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期末考試重點題型匯編(人教版)_第1頁
八下期末考試重點題型匯編(人教版)_第2頁
八下期末考試重點題型匯編(人教版)_第3頁
八下期末考試重點題型匯編(人教版)_第4頁
八下期末考試重點題型匯編(人教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七章力期末考試重點題型匯編一、選擇題1.如圖,彈簧左端固定于豎直墻壁,右端與物塊M連接,置于粗糙水平面上,當M位于O點時彈簧恰好不發生形變。現將物塊M拉至A處由靜止釋放,M向左最遠可運動至B點。則物塊()A.從A到O一直加速運動 B.從A到O先加速后減速 C.從O到B先加速后減速 D.從O到B先勻速后減速2.下列有關力的說法正確的是()A.用力捏橡皮泥,橡皮泥發生形變,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 B.推門時離門軸越近,用力越大,說明力的作用效果只與力的作用點有關 C.用手提水桶時,只有手對水桶施加了力,而水桶對手沒有力的作用 D.放在桌面上的水杯對桌面的壓力不是彈力3.在水平雪地上滑行的運動員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運動員彎著腰是通過降低重心來增大重力 B.運動員和滑雪板受到的重力與地面對他們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C.運動員滑行時有慣性,停下來就沒有慣性 D.停止蹬地運動員就慢慢停下來,說明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4.關于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人推車向前運動,人對車有作用力,但車對人沒有作用力 B.力產生時,一定同時存在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 C.沒有力作用在物體上,物體的運動狀態一定發生改變 D.兩個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這兩個力一定是平衡力5.2020年3月8日,國際乒聯卡塔爾公開賽中,國乒以總成績4冠1亞完美收官值得一提的是,賽前馬龍召集所有參賽隊員討論,大家一致決定將獲得的獎金全部捐獻給武漢抗疫前線,如圖所示為馬龍參賽時的情景,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擊球時,力改變了乒乓球的運動狀態 B.拍球時,球拍對球的力大于球對球拍的力 C.球拍將球擊出后,乒乓球受到慣性的作用繼續運動 D.乒乓球在空中運動過程中受到平衡力的作用6.下列過程,力的作用效果與其他三個不同的是()A.籃球受重力從籃筐內豎直下落 B.滾動的足球受阻力緩緩停下 C.用力將實心球擲出 D.把橡皮泥捏成不同造型7.雜技演員站在樓梯上處于靜止狀態,人沒與墻面接觸,只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如圖。則人所受重力和支持力的示意圖正確的是()A. B. C. D.8.在足球課上,小明用腳將足球踢出,足球在草地上滾動,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以滾動的足球為參照物,球門是靜止的 B.踢出后的足球繼續滾動,是由于慣性的原因 C.腳踢球時感到疼,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D.足球鞋底凹凸不平,是為了減小對地面的壓強9.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A.利用彈簧可以制做測力計,是因為在彈性限度內,彈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彈簧的伸長量就越長 B.手中的石頭釋放后,會下落得越來越快,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C.小型汽車的駕駛員和前排乘客必須使用安全帶,目的是減小人的慣性 D.在平靜的水面上,一只船上的人用力推另一只船,兩只船將同時從靜止開始向相反方向運動,說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10.用物理知識解釋下列體育運動,正確的是()A.足球比賽﹣運動的足球被守門員擋在了手中,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B.百米賽跑﹣比賽穿“釘子鞋”成績會更好,說明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可減小摩擦 C.引體向上﹣如果運動員受的重力和單杠對他的拉力是一對平衡力,說明運動員靜止 D.投擲標槍﹣離開手的標槍能繼續向前運動,說明重力能推動物體繼續運動11.一塊質地均勻的磚,以圖所示a、b、c三種方式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其重心位置()

A.a最高 B.b最高 C.c最高 D.一樣高12.下列關于物理現象的解釋,說法正確的是()A.小球在空中下落得越來越快,是因為小球受到的重力越來越大 B.教室天花板上靜止的電燈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C.小孩從滑梯上自行下滑,是因為他受到慣性力的作用 D.人用力推車,車未動,是因為推力小于摩擦力13.一個足球放在一塊長木板上,如圖所示,木板和足球均發生了彈性形變,關于它們彈力的情況,以下說法錯誤的是()A.足球受到的支持力是木板產生的彈力 B.足球產生的彈力作用在木板上 C.木板形變是由于木板產生彈力造成的 D.足球產生的彈力就是足球對木板的壓力14.為備戰2022年冬季奧運會,短道速滑運動員在集訓中多次進行模擬比賽,有關比賽過程中的說法正確的是()A.發令槍響前,運動員靜止時所受的支持力與他對冰面的壓力是一對平衡力 B.發令槍響后,運動員用力向后蹬來獲得向前的動力,是因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運動員在經過彎道時不再用力向后蹬,此時運動狀態不發生改變 D.沖線后,運動員停止用力仍能滑行很遠,是因為運動員不受摩擦阻力15.如圖所示,孩子坐著雪橇從高高的雪坡上滑下,最終停下來,這一過程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識,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雪橇會停下來,是因為受到慣性的作用 B.孩子受到的重力方向始終豎直向下 C.整個過程中,孩子的機械能保持不變 D.雪橇對雪坡的壓力與雪坡對雪橇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16.關于重力,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足球的重心在球心 B.宇航員楊利偉從地面到太空質量不變,其所受重力也不變 C.砌墻時用鉛垂線確定方向利用的是重力方向總是豎直向下 D.跳水運動員在下落過程中越落越快,主要是因為受到重力17.如圖所示,用彈簧測力計測小魚的重力時,使彈簧測力計彈簧伸長的力是()A.小魚的重力 B.彈簧對小魚的拉力 C.小魚對彈簧的拉力 D.小魚和測力計的總重力18.對下列圖像中的物理信息描述錯誤的是()A.物體的重力與質量成正比 B.該物質可能是水 C.該物體處于靜止狀態 D.黑龍江北部(最低溫度﹣52.3℃)可以使用水銀溫度計19.如圖甲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一內壁光滑的豎直圓筒,筒底固定一根彈簧。將一小球放置在彈簧上,靜止時位于A點(如圖乙)。現將小球下壓至B點,并用此處的裝置鎖定(如圖丙)。解鎖后,小球向上彈出筒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①圖乙中圓筒對桌面的壓力小于圖丙中的壓力②圖乙中圓筒對桌面的壓力等于圖丙中的壓力③圖丙中小球開始運動到脫離彈簧的過程中速度一直變大④圖丙中小球開始運動到脫離彈簧的過程中速度先變大后變小A.①和③ B.①和④ C.②和③ D.②和④20.如圖所示,甲、乙兩個彈簧測力計放在水平面上并相互鉤在一起,用水平拉力F1和F2分別拉開,F1=F2=5N,兩彈簧測力計靜止時,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甲對乙的拉力和乙對甲的拉力是一對平衡力 B.甲受力平衡,乙對甲的拉力是5N,甲的示數是5N C.乙受力平衡,甲對乙的拉力是5N,乙的示數是10N D.甲和乙受到的合力均為零,示數均為零二、填空題21.如圖所示,運動員用力將籃球拋出,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籃球拋出后,由于將在空中繼續向前運動,在下落過程中籃球的動能將(選填“增大”、“不變”或“減小”)。22.2020年5月3日,央視新聞《以青春的名義》欄目播出《孔德慶:從月球到火星的守望》,孔德慶是一位從臨沂走出來的太空守望者,為了接收來自火星探測器的微弱信號,他和同事們進行了70m天線建設。如圖所示,天線反射體質量為4.5×105kg,它的重力為N;吊裝反射體時用到滑輪組,其中能改變拉力方向的是滑輪;若吊裝機械在10min內將反射體勻速提升了6m,則吊裝機械對反射體做功J,做功的功率為W(g取10N/kg)。23.如圖所示,彈簧測力計和細線的重力及一切摩擦均不計,物重G=5N,則彈簧測力計A的示數為N,彈簧測力計B的示數為N。24.網傳“2月11日這天地球引力最小,可以將掃把靜立于地面”,如圖所示,你認為網傳的說法科學嗎?(選填“科學”或“不科學”),判斷的依據是:,掃帚能夠立起來,主要利用了二力平衡的原理,與地球引力大小并無關系。25.如圖是一只小狗在太陽系不同行星上所受的重力大小。根據圖中所給的信息,一名質量為50千克的中學生在火星上所受的重力大小為牛,質量是千克。26.2020年3月9日,我國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第54顆北斗導航衛星送入既定軌道,如圖是火箭發射升空時的情景。火箭升空時噴氣發動機噴出氣體,根據物體間力的作用是,使火箭獲得上升的推力,該力的施力物體是(填“空氣”或“噴出的氣體”)。升入太空后衛星圍繞地球同步勻速運動過程中,衛星的運動狀態(填“不變”或“改變”)。27.春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年夜飯“吃餃子”是一種習俗。包餃子時,用力捏出褶邊,說明力可以;出鍋后的餃子變癟了,餃子內氣體密度。三、實驗探究題28.在“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實驗中:(1)根據力的作用效果可以對力的大小進行測量。彈簧測力計能夠測量力的大小,利用的是。A.力可以改變彈簧的形狀B.力可以改變彈簧的運動方向C.力可以改變彈簧的運動快慢(2)在進行如圖所示的實驗前,應將彈簧測力計沿方向放置,然后進行調零。(3)利用如圖所示的實驗,可以測量出木塊與桌面之間的滑動摩擦力大小,條件是:(4)小武同學猜想:用兩個不同的彈簧測力計,分別測量相同的力,示數可能不同。以下設計中,能驗證該猜想的是_。A.測量一根頭發能承受的拉力B.測量同一個木塊受到的重力C.測量讓小武感受相同的拉力D.測量拉動同一個木塊的拉力29.形狀規則、質量分布均勻的物體,它的重心在它的上。圖所示為質量分布均勻但形狀不規則帶有小孔的薄木板,請用細棉線、刻度尺、筆和鐵架臺來確定它的重心。(1)操作方法:。(2)判斷方法:即為薄木板的重心。(3)實驗中沒有利用到的物理知識:(填寫序號)①二力平衡的條件②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③重力的大小跟物體質量成正比第八章運動和力期末考試重點題型匯編一、選擇題1.小明同學學習了運動和力的知識后,整理筆記如下,其中錯誤的是()A.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 B.物體由于發生彈性形變而產生的力叫彈力 C.物理課本放在水平桌面上,課本對桌面的壓力和桌面對課本的支持力是對平衡力 D.一切物體都具有慣性,慣性的大小只與物體的質量有關2.我市各縣(市)在努力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市容市貌越來越好。如圖是環衛工人駕駛灑水車灑水時的情景。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灑水時,灑水車一直具有慣性 B.灑水時,灑水車對地面的壓力一直在變小 C.灑水時,灑水車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始終保持不變 D.灑水車剎車減速,說明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3.為迎接2022年北京冬季奧運會,國家滑雪運動隊積極訓練。如圖所示,某運動員沿斜坡滑下,獲得一定速度后進入水平賽道做勻速直線運動,然后從水平賽道末端飛出,飛行一段時間后落到斜坡上,不計空氣阻力,關于運動員的說法正確的是()A.勻速運動過程受力平衡,無慣性 B.飛行過程受力不變,慣性不變 C.飛行過程動能增加,慣性變大 D.飛行過程慣性不變,運動狀態不變4.下列屬于防止慣性帶來危害的是()A.撞擊錘柄下端緊固錘頭 B.轎車上均配有安全帶和安全氣囊 C.投籃 D.滑滑板車5.2020年5月27日,我國高程測量登山隊再次成功登上珠穆朗瑪峰峰頂,并完成峰頂測量任務(如圖)。下列有關登山隊員的分析,正確的是()A.登山時穿特制鞋是通過增大壓力來增大摩擦力 B.在峰頂測量時,隊員所受的重力與地面對他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C.在峰頂測量時,地面對隊員的支持力與他對地面的壓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D.從峰頂返回營地感覺比登峰輕松,是由于隊員受到慣性的作用6.如圖所示,氣墊船在水面上行駛的過程中,減小摩擦采用的方法是()A.減小壓力 B.減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 C.用滾動代替滑動 D.使接觸面分離7.在沒有風的室內,向上拋出皮球,在球升到最高點靜止的瞬間,不計空氣阻力,它受到的力有()A.只有重力 B.重力和手的推力 C.不受力 D.重力和慣性力8.物理興趣小組自主探究得知“接觸面粗糙程度一定時,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大小成正比”,他們應用該規律及相關知識分析了如圖所示的物理過程。已知物體A重10N,B、C重均為4N,不計繩重及其與滑輪的摩擦。當在繩端掛上物體B時(如圖甲),物體A沿水平面向右做勻速運動,A所受摩擦力為f1;接著把物體C放在A上,三者停止運動時(如圖乙),A所受摩擦力為f2;再用力F豎直向下拉物體B,使物體A、C一起向右做勻速運動(水平面粗糙程度不變)。下列計算結果正確的是()A.f1=4Nf2=0NF=1.6N B.f1=2Nf2=0NF=5.6N C.f1=4Nf2=4NF=5.6N D.f1=4Nf2=4NF=1.6N9.在平直的路面上,一個人沿水平方向用20N的力推一輛重為150N的小車勻速向西運動,則小車所受阻力的大小和方向分別為()A.20N,向西 B.20N,向東 C.150N,向西 D.150N,向東10.小華在班上擦黑板時隱隱約約感覺一個很奇特的現象,回到家,他拿出小時候的一塊玩具黑板,把它平放并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再用一個黑板刷來擦黑板,如圖所示,他給黑板刷斜向下施力,當方向與豎直方向的夾角較大時,黑板刷滑動起來;當他給黑板刷的施力方向與豎直方向夾角較小(大于0)時,他怎么也推不動黑板刷,在這兩種情形下,黑板刷分別()A.受摩擦力;不受摩擦力 B.受摩擦力;受摩擦力 C.不受摩擦力;受摩擦力 D.不受摩擦力;不受摩擦力11.如圖所示,木塊a放在粗糙水平桌面上,木塊b放在木塊a上面,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一起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空氣阻力不計,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拉力F和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相等 B.b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 C.a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對a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D.b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向左的摩擦力12.如圖,某同學連續用腳蹬地,滑板車在水平路面加速前進,停止蹬地后,滑板車慢慢停下來。關于圖中滑板車的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物體的運動離不開力 B.滑板車運動的速度越大,慣性越大 C.滑板車受的支持力與滑板車的重力是平衡力 D.用腳蹬地時,該腳所受摩擦力方向向前13.某市建成了一批足球特色學校。在足球運動中涉及到了許多物理知識。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A.踢出去的足球在向前減速運動時,足球的慣性大小不變 B.用頭頂飛來的足球,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C.足球鞋底凹凸不平,是為了減小與地面的摩擦 D.踢出去的足球在草坪上減速運動是因為球受到了草坪對它的摩擦力14.2020年3月8日,國際乒聯卡塔爾公開賽中,國乒以總成績4冠1亞完美收官值得一提的是,賽前馬龍召集所有參賽隊員討論,大家一致決定將獲得的獎金全部捐獻給武漢抗疫前線,如圖所示為馬龍參賽時的情景,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擊球時,力改變了乒乓球的運動狀態 B.拍球時,球拍對球的力大于球對球拍的力 C.球拍將球擊出后,乒乓球受到慣性的作用繼續運動 D.乒乓球在空中運動過程中受到平衡力的作用15.踢毽子是一項有益的體育活動,小軍以某一速度將毽子筆直向上踢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腳對毽子的力大于鍵子對腳的力 B.毽子離開腳后繼續向上運動,是因為具有慣性 C.毽子離開腳時的速度與落回到該位置時的速度大小相等 D.毽子上升過程中重力勢能不變16.關于下列體育項目,說法正確的是()A.劃船比賽﹣﹣人用力向后劃槳是為了增大慣性 B.立定跳遠﹣﹣腳和地之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引體向上﹣﹣人對單杠的拉力與單杠對人的拉力是一對平衡力 D.百米賽跑﹣﹣裁判員通過相同時間比較路程的方法判斷運動快慢17.如圖所示,將一把鐵鎖用繩子懸掛起來,把它拉到自己的鼻子附近,松手后鐵鎖來回擺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擺動過程中,繩子對鐵鎖的拉力和鐵鎖對繩子的拉力是一對平衡力 B.擺動過程中,鐵鎖的運動狀態一定發生變化 C.擺動過程中,繩子一定發生塑性形變 D.若繩子突然斷開,鐵鎖將做勻速直線運動18.在2018年2月19日的平昌冬奧會上,中國選手高亭宇以34秒65的成績獲得男子速滑銅牌。這是冬奧速滑史上中國男子獲得的首枚獎牌。下列選項中錯誤的是()A.高亭宇速滑時用力蹬地,身體迅速前進,是利用了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溜冰鞋上的冰刀是為了減小壓強 C.高亭宇到達終點時不能立即停下來,是因為他具有慣性 D.當高亭宇站在領獎臺上時,他所受的重力跟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19.下列四幅圖呈現的是小明在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因素時設計的幾種實驗方案,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通過甲、乙對比,可探究壓力大小對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影響 B.通過乙、丙對比,可探究壓力大小對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影響 C.通過乙、丙對比,可探究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對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影響 D.通過乙、丁對比,可探究接觸面的大小對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影響20.在物理學中,力和運動正確關系的得出,從亞里士多德到牛頓,歷經二千多年。如圖甲,水平地面上的物體,在水平向右拉力的作用下,從t=0開始,物體的運動情況如圖乙。對于這個過程力和運動描述正確的是()A.該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 B.t=1s時,若F=3N,則地面的滑動摩擦力也為3N C.從t=0到t=6s的過程中,力F在逐漸增大 D.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階段的速度為2m/s二、填空題21.網傳“2月11日這天地球引力最小,可以將掃把靜立于地面”,如圖所示,或許你也“成功”嘗試過。其實只要細心操作,在任何時候你都能成功,掃把能靜立于水平地面主要是利用了原理,之所以細心操作是為了滿足原理中的這一條件。這與地球引力大小并無關系。22.世界杯亞洲區男足預選賽,于大寶用頭將球頂出后,足球繼續向前運動是由于足球具有。忽略空氣阻力,足球在空氣中只受的作用(選填“重力”或“壓力”)。23.A、B兩物體疊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圖所示,當右端掛5N的物體C時,物體A、B恰好能一起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A、B間的摩擦力為N;若對物體B施加一個水平向左的力使物體A、B一起向左做勻速直線運動,繩與滑輪間的摩擦忽略不計,該力的大小為N。24.如圖所示,重力10N的物體,在外力F作用下被緊按在豎直墻面上保持靜止不動,已知F大小為20N,方向水平且垂直于墻面;則物體所受的摩擦力為N,逐漸減小外力F,物體將緊貼墻面下滑,此時物體所受的摩擦力方向為。25.滑雪是北方地區人們喜愛的一種運動。有的地方,人們用鹿拉滑雪板進行滑雪比賽(如圖)。已知滑雪板與冰面間的滑動摩擦力是滑雪板與人總重力的0.02倍,滑雪板與人的總質量為180kg。如果鹿拉著滑雪板在水平冰面做勻速直線運動,則滑雪板對地面的壓力是N,鹿的拉力大小為N.(g取10N/kg)26.重100N的木箱放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地板上,用水平推力F推木箱。F=15N時,沒推動,木箱所受摩擦力為N;F=30N時,木箱做勻速直線運動;F=50N時,木箱做加速運動;撤去F,木箱做減速運動,它所受摩擦力為N。三、實驗探究題27.小宇要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他猜想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有:A.接觸面所受的壓力大小;B.接觸面的粗糙程度;C.物體運動的速度。接下來小宇通過如圖所示的實驗操作開展探究。(1)進行甲、乙、丙圖實驗時,彈簧測力計必須沿水平方向拉著物體做運動;(2)要驗證猜想B,需按照兩個圖(選填“甲”、“乙”、“丙”)進行對比實驗;(3)比較甲、乙圖的實驗,得到的實驗結論是;(4)在本次實驗中運用的研究方法是轉換法和;(5)小穎發現小宇上述實驗操作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并不穩定,于是改進了實驗裝置,如圖丁所示。改進后長木板(選填“一定”或“不一定”)要做勻速直線運動。28.在“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實驗中,小平完成了如圖所示的甲、乙、丙三次實驗。測量滑動摩擦力時,小平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動木塊,使它沿水平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1)甲實驗中木塊受到的摩擦力為N,如果水平拉動木塊向右做加速運動,木塊受到的摩擦力將(填“變大”“變小”或“不變”)。(2)比較甲、乙兩次實驗數據,是為了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的關系。(3)比較甲、丙兩次實驗數據,(填“能”或“不能”)得出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的結論,判斷依據是。(4)小平得出滑動摩擦力與壓力和接觸面粗糙程度的關系后,還想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跟接觸面受到壓強的關系,他選擇了一個長、寬、高不等且各表面粗糙程度相同的木塊,設計了兩種方案,你認為合理的是(填“A”或“B”)。A.木塊平放在木板上,在木塊上加不同質量的砝碼,拉動木塊,比較兩次滑動摩擦力的大小B.把木塊分別平放、側放在木板上,拉動木塊,比較兩次滑動摩擦力的大小29.如圖,為了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請你完成下列實驗步驟:(1)實驗中應該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動木塊在長木板上運動(選填“勻速”或“加速”)。(2)由甲和乙實驗可知,在壓力相同時,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3)由和丙實驗可知,在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時,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第九章壓強期末考試重點題型匯編一、選擇題1.如圖所示的實例中,屬于增大壓強的是()A.多輪平板貨車 B.駱駝的腳掌 C.蚊子的口器 D.滑雪板2.如圖甲所示,將一塊長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現用水平力F1向右邊慢慢推動木板,使其一部分露出桌面如圖乙所示,推動木板過程中,木板對桌面的壓力F、壓強p和摩擦力f的變化情況是()A.F和f不變,p變大 B.F和p不變,f變大 C.F變小,p和f均變大 D.F不變,f和p均變大3.如圖所示的裝置中,利用連通器原理工作的是()A.茶壺 B.抽水機 C.賽車尾翼 D.放飛的氣球4.下列現象中,利用大氣壓工作的是()A.用高壓鍋煮飯 B.用塑料吸管吸飲料 C.用注射器將藥液注入病人體內 D.用電吹風吹干濕頭發5.甲、乙兩種物質的質量和體積的關系如圖所示,用甲、乙兩種物質制成質量相等的實心正方體A、B,把它們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則兩正方體A、B對水平地面的壓強之比為()A.8:1 B.4:3 C.2:1 D.4:16.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在同一深度,液體密度越大,壓強越大 B.在同種液體內部,深度越大時,壓強越大 C.由于液體有重力才產生了壓強,所有向下的壓強在同一深度大于向上的壓強 D.在同種液體內部,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相等7.高度、材料相同的實心長方體A和B放在水平桌面上,它們的大小如圖所示。它們對桌面的壓力分別為FA、FB,壓強分別為pA、pB.關于它們的大小關系,正確的是()A.FA<FBpA=pB B.FA>FBpA=pB C.FA>FBpA>pB D.FA=FBpA<pB8.下列對“清風不識字,何必亂翻書”的解釋最符合科學道理的是()A.空氣流速越慢的地方,氣體壓強越小 B.氣體壓強隨高度的增加而增大 C.氣體壓強隨高度的增加而減小 D.空氣流速越快的地方,氣體壓強越小9.如圖所示,平臺上兩個完全相同燒杯內裝分別有鹽水和水,若要利用以下器材組合進行區分,無法實現目的的器材組合是()A. B. C. D.10.圖甲,用手握住一個核桃很難將其捏破;圖乙,將A、B兩個核桃放在一起捏,A破了,B沒破。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兩個核桃放在一起容易捏破,主要是因為增大了壓力 B.B給A的力大于A給B的力 C.A、B接觸處,A受到的壓強大于B受到的壓強 D.A、B接觸處,A受到的壓強等于B受到的壓強11.下列是小明用學過的物理知識解釋的生活現象,正確的是()A.護士用注射器向病人注射藥液是利用了大氣壓的作用 B.利用高壓鍋容易將飯煮熟是利用了氣壓增大液體沸點降低的原理 C.攔河大壩修成上窄下寬是由于液體內部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減小 D.人必須站在安全線以外等候列車,因為人與行駛的列車之間空氣流速大,壓強小12.四幅力學圖片中,相關表述正確的是()A.水平推木箱不動,推力小于摩擦力 B.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 C.無法比較兩人對雪地壓強的大小 D.微小壓強計是連通器13.如圖所示,向兩支同樣的試管中注入質量相等的甲、乙兩種液體,發現液面在同一水平線上,比較甲、乙兩種液體對試管底部的壓強()A.甲大 B.乙大 C.一樣大 D.無法確定14.如圖所示,甲、乙兩個實心均勻正方體放在水平地面上,它們對地面的壓強相等。若分別沿水平方向截去相等厚度后,它們對地面的壓強分別為p甲和p乙,壓力分別為F甲和F乙,則()A.p甲<p乙,F甲>F乙 B.p甲=p乙,F甲>F乙 C.p甲>p乙,F甲>F乙 D.p甲<p乙,F甲<F乙15.如圖,甲、乙是兩個質量不計且容積相等的容器,將其中一容器倒立后兩容器形狀完全相同。若兩容器中裝入等質量的兩種不同液體,液面等高。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甲容器中液體密度大于乙容器中液體密度 B.甲、乙兩容器底受到的液體壓強大小相等 C.甲容器對地面的壓強大于乙容器對地面的壓強 D.甲容器對地面的壓力等于乙容器對地面的壓力16.如圖所示,輕質細繩將物體A,B通過兩個定滑輪分別連在同一彈簧測力計的兩端,其中GA=10N,GB=100N,B是邊長為20cm的正方體,整個裝置處于靜止狀態(不計彈簧測力計的重力及滑輪與繩子的摩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0N B.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40N C.B物體對支撐面的壓力為100N D.B物體對支撐面的壓強為2.25×103Pa17.如圖,一個重4N,底面積為20cm2的薄壁玻璃杯放在表面積為1m2水平桌面上,將重5N的水倒入杯中,水面到杯底的距離為10cm,若g=10N/kg,則()A.水對杯底的壓力為5N B.水對杯底的壓強為2500Pa C.盛有水的玻璃杯對桌面的壓強為9Pa D.盛有水的玻璃杯對桌面的壓強為4500Pa18.如圖所示,兩手指用力擠壓鉛筆的兩端使它保持靜止,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鉛筆靜止時,兩手指對鉛筆的壓力是相互作用力 B.左邊手指受到的壓力大于右邊手指受到的壓力 C.左邊手指受到的壓強小于右邊手指受到的壓強 D.實驗表明可以通過增大受力面積的方法增大壓強19.一個均勻的長方體物體,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圖所示。若沿虛線切開,分成相等的兩塊。并把上面的一塊拿開,與沒分開前相比,每塊的密度及其對地面產生的壓力和壓強變化是()A.密度、壓力、壓強、都減小一半 B.密度減小一半,壓力減小一半,壓強不變 C.密度不變,壓力減小一半,壓強不變 D.密度不變,壓力減小一半,壓強減小一半20.某實驗小組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來測量液體的密度。將一個帶有閥門的三通U形管倒置在兩個裝有液體的容器中,用抽氣機對U形管向外抽氣,再關閉閥門K。已知左邊液體的密度為ρ1,左右兩邊液柱高度分別為h1、h2,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右邊液體的密度ρ2=ρ1 B.右邊液體的密度ρ2=ρ1 C.實驗中必須將U形管內抽成真空 D.若將U形管傾斜,左右兩邊液柱高度差不會改變二、填空題21.如圖所示,A、B是兩個上端開口下端連接在一起的容器,它們構成了一個;當用一個管子沿B容器口吹氣時,B容器中的液面會(填“上升”、“下降”或“不變”);用管子吹氣時,A、B組合在一起的這個大容器對水平桌面的壓強將(填“變大”“不變”或“變小”)22.如圖所示,一瓶標有500mL的礦泉水,裝滿水后放在水平桌面上靜止不動,若塑料瓶的質量為50g,瓶與桌面的接觸面積是10cm2,則桌面對瓶的支持力為N,瓶對桌面的壓強是Pa,把水倒滿一個高10cm的紙杯,杯底受到的水的壓強是Pa,如果砸瓶側壁不同高度的地方用錐子扎出上、下兩個小孔,打開瓶蓋,可以觀察到水從(選填“上”或“下”)孔流出的水噴得較急。(取g=10N/kg)23.如圖所示,汽車是大家熟悉的交通工具,汽車應用了許多物理知識。請你運用所學的物理知識解答下列問題:(1)載重汽車都安裝了較多的車輪,其目的是,且輪胎上有凸凹不平的花紋,其目的是。(2)有一輛重1.2×104N的6輪汽車,如果每個車輪與路面的接觸面積為200cm2,該汽車對水平地面的壓強是Pa。(3)“五、一”假的一天,劉小華乘坐爸爸的汽車到機場游玩,在機場高速公路的入口處,看到如圖所示的標志牌。在不違反交通規則的前提下,他們從入口處至少行駛小時才能到達機場。24.體溫計采用水銀作為測溫物質而不用酒精是因為水銀的較小,相同條件下吸熱升溫快,能快捷、靈敏的測量體溫。我國三峽大壩上下游水位差最高達113m,在上下游之間修建世界上最大的船閘,利用原理確保船只平穩通行。25.如圖所示,質地均勻的圓柱甲和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其密度分別為ρ甲和ρ乙,已知甲、乙的底面積相同且對地面的壓強相等,則ρ甲ρ乙,如果沿水平方向分別將甲、乙兩圓柱切去相同的高度h,則甲、乙剩余部分對地面的壓強p甲p乙.(均填“>”“<”或“=”)26.有甲、乙兩個正方體放在水平桌面上,它們對桌面的壓強相等,甲、乙兩物體的密度之比為1:2,則它們的底面積之比為。三、實驗探究題27.在“研究液體內部的壓強”的實驗中,小紅選用液體壓強計和兩個透明圓柱狀的容器,分別盛適量的水和鹽水進行實驗,操作過程如圖甲所示。(1)小紅將壓強計的探頭插入水中后,發現探頭看上去變大了,這是因為容器和水的共同作用相當于,起到了放大的作用。(2)通過比較B、C三個圖可以得出的結論是:在同種液體的內部,。(3)小紅比較C、D兩個圖得出液體壓強和液體密度有關的結論,小明認為這樣比較得出結論是不正確的,他的理由是:。(4)小明利用量筒和一個帶膠塞的小瓶,測量出礦石的密度,如圖乙,實驗過程如下:①用量筒量取適量的水,讀出體積為V0;②將小瓶放入量筒內,小瓶漂浮在水面上,讀出體積為V1;③將適量的礦石放入小瓶中,再將小瓶放入量筒內,小瓶仍漂浮在水面上,讀出體積為V2;④將瓶內的礦石全部倒入水中,再將小瓶放入量筒內,讀出體積為V3。根據以上信息計算(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在圖乙③中,小瓶和礦石受到的浮力F浮=;礦石的密度表達式為ρ石=。28.在“探究液體壓強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1)實驗前,小明利用U形管、軟管、扎緊橡皮膜的探頭等組裝成壓強計后,發現U形管兩側液面不相平,如圖甲所示,他應做的調節是(選填“A”或“B”)。A.取下軟管重新安裝B.將右側管中高出的液體倒出(2)調整好壓強計后,小明按圖乙所示開始實驗,實驗記錄的數據如表:序號液體深度/cm橡皮膜方向壓強計左右液面高度差/cm①水5朝上4.9②水5朝下4.9③水5朝側面4.9④水10朝側面9.7⑤水15朝側面14.6⑥鹽水15朝側面16.7①比較序號1、2、3三組數據,探究的問題是什么?②比較序號三組數據,可以得出結論:同種液體中,深度越大,液體的壓強越大。③比較序號5、6兩組數據,可得出的結論是什么?(3)1648年,物理學家帕斯卡做了著名的“帕斯卡裂桶實驗”,如圖丙所示。實驗中帕斯卡只用了幾杯水就讓裝滿水的木桶向四周裂開,這個實驗現象能夠驗證液體壓強的哪些特點?29.在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某同學在同一塊海綿上做了如圖所示的三次實驗,請回答下列問題:(1)比較甲、乙兩圖的實驗現象,可以得出結論:當相同時,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2)比較乙、丙兩圖的實驗現象,可以得出結論:當相同時,越小,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四、計算題30.在研究性學習活動中,小玲所在的科研小組對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進行了調查與研究(1)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從我省南陽丹江口水庫引水,穿過黃河,直通北京。兩地海岸高度差約100m,經過工程師的精心設計,實現了渠水全程自流。渠水流動的動能是由能轉化而來的。渠水在貫穿黃河時,工程師設計了圖甲所示的穿黃隧洞,整個穿黃隧洞相當于一個。(2)穿黃隧洞由兩條并排的,直徑和長度都相同的圓形隧洞組成,單個隧洞從南岸進水口到北岸出水口的長度為4260m。小玲自制了一個能懸浮于水中的“浮子”,能隨渠水以相同速度流動。將”浮子”放入南岸進水口處,經23min40s的時間到達北岸出水口。則穿黃隧洞中水的平均流速為多少?(3)查資料知,水的壓強隨深度變化的關系圖象如圖乙所示,在深度為h=30m的穿黃隧洞底部,水在面積為1cm2的面上產生的壓力大小相當于多少千克物體的重力?(g取10N/kg,不考慮水面大氣壓的影響)(4)如果每條穿黃隧洞的直徑約為8m,求兩條穿黃隧洞的總輸水能力約為每秒多少立方米?(π取3)31.有A、B、C三個實心小球,A球的質量為4000g,C球的質量為500g,B球和C球的體積均為1000cm3.若把B球和C球掛在輕質杠桿兩端,平衡時如圖甲所示,其中MN:ON=2:1.(不計定滑輪的質量及繩與滑輪間的摩擦,g取10N/kg)求:(1)C球的重力;(2)B球的質量;(3)有一個底面積為400cm2、高為20cm的柱形容器中裝滿了水,從A、B、C選一個小球放入水中(三個小球的體積均小于容器的容積),等水溢出后,容器底部對水平桌面的壓強增加了750Pa,請推斷放進去的是哪一個小球,并求出這個小球的密度。第十章浮力期末考試重點題型匯編一、選擇題1.如圖所示,將兩只同樣盛滿水的溢水杯放在天平的兩盤時天平平衡。將一木塊放在右盤的溢水杯中木塊漂浮在水面上,并將溢出的水取走,此時天平()A.右邊上移 B.保持平衡 C.右邊下移 D.無法確定2.如圖所示,物理小組利用體積為170cm3的潛水艇模型(忽略進氣、排氣管的體積),探究潛水艇在水中如何實現上浮或下沉,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ρ水=1.0×103kg/m3,取g=10N/kg)()A.模型浸沒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為1.7N B.模型浸沒后繼續下沉的過程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不變 C.若要讓懸浮的模型上浮應使模型中進水 D.潛水艇能上浮或下沉是通過改變自重實現的3.與物理教學研討會上,王老師用自制教具演示了如下實驗:將一只去蓋、去底的飲料瓶的瓶口朝下,把乒乓球(直徑略大于瓶口直徑)放入瓶內并注水,看到有少量水從瓶口流出,此時乒乓球靜止(如圖),然后用手堵住瓶口,一會兒乒乓球浮起來了,以下分析正確的是()A.圖中乒乓球靜止時沒有受到浮力作用 B.圖中乒乓球靜止時受到的支持力與受到的重力平衡 C.乒乓球上浮過程中,受到的浮力等于受到的重力 D.乒乓球上浮過程中,受到的浮力始終不變4.如圖所示,容積為3dm3的圓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內裝有質量為1kg的水,現將一個密度為0.6×103kg/m3的木塊放入容器中,木塊與容器壁不接觸,水恰好沒有溢出,則木塊的質量為()A.0.6kg B.1.2kg C.1.8kg D.2.0kg5.潛艇在國防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下列關于潛艇涉及的相關知識正確的是()A.潛艇的浮沉是通過改變自身體積實現的 B.潛艇浸沒在水中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 C.懸浮在水中的潛艇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重力 D.水對潛艇上表面的壓強大于下表面的壓強6.如圖所示,是一位先生巧用物理知識借助氣球將帽子送給樓上女士的情景。此過程中應用的關鍵知識是()A.慣性 B.浮力 C.動能 D.效率7.如圖所示,潛水員正潛沒在海水中,他攜帶的氣瓶可以對身上的背心進行充氣或放氣,以改變背心的體積大小來實現浮沉。下列對潛水員分析正確的是()A.向海底下潛過程中,受到海水的壓強變大 B.海水中水平游動時,受到海水的壓強變小 C.對背心進行放氣后,受到海水的浮力變大 D.對背心進行充氣后,受到海水的浮力變小8.把木塊放入裝滿水的溢水杯中,溢出水的體積為V1(如圖甲);用細針將該木塊全部壓入水中,溢出水的總體積為V2(如圖乙),忽略細針的體積。則()A.木塊的質量為ρ水V2 B.緩慢下壓木塊的過程中,溢水杯底部受到水的壓強變大 C.木塊全部壓入水中靜止時,細針對木塊的壓力大小為ρ水gV2 D.木塊的密度為ρ水9.用細繩連在一起的氣球和鐵塊,恰能懸浮在盛水的圓柱形容器內的某一位置(如圖實線所示),若用一細鐵絲(鐵絲體積不計)將鐵塊輕輕向下壓較長一段距離后(如圖虛線所示),氣球受到的浮力、氣球和鐵塊在水中的浮沉情況及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將()A.變小,下沉、變小 B.變小,下沉、不變 C.不變,懸浮、變小 D.不變,懸浮、不變10.一個量程為100ml的量筒豎直放在水平桌面上,100ml刻度線以上還可以容水15ml。現給量筒盛水100ml,將一物塊輕輕放入水中,從量筒溢出25ml的水,物塊沒有觸及量筒底部和筒壁。取g=10N/kg,則物塊的密度和重力()A.可能等于1.0×103kg/m3,0.4N B.可能等于1.0×103kg/m3,0.25N C.肯定等于1.0×103kg/m3,0.4N D.肯定等于1.0×103kg/m3,0.25N11.如圖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三個完全相同的容器內,裝有適量的水,將A、B、C三個體積相同的正方體分別放入容器內,待正方體靜止后,三個容器內水面高度相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關系為FA>FB>FC B.三個物體的密度大小關系是ρA>ρB>ρC C.容器對桌面的壓力大小關系為F甲=F乙=F丙 D.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壓強大小關系為p甲>p乙>p丙12.兩個體積相同的實心正方體A和B,靜止在水槽內如圖所示位置。正方體A有的體積浸入水中,正方體A的下表面和正方體B的上表面所處的深度相同。設兩正方體密度分別為ρA和ρB,所受浮力分別為FA和FB,所受重力分別為GA和GB,下表面所受水的壓強分別為pA和pB,下列說法中()①ρA:ρB=4:5②pA:pB=4:9③FA:FB=1:1④GA:GB=5:4A.只有①②正確 B.只有③④正確 C.只有②④正確 D.只有①②③正確13.如圖所示,將一掛在彈簧測力計下的圓柱體金屬塊緩慢浸入水中(水足夠深),在圓柱體接觸容器底之前,能正確反映彈簧測力計示數F和圓柱體下表面到水面距離h的關系圖是()A. B. C. D.14.測量液體密度的儀器叫密度計.現將同一支密度計分別放入裝有甲、乙兩種液體的容器中,如圖所示,則()A.密度計在甲液體中所受的浮力較大 B.密度計在乙液體中所受的浮力較大 C.甲液體的密度較大 D.乙液體的密度較大15.放在水平地面上完全相同的a、b容器內裝有不同的液體。將甲、乙兩個完全相同的物體分別放入兩容器中,待靜止時如圖所示且兩容器中的液面相平。如果物體所受浮力分別為F甲、F乙,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分別為pa、pb,容器對水平地面的壓力分別為F'a、F'b,對他們的大小關系分析正確的是()A.F甲=F乙pa>pbF'a<F'b B.F甲>F乙pa<pbF'a>F'b C.F甲<F乙pa>pbF'a>F'b D.F甲=F乙pa>pbF'a>F'b16.甲、乙兩容器盛有密度不同的液體,將同一小球先后放入兩容器中,靜止后兩容器中液體的深度相同,如圖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甲容器中的液體密度較大 B.乙容器中的液體密度較大 C.乙容器中液體對底部的壓強較大 D.甲容器中小球受到的浮力較大17.水平桌面上有甲乙兩個質量和底面積均相同的容器,分別裝有密度不同的液體,將兩個完全相同的小球放入容器中,靜止時兩容器中液面高度相同,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甲容器中液體的密度小于乙容器中液體的密度 B.甲容器中小球受到的浮力大于乙容器中小球受到的浮力 C.甲容器底部受到液體的壓力大于乙容器底部受到液體的壓力 D.甲容器對桌面的壓力一定大于乙容器對桌面的壓力18.水平面上放有甲、乙兩個完全相同的容器,容器中裝有質量相等的不同液體。現把質量相等的A、B兩球放入甲容器中后,A漂浮、B沉底;用線把A、B兩球系在一起放入乙容器中(線的質量和體積不計),靜止后的狀態如圖所示,兩容器中液面恰好相平。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B球在甲中排開液體重力小于在乙中排開液體重力 B.A球在甲中所受浮力大于在乙中所受浮力 C.甲容器底所受液體壓強小于乙容器底所受液體壓強 D.甲容器對水平面壓強等于乙容器對水平面壓強19.如圖為金魚吐出的某個氣泡在溫度恒定的水中上升過程的示意圖。該過程中氣泡密度和受到浮力的變化情況,敘述正確的是()A.密度和浮力都不變 B.密度和浮力都變大 C.密度變小,浮力不變 D.密度變小,浮力變大20.如圖所示,輕質杠桿AB可繞O點轉動,當物體C浸沒在水中時杠桿恰好水平靜止,A、B兩端的繩子均不可伸長且處于張緊狀態。已知C是體積為1dm3、重為80N的實心物體,D是邊長為20cm、質量為20kg的正方體,OA:OB=2:1,圓柱形容器的底面積為400cm2(g=10N/kg),則下列結果不正確的是()A.物體C的密度為8×103kg/m3 B.杠桿A端受到細線的拉力為70N C.物體D對地面的壓強為1.5×103Pa D.物體C浸沒在水中前后,水對容器底的壓強增大了2×103Pa二、填空題21.如圖所示,將懸掛在彈簧測力計上的實心鋁球浸沒在裝滿水的溢水杯中,鋁球靜止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3.4N,已知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鋁的密度ρ鋁=2.7×103kg/m3,則鋁球的體積為m3,鋁球浸沒在水中時所受到的浮力為N。22.彈簧測力計下掛著一重為12N的實心小球,小球浸沒在水中并靜止時,彈簧測力計示數為7N.此時小球受到的浮力是N,其密度是kg/m3.(g=10N/kg)23.2020年11月10日8時12分,奮斗者號在馬里亞納海溝成功坐底,坐底深度為10909m。奮斗者號在加速下潛過程中浮力重力(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下潛到1.0×104m深處時受到海水的壓強為Pa。能承受如此大的壓強,歸功于我國最新研制的鈦合金材料,該合金密度為4.5g/cm3,假如有9×103kg該材料,其體積為m3(g取10N/kg,海水密度取1.03×103kg/m3).24.如圖是我國自主研制的首款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某次執行任務時它的質量為38t,當它停在水面上時,排開水的體積是m3,受到的浮力為N.(g=10N/kg,ρ水=1×103kg/m3)25.2012年11月23日上午,我國“殲15”艦載機在“遼寧艦”上成功起降,如圖所示,意味著“遼寧艦”在我國成了真正意義上的航母。“遼寧艦”排水量為67500t(排水量指滿載時航母排開水的質量),則該航母滿載時所受浮力為N;起飛后航母上的指揮部通過與艦載機上的飛機員進行聯系;艦載機飛離航母后,航母所受的浮力將(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艦底所受海水的壓強將(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g=10N/kg)26.陽湖中學旁一河塘被沿河化工廠污染,為調查河水被污染的程度,初三(1)班學生分成三個研究小組。化學研究小組利用pH試紙檢測河水的酸堿度。生物研究小組采用舀取河水飼養金魚的辦法調查水質。物理研究小組根據常識:河水被污染后密度普遍變大,當河水密度超過1.05×103kg/m3,一般就不再適合水產養殖。他們制作簡易的液體密度計﹣﹣﹣﹣﹣﹣﹣﹣﹣﹣一邊長為10.5cm的正方體木塊,先將木塊放入清水中漂浮,測得木塊下表面在水中的深度為6.3cm,該木塊密度為kg/m3,然后在木塊上清水液面處畫一周白線。若將木塊放入密度為1.05×103kg/m3的污水中漂浮,那么污水面將在該木塊白線的(選填“上”或“下”)方cm處,再在該處畫上一周紅線。用此木塊就可檢測河水的密度是否超標。三、實驗探究題27.某校“制作浮力秤”項目研究小組,制成如圖所示浮力秤。使用過程中,發現稱量范圍較小,有待提升改造。【原理分析】浮力秤是利用物體漂浮時F浮=G物的原理工作的;浮力大小與液體密度和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問題提出】浮力大小與液體密度存在怎樣的定量關系?【方案設計】器材:懸掛式電子秤、金屬塊(4.0N)、大燒杯、水以及各種不同密度的溶液等。步驟:①將金屬塊掛在電子秤下,讀取電子秤示數并記錄;②將金屬塊浸沒在盛水的燒杯中,讀取電子秤示數并記錄,然后取出金屬塊擦干;③按照步驟②的操作,換用不同密度的溶液,多次重復實驗。【數據處理】實驗編號1234567液體密度ρ液(g/cm3)﹣0.81.01.21.41.92.0電子秤示數F拉(N)4.03.63.53.43.32.63.0浮力大小F浮(N)﹣0.40.5x0.71.41.0【交流分析】(1)表格中x的數據是;(2)實驗過程中,除步驟①外,其余每一次測量,金屬塊都需要浸沒,其目的是;(3)小組同學對實驗數據進行了分析討論,認為第6次實驗數據異常。若電子秤正常工作、電子秤讀數和表中數據記錄均無誤。則造成此次實驗數據異常的原因可能是。【得出結論】……【知識應用】(4)根據以上探究,寫出一種增大浮力秤稱量范圍的方法。28.小虹利用彈簧測力計、實心圓柱體物塊、燒杯等器材,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小虹提出如下猜想,設計并進行了實驗。猜想a:浮力大小與物體浸沒在液體中的深度有關;猜想b:浮力大小與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猜想c:浮力大小與液體的密度有關。(1)小虹確定了測量浮力的方法:用彈簧測力計先測出物體的重力G,接著將物體浸入液體中靜止時,讀出測力計對物體的拉力F拉,可計算出物體所受的浮力F浮。其測量原理利用了。A.F浮與G是一對平衡力B.F浮與G是相互作用力C.F浮與F拉是相互作用力D.F浮、F拉和G是一組平衡力(2)小虹的操作步驟及測量數據如圖所示。由測量數據可得:B步驟中圓柱體物塊受到水的浮力為N。(3)分析圖中A步驟與步驟的數據,可以驗證猜想a是錯誤的。(填出步驟的序號)(4)進一步學習了阿基米德原理之后,利用如圖的測量數據,還可以計算出其它一些物理量(水的密度已知)。下列物理量中不能計算出的是。A.物塊的體積B.物塊的密度C.鹽水的體積D.鹽水的密度29.學習浮力知識后,小明利用可以測量壓力大小的數顯測力計和刻度尺進行如下實驗:(1)將果汁裝入輕質小瓶(小瓶和瓶蓋的質量、厚度均不計),擰緊瓶蓋后測出重力G。(2)如圖甲所示,將小瓶放入盛有適量水的容器中,小瓶靜止時豎直漂浮。小瓶受到的浮力為F浮,則F浮G(選填“>”“=”或“<”)。(3)用數顯測力計將小瓶緩慢壓入水中,數顯測力計的示數逐漸變大,說明浮力的大小與有關。(4)如圖乙所示,將小瓶放入另一種液體中,小瓶靜止時豎直漂浮。比較甲、乙兩圖可知ρ液ρ水(選填“>”“=”或“<”)。測出此時小瓶內、外液面的高度差為△h1。(5)將小瓶倒放在圖乙的液體中,小瓶靜止時豎直漂浮,測出此時小瓶內、外液面的高度差為△h2.比較可知△h1△h2(選填“>”、“=”或“<“)。四、計算題30.如圖所示,物體A質量為1kg,掛在動滑輪上,彈簧測力計拉力的方向豎直向上,動滑輪的重、繩的重和大小均不計,且不考慮一切摩擦,g取10N/kg。求:(1)物體A靜止在空氣中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是多少?(2)若物體A剛好浸沒在水中靜止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3N,則物體A受到的浮力是多少?(3)物體A的密度是多少?31.邊長為20cm的薄壁正方形容器(質量不計)放在水平桌面上,將質地均勻的實心圓柱體豎直放在容器底部,其橫截面積為200cm2,高度為10cm。如圖1所示。然后向容器內緩慢注入某種液體,圓柱體始終直立,圓柱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與注入液體質量的關系如圖2所示。(g取10N/kg)(1)判斷圓柱體的密度與液體密度的大小關系,并寫出判斷依據;(2)當圓柱體剛被浸沒時,求它受到的浮力;(3)當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與容器對桌面的壓強之比為1:3時,求容器內液體的質量。第十一章功和機械能期末考試重點題型匯編一、選擇題1.小華把裝有30個雞蛋的塑料袋從1樓提到3樓的家里,他提雞蛋的力做功最接近()A.9J B.30J C.90J D.300J2.小明同學站在勻速上行的啟動扶梯上由一樓升到二樓的過程中,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小明相對于地面是靜止的 B.小明的動能大小保持不變 C.小明的機械能總量保持不變 D.自動扶梯把機械能轉化為電能3.高空拋物被稱為“懸在城市上空的痛”,會給社會帶來很大的危害。關于高空物體的下落過程,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只受重力作用 B.動能越來越大 C.重力勢能全部轉化為動能 D.機械能總量保持不變4.力學知識的應用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圖中的物理情景中描述正確的是()A.甲圖中跳水運動員起跳后上升過程中,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 B.乙圖中關閉下游閥門B,打開上游閥門A,閘室和上游構成連通器 C.丙圖中瓶蓋上設計有條紋,是通過使接觸面更粗糙的方法來減小摩擦力 D.丁圖中小麗穿溜冰鞋推墻,她對墻的推力與墻對她的作用力是一對平衡力5.牛頓坐在蘋果樹下深思,一個熟透的蘋果掉在地上。關于蘋果加速下落的過程,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動能增加 B.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動能減小 C.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重力勢能增加 D.無能量的轉化,重力勢能和動能不變6.如圖所示的實驗中,小車從斜面的某一高度由靜止開始滑下,撞擊靜止于水平木板上的木塊(不計空氣阻力).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小車在斜面上下滑的過程中,小車的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 B.小車在斜面上下滑的過程中,小車的機械能增大 C.木塊對木板的壓力和木板對木塊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D.若木板的表面光滑且足夠長,則被撞擊后的木塊所獲得的動能將保持不變7.球豎直向上運動,并落回地面,這過程中先后經過M、S兩點。球在這兩點的動能和重力勢能如圖所示,則球在M點的()A.速度比在S點的大 B.機械能大于在S點的 C.機械能等于在S點的 D.離地高度比在S點的低8.一位攝影愛好者采用在同一張底片上多次曝光的方法,拍攝了極限跳傘運動員從懸崖上跳下的過程。從運動員離開懸崖時開始,每隔0.3s曝光一次,得到了一張記錄運動員在打開降落傘之前的一段下落情況的照片,如圖。已知運動員從a點到d點可視為沿豎直方向運動,通過ab、bc和cd的時間間隔均為0.6s,空氣阻力不能忽略。對于運動員從a點到d點的下落過程,下列分析中正確的是()A.運動員下落過程中的速度的大小保持不變 B.運動員所受的重力在ab段所做的功等于在cd段所做的功 C.運動員所受的重力在ab段做功比在cd段做功慢 D.運動員下落過程中減少的重力勢能全部轉化為動能9.在水平地面上鋪一張紙,將一只皮球表面涂黑,使其先后從高處下落,在紙上留下黑色圓斑A、B如圖所示。關于皮球兩次下落形成圓斑的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皮球對紙的最大壓力相等 B.皮球剛到達紙面時的速度相等 C.皮球剛到達紙面時的動能相等 D.皮球獲得的最大彈性勢能不等10.如圖所示,在“探究動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實驗所用斜面和水平面都必須是光滑的 B.木塊向前滑行的過程中機械能保持不變 C.小球質量越大,到達斜面底端的速度越大 D.木塊被撞擊后滑行的越遠,說明小球的動能越大11.右圖是我市緊水灘水電站泄洪時的景象。有關此景象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看到的“水霧”是液態小水滴 B.水在下落過程中,勢能減小 C.水從泄洪口沖出時,機械能很大 D.泄洪口越高,水沖出越遠12.一物體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力的方向以0.2m/s的速度勻速運動了4s,拉力F大小為5N,4s內拉力F做的功為()A.1J B.3J C.2J D.4J13.如圖所示,小球由細線吊著在AB間自由擺動,不計空氣阻力和摩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小球在A點和O點,所受重力的方向不同 B.小球由O點到B點的過程中,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 C.當小球剛好擺動到O點時,假如所有外力都消失,小球將保持靜止狀態 D.換用質量更大的小球,小球從A點釋放到達的位置高于B點14.頻閃照相是研究物體運動的重要手段之一,圖所示的頻閃照片記錄了豎直下落的小球每隔相等時間的位置,不計空氣阻力,在小球下落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小球的重力勢能逐漸增大 B.小球的機械能逐漸減小 C.小球的重力在ab段做功比在cd段多 D.小球的重力在ab段做功比在cd段慢15.同學們正在進行排球訓練,排球離開手后先向上運動,達到最高點后落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排球離開手上升過程中一直受到托力的作用 B.排球下落過程中重力勢能減小,動能增大 C.排球運動到最高點時受平衡力的作用 D.排球運動過程中與空氣摩擦產生熱量,機械能不變16.2021年5月15日凌晨2時,我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從距離火星表面125千米的高度,約2萬千米/時的速度,經過三個減速階段,并在距離火星表面100米時,處于懸停狀態,完成精避障后再緩速下降,歷時9分鐘,成功登陸火星。以下說法錯誤的是()A.打開降落傘進行傘系減速階段,探測器的動能不斷增加,重力勢能不斷減小 B.探測器的外殼需要防熱性強的材料 C.探測器處于懸停狀態時,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D.火星離地球上億公里,地面發出的指令并不能立刻被探測器接收到17.在蹦床比賽中,運動員從高處落到蹦床上又被彈起,該過程中有關機械能及其轉化的說法正確的是()A.運動員上升到最高點時重力勢能為零 B.運動員下降過程中機械能增大 C.運動員從高處下落到蹦床前,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 D.運動員彈離蹦床后,上升的過程中,彈性勢能轉化為動能18.如圖所示,小球沿軌道由靜止從A點向D點運動的過程中(小球和軌道間存在摩擦),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小球在A點的重力勢能最大 B.小球在B點的速度最大 C.小球在C點和B點的機械能相等 D.小球不能到達D點19.如圖所示,用細繩吊著一個物塊,靜止靠在墻壁上。剪斷細繩的同時,用一個由零逐漸增大的水平作用力F壓在物塊上,墻壁足夠高,則物塊()A.運動速度變大 B.所受摩擦力變大 C.動能先變大后不變 D.機械能先減小后不變20.通過荊州的漢宜鐵路上運營的列車是CRH2A和諧號動車組。CRH2A和諧號列車采取8節車廂編組,在運行過程中的機車牽引功率為4800KW,時速為200km/h.若一列從荊州站駛出的CRH2A和諧號列車在平直軌道上勻速行駛100km,則該列火車在這段時間內所做的功、機車受到的阻力分別是()A.8.64×109J4.8×104N B.8.64×109J8.64×104N C.4.8×109J4.8×104N D.4.8×109J8.64×104N二、填空題21.2020年6月23日,我國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北斗”系統最后一顆導航衛星,如圖所示是火箭正在加速上升的情景,在這過程中,火箭的動能,重力勢能。(填”增大”“不變”或“變小”)22.工程載重汽車比一般汽車的輪子要多些,是為了;輪胎上花紋也比較深,是為了。若車身質量是8t,輪胎能承受的最大壓強為7×105Pa,與地面的總接觸面積為0.4m2,該車最大裝載質量為t.已知發動機的排氣量(等于活塞面積S乘以活塞移動的距離L)為3.0升,燃氣對活塞的平均壓強8×105Pa,一個工作循環中,燃氣對活塞做功J.(g=10N/kg)23.如圖所示,斜面長5m,高3m。小強用繩子沿斜面將質量為20kg的木塊由斜面底端勻速拉到頂端,拉力大小為150N,繩重不計。則木塊與斜面間的摩擦力為N(g取10N/kg,下同)。24.甲、乙兩人在相同的水平路面上,分別以1m/s和0.5m/s的速度將兩個完全相同的木箱沿直線勻速推動了10m.在此過程中,甲推木箱的力(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推木箱的力;(填“甲”或“乙”)做功的功率更大。25.如圖所示,一物體在水平向右的拉力F1作用下以1m/s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勻速運動了5m,拉力F1所做的功為W1,功率為P1,若該物體在水平向右的拉力F2作用下以2m/s的速度在同一水平地面上勻速運動了5m,拉力F2所做的功為W2,功率為P2,則F1F2,W1W2,P1P2(選填“>”、“<”或“=”)。26.物體在50牛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拉力方向做直線運動,其s﹣t圖像如圖所示,該物體的速度大小為米/秒。以地面為參照物,該物體是的。在拉力的作用下,物體運動了5秒,則拉力對物體所做的功為焦。三、實驗探究題27.在“探究影響動能大小的因素”實驗中,如圖甲、乙、丙所示,讓質量為m、2m的兩個鋼球分別從斜面上由靜止滾下,鋼球撞擊放在水平木板上的木塊,使木塊滑動,虛線位置為木塊滑動一段距離后停止的位置。(1)該實驗所探究物體的動能是指(選填“木塊”“鋼球”或“斜面”)的動能,該實驗物體的速度是指鋼球從斜面上由靜止滾下與木塊即將碰撞時的速度,它是通過(選填”高度”或“質量”)來改變的。(2)實驗通過觀察木塊被鋼球推動的大小,來判斷其動能的大小。(3)實驗時,讓不同質量的兩個鋼球從同一高度滾下的目的是使兩球到達水平面時,具有相同的。(4)比較兩圖進行的實驗,可以探究鋼球動能大小與速度的關系。(5)比較甲、丙兩圖進行的實驗,探究的是動能與的關系,得出的結論是。28.如圖所示是“探究影響重力勢能大小因素”的實驗,裝置:由沙子,鐵塊,鐵釘組成(mA=mC<mB,hA=hB<hC),下面是猜想:猜想一:重力勢能大小與物體質量有關猜想二:重力勢能大小與物體所處高度有關猜想三:重力勢能大小與物體密度有關(1)物體重力勢能大小通過反映。(2)驗證猜想一可選擇兩幅圖,得出的結論是。(3)實驗室還提供了與A,C質量相同的銅塊和鋁塊:①為驗證猜想三,請設計實驗記錄表格。②通過實驗得出的結論是。四、計算題29.國慶放假的某天,小明爸爸駕著一輛額定功率為60kW的小轎車,帶著家人前往大理休閑度假。途中在一段平直的高速公路上,汽車在額定功率下以25m/s的速度勻速行駛。求:(1)5min內行駛的路程;(2)這段路程中汽車發動機牽引力做的功;(3)這段路程中汽車受到的阻力。30.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我省用負壓救護車轉運患者,進行集中隔離治療。該車配置了負壓裝置,負壓倉內氣壓小于外界氣壓,將內部空氣“吸入”排風凈化裝置進行處理,有效避免了病毒的傳播。某次轉運病人時,救護車以90kW的恒定功率在平直公路上勻速行駛54km,用時30min。請解答下列問題:(1)救護車在這段時間內的速度。(2)救護車勻速行駛54km動力做的功。(3)救護車所受的阻力。(4)按照衛生部標準,負壓倉內外氣壓差應在10~38Pa之間。經測量發現,該車負壓倉0.9m2的面積上內外氣體壓力差為18N,通過計算判斷負壓倉內外氣壓差是否符合標準。第十二章簡單機械期末考試重點題型匯編一、選擇題1.關于功率、機械效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做功越多的機械,其功率就越大 B.越省力的機械,其功率就越小 C.做功越慢的機械,其機械效率就越低 D.有用功與總功的比值越大的機械,其機械效率就越高2.如圖,小明用一輕質杠桿自制簡易密度秤的過程中,在A端的空桶內分別注入密度已知的不同液體,改變物體M懸掛點B的位置,當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時,在M懸掛點處標出相應液體的密度值。下列關于密度秤制作的說法中,錯誤的是()A.每次倒入空桶的液體體積相同 B.秤的刻度值向右越來越大 C.增大M的質量,秤的量程會增大 D.懸點O適當右移,秤的量程會增大3.如圖所示,物重為G的物體在不同簡單機械中均處于平衡狀態(不計機械自重和摩擦),拉力大小錯誤的是()A.F1=G B.F2= C.F3= D.F4=4.晾曬三條相同的濕毛巾,下列做法最有可能讓衣架保持水平的是()A.B. C. D.5.如圖,甲、乙實驗可以得出“定滑輪不能省力”這一結論。小敏想通過一次實驗既得出結論,又能直接顯示出鉤碼的重力大小,于是在左側加上一個相同的彈簧測力計(彈簧測力計重力不能忽略、繩和滑輪之間摩擦不計)。下列四套裝置中能實現的是()A. B. C. D.6.如圖,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實驗中,彈簧測力計從位置A逆時針轉到位置B,杠桿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則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將()A.變大 B.變小 C.不變 D.不能確定7.小華用如圖裝置測量動滑輪的機械效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實驗中為測量方便,讓彈簧測力計在靜止時讀數 B.彈簧測力計對繩子的拉力與物體的重力是一對平衡力 C.增大物體被提升的高度,可以提高動滑輪的機械效率 D.增大物體重力與動滑輪重力的比值,可以提高動滑輪的機械效率(不計繩重和摩擦)8.如圖所示,在輕質杠桿OA的中點懸掛一個重物,在A端施加一個始終與OA垂直的力F,由水平位置勻速提到如圖虛線的位置,在這個過程中,拉力F的大小()A.一直變大 B.始終不變 C.一直變小 D.先變小后變大9.如圖所示,快遞小哥為了把較重的貨物裝入運輸車,用同樣的器材設計了甲、乙兩種方式提升貨物。若把同一貨物勻速提升到同一高度,忽略繩重和摩擦。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甲方式可以省力 B.乙方式不能改變力的方向 C.甲、乙兩種方式做的有用功相等 D.甲、乙兩種方式的機械效率相等10.撬棒是人們在勞動中應用杠桿原理的工具。如圖所示是工人利用撬棒撬動大石頭的情景,撬棒上O點為杠桿的支點。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此時撬棒為等臂杠桿 B.應用此撬棒的主要目的是省力 C.力F的作用點靠近O點會更省力 D.應用此撬棒的主要目的是省距離11.如圖所示,用力F將重力G=10N的物體勻速向上提升2m,動滑輪重2N(不計繩重摩擦),下列正確的是()A.繩子末端移動的距離為1m B.拉力大小為5N C.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100% D.物體克服重力所做的功為20J12.如圖,褲架上的兩個夾子分別夾住一條毛巾。以下方法能使褲架在水平位置平衡的是()A.右邊夾子向左移動 B.左邊夾子向左移動 C.右邊毛巾的下角夾在左邊夾子上 D.左邊毛巾的下角夾在右邊夾子上13.工人利用滑輪組吊起重為2400N的路燈桿(質量分布均勻)。如圖所示,這是路燈桿一端剛被勻速拉起的簡圖。路燈桿離地后被勻速提升1m,繩端拉力F=1000N.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路燈桿一端剛被勻速拉起時,相當于費力杠桿 B.路燈桿離地后,受到的拉力小于2400N C.路燈桿離地后,繩端拉力F做的功為1000J D.路燈桿離地后,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80%14.如圖所示,甲、乙、丙、丁四個天平,其上各自擺放不同的重物,重物擺放前后天平皆保持水平平衡。若不改變四個天平的秤盤吊掛位置,僅將天平上的重物各自左右互換,則互換后哪一個天平會向右端傾斜()A.甲 B.乙 C.丙 D.丁15.用一個定滑輪和一個動滑輪組成的滑輪組把重150N的物體勻速提升1m,不計摩擦和繩重,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60%.則下列選項錯誤的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