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必考選擇題14科學研究方法題型分析:本題主要考查科學研究方法,考查常見的科學研究方法如控制變量法、轉換法、放大法、等,同時考查數據處理的目的如求平均值的目的是為了得出普遍規律還是使得數據更加準確、減小誤差;同時還考查一些科學觀察方法和科學實驗設計等內容,是中學科學的入門,也是貫穿于整個初中科學的內容,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也成為必考題。常見于杭州中考的第20題,在全省各地也幾乎是必考題。一、單選題1.(2020·紹興)科學研究常采用轉換、模型、分類和控制變量等研究方法,下列采用轉換的是(
)A.
模擬月相的形成
B.
探究種子萌發的部分條件
C.
純凈物的類別
D.
測量木塊受到的摩擦力2.(2020·嘉興)進行實驗探究時,若要使已獲得的探究結論更具有說服力,下列做法通常無效的是(
)A.
增加自變量的數
B.
同一實驗者重復實驗
C.
增加實驗樣本的數量
D.
不同實驗者重復實驗3.(2019·紹興)科學研究中,當設計多個因素影響的研究方案時,每一次只改變其中的某個因素,而其余幾個因素不變,從而研究被改變的這個因素對事物的影響。以下實驗中沒有用到此方法的是(
)A.
甲:探究蒸發快慢的影響因素
B.
乙:探究動能大小的影響因素
C.
丙:探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
D.
丁:探究平面鏡成像規律4.(2019·嘉興)歸納法是一種由個別到一般的推理方法,是科學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但觀察和研究無法窮盡所有事實,因此通過歸納得出的結論常會出錯。下列歸納所得結論正確的是(
)選項事實結論A植物由細胞構成;動物由細胞構成生物都由細胞構成B碳酸鈉能與鹽酸反應;碳酸鈣能與鹽酸反應碳酸鹽都能與鹽酸反應C海波有熔點;鎢有熔點固體都有熔點D火星上有大氣;木星上有大氣行星上都有大氣A.
A
B.
B
C.
C
D.
D5.(2018·臺州)肝臟中含有過氧化氫酶。某同學利用動物肝臟研究酶的某些特點,實驗記錄如下表:試管實驗材料及處理產生氣泡快慢15毫升5%H2O2溶液+2滴蒸餾水,常溫最慢25毫升5%H2O2溶液+2滴3.5%FeCl3溶液,常溫較快35毫升5%H2O2溶液+2滴肝臟研磨液,常溫最快45毫升5%H2O2溶液+2滴肝臟研磨液,70℃水浴加熱較慢分析實驗結果,無法得出過氧化氫酶(
)A.
具有專一性
B.
能加快過氧化氫分解
C.
具有高效性
D.
活性受溫度影響6.(2018·紹興)科學研究常常采用轉換、模擬等研究方法,下列課本實驗中與其他三個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不同的是(
)A.
研究潛水艇的浮沉
B.
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質
C.
研究板塊張裂
D.
研究膈的升降與呼吸7.(2017·湖州)在科學學習中,當我們需要研究看不見的現象或不易測量的科學量時,就必須設法尋找由該對象產生的各種可見的效應,由此來判定對該對象的存在、大小等情況,這種研究方法稱為轉換法.下列研究方法不屬于轉換法的是()A.
通過CO2分子模型認識CO2分子結構
B.
通過小樹彎曲認識力的存在
C.
用小磁針確定磁體周圍是否存在磁場
D.
用電磁鐵吸引大頭針的多少判斷電磁鐵磁性強弱8.(2017·金華)歸納和演繹是重要的科學方法。下列歸納或演繹合理的是(
)A.
有機物是一類含碳化合物,所以CH4、CO2都是有機物
B.
硫酸、鹽酸電離時都能產生H+,所以電離能產生H+的化合物是酸
C.
金屬Fe、Zn能與酸反應生成氫氣,所以金屬都能與酸反應生成氫氣
D.
氧化物是由兩種元素組成,其中一種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所以水是氧化物9.(2017·紹興)下列實驗中與其它三個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不同的是(
)A.
甲:研究影響動能大小因素
B.
乙:研究植物的蒸騰作用
C.
丙:研究宇宙膨脹和星系運動的特點
D.
丁:證明動物呼吸需要氧氣10.(2021·下城模擬)如圖,利用“曲頸瓶”進行如下實驗:①甲、乙兩瓶內裝等量的同種肉湯,甲瓶煮沸,乙瓶不做處理,一段時間后,其中一瓶仍然保鮮,另一瓶變質;②接著,將仍然保鮮的那瓶的瓶頸打斷,如圖丙,數日后,瓶中的肉湯也變質。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
步驟①中乙瓶內的肉湯能“仍然保鮮”
B.
“曲頸瓶”內肉湯中的細菌來自空氣
C.
使肉湯變質的是寄生細菌
D.
出芽生殖使細菌大量繁殖11.(2021·余杭模擬)為“探究種子萌發的外界條件”,小樂進行了如下實驗:編號種子數量(粒)外界條件(其他外界條件均相同且適宜)①50培養皿底部墊有浸濕的濾紙、0℃②50培養皿底部墊有干燥的濾紙、20℃③50培養皿底部墊有浸濕的濾紙、20℃④50培養皿中水淹沒種子、20℃實驗結果是③號種子全部萌發,①②④號種子均不萌發,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
每組均選用50粒種子,是為了避免實驗的偶然性
B.
①和③對照,說明種子萌發需要適量的水分
C.
②和③對照,說明種子萌發需要充足的空氣
D.
③和④對照,說明種子萌發需要適宜的溫度12.(2020·南潯模擬)在科學實驗時,為了減小誤差或尋找普遍規律,經常需要進行反復多次實驗。①“測量九年級下科學課本的長度”時,多次測量;②“研究化學反應前后質量是否守恒”時,用白磷與氧氣反應、氫氧化鈉溶液與硫酸銅溶液反應等各種化學反應,并對比各化學反應前后的總質量;③“研究植物根的生長具有向水性”時,對多株植物進行多次實驗;④“研究串、并聯電路的電流特點”時,換用不同定值電阻,多次測量;⑤“用電壓表和電流表測導體的電阻”時,多次測量電阻兩端電壓和通過電阻的電流值。上述實驗中尋找普遍規律的是(
)A.
①②⑤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②④⑤13.(2020·杭州模擬)科學實驗常用到轉換法。以下實驗沒有涉及轉換法的是(
)A.
將顆粒大小和質量相同的鋅、鐵分別投入到相同的稀鹽酸中,比較金屬活動性的強弱
B.
通過電路中的燈泡是否發光判斷電路中是否有電流
C.
壓強計的使用中,通過U型管液面高度差的變化來判斷壓強大小
D.
測體溫時中利用水銀的熱脹冷縮來反映體溫高低14.(2020·定海模擬)在觀測或實驗的基礎上,通過合理的推理找到規律,是科學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事例中不屬于這一方法的是(
)A.
B.
C.
D.
15.(2020·杭州模擬)人類在探索自然規律的過程中,總結出了許多科學研究方法,下面幾個觀點涉及到初中科學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結論,其中正確的是(
)①探究種子萌發條件時用同種種子和研究平面鏡成像時用兩根相同的蠟燭都體現了控制變量法;②酒精與水混合總體積變小證明分子間存在間隙,描點的氣球膨脹說明宇宙在膨脹;③牛頓第一定律實驗探究與聲音能否在真空傳播的實驗探究,都用到了實驗加推理的理想實驗法;④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和彈簧測力計測摩擦力大小實驗都用到了轉換法。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16.(2020·寧波模擬)如圖是今年2月11日微信朋友圈中出現的一種傳言。針對這一網絡傳言,同學們討論時紛紛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其中你不贊同的是(
)A.
微信上網絡傳言很多,我都不相信
B.
上網收集各種資料信息,分析甄別信息真偽后思考判斷
C.
對豎立的掃把受力分析,根據掃把豎立需要的條件來推斷
D.
改天再用掃把來做該實驗,根據實驗結果判斷這個說法的對錯17.(2020·杭州模擬)用易于觀察的科學現象來顯示不易觀察的科學事實是科學研究中常用的一種方法。下列不屬于這種方法的是(
)A.
用輕質小球接觸音叉來顯示音叉的振動
B.
用光線的箭頭方向來顯示光的傳播方向
C.
以進入集氣瓶中的水測量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D.
將枝條插入紅墨水中來顯示水在莖中的運輸18.(2020·金衢模擬)“類比法”“控制變量法”“推理法”“轉換法”“建模法”等是科學實驗中常用的研究方法。以下實例和其對應的科學研究方法不正確的是(
)選項科學實驗科學研究方法A研究牛頓第一定律實驗加推理法B把電流比作水流,電壓比作水壓類比法C研究壓力作用效果與壓力大小有關控制變量法D用磁感線描述磁場的強弱和方向轉換法A.
A
B.
B
C.
C
D.
D19.(2020·鎮海模擬)在初中科學的學習中,我們常會用到一些科學研究方法,如“控制變量法”、“等效替代法”、“類比法”、“理想模型法”、“轉換法”等。在下面幾個實例中,對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判斷正確的(
)A.
研究磁場性質時,用磁感線來描述磁場的分布,采用的是等效替代法
B.
通過鐵釘陷入沙子中的深度反映壓力的作用效果,采用的是控制變量法
C.
研究手電筒工作原理時,繪制電路圖,采用的是理想模型法
D.
將正在發聲的音叉與水面接觸,水花四濺表明音叉在振動,采用的是類比法20.(2020·杭州模擬)我們利用電路中燈泡的亮暗判定流過這盞燈泡的電流大小。以下選項中使用的科學方法與此相同的是(
)A.
利用加熱時間長短顯示水吸收熱量的多少
B.
將改變內能的方法分成做功和熱傳遞兩種
C.
利用水流形成的原因學習電流形成的原因
D.
用“被彈簧連著的小球”來演示分子間作用力21.(2020·永嘉模擬)在“探究魚類適應水中生活特征”的實驗中,某興趣小組正在激烈討論,甲的疑惑屬于探究過程中的(
)A.
提出問題
B.
建立假設
C.
設計實驗
D.
得出結論22.(2020·寧波模擬)歸納法是一種由個別到一般的推理方法,是科學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但觀察和研究無法窮盡所有事實,因此通過歸納得出的結論常會出錯。下列歸納所得結論正確的是(
)選項事實結論A植物由細胞構成:動物由細胞構成生物都由細胞構成B氯化鈉能溶于水;氯化鎂能溶于水鹽酸鹽都能溶于水C冰有熔點;鎢有熔點晶體都有熔點D水能滅火;液態二氧化碳也能滅火液體都能滅火A.
A
B.
B
C.
C
D.
D
23.(2019·浙江模擬)有人做過如下實驗:將某種蛙放在明亮處體色變亮,再放在暗處體色變喑;在黑喑處,給此蛙注射褪黑激素,蛙體色逐漸變淺,但不久以后又慢慢恢復暗色。若將此蛙眼睛蒙住,無論放在明處或暗處,蛙體色均為暗色。切除垂體后,把此蛙無論放在明處或暗處,蛙體色都保持亮色。根據上述實驗現象,下列得出的結論中,不正確的是(
)A.
光是影響蛙體色變化的外界因素
B.
蛙褪黑激素可使蛙體色變亮
C.
蛙體色的變化只受激素調節
D.
蛙褪黑激素的分泌與垂體有關24.(2019·杭州模擬)物理研究中常常會用到“控制變量法”、“等效替代法”、“模型法”、“轉換法”等研究方法,下列研究實例中,采用“轉換法”的是(
)A.
研究電流與電壓關系時,控制電阻不變
B.
研究磁場時,引入了磁感線來描述磁場
C.
研究液體內部壓強大小時,通過U形管壓強計中液面高度差的大小來反映
D.
探究兩個阻值均為R的電阻串聯時,可用一個阻值為2R的電阻來代替25.(2019·天臺模擬)在科學實驗時,為了減小誤差或尋找普遍規律,經常需要進行反復多次實驗,如:①“測量七年級上冊科學課本的長度”時,多次測量②“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大小關系”時,改變入射角,多次測量③“研究植物根的生長具有向水性”時,對多株植物進行多次實驗④在“探究物體的動能跟哪些因素有關”時,讓不同質量鋼球從同一高度滾下⑤“用電壓表和電流表測導體的電阻”時,多次測量電阻兩端電壓和通過電阻的電流值上述實驗中尋找普遍規律的是(
)A.
①②⑤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②④⑤26.(2019·麗水模擬)推理和歸納是科學學習和研究中常用的思維方法,下列推理正確的是(
)A.
稀有氣體可做保護氣,可做保護氣的一定是稀有氣體
B.
單質是由一種元素組成,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一定是單質
C.
性質活潑的金屬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氣體,能跟酸反應產生氣體的物質一定是金屬
D.
有機化合物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機化合物必考選擇題14科學研究方法題型分析:本題主要考查科學研究方法,考查常見的科學研究方法如控制變量法、轉換法、放大法、等,同時考查數據處理的目的如求平均值的目的是為了得出普遍規律還是使得數據更加準確、減小誤差;同時還考查一些科學觀察方法和科學實驗設計等內容,是中學科學的入門,也是貫穿于整個初中科學的內容,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也成為必考題。常見于杭州中考的第20題,在全省各地也幾乎是必考題。一、單選題1.(2020·紹興)科學研究常采用轉換、模型、分類和控制變量等研究方法,下列采用轉換的是(
)A.
模擬月相的形成
B.
探究種子萌發的部分條件
C.
純凈物的類別
D.
測量木塊受到的摩擦力【答案】D【解析】A、模擬月相的形成,屬于模擬實驗;故A不符合題意;
B、探究種子萌發的部分條件,屬于控制變量法;故B不符合題意;
C、純凈物的類別,屬于表格法;故C不符合題意;
D、測量木塊受到的摩擦力,根據二力平衡的知識點,勻速時拉力等于其摩擦力,測量拉力即可得知其摩擦力;屬于轉換法;故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2.(2020·嘉興)進行實驗探究時,若要使已獲得的探究結論更具有說服力,下列做法通常無效的是(
)A.
增加自變量的數
B.
同一實驗者重復實驗
C.
增加實驗樣本的數量
D.
不同實驗者重復實驗【答案】A【解析】同一實驗重復多次、增加實驗樣本的數量和不同實驗者重復實驗,都是通過增加實驗次數的方式收集更對的實驗數據,肯定能夠使得到的結論,避免偶然性,增大客觀性。而與探究目的無關的自變量增加的再多,對實驗結論的得出都沒有影響,因此是無效的,故A符合題意,而B、C、D不合題意。故選A。3.(2019·紹興)科學研究中,當設計多個因素影響的研究方案時,每一次只改變其中的某個因素,而其余幾個因素不變,從而研究被改變的這個因素對事物的影響。以下實驗中沒有用到此方法的是(
)A.
甲:探究蒸發快慢的影響因素
B.
乙:探究動能大小的影響因素
C.
丙:探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
D.
丁:探究平面鏡成像規律【答案】D【解析】A.液體蒸發快慢受到液體的溫度、表面積和空氣流速的影響,因此探究蒸發快慢的影響因素時使用了控制變量法,故A不合題意;
B.動能的大小受到物體質量和運動速度的影響,因此探究動能大小的影響因素時使用了控制變量法,故B不合題意;
C.通過導體的電流受到電壓和電阻的影響,因此探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時保持電阻相同,改變電壓,使用了控制變量法,故C不合題意;
D.探究平面鏡成像的規律時,用一支完全相同的蠟燭到鏡子后面與鏡中的像重合,從而找到像的位置,探究物像的大小關系,使用了等效替代法,故D符合題意。故選D。4.(2019·嘉興)歸納法是一種由個別到一般的推理方法,是科學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但觀察和研究無法窮盡所有事實,因此通過歸納得出的結論常會出錯。下列歸納所得結論正確的是(
)選項事實結論A植物由細胞構成;動物由細胞構成生物都由細胞構成B碳酸鈉能與鹽酸反應;碳酸鈣能與鹽酸反應碳酸鹽都能與鹽酸反應C海波有熔點;鎢有熔點固體都有熔點D火星上有大氣;木星上有大氣行星上都有大氣A.
A
B.
B
C.
C
D.
D【答案】B【解析】A、病毒也是生物,但病毒沒有細胞結構;故A錯誤;
B、碳酸根與氫離子結合生成水和氣體,所以碳酸鹽都能跟鹽酸反應是正確的;故B正確;
C、晶體有熔點,非晶體沒有固定熔點,如瀝青;故C錯誤;
D、水星沒有大氣層;故D錯誤;故答案為:B。5.(2018·臺州)肝臟中含有過氧化氫酶。某同學利用動物肝臟研究酶的某些特點,實驗記錄如下表:試管實驗材料及處理產生氣泡快慢15毫升5%H2O2溶液+2滴蒸餾水,常溫最慢25毫升5%H2O2溶液+2滴3.5%FeCl3溶液,常溫較快35毫升5%H2O2溶液+2滴肝臟研磨液,常溫最快45毫升5%H2O2溶液+2滴肝臟研磨液,70℃水浴加熱較慢分析實驗結果,無法得出過氧化氫酶(
)A.
具有專一性
B.
能加快過氧化氫分解
C.
具有高效性
D.
活性受溫度影響【答案】A【解析】A、如果要得出過氧化氫酶具有專一性,至少要有一組不是H2O2溶液的實驗組,故A符合題意;
B、對比1、3可以得出過氧化氫酶能加快過氧化氫分解的結論,故B不符合題意;
C、對比2、3可以得出過氧化氫酶具有高效性,故C不符合題意;
D、對比3、4可以得出過氧化氫酶活性受溫度影響,故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6.(2018·紹興)科學研究常常采用轉換、模擬等研究方法,下列課本實驗中與其他三個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不同的是(
)A.
研究潛水艇的浮沉
B.
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質
C.
研究板塊張裂
D.
研究膈的升降與呼吸【答案】B【解析】A、研究潛水艇的沉浮是模擬潛水艇如何沉浮的;故A是模擬實驗;B、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質,因為水與二氧化碳反應沒有任何現象,為了能夠觀察實驗,通過瓶子的變形與否來判斷是否發生反應;故B是轉化法;C、研究板塊張裂,通過模擬來展示板塊張裂的后果;故C是模擬實驗;D、研究膈的升降與呼吸的關系是通過模擬來直接體現出來;故D是模擬實驗;故答案為:B。7.(2017·湖州)在科學學習中,當我們需要研究看不見的現象或不易測量的科學量時,就必須設法尋找由該對象產生的各種可見的效應,由此來判定對該對象的存在、大小等情況,這種研究方法稱為轉換法.下列研究方法不屬于轉換法的是()A.
通過CO2分子模型認識CO2分子結構
B.
通過小樹彎曲認識力的存在
C.
用小磁針確定磁體周圍是否存在磁場
D.
用電磁鐵吸引大頭針的多少判斷電磁鐵磁性強弱【答案】A【解析】A、通過CO2分子模型認識CO2分子結構采用的是模型法,故A符合題意;B、小樹彎曲說明小樹受到了力的作用,方便認識力的存在,屬于轉換法,故B不符合題意;C、用小磁針的偏轉來表示磁體周圍是否存在磁場,利用的是轉換法,故C不符合題意;D、電磁鐵吸引的大頭針的個數越多,磁性越強,用的是轉換法,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8.(2017·金華)歸納和演繹是重要的科學方法。下列歸納或演繹合理的是(
)A.
有機物是一類含碳化合物,所以CH4、CO2都是有機物
B.
硫酸、鹽酸電離時都能產生H+,所以電離能產生H+的化合物是酸
C.
金屬Fe、Zn能與酸反應生成氫氣,所以金屬都能與酸反應生成氫氣
D.
氧化物是由兩種元素組成,其中一種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所以水是氧化物【答案】D【解析】A、CH4是有機物,CO2是無機物,故A錯誤;B、酸能電離H+,水也能電離出H+,但不是酸,故B錯誤;C、只有活潑性大于氫氣的金屬,才能與酸反應生成氫氣,比如Cu與酸反應不產生氫氣,故C錯誤;D、氧化物是由兩種元素組成,其中一種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所以水是氧化物,故D正確。故選D9.(2017·紹興)下列實驗中與其它三個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不同的是(
)A.
甲:研究影響動能大小因素
B.
乙:研究植物的蒸騰作用
C.
丙:研究宇宙膨脹和星系運動的特點
D.
丁:證明動物呼吸需要氧氣【答案】C【解析】A、研究影響動能大小因素將動能轉化為木塊的移動距離,運用是轉化法;B、研究植物的蒸騰作用,利用紅墨水柱高低的變化,來研究植物的蒸騰作用,運用的是轉化法;C、研究宇宙膨脹和星系運動的方法是模型法;D、證明動物呼吸需要氧氣,利用昆蟲來分析物呼吸需要氧氣,運用的是轉化法。與其它三個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不同的是C,故選C10.(2021·下城模擬)如圖,利用“曲頸瓶”進行如下實驗:①甲、乙兩瓶內裝等量的同種肉湯,甲瓶煮沸,乙瓶不做處理,一段時間后,其中一瓶仍然保鮮,另一瓶變質;②接著,將仍然保鮮的那瓶的瓶頸打斷,如圖丙,數日后,瓶中的肉湯也變質。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
步驟①中乙瓶內的肉湯能“仍然保鮮”
B.
“曲頸瓶”內肉湯中的細菌來自空氣
C.
使肉湯變質的是寄生細菌
D.
出芽生殖使細菌大量繁殖【答案】B【解析】A、甲瓶煮沸殺死了湯中原有的微生物,乙瓶不做處理,因此乙瓶內的肉湯變質;故A錯誤;
B、由甲丙對照可知,肉湯中的細菌來自空氣;故B正確;
C、該實驗無法得知,肉湯變質的細菌類型;故C錯誤;
D、細菌是依靠分裂生殖的;故D錯誤;故答案為:B。11.(2021·余杭模擬)為“探究種子萌發的外界條件”,小樂進行了如下實驗:編號種子數量(粒)外界條件(其他外界條件均相同且適宜)①50培養皿底部墊有浸濕的濾紙、0℃②50培養皿底部墊有干燥的濾紙、20℃③50培養皿底部墊有浸濕的濾紙、20℃④50培養皿中水淹沒種子、20℃實驗結果是③號種子全部萌發,①②④號種子均不萌發,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
每組均選用50粒種子,是為了避免實驗的偶然性
B.
①和③對照,說明種子萌發需要適量的水分
C.
②和③對照,說明種子萌發需要充足的空氣
D.
③和④對照,說明種子萌發需要適宜的溫度【答案】A【解析】A、實驗過程中使用50粒種子,是為了避免實驗現象的偶然性;故A正確;
B、①和③對照,變量是溫度,是為了探究種子萌發需要適宜的溫度;故B錯誤;
C、②和③對照,變量是水分,是為了探究種子萌發需要一定的水分;故C錯誤;
D、③和④對照,變量是空氣,是為了探究種子萌發需要充足的空氣;故D錯誤;故答案為:A。12.(2020·南潯模擬)在科學實驗時,為了減小誤差或尋找普遍規律,經常需要進行反復多次實驗。①“測量九年級下科學課本的長度”時,多次測量;②“研究化學反應前后質量是否守恒”時,用白磷與氧氣反應、氫氧化鈉溶液與硫酸銅溶液反應等各種化學反應,并對比各化學反應前后的總質量;③“研究植物根的生長具有向水性”時,對多株植物進行多次實驗;④“研究串、并聯電路的電流特點”時,換用不同定值電阻,多次測量;⑤“用電壓表和電流表測導體的電阻”時,多次測量電阻兩端電壓和通過電阻的電流值。上述實驗中尋找普遍規律的是(
)A.
①②⑤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②④⑤【答案】C【解析】①“測量九年級下科學課本的長度”時,多次測量求平均值,是為了減小實驗誤差;②“研究化學反應前后質量是否守恒”時,用白磷與氧氣反應、氫氧化鈉溶液與硫酸銅溶液反應等各種化學反應,并對比各化學反應前后的總質量,是為了尋找普遍規律;③“研究植物根的生長具有向水性”時,對多株植物進行多次實驗,是為了尋找普遍規律;④“研究串、并聯電路的電流特點”時,換用不同定值電阻,多次測量,是為了尋找普遍規律;⑤“用電壓表和電流表測導體的電阻”時,多次測量電阻兩端電壓和通過電阻的電流值,最后將電阻值相加求出平均值,是為了減小實驗誤差。那么上述實驗中屬于尋找普遍規律的是②③④。故選C。13.(2020·杭州模擬)科學實驗常用到轉換法。以下實驗沒有涉及轉換法的是(
)A.
將顆粒大小和質量相同的鋅、鐵分別投入到相同的稀鹽酸中,比較金屬活動性的強弱
B.
通過電路中的燈泡是否發光判斷電路中是否有電流
C.
壓強計的使用中,通過U型管液面高度差的變化來判斷壓強大小
D.
測體溫時中利用水銀的熱脹冷縮來反映體溫高低【答案】A【解析】A、將顆粒大小和質量相同的鋅、鐵分別投入到相同的稀鹽酸中,可以直接觀察到反應的快慢,沒有轉化法;故A符合題意;B、通過電路中的燈泡是否發光判斷電路中是否有電流,電流無法觀察,轉換為燈光來觀察,屬于轉換法;故B不符合題意;
C、通過U型管液面高度差的變化來判斷壓強大小,壓強大小無法觀察,U型管的高度差可以觀察壓強大小,屬于轉換法;故C不符合題意;
D、測體溫時中利用水銀的熱脹冷縮來反映體溫高低,通過觀察體溫計內水銀的高度變化來得知溫度的高低;故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14.(2020·定海模擬)在觀測或實驗的基礎上,通過合理的推理找到規律,是科學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事例中不屬于這一方法的是(
)A.
B.
C.
D.
【答案】D【解析】A、該實驗是牛頓第一定律的實驗,是在實驗的基礎上合理的推理得出的結論;故A不符合題意;B、該實驗是驗證聲音的傳播是需要介質的,而實驗過程中達不到真空,所以是根據實驗現象合理的推理得出的;故B不符合題意;
C、該研究是通過星系之間距離變化,推理得出宇宙在膨脹中的;故C不符合題意;
D、該實驗是模擬板塊的張裂,屬于模擬實驗;故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15.(2020·杭州模擬)人類在探索自然規律的過程中,總結出了許多科學研究方法,下面幾個觀點涉及到初中科學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結論,其中正確的是(
)①探究種子萌發條件時用同種種子和研究平面鏡成像時用兩根相同的蠟燭都體現了控制變量法;②酒精與水混合總體積變小證明分子間存在間隙,描點的氣球膨脹說明宇宙在膨脹;③牛頓第一定律實驗探究與聲音能否在真空傳播的實驗探究,都用到了實驗加推理的理想實驗法;④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和彈簧測力計測摩擦力大小實驗都用到了轉換法。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答案】B【解析】①探究種子萌發條件時用同種種子是為了控制變量,而研究平面鏡成像時用兩根相同的蠟燭是為了比較像與物的關系,沒有控制變量思想的應用;故①錯誤;
②酒精與水混合總體積變小證明分子間存在間隙,是真實物質的實驗;而描點的氣球膨脹是模擬宇宙膨脹,是模擬實驗,不能得出科學結論;故②錯誤;
③牛頓第一定律實驗探究與聲音能否在真空傳播的實驗探究,都用到了實驗加推理的理想實驗法;故③正確;
④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和彈簧測力計測摩擦力大小,都把難以直接測量的數據,轉移成測量容易測量的數據,屬于轉換法;故④正確;故答案為:B。16.(2020·寧波模擬)如圖是今年2月11日微信朋友圈中出現的一種傳言。針對這一網絡傳言,同學們討論時紛紛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其中你不贊同的是(
)A.
微信上網絡傳言很多,我都不相信
B.
上網收集各種資料信息,分析甄別信息真偽后思考判斷
C.
對豎立的掃把受力分析,根據掃把豎立需要的條件來推斷
D.
改天再用掃把來做該實驗,根據實驗結果判斷這個說法的對錯【答案】A【解析】A、微信上網絡傳言很多,我都不相信,微信和網絡上也有一些信息是可信的,所以不贊同,A正確;B、上網收集各種資料信息,分析甄別信息真偽后思考判斷,方法科學合理,贊同,B錯誤;
C、對豎立的掃把受力分析,根據掃把豎立需要的條件來推斷,利用學習的力學知識判斷,贊同,C錯誤;D、改天再用掃把來做該實驗,根據實驗結果判斷這個說法的對錯,實驗是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贊同,D錯誤。故選A17.(2020·杭州模擬)用易于觀察的科學現象來顯示不易觀察的科學事實是科學研究中常用的一種方法。下列不屬于這種方法的是(
)A.
用輕質小球接觸音叉來顯示音叉的振動
B.
用光線的箭頭方向來顯示光的傳播方向
C.
以進入集氣瓶中的水測量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D.
將枝條插入紅墨水中來顯示水在莖中的運輸【答案】B【解析】A.用輕質小球接觸音叉來顯示音叉的振動,使用了轉換法,故A不合題意;
B.用光線的箭頭方向來顯示光的傳播方向,使用了模型法,故B符合題意;
C.以進入集氣瓶中的水測量空氣中氧氣的含量,使用了轉換法,故C不合題意;
D.將枝條插入紅墨水中來顯示水在莖中的運輸,使用了轉換法,故D不合題意。故選B。18.(2020·金衢模擬)“類比法”“控制變量法”“推理法”“轉換法”“建模法”等是科學實驗中常用的研究方法。以下實例和其對應的科學研究方法不正確的是(
)選項科學實驗科學研究方法A研究牛頓第一定律實驗加推理法B把電流比作水流,電壓比作水壓類比法C研究壓力作用效果與壓力大小有關控制變量法D用磁感線描述磁場的強弱和方向轉換法A.
A
B.
B
C.
C
D.
D【答案】D【解析】A.研究牛頓第一定律,阻力越來越小的實驗可以完成,但是沒有阻力的情況無法完成,只能通過推理得到,因此使用實驗加推理法,故A正確不合題意;
B.把電流比作水流,電壓比作水壓,使用了類比法,故B正確不合題意;
C.研究壓力作用效果與壓力大小有關,改變壓力大小而控制受力面積相同,因此使用了控制變量法,故C正確不合題意;
D.用磁感線描述磁場的強弱和方向,使用了建模法,故D錯誤符合題意。故選D。19.(2020·鎮海模擬)在初中科學的學習中,我們常會用到一些科學研究方法,如“控制變量法”、“等效替代法”、“類比法”、“理想模型法”、“轉換法”等。在下面幾個實例中,對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判斷正確的(
)A.
研究磁場性質時,用磁感線來描述磁場的分布,采用的是等效替代法
B.
通過鐵釘陷入沙子中的深度反映壓力的作用效果,采用的是控制變量法
C.
研究手電筒工作原理時,繪制電路圖,采用的是理想模型法
D.
將正在發聲的音叉與水面接觸,水花四濺表明音叉在振動,采用的是類比法【答案】C【解析】
A、研究磁場性質時,用磁感線來描述磁場的分布,這是用了“理想模型法”,不是等效替代法,A錯誤;
B、通過鐵釘陷入沙子中的深度反映壓力的作用效果,這是用了“轉換法”,不是控制變量法,B錯誤;
C、研究手電筒工作原理時,繪制電路圖,采用的是理想模型法
,電路圖是實際電路的模型,判斷正確,C正確;
D、將正在發聲的音叉與水面接觸,水花四濺表明音叉在振動,用水花來反映音叉的振動,用了轉換法,不是類比法,D錯誤。故選C20.(2020·杭州模擬)我們利用電路中燈泡的亮暗判定流過這盞燈泡的電流大小。以下選項中使用的科學方法與此相同的是(
)A.
利用加熱時間長短顯示水吸收熱量的多少
B.
將改變內能的方法分成做功和熱傳遞兩種
C.
利用水流形成的原因學習電流形成的原因
D.
用“被彈簧連著的小球”來演示分子間作用力【答案】A【解析】我們利用電路中燈泡的亮暗判定流過這盞燈泡的電流大小,使用了轉換法。
A.利用加熱時間長短顯示水吸收熱量的多少,使用了轉換法,故A符合題意;
B.將改變內能的方法分成做功和熱傳遞兩種,使用了分類法,故B不合題意;
C.利用水流形成的原因學習電流形成的原因,使用了類比法,故C不合題意;
D.用“被彈簧連著的小球”來演示分子間作用力,使用了模型法,故D不合題意。故選A。21.(2020·永嘉模擬)在“探究魚類適應水中生活特征”的實驗中,某興趣小組正在激烈討論,甲的疑惑屬于探究過程中的(
)A.
提出問題
B.
建立假設
C.
設計實驗
D.
得出結論【答案】A【解析】實驗探究魚類適應水中生活特征,根據該實驗,提出自己的疑惑,提出問題鯉魚的魚塘有什么作用,甲的疑惑屬于探究過程中的提出問題,A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22.(2020·寧波模擬)歸納法是一種由個別到一般的推理方法,是科學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但觀察和研究無法窮盡所有事實,因此通過歸納得出的結論常會出錯。下列歸納所得結論正確的是(
)選項事實結論A植物由細胞構成:動物由細胞構成生物都由細胞構成B氯化鈉能溶于水;氯化鎂能溶于水鹽酸鹽都能溶于水C冰有熔點;鎢有熔點晶體都有熔點D水能滅火;液態二氧化碳也能滅火液體都能滅火A.
A
B.
B
C.
C
D.
D【答案】C【解析】A、生物中的病毒沒有細胞結構,故A錯誤。
B、鹽酸鹽中的氯化銀不溶于水,故B錯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個體工商戶職工的勞動合同
- 2025科技、創新行業勞動合同樣本
- 2025年:民事合同與勞動合同的差異與關聯性探究
- 游戲設計的藝術
- 應對氣候危機
- 2025年合同履行規定
- 藝術生活互融
- 以人為本的家居設計
- 2025年度商業地產租賃合同
- 2025技術許可合同范本精簡版
- 創新物業服務管理的思路與方法
- 上市公司涉稅風險分析報告
- 少數民族維吾爾族民俗文化介紹圖文課件
- 引導接車監控裝置操作辦法
- 《中國馬克思主義與當代》部分課后題-參考答案
- 讀書分享交流會《外婆的道歉信》課件
- 科技論文寫作與學術規范課件
- 醫療器械自查表【模板】
- 2023學年完整公開課版《2BM3U2Rules》教學
- 曼陀羅繪畫療法
- 四年級下冊英語素材單元知識點總結 陜旅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