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4.2人作與天開——中國古典園林藝術教學設計
課程基本信息學科美術年級高一學期秋季課題人作與天開——中國古典園林藝術教學目標1.了解中國古典園林意境生成的方式、價值與意義。2.通過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課后拓展等各種學習方式,培養學生分組搜集材料,整理和討論,專業表達、動手創作的能力,從理論與實踐深入理解“三境”的生成方法,加深對園林意境與繪畫文學戲曲等多元關系的理解,最終提高審美能力,愛上中國傳統文化。3.體會園林意境之博大精深,同時拓寬視野,形成開放包容的文化情懷,認識古典園林深邃的文化底蘊,挖掘民族文化內涵,增強文化自信,升華愛國情懷。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理解中國古典園林“生境-畫境-意境”三境生成方法,感受古園魅力,挖掘意境背后蘊藏著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和哲學思辨。從自然美、空間美、人文美三方面深入領會中國古典園林意境的藝術精髓,并能令理論立體起來,創造文人造園布局的文化意境,形成高中生必備的學科核心素養。
教學難點:1.通過各種意境的傳達,讓學生發現古典園林不僅有著建筑的實用性和功能性,更有著深邃的審美和文化內涵。
2.學會發現身邊與中國古園相關的元素,并能巧妙營造古園意境讓它為現實生活增添古典味。教學過程教材分析:本課出自人美版(2019)《美術鑒賞》必修模塊第四單元《無聲之韻——建筑藝術》主題二《人作與天開——中國古典園林藝術》,從“中國古典園林藝術的意境”這條線索展開對古典園林的學習。課前準備(教師):多媒體課件,在課前錄制好示范“案頭小園”的視頻,讓學生立體感受文人造園布局的文化意境,代表性的經典園石,園林模型創設氛圍,竹子小景觀……課前準備(學生):到圖書館閱讀教師推薦的中國古園的相關書籍,上機房查閱網上關于古園的資料。尋境初體驗——參觀校園,在校園尋找你覺得符合園林氣質的元素,思考這些元素如何營造校園文化意境的。學情分析:高中生一般只注重建筑的實用而往往忽略其審美和文化內涵,依照學情,立德樹人,深化文化內涵,各種情境的引導尤為重要了,教師應保護學生探究興趣,創造多種機會創境,古今中外題材豐富,輔助學生完成學習任務。教法:寓教于樂,采用情境設計、啟發演示、任務驅動等多元化方式,融古通今,觀察,感受,構思,創意,探索表現方法,高質量地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明確學習主題,養成合作探究的習慣,以及創作后的展示交流,闡述組內觀點,互相評價等學習活動,鼓勵學生在信息化技術環境和傳統教具相結合的教學環境下,通過合作獲得知識技能,形成創意見解,并能體現學科滲透的優勢,學會用美而科學的方式解決學習和生活中的問題。學法:調查分析、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分享成果并交流展示,組組互評等學習方法。評價機制:教師對學生的過程性評價自始至終貫穿于課堂中,通過情境和拋出問題引導學生自主探究,鼓勵學生自我和組內互評,提高整體組員的審美水平和鑒賞能力,如辨認園石環節,合作制作園林小景,從美學到文化底蘊,逐層領悟美,收獲喜悅的合作成果。結果性評價:豐富的視聽盛宴下,學生審美能力得到提升,帶動一些精神層面的,如人文素養、實踐創意素養,從身邊發現美的能力以及提升了在現實生活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及時合理的評價會幫助學生學會檢驗自己的學習態度,學習方法與成果,自我反思,靈活調整并判斷自己發展方向,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知識技能掌握程度,更應重視提升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學會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樣性。教學階段——教師活動:1.中國古典園林意境是如何生成的?從中國古典園林古老的建筑氣質(歷史悠久,小生態的自然生長)導出學習任務:中國古園生境——畫境——意境“三境”如何升華的?教師介紹中國古園三個創作境界:“生境”——“畫境”——“意境”,播放視頻,觀察園林有哪些主要的構成元素?設下懸念,引導學生思考園林元素如何通過巧妙布局而傳達出詩情畫意。學生活動:欣賞視頻,從唯美的視聽中尋找園林的主要構成元素——山水,花木,建筑,建筑又延伸出亭臺樓閣等多種形式,思考意境是如何生成的,知識內化。設計意圖:從古園的基本建筑氣質導入全課,為解說它意境生成的開展埋下伏筆。讓學生了解古典園林基本的組成元素,激起學生探索園林意境生成的方式有哪些。教師活動:(山水意境之疊山之境)園林是物化的山水畫,它把大自然山水花木濃縮在有限空間中,“雖由人作,宛自天開”,處處表達古人崇尚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創造出小中見大的山水意境。教師由元素導出園子里的山水元素,古人疊山理水,濃縮自然山水于有限空間,遵循中國“畫理”,顯示四季山貌之異趣,獲得不出城郭而獲山水之怡的山水意境。進而教師引導學生認識中國古典園林四大觀賞名石,引導學生思考園石如何進行疊山而形成人工自然山貌。學生活動:理解古人崇尚天人合一,濃縮自然精華,把山水情懷引入自己的園子,學會辨石的方法,思考園石如何疊山,形成自然山貌。設計意圖:讓學生了解古人“一峰則太華千尋,一勺則江湖萬里”的造園情懷,能夠辨認中國園林四大觀賞名石(靈璧石、太湖石、英石和昆石)的基本特征和古人利用園石的高低起伏,塑造成層次豐富的自然山貌,讓觀者恍如身在山林。教師活動:(山水意境之理水之境)水是一種非常可愛的生物,動靜相宜,還有各種水體發出的自然聲響,通過山的高低錯落及水的自然脈理,園水聚散開合,曲折多變,仿佛彈奏一曲天然的協奏樂。提問:如果讓你規劃一片荷花池,你會處理成滿池蓮或會留有空白?為什么?學生活動:學生分析出水中留白,便可有天光云影共徘徊的詩意,視覺上還有虛實相生的對比效應。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體會水動靜相宜的美學特征,觀水色,聽天籟,如何通過細節的布局營造詩意氛圍,如荷池留白的意圖,以及學生對古人和自然相處方式的思考,古人在家便可動觀流水靜觀山,繼而油然想到了天人合一的道家理念,產生古園文化意義深厚內涵的個人理解。教師活動:花木傳境——植物原是自然間尋常物,卻因文人賦予其性格,顯得淸貴無華。引導學生從竹子的各種感官給人帶來的感受,思考園主人栽竹的情懷?學生活動(課堂合作探究一):古人為什么喜歡在自家園中栽竹?(可從竹子的畫意,音律,人文等多重感官分析其清雅意境。)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合作探究,從竹子的視覺(形式美法則,竹影)、聽覺(詩詞里的“竹聲”,”竹制古典樂器)、人文(文人氣節)等分析竹子的特性,由外觀聯系到它風過不折,雨過不濁的文人氣節和詩性,接受一場詩意文化的熏陶,意境油然而生。教師活動:布局生境——引導學生做接龍題目,除了山水植物的玲瓏雅心,古典園林造園布局的詩意與奇巧令人驚嘆,處處表達人與自然和諧相融,方寸之間有大呼吸,妙在哪里?如由月色想到栽_柳_,雨滴想到了種_芭蕉_,花影考慮到_粉墻_,又如月到風來亭,三面環水,高挑于水面之上,有近水樓臺先得月之意,亭內正中高懸一面大鏡,每當中秋月夜,可見水中,鏡中,天上三月虛實相映,皆無可名狀。學生活動:學生課堂實踐,園林布局創意大接龍,感悟古人的造園智慧。設計意圖:園林內容不僅僅是讓學生“知道了什么”,而是著眼于“體悟到什么”、“聯想到什么”,并在實踐中感受“藝術化的生活”和“生活中的藝術”,強調藝術與文化、社會、精神和時代的關聯,突出人類創造性思維和藝術感知能力在當代的培養和創新,追求藝術欣賞和審美教育中蘊含的共情力、感受力、創造力潛能激發和民族審美基因的滋養與培育。教師活動:我們從古建典型圖例初步認識了亭臺樓閣軒榭廊舫外型的差異,這些形式在古園里應用也極為廣泛。學生活動:學生經過觀察,初步辨識古建外型。設計意圖:從古建里典型的圖例讓學生基本了解古建建筑形式的外型,引出這些建筑形式在中國古園里的應用也極為廣泛。教師活動:園林里建筑形式多樣,功能也各不相同,判斷圖中建筑哪一種是亭?哪一種是軒?它們在意境營造上起到哪些作用?學生活動:學生判斷,分析,如亭中空無墻,內外相通,這給山水畫家帶來靈感,用亭子來作透氣作用,軒是有窗的長廊或小屋,除了休憩,更適合慢下來在軒里寄托情思,引發詩情,說明中國的古園不僅可行可賞,還可思可怡情。設計意圖:強化了對學生畫意感(畫境)的認知,引導學生從中國古園建筑的不同功能延伸出其文化涵義,引入物景、畫境及詩境主題的思考里。教師活動:建筑與聲音的情契——聽與辨:聽一段昆曲片段,在樂曲中思考——昆曲的曲調和園林哪種元素的設計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創設建筑與聲音的情契:聲境——畫境——意境,引出古園含蓄的特質。學生活動:深度學習,聽曲哼調,感受昆曲與小徑異曲同工之妙,感受古園含蓄朦朧的意境。設計意圖:昆曲一唱三嘆的曲調和園林的曲徑通幽都表達了曲折含蓄的藝術境界,昆曲要隔著水聲才好聽,移步換景的逗留中,似能體會到品園恰如賞曲的妙處,聲境、畫境到意境,情景境三者交融,便是游人與古人超越時空的交流了。教師活動:園林中我們移步換景,造園家如何創造出“眼前處處有景”的建筑布局,進而營造出豐富的園林意境,通過老師的示范,同學們可嘗試為構景手段取個專業名稱?如游人通過框洞賞景,形成畫入鏡框中的造景方式,我們稱之為框景,通過分隔空間,制造出園中有園,景中有景的透視空間關系,我們稱它為分景,透過虛隔物看到的景象若隱若現,含蓄朦朧,我們稱之為漏景。學生活動:課堂互動,學生通過教師引導,為各種構景取名,體會創意的樂趣和布景生成意境的方式。設計意圖:引導學生為各種構景布局取名,存疑,釋疑,舉一反三,學習賞園的基本方法,加深學生對布景的體驗度和意境形成的認知度。教師活動:1.讓學生思考圖中主張古園讓景物用什么樣的方式進入觀者的視野?表達了何種意境?2.談談“滿園春色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的布景意境。學生活動:借景——學生根據所學分析,悟出布景的文化涵義,了解借景分有形和無形,感覺到其立意、布局、意境令人叫絕。障景——學生通過教師講解,明白障景“景物不藏則不深,不深則不奧,不奧則不幽“的意境,學生對”露”一枝紅杏,“藏”滿園春色,用空間魅力創造出欲說還休的中國式含蓄豐富之美贊嘆不已。設計意圖:借景——提出借景的妙處,有形的如園外的亭臺樓閣,巧于因借,“園外景”成“園內景”,滄浪亭里花窗四季借景,在海棠窗里望見竹子,在荷花窗里望見碧綠的芭蕉葉,在臘梅窗里望見火紅的楓樹,無形的是園林巧借日月精華,月影、樹影、風聲、雨聲、鳥語花香、云霧等虛景,如遠香堂和留聽閣同樣是園林賞荷處,一是通過嗅覺“遠香”,一是通過聽覺“留得殘荷聽雨聲”,讓人聯想到荷之不染,屬虛借之,把園林意境提高到一個更高的審美境界。障景——引導學生體驗障景充分體現古園隱匿與探索兩大主題的妙趣,如開敞與封閉的關系,明暗對比,中國園林的主景與高潮往往是“猶抱琵琶半遮面”,其精華部分要“千呼萬喚始出來”,方才見其境界深幽,又如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露”一枝紅杏,“藏”滿園春色,用空間魅力達到欲說還休的中國式含蓄之美,先抑后揚,先藏后顯,體現一種“名媛的矜持”。教師活動:妙趣成境——提問:同學們,經過圖片觀察,園林里有哪些妙趣?它們又是怎樣營造園林意境的呢?學生活動:自主回憶小時候去園林的一些經歷過的園林妙趣,與同學們一起分享。設計意圖:深化園林意境,園林里流動的不僅有水,還有光陰,陰晴雨雪,魚兒在水中游來游去,悠然自得,從無煩惱,養魚也是養心,造園者把國人追求天人合一的情懷隱藏在各種造園細節中。教學活動:文心蘊境——思考退思園的匾額和滄浪亭的楹聯如何文心蘊境的呢?學生活動:明白匾額于園林猶如須眉,字字珠璣,如“退思園”取《左傳》“進思盡忠,退思補過”之意而命名,滄浪亭楹聯“清風明月本無價,近水遠山皆有情”,寫盡了滄浪亭情境交融的風月山水。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體味中國古典園林所蘊含深刻的文學底蘊,中國古典園林常運用古代經史藝文或前人名句來點景、立意,如匾額,楹聯,建筑名字等,觸發后人憶古思今,通過文心傳達意境。教師活動:學習評價一——中國古園拙政園“冰裂紋”窗格、“冰紋”鋪地與匾額“玉壺冰”橫匾的組合,如何通過巧妙布局,生成如詩如畫的園林意境?學生活動:深度學習,明白匾額上的文字起到點題,烘托文人意境的作用。如拙政園冰裂紋窗,“玉壺冰”的橫匾,匾名摘自南朝鮑照“清如玉壺冰”之詩句,館內窗格紋樣及庭院鋪地均用冰裂紋圖案,甚見古雅。枇杷園“冰紋"鋪地,冰裂紋窗格,與院中主建筑玲瓏館匾額之一“玉壺冰”的涵意玉壺冰相呼應,匾額、窗、鋪地在這里達到了三者合一,形成了室內與室外、涵意與建筑裝飾的統一,傳達了園主追求冰清玉潔的境界。設計意圖:深化園林文心與意境相呼應,通過文心傳達意境,詩和物的審美意境融為一體。教師示范:老師嘗試用“三境”模式設計了一件文人“案頭小園”,我們來看看它的制作過程片段,立體感受文人造園布局文化,同學們在課后也可以小組合作做一個屬于自己精神家園的“案頭小園”。學生活動:視聽教師示范案頭小園制作的過程,體悟元素布局產生意境的設計意圖,品味文人雅致生活的意趣所在。設計意圖:鼓勵學生創造屬于自己的“一方小園”,詩意的生活聽起來成本昂貴,但園林意境不在于房子多大,是我們對理想生活的想象和創造,哪怕一盆小小的盆栽,我們模仿自然顏色,聲音和氣息,把他們搬到一方天地,成為我們與自然親近的對話方式。教師活動(課堂合作探究二):同學們通過學習園林從“生境”——“畫境”——“意境”的升華過程和一些布局技巧,參考小園景觀圖,運用教師準備的一些小園元素,合作設計制作一個小園景觀,說出你如何用元素布局營造你心中詩情畫意的桃花源,體現天人合一的造園意境的設計意圖。學生活動:參考教師示例圖,初步掌握通過元素布局生境的造園技巧,眾人拾柴,合作探究,成品展示,總結分享,自我評價和組組互評,闡明設計意圖。設計意圖:讓學生利用身邊的古典園林元素,初步掌握小品景觀設計,合作探究如何布局生境,并展開自我評價和同學間的互評,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教師記錄學生創作過程結果,為持續學習提供動力和之前的參考,并過程性評價學生作品,肯定其造園構想,在細節處給予科學指導,給予學生改進提升的空間,如疊山理水的透氣堆砌章法等。教學活動:2.中外園林意境的相互影響與融合學習任務:理解中國古典園林意境文化的輸出與輸入。中國古園以高水流水,宜賞宜居的造園意境被美國、德國、法國等國家所模仿,以蘇州網師園中“殿春簃”為藍本的“明軒”落戶美國,開創了中國園林走出國門之先河,從此江南園林在全世界清韻遠播。1980年,以蘇州網師園中“殿春簃”為藍本的“明軒”落戶美國,開創了中國園林走出國門之先河,從此江南園林清韻遠播,頻繁亮相世界各地,那些國外游人對中國古園持有近乎神圣的敬仰,他們步入園林,舉手投足顯得溫文爾雅。學生活動:自主學習,欣賞一系列他國模仿中國古典園林的圖片,如以蘇州網師園中“殿春簃”為藍本的“明軒”落戶美國,開創了中國園林走出國門之先河,感受祖國璀璨建筑文化對世界建筑的深遠影響。設計意圖:肯定中國傳統園林傳統思維方式與價值觀,中國古園溝通了東西方古老與現代的橋梁,以其精雕細作的設計折射出中國文化取之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深邃意境,增強學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培養其愛國情懷。教學活動:日本枯山水園林在吸收中國園林藝術的基礎上,其中“水”通常由砂石表現,“山”通常用石塊表現,有時也會在沙子的表面犁出紋路來表現水的流動,用極少的元素創造出能使人入靜入定、超凡脫俗的心靈感受,反映了禪宗美學枯與寂的意境。學生活動:學生在日式風格的旋律里身入其境,對比鑒賞,提出自己的見解,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發現日本園林從模仿中國自然園林到形成自己民族特色的園林,區別中日園林風格文化之迥異。設計意圖:讓學生感受不同國家因文化背景的不同,產生的建筑形式以及傳達的意境也是各異的。教師活動:月亮門是中國古典園林常見的一種建筑形式,天圓地方,圓是國人的宇宙觀,月門它內斂而圓通,含蓄而豐盈,在月門的虛實掩映下,移步換景,半遮半掩不經意勾勒出無形的詩情畫意,令觀者有著雖在鬧市卻如在山林的無窮韻味,它傳到了日本,被簡化了很多裝飾性的元素,形成極簡的禪風韻味,美國人則用在他們心中代表永恒的石頭砌成了他們的月亮門。學生活動:了解各國地域文化背景的不同在各國紛呈的藝術體現,因此對月亮門傳達出來的意境也不同。設計意圖:讓學生理解月亮門在中式園林中不僅只是圓月形狀的象征,更代表了深邃的哲學思辨,傳達深遠的意境。教師活動:介紹西方建筑文化影響到中國的案例——圓明園的西洋樓。當中國建筑文化對西方產生影響時,西方建筑文化也同樣影響到中國,最突出的例子便是圓明園的西洋樓。“西洋樓”是當時歐洲盛行的巴洛克風格,考慮到中國的國情,西洋樓的噴水塔做成了中國佛塔的形狀,用鳥獸形象代替了西方的裸體人像雕刻,一些石雕裝飾上也用了一些中國的紋樣形成中西合璧的建筑意境。學生活動:學生感受中西合璧體現在園林里的妙趣和別樣的意境。設計意圖:拓寬學生的國際視野,深化中外園林融合的理念,讓學生感受中國古園不一樣的“中國古典西洋味”。教師活動:品園,是懷古,更是惜今,火燒圓明園的歷史帶給國人太多遺憾,銘記歷史,吾輩自強,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教授郭黛姮團隊歷經15年,終于完成了圓明園的虛擬復原,嚴謹精確的數字化建造,重現圓明園燦爛歷史。播放圓明園數字化復原后的視頻,請同學們談談觀后感。學生活動:深度學習,穿越時空,一起領略“萬園之園”昔日之境,對比圓明園虛擬復原后的昔日風光與現實相片里的圓明園,唏噓不已。設計意圖:向學生傳達這些珍貴的意境雖不可言,卻需要我們用強大的力量去守護,守護古建,守護城,守護文化瑰寶,激發學生愛國,強國的堅定信念。教師活動:學習評價二——分析圖例中日融合風自宅庭院的“山水意境”如何體現的?透過門窗看景,融合了中國園林何種造園布局,從而產生園林意境的?學生活動:分析——流動的曲線表示著江河大海的水面,“水中”浮現的石塊寓意山石島嶼。一般在走廊可以最近距離地觀賞枯山水,但是從房間中向外看也別有一番意趣,包含中國園林隔景和框景的造園模式,學生從自宅庭院的具體實例領悟到中日園林理念及表現出意境的相融與差異。設計意圖:引導學生了解這種中式園林與枯山水無縫銜接的模式,引導人與景觀進行深刻而有意義的對話,在意境中覺悟山水世界。教師活動:3.中國古典園林意境對現實世界的啟示(餐桌上的中國文化——侃侃的“古園夜宴意境”)學習任務:理解中國古典園林意境是對傳統的回歸和超越。園林意境對現代人的雅致生活理念有著諸多啟示,介紹89年小伙侃侃把園林理念運用到他的“夜宴”設計中,非常注重氛圍的營造,園林、花鳥、美器,都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侃侃布置“夜宴”的靈感,來自于五代時期的《韓熙載夜宴圖》。他的晚宴更像是一幅古色古香的長卷,內容一點點展開,讓你不斷邂逅驚喜,直到最后才能看到場景鋪開后的全貌。待到酒過三巡,大家的興致慢慢被燃起的時候,軸線的另一頭會有個唱著昆曲的女子,輕挪蓮步,款款而來,“未見其人先聞其聲”,這就是夜宴營造的古園意境。學生活動:一場不只是色香味俱全的“夜宴”意境引起了學生意味深長的探究欲,他們發現侃侃的晚宴如園景,先抑后揚,直到最后才能觀全貌。“未見其人先聞其聲”的昆曲元素又為其增添了許多曲境,這就是侃侃營造的“中國古園意境”。設計意圖:真實的案例令學生理解到古園喚醒文化回歸,更喚醒人們對理想生活思考與探索。教師活動:介紹一些公共服務區域如蘇州陽澄湖服務區和蘇州公交站臺如何受到園林元素的影響,從而契合古城情境的。學生活動:自主學習園林意境對現代人的影響,蘇州陽澄湖服務區建造了四座“迷你版”的蘇州園林,園林中有水鄉,水鄉中有園林,將蘇州的古典元素運用得淋漓盡致。而蘇州公交站臺采用園林元素亭廊結合建筑形式,車站內掛流蘇,宮燈,開漏窗,坐凳為美人靠,柱上懸掛楹聯,與古城情境高度契合。設計意圖:從實例里讓學生直觀發現園林元素在現實中的應用,鼓勵學生從周圍尋找園林元素,發掘它是如何與周圍環境相融,營造古典意境的。教師活動:中國古典園林意境對服裝設計的啟示——展示服裝設計與園景設計的融合圖,如鏤空似若隱若現的框景;疊穿似層次分明的障景……學生活動:學生欣賞,理解文化與文化,文化與藝術相融境界,當園林的布局,變成時裝的剪裁,穿上時是衣服,走動時是活過來的景致,含蓄雅致,虛實相生。設計意圖:引導學生發現園林布局設計理念在生活中的應用,當園林布局成為“行走的風景線”,含蓄雅致,虛實相生。教師活動:古園“守拙”的人文境界——人文引導園林意境帶給人類關于生存,生活的一些啟示,枯木,怪石,殘荷,古園主人守一份天真,守一份自然,守一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