其他物質發生化學反應的能力,包括氧化性、還原性、酸堿性等。2.2.2穩定性危險品的穩定性指其在特定條件下保持化學性質不變的能力,穩定性較差的危險品在運輸和存儲過程中容易發生意外。2.2.3毒性毒性危險品對人體和環境生物的危害程度,可分為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2.2.4腐蝕性腐蝕性危險品能夠對金屬、木材、纖維等物質造成破壞,影響運輸容器的完整性和存儲設施的安全性。2.2.5燃燒和爆炸性燃燒和爆炸性危險品在特定條件下容易發生燃燒和爆炸反應,對運輸和存儲安全具有嚴重影響。2.3危險品的危險性質及識別2.3.1危險性質分類根據危險品的危險性質,將其分為以下幾類:爆炸品、易燃氣體、易燃液體、易燃固體、氧化劑、有機過氧化物、毒害品、腐蝕品、放射性物質、感染性物質等。2.3.2危險品標志危險品標志是識別危險品的重要手段,包括聯合國危險品標志和中國危險品標志。危險品包裝應清晰標注相應的危險品標志。2.3.3危險品分類與編碼危險品分類與編碼是根據其危險性質進行科學分類,以便于運輸、存儲和管理。危險品分類采用聯合國危險品分類體系,編碼采用聯合國危險品編碼。2.3.4危險品安全數據表(MSDS)危險品安全數據表是危險品運輸、存儲和使用過程中必備的技術文件,提供了危險品的詳細物理、化學、毒理等數據,以指導安全操作。第3章危險品運輸法規與標準3.1國內危險品運輸法律法規3.1.1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我國對危險品運輸實施嚴格的管理制度,其中《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是我國危險品運輸的基本法律依據。該條例明確了危險化學品的分類、包裝、運輸、儲存、使用、經營和應急管理等各個環節的安全管理要求。3.1.2道路危險貨物運輸管理規定《道路危險貨物運輸管理規定》針對危險貨物道路運輸的安全管理進行了詳細規定,包括危險貨物道路運輸企業的資質要求、運輸車輛及設備的標準、駕駛員和押運員的培訓與管理、運輸過程中的安全措施等。3.1.3鐵路危險貨物運輸管理規則《鐵路危險貨物運輸管理規則》規定了鐵路危險貨物運輸的相關要求,包括危險貨物的分類、包裝、裝卸、運輸及安全防護措施等,保證鐵路危險貨物運輸的安全。3.1.4水上危險貨物運輸規則《水上危險貨物運輸規則》對水上危險貨物運輸的安全管理進行了規定,包括危險貨物的分類、包裝、裝卸、運輸及應急處理等內容。3.1.5民用航空危險品運輸管理規定《民用航空危險品運輸管理規定》明確了民用航空危險品運輸的相關要求,包括危險品的分類、包裝、標記、標簽、運輸文件以及運輸過程中的操作規范等。3.2國際危險品運輸法規及標準3.2.1聯合國危險品運輸規則(UN)聯合國危險品運輸規則(UnitedNationsRemendationsontheTransportofDangerousGoods)是國際危險品運輸的主要法規依據,適用于道路、鐵路、水路和航空等多種運輸方式。3.2.2國際海事組織(IMO)規定國際海事組織(InternationalMaritimeOrganization)制定的《國際海運危險貨物規則》(InternationalMaritimeSolidBulkCargoesCode,IMSBCCode)對海上危險貨物運輸進行了詳細規定。3.2.3國際民用航空組織(ICAO)規定國際民用航空組織(InternationalCivilAviationOrganization)發布的《危險品航空運輸技術指南》(TechnicalInstructionsfortheSafeTransportofDangerousGoodsAir)為航空危險品運輸提供了技術指導。3.2.4國際鐵路運輸聯盟(OTIF)規定國際鐵路運輸聯盟(InterrailwayUnion,OTIF)制定的《國際鐵路危險貨物運輸協定》(ConventionconcerningtheInternationalCarriageofDangerousGoodsRail,RID)對鐵路危險貨物運輸進行了規范。3.2.5國際公路運輸危險品公約(ADR)國際公路運輸危險品公約(EuropeanAgreementConcerningtheInternationalCarriageofDangerousGoodsRoad,ADR)是歐洲地區危險品道路運輸的主要法規,對危險品的分類、包裝、運輸等環節進行了規定。遵循以上國內外危險品運輸法規與標準,有助于保證危險品運輸過程的安全,降低風險,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第4章危險品包裝與標識4.1危險品包裝要求4.1.1包裝分類根據危險品的性質、分類和規格,選擇相應的包裝形式和規格。危險品包裝分為以下幾類:桶、罐、箱、袋、瓶、卷筒等。4.1.2包裝材料危險品包裝材料應符合國家相關標準和規定,具備良好的抗拉強度、抗壓強度、密封功能、耐腐蝕功能等。4.1.3包裝結構危險品包裝結構應合理,保證在正常運輸、儲存條件下,不會發生破損、泄漏等。4.1.4包裝方法危險品包裝方法應保證危險品在包裝內固定牢固,防止在運輸過程中因振動、碰撞等原因造成損壞。4.1.5包裝規格危險品包裝規格應符合國家相關標準和規定,包裝尺寸、容量等參數應與危險品的實際需求相匹配。4.2危險品標識及標簽4.2.1標識要求危險品包裝上應清晰、牢固地標注以下內容:(1)危險品標志;(2)危險品名稱;(3)危險品類別和項別;(4)危險品編號;(5)危險品包裝等級;(6)生產日期及有效期;(7)生產企業名稱及地址。4.2.2標簽要求危險品包裝上應貼有符合國家標準的危險品標簽,內容包括:(1)危險品標志;(2)危險品名稱;(3)危險品類別和項別;(4)危險品編號;(5)危險品包裝等級;(6)操作注意事項。4.3危險品包裝測試與認證4.3.1測試內容危險品包裝應進行以下測試:(1)跌落測試;(2)堆碼測試;(3)壓力測試;(4)密封功能測試;(5)其他相關測試。4.3.2認證要求危險品包裝應取得國家相關部門的認證,認證內容包括:(1)包裝設計文件審查;(2)包裝材料檢驗;(3)包裝結構檢驗;(4)包裝功能測試;(5)包裝使用說明書審查。4.3.3認證周期危險品包裝認證周期應符合國家相關規定,保證包裝在有效期內使用。4.3.4認證機構危險品包裝認證應由具有資質的第三方認證機構進行,認證結果具有權威性和公正性。第5章危險品運輸工具與設備5.1運輸車輛及船舶要求5.1.1車輛及船舶選擇危險品運輸應選用符合國家及行業標準、具備相應資質的車輛及船舶。根據危險品的類別、性質和運輸距離,合理選擇運輸工具。5.1.2車輛及船舶條件運輸車輛及船舶應具備以下條件:(1)車輛及船舶結構牢固,無破損、變形、銹蝕等現象;(2)車輛及船舶的消防、通訊、導航設備齊全有效;(3)車輛及船舶應配備符合危險品運輸要求的緊急切斷裝置、防靜電裝置、防護欄等安全設施;(4)車輛及船舶的駕駛室、貨艙等部位應保持清潔、整潔,避免與其他物品混合運輸。5.1.3車輛及船舶檢驗運輸車輛及船舶應定期進行安全功能檢驗,保證其安全功能符合危險品運輸要求。5.2運輸容器及設備要求5.2.1容器及設備選擇應根據危險品的性質、狀態和運輸方式,選擇符合國家及行業標準、具有相應資質的容器及設備。5.2.2容器及設備條件運輸容器及設備應滿足以下條件:(1)容器及設備密封功能良好,無破損、變形、滲漏等現象;(2)容器及設備應具備防腐蝕、防靜電、抗磨損等功能;(3)容器及設備應配備安全閥、壓力表、溫度計等安全附件,并保證其正常工作;(4)容器及設備應標明危險品標志、品名、規格、重量、體積等信息。5.2.3容器及設備檢驗運輸容器及設備應定期進行安全功能檢驗,保證其在使用期內符合危險品運輸要求。5.3應急設備與防護用品5.3.1應急設備運輸過程中應配備以下應急設備:(1)消防設備,包括滅火器、消防水帶等;(2)應急通訊設備,如手機、對講機等;(3)緊急切斷裝置,用于切斷泄漏危險品的管道、閥門等;(4)個人防護裝備,如防護服、防護眼鏡、防護手套等;(5)處理工具,如堵漏器材、吸油器材等。5.3.2防護用品運輸人員應穿戴以下防護用品:(1)防護服,根據危險品的性質選擇相應的防護材質;(2)防護眼鏡,防止危險品飛濺傷及眼睛;(3)防護手套,防止危險品對皮膚的腐蝕、磨損等;(4)防護鞋,具備防砸、防刺、防滑等功能;(5)防護口罩,防止吸入有害氣體或粉塵。5.3.3應急設備與防護用品管理企業應建立健全應急設備與防護用品的管理制度,保證其處于良好狀態,定期檢查、維護和更換。同時應對運輸人員進行培訓,使其熟練掌握應急設備的使用方法和防護用品的正確穿戴。第6章危險品運輸作業流程6.1運輸前的準備工作6.1.1確認運輸任務:詳細核對運輸的危險品種類、數量、性質及運輸目的地等信息,保證任務明確。6.1.2準備運輸工具:根據危險品的性質選擇合適的運輸工具,保證運輸工具符合國家相關法規要求,具備安全防護設施。6.1.3配備合格人員:運輸作業人員需具備危險品運輸資質,了解危險品的性質和安全操作規程。6.1.4準備應急物資:根據危險品的特性和潛在風險,準備相應的應急物資,如消防器材、防護裝備等。6.1.5辦理運輸手續:按照國家及地方相關規定,辦理危險品運輸許可證、通行證等相關手續。6.1.6培訓與交底:對參與運輸作業的人員進行安全培訓,明確各自職責,保證運輸過程中安全有序。6.2裝貨作業6.2.1裝貨前檢查:檢查貨物包裝是否完好,標識是否清晰,保證貨物符合運輸要求。6.2.2裝貨操作:按照裝貨方案進行作業,嚴禁超載、混裝,保證貨物穩定、牢固。6.2.3安全防護:在裝貨過程中,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護措施,如佩戴防護裝備、設置警戒線等。6.2.4貨物封存:裝貨完成后,對貨物進行密封、固定,保證運輸過程中不發生泄漏、滑移等。6.3運輸過程中的監控與檢查6.3.1行車監控:運輸過程中,駕駛員應嚴格遵守交通規則,保持安全車距,注意行車安全。6.3.2貨物檢查:途中定時檢查貨物狀態,發覺問題及時處理,保證貨物安全。6.3.3應急處置:遇有緊急情況,立即啟動應急預案,采取相應措施,保證人員、貨物及環境安全。6.4卸貨作業6.4.1卸貨前準備:確認卸貨地點,檢查貨物包裝及標識,保證卸貨作業安全。6.4.2卸貨操作:按照卸貨方案進行作業,嚴禁野蠻操作,保證貨物安全、完好。6.4.3貨物交接:完成卸貨后,與接收方進行貨物交接,雙方簽字確認,保證貨物無誤。6.4.4清理現場:卸貨作業結束后,及時清理現場,保證環境整潔,無安全隱患。第7章危險品運輸風險控制7.1風險識別與評估7.1.1危險品運輸過程中可能面臨的風險主要包括:泄漏、火災、爆炸、中毒、腐蝕、放射性污染等。7.1.2風險識別應對以下方面進行:(1)運輸工具的安全功能及設備設施完整性;(2)危險品的性質、類別、包裝及數量;(3)運輸路線、環境及氣候條件;(4)駕駛員及押運員的安全意識及操作技能;(5)運輸過程中可能發生的突發事件。7.1.3風險評估應依據以下原則:(1)系統性原則:對整個運輸過程進行全面分析,保證評估的完整性;(2)科學性原則:采用科學的方法,保證評估的準確性和可靠性;(3)動態性原則:根據運輸過程中風險的變化,及時調整評估結果;(4)實用性原則:保證評估結果對實際操作具有指導意義。7.2風險預防與控制措施7.2.1運輸工具及設備設施要求:(1)運輸車輛應具備相關資質,符合國家及行業標準;(2)運輸車輛應配備完善的消防、防護、通訊等設備;(3)運輸車輛應定期進行維修、保養,保證安全功能。7.2.2危險品包裝及運輸要求:(1)危險品包裝應符合國家及行業標準,保證包裝完整、牢固;(2)危險品運輸應嚴格按照規定數量、類別、路線進行;(3)運輸過程中應遵循安全操作規程,避免劇烈震動、碰撞、摩擦等。7.2.3人員培訓與安全教育:(1)駕駛員及押運員應具備相應的資質,熟悉危險品運輸的相關法律法規;(2)定期對駕駛員及押運員進行安全培訓,提高其安全意識及操作技能;(3)加強應急預案演練,保證在突發事件中迅速、有效地應對。7.2.4路線規劃與運輸監控:(1)根據危險品性質、運輸距離等因素,合理規劃運輸路線;(2)運輸過程中,實時監控車輛狀態、危險品狀態及周圍環境,保證安全運輸;(3)遇有特殊情況,應及時調整路線,保證運輸安全。7.3應急預案與處理7.3.1制定應急預案:(1)針對不同類型的危險品運輸,制定相應的應急預案;(2)應急預案應包括預警、應急響應、救援措施、信息報告等內容;(3)應急預案應定期進行修訂,保證其有效性。7.3.2處理:(1)發生時,立即啟動應急預案,采取緊急措施,防止擴大;(2)及時報告信息,按照規定程序進行調查和處理;(3)對原因進行分析,總結經驗教訓,完善風險控制措施。第8章危險品存儲基礎知識8.1危險品存儲場所要求8.1.1場所選址危險品存儲場所的選址應充分考慮地理位置、周邊環境、地質條件等因素,保證安全距離符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要求,避免對周邊居民區、公共場所等造成潛在威脅。8.1.2場所設計危險品存儲場所的設計應符合國家有關標準,具備防火、防爆、防毒、防泄漏等安全設施,并充分考慮通風、排水、照明、警示標識等要求。8.1.3場所管理危險品存儲場所應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明確管理人員職責,保證日常管理、維護、檢查等工作落實到位。8.2危險品存儲容器與設備8.2.1容器材質危險品存儲容器應選用適合相應危險品特性的材質,具備良好的耐腐蝕、耐磨損、抗沖擊等功能。8.2.2容器結構危險品存儲容器結構應符合國家相關標準,具備良好的密封功能,防止危險品泄漏、揮發。8.2.3設備設施危險品存儲場所應配備相應的安全設備,如:消防器材、防護裝備、泄漏處理設備等,并定期檢查、維護,保證設備正常運行。8.3危險品存儲分類及隔離8.3.1存儲分類危險品應根據其理化性質、危險特性進行分類存儲,嚴禁將不同性質、不同類別的危險品混合存儲。8.3.2隔離要求危險品存儲時應遵循以下隔離原則:(1)易燃易爆危險品與氧化劑、腐蝕劑等隔離;(2)有毒危險品與食品、飼料等隔離;(3)放射性危險品與普通危險品隔離;(4)其他具有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危險品,應根據其特性進行合理隔離。8.3.3隔離措施危險品存儲場所應采取有效隔離措施,如:設置物理隔離帶、安裝防護欄、使用專用存儲柜等,防止危險品相互干擾,保證存儲安全。第9章危險品存儲作業流程9.1入庫作業9.1.1危險品接收接收人員應具備相應的資質和培訓,了解各類危險品的特性。對到貨的危險品進行核對,確認品名、規格、數量、包裝等與運單及采購訂單一致。檢查危險品包裝是否完好無損,標識是否清晰。9.1.2質量檢驗對入庫的危險品進行質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