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平市一中2025屆高考沖刺模擬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1頁
福建省漳平市一中2025屆高考沖刺模擬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2頁
福建省漳平市一中2025屆高考沖刺模擬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3頁
福建省漳平市一中2025屆高考沖刺模擬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4頁
福建省漳平市一中2025屆高考沖刺模擬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福建省漳平市一中2025屆高考沖刺模擬歷史試題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清楚,將條形碼準確粘貼在考生信息條形碼粘貼區。2.選擇題必須使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必須使用0.5毫米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書寫,字體工整、筆跡清楚。3.請按照題號順序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4.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弄皺,不準使用涂改液、修正帶、刮紙刀。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1961年,肯尼迪當選美國總統后,提出的增加聯邦教育投資、為老年人提供健康保險、大規模減稅等立法方案均被國會否決,但他提出的加速太空開發的方案獲得了國會的支持。這表明美國()A.世界霸主地位開始出現動搖B.試圖減少國家對經濟的干預C.分權制衡原則發生巨大變化D.國家政策受到冷戰格局影響2.明清時期,中國人仍然以米、麥為主要糧食。從16世紀中葉到19世紀中葉,全國耕地面積約增加3億多畝,不到50%,而人口增加了近3倍。近代以前,中國解決人多糧少的最主要的方式是A.在全國廣泛種植國外高產農作物B.發展租佃經營,提高農民生產積極性C.進一步深化傳統農業的精耕細作D.發展工商業,推動勞動力轉移就業3.古羅馬學者賀拉斯說,被征服的希臘人最終俘虜了羅馬人。這里的的“俘虜”是指A.政治臣服 B.宗教皈依 C.文化同化 D.財富侵蝕4.“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科舉制下讀書人走向輝煌仕途的生動寫照。清朝時期儒生最向往的“天子堂”是指A.太和殿 B.中和殿 C.保和殿 D.仁壽殿5.1930年,國民黨新軍閥因為軍隊編制問題引發的爭執演化成蔣介石和馮玉祥、閻錫山、李宗仁等派系的內戰。中共中央決定利用國民黨內戰的機遇擴大革命成果把組織工人罷工、組織地方起義、組織兵變等作為革命的中心策略來抓。這表明當時的中共中央領導人A.并未認清中國革命的對象B.善于把握時勢奪取勝利C.未能正確判斷革命形勢D.找到了中國革命的正確道路6.以下是《武鄉六個村土改后人口和土地的變化表》富裕中農中農貧農1948年1950年1948年1950年1948年1950年人口比例(%)0.73.688.494.82.91.6土地比例(%)0.94.288.894.89.01.0人均土地(畝)5.374.94.324.14.372.6據表格可知,土地改革A.推動了農業合作化運動 B.提高了人均土地占有量C.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 D.地改變了農村的經濟結構7.下邊漫畫反映了中日圍繞某一問題相爭的狀況,這一問題主要是指A.地位問題 B.朝鮮地位問題 C.義和團反帝問題 D.釣魚島主權問題8.啟蒙主義者推崇中國的自然哲學,試圖將世俗倫理從神學與教權中解放出來;推崇中國的開明君主,試圖將絕對主義王權從政中解放出來,推崇中國的自然經濟,試圖將國家經濟從腐敗與衰落中解放出來。與啟蒙思想家利用中國思想類似的事件是A.智者運動 B.文藝復興 C.宗教改革 D.科學革命9.美國國家情報委員會在2012年12月10日發布報告說,到2030年,世界多極化趨勢將加強,霸權主義將失去生存空間。報告認為,中國經濟總量最早可能在本世紀20年代超越美國,但由于美國在軍事、政治、科技和軟實力上的優勢,美國仍將是世界頭號強國。這表明A.地區貿易保護主義將會盛行B.美國國家情報機構的報告錯誤C.美國對稱霸全球已信心不足D.當今世界多極化趨勢不可逆轉10.毛澤東在給江西省蘇維埃政府的指示信中,要求各地各級政府發布命令。規定“過去分好了的田,即算分定,這田由分得田的人私有,別人不得侵犯……田中出產,除交土地稅于政府外,均歸農民所有;吃不完的,任憑自由買賣”。這一指示A.為大革命贏得了農民的廣泛支持B.沿襲了太平天國的土地分配制度C.保護了農民自由支配土地的權利D.使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迅速確立11.2012年8月4日,中俄否決了有關制裁敘利亞的決議草案。中國此舉的目的是捍衛《聯合國宣言》,維護敘利亞的領土和主權及中東地區的和平。這表明中國在新時期①開展以聯合國為中心的外交活動

②積極維護地區的穩定和世界和平

③參與符合聯合國憲章的維和行動

④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12.關于首開甲午海戰第一炮的記載,中日不盡相同。中方:倭三艦放真彈,轟擊我船。日方:濟遠(北洋水師軍艦)首先向我開炮。對這一不同解讀最合理的解釋是A.日方極力推卸責任 B.中方記錄客觀屬實C.歷史文獻皆不可信 D.雙方受制各自立場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32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新教育從洋務派創辦各種“洋務學堂”起,就開始落地生根。1904年1月,清廷批準《奏定學堂章程》,一直延用到1911年清朝覆滅,秉承的宗旨是“忠君”與“尊孔”。袁世凱為自己當皇帝復辟帝制,重新尊孔,在教育方面更是通令恢復學校祀孔典禮。面對這種情況,“全國教育聯合會”討論、研究新學制,胡適在新學制草案的制定過程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1922年11月1日,北京政府以“大總統”的名義頒布了新的《學校系統改革案》,史稱“壬戌學制”。該學制基本參照美國學制,以小學、初中、高中的“六三三制”取代了原來的小學、中學“七四制”。直到現在,依然實行“六三三”制。它還提出了七條教育標準:發揮平民教育精神;注意個性之發展;力圖教育普及;注重生活教育;多留伸縮余地,以適應地方情形與需要;顧及國民經濟力;兼顧舊制,使改革易于著手。這些措施都深刻影響著當時中國的社會發展。——摘編自雷頤《壬戌學制與新文化運動》(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壬戌學制的背景。(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壬戌學制的積極作用。14.(20分)材料二戰期間,美國正式參加反法西斯戰爭后,其軍隊得以進駐屬英、法勢力范圍的中東,美軍主要駐扎在波斯灣,少數部隊駐扎在埃及、伊拉克等阿拉伯國家和地區,以保證盟國的伊朗走廊的安全和保護霍爾木茲海峽石油航道的暢通。美軍在波斯灣地區建立了“波斯灣司令部”,并通過修建機場,形成一個空軍基地網。美軍進駐多個國家港口,使海軍得以補給,戰略和援助物資有了安全保障。隨著對英國在中東軍隊的武器供應,美國軍事人員也隨之進入中東各地。同時,中東大多數國家為削弱英國的控制,也希望能直接獲得美國的軍事援助。美國通過《戰時租借法案》,先后向埃及等國提供了武器,軍事代表團、顧問、教官和技術人員也隨之進入這些國家的軍事機構和軍隊。--摘編自張士智《美國中東關系史》(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美國介入中東的背景。(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美國介入中東的影響。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D【解析】

據材料關于福利國家的立法方案被否決,加強國防的方案獲得支持可知,美國的政策受到與蘇聯爭霸(冷戰格局)的影響,故D項正確;材料強調的美國注重國防并不能說明其世界霸主地位的動搖,排除A;依據所學,20世紀60年代受凱恩斯主義的影響,國家加強對經濟的干預,排除B項;材料提出的方案需受到國會的制約,說明分權制衡原則沒有發生巨大變化,排除C。故選D。2、C【解析】

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可知,近代以前,中國解決人多糧少的最主要的方式是就是靠精耕細作,明清時期更是如此,進一步深化傳統農業的精耕細作,故C項正確;A項中的“全國”表述不當項,排除;在封建社會注重發展個體農耕經濟,故B項不符合史實;中國古代采取重農抑商政策,故D項錯誤。3、C【解析】

結合所學可知“被征服的希臘人最終俘虜了羅馬人”理解為古羅馬人雖然征服了古希臘,但卻被古希臘的文明所同化,故選C;古羅馬政治優勢強于希臘,A錯誤;羅馬人皈依基督教,但是基督教不是發源于希臘,B錯誤;羅馬帝國的財富發達,超過希臘,D錯誤。4、C【解析】

“天子堂”指的是科舉制中的殿試,依據科舉制的發展過程可知,清朝后期殿試在保和殿。C正確;太和殿在清初舉行過殿試,但后來改為在保和殿,A錯誤;中和殿是皇帝到太和殿參加大型慶典前休息準備的地方,B錯誤;仁壽殿是慈禧和光緒臨朝理政,接受恭賀和接見外國使節的地方,D錯誤。故選C。5、C【解析】從材料中“把組織工人罷工、組織地方起義、組織兵變等作為革命的中心策略”可以看出當時黨的工作重心依然是中心城市暴動,這不符合中國革命的實際情況,所以本題選擇C選項。A選項錯誤,中國革命的對象包括他們;B選項說法錯誤,與實際情況相悖;D選項錯誤,中國革命的正確道路是農村包圍城市。6、C【解析】

根據表中數據可知,1947年土地改革后,從1948年到1950年可以看出成為富裕中農和中農的人口比例逐步上升,而貧農的人口比例呈下降趨勢,說明土地改革后人民的收入提高,表明土改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故選C;農業合作化運動從1953年開始,不符合題意,A錯誤;表中數據不能體現人均土地占有量提高,B錯誤;農村經濟結構是農村中各主要經濟成分或要素的構成情況及其相互關系,材料中無從體現,D錯誤。7、B【解析】

依據圖片中日相爭并結合甲午中日戰爭的史實可知,甲午中日戰爭后,日本要求清政府放棄藩國朝鮮,但清政府不同意,于是引發了中日關于朝鮮地位的爭論。B正確;本是中國領土,在甲午中日戰爭后簽訂的《馬關條約》被割讓給日本,A錯誤;1900年義和團運動已經在中外反動勢力聯合絞殺下失敗了,C錯誤;1895年簽訂《馬關條約》已經將釣魚島割讓給日本,D錯誤。故選B。8、B【解析】

根據題干結合所學可知,啟蒙運動借用中國傳統思想文化以宣揚理性反抗封建制度,文藝復興借助復興古代希臘羅馬文化宣揚人文主義精神,將人從神學的束縛中解放出來,故B項符合題意;智者運動并未借助傳統思想,排除A項;宗教改革直面天主教會的腐朽統治,未借助其他形式,排除C項;科學革命是對世界新的認識與探索,擺脫了傳統基督神學的束縛,排除D項。故選B。9、D【解析】

材料體現的是美國也認識到世界多極化趨勢的加強,并認為中國經濟總量最早可能在本世紀20年代超越美國,表明世界多極化趨勢不可逆轉,D項正確;材料沒有涉及地區貿易保護主義政策,A項錯誤;美國國家情報機構的報告大致符合事實,B項錯誤;C項表述在材料中沒有體現,排除。故選D。10、C【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土地革命時期毛澤東對農民土地所有權和產品支配權的肯定,保護了革命根據地農民的利益。C正確;這一指示是在土地革命期間發出的,時間不符,A排除;中共的土地革命不同于太平天國的絕對平均分配方式,B排除;1956年底三大改造結束,中國才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D排除。故選C。11、C【解析】

根據所學可知,維和行動需要參與國派出一定數量的軍隊在聯合國統一部署下進行,在敘利亞問題上,中國沒有派出維和部隊,所以③不符合題意。從材料“中國此舉的目的是捍衛《聯合國宣言》”可知,開展以聯合國為中心的外交活動、積極維護地區的穩定和世界和平符合題意,即①②符合題意。根據所學可知,中國外交是以獨立自主為基本的外交政策的,④符合題意。綜上所述,①②④符合題意,③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項。ABD項,此三項都包含不符合題意的③,排除。【點睛】解答組合型選擇題的關鍵是要有準確鞏固的基礎知識,同時由于該題型的邏輯性較強,要具備一定的分析能力和史學理論水平。解答此類題的方法主要是篩選法,而篩選法又分為肯定篩選法和否定篩選法。肯定篩選法是先根據試題要求分析各個選項,確定一個正確的選項,這樣就可以排除不包含此選項的組合,然后一一篩選,最后得出正確答案。否定篩選法又稱排除法,即確定一個或兩個不符合題意的選項,排除包含這些選項的組合,得出正確答案。12、D【解析】

中日兩國關于甲午戰爭中誰首先開炮記載存在差異,其主要原因是雙方都想在輿論上爭取主動,不想承擔挑起戰爭的責任,這是立場所限,選項D正確;兩方都有推卸責任的嫌疑,選項A排除;通過材料無法判斷中方記錄的客觀性,排除B;選項C表述絕對,排除。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1)前期教育改革奠定基礎;舊的教育思想嚴重束縛社會發展;政府的重視;新文化運動的推動;先進知識分子的推動:美國教育制度的影響。(2)有利于培養新式人才;擴大了受教育的范圍;有利于提升國民素養;推動了思想解放和社會風尚改變:推動了教育近代化;推動了社會發展。【解析】

(1)根據材料“從洋務派創辦各種‘洋務學堂’起,就開始落地生根”等信息可得出前期教育改革奠定基礎;根據材料“秉承的宗旨是‘忠君’與‘尊孔’……更是通令恢復學校祀孔典禮”可得出舊的教育思想嚴重束縛社會發展;根據材料“胡適在新學制草案的制定過程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可得出胡適作為新文化運動的代表人物,在學制改革過程中發揮重要的作用,也體現了先進知識分子的推動;根據材料“北京政府以‘大總統’的名義頒布了新的《學校系統改革案》”可得出政府的重視;根據材料“該學制基本參照美國學制”可得出美國教育制度的影響。(2)根據材料“發揮平民教育精神;注意個性之發展;力圖教育普及”“適應地方情形與需要;顧及國民經濟力”等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壬戌學制作為新型教育體制逐漸代替原有的教育制度,有利于推動新式教育的發展,擴大受教育的范圍,促進國民素養的提升,從而推動思想解放和社會風尚的轉變,推動整個社會經濟的發展等從教育、社會、經濟、思想等方面分析回答。14、(1)背景:美國參加二戰;東西方交通安全受到威脅;美國經濟軍事實力雄厚;中東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