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國教師資格之中學美術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考試綜合能力題詳細參考解析x - 教師資格考試備考秘籍_第1頁
2024年全國教師資格之中學美術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考試綜合能力題詳細參考解析x - 教師資格考試備考秘籍_第2頁
2024年全國教師資格之中學美術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考試綜合能力題詳細參考解析x - 教師資格考試備考秘籍_第3頁
2024年全國教師資格之中學美術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考試綜合能力題詳細參考解析x - 教師資格考試備考秘籍_第4頁
2024年全國教師資格之中學美術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考試綜合能力題詳細參考解析x - 教師資格考試備考秘籍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編號:_________________地區:_________________省市: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線 姓名:_________________編號:_________________地區:_________________省市: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線 密封線 全國教師資格考試重點試題精編注意事項:1.全卷采用機器閱卷,請考生注意書寫規范;考試時間為120分鐘。2.在作答前,考生請將自己的學校、姓名、班級、準考證號涂寫在試卷和答題卡規定位置。

3.部分必須使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部分必須使用黑色簽字筆書寫,字體工整,筆跡清楚。

4.請按照題號在答題卡上與題目對應的答題區域內規范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卷上答題無效。(參考答案和詳細解析均在試卷末尾)一、選擇題

1、下列選項中,較為適合學生篆刻技能的學習教學方法是()。A.講授B.討論C.展示D.演示

2、美術的基本特征包含造型性、視覺性、()、空間性四個方面。A.靜態性B.審美性C.教育性D.認識性

3、廟底溝類型的彩陶藝術的代表作是()。A.舞蹈紋彩陶盆B.鸛魚石斧彩陶缸C.三魚紋彩陶盆D.人面魚紋彩陶盆

4、下列對浪漫主義創作方法表述正確的是()。A.按照理想中認為應該如此的樣子來描繪生活B.利用典型的藝術形象,真實地反映生活本來的面目C.追求現象的真實,要求典型化D.要求美術創作忠于自然又合乎理想,強調復古

5、依據當代課程發展趨勢和普通高中課程方案中課程內容確定的(),《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準(2017年版)》將學習模塊進行了整合,凸顯了學習內容之間的關聯。A.視覺性原則B.實踐性原則C.選擇性原則D.關聯性原則

6、AdobePhotoshop,簡稱“PS”,是一個由AdobeSystems開發和發行的()軟件。A.動畫處理B.圖像處理C.視頻處理D.聲音處理

7、《尼多斯的阿芙洛蒂忒》是古希臘雕刻中第一件全裸女性人體雕像,其作者是()。A.普拉克西特列斯B.皮弗格拉斯C.米隆D.菲迪亞斯

8、下列選項中,表現主義油畫《吶喊》的作者是()。A.康定斯基B.蒙克C.蒙德里安D.達利

9、張老師在中國畫的繪畫課上,為了讓學生更清楚地掌握中國畫的繪畫技巧以及自己的作品還存在的不足,選擇相對評價方式來講解學生的作品。以下屬于此評價方式的是()A.將學生的作業特點歸納進行點評B.將名家作品選出幾張作為基準,再將學生作品進行比較點評C.在學生作品上進行分析,進行肯定后給出建議D.讓學生們互相評價后,再由教師進行評價

10、下列選項中,不符合新課程理念的美術教學評價方式是()。A.多標準評價B.多主體評價C.形成性評價D.選拔性評價

11、在不同的美術作品中,美術家運用藝術語言的方式是不同的,()的目的在于真實地再現現實。A.具象藝術B.意象藝術C.抽象藝術D.現代藝術

12、在新課程標準中教學過程指的是()。A.學生自主設計、創造的過程B.教師創設教學情境的過程C.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D.教師將自己擁有的知識傳授給學生的過程

13、下列作品中,描繪關陜地區山水的是()。A.見圖AB.見圖BC.見圖CD.見圖D

14、患者,女性,35歲,高血壓1年,血壓165/105mmHg,血鉀3.3mmol/L,血鈉148mmol/L,HC0335mmol/L,肝腎功能正常,尿液pH7.5,靜脈尿路造影(-)若檢查發現該患者血醛固酮水平升高,最可能的診斷為A.皮質醇癥B.腎素瘤C.嗜鉻細胞瘤D.醛固酮癥E.原發性高血壓

15、馬踏匈奴是()的雕塑。A.唐宋B.漢代C.元代D.明清

16、《百老匯的爵士樂》是()的代表作品。A.達達主義B.古典主義C.荷蘭風格派D.超現實主義

17、“明四家”中以工筆重彩聞名的畫家是()A.沈周B.文徵明C.唐寅D.仇英

18、依據《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中的“基本理念”,“倡導探究式美術學習”的前置條件是()。A.合理進行美術分組B.進行美術“雙基”教學C.創設問題情境D.提供教學資源

19、“顏筋柳骨”中的“顏”和“柳”分別指的是()朝的()和()兩位大書法家。A.宋顏真卿柳公權B.唐顏真卿柳公權C.唐顏真卿歐陽詢D.明顏真卿唐寅

20、黃河流域的馬家窯文化的代表作品是()A.《人面魚紋彩陶盆》B.《三魚紋彩陶盆》C.《舞蹈紋彩陶盆》D.《鸛魚石斧彩陶缸》

21、“懸針”與“垂露”兩種筆畫形態常見于下列哪種字體()A.隸書B.楷書C.篆書D.草書

22、唐代的染織工藝十分發達,更追求華麗的色彩效果,以織錦最著名,稱為()。A.蜀錦B.蘇錦C.唐錦D.云錦

23、()是教學的靈魂,是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點。A.教學目標B.教學過程C.教學設計D.教學評價

24、繪畫中常用語“三庭五眼”中“三庭”表示()A.頭部正面大小比例B.頭部寬度大小比例C.頭部長度大小比例D.頭部立體大小比例

25、下列選項中.對一節課的教學設問不恰當的是()。A.不宜過難B.不宜過多C.應具有針對性D.不少于四次

26、對于教師教學能力的評價,描述不正確的是()。A.駕馭課堂靈活機動,應變能力強,具有敏銳的觀察力B.教學機敏,能靈活機動地處理課堂教學中的偶發事件C.教態自然、儀表端莊、富有情感,對每一個學生都主動、熱情、感情真摯D.能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動態,課堂教學調控恰當

27、對教學評價理解錯誤的是()。A.教學評價是對教學工作質量所做的測量、分析和評定B.教學評價包括對學生學業成績的評價、對教師教學質量的評價和對所進行的課程評價C.教學評價在教學設計中起到調節作用D.教學評價不是教學活動的一部分

28、運用分析和綜合、比較和分類、歸納和演繹等邏輯方法,對評價所獲取的數據資料進行思維加工的評價方法是()A.定性評價B.定量評價C.形成性評價D.診斷性評價

29、與接受學習對應的最主要的教授方法是()。A.講述法B.展示法C.演示法D.探究法

30、下列選項中,包含了量化評價方式的是()。A.教師給學生美術作業打分、寫評語B.學生分小組按照表格內容撰寫評語C.教師講評分析學生美術作業的優點D.運用學習檔案袋、展示等方式評價

31、下列選項中,()不是《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A.面向全體學生B.激發學生學習興趣C.拓展校外美術資源D.關注文化與生活

32、顧老師上繪畫課時,以《學大師畫肖像》為題,要求學生經歷“賞名作,選大師,學大師,搞創作,共分享”等一系列學習活動,每項活動都有“學習單”明確任務和評價標準,最后將所有資料都存人各自的“學習檔案袋”中,這種評價方法是()。A.質性評價B.相對評價C.定量評價D.絕對評價

33、如圖2,該藝術形式是()。A.剪紙B.皮影C.刻紙D.蠟染

34、對教師駕馭課堂能力、基礎技能和表達能力的評價,屬于教學行為評價的()。A.教師的教姿教態B.教師的教學能力C.教師的評價語言D.教師的駕馭課堂能力

35、新疆克孜爾千佛洞早中期的壁畫題材多為()故事。A.佛本生B.神話C.新疆風俗D.飛天

36、教學的基本內容有:基本情況或教學背景、教學目標、重點與難點、教學用具準備、教學過程和()。A.教學方法B.教學評價C.教學內容D.教學環境

37、李嵩是宋代著名的()畫家。A.山水畫B.風景畫C.歷史畫D.風俗畫

38、下列選項中,屬于維也納分離主義作品的是()。A.見圖AB.見圖BC.見圖CD.見圖D

39、設計教學目標應注意的事項有()①整體性②靈活性③層次性④可操作性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②③

40、魏晉時期,()被稱為“佛畫之祖”。A.衛協B.曹不興C.陸探微D.張僧繇

41、夏老師在借班執教《建筑中的壁畫》之前,為了解該班學生現有學習情況,依據教學內容進行了課前訪談。這樣的評價屬于()。A.形成性評價B.診斷性評價C.階段性評價D.終結性評價

42、造成篆刻藝術作品干變萬化的核心因素是()。A.巧拙變化B.粗細變化C.章法變化D.穿插變化

43、如圖1,該作品的藝術風格是()。A.表現主義B.立體主義C.現代主義D.浪漫主義

44、下列建筑中,有“煉油廠”和“文化工廠”之稱的是()。A.朗香教堂B.流水別墅C.埃菲爾鐵塔D.蓬皮杜藝術文化中心

45、庫爾貝是19世紀法國()繪畫的代表人物。A.浪漫主義B.現實主義C.新古典主義D.印象主義

46、在高中二年級《留住身邊的精彩》攝影課中,教師采用課堂游戲的方式引導學生現場表演,讓兩位同學嘗試抓拍,對學生的抓拍進行評價和指導,該評價屬于()。A.自主性評價B.多主體評價C.終結性評價D.形成性評價

47、荷蘭一位善于應用局部光照明暗對比的畫家是()。A.哈爾斯B.蒙德里安C.魯本斯D.倫勃朗

48、()是美術課程的重要載體,是實現教學目標的重要工具,也是教學活動的重要依據。A.教學課件B.學生用具C.美術教材D.教師范畫

49、如圖1,該書法作品(局部)的書體是()。A.草書B.行書C.隸書D.楷書

50、羅老師在繪畫鑒賞課中,將一些作品圖片進行對比,讓學生們自由表達感受和評價,并講述了作品在當時得到的評價和自己對繪畫的見解。這體現了《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準(實驗)》評價標準的()特點。A.多主體、開放性B.群體交流性C.對比差異性D.表現性二、多選題

51、下列以沖刀和切刀主要表現技法的美術門類是()。A.雕塑B.陶藝C.篆刻D.剪紙

52、新課程的評價功能注重的是()A.被評價者的教學業績達標與否B.被評價者的專業技能水平的高低C.促進被評價者的發展D.激勵被評價者的創新能力

53、()是佛羅倫薩畫派的創始人,也是意大利文藝復興藝術的偉大先驅之一。A.喬托B.達·芬奇C.波提切利D.哈爾斯

54、美術課教學是體現教育的()精神。A.實踐B.人文C.視覺D.審美

55、秦老師在上《浮雕制作》一課時,指導學生在木板上用橡皮泥造型,并刷上金漆,制作成浮雕作品。這體現的是()。A.教學理念B.教學方法C.教學模式D.教學評價

56、唐代的染織工藝十分發達,更追求華麗的色彩效果,以織錦最著名,稱為()。A.蜀錦B.蘇錦C.唐錦D.云錦

57、《中國山水畫》這一課的教學中,山水畫的創作技法“勾、皴、擦、點、染”是教學重難點,學生往往難以理解,也不容易靈活運用,于是王老師選擇了示范法進行教學。王老師是根據()選擇教學方法的。A.教學內容B.教學環境C.教學過程D.自身素質

58、從題材上看,體現西蜀宮廷畫家黃筌最高繪畫成就的是()。A.山水畫B.花鳥畫C.人物畫D.道釋畫

59、現代教學中最有代表性的教學模式是傳授—接受模式和()。A.發現—解決模式B.問題—探討模式C.問題—發現模式D.發現—探討模式

60、該書法作品的作者是()。A.王羲之B.黃庭堅C.蘇軾D.蔡襄

61、美術學科區別于其他學科的特點不包含()。A.形象性和情感性B.文化性C.技藝性和多樣性D.藝術性

62、敦煌石窟壁畫《薩埵那太子舍身飼虎》,屬于()。A.經變B.尊像C.供養人物D.本生故事

63、羅中立的()是根據在大巴山體驗生活的經歷創作的油畫作品。A.《蒲公英》B.《父親》C.《春意》D.《晨曲》

64、民間美術鑒賞一課教學設計中,適合作為探究問題的是()A.民間美術的種類有哪些?B.民間美術是來自民間嗎?C.民間美術真的很“土氣”嗎?D.有哪些代表性的民間藝術家及其作品?

65、下列選項中,不屬于美術教學中常用的教學方法是()。A.示范法B.講授法C.探究法D.自主學習法

66、使微粒Zeta電位增加的電解質A.反絮凝劑B.助懸劑C.穩定劑D.潤濕劑E.絮凝劑

67、如圖2,中國傳統建筑的重要構件,它的名稱是()。圖2A.華拱B.斗拱C.平梁D.鴟吻

68、下列選項中,適合作為“造型·表現”領域內容的是()。A.古代雕塑欣賞B.剪紙創作C.標志設計D.裝幀書籍

69、在義務教育階段美術課程中,教學評價是為了()。A.促進教師的美術專業發展B.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C.改善學校的校園文化建設D.推進文化創意產業進程

70、圖2所示的圣索菲亞大教堂的建筑風格是()。A.巴西利卡式B.羅馬式C.拜占庭式D.哥特式

71、某教師將七年級《鳥語花香》一課的教學目標設計為“學生能夠使用毛筆、水、墨等工具材料表現出墨色層次。”此教學目標所屬維度是()。A.知識與技能B.過程與方法C.情感態度與價值觀D.認知與體驗

72、美術教材的編寫要具有基礎性、趣味性和()。A.實效性B.開放性C.美觀性D.發展性

73、照相機的基本結構由機身和鏡頭兩部分組成,鏡頭由透鏡、()和鏡筒組成,其主要作用是使景物成像。A.光學系統B.光圈C.快門D.取景器

74、“應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是經常聽到的話語,下列有關師生關系的認識中哪個是錯誤的()A.如果學生喜歡一個老師,他(她)往往在該教師所教的學科中成績比較好,一般來說,師生關系經常會影響到教學效果和效率B.教師必須要有威嚴,所以教師面對學生時一定要不茍言笑,樹立自己的威嚴形象,這樣的師生關系有利于教學工作的開展C.教師尊重學生的個人發展意愿,有什么問題愿意和學生共同溝通來解決,學生尊重教師,認同教師的地位,尊重教師的意見,這樣的師生關系能夠促進學生和教師的發展D.教師如能善于使用多媒體等教學工具中感染和陶冶的功能,將會使教學效果得到充分的發揮

75、齊白石的中國畫《蛙聲十里出山泉》描寫的是()。A.牛蛙B.青蛙C.蝌蚪D.樹蛙

76、運用線條來表現和概括物體的輪廓,強調透視感,沒有光影變化,是素描的()法。A.色調表現B.線面結合C.結構表現D.線描結合

77、在高中“方寸之間意味無窮”篆刻概述一課中,教學重點是()。A.篆刻藝術發展的基本脈絡B.篆刻的制作方法C.篆刻的種類D.篆刻的歷史

78、關于美術課程設計中,適合作為美術作業的是()。A.與他人進行分享成果B.任由學生回去作業C.課后撰寫課程日志D.寫出800字評論文章

79、美術教學設計的基本要素不包括()。A.教學目標B.教學評價C.教學方法D.教學觀察

80、下列選項中,適合作為《晉人風韻——王羲之<蘭亭序>賞析》一課教學重點的是()。A.作品的書寫技巧與文化內涵B.王羲之的人生經歷C.晉朝的歷史、文化和社會風貌D.《蘭亭序》的創作背景

81、如圖6,該作品屬于()。圖6A.工業設計B.視覺傳達設計C.環境設計D.產品設計

82、表面淡棕黃色,質松泡,斷面不平坦,多裂隙,氣微的藥材是A.葛根B.柴胡C.赤芍D.南沙參E.北沙參

83、單選題對“揚州八怪”表述正確的是()。A.明代八位揚州的藝術家,為院體畫代表B.清代揚州畫壇一批藝術個性鮮明的畫家C.對清初“四王”與“四僧”的統稱D.明代文人畫家代表,融合院體與文人畫風

84、以下哪種情況不適于分組合作練習的學習活動?()A.練習內容較多,單憑個人努力很難在特定時間內完成B.課堂作業難度較大,一個人難以解決C.需要交流與討論.相互激勵與啟發的學習活動D.學生水平較高

85、下列線項中,體現史前人類對母性“生殖崇拜”的作品是()。A.《威倫道夫的維納斯》B.《阿弗洛狄德的維納斯》C.《納菲爾提提王后像》D.《命運三女神》

86、明代中期逐步取代浙派在畫壇上霸主地位的是(),此畫派因地域而得名。這一畫派由畫家沈周首先開創,他們師法元人,遠追唐宋名家,形成了自己的畫風。A.江夏派B.院體派C.皖派D.吳派

87、在普通高中美術課程學習模塊中,直接體現傳承民族文化的模塊是()。A.美術鑒賞B.繪畫·雕塑C.設計·工藝D.書法.篆刻

88、代表了莫臥兒建筑成就高峰的建筑是()。A.圣索菲亞大教堂B.伊斯蘭大清真寺C.仰光大金塔D.泰姬陵

89、古埃及美術的主題一般是()。A.圖騰崇拜B.贊美人性C.靈魂永生D.崇尚自然

90、黃賓虹《湖濱山居》的主要表現技法是()。A.淡墨B.潑墨C.破墨D.積墨

91、吸入噴霧劑藥物的主要吸收部位是A.口腔B.咽喉C.黏膜D.支氣管E.肺泡

92、下列不是后現代主義美術潮流的是()A.未來主義B.觀念藝術C.波普藝術D.大地藝術

93、學校有一段廢舊的墻體,教師帶領學生,每個班級負責其中一段墻體,進行繪畫創作.美化校園。這樣的做法也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同時學習了墻繪的基本方法。這種活動內容屬于()的范疇。A.基礎課程B.校本課程C.地方課程D.國家課程

94、下列選項中,關于《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準(實驗)》學生修課建議說法正確的是()。A.學生根據興趣選修B.限制模塊學生必修C.專業模塊學生專修D.學生自主選修課程

95、南宋陳郁講“寫形不難,寫心惟難……蓋寫其形,必傳其神,傳其神,必寫其心,否則君亍小人,貌同心異,貴賤忠惡,奚自而別?”這段話形象地表達了中國古代人物畫中()。A.外形刻畫B.神態刻畫C.色彩描繪D.構圖布局

96、針對《用一根線條散步——室內線描寫生》一課,不合適的教學方法是()。A.讓學生臨摹經典的明暗素描作品B.教師局部示范,學生嘗試運用創作C.通過欣賞引導學生感受線條的韻律D.引領學生觀察并用線條表現對象的細節

97、下列作品中屬于提香的作品是()。A.《雅典學院》B.《西斯廷圣母》C.《酒神節的狂歡》D.《創造亞當》

98、下列作品中屬于古典主義風格的是()。A.普桑的《阿卡迪亞的牧人》B.夏爾丹的《廚娘》C.籍里柯的《梅杜薩之筏》D.羅丹的《巴爾扎克》

99、在美術教材的呈現方式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美術教材以教科書為主,畫冊圖片、標本實物等為輔一B.美術教材中畫冊圖片、標本實物、作品等比教科書更為重要C.美術教材要以教科書為主。輔助資料可有可無D.美術教材主要以學生興趣為主,重點開發自然資源

100、巴黎圣母院的建筑形式屬于()。A.羅馬式建筑B.拜占庭式建筑C.哥特式建筑D.拉丁式建筑三、問答題

101、案例:王老師新開發了一節“撕紙拼貼”課,要求學生發揮聯想和想象,根據撕出來的形狀,運用形式組合的規律拼貼成一幅完整的作品。上課時,王老師先發放了材料,在講解課程內容時,學生紛紛興奮地撕貼,場面一度難以控制,作業效果也不理想。問題:(1)這節課主要問題是什么?(5分)請提出改進建議。(10分)(2)本課的教學重點應該是什么?(5分)

102、依據《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準(實驗)》,簡述教師如何利用計算機技術和互聯網開展美術教學。

103、在《我做的“鐘表”》一課的結課環節,教師設計了這樣一個情景:讓大家把自己制作的各式各樣的鐘表放到由課桌組成的“鐘表商店”的貨架上進行展示,創作者要對自己的作品進行介紹和自我評價,然后同學們可以隨意“選購”自己中意的“鐘表”,并給出各自的“買價”。在生動有趣的課堂氛圍中,學生們表現積極、興奮,紛紛“選購”了自己最喜歡的“鐘表”……一節課下來,有的“鐘表”深受大家喜愛,紛紛爭購,有的“鐘表”無人問津,默默待在貨架的一角……根據《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2011年版)》評價方面的內容談談此課程的優點、缺點,并提出相關的建議。

104、簡述法國后印象主義美術的基本特征

105、如何采用多種方式評價美術作業

106、莖枝成圓柱形,節膨大,嚼之有黏性的是ABCDEA.車前草B.益母草C.淡竹葉D.麻黃E.槲寄生

107、案例:潘老師在《商品無聲的推銷員——包裝設計》一課的學生作業設計如下:(1)提出作業要求①大家在設計時要注意包裝要舒適方便、多功能,造型美觀、構思精巧,并注意考慮其中的某一方面.設計出你喜歡的包裝。②寫出設計思路。③先獨立思考設計,畫出草圖,然后小組合作交流,互相提出建議,修改。(2)學生作業,教師巡回指導。(3)作業設計分層次,對于認知水平高、思維能力較強的學生鼓勵他盡量從舒適方便、造型美觀、與周圍環境相互協調三方面進行綜合設計:對于能力水平一般的學生,注重某一方面就可以了。(1)對潘老師的作業布置要求進行評價。(2)談談對潘老師作業評價的方式的看法。

108、請按所提供的教材片段,設計1課時的教學簡案(也可以是單元中的一課)。要求:(1)寫出一篇規范、完整的課時教學簡案。(2)恰當設定本課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和難點。(3)合理地設計學習活動和作業要求。(4)設計至少三個課堂提問。

109、如何設計作業練習?

110、案例:郝老師在上高中美術鑒賞課《中國民間美術》時,要求學生以小組形式收集、欣賞、評述作品,并提出評價要求:①評價方式:以小組自評為主,互評為輔,教師點評。②評價內容:組員是否主動探究、團結協作完成作業;學生是否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產生了興趣。問題:對郝老師“評價要求”的優、缺點進行評析,并提出改進建議。

111、《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2011年版)》的評價理念是什么

112、學生學習檔案包括哪些內容美術學習檔案有何作用

113、如何處理教學資源與教學設計的關系

114、今天是“色彩技法”課。天氣炎熱,王老師穿著背心與拖鞋走進教室,盡管事先通知了學生準備學習的材料,但是仍有部分同學沒有帶顏料,王老師很生氣,將四名沒有帶學具的學生請出教室,站在門口….王老師的畫畫得很好,他讓學生分成小組進行學習。在講述“對比色與相鄰色的色彩構成”時,學生反映不會調色。王老師做了講解,沒有示范,但準備了范圖……學生做作業時,班上的美術課代表畫得很好,王老師輔導他的時間最多,其他同學也想畫好,但不是形狀畫不好就是色彩調不好,希望王老師能多加指導。班上有個同學畫得不好,王老師說他是“形盲”,沒有指導他畫;有的同學對美術課沒有興趣,在一旁悄悄說話或做數學作業,王老師沒有看到……快下課了,王老師讓課代表將作業收好,表揚了畫得好的同學。根據以上案例素材,指出王老師在職業形象與教學方面所存在的問題,寫出分析意見。

115、17世紀荷蘭繪畫的主要成就是什么

116、美術課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117、案例:劉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經常有其他學科的老師羨慕地對他說:“你們美術課最好上了。不用從頭講到尾,學生興趣自然有,上課輕松又愉快。”劉老師笑一笑,心想要是真能讓每一節美術課輕松愉快又有良好的效果,都是需要美術老師下工夫來思考和推敲的。問題:課程改革給美術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你是一名美術老師,你該怎么上好美術課以下是初中美術“造型.表現”學習領域模塊中選自教材《家鄉的春天》的教學片段。在初中色彩知識課程中屬于基礎階段。請仔細閱讀并回答問題。1.授課對象:初一年級學生2.教學目標:學習、掌握色彩基礎知識;通過學習,了解色彩的情感功能。

118、《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準(實驗)》中美術課程的內容系列有哪些

119、試卷附圖中,藥材是A.知母B.莪術C.天麻D.麥冬E.白及

120、片劑制備過程中常與糊精配合使用的填充劑是A.可壓性淀粉B.淀粉C.糖粉D.磷酸氫鈣E.甘露醇四、問答題

121、請按所提供的教材片段設計1課時的教學簡案。(也可以是單元中的一個子篇目)要求:(1)做到文本格式規范,具備基本要素;(2)恰當設定本課的教學目標、重點和難點;(3)設計至少3個課堂提問。{推1}

122、請按所提供的教材片段,設計1課時的教學簡案(也可以是單元中的一課)。要求:(1)寫出一篇完整、規范的課時教學簡案。(2)恰當設定本課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和難點。(3)合理地設計學習活動和作業要求。(4)設計至少三個課堂提問。(5)對教案中的主要環節做出設計說明。

123、李老師在講授“大眾美術文化”時,考慮到教材內容距離高中生的現實生活比較遠,于是以春晚歌曲《時間都去哪兒了》的聽賞進行導入,并通過展示自己童年時期的老照片來與學生共同討論“時光飛逝”的現象.學生因此對當前社會流行文化有了自己的感受。而且,當李老師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運用卡通元素為自己設計文化衫時.這些平時忙于緊張文化課學習的高中生釋放了自己的情緒,創作了許多自己喜愛的文化衫,取得了較為理想的課堂教學效果。問題:分析李老師對教材內容進行調整.借用當下社會流行元素進行教學的優點和存在的問題,并對問題提出改善建議。

124、多主體評價的內涵是什么

125、在《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準》(實驗)“評價建議”中,如何通過評價促進教師的成長?

126、按靶向的部位,一級靶向制劑系指A.進入靶部位的毛細血管床釋藥的制劑B.進入靶部位的特殊細胞釋藥而不作用于正常細胞的制劑C.藥物作用于細胞內一定部位的制劑D.直接用于皮膚病患處的貼劑E.可定性噴射的鼻用制劑

127、簡述西方繪畫中“點彩派”的主要風格特點。

128、如何開展"現代媒體藝術"的教學活動?

129、簡述美術教學中“師生對話”的含義與價值。

130、在《描繪心中的彩虹橋》一課的教學活動中,彭老師發現一位學生的作品比較“另類”:作業本上畫了一條黑黑的線,其他部位涂滿了黃色。按照畫面效果,彭老師本來想給差評,又想到可能有其他原因,就問了一下這位同學。這位同學說,老師,現在哪還有什么彩虹,我們整天處在霧霾之中,大氣污染,環境污染,一片黑色。砍伐樹木,造成水土流失,沙漠化越來越嚴重,整個世界處于黃色之中。聽完之后,師生都陷入了沉思之中,然后老師和同學均發表了自己的意見。老師最終給這位同學的作品打為優,并提出了一些改進的建議,放入該學生的學習檔案之中,作為成長記錄。問題:依據美術新課程的評價理念,對彭老師上述行為的優點做出評述。

131、簡要分析籍里柯的《梅杜薩之筏》。

132、簡述在高中美術鑒賞教學中如何運用“范例教學法”,并舉例說明。

133、雷公藤甲素屬于A.環烯醚萜類B.二萜類C.肽類D.有機酸類E.倍半萜類

134、簡述校內教學資源的開發利用。

135、第1課五角星請按所提供的教材片段:(1)設計1課時的教學方案,寫出一篇規范的教學簡案;(2)根據需要選擇和處理教材內容;(3)恰當設定本課的教學目標、重點難點;(4)合理地設計學習活動和作業要求;(5)設計至少三個課堂提問;(6)對教案中的主要環節做出設計說明。

136、案例:某校開設高中“美術鑒賞”模塊,學期結束時學校要求美術教師出題閉卷考試.考試成績以百分制計算。問題:你怎樣評價材料中“美術鑒賞”模塊的成績計算方式

137、莖方柱形,葉形多種;葉片灰綠色的是A.車前草B.益母草C.淡竹葉D.麻黃E.槲寄生

138、張老師在上《在美術世界中邀游》一課時,為了使學生能夠全面了解美術的分類。他以教材中的美術作品為例,滔滔不絕地講述了繪畫藝術的分類和特點。最后,他展示漢代雕像《立馬》和宋代瓷枕《孩兒枕》的圖片,提問學生:“這兩件作品是同一藝術類別嗎?”學生無法回答......問題:張老師的教學設計是否合理?結合材料說出理由并改進建議。

139、依據《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2011年版)》,簡述校外美術教學資源有哪些

140、石斛原植物屬于A.木通科B.瑞香科C.豆科D.蘭科E.茜草科

參考答案與解析

1、答案:D本題解析:篆刻是一個實踐操作性較強的課程,需要將篆刻的技巧和方法進行分解和示范。

2、答案:A本題解析:美術又被稱為造型藝術、視覺藝術、空間藝術和靜態藝術。由此可見美術具有四個基本特征:造型性(物質性)、視覺性(可視性)、空間性、靜態性。

3、答案:B本題解析: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彩陶,代表作品有鸛魚石斧彩陶缸。其紋飾有植物紋,多呈旋花紋、葉狀紋。A選項,舞蹈紋彩陶盆是馬家窯文化;C選項,三魚紋彩陶盆是仰韶文化半坡類型;D選項,新石器時代的人面魚紋彩陶盆。

4、答案:A本題解析:浪漫主義的創作原則是按照理想中認為應該如此的樣子來描繪生活,即理想地描寫對象或描寫理想化的對象。故選A。

5、答案:D本題解析:依據當代課程發展趨勢和普通高中課程方案中課程內容確定的關聯性原則,《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準(2017年版)》將“電腦繪畫/電腦設計”“攝影/攝像”整合為“現代媒體藝術”,將“中國畫”“書法”“篆刻”整合為“中國書畫”,以凸顯內容之間的關聯,引導學生在綜合的狀態中進行學習,方便學生認知和應用。

6、答案:B本題解析:AdobePhotoshop,簡稱“Ps”,是由AdobeSystems開發和發行的圖像處理軟件。

7、答案:A本題解析:普拉克西特列斯的雕塑人物總是處在恬靜、愉悅的氣氛中,但又充滿青春活力,給人以親切、詩意的感受。他喜歡描寫神話人物,塑造了快樂而瀟灑的薩提爾,含蓄而優雅的赫爾墨斯,以及最早的全裸女性人體雕像《尼多斯的阿芙洛蒂忒》等。

8、答案:B本題解析:蒙克,挪威畫家,現代表現主義繪畫的先驅,《吶喊》是其代表作之一。故選B。

9、答案:B本題解析:相對評價是從評價對象的集合(如教師、學生、學校等)中選取一個或者若干個作為基準,然后拿各個評價對象與基準進行比較評價。張老師拿名家作品作為基準,拿學生作品進行比較后評價,屬于相對評價。

10、答案:D本題解析:新的課程理念是一切以學生全面發展為主,因此新課程標準下的評價是以多主體評價、形成性評價、多標準評價為主。故選D。

11、答案:A本題解析:具象美術的主要特征是藝術家所表現的形象基本上是對現實世界中人或事物的一種較為客觀的反映。

12、答案:C本題解析:新課程標準中強調引導、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故選C。

13、答案:A本題解析:范寬的作品多取材于其家鄉陜西關中一帶的山岳,雄闊壯美,筆力渾厚,多采用全景式高遠構圖,他擅用雨點皴和積墨法,襯托出山勢的險峻硬朗。A項《溪山行旅圖》是范寬創作特色的具體體現,也是中國古代山水畫的巔峰之作。B項《青卞隱居圖》為王蒙傳世作品,描繪的是浙江卞山的景色;C項《富春山居圖》是黃公望為其好友無用師所繪,描繪了浙江富春江一帶的初秋景色;D項《瀟湘圖》為董源傳世作品,表現的是南方山水。

14、答案:D本題解析:暫無解析

15、答案:B本題解析:馬踏匈奴是西漢霍去病墓前群雕的主體雕刻。作者運用寓意手法,以矯健的戰馬象征驃騎將軍,以戰馬將匈奴將領踏翻在地的典型情節,贊頌霍去病在抗擊匈奴戰爭中建樹的奇功。馬踏匈奴石刻是思想性與藝術性完美統一的典范,是西漢紀念碑雕刻取得劃時代成就的標志。

16、答案:C本題解析:蒙德里安是荷蘭風格派的代表人物。蒙德里安的典型畫風是以黑色直線分割三原色和黑白灰的色塊構成方格狀畫面。代表作品有《紅、黃、藍的構成》《百老匯的爵士樂》《紅樹》《灰樹》《開花的蘋果樹》等。

17、答案:D本題解析:“明四家”中以工筆重彩聞名的畫家是仇英,代表作有《桃源仙境圖》等。

18、答案:C本題解析:《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基本理念指出: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開展確定主題、觀察感受、搜集素材、學習借鑒、構思創意、選擇材料和技法、探索表現方法、創作作品、展示交流以及描述、分析、解釋和評價等美術學習活動。鼓勵學生在信息化環境下,以自主、合作與探究等方式獲取知識和技能,形成創意和見解,學會用美術及跨學科的方式解決學習、生活和工作中的問題。因此"倡導探究式美術學習”的前置條件是創設問題情境。故本題選C。

19、答案:B本題解析:【知識點】唐代書法。【答案】B。【解析】“顏”指顏真卿,“柳”指柳公權,都是中國唐代著名的書法家。顏真卿的書法用筆肥厚粗拙,顯得筋健灑脫。柳公權的書法棱角分明,以骨力遒健著稱。“顏筋柳骨”是說他們二人的風格像筋、骨那樣挺勁有力。

20、答案:C本題解析:《舞蹈紋彩陶盆》是馬家窯文化的代表作品。《人面魚紋彩陶盆》和《三魚紋彩陶盆》是仰韶文化半坡類型的代表作品。《鸛魚石斧彩陶缸》是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的彩陶藝術代表作品。

21、答案:B本題解析:暫無解析

22、答案:C本題解析:唐代的染織工藝十分發達,更追求華麗的色彩效果,以織錦最著名,稱為“唐錦”。唐錦是以緯線起花,稱“緯錦”,區別于漢魏六朝以經線起花的“經錦”。故選C。

23、答案:A本題解析:教學目標是教學的靈魂,是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點。教與學的一切活動都要圍繞它來進行。

24、答案:C本題解析:“三庭五眼”是我國古代肖像畫中描繪五官位置比例的術語。“三庭”指臉的長度比例,即把面部上下分為三等分,“上庭”是從前額發際線至眉線,“中庭”是從眉線至鼻底線。“下庭”是從鼻底線至頦底線,各占臉長的1/3。

25、答案:D本題解析:對一節課教學設問的難易度與數量要適中,從設問數量上說,沒有具體的標準,但宜少而精,不宜多而濫。故D項說法不恰當。

26、答案:C本題解析:對教師教學能力的評價應從教師駕馭課堂的能力、基礎技能和表達能力來進行判斷。C項是對教師教學姿態的評價。

27、答案:D本題解析:教學評價是教學活動中的一部分,對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起到指向作用。

28、答案:A本題解析:定性評價是對評價做“質”的分析,運用的是分析、綜合、比較、分類、演繹、歸納等邏輯分析方法,分析結果是沒有量化的描述性資料。

29、答案:A本題解析:【知識點】教學方法。【答案】A。【解析】與接受學習對應的最主要的教授方法是講述法。盡管展示、演示等法也會被運用,但都是起輔助作用,在接受學習中教師的講述是傳遞知識的最為重要的途徑。故選A。

30、答案:A本題解析:A選項體現了量性分數,所以是量化評價。定量評價是采用定量計算的方法,根據數據材料,然后用數學的方法做出定量結論的評價。在定量評價中常用的數量化方法有百分法、分數法、指數法、累計分數法,統計分數法,綜合評判法等。

31、答案:C本題解析:《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2011年版)》的課程基本理念有面向全體學生、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關注文化與生活、注重創新精神。

32、答案:A本題解析:《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準(實驗)》評價建議指出注重質性評價,提倡成長記錄評定。顧老師采取的是學習檔案袋的評價方式。故選A。

33、答案:B本題解析:剪紙是一種鏤空藝術,其在視覺上給人以透空的感覺和藝術享受。皮影戲,又稱“影子戲”或“燈影戲”,是一種以獸皮或紙板做成的人物剪影,在蠟燭或燃燒的酒精等光源的照射下用隔亮布進行演戲,是中國漢族民間廣為流傳的傀儡戲之一。刻紙是剪紙的一種,漢族傳統工藝之一。蠟染是我國古老的少數民族民間傳統紡織印染手工藝,古稱蠟,與絞纈(扎染)、夾纈(鏤空印花)并稱為我國古代三大印花技藝。這張圖為人物的剪影,關節都可活動,是可以進行演戲的,所以為皮影。

34、答案:B本題解析:對教學能力的評價應從教師駕馭課堂能力、基礎技能和表達能力來進行判斷。

35、答案:A本題解析:新疆克孜爾千佛洞早中期的壁畫題材多為佛本生故事。畫面構圖簡潔明快,輪廓嚴謹而生動,畫面中人物多為半裸。

36、答案:B本題解析:教學評價是依據教學目標對教學過程及結果進行價值判斷并為教學決策服務的活動,是課堂教學基本內容之一。

37、答案:D本題解析:李嵩為南宋畫院待詔,典型的風俗畫家。李嵩的風俗畫獨具特色,他畫的《貨郎圖》描繪了貨郎來到農村,村童和農婦圍著貨擔觀看的情景,與一般表現富貴氣象的貨郎圖不同,極富生活氣息。

38、答案:B本題解析:B項:是維也納分離派克里姆特的作品《吻》。與題干相符,當選。A、C項:分別為風格派蒙德里安的作品《紅、黃、藍》和《灰樹》。與題干不符,排除。D項:為超現實主義達利的作品《記憶的永恒》。與題干不符,排除。

39、答案:B本題解析:教學設計是對教學活動進行規劃和安排,是為了使教學取得預期的良好效果而對教學內容、教學資源、教學過程與教學方法等,予以策劃、組織、安排。它具有指導性、靈活性、層次性、整體性、可操作性、創造性的特點。教學目標的設計也是如此。

40、答案:B本題解析:曹不興,三國時期吳國人,因擅長畫佛教人物畫而被稱為“佛畫之祖”。

41、答案:B本題解析:題干夏老師在執教《建筑中的壁畫》之前進行的課前訪談,屬于診斷性評價。診斷性評價也稱“教學前評價”,一般是指在某項教學活動前對學生的知識、技能以及情感等狀況進行的預測。通過這種預測,教師可以了解學生的知識基礎和準備狀況,以判斷其是否具備實現當前教學目標所要求的條件,為實現因材施教提供依據。

42、答案:C本題解析:篆刻的章法猶如繪畫的構圖,在形式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也是造成篆刻藝術作品千變萬化的核心因素。

43、答案:D本題解析:《自由引導入民》為19世紀法國浪漫主義畫家德拉克洛瓦的代表作品。這幅畫標志著積極浪漫主義發展的頂峰。

44、答案:D本題解析:蓬皮杜藝術文化中心位于法國巴黎,地上六層,地下四層。文化中心的外部鋼架林立、管道縱橫,并且根據不同功能分別漆上紅、黃、藍、綠、白等顏色。因這座現代化的建筑外觀極像一座工廠,故有“煉油廠”和“文化工廠”之稱。設計者是意大利的倫佐·皮亞諾和英國的理查德·羅杰斯。蓬皮杜中心建筑物最大的特色,就是外露的鋼骨結構以及復雜的管線。蓬皮杜藝術文化中心是20世紀后半期高科技主義建筑的代表作。

45、答案:B本題解析:庫爾貝是19世紀法國現實主義美術運動中的重要畫家。他是第一位公開自稱為現實主義者的畫家。庫爾貝在他的作品和宣言中確立了以生活真實為創作依據的原則。

46、答案:D本題解析:形成性評價是在教學過程中進行的評價,是為引導教學過程正確、完善地前進而對學生學習結果和教師教學效果采取的評價。根據題干中“攝影課中”“課堂游戲”等關鍵詞可判斷出本題答案選D。

47、答案:D本題解析:倫勃朗是荷蘭17世紀最偉大的畫家,現實主義繪畫巨匠,擅用精確的三角立體光勾勒出人物的輪廓線,讓其余部分隱藏于光暗之中,給人以穩定莊重的感覺。代表作有《夜巡》《戴金盔的人》。故選D。

48、答案:C本題解析:美術教材是美術課程的重要載體,是實現教學目標的重要工具,也是美術教學活動的重要依據。

49、答案:B本題解析:圖中作品為王羲之的《蘭亭序》,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

50、答案:A本題解析:《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準(實驗)》評價建議的內容中,提倡多主體評價。要將學生自我評價、同學問互相評價、教師評價結合起來,體現評價標準的多主體、開放性特點。

51、答案:C本題解析:刀法是篆刻美的最終體現,是篆刻藝術的直接表現手法。篆刻的基本刻刀法有兩種,即:沖刀法和切刀法。故選C。

52、答案:C本題解析:課程評價改革的目標是“改革課程評價過分強調甄選與選拔的功能,發揮評價促進學生發展、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實踐的功能”,強調評價只是手段,而不是最終目的,評價的目的是促進被評價者的發展。

53、答案:A本題解析:喬托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杰出的雕塑家、畫家和建筑師,佛羅倫薩畫派創始人。他被認為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開創者,被譽為“歐洲繪畫之父”。

54、答案:B本題解析:美術課教學是體現教育的人文精神的重要平臺。美術學科作為人文學科的核心之一,具有重要的人文精神。

55、答案:B本題解析:教學方法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指導學生學習以達到教學目的而采取的教與學相互作用的活動方式的總稱。秦老師指導學生制作浮雕作品屬于教學方法。教學理念是對認識的集中體現.同時也是人們對教學活動的看法和持有的基本的態度和觀念,是人們從事教學活動的信念。教學模式是教學中相對固定的結構、程序和方法。課程教學評價,就是依據一定的教育目標,運用一定的評價技術、評價手段和評價途徑,通過系統的收集、分析、整理信息和資料,對課程與教學的計劃、活動過程及結果等有關問題的價值或特點作出判斷的過程。

56、答案:C本題解析:唐代的染織工藝十分發達,更追求華麗的色彩效果,以織錦最著名,稱為“唐錦”。唐錦是以緯線起花,稱“緯錦”,區別于漢魏六朝以經線起花的“經錦”。故選C。

57、答案:A本題解析:王老師對山水畫創作技法進行詳細的示范講解,是根據教學內容的難易選擇了合適的教學方法。

58、答案:B本題解析:黃筌為西蜀宮廷畫家,擅畫奇禽名花,與徐熙并稱為“黃家富貴,徐熙野逸”。

59、答案:C本題解析:每種教學模式都有自己的指導思想,具有獨特的功能。它們對教學方法的運用,對教學實踐的發展有很大影響。現代教學中最有代表性的教學模式是傳授一接受模式和問題一發現模式。故選C。

60、答案:A本題解析:圖片為王羲之的代表作《蘭亭序》。

61、答案:D本題解析:美術學科區別于其他學科的特點有:形象性、情感性、文化性、多樣性和技藝性。這些是由美術的本質所決定的。

62、答案:D本題解析:《薩埵那太子舍身飼虎》屬于本生故事。本生故事畫是敦煌石窟早期壁畫中繪制最多的佛教故事畫之一,表現的是佛前生的各種善行。

63、答案:B本題解析:羅中立,1997年被評為文化部百位“德藝雙馨”的藝術家。他根據在大巴山體驗生活的經歷創作的油畫《父親》成為他最著名的代表作,作品用濃厚的油彩,精微而細膩的筆觸,塑造了一個感情真摯、純樸憨厚的普通農民形象,表現了羅中立的鄉土主義情懷。

64、答案:C本題解析:在美術鑒賞課程中,C選項明顯的能啟發學生思考,所以探究性強。A、B、D三項,缺乏思辨性。故本題選C。

65、答案:D本題解析:美術常采用的教學方法:①以語言傳遞信息為主的教學方法,如講授法、談話法、討論法、讀書指導法;②以實踐為主的教學方法,如探究法;③以直接感知為主的教學方法,如演示法、示范法:④以陶冶情操為主的教學方法,如欣賞法、情境法;⑤以指導實踐為主的教學方法,如觀察法、發現法。由于美術的學科特點和學生能力的局限,自主學習法不是美術教學常用的方法。

66、答案:A本題解析:潤濕劑、助懸劑、絮凝劑與反絮凝劑的作用、代表品種與選用。

67、答案:B本題解析:中國傳統建筑的基本構件有臺基、木頭圓柱、開間、進深、大梁、斗拱、彩畫、屋頂、山墻、藻井等。圖片所示為斗拱。斗拱一般置于柱頭、額枋和屋面之間,用來支撐梁架、挑出屋檐,兼具裝飾作用.由方形木塊、弓形短木、斜置長木等組成。其他三項都不是中國傳統建筑的重要構件。華拱、平梁,都是宋式建筑的構件。鴟吻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獸,是古代建筑屋脊正脊兩端的一種飾物。

68、答案:B本題解析:選項A屬于欣賞·評述領域;選項8屬于剪紙藝術屬于造型·表現領域;標志設計屬于設計·應用領域;D選項屬于裝幀書籍是屬于設計·應用領域。故選項8是正確的。

69、答案:B本題解析:【知識點】教學評價。【答案】B。【解析】美術課程評價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改進教師的教學,促進美術課程不斷發展的重要環節。

70、答案:C本題解析:圣索菲亞大教堂,位于土耳其伊斯坦布爾,是拜占庭式建筑的典型代表,因其巨大的圓頂而聞名于世。整個建筑規模宏大,結構緊密,構思巧妙,內部裝飾十分華麗。

71、答案:A本題解析:本題考查對教學三維目標的理解。知識目標,這里主要指學生要學習的學科知識(教材中的間接知識)、意會知識(生活經驗和社會經驗等)、信息知識(通過多種信息渠道而獲得的知識)。技能,指通過練習而形成的對完成某種任務所必須的活動方式。在題干中“學生能夠使用毛筆、水、墨等工具材料表現出墨色層次”突出的是知識與技能目標。A項正確。B項:過程與方法目標主要包括人類生存所不可或缺的過程與方法。過程——指應答性學習環境和交往、體驗。方法——包括基本的學習方式(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和具體的學習方式(發現式學習、小組式學習、交往式學習……)。在題干中并未體現,該選項排除。C項: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主要從情感和價值觀的維度指導教師在教育過程中應該達到的目標。與題干不符,排除。D項:三維目標包括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這三個維度,認知與體驗維度不屬于三維目標。該選項錯誤。

72、答案:B本題解析:美術教材是美術課程內容的重要載體。在編寫義務教育階段的美術教材的過程中,應完整把握《標準》的基本精神,科學建構教材的框架體系,使編寫的教材具有基礎性、趣味性和開放性。

73、答案:B本題解析:本題考查的是鏡頭的基本結構。鏡頭由透鏡、光圈和鏡筒組成,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透鏡,也稱作鏡片。

74、答案:B本題解析:本題重點考查教師對良好師生關系的理解情況。A、C、D三個選項的描述是正確的,B項的描述是錯誤的,因為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好,彼此認同,情感上相近,雙方能夠積極地溝通和交往,這樣的師生關系才是積極的師生關系,而教師盲目地樹立自己的威嚴形象,反而會影響自己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從而影響教學。

75、答案:C本題解析:《蛙聲十里出山泉》是中國著名畫家齊白石的作品。畫面上沒有蛙,只有幾只活潑的小蝌蚪在湍急的水流中歡快地游動著,而蛙聲也不是即時可“聽”見的,運用了聯想手法,恰到好處,是絕妙之至的構思。

76、答案:C本題解析:結構表現法主要運用線條來表現和概括物體的輪廓和內部結構,強調透視感,不拖明暗.沒有光影變化。色調表現法就是色調的變化以及明暗塊面的層次來描繪對象。線面結合法是當表現物體的手法中既有對線條的應用.又有對面的明暗關系表達。

77、答案:A本題解析:高中階段對篆刻的教學重點就是篆刻藝術發展的基本脈絡,教學難點是印章在各個歷史時期的審美特征。故選A。

78、答案:A本題解析:九年制義務教育初中美術教育應以培養、提高學生審美能力為目的,行之有效地開展生活化美術教學方法,所以美術作業要多方面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為主,只有A選項比較合適。

79、答案:D本題解析:教學設計一般包含教學任務及對象、教學目標、教學策、教學過程、教學評價五個要素。

80、答案:A本題解析:《晉人風韻——王羲之<蘭亭序>賞析》一課屬于“欣賞·評述”學習領域。四個選項都是學生應該了解的內容,這有助于更好地認識與欣賞作品,但最重要的是作品本身。結合美術課的特點,教學重點應該是認識作品的書寫技巧與文化內涵。

81、答案:B本題解析:圖6“新北京,新奧運”屬于視覺傳達設計。視覺傳達設計是通過各種視覺因素來傳遞相關信息,主要包括標志設計、字體設計、版式設計、包裝設計、書籍裝幀設計、廣告設計、企業形象設計、展示設計、數字新媒體設計等。

82、答案:D本題解析:暫無解析

83、答案:B本題解析:本題考查清代美術。清朝乾隆、嘉慶年間,揚州的鹽業進入鼎盛時期。富裕的鹽商們熱衷于附庸風雅,因而在揚州形成對藝術品的強大購買力。那時在揚州畫壇上活躍著一批以賣畫為生的職業畫家,他們在生活作風、藝術觀點、繪畫風格上都有相通之處,因此形成了一個流派一揚州畫派,習慣上稱之為"揚州八怪"。揚州八怪,是清康熙中期至乾隆末年活躍于揚州地區的一批風格相近的書畫家總稱,美術史上也常稱其為"揚州畫派"。在中國畫史上說法不一,較為公認指:金農、鄭燮、黃慎、李鱔、李方膺、汪士慎、羅聘、高翔。至于有人提到的其它畫家,如阮元、華巖、閔貞、高鳳翰、李勉、陳撰、邊壽民、楊法等,因畫風接近,也可并入。因"八"字可看作數詞,也可看做約數。他們大多出身貧寒,生活清苦,清高狂放,書畫往往成為抒發心胸志向、表達真情實感的媒介。揚州八怪的書畫風格異于常人,不落俗套,有時含貶義,因此稱作"八怪"。

84、答案:D本題解析:暫無解析

85、答案:A本題解析:A項,《威倫道夫的維納斯》是一尊小型的女性裸體雕像,在奧地利維也納附近出土。據考證,這屬于舊石器時代晚期奧瑞納文化期的作品,距今兩萬年左右。這種造型很可能作為神靈偶像,插在松軟土地上以供崇拜,也是生殖崇拜的具體體現。B項,《阿弗洛狄德的維納斯》造型具有古典的理想美,它融合了古希臘雕刻中的崇高與優美的兩種風格,以其空間的體積感和女人體的柔美而具有的永恒魅力。C項,《納菲爾提提王后像》是現存的古埃及人像中最美的作品之一。這尊雕像生動地表現出一個端莊典雅的東方女性的形象:容貌清秀、五官纖巧,面部流露出嫻靜、敏感、溫文爾雅的氣質。她的長脖子被夸張成細長的曲線,顯得十分優美,突出地表現了女性的恬靜和高雅之美。D項,《命運三女神》這是菲狄亞斯的杰作之一。《命運三女神》的塑造體現了菲狄亞斯的藝術風格,是古典雕刻理想美的典范,顯示了古希臘成熟的雕刻水平。故本題選A。

86、答案:D本題解析:明代中期逐步取代浙派在畫壇上霸主地位的是“吳門(蘇州)畫派”,因這派畫家基本上都是吳門人,所以畫史上稱為“吳門畫派”,也簡稱“吳派”。這一畫派由畫家沈周首先開創,他們師法元人,遠追唐宋名家.形成了自己的畫風,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合稱“吳門四家”。

87、答案:D本題解析:在普通高中美術課程中設置了“書法·篆刻”學習模塊以加強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同和理解。故選D。

88、答案:D本題解析:泰姬陵代表了莫臥兒建筑成就的高峰。泰姬陵由殿堂、鐘樓、尖塔、水池等構成,全部用純白色大理石建筑,用玻璃、瑪瑙鑲嵌,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總體布局強調左右對稱,注重建筑與自然環境的協調,泰姬陵是印度穆斯林藝術最完美的瑰寶,是世界遺產中的經典杰作之一,有“印度明珠”的美譽。

89、答案:C本題解析:暫無解析

90、答案:D本題解析:黃賓虹晚期作品風格呈現“黑、密、厚、重”的特點,這就是積墨的技法所呈現出來的特點,需要層層渲染才能達到這種效果。

91、答案:E本題解析:吸入氣霧劑和吸入噴霧劑給藥時,藥物以霧狀吸入可直接作用于支氣管平滑肌,適宜粒徑的霧滴在肺泡部位有較好的分布和沉積,肺泡為藥物的主要吸收部位。

92、答案:A本題解析:未來主義是20世紀上半葉現代美術,代表人物是波丘尼。

93、答案:B本題解析:校本課程開發是指學校為了達到教育目的或解決學校的教育問題.依據學校自身的性質、特點、條件以及可以利用和開發的資源,由學校教育人員與校外團體或個人合作開展的課程開發活動。

94、答案:D本題解析:根據《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準(實驗)》課程設計思路中指出,普通高中采用學分管理,通過設定必修學分,讓每位學生都能達到基本的美術要求,盡可能尊重學生的自主選擇,所有學習內容都可以讓學生自主選修,所以選項D是正確的。

95、答案:B本題解析:【知識點】中國畫基礎。【答案】B。

96、答案:A本題解析:本題考查課程教學方法的選擇。新課改注重教學方法的多樣性,教師是引導者、促進者、合作者與社區開放型教師。因此,B、C、D三項符合新課改理念,有利于激發學生的主動性,產生創意,適合美術課學習。A項:臨摹作品在短時間內可以快速掌握繪畫方法,但不利于學生思考與創意表現,因此不符合新課改理念。

97、答案:C本題解析:《雅典學院》和《西斯廷圣母》是拉斐爾的作品;《創造亞當》是米開朗基羅的作品。故選C。

98、答案:A本題解析:普桑是古典主義風格的代表人;B選項,夏爾丹是18世紀法國市民藝術的代表;c選項,籍里柯是浪漫主義畫派的先驅;D選項,羅丹的《巴爾扎克》是19世紀末的作品。

99、答案:A本題解析:美術教材以教科書為主,輔以畫冊圖片、標本實物、作品以及相關的視聽影像資料和計算機軟件等。

100、答案:C本題解析:巴黎圣母院是法國著名的哥特式建筑,是法蘭西島地區的哥特式教堂群里面,具有關鍵代表意義的一座。

101、答案:本題解析:(1)問題:①在講解撕拼知識的同時,學生們就開始紛紛操作起來,說明王老師沒有控制好課堂秩序和場面;②王老師沒有完整地呈現示范的環節,教學重點沒有突出,教學難點沒有突破,教學環節也缺失;③學生們的作業效果不理想,教學目標沒有達成。建議:①在講解撕拼知識之前,最好設置相應的問題,并提醒學生注意觀察細節,為后面的實踐做好鋪墊;②設置示范的環節,王老師針對重點及難點親自操作,示范步驟清晰,保證學生能觀察的到,提醒學生注意事項,對于難點的地方可以采用重復示范的方式,并注意邊示范邊講解,保證示范的效果;③設置實踐的環節,布置好具體的練習任務,在學生實踐練習過程中教師下臺巡視,指出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并給出改進建議。(2)教學重點:巧用廢舊紙張上的顏色和紋理,用撕、拼、貼的方式創作生動的藝術作品。

102、答案:本題解析:①教師應利用計算機技術和互聯網開展美術教學,鼓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利用計算機技術和互聯網資源主動地收集、篩選、分析、整理視覺圖像和相關背景資料,擴展學習資源,開闊視野;指導學生學習用計算機技術創作美術作品,并利用互聯網大膽發表和傳播自己的美術作品和學習心得。②利用計算機進行多媒體演示教學,在美術教學中運用現代多媒體組織教學,通過聲音、圖片、動畫、視頻、投影、網絡等手段。為學生創造一個真實清晰、聲像同步、亦動亦靜的情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103、答案:本題解析:第一:依據美術新課程概念。第二:從優點、問題、建議三方面對該教學安排進行分析和評價。

104、答案:本題解析:(1)不滿足于客觀的表現和片面追求外光和色彩。(2)強調抒發自我感受,表現主觀感情和情緒。(3)重視形和構成形的線條、色塊和體、面。(4)創作特色表現為強烈的內心化和個性化。

105、答案:本題解析:鼓勵采用學生自評、互評、教師評以及座談等方式對學生的美術作業進行評價。評價結果可以是分數、等級或評語,也可以是評語與等級相結合的方式。對學生美術作業的評價可以從創作構思、表現方式及技能等方面進行。既要充分肯定學生的進步和發展,也要使學生明確需要克服的弱點并找到發展的方向。

106、答案:E本題解析:槲寄生莖枝呈圓柱形,表面黃綠色、金黃色或黃棕色,有縱皺紋。節膨大,節上有分枝或枝痕;氣微,昧微苦,嚼之有黏性。故100題選E。

107、答案:本題解析:(1)潘老師布置的作業要求明確,以一堂“設計·應用”課的作業要求來看,能激發學生的興趣,能使學生在一定要求下發揮自己的創造能力,同時潘老師要求學生相互交流,每個學生思路不同而產生不同的創意點,這樣的要求能讓學生開動腦筋,積極參與。充分體現出以學生為主體,注重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有助于學生通過作業練習,鞏固所學知識,形成技能、提高創新能力。(2)潘教師布置課堂作業啟發學生創意,并對作業提出明確要求。在評價學生作業時根據學生個性及認知水平的不同層次要求來評價。學生的評價標準雖然不一樣,但是學生本身能夠感覺到亮點,提高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應該從不同的角度進行評價,并不一定是所要求的那三個方面。如:有的學生創意點好,有的學生顏色應用好,有的學生圖案設計較好,有的學生態度較認真,有的學生協作較好,等等。能發現每個學生的閃光點,學生會在學習及生活態度上都有很好的提高。

108、答案:本題解析:本題考查考生的教學設計能力,首先分析題目要求,明確教學設計中必須要呈現的四條要求的具體內容。通過讀教材,確定本節課是“設計工藝”學習領域的一課。確定好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和重難點;其次分析要求,要求規定了要設計合理的學習活動和作業要求,至少要提問三個課堂問題以及對教案中的主要環節做出設計說明。

109、答案:本題解析:(1)明確作業練習目標;(2)掌握技能提高能力;(3)難易要適度;(4)形式要靈活有趣味性;(5)練習要求要清楚具體。

110、答案:本題解析:優點:(1)郝老師的評價要求能夠體現注重培養學生的美術實踐能力,通過小組自評、互評及老師點評的活動來評價作品,能夠引導學生在美術活動中提高觀察、構思的能力。(2)能夠體現重視對新型教學方法的研究,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研究性學習與合作學習。在評價作品的時候不僅能夠注重對美術作品發表個人的獨特見解,而且能夠分組進行,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協作。缺點:(1)未能將體驗、實踐結合到欣賞課程中,使學生對于美術作品的體驗不足。(2)沒有教學生注重美術術語的學習和運用,使學生沒有能夠在評價中運用美術術語。(3)沒有給學生創設學習鑒賞的情境。不能夠使學生對美術作品有深入的感受。建議:(1)美術是一門注重體驗和實踐的學科,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在評價要求中加入動手的環節.讓學生對自己所評價的作品有全面的了解和感受,這樣能更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美術鑒賞能力和創作能力。(2)要貫穿藝術觀念和美術術語的學習和運用。郝老師應該鼓勵學生在評價作品的過程中,運用美術術語思考、交流、討論,加深對美術術語的理解,提高運用能力。(3)美術教學應注重創設情境。可以在評價要求中加入各種評價的方式,用有關的音樂、故事、角色扮演等方式創設情境來評價作品,加深學生對文化、歷史以及美術的社會作用的認識。

111、答案:本題解析:美術課程評價應以學生在美術學習中的客觀事實為基礎,注重評價與教學的協調統一,尤其要加強形成性評價和自我評價。既要關注學生掌握美術知識、技能的情況,更要重視美術學習能力、學習態度、情感和價值觀等方面的評價。(1)依據美術課程標準進行評價。(2)注重美術學習表現的評價。(3)采用多種評價方式評價美術作業。(4)鼓勵運用美術學習檔案袋、展示和課堂討論等質性評價方法。

112、答案:本題解析:“學生學習檔案”一般包括學生學習和研究的主題,圍繞這一主題開展的調查研究,收集的有關文字或圖像資料、研究記錄、設計的方案或草圖,曾遇到什么問題,如何解決問題,還有最終的美術作業,自我評價以及他人評價的結果。學生通過美術學習檔案提高美術學習的主動性,促進在原有水平上的發展,有效地提高學習質量。教師通過分析美術學習檔案,了解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特點,了解學生對美術的知識、技能的掌握情況以及在觀念和方法上的進步,發現學生的學習潛能,了解學生在發展中的需求,及時地給予有針對性地指導。

113、答案:本題解析:要整合教學資源與課程標準的關系,教學資源的運用一定要符合課程標準要求完成的教學任務,多余的資源只能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要整合教學資源與教學目標的關系,教學資源一定要能夠有效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與實現教學目標無關的資源不予考慮;要整合教學資源與學生情況的關系,要難易得當、多少合適,與學生的水平相得益彰,脫離了學生實際的資源運用是盲目的、無效的。

114、答案:本題解析:第一、分析王老師在職業形象與教學方面所存在的問題。第二、提出對應的意見。

115、答案:本題解析:(1)為了適應新興資產階級和市民的需要,油畫逐漸普及到中、小資產階級和市民階層中去,并成為一種商品大量進入市場。故小幅而制作精致的油畫日益流行,從而形成了一個人數眾多的“荷蘭小畫派”。(2)隨著繪畫服務對象的改變,作品的題材內容發生了深刻的變化。肖像畫、風俗畫得到了很大的發展。風景畫也很發達。為適應市場需要,繪畫題材出現首次分工,且得到全面發展。

116、答案:本題解析:(1)面向全體學生;(2)激發學生學習興趣;(3)關注文化與生活;(4)注重創新精神。

117、答案:本題解析:上好美術課,是每個美術教師的追求,也是每個學生的期望。要充分利用好一節課的時間,又要能激起學生興趣,就須讓精彩紛呈的藝術與課堂教學互相利用,使各類藝術互相滲化。課改后,初中美術課更重視的是激發學生的創造精神和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教師要積極為學生創造好的學習環境,增加文化內涵。如果我是一名美術老師,我會從以下幾方面去上好美術課:第一,美術學習要從單純的技能、技巧學習層面提高到美術文化學習的層面,美術教學要創造一定的文化情境,使學生通過美術學習加深對文化和歷史的認識。第二。美術課程是注重視覺感受的課程,我會比較重視教學手段,如以故事、游戲或音樂等方式引導學生增強對形象的感受。第三,做合理的評價,獲得學生的信賴。學生總是希望得到肯定,作為教師首先要對學生積極參與的態度表示贊賞,并做出合理的評價。

118、答案:本題解析:由于興趣、愛好和發展需求的不同,高中學生需要發展不同的美術能力。為了滿足學生多方面發展的需求,普通高中美術課程設置了:美術鑒賞、繪畫·雕塑、設計·工藝、書法·篆刻、現代媒體藝術五個學習系列。同時,這五個系列又分為九大模塊,分別為:美術鑒賞、繪畫、雕塑、設計、工藝、書法、篆刻、攝影(攝像)、電腦繪畫(電腦設計)九個模塊。

119、答案:B本題解析:圖1—17所示的藥材為莪術,故此題選B。

120、答案:B本題解析:淀粉為葡萄糖的聚合物,是由直鏈淀粉和支鏈淀粉組成的白細粉。糊精為淀粉水解的中間產物,為白色或微黃色細粉。淀粉的可壓性較差,使用量不宜太大。必要時可與適量黏合力較強的糊精、糖粉合用,以改善其可壓性。故本題正確答案為B。

121、答案:本題解析:【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了解我國史前美術中不同文化的陶器的藝術特色,學會運用正確的方法去觀賞陶器,客觀地評價古代藝術作品。過程與方法:通過欣賞、討論、比較美術作品,感受史前美術的魅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了解我國制陶工藝的悠久歷史、藝術成就,從而熱愛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教學重難點】重點:了解不同文化類型陶器的造型特點和藝術特色。難點:深刻明白彩陶紋飾的藝術特征及其背后的意義,掌握有關歷史知識和歷史背景。【教學準備】教材、多媒體課件、錄象帶【教學過程】(一)導人新課播放半坡遺址的發現過程視頻,1953年春,西安灞橋火力發電廠施工中發現彩陶,中央考古訓練班又在瀘河東岸半坡村附近發現一處類似遺址的遺跡。確定了是仰韶文化的其中一個分支——半坡文化類型,接下來認識其代表出土物——陶器。(二)直觀感知首先簡單介紹彩陶的定義以及制作過程,其制作溫度、用途等。一般的說法,可能是由于沾有黏土的籃子經過火燒之后,形成不易透水的容器,從而得到了進一步的啟發。不久之后,便開始出現了塑造成型并經燒制的陶器。特別是隨著人類農業經濟和定居生活的發展,飲水的搬運和谷物的儲藏,都需要這種新興的容器——陶器,于是它們就大量出現,成為新石器時代的重要特征,在人類生活史上開辟了新的紀元。(三)形式美感分析播放多組陶器圖片,請同學們思考這些陶器大概的用途有什么學生自由討論,教師總結:汲水器:如《漩渦紋尖底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