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滬粵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第四章物質的形態及其變化綜合訓練練習題(詳解)_第1頁
2022年滬粵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第四章物質的形態及其變化綜合訓練練習題(詳解)_第2頁
2022年滬粵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第四章物質的形態及其變化綜合訓練練習題(詳解)_第3頁
2022年滬粵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第四章物質的形態及其變化綜合訓練練習題(詳解)_第4頁
2022年滬粵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第四章物質的形態及其變化綜合訓練練習題(詳解)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八年級物理上冊第四章物質的形態及其變化綜合訓練考試時間:90分鐘;命題人:物理教研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滿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2、答卷前,考生務必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將自己的姓名、班級填寫在試卷規定位置上3、答案必須寫在試卷各個題目指定區域內相應的位置,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的答案;不準使用涂改液、膠帶紙、修正帶,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無效。第I卷(選擇題15分)一、單選題(5小題,每小題3分,共計15分)1、下列現象敘述正確的是()A.汽車夏天開冷氣,冬天開暖氣,夏天車窗玻璃外側起霧,冬天內側起霧B.小明從電冰箱的冷凍室拿出一塊雪糕,—會兒,小明發現包裝袋上有—些小冰晶,這是凝固現象C.加油站要求“熄火加油”,這樣是為了防止火花點燃汽油引發火災,因為在常溫下汽油容易升華D.沸騰時,燒杯中不停地冒出“白氣”,這些“白氣”是水蒸氣2、盛夏,打開冰箱門、會看到“白氣”冒出;寒冷的冬天,戶外的人也會不斷呼出“白氣”、對這兩種“白氣”的分析正確的是()A.前者是汽化現象,是冰箱內的水蒸氣汽化形成的B.前者是液化現象,是冰箱外的水蒸氣液化形成的C.后者是汽化現象,是口腔內的水蒸氣汽化形成的D.后者是液化現象,是口腔外的水蒸氣液化形成的3、新疆1月份夜間的平均氣溫最接近()A.-15°C B.15°C C.25°C D.37°C4、下列四個實例中,能夠使蒸發加快的是()A.將水果放在低溫冷藏柜中B.將新鮮的蔬菜封裝在保鮮袋中C.給播種后的農田覆蓋地膜D.將新采摘的辣椒攤開晾曬在陽光下5、下列有關熱現象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自然界中的雪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形成的B.造雪機噴射出的水霧遇到冷空氣凝固成“人工雪”C.夏末夜晚湖邊的薄霧,是空氣中水蒸氣遇冷液化成的小霧滴D.炎熱的夏天,水中比岸上涼爽,是由于水汽化放熱溫度降低第Ⅱ卷(非選擇題85分)二、填空題(5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20分)1、如圖為關于“55℃”水杯的圖片。將沸水倒入這種杯中搖一搖,便可使水溫快速變為55℃并在一定時間內保持溫度不變,這是因為杯的內壁和外壁間貯存了一種顆粒,這種顆粒是______(選填“晶體”或“非晶體”),使沸水降溫利用了它______的特點。2、如圖是用干冰營造的舞臺“煙霧”效果,圖中的“煙霧”是______(選填“水蒸氣”“二氧化碳氣體”“小水珠”),它是由______液化形成的。3、寫出下圖體溫計的示數______℃。4、體溫計是根據液體___________的規律制成的。讀數時利用光的___________可以看清細細的液柱。如圖體溫計示數為___________℃。5、如圖所示,舞臺上的白霧使演員如臨仙境,白霧的形成是利用干冰______(填物態變化的名稱)時______熱量,使空氣溫度降低,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______(填物態變化的名稱)成小水珠,浮在空氣中形成白霧。舞臺上優美的音樂是由______傳入觀眾耳中的,觀眾能辨識各種樂器發出的聲音是由于各種樂器發出聲音的______不同。三、簡答題(5小題,每小題7分,共計35分)1、入冬以來,新冠疫情在各地時有發生,人員密集的場合佩戴口罩是做好自我防護的基本措施。如圖所示是一位老師佩戴口罩講課時的情景,請你分析她不斷講話時導致鏡片起霧的原因,并提出一條合理的解決辦法。(注:不含摘除眼鏡或口罩)2、請認真閱讀下面的材料后,回答相應的問題。二氧化碳氣體若被加壓,降溫到一定程度,就會形成白色的,像雪一樣的固體。這種固體在常溫下不經熔化就會直接變成氣體,所以叫干冰。干冰具有很好的致冷作用,可用于人工降雨。這是由于干冰在常溫下會迅速變為氣體,吸收熱量,促使水蒸氣遇冷凝結成水滴或小冰晶,從而達到降雨的條件。(1)請把文中描述“干冰有致冷作用原因”的句子找出來寫在下面。(2)水蒸氣遇冷凝結成水滴或小冰晶,這句話包含了哪些物態變化?(3)云中的小冰晶下落到最后又是如何變成了小雨滴的?3、如圖所示,在燒杯中和試管中均裝有水,加熱使燒杯中的水沸騰,試通過觀察回答下列問題:在持續加熱的過程中,試管中的水能否沸騰?為什么?4、炎熱的夏天扇扇子會感到涼快,請你用相關的物理知識說明其中的道理。5、醫生為病人檢查牙齒時,拿一個帶把的小鏡子在酒精燈上稍微烤一烤,然后放入病人口腔內。這樣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四、實驗探究(3小題,每小題10分,共計30分)1、在“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實驗中:(1)實驗前,向燒杯中倒入熱水而不是冷水,這樣做是為了______。第4min時溫度計的示數(如圖甲)是______℃;(2)根據表數據可知,水沸騰時,繼續吸熱,水的溫度______;時間t/min01234567溫度t/℃89919395999999(3)實驗中收集多組數據是為了______(選填“尋找普遍規律”或“減小實驗誤差”);(4)實驗過程中,小明發現在剛拿走酒精燈時,燒杯中的水依然在沸騰。小明經過思考后覺得原因是此時鐵圈b和石棉網的溫度______水的沸點(選填“高于”或“低于”);(5)實驗中小明觀察到水沸騰時水中產生氣泡的現象應該是如圖______所示(選填“乙”或“丙”);(6)如圖丁所示,小明根據自己的記錄數據,畫出的水溫隨時間變化的圖像a,小華實驗時,僅燒水質量比小明的少,則她畫出的圖像是______(填“a”、“b”或“c”)。2、圖甲是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的實驗裝置。(1)組裝實驗裝置時,應當先調整圖甲中______(選填“A”或“B”)的高度;(2)某小組用相同的裝置先后做了兩次實驗,繪出如圖乙所示的a、b兩條圖線。由圖可知:實驗中水的沸點為______℃;沸騰過程中水的溫度保持______;若兩次實驗所用水的質量分別為ma、mb,則ma______mb(選填“>”“=”或“<”);(3)撤去酒精燈后,水很快停止沸騰,說明水在沸騰過程中需要持續______;(4)各實驗小組發現,水沸騰時的溫度均低于100℃。那么,水的沸點可能與______有關。3、小明探究“某種固體熔化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實驗,實驗裝置如圖。(1)由圖象可看出該物質的熔點是_______℃,在第2min末該物質處于_______(選填“固態”、“液態”或“固液共存狀態”);(2)該物質熔化過程的特點是不斷吸熱,溫度________。-參考答案-一、單選題1、A【詳解】A.汽車夏天開冷氣,窗戶外熱的水蒸氣遇到冷的玻璃液化成小水珠附在玻璃外側;冬天開暖氣,車內熱的水蒸氣遇到冷的玻璃液化成小水珠附在玻璃內側。所以夏天車窗玻璃外側起霧,冬天內側起霧,故A正確;B.小明從電冰箱的冷凍室拿出一塊雪糕,—會兒,小明發現包裝袋上有—些小冰晶,這是空氣中的水蒸氣凝華成的,故B錯誤;C.加油站要求“熄火加油”,這樣是為了防止火花點燃汽油引發火災,因為在常溫下汽油容易由液態變成氣態,是汽化現象,故C錯誤;D.沸騰時,燒杯中不停地冒出“白氣”,這些“白氣”是水蒸氣液化成的小水珠,故D錯誤。故選A。2、B【詳解】AB.打開冰箱門,看到“白氣“,這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而成的,故A錯誤,B正確;CD.在寒冷的冬天戶外的人不斷呼出“白氣”,這是呼出的水蒸氣遇冷液化而形成的,故CD錯誤。故選:B。3、A【詳解】新疆1月份夜間的氣溫較低,平均約為零下15攝氏度,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4、D【詳解】A.將水果放在低溫冷藏柜中,降低溫度可以使蒸發變慢,故A不符合題意;B.將新鮮的蔬菜封裝在保鮮袋中,減小蔬菜表面空氣流動速度,可以使蒸發變慢,故B不符合題意;C.給播種后的農田覆蓋地膜,減小農田表面空氣流動速度,可以使蒸發變慢,故C不符合題意;D.將新采摘的辣椒攤開晾曬在陽光下,提高溫度可以使蒸發變快,故D符合題意。故選D。5、D【詳解】A.雪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為固體的冰晶,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人工雪”是造雪機噴射出的水霧遇到冷空氣,由液態變成固態,屬于凝固現象,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C.霧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為液態的小水滴,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D.炎熱的夏天,水中比岸上涼爽,是由于水汽化吸收熱量,溫度降低,故D錯誤,符合題意。故選D。二、填空題1、

晶體

熔化吸熱【詳解】[1]將沸水倒入這種杯中搖一搖,便可使水溫快速變為55℃并在一定時間內保持溫度不變,說明這種顆粒吸收了熱水的熱量但溫度保持不變,即有固定的熔點,所以這種顆粒是晶體。[2]晶體在熔化過程中吸收熱水的熱量,使熱水的溫度降低。2、

小水珠

水蒸氣【詳解】[1][2]用干冰營造的舞臺“煙霧”效果,過程是:在空中噴灑干冰,干冰先升華為二氧化碳氣體,由于升華吸熱,使周圍的氣溫降低,空氣中的水蒸氣又遇冷液化為小水珠。所以圖中的“煙霧”是小水珠,是由水蒸氣液化形成的。3、37.1【詳解】如圖所示的體溫計,每大格為1℃,平均分成10小格,即分度值為0.1℃,故讀數為37.1℃。4、

熱脹冷縮

折射

37.1【詳解】[1]一般情況下,液體的體積會隨溫度變化而熱脹冷縮,體溫計是根據液體的熱脹冷縮性質制成的。[2]溫計制成三棱狀,體溫計凸起較大的一側相當于放大鏡,水銀柱在放大鏡的一倍焦距以內,成正立放大的虛像,凸透鏡成像屬于光的折射現象。[3]體溫計的一個大格表示1℃,里面有10個小格,因此它的分度值為0.1℃;因此它的讀數為37.1℃。5、

升華

吸收

液化

空氣

音色【詳解】[1][2][3]物質由固態直接變為氣態叫升華,升華是吸熱過程。物質由氣態變為液態叫液化。白霧的形成是利用干冰升華時吸收熱量,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浮在空氣中形成白霧。[4]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舞臺上優美的音樂是由空氣傳入觀眾耳中的。[5]不同發聲體的材料、結構不同,發出聲音的音色不同,能辨識各種樂器發出的聲音,依據是不同樂器發出聲音的音色不同。三、簡答題1、見解析【詳解】不斷講話時,從口中出來的熱水蒸氣遇到溫度低的鏡片,發生液化現象,導致鏡片起霧,可以在鏡片上噴防霧噴霧劑。2、(1)見解析;(2)液化;凝華;(3)見解析【詳解】(1)干冰有致冷作用原因:由于干冰在常溫下會迅速變為氣體,吸收熱量。(2)水蒸氣遇冷凝結成水滴,屬于液化現象,放出熱量;水蒸氣遇冷凝結成小冰晶,屬于凝華現象,放出熱量。(3)小冰晶下落到接近地面時遇到溫暖的空氣,由固態變為液態小雨滴,屬于熔化現象。3、不能,無法繼續吸熱【詳解】在持續加熱的過程中,燒杯中的水吸收熱量,溫度升高,達到水的沸點后開始沸騰,溫度不再上升;而試管中的水向燒杯中的水吸收熱量,溫度不斷升高,當溫度與燒杯中水的溫度相同時,即都為沸點時,由于沒有溫差了,所以就不能再向燒杯中的水吸熱了,由沸騰發生的條件,吸熱且達到沸點,這里只滿足了達到沸點,而無法繼續吸熱,故試管中的水是不能沸騰的。4、見解析【詳解】炎熱的夏天扇扇子會感到涼快,這是因為扇子扇出的風加快了身體表面汗液的蒸發速度,蒸發吸熱,帶走身體表面的部分熱量,就會感到涼快。5、使小鏡子溫度升高,防止口中水蒸氣液化附著在鏡子上,使牙醫看清楚牙齒的情況【詳解】牙醫是通過觀察口腔內的病灶在小鏡子里面成的像來確定病情的,當冷的小鏡子進入到溫暖且水蒸氣較多的口腔中時,口腔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吸附在平面鏡上,使人看不清楚成像的情況,也就無法確定病情。烤一烤的目的是為了提高鏡子的溫度,防止口腔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使牙醫看清楚牙齒的情況。四、實驗探究1、

縮短實驗時間

97

保持不變

尋找普遍規律

高于

b【詳解】(1)[1]質量一定的水,當初溫越高,達到沸騰時需要吸收的熱量越小,需要加熱的時間越短,故向燒杯中倒入熱水而不是冷水,這樣做是為了縮短加熱的時間。[2]如圖所示的溫度計,每大格表示10℃,平均分成10小格,即分度值為1℃,故讀數為97℃。(2)[3]根據液體沸騰的特征及實驗數據,水在沸騰過程中,需要不斷的加熱,但沸騰時溫度保持不變。(3)[4]實驗的目的是尋找水在沸騰時的特點,多次實驗的目的是減少實驗的偶然性,使實驗的結論更具普遍性。即實驗中收集多組數據是為了尋找普遍規律。(4)[5]水沸騰時需要吸熱,拿走酒精燈后,水仍然可以沸騰一會兒,表明石棉網的溫度仍高于水的沸點,水還可以從石棉網吸收熱量。(5)[6]水在沸騰時,燒杯中的溫度相同,但上部水的壓強較小,氣泡在升過程中,還會有水蒸氣不斷匯入其中,氣泡會由小變大,故沸騰時如圖乙所示。(6)[7]在同等加熱條件下,兩者初溫相同,水的質量越大,加熱時溫度上升越慢,但不影響水的沸點,故b符合題意,則她畫出的圖像是b。2、

B

98

不變

<

吸熱

氣壓【詳解】(1)[1]安裝實驗器材時需要先固定下面的B位置,能夠利用酒精燈的外焰給燒杯充分加熱,然后再調整上面的位置,使溫度計的玻璃泡完全接觸水,并且不要碰到燒杯壁和燒杯底。(2)[2][3]由圖乙可知,實驗中水的沸點為98℃,水在沸騰過程中吸收熱量,溫度不變。[4]在同樣加熱的情況下,由圖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