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賞美景佳境-2024年中考語文閱讀復習專項訓練(解析版)_第1頁
欣賞美景佳境-2024年中考語文閱讀復習專項訓練(解析版)_第2頁
欣賞美景佳境-2024年中考語文閱讀復習專項訓練(解析版)_第3頁
欣賞美景佳境-2024年中考語文閱讀復習專項訓練(解析版)_第4頁
欣賞美景佳境-2024年中考語文閱讀復習專項訓練(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中考語文閱讀點撥及進階訓練之文言文閱讀

06欣賞美景佳境

【閱讀點撥】

一、考題形式

1.文中所描繪的景色有什么特點?

2.文章是從哪些角度來描寫景物的?

3.畫線句子運用了哪些技法,突出了景物的什么特點?

4.請用自己的話描繪畫線句的景色。

5.文章寫景的線索是什么?

6.文章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二、答題方法。

1.通讀全文,了解大意,明確作者所寫的內容。

2.找出寫景的句子,明確景物特征,了解作者寫景的順序。

3.從技法角度分析文本,賞析使用這些技法的好處。

4.分析在寫景過程中,蘊含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三、答題舉例。

1.《與朱元思書》中第二段所描繪的水的特點是清澈、湍急。

2.《小石潭記》一文分別從發現小潭、小潭概貌、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上氣氛等角度

寫了作者游小石潭的所見所想。

3.《記承天寺夜游》一文中,作者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把月光比作積水,把竹柏影比作

水中的藻、存,表現出一個空明澄澈、疏影搖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4.《與朱元思書》一文,以鮮明生動的筆觸描繪了富春江自富陽至桐廬一段沿途百里的秀

麗風光,流露出作者對追求利祿之徒的蔑視,含蓄傳達出愛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隱的高潔志趣。

【進階訓練】

一、基礎過關。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相關問題。(17分)

云陽洞北小港記

趙垣

①自云陽洞口北行四十步,得小港。港之上芳樹叢生,涼梅低蔭。沿港而西,竹籬映水,

古屋參差。時疏雨乍過,新筍解繇①,薔薇盛開,人語不傳。惟聞山鳥喚晴,草蛙鳴動而已。

②村之側有山,山有石峰如覆鐘。壘石其上,若棋居然,俗名棋盤山。其峰蓋慶忌塔②之

址也。

③峰之陽不數步,下視懸崖百尺,石壁繞池,壁如玦,池如鏡,如奩③初啟然。遂徇崖而

下,臨水坐。坐甫定,忽有聲自壁內出,各肖其人之聲。同游人相顧錯愕。始知陸士云所記小

語小隱,疾語疾應,嘩然叫嘯,答響滿野,驚疑景況,語極真也。隨山東折,即港之陽。土阜

隆然起者為金祝④墓。其廟在港南小溜水橋上。

④嗚呼,昔年血戰之地,今日徒見山高水深,惟留此叢祠,報賽⑤奔走。野老村童,其亦

知勤事⑥之酬耶?太息而返。

(選自《晚清文選》,有刪改)

【注釋】①解薛(tub):脫殼。②慶忌塔:塔名。③奩(Iidn):古代婦女梳妝用的鏡匣。

④金祝:宋朝抗金英雄金勝、祝威的合稱。金兵攻打杭州時,二人率軍民拼死抵抗,因寡不敵

眾,英勇就義。⑤報賽:祭祀。⑥勤事:盡職。

1.請用斜線“/”標出下面句子的朗讀停頓(共兩處)。(2分)

其亦知勤事之酬耶

【參考答案】其/亦知/勤事之酬耶

2.請寫出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4分)

(1)自云陽洞口北行四十步(2)抽水坐

(3)即港之陽(4)木后而返

【參考答案】(1)向北。(2)靠近。(3)水的北面。(4)嘆氣。

3.請用現代漢語寫出文中畫線句子的意思。(3分)

其峰蓋慶忌塔之址也。

【參考答案】這山峰大概是慶忌塔的舊址。

★4.文章第③段分別從、角度寫出了小港景

色、

的特點。(4分)

【參考答案】視覺聽覺高峻空曠

★5.閱讀下面一段文字,說說這段文字與上文最后一段文字各自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4

分)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

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記》)

【參考答案】《小石潭記》中的景物描寫,表現了作者被貶后凄涼抑郁的心情;本文最后一段

表現了作者的故國之思,抒發了物是人非、壯志難酬的感慨。

【參考譯文】從云陽洞洞口往北行走四十步,便見到了小港。小港上面花草樹木叢生,樹蔭

低垂陰涼。沿著小港往西看,(只見)竹子做的籬笆倒映在水里,古老的房屋參差錯落。當時

剛剛下過稀疏的雨,新生的竹筍脫去外殼;薔薇花開得正盛,人的聲音傳不出來。只聽見山

中鳥雀呼喚,草中青蛙不斷鳴叫。村落的旁邊有一座山,山上的石峰就像一口大鐘覆蓋。石

頭堆疊在上面,好像一副棋局的樣子,俗名叫作棋盤山。這山峰大概是慶忌塔的舊址。山峰

的北面沒有幾步遠,往下看,只見懸崖高聳,石壁圍繞著水池,石壁就好像是半環形的佩玉,

池子就好像是一面鏡子,如同梳妝的鏡匣剛剛打開一樣。于是沿著山崖爬下去,靠近水邊坐

下來。剛剛坐下,忽然聽到有聲音從石壁里發出,各自像某個人的聲音。一起游玩的人都感

到很驚訝。才知道陸士云記錄的細小的話語細細地隱藏起來,很快的話語得到很快的回應,

太聲喧嘩喊叫,應答的聲音漫山遍野,此情此景,令人感到驚疑不已,那些話語像真的一樣。

隨著山勢往東折返,就是小港的北面。一座隆起的土山是金勝、祝威的墳墓,他們的廟宇在

小港南面小溜水的橋邊。唉,往年浴血奮戰的地方,今天看上去已是山高水深,只留下了這

叢林里的神廟,供后人奔走祭祀了。村野老人和孩童,他們也知道盡職盡力實現愿望啊。嘆

息著返回。

二、能力提升。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相關問題。(12分)

記雪月之觀

丁未①之歲,冬暖無雪。戊申②正月之三日始作,五日始霽。風寒汪③而不消,至十日猶故

在也,是夜月出,月與雪爭爛,坐紙窗下,覺明徹異常。遂添衣起,登溪西小樓。樓臨水,下

皆虛澄,又四囿于雪,若涂銀,若潑汞,騰光照人,骨肉相瑩。月映清波間,樹影滉弄,又若

鏡中見疏發,離離然④可愛。寒淡肌膚,清入肺腑,因憑欄楣⑤上。仰而茫然,俯而恍然;呀⑥

而莫禁,眄而莫收;神與物融,人觀兩奇,蓋天將致我于太素之鄉,殆不可以筆畫追狀,文字

敷說,以傳信于不能從者。顧所得不亦多矣!尚思天下名山川宜大乎此也,其雪與月當有神矣。

我思挾之以飛遨八表⑦,而返其懷。汗漫⑧雖未易平,然老氣衰颯,有不勝其冷者。乃浩歌下樓,

夜已過二鼓矣。仍歸窗間,兀坐若失。念平生此景亦不屢遇,而健忘日,尋改數日,則又荒荒

⑨不知其所云,因筆之。

(選自《沈石田先生詩文集》)

【注釋】①丁未:明憲宗成化二十三年(1487)。②戊申:明孝宗弘治元年(1488)o③;互

(hO):寒冷凝結。④離離然:歷歷分明的樣子。⑤欄楣:欄桿。縱為欄,橫為楣。楣,shuno

⑥呀(xi@):張大了口。⑦八表:謂八方之外,指極遠的地方。⑧汗漫:沒有邊際的。⑨荒荒:

暗淡不明的樣子。

6.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是夜月出是:這B.寒狀肌膚狹:浸透

C.畬平生此景亦不屢遇念:想到D.尋改數日尋:尋思

【參考答案】D

7.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不同的一項是(2分)()

A.①團憑欄楣上②或因寄所托B.①又四囿干雪②亦將有感于斯

C.①汗漫里未易平②里無絲竹管弦之盛D.①以傳信于不能從者②以俟夫觀人風

者得焉

【參考答案】A

8.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4分)

殆不可以筆畫追狀,文字敷說,以傳信于不能從者。

【參考答案】這份景致竟然無法用筆畫來傳達,也不便用文字來鋪陳、傳達于沒有親臨這份

情景的人。

★9.本文主要是運用了什么修辭方法來描寫雪月之觀的?舉例說明。(2分)

【參考答案】運用形象的比喻描摹雪月奇觀,如“若涂銀,若潑汞……”又如“若鏡中見疏

發”等,極寫雪月之皎潔,清波之澄澈。用四字排比短句抒寫觀賞雪月奇景的感受,活潑輕

快。

10.你從本文狀寫雪月之觀的文字中讀出了作者怎樣的感情?試簡要分析。(2分)

【參考答案】作者老年心境的從容與平淡,以及久經歲月的凄寒、迷茫之感。(此題為開放題,

答案可不拘泥一格,能立足文本,有所闡發,自圓其說,即可)

【參考譯文】丁未這一年冬天,天氣暖和未降雪。第二年(戊申年)正月初三開始下雪,正

月初五天氣放晴。但依然寒風肆虐,冰封雪凍,直到正月初十大地依然銀裝素裹。當晚,明

月升天,雪月相映,我坐于紙窗之下,感到明亮無比。于是添加衣服出門,登上溪水西側的

小樓。小樓臨著溪水,(溪水)清澈見底,四周覆蓋著皚皚白雪,如同涂上了一層白銀,又如

同水銀潑了一地,晶瑩閃耀,人的肌膚也被映照得晶瑩潔白。明月映照著寒冷的水波,樹影

在水中搖曳,如同鏡子中映照著的頭發,歷歷分明。清冷的寒氣透入肌骨,沁入肺腑,我扶

著欄桿而上。仰視,茫然無際;俯視,混沌一片。不覺間訝然驚嘆不止,久久地凝視著不愿

收回自己的目光。人的精神與外物融為一個整體,自己同周圍的環境都變成了一份神奇的景

觀。上蒼將我放置于宇宙之間,這份景致竟然無法用筆畫來傳達,也不便用文字來鋪陳、傳

達于沒有親臨這份情景的人。這樣看來,自己得到的不也很多嗎?同時我也想到,天下名山

大川此刻應該比這里更為壯觀,那里雪月輝映的景致應當更為神奇。我的思緒因之而馳騁于

四面八方,很久才回過神來。茫無邊際的思緒無法平抑,可是因為年老身體衰落,我已禁不

住寒冷的侵襲。于是便放聲歌唱走下小樓,此時已過二更。回到窗前,獨自端坐。想到這輩

子這樣的景致并未多見,并且一天天地淡忘,一天天地被改變著,很多都已經茫然與模糊。

于是我用筆記下了這次經歷。

三、真題演練。閱讀《三峽》兩篇節選文字,完成后面各題。(15分)

三峽(節選)

【甲】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

見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

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嫩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

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日:巴

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選自《三峽》)

【乙】江水又東,逕黃牛山,下有灘,名日黃牛灘。南岸重嶺疊起,最外高崖間有石,色

如人負刀牽牛,人黑牛黃,成就①分明。既人跡所絕,莫得究焉。此巖既高,加以江湍纖回,

雖途逕信宿②,猶望見此物。故行者謠曰:“朝發黃牛,暮宿黃牛,三朝三暮,黃牛如故。”言水

路野深,回望如一矣。

(選自《水經注》)

【注釋】①成就:輪廓。②信宿:兩三日

11.下列句中加點詞解釋錯誤的一項是(3分)()

A.沿溯阻絕沿:順流而下B.不以球也疾:快

C.運黃牛山逕:經過D.切望見此物猶:好像

【參考答案】D

12.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

A.自三峽七百里中目非亭午夜分B.維嵋{多生怪柏既人跡所維

C.里乘奔御風里途逕信宿D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