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產業園規劃及建筑設計研究_第1頁
服裝產業園規劃及建筑設計研究_第2頁
服裝產業園規劃及建筑設計研究_第3頁
服裝產業園規劃及建筑設計研究_第4頁
服裝產業園規劃及建筑設計研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服裝產業園規劃及建筑設計研究摘要: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推動服飾時尚的快速發展。各地出現以服裝設計、生產、展示、銷售的全新的時尚產業園。關鍵詞:時尚產業園;整體設計。引言:之前有天貓、淘寶對線下商業模式產生巨大的影響,現在正值線上帶貨全面爆發,直接影響商業運營方式。各有優缺點,根據市場反饋可能會有更多服飾品牌重新開張線下體驗店。之禾品牌摒棄多余設計,展示天然、環保之美。這給服裝產業園設計帶來無窮魅力。項目概況:本項目基地位于松江區,地塊編號:XQ(c)-15-002(試點園區北部工業分區B12B-6C-2)地塊。基地東臨新格路,南臨河道,西臨張涇河,北臨空地。東側緊鄰杉華公寓。項目用地只能從用地東側邊界延伸的新格路進入,新格路為南北向(偏西南向),因此地塊南端寬度較小。基地東邊界線南北約380米,北邊界東西約160米,西側和南側有6米寬度的防汛通道,總用地面積43211.4㎡。基地內地勢平坦,自然地面基本平整,絕對標高在3.0。規劃設計條件:規劃用地性質:工業用地(M1)建設用地面積43211.4㎡容積率:2.0綠地率>10.0%建筑限高≤30米預制裝配率達到40%(下圖:紅線及衛星地圖)(下圖:基地分析)2、規劃設計2、1規劃設計理念整體設計要體現“之禾”服裝品牌“天人合一”東方哲學,關注環境,沒有多余,呈現天然之美的理念。(下圖:車間現狀)設計概念(下圖:夜景鳥瞰圖)項目工業廠房的設計由四層高的實體建筑和橫跨在其上方的長廊式建筑組成,是整個園區建筑群的主要特色組成部分。由于基地面積緊湊狹長,該建筑的柔和圓角有利于建筑周圍大型車輛交通的暢通行駛,同時也賦予建筑特有的雕塑般的造型。懸浮于下部實體建筑之上的約長272米的長廊式建筑體別出心裁地描述了構思新奇,不同流俗的建筑語言。其透明的外立面與下方的實體建筑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既有工業建筑的厚重感,又有時代建筑的簡潔性。(下圖:西北角鳥瞰圖)(下圖:西側鳥瞰圖)生產廠房通過立面上連續的帶型條窗滿足了室內自然采光的需求,同時這些帶型條窗也更突出了建筑的水平向的特征。大進深的建筑通過在其內部設置安裝玻璃幕墻的內庭院能夠很好地將自然光線引入到更深處的生產區空間,并起到了室內通風換氣的有利作用。配套宿舍樓建筑采用長條形布局,并以短徑圓轉角處理與工業廠房建筑形成呼應關系。2.2總體布局整個工業廠房占據了建設基地的大部分。進深較大的方形體塊平行于新格路東側直線路段,進深較短的長方形體塊平行于新格路南側直線路段,兩個形體南北相接形成了用地東側的V字形入口空間,這樣的安排盡可能地降低了建筑對用地南側和西側的兩大片綠化景觀區域的影響,使得現狀的濕地景觀的部分能夠得以保留。基地的南側設有一座開關站、一座生產垃圾房和一個室外冷卻塔放置區域;西側設有一座水處理車間;三個門房建筑分別布置在基地沿新格路的中段、北側及南側的出入口附近。長條形配套宿舍樓布置在靠基地北側邊界,距離南側工業廠房約16米。整個建筑與工業廠房的北立面平行。配套宿舍樓的東側設有一座生活垃圾房。本項目的東側,高層廠房退道路大于8米,北側退北界大于9米。地下室退用地紅線不小于3米且不小于埋深的0.7倍。主要經濟技術指標序號名稱數量單位備注1總用地面積43211.4㎡2總建筑面積108937.72㎡其中地上建筑面積89110.00㎡其中計容建筑面積86422.50㎡地下建筑面積19827.72㎡3建筑占地19552.45㎡4建筑密度45.25%5容積率2.00—6綠地面積4750.25㎡7綠地率10.99%8機動車數量246個含10%充電車車位其中地上23個工廠貨車位13個,食堂裝卸貨車位1個,小汽車停車位9個其中地下223個其中4個殘疾人停車位,24個充電車車位9非機動車數量302個全部位于地下2.3豎向設計杉華公寓主入口的道路標高未3.45米,杉華公寓南側隧道口道路標高3.458米,根據松江區土地使用權招拍掛辦公室給出的信息,基地南側新格路延伸段橋頂標高按6.1米考慮,但新格路延伸段計劃改造的道路設計標高未知。根據道路找坡的相關規定,暫定基地中部和南側出入口豎向標高為4.7米。基地內為4.8米。依據上述暫定條件,設計室內標高±0.000為5.80米,室內外高差0.150米。室外地坪最低處高于新格路中心線標高0.1米;基地整體以1%~1.5%的坡度坡向周邊道路。2.4交通設計和流線組織1、基地車行出入口:整個園區進入基地共設有2個機動車出入口,1個人行出入口(同時作為消防緊急出入口使用),分別設置在東面新格路的中部、南端及北部。小汽車進入基地的主要出入口布置在中部出入口,中部車行出入口的寬度為11米,南側車行出入口的寬度為11米,方便大型運輸車輛的出入。北側的消防應急出入口的寬度為6.5米。各個出入口之間的距離不小于15米。2、建筑出入口建筑中部的V字形入口空間主要為人流出入口,也是整個工業廠房的主要出入口,訪客接待等服務都設置在這里。工業廠房東北角的入口為生產車間員工的主要入口,南側入口為次要入口。宿舍樓人流主要入口設于北側,必要時也可以穿過食堂出入。食堂的出入口設于南側和西側。各建筑的出入口通過沿道路的人行專用通道能夠方便地聯接到。3、動態交通機動車道:基地內設有寬度6.5至8米的環路(兼消防通道)環繞在工業廠房周圍。貨車車道寬8米,汽車車道寬6.5米,消防專用車道寬4米。機動車流線:小型機動車可通過基地中部的主要車行出入口進入園區內部,或直接經由地下車庫出入口駛入地下停車庫,或駛入入口廣場空間下客。貨運車輛流線:貨車通過基地南部的貨運出入口進入園區,可右轉進入南部卸貨專區或左轉沿著環建筑的道路駛向西側的卸貨專區,但不能繼續行駛進入工業廠房北側的消防專用車道。在西側卸貨專區的盡端設有回車場地,便于車輛掉頭原路駛出。地下車庫出入口:車庫出入口分別在基地東北角和東側各設置一個。所有坡道均為雙車道,凈寬大于等于7米,坡道出入口滿足汽車停車庫規范的通視要求。非機動車入口:本項目的非機動地下車庫出入口一個設置宿舍樓東頭的下方,另一個設置在東北角處。4、靜態交通地上和地下車庫共有泊車位246個(包括10%的充電車位),地面23個,地下223個。其中地面運輸車輛停車位總共安排了14個園區總停車位246輛,總共包含有4個無障礙小車泊車位,均設置于地下車庫內。非機動車位數:302輛,地下自行車庫占地面積約545㎡,平均1.8㎡/輛。2.5日照設計經日照分析,配套宿舍樓滿足規范要求。本工程建成后對周圍建筑也無日照的影響。2.7景觀設計概念設計充分利用了用地西側和南側運河沿岸的怡人風景,現狀存留的自然濕地景觀也提升用地的景觀品質。工業廠房以西和以南的景觀區域的適當延伸,設計方贊同未來的工廠使用者對現狀濕地應可能地加以保護的提議,建議設置木制步道橫跨濕地,供人們進行休閑活動。鑒于工業廠房周邊均設有道路,相鄰路面主要采用硬質鋪裝,所以建筑部分在轉角處布置了圓角綠島。在主入口廣場、以及用地北側和中央入口之間的道路沿線均設有“景觀島”,為入口帶來一片郁郁蔥蔥的愉悅色彩,同時也將一些功能性的建筑或構筑物掩藏在其中,規整了園區環境。設置在地下層的鍋爐房排煙煙囪被設計成了一個標志性的構筑物,聳立在景觀島上。無論是白天還是夜晚都具有很好的辨識度。工業廠房屋頂的大片區域將布置成生態綠化花園。覆蓋土壤的區域,用于栽種植物。3、建筑設計3.1建筑與幕墻設計概念園區內的主要建筑是位于中心位置的工業廠房。工業廠房利用其4層高的混凝土實體外立面的底部建筑托起了上部玻璃幕墻外立面的連廊式建筑,襯托出其輕盈、懸浮的感覺,面對著不遠處G60滬杭高速公路,這個別致的建筑形態是一個重要的形象展示,也是這個地區的標識性建筑。混凝土和玻璃等材料的巧妙組合不僅體現出了工業建筑感。主體建筑的主要入口位于工業廠房1號樓兩翼間的V形空間區域。為使大進深建筑的生產區域能夠很好地被使用,設計利用在入口區域二層布置的一個向上開敞的內部庭院,將自然光線和自然通風充分地引入到以上樓層大進深的內部,為生產活動創造出了有利的和舒適的工作環境。四層高的工廠南區送貨區布置在底層靠東南側,在挑空的二樓下方是裝卸貨區,其懸挑部分起到了遮風避雨的作用。部分裝貨區還設置了液壓登車橋。工廠南區建筑西側的四層通高部分約有1269.57平方米大小,是個大空間的立體倉庫區域,內部將安裝當今高技術水平的現代化貨物分揀和貨物存儲的OSR系統。工廠區域的北區與南區在內部是相連的,每個樓層都布置有不同功能的生產車間。與東南側相似,在西北側的底層同樣也設置了一個裝卸貨區,方便不同類型貨物的裝卸。宿舍建筑底層的裙房沿用了混凝土外墻面與玻璃幕墻的結合,與工業廠房形成了相呼應的統一關系。而宿舍上部樓層的建筑立面上則添加了一些接近生活和親近人的建筑材料,如竹材等自然環保材料,給居住在里面的員工一種如家的美好感覺。首層布置了職工食堂,廚房及其配套用房,以及宿舍入口的前廳和生活便利店等。二層至六層均為宿舍樓層。在二層部分區域還布置了必要的醫務室和利于員工放松和交流的公共活動室。二層的室外綠化平臺同樣也是員工下班后的休閑場所。3.2建筑單體設計1.功能分區1),工業車間(建筑高度29.850米)(1)首層設置門廳、原料庫、卸貨區、配套、消防/安防/BA控制中心及10KV用戶站(2)二層至四層為生產車間(3)夾層為設備層,大屋面層設置樓梯間、設備間及電梯機房,屋面花園(4)五層為生產車間(5)六層為生產車間及設備空間2).配套宿舍樓(建筑高度25.10米,職工宿舍樓)(1)首層設置入口門廳、便利店,食堂、廚房及配套(2)夾層為設備層、裙房屋面為休閑平臺(3)二層至六層為宿舍樓層3),水處理車間(建筑高度6.20米)設置在地塊的西部4),煤氣表房/非機動車坡道/生活垃圾房(建筑高度3.15米)設置在地塊的東北部5),生產垃圾房(建筑高度6.15米)設置在地塊的南部6),開關站(建筑高度6.15米)設置在地塊的南部7),煙囪/標志塔(建筑高度36米)設置在地塊的東部8),1#2#3#門衛房(建筑高度3.15米),三個門衛值班室都附設衛生間9),水閘管理用房(已建)2.垂直交通本項目建筑均采用獨立疏散樓梯或者電梯加疏散梯結合的核心筒方式。工業廠房主入口集中布置了兩部客梯加一部疏散樓梯,北側工人主入口布置了三部客梯,南側靠近卸貨區域布置了一部貨梯專用梯加一部疏散樓梯,西側卸貨區布置了兩部貨梯專用梯及兩部疏散樓梯。此外還布置了5部單獨的疏散樓梯。配套宿舍樓在中部布置了兩部客梯,并在宿舍樓兩端布置了兩部疏散樓梯。電梯均滿足無障礙設計的要求。3.剖面設計工業廠房建筑首層6米,二層、三層、四層各4.5米。配套宿舍樓首層4.9米,室內外高差0.15米。層高設計既滿足底層公共空間的尺度,也能夠滿足食堂就餐區的凈高要求。門房、煤氣表房、疏散樓梯間層高3米,內外高差0.15米。4、無障礙設計本項目各方面都考慮到了殘疾人士的需要。無障礙設計的部位包括:建筑物入口:入口處的室內外高差為0.15m,設置坡度為1:20的平坡和道路廣場相接。本工程的無障礙設計內容還包括:大于15mm并以斜面過渡。廁所:各建筑樓棟底層核心筒內設置一處無障礙專用衛生間。結語:當前國內經濟發展迅速,各類產業園區項目的規模及投資也在迅速增加。合理優化的設計,快速推動工業建筑民用化設計的發展,實現企業與社會自然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參考文獻:1、國家規范及標準《民用建筑設計通則》GB50352一2005《工業企業總平面設計規范》GB50187-2012《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GBZ1-2010《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14《車庫建筑設計規范》JGJ100-2015《汽車庫、修車庫、停車場設計防火規范》GB50067-2014《無障礙設計規范》GB50763-2012《建筑工程建筑面積計算規范》GB/T50353-2013《民用建筑隔聲設計規范》GB50118-2010《建筑采光設計標準》GB50033-2013《建筑照明設計標準》GB50034-2013《建筑工程建筑面積計算規范》GB/T50353-2013《屋面工程技術規范》GB-5345-2012《建筑地面設計規范》GB50037-2014《建筑幕墻》GB/T21086-2007《屋面工程技術規范》GB-5345-2012《建筑地面設計規范》GB50037-2014《建筑玻璃應用技術規范》JGJ57-2009《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房屋建筑部分》2013版《飲食建筑設計規范》JGJ64-892、上海市規范及標準《上海市城市規劃管理技術規定》2011修訂版《建筑工程交通設計及停車庫(場)設置標準》DG/TJ08-7-2014《機動車停車庫(場)環境保護設計規程》DGJ08-98-2014《無障礙設施設計標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