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不完全斷肢(指)再植術圍手術期的護理不完全斷肢(指)再植術圍手術期的護理摘要:
分析不完全斷肢(指)患者采用再植術的圍手術期的護理方法與效果。
回顧性分析他們的臨床資料,總結了圍手術期的護理方法與效果。
主要包括我院2011年1月~2013年4月接待的不完全斷肢患者24例,全部采用再植術治療,24例患者經過圍手術期精心的護理后,除了1例患者由于合并顱腦外傷而死于腦疝之外,其余患者皆未出現并發癥現象,并且全部在術后2~6w痊愈出院。
術后皆給予6個月的隨訪,隨訪結果顯示所有手術患者肢體功能的恢復比較理想,肢體被動活動情況良好。
認為加強不完全斷肢(指)再植術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包括術前傷口清創、迅速止血,嚴格無菌操作,術后加強感染預防、血象觀察及康復指導等,可以促進患者肢體功能的康復,同時提高再植術成功率,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
不完全斷肢(指);再植術;圍手術期;護理不完全離斷肢(指)是指傷肢的大部分組織斷裂,僅有一小部分組織相連,皮中不含有血管或血管已被嚴重挫傷,致使遠側肢端無血液循環存在,不進行血管修復不能成活。
一般認為手指斷傷后再植時限在夏季為6~8h,冬季為10~12h。
再植術屬于目前比較先進的一種微創手術,指的是利用顯微外科手術技巧與方法,對離斷動靜脈、神經及其他組織等進行吻合處理,最大化恢復患者肢體血液供應與循環,使得肢體成活并盡快恢復相關功能[1]。
這種手術治療的患者大部分屬于復合傷,病情危急且進展快,創傷十分嚴重,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器質性病變或休克等[2],術后還有可能發生肢體血管危象、感染與肢體壞死、嚴重致患者發生敗血癥,甚至死亡等情況,故而必須慎重處理手術操作。
本院針對接待的不完全斷肢(指)再植術患者圍手術期的臨床護理方法進行了總結與分析,現將結果作如下報告。
1資料與方法1.1一般資料本院2011年1月~2013年4月接待的不完全斷肢(指)再植術患者24例,男16例、女8例;年齡在15~60歲,均值為(35.67.9)歲。
致傷原因包括機械傷、車禍傷、刀傷、玻璃切割傷及其他銳性傷,血管受傷的部位則包括股動靜脈、腋動靜脈復合、?動靜脈復合、肱動靜脈復合、尺動脈與橈動脈復合等。
常規及CT、X線等檢查顯示皆伴有不同程度的骨折與關節脫位,但皆為開放性損傷,其中有10例患者并發肝脾腎內臟損傷、5例并發胸部外傷、3例并發顱腦損傷。
1.2方法手術在穩定生命體征前提下,實施臂叢神經阻滯麻醉或全麻,再植時先在顯微鏡下對斷端進行徹底清創,先清近端后清遠端,再植順序是先固定骨與關節修復伸屈肌腱吻合肢體背側靜脈縫合背側皮膚吻合神經吻合動脈縫合皮膚。
再植成活的關鍵是血管的吻合。
術中麻醉完全以避免血管痙攣導致血管危象,采取肌注罌粟堿、鹽水熱敷的方法可緩解,術后要加強護理,絕對禁止吸煙和被動吸煙,室溫要保持在25℃左右,密切觀察再植肢體溫度和毛細血管反應情況,注意腎功能及水電解質平衡。
術后臥床1w,適當抬高患肢,應用抗凝抗痙攣、抗感染等藥物,以提高再植成活率。
1.3結果本次研究24例患者經過圍手術期精心的護理后,除了1例患者由于并發顱腦外傷而死于腦疝之外,其余患者皆未出現并發癥現象,并且全部在術后2~6w痊愈出院。
術后皆給予6個月的隨訪,隨訪結果顯示所有手術患者肢體功能的恢復比較理想,肢體被動活動度良好。
2圍手術期護理2.1心理護理本病患者皆在毫無心理準備的情況下突發嚴重創傷,在精神與肉體上都受到了嚴重的打擊,很多患者都會擔心肢體從此喪失功能,會給生活、學習、工作等帶來壓力與痛苦,故而產生緊張、焦慮及恐懼等不良心理及情緒[3]。
針對這種情況,護理人員要采取親切的言語與患者進行交流與溝通,保障態度的和藹,耐心細致的將本病相關知識及采用再植術的優勢與康復情況告知患者,同時要將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告知患者,以便患者做好心理準備,配合治療與護理。
2.2術前護理①患者準備:
常規檢查血常規、心電圖、出凝血時間、傳染病指標、肝功能、尿常規、血型及做好備血準備,患肢皮膚準備,詢問患者有無既往疾病史及藥物過敏史,取下假牙、眼鏡、金銀首飾等貴重物品,攜帶患肢X光片入手術室,由病房護士與手術室護士做好交接工作,依次核對禁食禁飲、術前針、帶入引流管路情況,并在手術患者訪視、交接記錄單上簽字。
②物品準備:
小手術包、顯微器械、顯微鏡、電動氣壓止血儀、雙極電凝、電鉆、鋼板、克氏針、肌腱縫線、普理靈縫合線若干、注射器、肝素鹽水、罌粟堿、套管針等。
2.3術中配合2.3.1麻醉與體位護理人員協助麻醉師進行全麻或者臂叢麻醉處理,并且協助患者采取舒適平臥位,仔細檢查核對手術部位,在健側肢體建立靜脈通路,并進行心電監測。
2.3.2清創徹底清創對斷肢再植十分關鍵,同時也是預防切口感染的重要步驟,患者入院后,要盡快進行清創與止血處理,應爭取在傷后6~8h完全通血成功,提高存活率,否則易出現神經肌肉不可逆性壞死。
大量的研究顯示,細致與徹底的清創是再植術成功的基礎之一,原因在于開放性傷口,創面受到嚴重污染,故而在清創的時候要盡量細致與認真,并注意對創面是否整齊、污染的情況進行檢查,甚至要對神經血管肌肉等損傷進行觀察分析,以便為接下來的治療做出準確評估[4]。
創面清創采用0.5%無菌碘伏液進行刷洗,至少3次,然后再依次采用洗必泰(1∶1000)與雙氧水(3%)進行泡洗,盡量將變性、污染及壞死組織去除[5],刷洗的時候要由遠及近進行。
2.3.3為了盡量減少手術的時間,避免出血影響手術視野,止血方法必須有效且迅速,大量的出血要及時給予電動止血儀進行加壓處理,正確使用止血儀并計時,要放松1次/h,創面加壓包扎,間隔10min后再行止血帶加壓,并做好交接班處理。
2.3.4術中雙極電凝的使用檢查儀器處于良好備用狀態,調整功率至最適合數值,正確連接電極插頭,采取雙極電凝處理出血點時必須嚴格按照規范要求進行,最大化減少患者術中出血。
2.3.5醫生手術操作術中,手術護理人員要密切觀察手術操作與進程,應及時觀察醫師操作進展,提前做好下一步操作準備,反應靈活,保障手術順利進行。
2.3.6嚴密觀察術中要嚴密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及輸液通路等各種引流管是否通暢,每5~10min測量1次血壓,出現異常情況要及時報告醫師并積極處理。
2.3.7術中醫囑準確執行手術中醫囑,在用藥前重復一遍醫師口頭醫囑,并做到三查(備藥時查、用藥時查、用藥后與下達醫囑的醫師查),五對(對藥名、劑量、濃度、用藥方法、有效期),執行醫囑完畢,應記錄于病歷臨時醫囑欄內,并告知麻醉醫師做好用藥記錄。
輸血前必須與麻醉醫生共同仔細核對姓名、血型、配型結果、血液有效期等并簽字。
2.3.8皮膚護理做好患者身體受壓部位的保護,防止患者肢體神經、大血管受壓,保持床單清潔干燥,留置導尿管并計尿量。
2.3.9器械護士術前術畢與巡回護士認真清點手術用物,手術中密切注意手術的進程及需要,保持手術區域無菌和整潔,主動、迅速、正確、靈活地傳遞所需要的器械、敷料及針線等,器械用畢,迅速取回擦拭,歸還原處,隨時清理束線殘端,防止帶入傷口。
2.3.10巡回護士清點用物并與器械護士共同在手術安全核查表、清點記錄單上簽名,術畢與麻醉師護送患者回病房,與病房護士床旁交接,做好家屬健康宣教。
2.4術后護理2.4.1向醫生了解手術過程,詢問術中有無血管痙攣,是否移植血管等。
2.4.2體位護理術后患者要采取絕對臥床休息1~2w,要避免出現活動不當,引發再植肢體的血管損傷。
患肢放置要外展30,抬高15~30[7],避免寒冷刺激,保持室內溫度為23℃~25℃,濕度50%~60%為宜,以防止血管痙攣和血栓形成。
在患肢具有良好血液循環的前提下,局部采取每天用60~100W烤燈進行照射加溫,連續進行7~10d,并注意保持燈與照射部位相距30~40cm,用無菌紗布和毛巾包裹,這樣可以促進靜脈血的回流,同時也可以預防與減少肢體的腫脹。
2.4.3感染預防感染屬于再植術后最為常見的也是比較致命的一種并發癥,尤其是術前創面感染嚴重與對外開放時間較長的患者,術后護理不當則極易出現嚴重感染。
為此,患者應住隔離病室,空氣要清新,控制陪護人數,室內嚴禁吸煙,告知患者卷煙中尼古丁易造成吻合血管栓塞與痙攣。
每天可以采用紫外線進行消毒,大約30min/次,次數以2次為宜[8];保持床單、室內物品、地面清潔,地板要定時采用潔消凈進行擦拭;患肢應放在消毒的敷料上,若需要更換,則要嚴格按照無菌操作進行,防止交叉感染;對滲出物應常規作細菌培養和藥敏試驗,選用有效抗生素。
2.4.4血象觀察與護理血管的痙攣在術后48h比較好發,大部分是因為血容量不足、疼痛及低溫等所致,主要表現為毛細血管返流,應及時采取輸血、輸液等措施補充血容量,采取及時的解痙與抗凝藥物處理,能取得一定的效果[9],切忌使用升壓藥。
血栓則好發于術后24h內,表現主要為毛細血管返流消失,而采用解痙與抗凝藥物處理無效。
為此,護理人員要對患者的皮膚顏色、光澤、溫度、感覺及毛細血管充盈時間等進行仔細的觀察,采用針刺放血法,正常情況為針刺后出血鮮紅迅速,,如動脈供血不足則出血顏色暗紅遲緩,靜脈回流受阻血色先是鮮紅,在轉為暗紅。
一般術后3d內2次/h,術后7d內1次/h,并將脈搏情況認真記錄好,察覺異常情況要及時報告主治醫師并積極處理。
2.4.5藥物應用及觀察再植術患者應采用常規抗炎、抗痙攣及抗凝藥物處理,在用藥期間,要對藥物療效與不良反應進行仔細觀察,如使用抗凝藥物時,要對局部或者全身情況進行觀察,看是否出現皮下出血、血尿等,每天對凝血酶原時間進行監測,若出現出血傾向則要按照醫囑進行對癥處理,避免出現出血。
2.4.6康復護理采取正確的功能鍛煉可以明顯提高患者的康復效果及再植肢體功能的恢復,術后5~14d應在護理人員指導下開始早期保護性活動,進行主動關節活動度和被動關節活動度練習,包括關節伸屈、握拳等,避免關節僵直、肌肉萎縮等;在術后3~4w如果傷口愈合,經手術醫生同意,開始進行向心性按摩、理療等幫助消腫;術后4~5w開始加強神經功能的恢復,包括營養神經藥物的應用,神經肌電刺激治療;術后第5~6w開始輕度的功能鍛煉,術后8w開始漸進性抗阻練習,力量逐漸增加,12w以后開始模擬工作訓練,周期性評估感覺功能。
3體會總的來說,不完全斷肢(指)患者再植術圍手術期護理屬于一個連續與復雜的過程,為使斷肢再植得到最大概率成活,除了要做好術前心理護理,創面清創、迅速止血外,術中要及時進行血容量補充、嚴格無菌操作,術后還要進行體位護理、感染預防、血象觀察與護理及康復護理等,以此促進患者再植肢體的康復與功能的恢復。
準確、規范、連貫的細致護理是手術成功的重要保障,在具體的護理過程中,對于一些細節問題必須謹慎對待,如術中配合時,對于再植操作,應嚴格按照順序執行[10],護士全面掌握斷肢再植的手術專科理論知識及操作流程,做好各個環節的手術配合,使手術時間大大縮短,保證了手術的安全,降低手術的并發癥,提高了斷肢再植的成活率。
本次研究24例不完全斷肢(指)再植術患者給予圍手術期精心的護理后,除了1例患者死亡,其余全部痊愈出院,效果明顯。
同時,術后對患者進行了至少6個月以上隨訪,隨訪結果顯示痊愈患者肢體功能的恢復比較良好,由此可見,本次研究采用的圍手術期護理方法值得臨床借鑒。
參考文獻:
[1]繆潔,李秀平,高彥華,等.斷肢(指)再植患者圍手術期護理體會[J].河北醫科大學學報,2013,34(5):
528-548.[2]黃曉涵,董雪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教育機器人智能助手孩子學習路上的好伙伴
- 如何利用技術優化在線課程設計
- 教育產業的商業模式與政策趨勢
- 高層建筑結構的體系與布置幻燈片課件
- 甲狀腺相關眼病的護理教學查房
- 化妝品電商創新創業項目商業計劃書
- 調味品品牌文化研究與傳播路徑創新創業項目商業計劃書
- 光纖通信服務創新創業項目商業計劃書
- 親子互動游樂中心創新創業項目商業計劃書
- 化學使世界變得更加絢麗多彩
- 預防給藥錯誤
- 石化公司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匯編
- 支氣管激發試驗臨床應用中國專家共識(2024版)
- DB4401∕T 11-2018 建筑廢棄物運輸 車輛標志與監控終端、車廂規格與密閉
- 2025年陜西精益化工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藝術類高中課程走班方案
- 出租屋孩子意外免責協議書
- 培養指導青年教師協議書
- 國家職業技術技能標準 6-28-02-01 燃氣儲運工 人社廳發202188號
- 12-重點幾何模型-手拉手模型-專題訓練
- 2024-2025學年九年級化學人教版上冊檢測試卷(1-4單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