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9課清朝前期社會經濟的發展本課重點掌握清朝經濟發展和人口增長的史實本課難點了解清朝前期的興盛一、選擇題1.明朝鼎盛時期,全國人口達到1億多;康熙時,全國人口總數已達到1.5億;乾隆末年,全國人口發展到3億,占當時世界總人口的1/3。這種現象()A.主要是由于社會經濟發展 B.得益于階級矛盾的消除C.導致了農民起義的爆發 D.導致耕地面積迅速減少2.下圖是明代別具代表性的青花瓷器,明代生產青花瓷最著名的是()A.汝窯 B.景德鎮 C.邢窯 D.哥窯3.下列關于明朝經濟發展情況的表述,錯誤的一項是()A.引進原產于非洲的玉米、甘薯、馬鈴薯、花生和向日葵等B.棉紡織業已從南方推向北方,南北方都涌現出一批棉紡織基地C.景德鎮是全國的制瓷中心,所產青花瓷暢銷海內外D.商品經濟相當活躍,出現了數十座較大的商業城市4.電視劇《喬家大院》講述了一代傳奇晉商喬致庸棄文從商,懷抱以商救民、以商富國的夢,經歷千難萬險終于實現了貨通天下、匯通天下的故事。“匯通天下”指的是()A.販賣糧食 B.出售食鹽 C.經營綢緞 D.開設“票號”5.從《明史》所載田賦征收的品目來看,除了小部分錢鈔以外,絕大部分是麻布、絲絹和米麥等;里甲正役中物料的征派,亦多是地方農民的土特產。對這一現象最準確的理解是()A.導致了稅收政策的變化 B.加重了勞動人民的負擔C.抑制了農業生產的發展 D.延緩了社會經濟的轉型6.清朝前期吳江縣的盛澤鎮”舟楫塞港,街道肩摩”;湖北的漢口鎮“人煙數十里,賈戶數千家”。這些材料反映了當時()A.農業生產的發展 B.手工業生產的發展 C.商品經濟的發展 D.全國性市場的出現7.晉商崛起于明代,雄踞商界500年之久。山西地理上處于北方游牧民族與中原農耕政權的緩沖地帶,歷代都是中央王朝依托的北方重鎮,對少數民族“逐水草而居”的流動性生活比較熟悉,并受其影響。明清兩朝國家統一、社會安定,人口逐年增長。中國國內市場興起,政府整頓關稅、減免商稅等措施,為商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條件。上述材料說明,晉商崛起是因為()①山西地理位置重要,處于民族交融的前沿地帶,有利于經濟交流②晉商經營領域廣泛,善于經營管理,講求誠信③國家統一,社會安定,政府重視商業發展④商品經濟發展,國內市場興起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8.請為以下知識結構圖添加標題()A.清朝社會危機 B.江南地區開發 C.海外貿易繁榮 D.清朝經濟發展9.據史書記載,康熙二十二年明確規定:“凡地土有數年無人耕種完糧者,即系拋荒,后如已墾熟,不許原主復問”。材料顯示清朝前期()A.發展商品貿易 B.免除賦稅搖役 C.推行墾荒政策 D.興修水利工程10.清初,順治帝頒布了一道法令:“督、撫、按一年內墾至二千頃以上者記錄,六千頃以上者加升一級……衛所官員墾至五十頃以上者記錄,一百頃以上者加升一級。”這項法令,體現了清初統治者()A.大力推行墾荒政策 B.合理的官吏升遷制度C.大規模興修水利 D.對邊遠地區的開發11.康熙年間,蘇南地區每畝地價銀四五兩,米每升錢七文。到乾隆中后期,地價增至七八兩至十余兩,米價上漲四至五倍。康乾時期地價、米價變化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快速增長 B.閉關政策推行 C.官僚機構臃腫 D.君主專制強化12.清朝前期,手工業有了很大的發展。對其起推動作用的是()A.農業發展 B.文化繁榮 C.專制加強 D.疆域擴大13.清朝前期,農業上普遍采用了輪作、復種、多熟等農作制,人們大量開墾荒地,種植玉米、甘薯等高產農作物。這()A.源于新航路的開辟 B.徹底解決溫飽問題C.促進農業經濟發展. D.導致經濟重心南移14.18世紀20年代,法國人皮埃爾對中國靠什么供養如此之多的人口感到好奇,結果發現訣竅在于給耕地合理施肥,翻耕土地到一定深度,在適當季節播種,將谷物與其他作物間作。在他看來,“訣竅”是()A.政治開明社會安定 B.中國農業精耕細作C.政府大力扶持農業 D.中國人民勤勞勇敢15.明朝時,玉米、甘薯、馬鈴薯等原產于美洲的高產作物傳入中國,種植面積迅速擴大,逐步成為主導性的農作物品種,這一現象帶來的主要影響是()A.提高了農業耕作技術 B.增強了抵御饑荒能力C.促進了經濟重心南移 D.根除了人口增長壓力16.下表所示納稅田畝數的變化反映了當時()A.精耕細作的推廣 B.手工業技術提高 C.農業經濟的發展 D.水利工程的興修17.右圖是一同學自學某朝代經濟發展時的筆記,由此判斷他學習的朝代是()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18.下邊菜單中的食材最早傳入中國是在()A.戰國時期 B.秦漢時期 C.魏晉時期 D.明清時期19.某校史學社的同學參與了市博物館貨幣展的布置。下圖所示貨幣按其發行的先后序呈現正確的是()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①③②④ D.③②④①20.清朝后期,“處處皆關,關關有稅。”“如有打造雙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論官兵民人,調發邊衛充軍。”這反映了清朝()A.設立關卡、禁絕貿易 B.抑制商業、實行海禁C.重農抑商、打擊海運 D.征收重稅、限制商貿二、綜合題21.看圖識史清朝前期,人口快速増長,大量荒地被開墾、高產作物不斷引進,農業生產提升到中國古代社會的最高水平。但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日趨沉重的人口負擔使清朝面臨巨大壓力。清期人口與耕地面積統計表——整理自駱《清朝人口數字的再估算》清前期農業發展示意圖(1)看一看:表格中可以看出哪些信息?(2)想一想:為什么清朝大力推廣種植玉米、甘薯等高產作物?
參考答案1.A【詳解】依據題干材料“明朝鼎盛時期,全國人口達到1億多;康熙時,全國人口總數已達到1.5億;乾隆末年,全國人口發展到3億,占當時世界總人口的1/3。”反映了明朝到清朝,全國人口不斷增多。結合課本所學,清朝前期的統治者采取一系列恢復社會經濟的措施,使經濟發展,國力增強,社會安定,人口的數量有了很大的增長。A正確;BCD不是明清時期人口增長的原因,排除;故選A。2.B【詳解】結合所學內容可知,明朝生產青花瓷最著名的是景德鎮,故選B;汝窯、哥窯都是宋代的名窯,排除AD;邢窯是隋唐五代時期的名窯,排除C。3.A【詳解】明代從國外引入了許多高產糧食作物,有原產南美洲的玉米和甘薯,清代不斷推廣種植,A符合題意;BCD項表述與史實相符,排除。故選擇A。4.D【詳解】依據題干和所學知識,可知“匯通天下”指的是喬致庸開設票號,票號亦稱“票莊”、“匯票莊”或“匯兌莊”,是一種金融信用機構,開始主要承攬匯兌業務,后來也進行存放款等業務,“匯通天下”就是指匯款遍布全國,D正確;據此分析ABC不符合題意。故選D。5.D【詳解】據材料“除了小部分錢鈔以外,絕大部分是麻布、絲絹和米麥等;里甲正役中物料的征派,亦多是地方農民的土特產”等信息可知,田賦征收和里甲正役中絕大部分用實物,很少用錢鈔,這不利于社會經濟的轉型,故D項符合題意;A項稅收政策的變化與當朝的政治、經濟發展狀況有直接關系,這一時期田賦征收和里甲正役中實物征派居多不能導致稅收政策的變化,不符合題意;B項材料內容主要體現了田賦征收和里甲正役中實物征派居多,錢鈔占少數,與加重了勞動人民的負擔無關,不符合題意;C項材料中田賦征收和里甲正役中實物征派居多,不能體現抑制了農業生產的發展,不符合題意。故選D6.C【詳解】根據材料”舟楫塞港,街道肩摩”“人煙數十里,賈戶數千家”可知材料反映了當時商品經濟的發展。清朝前期的商業發達,在北京、江寧、揚州、蘇州、杭州、廣州等大城市中,工商業非常繁榮。商業的發展推動了一些中小市鎮如吳江縣、漢口鎮的城市化進程,故C項正確。AB和商業發展無關,排除。D項“全國性市場的出現”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C。7.C【詳解】依據題干材料中信息“山西地理上處于北方游牧民族與中原農耕政權的緩沖地帶,歷朝歷代都是中央王朝依托的北方重鎮”可以得出山西地理位置重要,位于游牧文明與農耕文明的交匯處,是國家政治、軍事重地,有利于經濟交流;據題干材料中信息“明清兩朝國家統一,社會安定,人口逐年增長,中國國內市場興起,政府整頓關稅、減免商稅等措施,為商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條件”可以得出國家統一,社會安定,政府重視;商品經濟發展,國內市場興起。而②晉商經營領域廣泛,善于經營管理,講求誠信在題干材料中沒有體現出來,排除。因此上述材料說明,晉商崛起是因為①③④,C項符合題意;綜上所述ABD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C。8.D【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清朝農業發展,促進了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經濟發展,國力增強,社會安定,人口的數量也有了很大增長,故D正確;社會危機不能使人口增長,故排除A項;江南地區開發促進江南的發展,不能使全國人民增長,故排除B項;海外貿易的繁榮與人口增長無關,故排除C項。故選D。9.C【詳解】根據材料“凡地土有數年無人耕種完糧者,即系拋荒,后如已墾熟,不許原主復問”可知,清朝前期推行墾荒政策,故C正確;材料涉及的是農業方面,不是商業方面,故排除A項;材料沒有涉及免除賦稅徭役,也沒有涉及興修水利工程,故排除BD項。故選C。10.A【詳解】根據材料“督、撫、按一年內墾至二千頃以上者記錄,六千頃以上者加升級”,結合所學,明末清初,社會經濟嚴重破壞。順治入關后最迫切的就是要盡快恢復農業生產,鼓勵官員墾荒,故A項正確;根據開墾的荒地數量決定升遷,只是為了恢復農業生產的一種特殊政策,并不能體現出清初合理的升遷制度,故B項錯誤;材料中并沒有體現出大規模興修水利,故C項錯誤;材料中并沒有體現出對邊遠地區的開發,故D項錯誤。故選A。11.A【詳解】題干反映了康乾時期地價、米價明顯上漲,結合所學知識,這一時期人口快速增長,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導致地價、米價的變化,A項正確。閉關政策推行造成中國對外貿易日益萎縮,但是與題干中的變化沒有直接關系,排除B項;官僚機構臃腫易導致行政效率降低,不符合題意,排除C項;君主專制強化反映了政治上皇帝獨攬大權,但是也與題干中地價、米價的變化沒有直接關系,排除D項。故選A項。12.A【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清朝時期的農業發展為手工業發展奠定了基礎,A正確;B屬于文化領域上的表現,與題干無關,排除;C屬于政治的表現,與題干無關,排除;D屬于疆域變化的表現,與題干無關,排除。故選A。13.C【詳解】依據題干信息并結合所學可知,清朝前期在糧食種植方面,改進種植技術,改良新品種,推廣玉米、甘薯等高產作物,使糧食產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促進農業經濟發展,故C正確;1493年,哥倫布完成第一次遠航以后將玉米、甘薯等高產農作物傳遞世界各地種植,但題干信息還提到了生產技術、荒地開墾等信息,A與題干信息不符,故錯誤;B說法太絕對,且題干信息無法顯示,故錯誤;兩宋時期經濟重心南移已完成,故D錯誤。綜上故選C。14.B【詳解】“合理施肥”“翻耕土地”“適當季節播種”“間作”體現了精耕細作,皮埃爾認為中國能夠供養如此之多的人口得“訣竅”是農業的精耕細作,故選B;材料信息無法體現政治開明,排除A;材料沒有體現政府扶持農業,排除C;材料體現的是精耕細作,并未體現中國人民勇敢,排除D。15.B【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明清時期由于社會環境穩定和賦稅制度的改革,導致人口激增,因此明清時期的人地矛盾異常尖銳,但是由于玉米和番薯等高產作物的引進,增強了抵御饑荒的能力,極大的解決了人口饑餓問題,緩解了明清時期人口增長的壓力,故B項符合題意;僅從高產作物的引進并不能說明提高了農業耕作技術,排除A項;南宋時我國完成了經濟重心南移,排除C項;高產作物的引進只能緩解而不能根除人口增長壓力,排除D項。故選B項。16.C【詳解】根據題干表格可知,從1712年到1726年,納稅田畝數與1683年相比,呈現逐年增長趨勢,且1726年的耕地面積已超過明末耕地面積20.6%。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明朝末年的大動蕩對社會經濟造成嚴重的破壞,清初的統治者認識到恢復經濟,尤其是恢復和發展農業生產,是“國之大計”。順治、康熙、雍正、乾隆諸位帝王,都十分重視農業生產,大力推行墾荒政策,耕地面積不斷擴大,大片土地得到開墾,許多荒山曠野改造成農田,使農業生產很快得到恢復,并有了較大的發展,為清朝前期的興盛奠定了基礎,故C項符合題意;題干表格反映了清朝前期耕地面積不斷擴大,沒有涉及精耕細作、興修水利的內容,排除AD項;題干表格反映了當時農業經濟的發展,而不是手工業技術的提高,排除B項。故選C項。17.D【詳解】依據題干信息并結合所學可知,清朝中期,江漢平原、洞庭湖等地區普遍推廣了玉米、番薯等作物的種植,糧食產量有了較大的提高,當時的湖廣地區成為新的商品糧基地,所以出現了湖廣熟天下足的諺語;清朝前期絲織業棉職業印染業等手工業有了很大的發展,出現了比較成熟的手工業工廠并頗具規模;清朝人口增長較快,到乾隆末年全國人口發展到3億,占當時世界總人口的1/3。綜上可以判斷他學習的朝代是清朝,故D正確;ABC錯誤。綜上故選D。18.D【詳解】依據圖片信息并結合所學可知,明朝時期,玉米、甘薯、馬鈴薯從美洲傳入中國,在清朝乾隆時期普遍種植,且明代徐光啟所寫的《農政全書》中記載有馬鈴薯(土豆),故菜單中的食材最早傳入中國是在明清時期,D正確;ABC錯誤。綜上故選D。19.B【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交子是在北宋時期出現的;五銖錢是在漢武帝時期發行的;半兩錢是秦朝的官方貨幣;康熙重寶是在清朝發行的,因此正確排序是③②①④,B符合題意,ACD排除。故選B。20.B【詳解】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2030中國市政工程行業現狀供需分析及市場深度研究發展前景及規劃可行性分析研究報告
- “5G+工業互聯網”背景下H企業績效評價研究-基于平衡計分卡視角
- 2025-2030中國嬰兒服飾禮盒行業市場發展態勢分析及發展趨勢與投資戰略研究報告
- 一年級寫人作文我們班的說書先生300字9篇范文
- 東北大學自主招生個人陳述常見錯誤及范文
- 黃豆發芽1000字9篇
- 神奇的想象之旅想象作文(6篇)
- 潛山儲層裂縫的電成像正演響應研究
- 2025年提子項目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新市場營銷人員培訓心得體會
- 第五版-FMEA培訓教材-新版
- NB-T32036-2017光伏發電工程達標投產驗收規程
- 食品安全與日常飲食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中國農業大學
- PE袋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MSDS(聚乙烯塑膠袋)
- 醫院檢驗科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手冊
- 七人學生小品《如此課堂》劇本臺詞手稿
- 大壩安全監測培訓課件
- 高等數學上冊ppt課件完整版
- 電力建設熱工熱控作業指導書
- 甲醇及制氫裝置預試車方案
- 分子的立體構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