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下冊聯考測試題_第1頁
高二政治下冊聯考測試題_第2頁
高二政治下冊聯考測試題_第3頁
高二政治下冊聯考測試題_第4頁
高二政治下冊聯考測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付費下載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Ⅰ卷(選擇題共50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科學發展觀極大地深化了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與共產黨執政規律的認識,對馬克思主義的發展理論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作出了重大理論創新。這表明科學發展觀()①是對馬克思主義、“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等的豐富和發展②具有鮮明的時代意義③是中國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④是哲學發展的顛峰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2.對比毛澤東哲學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的哲學思想,兩者的共同點在于()①都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②都是中國共產黨人集體智慧的結晶③都是關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正確的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④都是科學的世界觀與方法論的統一A.①②④ B.①④ C.②④ D.①③④3.在馬克思的墓碑上刻著兩行字:“以往的哲學家只是解釋世界,而問題在于改造世界。”這說明馬克思主義哲學堅持()A.階級性 B.反思性 C.實踐性 D.科學性4.2010年6月22日,江西第二大河流潰堤,十多萬人受災。造成洪水泛濫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人類活動對地球環境的破壞。從哲學上看()①人類活動必將引起自然災害②洪水泛濫必然危害人民生命財產安全③改造自然必須尊重自然規律 ④事物之間存在著因果聯系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5.針對江西河流潰堤,軍委主席胡錦濤發布命令,要求成立軍民聯合抗洪救災指揮部,切實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這體現的辨證唯物論哲理有()①一切從實際出發 ②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主觀能動性的統一③正確把握事物的因果聯系 ④堅持群眾觀點,為人民群眾的利益而奮斗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6.科學家在從事科學研究的過程中,要有所成就,需要哲學思維。這說明()A.具體科學的進步推動著哲學發展B.哲學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C.哲學能為具體科學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指導D.真正的哲學都是自己時代的精神上的精華7.朱熹的“理生萬物”觀點屬于()A.“理”和物質結合起來的辯證法思想B.“理”是世界本原的樸素唯物主義觀點C.離開運動談“理”的機械唯物主義觀點D.把“理”看成為世界本原的客觀唯心主義觀點8.下列觀點屬于唯物主義的是:()A.心外無物 B.形存則神存,形謝則神滅C.理在氣先 D.存在就是被感知9.“世間的一切事物都是運動的。”這說明()A.運動是有條件的、永恒的和絕對的B.運動是無條件的、永恒的和絕對的C.靜止是無條件的、暫時的和相對的D.靜止是不存在的10.2010年上海世博會會徽圖案以中國漢字“世”字書法創意為形,寓意三人合臂相擁,狀似美滿幸福、相攜同樂的家庭,也可抽象為“你、我、他”廣義的人類,表達了世博會“理解、溝通、歡聚、合作”的理念。世博會會徽的設計體現了()A.意識是大腦特有的機能B.意識活動具有客觀實在性C.意識活動具有主觀隨意性D.意識是客觀存在的主觀映象11.爺孫對話:孫子:地球是圓的。爺爺:不可能,如果地球是圓的,地球上那么多的水裝在哪兒?不都流到宇宙中去了?孫子:萬有引力…。爺孫對話啟示我們()①人們的意識具有差異性 ②要不斷優化知識結構③書本知識是認識的來源之一 ④已有的經驗對人們認識事物有重要影響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2.人的心靈和身體在不停地進行對話。如果人的心情愉快,常常把事情往好的方面想,體內就會分泌出具有活躍腦細胞、增強體質功能的荷爾蒙。這段話蘊涵的哲學道理是()A.事物的存在并非是客觀的B.理論對實踐具有指導作用C.事物的價值完全取決于主觀感覺D.意識對于人體生理活動具有調節和控制作用13.2010年11月8日,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首次嫦娥二號虹灣局部影像圖公布嫦娥二號衛星傳回的嫦娥三號預選著陸區月球虹灣區域局部影像圖。中國人對太空有著獨特的情懷。從古代的“把酒問青天”、“嫦娥奔月”到今天的“嫦娥”系列衛星對太空的探索,太空將漸漸被我們所熟悉。這說明()①認識是發展的,人們的認識隨著實踐能力和水平的發展而發展②每一個人的認識能力都是無限的③人類的認識能力是無限的④世界上只有尚未被認識的事物,沒有不可認識的事物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4.古代周朝人對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已有初步認識。周文王曾告誡臣民:“山林非時不升斤斧,以成草木之長;川澤非時不入網罟,已成魚鱉之長。”這給我們的哲學啟示是()①自然界是客觀的,人要完全聽命于自然②要抓住時機,促成飛躍③要尊重自然,學會與自然和諧相處④要尊重客觀規律,按客觀規律辦事A.①③ B.①② C.②③④ D.③④15.“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是黨在領導人民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過程中逐步形成的。這表明()A.人是社會歷史的主體 B.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C.認識是實踐的目的和歸宿 D.科學理論有時可以對實踐起決定作用16.臺灣作家林清玄曾寫過一首禪詩:白鷺立雪,愚人看鷺,聰明見雪,智者觀白。這首詩蘊含的哲理是()①人們對事物的認識會受主客觀因素的影響 ②人的意識具有主觀能動性③不同意識對事物所起的作用不同 ④意識有正確和錯誤之分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②③④17.就業是民生之本。“好馬不吃回頭草”這句話不知耽誤了多少人重新就業的好機會。絕大多數人在面臨該不該回頭時,往往意氣用事,明知“回頭草”又鮮又嫩,卻怎么也不肯回頭去吃,自以為這樣才是有“志氣”。這說明()①正確的意識對客觀事物的發展起促進作用②錯誤的意識會使人的活動誤入歧途③意識能夠促進客觀事物的發展④想問題辦事情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18.關于廬山瀑布,有一首膾炙人口的詩句,“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下列對該詩句分析解讀正確的一組是()①“日照香爐生紫煙”中“紫煙”是詩人一種純主觀想象②“遙看瀑布掛前川”中“掛”字的使用體現出意識的能動性③“飛流直下三千尺”是詩人對客觀存在的反映④“疑是銀河落九天”說明人能有目的地改造規律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19.“為什么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杰出人才?”這就是著名的“錢學森之問”。從哲學角度看,破解這一命題需要()①創新思維,批判精神 ②解放思想,摒棄傳統③懷疑一切,否定權威 ④立足實踐,與時俱進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20.“追求真相”越來越成為廣大網友的普遍愿望,“上海釣魚執法”、“南京徐寶寶”等事件都因網民的追問被“還原”了事實真相。這是因為()A.真理是客觀的 B.真理是具體的有條件的C.真理是相對的 D.真理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轉變為謬誤21.為了發展工業生產,需要科學來查明自然物的物理特性,弄清自然力的作用方式。這句話蘊含的主要哲理是()A.實踐是認識的來源 B.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C.實踐是檢驗認識的唯一標準 D.認識是實踐的目的和歸宿22.“一切真理都會經歷下面三個階段才會被人接受:第一階段,覺得可笑而不加理會;第二階段,視為邪說而強烈抗拒;第三階段,未加思索而欣然接受。”材料說明()A.認識總是不斷向前發展的B.認識的真理性最終要通過實踐來檢驗C.真理是具體的、有條件D.人們追求真理的過程不是一帆風順的23.編制的國家“十二五”規劃提出,人口問題已不僅僅是“人數”問題,而主要的是“人的全面發展”問題,要更加重視提高人口素質,建設人力資源強國。國家人口思想的變化說明認識具有()A.客觀性 B.規律性 C.反復性 D.無限性24.為了更好地進行深空探測,為和平利用太空而努力,為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作出貢獻,我國發射了“嫦娥”二號衛星。這表明實踐具有()A.社會歷史性 B.客觀物質性C.直接現實性 D.主觀能動性25.“當數學原理用于現實時,是不確定的,當它們確定時,又不適用于現實”。這表明()①任何真理都有其適用的條件和范圍②認識的發展具有反復性和無限性③真理與實踐不具有統一性④有的真理是確定的,有的真理是不確定的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第Ⅱ卷(非選擇題共50分)二、非選擇題26.材料一:馬克思主義是發展的理論,它隨著社會實踐的發展而發展。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和發展的過程就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產生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材料二:14~15世紀歐洲的文藝復興運動,是一場反映新興資產階級利益和要求的、反封建反神權的思想文化運動,它孕育了一大批思想先鋒和文化巨匠,促進了歐洲文化的空前繁榮,為資本主義的發展開辟了道路。結合材料,運用所學的知識回答:(1)談談你對哲學與時代關系的理解。(9分)(2)結合材料說明哲學對社會變革的作用。(6分)27.水從高處向低處流,但現代水利設施可以把水從低處引到高處,灌溉農田。在生物領域人們可以將一個生物的遺傳物質轉移到另一個生物體中,獲得人類希望的遺傳性狀,創造出新物種。于是,有人說自然規律是可以創造的。20世紀末,世界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解體,社會主義遇到空前的挫折。對此,有人認為,社會主義的歷史終結了,說明社會規律也是可以改變的。(1)什么是規律?(2分)(2)上述材料中的觀點是否正確,為什么?(3分)(3)我們該怎樣認識和利用規律呢?(6分)28.2010年4月22日是第41個“世界地球日”,主題為:“珍惜地球資源,轉變發展方式,倡導低碳生活”。請閱讀下列材料,參與回答有關問題。材料一:隨著人口劇增和生產生活方式的無節制,二氧化碳大量排放造成越來越嚴重的氣候問題,危害到人類的生存環境和健康安全。在此背景下,人們提出了以低能量、低消耗、低開支為核心的低碳經濟模式。現在低碳生活方式已成為一種時尚,這必將影響和改善人類的生產方式和生態環境。(1)運用唯物論的知識,分析說明我國為什么要發展“低碳經濟”?(9分)運用實踐與認識辨證關系的知識,談談你對低碳問題日益成為熱點話題的認識。(15分)政治參考答案一、選擇題題號12345678910111213答案DCCDACDBBDCDD題號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DBCBBCABDDDA二、非選擇題26.答案:(1)①一定形態的經濟和政治決定一定形態的文化,任何哲學都是一定社會和時代的經濟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②一定形態的文化又反作用一定形態的經濟和政治;任何反映自己時代的歷史任務和客觀要求的哲學,都可以成為這一時代社會變革的先導,推動時代的步伐,指導社會變革。(9分)(2)哲學對社會變革的作用:①首先體現在它可以通過對社會弊端,對舊制度、舊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觀念,解放人的思想。②還體現在它可以預見和指明社會的前進方向,提出社會發展的理想目標,指引人們追求美好未來。③可以動員和掌握群眾,從而轉變為變革社會的巨大物質力量。(6分)27.(1)(2分)規律是事物運動過程中固有的、本質的、必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