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與人生第三課3.2_第1頁
哲學與人生第三課3.2_第2頁
哲學與人生第三課3.2_第3頁
哲學與人生第三課3.2_第4頁
哲學與人生第三課3.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哲學與人生立足客觀實際樹立人生理想

第一單元

第3課追求人生理想目錄一、堅持客觀規律性和主觀能動性的辯證統一1、規律是客觀的2、人具有主觀能動性3、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二、努力把人生理想變為現實1、正確把握理想與現實的辯證關系2、正確把握個人理想與社會理想的關系貳努力把人生理想變為現實1正確把握理想與現實的辯證關系閱讀與思考

習近平15歲時就未到陜北當知青,在延川縣梁家河大隊一干就是7年。知青歲月雖然十分艱苦,卻幫助年輕的習近平找到了人生奮斗的方向。在勞動實踐之余,青年習近平十分注重理論學習,認識到我們走的社會主義道路是一條必由之路,樹立了“要為人民做實事”的人生理想。習近平在梁家河帶領村民建沼氣池、打井、辦鐵業社、打壩地、辦代銷店、種烤煙、辦縫切社等,實打實地為老百姓做實事做好事。

習近平后來回憶說:“15歲來到黃土地時,我迷恫、彷徨;22歲離開黃土地時,我已經有著堅定的人生日標,充滿自信。”

青年習近平樹立并踐行“要為人民做實事”的人生理想,這對你有什么啟示?

結合材料和個人的想法,在課本中找一找為什么習近平要樹立人生理想?理想對于人們來說有什么樣的重要意義?

理想是人們對美好未來的向往和追求,是激勵人們奮發向上、不斷進取的強大精神動力。理想是人的主觀能動性的一種表現,一經確立就會對人的行動產生巨大的影響,提供前進動力,指引人生方向。那么我們說理想為我們提供前進動力,指引人生方向。那理想和現實他們之間的關系大家又是怎樣認為的?

下面我們來針對以下兩項進行一下投票

。PKA:理想和現實有關B:理想與現實無關

理想與現實關系大PK那么我們說理想源于現實又高于現實。理想是在社會實踐活動的基礎上所產生的認識,不可能脫離客觀條件;理想離開現實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但理想不等于現實,理想之所以能夠成為一種推動人們創造美好生活的巨大力量,就在于它可以超越現實。理想是現實發展的方向,是比現實更高遠、更美好的目標。相關鏈接觀看:羅昭強勇于創新的高鐵調試工人相關鏈接

羅昭強是中國中車公司首席技能專家。10多年前,他還是一名剛剛嶄露頭角的維修電工,但他作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改行去當高鐵調試工。動車組調試處于高鐵制造的核心地位,要能找出并醫好高鐵車輛存在的所有顯性和隱性疾患,讓車輛以最佳狀態運營,這意味著必須通曉高速動車組涉及的各種技術。為實現這一目標,羅昭強對49道調試工序,一道道研究、一點點學習,僅用了半年多時間,就成功轉型為高鐵調議工,并后來居上成為業界首屈一指的“高鐵醫生”。2016年,憑借高超的技能水平和創新能力,羅昭強摘得有“工人院士”之稱的“中華技能大獎”;2020年,羅昭強光榮當選為“全國勞動模范”。通過羅昭強的故事。

我們來說一說他是怎樣找出并醫好高鐵車輛存在的所有顯性和隱性疾患的?我們應該怎樣向他學習?

那為了實現理想我們應該怎樣做呢?

點擊實現理想要腳踏實地。只有把遠大的理想寓于具體的行動中,從小事做起,從身邊的事做起,才能一步一個腳印地實現人生理想。如果空談理想、眼高手低、淺嘗輒止,最終只能一事無成。青少年時期是人生最好的學習階段,我們要勤奮學習、刻苦鉆研,掌握過硬本領,為實現人生理想打下堅實的基礎。2正確把握個人理想與社會理想的關系閱讀與思考觀看:毛主席的個人歷史閱讀與思考

"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理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這是17歲的毛澤東外出求學前,改寫留給父親的一首詩。古往今來,凡能成大事者,都有著遠大的理想信念,毛澤東也是如此 。

毛澤東出生于中國內憂外患的年代,他很早就有了救國救民的意識。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湖南也興起響應武昌起義的熱潮。時刻關心時局的毛澤東興奮地投筆從戎,參加了長沙的革命軍。1913年,毛澤東考入湖南省立第四師范學校(次年并入第一師范學校),他救國救民的思想進一步迸發,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為訓并與同學們共勉。青年毛澤東的身上,深刻體現著對國家和民族出路的熱切關注、深入思考和使命擔當。◎思考并在課本上找出什么是個人理想?什么是社會理想?青年毛澤東是如何將個人理想與社會理想相結合的?個人理想是指個體對于自己未來生活的向往和期待。個人理想的含義社會理想是指社會全體成員所具有的共同理想和追求。社會理想的含義那個人理想與社會理想又是以怎樣的關系存在的?個人理想以社會理想為指引。社會理想是個人理想的凝練和升華。12下面我們來看一看魯迅的故事,看看他是怎樣把個人理想與社會理想相結合的。

魯迅的父親37歲因病平逝,15歲的魯迅萌生了要學習醫學的愿望,面對國家的內憂外患,魯迅還有了“此爭時便去當軍醫”的夢想。后來,魯迅在日本仙臺醫專學習時,看到了時事影片中一些國人的麻木態度,思想大受觸動。他認為:“所以我們的第一要著,是在改變他們的精神,而善于改變精神的是,我那時以為當然要推文藝,于是想提倡文藝運動了。”由此,魯迅便棄醫從史,立志用手中的筆喚醒民眾。無論是學醫,還是投身文學,魯迅樹立的個人理想都離不開當時的社會背景,并始終以社會理想為導向。相關鏈接

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只有自覺地把個人理想融人社會理想,把小我融入大我,把人生追求與社會進步相結合,才能更好地實現人生理想。廣大青年應當在社會理想的指引下,奮發有為,勇于追求個人理想,更要在實現個人理想的過程中,為實現社會理想貢獻力量。啟思導行

選取身邊人如老師、父母等,結合他們的職業及承擔的社會責任開展一次訪談活動。聽取并分析他們關于個人理想和社會理想的看法,以及他們是如何將小我融入大我的,并與同學們分享自己的心得。采訪對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采訪時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采訪內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個人心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超級瑪麗大冒險?在長期的生產活動中,我國北方農民總結出“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當時”的農諺。但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北半球氣候帶北移,如今我國北方冬小麥的播種時間已經變成了“寒露種麥正當時"。這說明A.自然規律的變化取決于人的觀察結果B.一切事物都處在永恒的運動、變化和發展之中C.主觀能動性和客觀規律性相互影響、相互決定D.認識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永無定論的過程√?鳥能筑巢,人能蓋房子;燕子冬去春來,人則春播秋收。但人的活動和其他動物的活動有著質的區別。這是因為A.人具有獨特的主觀能動性B.人有大腦,其他動物沒有大腦C.其他動物的主觀能動性沒有人的大D.其他動物的思維能力是有限的√?2000年8月5日,俄羅斯遠東薩哈林地區發生了里氏8.5級大地震。地震發生前,俄羅斯科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