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第二單元工業文明的崛起和對中國的沖擊第8課歐洲殖民者的擴張與掠奪教學教案岳麓版必修2_第1頁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第二單元工業文明的崛起和對中國的沖擊第8課歐洲殖民者的擴張與掠奪教學教案岳麓版必修2_第2頁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第二單元工業文明的崛起和對中國的沖擊第8課歐洲殖民者的擴張與掠奪教學教案岳麓版必修2_第3頁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第二單元工業文明的崛起和對中國的沖擊第8課歐洲殖民者的擴張與掠奪教學教案岳麓版必修2_第4頁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第二單元工業文明的崛起和對中國的沖擊第8課歐洲殖民者的擴張與掠奪教學教案岳麓版必修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其次單元工業文明的崛起和對中國的沖擊第8課歐洲殖民者的擴張與掠奪【課標要求】列舉荷蘭、英國野蠻搶奪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場的史實,相識殖民擴張與掠奪是資本主義列強建立世界市場的主要途徑。【教材分析】本單元內容承接第一單元的“中國古代的農耕經濟”,前三課是西方工業文明如何崛起,后面的五課是西方工業文明的崛起后對中國傳統農耕經濟造成的各方面沖擊。本課內容主要是16世紀到18世紀西班牙、葡萄牙、荷蘭、英國等早期的殖民國家搶奪殖民地和建立商品市場的過程,并對于資本主義列強建立世界市場的主要途徑進行了概括,對以歐洲為中心的世界市場的拓展進行了補充。本課在本單元中占重要的地位,本課主要從世界市場形成的途徑的動身,分析歐洲殖民者的擴張和掠奪對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所做的貢獻和對非洲社會經濟所造成的破壞。世界市場的初步形成對于以后工業革命的發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本課第一目是葡萄牙、西班牙的早期殖民活動。介紹了這兩個國家的殖民活動的范圍和特點。其次目是繼而興起的荷蘭,介紹了荷蘭崛起的緣由、手段、貿易范圍和地位。第三目是英國殖民帝國的崛起的手段、所處地位。依據時間依次對于從16世紀到18世紀的三個主要早期殖民國家的殖民方式和特點進行了介紹。本課對于教學內容進行了重新整合,以英國的崛起為主線,將第一目和其次目的內容貫穿在其中。這樣處理內容既避開了內容的平鋪直敘,又更加突出了英國在早期殖民擴張中的地位和影響,為下一節課的英國領先開展工業革命奠定基礎。【學情分析】學生在初中對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相關內容有肯定的了解,對于英國也有所相識,但是對于這些國家的早期殖民擴張和掠奪活動缺乏理性的相識。本課的教學中以英國為視角,重新調整本課的結構,以英國不斷擊敗16世紀、17世紀、18世紀的對手為主線,突出了英國在早期殖民擴張中的地位。學生更好理解和把握這些國家的早期殖民擴張活動是世界市場建立的主要途徑。一、教學目標1.相識和駕馭荷蘭、英國的早期殖民活動、貿易范圍、擴張手段、地位和影響。2能夠說出三角貿易的過程和結果,分析概括早期殖民擴張的影響。3.駕馭歐洲殖民者的擴張及其對殖民地的掠奪狀況,理解資本原始積累的野蠻性和殘酷性。4.通過分析歐洲殖民者的擴張與掠奪給殖民地人民帶來的災難和歐洲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作出的貢獻,提高多角度分析問題的實力,多層面看待歷史問題。5.通過對殖民擴張的分析,樹立反對殖民主義和霸權主義的情感,學習中充分相識到在世界前進的大潮中落后就要挨打。在當今,主動融入世界,抓住發展的機遇。二、教學重點和難點學習重點:荷蘭、英國的殖民擴張。【設計意圖】隨著15、16世紀葡萄牙和西班牙開拓新航路,荷蘭、英國在17、18世紀繼之而起,通過殖民擴張和掠奪的方式,17世紀荷蘭是世界頭號貿易強國,英國在18世紀取得海上殖民霸權,世界市場進入拓展階段,因此成為本課的重點。學習難點:如何評價英國的殖民擴張。【設計意圖】通過對于荷蘭和英國的殖民擴張的史實,理解資本主義列強建立世界市場的主要途徑是殖民擴張與掠奪,提高多角度分析問題的實力,多層面看待歷史問題。三、教學過程【導入新課】出示圖片和文字材料:18世紀下半葉,英國確立海上霸主的地位,并且成為最大的殖民帝國。到1800年,英國擁有的殖民地面積達1130萬平方公里,超過本國領土的46倍以上。【老師活動】英國在18世紀下半葉,確立海上霸主的地位,占據了許多殖民地(圖上的綠色部分),太陽無論何時都能照在其領土上,被稱為“日不落帝國”。設問:新航路開拓于何時?那時英國是否確立海上殖民霸權?【學生活動】回顧舊課并回答【老師活動】16世紀的世界稱霸全球的霸主是葡萄牙和西班牙。那么葡萄牙和西班牙是如何稱霸全球的呢?【設計意圖】通過圖片和文字材料,突出英國的地位。由此引出16世紀的全球霸主并不是英國,而是葡萄牙和西班牙(本課的第一目)。學生在相識英國在18世紀的地位的同時對于為什么16世紀的全球霸主是葡萄牙和西班牙這兩個小國產生愛好,增加學習的動力。【講授新課】一、“日不落帝國”——英國1.16世紀擊敗“無敵艦隊”——西班牙【老師活動】回顧我們所學過的新航路的開拓的內容,西班牙和葡萄牙都開拓了哪些新航線?經過近一年時間的談判,1494年6月7日,在羅馬教皇的主持下,葡萄牙和西班牙在里斯本郊外的這個小鎮簽署條約:在地球上劃一條線,然后像切西瓜一樣把地球一分兩半。葡萄牙拿走了東方,西班牙把美洲抱在了懷里。這個條約的意義在于確立了大國瓜分殖民地的先例,葡萄牙和西班牙領先開啟了殖民擴張的序幕。【學生活動】回答【設計意圖】復習舊課,為學生理解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方式做鋪墊。學生對于這兩個國家在16世紀稱霸全球產生基本相識。【老師活動】視察地圖,說出葡萄牙、西班牙的海外殖民范圍。你能說出它們的殖民擴張有什么特點嗎?【學生活動】依據地圖說出兩個國家的海外殖民范圍及其特點。【設計意圖】通過學生識讀地圖,學會如何視察地圖。通過對于葡萄牙、西班牙殖民擴張的特點分析,理解早期殖民擴張是干脆掠奪財寶,一錘子買賣。【老師活動】1580年至1640年,西班牙將葡萄牙合并,成為世界上最有實力的國家,獨占海上貿易與來自美洲的大量金銀。講解并描述英國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的故事:英國被稱為“海盜國家”,英國的海盜船常常攻擊西班牙的船只。于是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二世就寫信給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說女王能不能管一下你家的海盜?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非但沒有懲處本土的海盜,反而公開授予大海盜德雷克以騎士稱號。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二世被徹底激怒了。1588年的夏天,他派出了自己所向無敵的艦隊,以遮天蔽日的駭人威勢,橫渡英吉利海峽,進攻英國。這就是聞名的英西大海戰。英國就是靠著這只由商船和海盜組成的小型艦隊戰勝了西班牙的“無敵艦隊”。設問:英國進行海外殖民活動的方式有哪些?【學生活動】歸納總結出:海盜劫掠、商業斗爭。下面我們來看一個表格,西班牙和葡萄牙在稱霸的一個世紀里獲得了大量財寶,被稱為“黃金帝國”,但積累起來的財寶都被揮霍掉了,并沒有用于發展資本主義工商業,成為被“黃金”壓倒的帝國。時間國家成果1501—1505年葡萄牙香料交易量從22萬英鎊快速上升到230萬英鎊1502—1660年西班牙從美洲得到18600噸注冊白銀和200噸注冊黃金16世紀末世界金銀總產量中有83%被西班牙占有在強大的王權和狂熱的宗教信仰的支撐下,伊比利亞半島折服了海洋、獲得了世界。但是,像潮水一樣涌入的財寶,幾乎都用來支撐為宗教信仰、為殖民擴張而進行的斗爭,而沒有用來發展真正能夠讓國家富強起來的工商業。勢力強大的王公貴族不情愿看到工商業的發展導致新興勢力的崛起,他們甚至荒唐地把數以萬計的從事工商業的外國人,從自己的國土上趕走了。——摘自《大國崛起》解說詞【設計意圖】通過英國和西班牙的海戰的故事,引發學生的愛好,加深學生對于英國海外殖民活動方式的印象。通過材料的展示,更好的理解為什么葡萄牙和西班牙為什么會失去全球霸主的地位。2.17世紀擊敗“海上馬車夫”——荷蘭【老師活動】觀看一段《大國崛起》關于荷蘭崛起的視頻,歸納影響荷蘭崛起的因素有哪些?【學生活動】依據視頻,閱讀課文,填寫表格。荷蘭地理條件政治條件資產階級革命,建立共和國經濟條件擴張手段其他地位【設計意圖】通過觀看視頻,加深對于荷蘭崛起緣由的理解。通過填寫表格,提高歸納和概括的實力。【老師活動】再來看地圖,設問:依據地圖上的紅線,說是荷蘭崛起后的貿易范圍?出示一段材料:1651年,(英國)克倫威爾頒布《航海條例》規定:“……無論為英國人或別國殖民地,所生長、出產或制造的任何貨物和商品,如非由本屬于本共和國人民全部的任何種類船舶載運,皆不準輸入或帶進英吉利共和國……殖民地或領土。”設問:英國頒布《航海條例》的目的是針對哪個國家?【學生活動】分析、思索、回答【設計意圖】通過學生觀看地圖歸納荷蘭的貿易范圍,練習識讀地圖的實力。通過對于材料的分析,提高理解、解析材料的實力。3.18世紀擊敗法國【老師活動】指導學生閱讀課本第40頁的《閱讀與思索》,并出示七年斗爭之前和之后的對比圖。講解并描述:擊敗荷蘭之后,法國成為英國最大的敵人。從1689年至1763年英法斗爭持續了近一個世紀,最終一次斗爭就是英法七年斗爭。觀看地圖,斗爭前法國在北美的領地(黃色),斗爭后英國的領地(紅色)。可以明顯的看到英國再次在陸地上擊敗了法國。【學生活動】思索,回答地圖上顏色改變的緣由。【設計意圖】通過學生觀看地圖,直觀的體會18世紀中期英國擊敗法國的史實,加深學生的印象。【老師活動】出示地圖,指出英國此時有一個城市崛起了。設問:1.利物浦是因為什么而崛起?2.閱讀課本第39頁的最終一段楷體字,繪制三角貿易示意圖。【學生活動】學生能夠說出利物浦是因為奴隸貿易而崛起的,相識到:黑奴貿易是英國對外貿易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依據課本相關內容,畫出三角貿易示意圖。【老師活動】評析學生畫圖出現的問題。【設計意圖】從利物浦的崛起引出英國的黑奴貿易,學生通過閱讀課文,自己動手繪制三角貿易的示意圖,通過老師的評析,既加深了對于三角貿易的理解,又熟記了本部分內容。仿照荷蘭崛起的因素,歸納英國崛起的因素?與荷蘭相比有哪些相同點?【學生活動】填寫表格,并回答問題。荷蘭英國地理條件大西洋沿岸政治條件資產階級革命,建立共和國經濟條件造船業和運輸業發達資本主義工商業旺盛擴張手段組建大型的商業公司其他制度創新:股份制、保險業、銀行業。地位17世紀世界頭號貿易強國;阿姆斯特丹成為國際金融中心。【設計意圖】學生通過仿照荷蘭崛起緣由的歸納,提升提取信息、歸納緣由的實力。學生通過填寫表格,會發覺英國和荷蘭在許多方面有相同方面:地理位置、組建公司、制度創新。從而對于大國如何能夠崛起有肯定的啟示。二、如何看待英國的早期殖民擴張【老師活動】出示材料:依據當時英國人的話說:“三角貿易”是引起英國機器運轉的主要發條,它對英國資本主義的發展起著重大作用。……“三角貿易”三倍地加速促進了英國的工業、航海業、船舶制造業以及港口城市的發展。——穆良平《主要工業國家近現代經濟史》設問:1.以三角貿易為例,閱讀岳麓版教材第35頁和36頁,回答:如何看待英國的殖民擴張?2.教材第35頁內容中的印第安人口為什么會急劇下降?都是歐洲殖民者殺死的嗎?【學生活動】通過分析材料,得出以下結論:(1)對英國(歐洲):促進了英國(歐洲)的資本原始積累,擴大了海外市場,推動了歐洲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發展。(2)對非洲:丟失了大量勞動力,造成了長期的貧困和落后。(3)對美洲:對土著造成了滅頂之災,供應了大批廉價勞動力。(4)對亞洲:白銀流入,刺激了經濟的發展。【設計意圖】學生通過閱讀教材第35頁的內容,看到“印第安人口從2500萬銳減到150萬”,發覺印第安人口急劇下降,通過老師的提問,相識到除了殖民者的擴張,還有“哥倫布交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