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地入市”:加快租賃產權保護-以廣東省南海區為例_第1頁
“農地入市”:加快租賃產權保護-以廣東省南海區為例_第2頁
“農地入市”:加快租賃產權保護-以廣東省南海區為例_第3頁
“農地入市”:加快租賃產權保護-以廣東省南海區為例_第4頁
“農地入市”:加快租賃產權保護-以廣東省南海區為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本科論文目錄TOC\o"1-2"\h\z\u32180摘要 I8539Abstract II19232引言 1152501“農地入市”政策法規的變革調整 3238481.1中央關于集體建設用地入市相關法律變革 3110271.2地方針對集體建設用地租賃產權相關法規調整 4181742“農地入市”典型模式之比較 7187252.1“浙江模式” 7194942.2“南海模式” 7177172.3“浙江模式”與“南海模式”之比較 8144663“農地入市”南海模式之租賃產權的改革困境 9217843.1土地使用者抵押融資難度大 997443.2土地投資者長期開發不長遠 9246833.3土地使用者辦理產權登記不積極 913463.4集體組織登記手續不完善 10184254“農地入市”南海模式之租賃產權改革困境的突破路徑 1195504.1落實租賃產權登記 11126234.2借鑒國有土地產權使用年限 1192104.3公平分配土地增值收益調節金 12163554.4允許政策性農村宅基地入市 13103994.5實現城鄉土地用途互補 1412406結論 1511392參考文獻 1612450致謝 18本科論文摘要廣東省關于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的相關政策法規可以追溯至2005年,而廣東省南海區對于農村建設用地租賃產權的規定也早有歷史淵源。這是廣東省南海區農地入市的合法依據。其次,對同為實踐典型的“浙江模式”與“南海模式”進行比較分析。南海區作為農地入市的試點,其在作為農地流轉主要形式的租賃產權保護尚有不足,導致土地使用者的抵押融資難度大,同時不利于對土地的長期穩定開發,土地使用者也因此普遍對辦理產權登記積極性不高,村集體在租賃關系中處于強勢地位,使得其完善手續的自覺性降低。針對南海區現存問題,提出相應對策。南海區對建設用地租賃產權的相關保障措施應當予以完善,通過借鑒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到期的產權處置辦法,出臺切實的法律條文,提高土地投資者的可預見性,增強其投資信心。而在土地增值收益調節金方面,應當貫徹公平原則,合理地確定各方利益,在供給源頭方面,可嘗試給予農村宅基地入市流轉地機會,對于農村經濟體制改革而言,無疑起到助力作用。同時,堅持土地利用的可持續發展理念,重視城鄉一體化統籌發展。關鍵詞:土地流轉;集體建設用地;租賃產權

AbstractTherelevantpoliciesandregulationsofGuangdongprovinceontherighttotheuseofcollectiveconstructionlandcanbetracedbackto2005,andNanhaidistricthasbeenusedasapilotforcollectiveconstructionlandtoenterthemarket.Thesearelegalaccording.Itisstillinsufficienttoprotecttheleaseholdasthemainformofcollectiveconstructionlandtransfer,whichmakesitdifficultforlanduserstoobtainmortgagefinancing.Atthesametime,itisnotconductivethelong-termstabledevelopmentofland.Therefore,landusersaregenerallynotenthusiasticabouthandlingpropertyrightsregistration,andthevillagecollectiveisinastrongpositionintheleaserelationship,makingitlessconsciousofperfectingprocedures.Inthisregard,therelevantsafeguardmeasuresfortheleaseholdfortheexpireduserightsofstate-ownedconstructioninNanhaidistrictshouldbeimproved.Bydrawingonthemethodofdisposalofpropertyrightsforwhichstate-ownedconstructionlanduserightshaveexpired,effectivelegalprovisionshavebeenintroducedtoimprovethepredictabilityoflandinvestigatorsandincreasetheirinvestmentconfidence.Intermsofland-addedincomeadjustmentfunds,theprincipleoffairnessshouldbeimplemented,theinterestsofallpartiesshouldbereasonablydetermined,andintermsofthesourceofsupply,trytogiveruralhomesteadstheopportunitytoenterthemarketandtransferland.Thiswillundoubtedlyhelpthereformoftheruraleconomicsystem,atthesametime,itwillalsoadheretotheconceptofsustainabledevelopmentoflanduse,andattachimportancedevelopmentofurbanandruralareas.Keywords:landtransfer;collectiveconstructionland;leasehold引言隨著2020年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階段的到來,農村經濟體制改革迫在眉睫。經濟建設伴隨著用地量上升,國有建設用地因審批及流轉方式的限制,土地開發金等成本持續攀升,即便如此,仍然出現一地難求的局面。國有建設用地的境況不容樂觀,甚至有成為經濟發展阻礙的風險。在這一背景下,農村集體建設用地進入市場流轉成為了期盼。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問題的決定》中提出要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明確了農村建設用地改革的前提、方式以及地位。與此相應,合理的“農地入市”制度相繼出臺。新修的《土地管理法》于2019年正式通過,這意味著2015年伊始在全國33個示范區進行的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入市改革,即將在全國范圍的農村推行,廣東省南海區作為全國農村改革先驅之一,租賃是其主要的流轉形式,南海區關于集體建設用地租賃產權的相關制度,對各地農村而言都具有獨特借鑒意義。但需清醒地認識到,南海區的租賃產權制度并未十分完善。本文意欲厘清南海區租賃產權的發展脈絡,探尋建設用地租賃產權的改革途徑,以期更高效地利用農地資源,為全國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入市提供積極借鑒,助力全國農村經濟發展。本文圍繞南海區建設用地租賃產權展開。首先,分析南海區農地入市的合法依據。具體而言,包括廣東省關于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的相關政策法規,以及廣東省南海區對于農村建設用地租賃產權相關規定的歷史淵源;其次,對同為實踐典型的“浙江模式”與“南海模式”進行比較分析。二者的可比性在于,浙江省處于長三角地區,廣東省南海區位于珠三角地區,其經濟實力、地理環境較為相似,故二者同為典型模式的同時,其可比較性亦較強。從南海區的農地流轉實踐來看,廣東省南海區的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的主要形式是租賃,這同時也是南海區農地入市的特色所在。為農地入市提供更切實可行的法律保障,在建設用地的租賃產權保護方面更應當有所加強;再次,對南海區當前的租賃產權保護不到位的現實困境進行剖析,具體而言,在作為農地流轉主要形式的租賃產權保護尚有不足,導致土地使用者的抵押融資難度大,同時不利于對土地的長期穩定開發,土地使用者也因此普遍對辦理產權登記積極性不高,村集體在租賃關系中處于強勢地位,使得其完善手續的自覺性降低;最后,針對南海區土地改革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途徑。其一,南海區對建設用地租賃產權的相關保障措施應當予以完善,通過借鑒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到期的產權處置辦法,出臺切實的法律條文,提高土地投資者的可預見性,增強其投資信心。其二,在土地增值收益調節金方面,應當貫徹公平合理地確定各方利益。其三,在供給源頭方面,可嘗試提高政策性農村宅基地入市流轉機會。其四,堅持土地利用的可持續發展理念,重視城鄉土地職能一體化統籌發展。農地入市既然是市場經濟的產物,自當盡可能提高效率以期更好地服務于市場經濟的發展。同時,環境也是不容忽視的重要規劃指標。應當重視工業和農業發展,積極推進第三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提高城市化質量。

1“農地入市”政策法規的變革調整所謂農地入市,即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自主進入市場流轉使用。就全國而言,2019年新修的《土地管理法》正式通過,意味著此前僅有的33個農村試點擴展至全國范圍,本次修法,拓寬了集體建設用地進入市場流轉的途徑[[]溫世揚.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溫世揚.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同等入市”的法制革新[J].中國法學,2015(4):第83頁1.1中央關于集體建設用地入市相關法律變革根據2019年新修正的《土地管理法》第四條的規定,國家土地(包括國有用地和集體用地)實行土地用途管制。即對不同區域的土地在利用方式上予以區分,具體來說,可以分為允許使用、限制使用和禁止使用[[]肖順武.從管制到規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的理念轉變與制度構造[J].現代法學,2018(3):第108頁[]肖順武.從管制到規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的理念轉變與制度構造[J].現代法學,2018(3):第108頁從以上法律規定可以看出,首先,新《土地管理法》為了集體建設用地入市開辟了道路。2019新修的《土地管理法》改變了原《土地管理法》有關土地使用對象僅為國有土地的說法,也即農村土地若想進入市場流通,無須一定通過征收或劃撥方式,而可以根據相關法律規定直接進入市場。其次,公示了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入市的方式。2019新修的《土地管理法》規定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在符合總體規劃和用途規劃的情況下,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依法登記,由于農村土地歸農村集體所有,作為基層群中自治組織,應當按照集體內的重大事項表決程序,方可通過出讓、出租等方式交由集體經濟組織以外的單位或個人直接使用。當然,宅基地等公益性建設用地不屬于此直接流轉范疇。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流轉是此次《土地管理法》修改的重大突破所在[[]韓松.集體建設用地市場的法律問題研究[J].中國法學,2018(3):第85頁[]韓松.集體建設用地市場的法律問題研究[J].中國法學,2018(3):第85頁1.2地方針對集體建設用地租賃產權相關法規調整1.2.1廣東省有關規定:傳遞租賃登記集體建設用地信息2005年,廣東省頒布了《廣東省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管理辦法》(廣東省人民政府第100號令,以下簡稱“100號令”),是全國首個允許集體建設用地入市流轉的文件,由于是首次以地方法規形式發布,又使其具有標志性意義[[]劉守英.農村“三塊地”試點與土地制度改革的可能路徑[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19(19):第20頁]。其中,對于集體建設用地以租賃形式流轉,在100號令中表述為“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出租”,對于土地使用的租賃產權的界定,又進一步予以解釋,土地的所有人(即集體經濟組織)或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人均可作為出租方,將集體建設用地用以租賃,由承租人可以是村集體的內部農戶、個人,也可以是集體經濟組織以外的自然人、法人。將集體土地所有者和土地使用者對土地使用權的出租進行統一表述,不像國有建設用地市場進行區分對待,并且規定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出租應當申請辦理土地登記和領取相關權屬證明,并沒有規定登記的權利類別[[[]劉守英.農村“三塊地”試點與土地制度改革的可能路徑[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19(19):第20頁[5]劉勝,申明浩.城市群融合發展能成為吸引外資進入的新動能嗎——來自粵港澳大灣區的經驗證據[J].國際經貿探索,2018(12):第12頁1.2.2南海區有關規定:逐步明確租賃登記土地他項權利第一,2011年以前無明確規定。佛山市南海區在2005年印發的《佛山市南海區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收費試行辦法》(南府〔2005〕88號)中規定:“農村集體組織出讓、出租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須報請區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審批登記。”但是并沒有規定登記的土地權利類別。第二,308號文傾向于租賃登記土地他項權利。2011年,南海區印發《佛山市南海區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出租管理辦法》(南府〔2011〕308號),根據該文件第七條的規定,如果已經符合辦理土地登記條件的,雙方當事人可持鎮(街道)交易中心出具的公開成交確認書,用以確定發生法律關系的正當性前提;出讓或出租合同,用以確定發生物權關系的合法前提或發生債權關系的合法形式;原集體土地使用證和集體土地所有證,用以證明法律關系的對象處于權利完滿狀態;繳付地價款(租金)和稅費憑證,用以證明已經履行稅法上的義務。準備好上述材料以及必要的身份證明后,到政府國土資源管理部門申請辦理土地登記,領取新的集體土地使用證(或土地他項權利證明書)。另外,明確村集體經濟組織是以租賃方式轉移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的,應當與公開競得人一同申請辦理土地登記,此處雖然沒有明確出租土地使用權辦理的是土地他項權利證明書,但是由于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登記辦理的是集體土地使用證,因此該條款基本傾向于以集體經濟組織為土地所有者的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出租登記辦理的證書是土地他項權利證明書。第三,72號文明確租賃登記土地他項權利。2014年印發的《佛山市南海區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實施辦法》(南府〔2014〕72號)對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出租基本延續南府〔2011〕308號的表述,并在第二十六條規定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出租期限屆滿的,承租人申請續期經村(居)集體經濟組織表決同意和政府部門審批后,辦理集體土地他項權變更登記,相比之前對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出租登記何種土地權利的模糊規定,該條文首次明確規定了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出租登記的是土地他項權利[[]郭少,王浩.虛擬建設土地流轉在中國土地流轉的現實化[J].土地使用政策,2020(4):第32頁]。這與100號令、《土地登記規則》、《土地登記辦法》以及《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實施細則》均存在一定的沖突,不符合《物權法》第5條關于“物權的種類和內容,由法律規定”中明確的物權法定原則的法律規定[[[]郭少,王浩.虛擬建設土地流轉在中國土地流轉的現實化[J].土地使用政策,2020(4):第32頁[]田國興,周洋洋.建設城鄉統一建設用地二級市場的南海實踐[J].上海法學研究,2019(19):第22頁

2“農地入市”典型模式之比較全國有33個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示范區,由于地理環境不同,經濟發展各異,政策扶持等因素,出現了各具特色的模式,諸如北京大興模式、江蘇蕪湖模式、浙江嘉興模式,以及廣東南海模式等[[8][8]陳會廣,李麗.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流轉的江蘇實地調研及對下一步改革的啟示[J].上海法學研究,2019(19):第29頁2.1“浙江模式”浙江省農村建設用地改革主要是圍繞政府的政策指令進行,建設用地使用權的流轉形式包括征收和出租等。浙江省的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流轉的模式也較為豐富,極具地方(區域)特色。但須指出的是,雖然浙江省內的流轉模式呈現多樣化,但是這些模式都圍繞著“浙江模式”展開,其基本方式沒有變,都是通過“以地換地”的方式,將政府作為重要媒介,以土地征收、租賃等流轉活動為依托而進行的政策指令協調。2.2“南海模式”廣東省南海區的農村建設用地使用權是直接流入市場進行交易,履行的登記手續屬于行政確認和程序保障,而并不依靠政府從中促成流轉關系的形成。在租賃和轉讓形式中,大部分的交易是為避免形為租賃實為出讓的使用情況而履行了出讓手續,因為無論是租賃還是出讓,出租方或出讓方都無法實際使用該地,而由于土地使用的特殊性,期限一般較長,租金相較于出讓金而言,又顯得更為低廉。南海區地處珠三角,是外資聚集地之一,大量外資涌入和一地難求的沖突愈演愈烈。此時,村集體結合經濟形勢自身用地情況,將集體土地以及集體經濟組織的不動產(多為廠房)向有意向的企業出租,有的則與企業合作。由于村集體將土地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政府征地也愈發困難。以土地為契機打開了農村工業化局面的同時,也強化了集體經濟組織在經濟實力上和自主性的提升[[9][9]杜小剛,卓妮.集體建設用地整備制度下的土地資產權益實現——以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為例[J].中國土地,2019(3):第10頁2.3“浙江模式”與“南海模式”之比較在現實矛盾方面,浙江模式是由于政策規劃中政府指令調整與土地實際使用信息不相符,而南海模式是因為市場缺口大而集體響應政府征地不積極,且由于地處珠三角,同時又是外來廉價勞動地的聚集地。在參與主體方面,浙江模式的主體為市、縣政府,而南海模式的主體則為村集體。在實際操作層面,浙江模式以調整規劃為主,而南海模式以土地租賃為主。浙江模式和南海模式得以產生,離不開所在土壤的培育。在社會基礎方面,浙江省所在的長三角是中國經濟實力最強城市群,而南海區所在的珠三角的工業和外貿發達,二者所在地均屬經濟實力雄厚。在制度環境方面,無論是省政府還是市政府均予以大力扶持,先后出臺多項政策為改革保駕護航。浙江模式和南海模式均是為適應經濟發展而做出的制度創新,同時服務于日益多元的市場需求。

3“農地入市”南海模式之租賃產權的改革困境佛山市南海區目前的政策文件規定,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登記為土地他項權利,而不是具備轉讓、抵押權能的集體土地使用權,造成租賃權改革的現實困境.3.1土地使用者抵押融資難度大土地承租者只能登記土地他項權利證明,無法取得集體土地使用證,難以通過集體土地使用權抵押方式獲得銀行融資支持[[10]陳吉棟,馬思杰.論登記在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中的作用[J].上海法學研究,2019(19):第25頁]。同時,南海區大量土地承租者租賃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以后以自建物業的方式開發建設,如果是高端物業方面則會遇到較大的阻礙。例如,在對里水鎮鄧崗村商業中心項目進行調研中,開發商提到該項目是以租賃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權,預計投資1.2億元,將會建成輻射周邊的商業中心,但是現在主要利用企業的自有資金進行開發建設,希望政府在融資方面提供政策支持[[10]陳吉棟,馬思杰.論登記在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中的作用[J].上海法學研究,2019(19):第25頁[]劉漢.農地使用權的流轉研究[J].農村經濟研究,2019:第12頁3.2土地投資者長期開發不長遠南海區的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租賃無法登記土地使用權,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投資者利用集體土地的積極性,鼓勵了土地使用者的短期行為,造成土地使用者傾向于建設一些回收成本快、檔次低的物業,而這也是導致集體土地利用效率低于國有土地的重要原因之一。3.3土地使用者辦理產權登記不積極由于土地他項權利證書無法辦理抵押融資,其全能遠遠不如集體土地使用證,因此土地承租者對辦理土地他項權利證書的積極性普遍不高,極少辦理該證。此外,根據房地一致的原則,房屋所有權人應與土地使用權人保持一致,按照現行政策租賃土地的集體使用權登記在村(居)集體經濟組織名下,因此土地承租者在承租土地上建設的房屋在辦理產權登記時也應當辦在村(居)集體經濟組織名下,該種登記規則嚴重影響了承租者辦理房屋產權登記的積極性,造成承租者不愿意花費時間和金錢去完善房屋產權,導致大量集體土地上建設的房屋沒有辦理房屋所有權證書,由于以上原因,集體土地房屋基本處于政府管理的空白地帶[[12][12]易高翔.論我國集體組織的制度構造[J].農村經濟,2018(2):第16頁3.4集體組織登記手續不完善由于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租賃無法辦理集體土地使用權登記,只能辦理集體土地他項權利證書,因此村集體是否完善手續、是否取得集體土地使用證對租金價格的影響較小,造成村(居)集體經濟組織完善手續的積極性不夠,也是目前普遍存在的上平臺交易的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兩證不全的重要原因[[]陸劍.農地入市的法律體系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5:第18頁[]陸劍.農地入市的法律體系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5:第18頁

4“農地入市”南海模式之租賃產權改革困境的突破路徑由于南海區將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登記為土地他項權利,獲得銀行融資難度大,相關產權登記也不盡規范,政府管理和法律保障亦有限,對于租賃關系的弱勢一方的救濟難以實質有效。對于此改革困境,可以從以下方面予以突破。4.1落實租賃產權登記在租賃權登記方面,南海區在作為農地流轉主要形式的租賃產權的登記方面給予的地位不高,導致土地使用者的抵押融資難度大,進一步影響對集體建設用地的長期開發的穩定性,不利于鞏固企業的忠誠度,土地使用者也因此普遍對辦理產權登記積極性不高,村集體在租賃關系中處于強勢地位,其擱置手續的懈怠心理也日益膨脹。一旦發生法律糾紛,承租人無法有效地保護自身合法權益,政府由于登記信息的不完全,有效救濟較為有限,租賃關系也由此日趨緊張。各地農村應當對建設用地租賃產權的相關保障措施予以完善,更為重要的是落實法規保障[[]申惠文.非公共利益土地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6:第71頁[]申惠文.非公共利益土地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6:第71頁4.2借鑒國有土地產權使用年限隨著時間的推移,國有土地上的住宅用地使用期(現行法律規定為70年)陸續屆至。陸續出臺的相關法律表明,到期后的住宅建設用地實行自動續期的辦法。這無疑傾向于對公民的合法財產予以保護,保護公民合法財產的穩定性,是政府行政為民的體現[[]劉圣中.歷史制度主義[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第55頁]。而工業建設用地和商業建設用地使用期屆滿,則采用重新掛牌出售的辦法[[[]劉圣中.歷史制度主義[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第55頁[]周其仁.產權與中國變革[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7:第47頁4.3公平分配土地增值收益調節金根據15個省(市)的財政廳(局)和國土資源廳(局)聯合制定的《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增值調節金征收使用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的相關規定,其立法目的即是兼顧國家利益、村集體利益以及個人利益,保障農民的土地增值收益。所謂調節金,是指在集體用地進入市場流通環節中,對土地增值部分合理地收取的資金。在該《辦法》中,調節金占土地增值凈收益的20%—50%,即同時考慮了其他各項的支出以及個案的不同情況。另外,該《辦法》還詳細列明了收取調節金的對象在不同流轉形式下的不同界定。最后,該《辦法》還不完全列舉了違反相關規定的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河漣燮.制度分析[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第85頁][]河漣燮.制度分析[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第85頁在土地增值收益調節金方面,南海區關于調節金方面的政策是根據政府有關部門印發的相關政策予以確定,是完全符合要求的[[]李杰.我國農地流轉中鄉鎮政府行為分析[]李杰.我國農地流轉中鄉鎮政府行為分析——基于阜陽市D鎮的訪談調查[D].華東政法大學,2019:第61頁4.4允許政策性農村宅基地入市通過對中央和地方出臺的與建設用地使用權相關的法律規范進行解讀,我們可以看出,這次改革過程中,農村建設用地入市的范圍僅限于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流轉方式也以租賃為主,實際操作較為局限。因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給予宅基地參與市場流通的機會。由于農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現存的農村宅基地有許多已經被閑置,甚至有的已經不具備住人的條件。因此,農村宅基地進入市場流通有相當大的經濟勢能。在供給源頭方面,南海區作為建設用地入市流轉的改革試點,在2019年中央確定的農村宅基地自由流轉的試點名單中,南海區又占有一席之地,未來宅基地自由流轉有望在全國農村施行。此外,農村宅基地數量相對集體建設用地而言相對富余。如果將這些閑置宅基地加以利用,對于農地入市的供給側又可以再加重籌碼。4.5實現城鄉土地用途互補農地入市既然是市場經濟的產物,自當盡可能提高效率以期更好地服務于市場經濟的發展。同時,環境也是不容忽視的重要規劃指標,提高城市化質量。城市農村發展一體化,是城鄉規劃的奮斗目標,積極提高決策的社會參與度,是科學決策的努力方向[[]張桂穎.基于社會嵌入視角的農戶農地流轉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19:第114頁[]張桂穎.基于社會嵌入視角的農戶農地流轉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19:第114頁在統籌規劃方面,廣東省南海區注重與城市職能相補充。由于南海區的農地入市以租賃形式為主,同時也有股份合作的形式。村集體組織更多地承接的是企業的用地保障職能,多以廠房形式與企業合作。在中國,實業收益遠不及商業收益,而實業前期投入的成本高昂,尤其是包括廠房在內的固定資產的投入具有投入大、回收期長的特點[[]朱兆偉.我國雙層經營體制下集體不動產權制度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19:第120頁[]朱兆偉.我國雙層經營體制下集體不動產權制度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19:第120頁

結論綜上所述,從南海區的農地流轉實踐來看,廣東省南海區的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的主要形式是租賃,這同時也是南海區農地入市的特色所在。為農地入市提供更切實可行的法律保障,在建設用地的租賃產權保護方面更應當有所加強。南海區的建設用地租賃產權保障方面存在不完善的地方,使得使用者抵押融資的難度大,故而辦理產權登記的積極性不高,此外,村集體相對于租賃方而言,又屬于較為強勢的一方,一方面助長其辦理相關登記的懈怠心理,一方面又不利于政府對于土地管理及產權保護。為進一步加強建設用地租賃產權的保護,南海區可以借鑒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到期后的產權處置辦法,保障土地使用者的后顧之憂,同時,根據市場的需要,適當提高農村宅基地入市的可能性,而對于利益分配方面,又應當權衡土地增值收益調節金在政府、集體和個人之間的分配比例,堅持可持續發展理念,重視城鄉土地用途統籌發展規劃的長遠性。

參考文獻[1]溫世揚.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同等入市”的法制革新[J].中國法學,2015(4):66-83[2]肖順武.從管制到規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的理念轉變與制度構造[J].現代法學,2018(3):94-108[3]韓松.集體建設用地市場的法律問題研究[J].中國法學,2018(3):65-85[4]劉守英.農村“三塊地”試點與土地制度改革的可能路徑[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19(19):19-20[5]劉勝,申明浩.城市群融合發展能成為吸引外資進入的新動能嗎——來自粵港澳大灣區的經驗證據[J].國際經貿探索,2018(12):12-14[6]郭少,王浩.虛擬建設土地流轉在中國土地流轉的現實化[J].土地使用政策,2020(4):29-32[7]田國興,周洋洋.建設城鄉統一建設用地二級市場的南海實踐[J].上海法學研究,2019(19):22-24[8]陳會廣,李麗.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流轉的江蘇實地調研及對下一步改革的啟示[J].上海法學研究,2019(19):29-31[9]杜小剛,卓妮.集體建設用地整備制度下的土地資產權益實現——以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為例[J].中國土地,2019(3):10-12[10]陳吉棟,馬思杰.論登記在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中的作用[J].上海法學研究,2019(19):25-26[11]劉漢.農地使用權的流轉研究[J].農村經濟研究,2019:2-12[12]易高翔.論我國集體組織的制度構造[J].農村經濟,2018(2):16-21[13]陸劍.農地入市的法律體系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5:18-29[14]申惠文.非公共利益土地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6:58-71[15]劉圣中.歷史制度主義[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45-55[16]周其仁.產權與中國變革[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7:47-54[17]河漣燮.制度分析[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77-85[18]李杰.我國農地流轉中鄉鎮政府行為分析——基于阜陽市D鎮的訪談調查[D].華東政法大學,2019:49-61[19]張桂穎.基于社會嵌入視角的農戶農地流轉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19:99-114[20]朱兆偉.我國雙層經營體制下集體不動產權制度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19:108-120致謝此篇畢業論文,凝聚了很多人的心血。我要對所有曾啟發我、激勵我的人表示由衷的感謝,以及對此篇論文提出建設性意見的恩師和益友表示由心的感激。首先,我要感謝敬愛的論文指導教師——王敬老師。在王老師的指引下,我將集體建設用地租賃產權保護問題作為論文研究方向;在王老師的提點下,我修正了論文的整體論述思路,最終產出了這篇論文。王老師嚴謹求實的治學態度,一絲不茍的工作作風,誨人不倦的高尚師德,深深令我敬佩。作為王老師的學生,我深感榮幸。同時,也非常感謝系主任兼班主任——趙群老師。作為系主任,趙老師嚴把教學質量的同時,鼓勵學生自主學習,我也得益于此,可在課余時間四處搜羅趣書,一睹各學科的芳華。作為班主任,趙老師在發現我情緒異常波動時,主動與我談心,助我從低落中走出來。曾經的幫助,我將銘記于心。另外,還要感謝吳晛老師、李楠楠老師、宋斯文老師以及何冠群老師在課業上的指導,在此表示誠摯的謝意。特別感謝我的外語教師——彭程老師,不遺余力地幫助我全方位提升外語水平。感謝所有老師對我的肯定、鼓勵和幫助,使我不斷提升認知和能力。還有我親愛的朋友們——管睿婕、劉蓉、常夢瑤等益友,感謝我們的相遇。曾經的團隊合作仍歷歷在目,過往的相互體諒依舊暖于心間。是你們讓我對友誼有了更深的理解。最后,我要感恩我的父母,只身求學在外,感謝你們無怨無悔地給予我支持和信任,你們的健康常樂,就是我最寶貴的財富。再次向所有關心和勉勵我的人表達最真誠的感謝!

畢業設計(論文)開題報告怎么寫開題報告是畢業設計(論文)選題后進行文獻資料檢索、歸納與利用、可行性評估、方案制定、進度安排等工作的一個階段性考核,是中期篩選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對畢業設計(論文)質量進行管理和監控的重要環節,是監督和保證學生畢業設計(論文)質量的重要措施。下面我們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開題報告怎么寫?1、畢業設計(論文)開題報告目的與作用開題報告是畢業設計(論文)選題確定后,學生在調查研究基礎上撰寫的報請指導教師批準的任務實施計劃。開題報告的作用是學生向指導教師匯報畢業設計(論文)課題的先期準備情況,指導教師對開題報告中所陳述的研究內容、思路、方案等給予評價;在文獻和研究方法等方面。給予指導和幫助;在實施過程、實施細節等提出建議,從而達到進一步明確研究目標,理清研究思路。2、畢業設計(論文)開題報告內容與要求開題報告根據畢業設計(論文)選題,簡明扼要地說明該選題的目的、目前相關課題研究的現狀、課題的研究背景、研究方法、必要的數據等。由于開題報告是用文字體現的課題總構想,因而篇幅不宜過長,但需把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等主要問題說清楚。開題報告的撰寫提綱主要包含內容與要求、前言、方案比較與評價、開展預期效果及指標、實施進度安排、參考文獻等六個方面。(1)開題報告內容與要求根據畢業設計(論文)任務書的具體要求,學生在指導教師的引導下查閱資料,進行材料收集、歸納、總結、提煉和運用,完成課題開題報告。①明確內容及要求開題報告中要簡要介紹畢業設計(論文)研究的主要內容,包括主要研究對象、主要方法和最終實現形式等,突出研究的核心或重點,強調研究的新意或亮點。開題報告中要提出畢業設計(論文)研究的具體要求,包括課題整體要求、技術參數要求、評價指標要求、課題研究成果形式要求、撰寫格式要求、學生知識能力與素質提升要求等,突出畢業設計(論文)工作的科學性、正確性、規范性與全面性特點。②提出研究方案根據任務書要求,靈活運用檢索的文獻資料,根據選題研究現狀及階段性成果,充分利用現有實驗實訓設備及條件,提出初步方案,通過分析、對比和論證,確定課題的研究方案。③確定實施步驟根據畢業設計(論文)的要求及內容,確定課題開展的關鍵步驟,如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的畢業設計課題,一般按照總體方案設計、硬件系統設計及實現、軟件系統設計及實現、系統綜合調試四個步驟來完成課題的主體工作。④制定進度安排根據畢業設計(論文)課題難易程度,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