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企業財務制度與規范手冊TOC\o"1-2"\h\u30245第1章企業財務管理制度概述 359091.1財務管理的目的與意義 3179321.2財務管理的基本原則 4191441.3財務管理制度體系 429408第2章財務組織結構與職責 5220482.1財務部門的組織架構 5241812.2財務部門崗位職責 584912.3財務人員職業素養與行為規范 612314第3章預算管理 6326473.1預算編制與審批 6225923.1.1預算編制原則 615443.1.2預算編制程序 6281623.1.3預算審批流程 7221573.2預算執行與監控 777303.2.1預算執行原則 7233953.2.2預算執行程序 7244793.2.3預算監控措施 7304463.3預算調整與考核 7324253.3.1預算調整原則 744643.3.2預算調整程序 8251883.3.3預算考核原則 8322883.3.4預算考核程序 816338第4章資金管理 8148404.1資金籌集與管理 8215084.1.1資金籌集 8230014.1.2資金管理 9174364.2資金使用與監控 9273894.2.1資金使用 9313684.2.2資金監控 9245294.3資金結算與風險管理 9212294.3.1資金結算 9134734.3.2風險管理 1012958第5章財務報告與分析 1048095.1財務報告的編制與披露 10229315.1.1報告編制原則 10118445.1.2報告編制要求 10225805.1.3披露內容 10145405.1.4報告審批流程 10144615.2財務分析方法 10243015.2.1比率分析法 1074935.2.2趨勢分析法 1099095.2.3因素分析法 11288435.2.4競爭對比分析法 1112595.3財務預警與風險防范 11171395.3.1財務預警指標 11258415.3.2預警機制 11177635.3.3風險防范措施 111885.3.4風險評估與應對 1126839第6章資產管理 1144866.1固定資產管理 1197666.1.1范圍與定義 11264136.1.2購置 11262616.1.3使用與維護 1290446.1.4改造與升級 12299226.1.5處置 12324516.2無形資產管理 12255236.2.1范圍與定義 12293396.2.2研發與取得 12318496.2.3使用與維護 12113546.2.4處置 1286196.3投資性房地產管理 12109426.3.1范圍與定義 13110426.3.2購置 1348766.3.3出租 13113266.3.4維護 1323756.3.5處置 1326110第7章負債管理 13274767.1流動負債管理 13256127.1.1短期借款管理 1336267.1.2應付賬款管理 1319667.1.3預收賬款管理 13218757.1.4其他流動負債管理 1359867.2長期負債管理 143347.2.1長期借款管理 14245967.2.2債券管理 14110277.2.3其他長期負債管理 1475077.3債務風險控制 14290017.3.1債務風險識別 14184237.3.2債務風險評估 1451637.3.3債務風險控制措施 1499947.3.4債務風險監控 143948第8章所有者權益管理 1474188.1實收資本管理 14253788.1.1實收資本的概念 15151988.1.2實收資本的構成 1533278.1.3實收資本的管理 15147998.2資本公積管理 15317998.2.1資本公積的概念 1542638.2.2資本公積的構成 15240138.2.3資本公積的管理 15160408.3盈余公積與未分配利潤管理 16194888.3.1盈余公積與未分配利潤的概念 16145448.3.2盈余公積的構成 169968.3.3盈余公積與未分配利潤的管理 1615854第9章稅收籌劃與合規 1645939.1稅收政策與法規 16214229.1.1稅收政策概述 16185829.1.2稅收法律法規 1685029.2稅收籌劃方法與策略 17649.2.1稅收籌劃原則 17152489.2.2稅收籌劃方法 1717319.2.3稅收籌劃策略 17231539.3稅收合規與風險防范 17311119.3.1稅收合規管理 17246009.3.2稅收風險防范 1727227第10章內部控制與審計 181366610.1內部控制制度 182759310.1.1內部控制概述 181722510.1.2內部控制制度設計 181871810.1.3內部控制制度的實施與評價 182389410.2內部審計與風險管理 18396110.2.1內部審計概述 181968010.2.2風險管理框架 183088610.2.3內部審計與風險管理的結合 182740710.3外部審計與配合事項 18347910.3.1外部審計概述 182660010.3.2配合外部審計工作 181783210.3.3外部審計報告與整改 19第1章企業財務管理制度概述1.1財務管理的目的與意義企業財務管理旨在合理配置企業資源,保障企業資金安全,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其主要目的與意義如下:(1)保障企業資金安全,降低財務風險;(2)優化資本結構,提高融資效率;(3)合理分配利潤,保障投資者權益;(4)指導企業經營決策,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5)規范企業財務行為,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1.2財務管理的基本原則企業財務管理應遵循以下基本原則:(1)合法性原則:嚴格遵守國家法律法規,保證企業財務活動合規合法;(2)真實性原則:如實反映企業財務狀況,保證財務信息的真實性、完整性和準確性;(3)效益原則:以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為核心,合理配置企業資源,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4)風險控制原則:建立健全風險管理體系,有效識別、評估和控制財務風險;(5)一致性原則:企業財務政策、會計處理方法等應保持前后一致,便于財務分析及內部管理。1.3財務管理制度體系企業財務管理制度體系包括以下方面:(1)組織結構:明確企業財務管理組織架構,設立財務管理部門,制定各級財務人員的職責和權限;(2)財務計劃與預算制度:制定財務計劃與預算,對企業經濟活動進行預測、控制和監督;(3)資金管理制度:規范企業資金的籌集、使用、回收和分配,保證資金安全、高效運行;(4)成本管理制度:建立成本核算體系,進行成本控制,提高企業成本競爭力;(5)財務報告與分析制度:定期編制財務報告,對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進行分析,為決策提供依據;(6)內部審計制度:建立健全內部審計機制,對企業財務活動進行監督、評價和改進;(7)財務信息化管理制度: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提高企業財務管理水平和效率。第2章財務組織結構與職責2.1財務部門的組織架構企業財務部門作為公司核心部門之一,其組織架構的合理性對于企業財務管理的有效性。一般來說,財務部門的組織架構可分為以下幾個層次:(1)財務總監:負責公司財務戰略規劃、財務政策制定及整體財務管理工作。(2)財務經理:協助財務總監進行日常財務管理工作,負責部門內部管理、人員培訓和業務指導。(3)財務主管:負責某一具體財務業務領域的工作,如會計、資金、稅務、成本等。(4)財務專員:負責具體業務操作,如記賬、核算、報表編制、稅務申報等。2.2財務部門崗位職責為保證財務部門的正常運行,以下為財務部門各崗位職責的概述:(1)財務總監:1)制定公司財務戰略,參與公司重大經營決策;2)制定財務政策和制度,保證財務報告的真實、準確、完整;3)監督和管理財務部門,提高財務管理水平;4)維護與銀行、稅務等外部單位的關系。(2)財務經理:1)協助財務總監進行日常財務管理工作;2)負責財務部門內部管理、人員培訓和業務指導;3)負責編制財務預算、分析預算執行情況;4)負責制定和完善財務流程,提高工作效率。(3)財務主管:1)負責某一具體財務業務領域的工作;2)制定和執行業務操作規范;3)監督和管理下屬專員的日常工作;4)參與財務報告的編制和分析。(4)財務專員:1)負責具體業務操作,如記賬、核算、報表編制、稅務申報等;2)遵守財務制度和流程,保證財務數據的準確性;3)協助財務主管完成其他相關工作。2.3財務人員職業素養與行為規范財務人員作為企業財務管理的主體,其職業素養與行為規范對企業財務管理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以下是財務人員應具備的職業素養與行為規范:(1)誠信守法:財務人員應具備高度的職業道德,嚴格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公司規章制度。(2)專業素養:財務人員應具備扎實的財務知識和專業技能,不斷提高自身業務水平。(3)嚴謹細致:財務工作涉及大量數據,財務人員應嚴謹細致,保證數據準確無誤。(4)保密意識:財務人員應具備較強的保密意識,嚴格保護企業財務信息不被泄露。(5)團隊協作:財務人員應具備良好的溝通和團隊協作能力,共同完成財務管理工作。(6)持續學習:財務環境不斷變化,財務人員應保持持續學習,適應財務管理的發展需求。第3章預算管理3.1預算編制與審批3.1.1預算編制原則企業預算編制應遵循以下原則:合法性、完整性、科學性、可行性、激勵與約束相結合。保證預算編制合理、合規,有利于企業戰略目標實現。3.1.2預算編制程序(1)明確預算編制的目標和任務;(2)收集、分析預算編制所需的信息;(3)制定預算編制方案;(4)分解預算目標,下達預算編制任務;(5)編制預算草案;(6)匯總、審核預算草案;(7)提交預算草案審批。3.1.3預算審批流程(1)企業內部審批:預算草案經相關部門審核后,提交企業董事會或預算決策機構審批;(2)上級主管部門審批:根據企業性質和預算管理要求,需將預算草案報上級主管部門審批;(3)對外報送:根據法律法規要求,將預算草案報送相關部門。3.2預算執行與監控3.2.1預算執行原則預算執行應遵循以下原則:及時性、合規性、有效性、協調性。保證預算執行順利進行,提高企業運營效率。3.2.2預算執行程序(1)分解預算指標,明確各部門、各崗位的預算責任;(2)制定預算執行計劃,明確時間節點;(3)跟蹤預算執行情況,及時分析預算執行差異;(4)采取措施,保證預算目標的實現;(5)定期報告預算執行情況。3.2.3預算監控措施(1)建立健全預算管理制度,規范預算執行行為;(2)設立預算監控機構,加強對預算執行的監督;(3)開展預算審計,保證預算執行合規;(4)建立預算預警機制,提前識別和防范風險;(5)定期對預算執行情況進行分析,提出改進措施。3.3預算調整與考核3.3.1預算調整原則預算調整應遵循以下原則:必要性、合規性、謹慎性、及時性。保證預算調整合理,有利于企業戰略目標實現。3.3.2預算調整程序(1)提出預算調整申請;(2)審核預算調整申請,評估調整對預算目標的影響;(3)批準預算調整申請;(4)實施預算調整;(5)報告預算調整情況。3.3.3預算考核原則預算考核應遵循以下原則:公平、公正、公開、激勵與約束相結合。保證預算考核客觀、合理,激發企業內部活力。3.3.4預算考核程序(1)制定預算考核辦法;(2)設立預算考核機構;(3)收集預算執行數據,進行預算考核;(4)公布預算考核結果;(5)根據預算考核結果,實施獎懲措施;(6)總結預算考核經驗,完善預算管理體系。第4章資金管理4.1資金籌集與管理4.1.1資金籌集本節主要闡述企業在資金籌集過程中的規范要求。企業應根據發展戰略和資金需求,合理選擇融資渠道及方式,保證資金來源的合規性和經濟性。(1)融資渠道:企業應充分利用國內外資本市場,選擇合適的融資渠道,如銀行貸款、債券發行、股票融資等。(2)融資方式:企業應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融資方式,包括債務融資、股權融資、混合融資等。(3)融資成本:企業應合理評估融資成本,降低融資風險,保證融資成本的合理性。4.1.2資金管理本節主要闡述企業在資金管理過程中的規范要求。(1)資金計劃:企業應制定年度和季度資金計劃,合理預測資金需求,保證資金使用的有序性。(2)資金使用:企業應合理配置資金,保證資金使用的效益最大化。(3)資金調度:企業應加強內部資金調度,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降低資金成本。4.2資金使用與監控4.2.1資金使用本節主要闡述企業在資金使用過程中的規范要求。(1)投資決策:企業應建立投資決策機制,對投資項目進行嚴格的財務分析和風險評估。(2)投資管理:企業應加強投資項目管理,保證投資收益的實現。(3)日常運營資金:企業應合理控制日常運營資金,保證資金使用的合規性和效益。4.2.2資金監控本節主要闡述企業在資金監控過程中的規范要求。(1)資金監管機制:企業應建立健全資金監管機制,對資金使用過程進行有效監控。(2)財務報告:企業應定期編制財務報告,真實反映資金使用情況,提高財務透明度。(3)內部審計:企業應加強內部審計,及時發覺和糾正資金使用中的問題,防范風險。4.3資金結算與風險管理4.3.1資金結算本節主要闡述企業在資金結算過程中的規范要求。(1)結算方式:企業應選擇合適的結算方式,保證資金結算的安全、快捷。(2)結算管理:企業應加強結算管理,保證結算數據的準確性和及時性。(3)外匯管理:企業應遵循國家外匯管理政策,合理使用外匯資源,降低匯率風險。4.3.2風險管理本節主要闡述企業在資金風險管理過程中的規范要求。(1)風險識別:企業應識別資金管理中的各類風險,如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市場風險等。(2)風險評估:企業應建立風險評估機制,對各類風險進行量化分析。(3)風險控制:企業應采取有效措施,降低風險發生的可能性,保證企業資金安全。第5章財務報告與分析5.1財務報告的編制與披露5.1.1報告編制原則財務報告編制應遵循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和公平性原則。報告內容應真實反映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5.1.2報告編制要求企業應根據國家統一的財務報告編制規定,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制定財務報告編制的具體操作流程。報告編制過程中,應保證財務數據準確無誤,報表項目清晰明了。5.1.3披露內容財務報告應包括以下內容: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所有者權益變動表及其附注。附注內容應詳細披露企業采用的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關聯方交易等重要信息。5.1.4報告審批流程財務報告編制完成后,應提交企業董事會審批。審批通過后,及時對外披露。5.2財務分析方法5.2.1比率分析法比率分析法是通過計算財務報表中相關項目之間的比率,分析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的方法。主要包括:償債能力比率、營運能力比率、盈利能力比率和現金流量比率。5.2.2趨勢分析法趨勢分析法是通過比較企業連續幾個會計期間的財務數據,分析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變化趨勢的方法。5.2.3因素分析法因素分析法是分析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變動原因的方法。通過分解影響財務指標的各種因素,找出關鍵因素,為企業決策提供依據。5.2.4競爭對比分析法競爭對比分析法是將企業與同行業競爭對手的財務數據進行對比,分析企業在行業中的競爭地位、優勢和劣勢。5.3財務預警與風險防范5.3.1財務預警指標企業應建立財務預警指標體系,包括但不限于:流動比率、速動比率、資產負債率、凈利潤率、現金流量凈額等。5.3.2預警機制企業應設立專門的財務預警部門,定期監測預警指標,發覺異常情況,及時采取應對措施。5.3.3風險防范措施企業應建立健全財務風險防范機制,包括但不限于:完善內部控制系統、加強財務信息管理、制定合理的財務策略、建立財務應急計劃等。5.3.4風險評估與應對企業應定期進行財務風險評估,識別潛在風險,制定相應的應對措施。同時關注外部環境變化,及時調整財務政策和經營策略,降低財務風險。第6章資產管理6.1固定資產管理6.1.1范圍與定義固定資產是指企業為生產商品、提供勞務、出租或經營管理而持有,預期能夠使用超過一個會計年度且單位價值達到規定標準的非貨幣性資產。本章所述固定資產管理包括固定資產的購置、使用、維護、改造、處置等環節。6.1.2購置企業購置固定資產,應遵循效益原則、合理性原則和可行性原則。購置前應進行充分的市場調查和技術論證,編制固定資產購置計劃,明確購置固定資產的類型、數量、規格、功能和預算。6.1.3使用與維護企業應建立健全固定資產使用和維護制度,保證固定資產的安全、完整和有效使用。使用部門應定期對固定資產進行保養和維護,提高固定資產的使用效率。6.1.4改造與升級企業應關注固定資產的技術進步和市場需求,適時對固定資產進行改造和升級。改造和升級應充分考慮經濟效益,保證投資回報。6.1.5處置企業應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合理處置固定資產。固定資產處置包括出售、報廢、捐贈等。處置過程中應嚴格遵循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保證企業利益不受損失。6.2無形資產管理6.2.1范圍與定義無形資產是指企業擁有或控制的沒有物理形態、可辨認的非貨幣性資產。本章所述無形資產管理包括無形資產的研發、取得、使用、維護和處置等環節。6.2.2研發與取得企業應鼓勵創新,加強無形資產的研發。研發過程中,應明確研發目標、預算和期限,保證研發成果具有實用性和經濟性。無形資產的取得應遵循合法、合規原則,保證企業權益。6.2.3使用與維護企業應建立健全無形資產使用和維護制度,保證無形資產的安全、有效使用。使用部門應定期對無形資產進行評估,了解其價值變化情況,提高無形資產的使用效益。6.2.4處置企業應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合理處置無形資產。無形資產處置包括出售、許可使用、捐贈等。處置過程中應嚴格遵循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保證企業利益不受損失。6.3投資性房地產管理6.3.1范圍與定義投資性房地產是指企業為獲取租金、資本增值或者兩者兼具而持有的房地產。本章所述投資性房地產管理包括投資性房地產的購置、出租、維護和處置等環節。6.3.2購置企業購置投資性房地產,應進行充分的市場調研和財務分析,保證投資決策的科學性和合理性。購置過程中,應關注房地產的地理位置、市場需求、租金水平等因素。6.3.3出租企業應建立健全投資性房地產出租管理制度,明確出租程序、租金定價、合同簽訂等環節。出租過程中,應遵循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保證企業利益。6.3.4維護企業應定期對投資性房地產進行維護和保養,保證房地產的安全、完整和有效使用。維護過程中,應關注房地產的維修、改造和升級,提高投資回報。6.3.5處置企業應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合理處置投資性房地產。處置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市場狀況、房地產價值和投資收益,保證企業利益最大化。第7章負債管理7.1流動負債管理7.1.1短期借款管理企業在進行短期借款時,應充分考慮借款用途、金額、期限、利率等因素,合理選擇金融機構,保證借款成本最低。同時應建立完善的短期借款審批制度,保證借款行為的合規性。7.1.2應付賬款管理企業應加強應付賬款的管理,保證應付賬款的及時支付,維護良好的供應商關系。同時應合理利用應付賬款政策,爭取供應商的優惠政策,降低采購成本。7.1.3預收賬款管理企業應合理制定預收賬款政策,保證預收賬款的安全性和合規性。對于預收賬款的使用,應嚴格按照規定用途進行,避免資金挪用。7.1.4其他流動負債管理企業應加強對其他流動負債的管理,如應付工資、應交稅費等,保證各項流動負債的合規性和合理性。7.2長期負債管理7.2.1長期借款管理企業在申請長期借款時,應充分考慮項目投資回報、借款成本、還款期限等因素,合理選擇金融機構,保證長期借款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同時應建立健全長期借款審批制度,規范借款行為。7.2.2債券管理企業發行債券應遵循國家法律法規,合理確定債券發行規模、利率、期限等條件。同時企業應加強債券資金的管理,保證債券資金的合規使用,按時償還本息。7.2.3其他長期負債管理企業應加強其他長期負債的管理,如長期應付款、專項應付款等,保證各項長期負債的合規性和合理性。7.3債務風險控制7.3.1債務風險識別企業應建立健全債務風險識別機制,對各類負債項目進行風險分析,保證及時發覺潛在風險。7.3.2債務風險評估企業應定期進行債務風險評估,對負債結構、負債規模、負債成本等進行分析,評估企業債務風險程度。7.3.3債務風險控制措施企業應根據債務風險評估結果,采取相應的風險控制措施,如調整負債結構、降低負債規模、優化負債成本等,保證企業債務風險在可控范圍內。7.3.4債務風險監控企業應建立債務風險監控機制,對負債項目進行動態監控,及時發覺并處理風險隱患,保證企業債務風險穩定可控。第8章所有者權益管理8.1實收資本管理8.1.1實收資本的概念實收資本是指企業所有者按照企業章程或合同、協議的約定,實際投入企業的資本。實收資本是企業所有者權益的最初體現,是企業持續經營的基礎。8.1.2實收資本的構成實收資本包括以下幾部分:(1)普通股本金;(2)優先股本金;(3)其他具有股權性質的資本。8.1.3實收資本的管理(1)企業應當建立健全實收資本管理制度,保證實收資本的合法性、合規性;(2)企業應當根據實際經營需要,合理確定實收資本規模;(3)企業應當嚴格按照相關規定,及時辦理實收資本變更手續;(4)企業實收資本變動應當及時通知所有者,保障其合法權益。8.2資本公積管理8.2.1資本公積的概念資本公積是指企業除實收資本以外,因資本(或股本)溢價、資產評估增值、接受捐贈等原因形成的公積金。8.2.2資本公積的構成資本公積包括以下幾部分:(1)資本溢價;(2)資產評估增值;(3)接受捐贈;(4)其他資本公積。8.2.3資本公積的管理(1)企業應當建立健全資本公積管理制度,保證資本公積的合規使用;(2)企業應當合理使用資本公積,提高資本使用效率;(3)企業資本公積的使用應當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和公司章程的規定;(4)企業資本公積變動應當及時進行會計處理,保證財務報表的真實性、準確性。8.3盈余公積與未分配利潤管理8.3.1盈余公積與未分配利潤的概念盈余公積是指企業按照國家法律法規和公司章程的規定,從凈利潤中提取的公積金。未分配利潤是指企業在一定時期內實現的凈利潤,扣除應提取的盈余公積后,尚未分配的利潤。8.3.2盈余公積的構成盈余公積包括以下幾部分:(1)法定盈余公積;(2)任意盈余公積;(3)法定公益金。8.3.3盈余公積與未分配利潤的管理(1)企業應當建立健全盈余公積與未分配利潤管理制度,合理分配利潤;(2)企業應當按照國家法律法規和公司章程的規定,提取盈余公積;(3)企業未分配利潤的分配應當充分考慮企業發展戰略、財務狀況和股東利益;(4)企業應當及時辦理盈余公積與未分配利潤的會計處理,保證財務報表的真實性、準確性。第9章稅收籌劃與合規9.1稅收政策與法規本節主要介紹我國現行的稅收政策及相關的法律法規。企業應充分了解并遵循這些政策法規,保證稅收籌劃的合法性。9.1.1稅收政策概述我國稅收政策主要包括稅收優惠、稅種稅率、稅收征收管理等。企業應關注稅收政策的變化,以便及時調整稅收籌劃策略。9.1.2稅收法律法規我國稅收法律法規主要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等。企業應嚴格遵守稅收法律法規,保證稅收籌劃的合規性。9.2稅收籌劃方法與策略本節主要介紹企業在進行稅收籌劃時可以采用的方法和策略,以提高企業稅收效益。9.2.1稅收籌劃原則稅收籌劃應遵循合法性、合規性、合理性、效益性原則。企業在進行稅收籌劃時,應充分考慮這些原則,保證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