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誦讀《燕歌行(并序)》課件+2024-2025學年統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中冊_第1頁
古詩詞誦讀《燕歌行(并序)》課件+2024-2025學年統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中冊_第2頁
古詩詞誦讀《燕歌行(并序)》課件+2024-2025學年統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中冊_第3頁
古詩詞誦讀《燕歌行(并序)》課件+2024-2025學年統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中冊_第4頁
古詩詞誦讀《燕歌行(并序)》課件+2024-2025學年統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中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部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中冊——古詩詞誦讀燕歌行并序1.了解邊塞詩的特點和風格,賞析本詩的藝術技巧及藝術境界2.理解詩作所表達的復雜感情和主旨

高適(704—765年),字達夫,滄州渤海縣(今河北省景縣)。唐朝時期大臣,安東都護高侃之孫。作為著名邊塞詩人,與岑參、王昌齡、王之渙合稱“邊塞四詩人”,著有《高常侍集》二十卷。高適詩題材廣泛,內容豐富,現實性較強。其邊塞詩成就最高。代表作如《燕歌行》《薊門行五首》《塞上》《塞下曲》《薊中作》《九曲詞三首》等1.作者介紹:2.寫作背景:自唐開元十八年(730)至二十二年十二月,契丹多次侵犯唐邊境。開元十五年(727),高適曾北上薊門。開元二十年,信安王李禕征討奚、契丹,他又北去幽燕,希望到信安王幕府效力,未能如愿:“豈無安邊書,諸將已承恩。惆悵孫吳事,歸來獨閉門”(《薊中作》)。可見他對東北邊塞軍事,下過一番研究工夫。開元二十一年后,幽州節度使張守珪經略邊事,初有戰功。但二十四年,張讓平盧討擊使安祿山討奚、契丹,“祿山恃勇輕進,為虜所敗”(《資治通鑒》卷二百十五)。開元二十六年,幽州將趙堪、白真陀羅矯張守珪之命,逼迫平盧軍使烏知義出兵攻奚、契丹,先勝后敗。“守珪隱其狀,而妄奏克獲之功”(《舊唐書·張守珪傳》)。高適對開元二十四年以后的兩次戰敗,感慨很深,因作此詩。讀準字音,有感情地朗讀詩歌。燕歌行并序高適漢家煙塵在東北,漢將辭家破殘賊。男兒本自重橫行,天子非常賜顏色。(chuāng)金伐鼓下榆關,旌旆(pèi)逶迤碣石間。校尉羽書飛瀚海,單于獵火照狼山。山川蕭條極邊土,胡騎憑陵雜風雨。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大漠窮秋塞草腓(féi),孤城落日斗兵稀。身當恩遇常輕敵,力盡關山未解圍。鐵衣遠戍辛勤久,玉箸應啼別離后。少婦城南欲斷腸,征人薊北空回首。邊庭飄飖(yáo)那可度,絕域蒼茫無所有。殺氣三時作陣云,寒聲一夜傳刁斗。相看白刃血紛紛,死節從來豈顧勛!君不見沙場征戰苦,至今猶憶李將軍。開元二十六年,客有從元戎出塞而還者,作《燕歌行》以示,適感征戍之事,因而和(hè)焉。根據注釋,理解詩歌大意。開元二十六年,客有從元戎出塞而還者,作《燕歌行》以示,適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按照別人詩詞的題材和體裁作詩詞,作為酬答。主將。指輔國大將軍、右羽林大將軍兼御史大夫張守珪。公元738年唐玄宗開元二十六年,有個隨從主帥出塞回來的人,寫了《燕歌行》詩一首給我看。我感慨于邊疆戰守的事,因而寫了這首《燕歌行》應和他。漢家煙塵在東北,漢將辭家破殘賊。男兒本自重橫行,天子非常賜顏色。

金伐鼓下榆關,旌旆逶迤碣石間。唐人寫時事,常托之于漢代。下文“漢將”,用法與此相類。烽煙和塵土,指戰亂。指殘忍暴虐的敵寇指給予褒獎恩寵撞擊指軍中作信號用的鉦、鐃等金屬樂器敲擊古關名,即今山海關(在今河北秦皇島)。旗幟舒展的樣子山名,在今河北昌黎西北。唐朝東北邊境戰事又起,將軍離家前去征討賊寇。戰士們本來在戰場上就所向無敵,皇帝又特別給予他們豐厚的賞賜。軍隊擂擊金鼓,浩浩蕩蕩開出山海關外,旌旗連綿不斷飄揚在碣石山間。校尉羽書飛瀚海,單于獵火照狼山。山川蕭條極邊土,胡騎憑陵雜風雨。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武官名,泛指統帥。即羽檄,古代軍事文書,插鳥羽以示緊急,必須迅速傳遞。唐代對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北及其迤西今準噶爾盆地一帶廣大地區的泛稱。打獵時焚山驅獸之火,借指游牧民族興兵打仗的戰火。古代稱狼山者不止一處,這里借指邊地交戰區域的山。即邊地,靠近邊境的地域。這里指契丹人、奚人的軍隊。戰場死生各半,指傷亡慘重。逼壓指統帥的營帳中校尉緊急傳羽書,飛奔浩瀚之沙海,匈奴單于舉獵火光照已到我狼山。山河荒蕪多蕭條,滿目凄涼到邊土,胡人騎兵來勢兇猛,如風雨交加。戰士在前線殺得昏天黑地,不辨死生;將軍們依然逍遙自在的在營帳中觀賞美人的歌舞!大漠窮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當恩遇常輕敵,力盡關山未解圍。鐵衣遠戍辛勤久,玉箸應啼別離后。承受天子的知遇之恩用鐵片制作的戰衣,借指戰士。玉制筷子,比喻思婦的眼淚。枯萎晚秋、深秋深秋季節,塞外沙漠上草木枯萎;日落時分,邊城孤危,士兵越打越少主將身受朝廷的恩寵厚遇常常輕敵,戰士筋疲力盡仍難解關山之圍。身披鐵甲的征夫,不知道守衛邊疆多少年了,那家中的思婦自丈夫被征走后,應該一直在悲痛啼哭吧。少婦城南欲斷腸,征人薊北空回首。邊庭飄飖那可度,絕域蒼茫無所有。殺氣三時作陣云,寒聲一夜傳刁斗。哪可極遠的地方早、午、晚濃重堆積似戰陣的云層凄涼的聲音三足長柄的鍋,古代軍中兼用于炊煮和巡更敲擊的銅制用具。隨風飄動薊州(今屬天津)以北地區。思婦獨守故鄉悲苦地牽腸掛肚,征夫在邊疆遙望家園空自回頭。邊塞戰場動蕩不安哪里能夠輕易歸來,絕遠之地盡蒼茫更加荒涼不毛。早午晚殺氣騰騰戰云密布,整夜里只聽到巡更的刁斗聲聲悲傷。相看白刃血紛紛,死節從來豈顧勛!君不見沙場征戰苦,至今猶憶李將軍。戰士們互相觀看,雪亮的戰刀上染滿了斑斑血跡;堅守節操,為國捐軀,豈是為了個人的名利功勛?你沒看見拼殺在沙場戰斗多慘苦,現在還在思念有勇有謀的李將軍。漢家煙塵在東北,漢將辭家破殘賊1.“漢家煙塵在東北,漢將辭家破殘賊”此句交代了什么?交代了戰爭的性質,即保家衛國。運用對偶的手法,寫出戰士具有的橫行天下的豪邁氣概,以及皇帝的喜悅與張揚,似褒實貶,為下文的失敗埋下了伏筆。男兒本自重橫行,天子非常賜顏色立大功者,朕重重有賞。2.“榆關”“碣石”“瀚海”“狼山”四個地方連綴,這中間有個什么順序,寫了什么,起了什么作用?順序是由近到遠,從辭家去國到榆關、碣石,更到瀚海、狼山,八句詩概括了出征的歷程,逐步推進,把氣氛從寬緩推入緊張。摐金伐鼓下榆關,旌旆逶迤碣石間校尉羽書飛瀚海,單于獵火照狼山這兩句交代了戰爭的緊迫激越。寫出了軍情危急戰火把山都照紅了,說明戰斗的激烈和規模很大。①“蕭條”自然條件惡劣;3.戰士們作戰的條件有哪些不利之處?請概括。山川蕭條極邊土,胡騎憑陵雜風雨。②“憑陵”敵人來勢兇猛,戰力強;③“雜風雨”天氣惡劣。渲染了戰勢的危急與戰斗條件的惡劣。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運用鮮明的對比,將戰士的為國死戰和將領的尋歡作樂對照來寫,作者的愛憎情感更鮮明。營造了荒蕪、衰敗的意境,烘托出士兵心境的凄涼。4.“大漠”“窮秋”“塞草”“孤城”“落日”“斗兵”六個意象營造怎樣的意境?烘托出了士兵們的心境怎樣?大漠窮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環境條件惡劣,敵人兇猛善戰,將領與戰士的矛盾。其中官兵的矛盾,尤其是將領的尋歡作樂,不愛惜士兵是失敗的主要原因。5.你認為唐軍戰敗的原因有哪些?主要原因是什么?身當恩遇常輕敵,力盡關山未解圍鐵衣遠戍辛勤久,玉箸應啼別離后少婦城南欲斷腸,征人薊北空回首一、四句寫征人,二、三句寫思婦。突出征夫思婦雙方的痛苦,先夫婦,后婦夫,對比中錯落有致。“久”是“長久”的意思。戰士們身穿鐵甲辛苦地久戍邊疆,家中妻子一定淚如玉箸時時感傷。作者并不是否定出征,而是對造成久戍不歸的無能邊將進行了強烈的抨擊和批判,深化了主題。6.試賞析“鐵衣遠戍辛勤久,玉箸應啼別離后”一句中“久”字的妙處。相看白刃血紛紛,死節從來豈顧勛?作用:突出矛盾、深化主旨士兵們與敵人短兵相接,浴血奮戰,視死如歸,飽含悲憫和禮贊。而“豈顧勛”有力諷剌了輕開邊釁,冒進貪功的漢將。7.為什么要提歷史上的名將李將軍呢?君不見沙場征戰苦,至今猶憶李將軍!通過用典和對比,諷刺當時將軍將領的無能和不恤士兵的艱苦。8.詩的最后四句暗含哪兩層對比?這四句的作用如何?暗含兩層對比:一是奮不顧身在前線沖殺的戰士與沉迷歌舞尋歡作樂的將帥的對比;二是古代有勇有謀、關愛士兵的李廣與今日無德無才的將帥的對比。作用:最后四句總結全篇,淋漓悲壯,感慨無窮。“相看白刃血紛紛,死節從來豈顧勛!”最后士兵們與敵人短兵相接,浴血奮戰,那種視死如歸的精神豈是為了取得個人功勛!他們是何等質樸、善良,何等勇敢,然而又是何等悲壯啊!升華了全詩的主旨。9.古人有云:“詩言志。”詩歌是用來表明志向,表達情感的,那么高適想通過這場失敗的戰爭,他想表達哪些情感呢?請簡要分析。對士兵:贊美士兵奮勇殺敵,不圖名利同情士兵離家遠戍,內心悲苦。詩人的思考:唐代邊塞詩以表現民族間的征戰內容居多。本詩雖是邊塞詩,但重點不在于揭示民族矛盾,而是揭示官兵間的矛盾。這是詩人對戰爭失敗原因的理性思考。對將軍:譴責將軍縱情聲色,腐敗無能,貪功輕敵,不恤士兵對軍中苦樂不均極為憤慨。①善于描寫邊塞風光,渲染戰爭氣氛。②運用對比手法,深化作品組主題。從全文來看,出兵時的金鼓震天和戰敗后的困苦凄涼形成鮮明對比,突出了戰敗原因在于將領的腐敗無能;從全文的描寫來看,士兵的效命死節和將軍的恃寵貪功形成對比,諷刺那些深受皇恩卻不思報國的將領;結尾提出李廣,又是古今對比,突出了那些只知尋歡作樂、縱情聲色的將軍的丑態,使詩歌寓意深刻。③七言歌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