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案例1 患者,劉某,男,27歲,特三級廚師,淮南市某餐廳職工,1996年2月2日,車禍診斷為外傷性脾破裂及失血性休克,住院輸血1600毫升,手術成功。但術后1個月,病人出現(xiàn)乏力、厭油、惡心、食欲減退,小便色黃等癥狀。1996年5月7日,某部隊醫(yī)院診斷為病毒性肝炎(丙肝)住院21天,兩次住院,共花去8萬余元,并且本病還需治療4個療程。劉某無力支付。要求醫(yī)院賠償,醫(yī)院不承認是自己的責任。劉某向法院起訴,最后查清劉某輸入的獻血員曹某曾患丙肝,血庫復查不嚴,以致提供了不合格的血液。最后法院判處賠償人民幣28萬元。預防與控制醫(yī)院感染1案例2某市新建一產院,從開診后5個月間共發(fā)生新生兒膿皰瘡12例,其中2例感染嚴重而發(fā)生壞疽。治療1月余方愈。經對病房物品采樣,在床單、被套及產婦被褥上檢出金黃色葡萄球菌。追查表明該被單是另一醫(yī)院因新生兒膿皰瘡而廢棄,未經消毒又用于新建產院嬰兒室。
以上案例引起我們思索的是什么?預防與控制醫(yī)院感染1《護理學基礎》預防與控制醫(y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醫(yī)院感染1教學目標
掌握醫(yī)院感染、清潔、消毒、滅菌的概念了解醫(yī)院感染的形成及預防措施掌握物理、化學消毒的方法及注意事項掌握無菌技術操作和隔離技術的方法和原則熟悉常見消毒液的名稱和適用范圍熟悉隔離的種類和措施了解醫(yī)院常用物品的保養(yǎng)方法及洗手的方法預防與控制醫(yī)院感染1當今醫(yī)院感染已成為全球性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世界衛(wèi)生組織對14個國家55所醫(yī)院的醫(yī)院感染現(xiàn)患率調查表明平均8.7%的住院病人發(fā)生醫(yī)院感染;2003年全國醫(yī)院感染監(jiān)控中心對我國156所醫(yī)院的現(xiàn)患率調查表明大多數(shù)醫(yī)院醫(yī)院感染現(xiàn)患率在4%-6%。預防與控制醫(yī)院感染1醫(yī)院感染的危害增加患者的痛苦,造成經濟損失國內統(tǒng)計醫(yī)院感染浪費達50-100億人民幣/年。美國每年處理院內感染費用超過40億美金。醫(yī)院感染嚴重影響病人的預后與安危,甚至對醫(yī)院聲譽與社會安定均造成重大影響。預防與控制醫(yī)院感染1WHO提出的有效控制醫(yī)院感染的關鍵措施
清潔消毒滅菌無菌技術隔離合理使用抗生素消毒與滅菌的效果監(jiān)測預防與控制醫(yī)院感染1
醫(yī)院感染又稱院內感染(nosocomialinfection,hospitalinfection)是指住院患者、探視者和醫(yī)院職工在醫(yī)院內受到感染并出現(xiàn)癥狀,又稱醫(yī)院獲得性感染(hospitalacquiredinfection)。
第一節(jié)醫(y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醫(yī)院感染1一、醫(yī)院感染的形成醫(yī)院感染的發(fā)生必須具備三個基本條件:感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宿主,三者構成感染鏈。感染源傳播途徑易感宿主
感染鏈(chainofinfection)預防與控制醫(yī)院感染1
1.感染源
(Sourceofinfection)
已感染的患者及病原攜帶者
醫(yī)院環(huán)境
動物感染源
患者自身正常菌群
病原微生物自然生存繁殖及排出的場所或宿主醫(yī)院內感染的形成預防與控制醫(yī)院感染12.傳播途徑(Modeoftransmission)接觸傳播空氣傳播飲水飲食傳播
注射輸液輸血傳播生物媒介傳播病原體從感染源傳到易感宿主的途徑和方式醫(yī)院內感染的形成預防與控制醫(yī)院感染1(1)接觸傳播直接接觸傳播
感染源與易感宿主有身體上直接接觸。如母嬰之間可因直接接觸傳播皰疹病毒、淋球菌、沙眼衣原體。病人之間直接接觸傳播感染性腹瀉、甲肝等。間接接觸傳播感染源通過媒介傳給易感宿主。最常見的傳播媒介醫(yī)護人員的手,其次為插入性操作及病室內雜物(床單、食具等)預防與控制醫(yī)院感染1(2)空氣傳播以空氣為媒介,傳播微生物氣溶膠。國內外調查顯示,病原體經空氣傳播是醫(yī)院感染的主要途徑之一。如流感等。三種形式:飛沫傳播是一種特殊形式的接觸傳播。飛沫核菌塵預防與控制醫(yī)院感染1病例:沈陽市婦嬰醫(yī)院由于一產婦感染柯薩基B組病毒,通過空氣傳播導致新生兒醫(yī)院感染暴發(fā),224名新生兒發(fā)生感染44名,死亡13人。預防與控制醫(yī)院感染1(3)飲水、飲食傳播醫(yī)院水源有可能受糞便及污水的污染也可引起醫(yī)院感染暴發(fā)。由食物的原料、加工、儲運等任何環(huán)節(jié)受污染所致。常見有細菌性食物中毒、菌痢、病毒性肝炎等。預防與控制醫(yī)院感染1(4)注射、輸液、輸血傳播通過污染的藥液、血制品傳播感染。輸血可傳播乙肝、丙肝、艾滋病、巨細胞病毒等。輸液引起發(fā)熱反應。1976年美國由于輸液制品污染引起全國性菌血癥暴發(fā)。靜脈高能營養(yǎng)液白色念珠菌污染(該菌在此液中繁殖)預防與控制醫(yī)院感染1(5)生物媒介傳播蚊子瘧疾、乙腦老鼠流行性出血熱、鼠疫蠅子及蟑螂可傳播腸道疾病預防與控制醫(yī)院感染13.易感宿主(Susceptiblehost)影響宿主易感性的因素對感染性疾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的人免疫力缺陷病人小兒老年人有嚴重基礎病者抗生素激素
放療化療醫(yī)院內感染的形成預防與控制醫(yī)院感染1二、醫(yī)院感染的類型
外源性感染(Exogenousinfections)
內源性感染(Enogenousinfections)自身感染(Autogenousinfections)是指患者自身攜帶的病原體引起的感染。如長期使用抗生素引起的菌群失調。(Crossinfections)
是指病原體來自于患者體外,通過直接或間接感染途徑,病原體由一個人傳播給另一個人而形成的感染。交叉感染預防與控制醫(yī)院感染1三、醫(yī)院感染的促發(fā)因素(一)主觀因素1.醫(yī)務人員對醫(yī)院感染及其危害性認識不足;2.不能嚴格地執(zhí)行無菌技術和消毒隔離制度;3.醫(yī)院規(guī)章制度不全;4.缺乏對消毒滅菌效果的監(jiān)測,不能有效地控制醫(yī)院感染的發(fā)生。
預防與控制醫(yī)院感染1(二)客觀因素1.侵入性診治手段增多2.使用可抑制免疫的治療方法3.大量抗生素的開發(fā)和普及4.易感病人增加5.環(huán)境污染嚴重6.對探視者未進行必要的限制
醫(yī)院感染的促發(fā)因素預防與控制醫(yī)院感染1
四、常見的醫(yī)院感染(一)肺部感染(二)尿路感染
(三)傷口感染(四)病毒性肝炎
(五)皮膚及其它部位感染
預防與控制醫(yī)院感染1五、醫(yī)院感染的管理(一)建立三級監(jiān)控體系(二)健全各項規(guī)章制度,認真貫徹落實(三)醫(yī)院布局設施合理(四)人員控制(五)合理使用抗生素(六)加強醫(yī)院感染教育
預防與控制醫(yī)院感染1第二節(jié)清潔、消毒和滅菌消毒
(disinfection)滅菌
(sterilization)是指用物理方法清除物體表面的污垢、塵埃和有機物其目的是去除和減少微生物,并非殺滅微生物是指用物理或化學方法清除或殺滅除芽孢以外的所有病原微生物使其達到無害程度的過程是指用物理或化學方法去除或殺滅全部微生物的過程包括致病微生物和非致病微生物,包括細菌芽孢和真菌孢子清潔
(cleaning)
預防與控制醫(yī)院感染1物理消毒滅菌法
(physicaldisinfectionandsterilization)
利用物理因素作用于病原微生物,將之清除或殺滅。一、消毒滅菌的方法
預防與控制醫(yī)院感染1物理消毒滅菌法日光曝曬紫外線臭氧低溫蒸汽消毒法煮沸消毒法壓力蒸汽滅菌法燃燒法干烤法干熱、濕熱熱力光照輻射微波機械生物
流通蒸汽消毒法
預防與控制醫(yī)院感染1熱力消毒滅菌法
(heatdisinfectionandsterilization)
主要利用熱力破壞微生物的蛋白質、核酸、細胞壁和細胞膜,從而導致其死亡。分為干熱和濕熱兩類。由空氣導熱傳熱較慢,濕熱由空氣和水蒸氣導熱,傳熱快,穿透力強。濕熱殺菌力比干熱強,因為它可以使菌體蛋白的含水量增加,蛋白質易于被熱力凝固,從而加速微生物的死亡。效果可靠、經濟方便,使用廣泛。預防與控制醫(yī)院感染1燃燒法(Burningmethod)
特點適用范圍方法簡單、迅速、徹底無保留價值的污染廢棄物(特殊感染的敷料處理:破傷風、氣性壞疽、綠膿桿菌感染)病理標本等的處理。某些金屬器械、搪瓷類物品,急用時也可用燃燒法。無保留價值的物品可直接在焚燒爐內焚毀禁用
銳利刀剪禁用此法以免鋒刃變鈍金屬器械可在火焰上燒灼20s;搪瓷類容器可倒入少量95%的乙醇,慢慢轉動容器,使其分布均勻,然后點火燃燒直熄滅預防與控制醫(yī)院感染1干烤法(Toasting)
利用特制的烤箱進行滅菌,其熱力傳播和穿透主要依靠空氣對流和介質傳導,滅菌效果可靠。適用于在高溫下不變質、不損壞、不蒸發(fā)的物品,如油劑、粉劑、玻璃器皿和金屬制品等;不適用于纖維織物、塑料制品等。預防與控制醫(yī)院感染1煮沸消毒法(boilingwater))要求適用方法經5~10分鐘可殺滅繁殖體,達到消毒效果。將碳酸氫鈉加入水中,配成1%~2%的濃度時,可提高沸點達105℃,增強殺菌作用,還可去污、防銹。適用于耐濕、耐高溫的物品如金屬(氣管切開的內套管)、搪瓷、玻璃和橡膠類等將物品刷洗干凈,全部浸沒在水中,然后加熱煮沸消毒時間從水沸后計算如中途加入物品,則在第二次水沸后重新計時注意煮前煮時煮后應將物品刷洗干凈有軸節(jié)的器械或帶蓋的容器應將軸節(jié)或蓋打開再放入水中空腔導管須先在腔內灌水物品不宜放置過多,大小相同的碗、盆不能重疊,要保證物品各面都與水相接觸根據(jù)物品性質決定放入水的時間及消毒時間玻璃器皿應用紗布包裹好后,從冷水或溫水中放入,消毒時間為10~15min橡膠制品用紗布包好,待水沸后放入,時間為5~10min金屬及搪瓷類物品,消毒時間為10~15min;
水的沸點受氣壓影響,海拔高的地區(qū)氣壓低,水的沸點也低,需適當延長消毒時間;海拔每增高300m,消毒時間延長2min;應用無菌器械將物品及時取出置于無菌容器內預防與控制醫(yī)院感染1壓力蒸汽滅菌法
(autoclavesterilization)原理適用方法是熱力消毒滅菌中效果最好的一種方法利用高壓及飽和蒸汽的高熱所釋放的潛熱滅菌潛熱是指當1g100℃的水蒸汽變成1g100℃的水時所釋放的熱能(2,255J)臨床廣泛應用于耐高溫、高壓、潮濕物品的滅菌如各類器械、敷料、搪瓷、橡膠、玻璃制品及溶液等根據(jù)排放冷空氣的方式和程度的不同,分為下排氣式壓力蒸汽滅菌和預真空壓力蒸汽滅菌
預防與控制醫(yī)院感染1下排氣式壓力蒸汽滅菌法利用重力置換的原理,使熱蒸汽在滅菌器中從上而下,將冷空氣由下排氣孔排出,全部由飽和蒸汽取代,利用蒸汽釋放的潛熱使物品達到滅菌。要求:壓力:103kPa~137kPa(15~20磅/平方英寸)溫度:121℃~126℃
時間:15~30min預防與控制醫(yī)院感染1預真空壓力蒸汽滅菌法利用機械抽真空的方法,使滅菌柜內形成負壓,蒸氣得以迅速穿透物品內部進行滅菌。要求:壓力:205kPa
溫度:132℃
時間:5~10min預防與控制醫(yī)院感染1&低溫蒸汽消毒法
將蒸汽輸入預先抽空的壓力蒸汽滅菌鍋內,并控制其溫度在73-80℃,持續(xù)10-15min進行消毒,可殺滅大多數(shù)致病微生物。主要用于不耐高熱的物品,如內鏡、塑料制品、橡膠制品等的消毒。預防與控制醫(yī)院感染1&流通蒸汽消毒法在常壓下用100℃左右的水蒸汽消毒,常用于食具、便器的消毒。消毒時間從水沸產生蒸汽后計算,15-30min預防與控制醫(yī)院感染1光照消毒法
又稱輻射消毒,主要利用紫外線的殺菌作用,使菌體蛋白質發(fā)生光解、變性而致細菌死亡。其特點對桿菌殺菌能力強,對球菌較弱,對生長期細菌敏感,對芽孢敏感性差。預防與控制醫(yī)院感染1日光曝曬法原理適用方法由于日光具有熱、干燥和紫外線的作用有一定的殺菌力常用于床墊毛毯衣服書籍將物品放在直射陽光下曝曬6h,定時翻動,使物品各面均能受到日光照射。
預防與控制醫(yī)院感染1紫外線燈管消毒法
紫外線根據(jù)波長可分為A波、B波、C波和真空紫外線,消毒使用的是C波,殺菌作用最強的波段為250nm~270nm。紫外線可殺滅多種微生物,包括桿菌、病毒、真菌、細菌繁殖體、芽胞等。
預防與控制醫(yī)院感染1預防與控制醫(yī)院感染1殺菌機制使菌體DNA失去轉換能力而死亡;破壞菌體蛋白質中的氨基酸,使菌體蛋白光解變性;降低菌體內氧化酶的活性,使氧化能力喪失;使空氣中的氧電離產生具有極強殺菌作用的臭氧。預防與控制醫(yī)院感染1方法空氣消毒物品消毒消毒前做好室內清潔衛(wèi)生,關閉門窗,停止走動每10m2安裝30W紫外線燈管一支有效距離不超過2m照射時間30~60分鐘消毒時應將物品全部暴露避免遮擋有效距離為25㎝~60cm照射時間為20~30分鐘。預防與控制醫(yī)院感染1注意事項穿透力差,不能穿透固體(重疊的紙張、布類、玻璃等)經常保持燈管清潔。每2周用無水酒精擦試一次。紫外線對人的眼睛和皮膚有刺激作用,可引起電光性眼炎和皮炎。照射時人應離開房間,必要時戴防護鏡、穿防護衣。適宜溫度為20~40℃,適宜濕度為40%~60%。定時檢測,保證燈管照射強度不低于70μW/cm2或記錄使用時間,凡使用時間超過1000h,需更換燈管。消毒時間須從燈亮5~7min后開始計時。定期檢測滅菌效果。作空氣培養(yǎng)。預防與控制醫(yī)院感染1臭氧消毒法臭氧在常溫下為強氧化劑,穩(wěn)定性極差,易爆炸,主要依靠強大的氧化作用殺菌可殺滅細菌繁殖體、病毒、芽孢、真菌,并可破壞肉毒桿菌毒素。預防與控制醫(yī)院感染1床單位臭氧消毒預防與控制醫(yī)院感染1電離輻射滅菌法又稱“冷滅菌”,具有廣譜滅菌作用可用于金屬、橡膠、塑料、高分子聚合物(如一次性注射器、輸液器、輸血器等)、精密醫(yī)療器械、生物醫(yī)學制品等預防與控制醫(yī)院感染1微
波
消
毒
滅
菌
法微波是頻率在30-300000MHz,波長在0.001~1m左右的電磁波。微波可以殺滅各種微生物,包括細菌繁殖體、真菌、病毒和細菌芽孢、真菌孢子等常用于食物及餐具的消毒、醫(yī)療藥品及耐熱的非金屬材料器械的消毒滅菌。
預防與控制醫(yī)院感染1
指用機械的方法,如沖洗、刷、擦、掃、抹、鏟除或過濾以除掉物品表面、水、空氣、人畜體表的有害微生物。機械除菌醫(yī)院內常用過濾除菌來清除空氣及液體中的微生物預防與控制醫(yī)院感染1生物凈化法
采用生物潔凈技術選用不同的氣流方式通過三級空氣過濾器除掉空氣中0.5~5μm的塵埃,達到空氣潔凈的目的。預防與控制醫(yī)院感染1預防與控制醫(yī)院感染1化學消毒滅菌法
(chemicaldisinfectionandsterilization)
采用各種化學消毒劑清除或殺滅微生物的方法。原理:使菌體蛋白凝固變性菌體酶失去活性,抑制細菌代謝生長破壞細菌胞膜結構,改變通透性,細胞破裂、溶解以達到消毒滅菌預防與控制醫(yī)院感染1化學消毒劑的選擇
理想的化學消毒劑應具備下列條件殺菌譜廣;有效濃度低;作用速度快;性質穩(wěn)定;作用時間長;易溶于水;可在低溫下使用;不易受有機物、酸、堿及其他物理、化學因素的影響;無刺激性、腐蝕性;不引起過敏反應;無色、無味、無臭、毒性低且使用后易于除去殘留藥物;不易燃燒、爆炸,使用無危險性;用法簡便、價格低廉。預防與控制醫(yī)院感染1消毒劑的效力分類效力水平
細菌真菌病毒
繁殖體結核桿菌芽胞親脂性親水性高效++++++中效++-+++低效+--++-
預防與控制醫(yī)院感染1化學消毒劑的使用原則根據(jù)物品的性能和各種病原微生物的特性,選擇合適的消毒劑。嚴格掌握消毒劑的有效濃度、消毒時間及使用方法消毒劑應定期更換,易揮發(fā)的要加蓋,并定期檢測,調整濃度。待消毒的物品必須先洗凈擦干,與消毒液充分接觸消毒液中不能置放紗布、棉花等物,因這類物品可吸附消毒劑降低消毒效力。消毒后的物品在使用前用無菌生理鹽水沖凈,以避免消毒劑刺激人體組織。預防與控制醫(yī)院感染1化學消毒劑使用方法
浸泡法
Immersion
擦拭法
Scrubbing
噴霧法
Nebulization
熏蒸法
Fumigation將物品洗凈、擦干后浸沒在消毒液內用化學消毒劑擦拭物體表面用噴霧器將化學消毒劑均勻地噴灑于空氣或物體表面進行消毒將消毒劑加熱或加入氧化劑,使其呈氣體在標準的濃度和時間內達到消毒預防與控制醫(yī)院感染1電
動
氣
溶
膠
噴
霧
器預防與控制醫(yī)院感染1常用的化學消毒劑
高效碘酊過氧乙酸福爾馬林戊二醛環(huán)氧乙烷含氯消毒劑
中效乙醇碘伏
低效
氯己定(洗必泰)苯扎溴銨(新潔爾滅)預防與控制醫(yī)院感染1◆戊二醛
Glutaraldehyde
【消毒水平】
高效-能殺滅細菌、真菌、芽胞、病毒
【適用情況】劑型:2%堿性戊二醛(芽胞)
2%酸性戊二醛(病毒)不耐高溫卻耐濕的金屬器械、醫(yī)學儀器、內窺鏡消毒需30min,滅菌需浸泡10h【注意要點】
1、每周更換消毒劑1次
2、消毒后的物品使用前用無菌生理鹽水或蒸餾水沖洗
3、對皮膚粘膜有刺激性,注意防護
4、使用前需激活(呈堿性)加入碳酸氫鈉使之活化但酸性戊二醛直接加增效劑制成。-常用化學消毒劑使用方法-預防與控制醫(yī)院感染1◆福爾馬林formalin【消毒水平】
高效
-殺滅細菌、真菌、芽胞、病毒【適用情況】空氣、物品蒸熏消毒1、加熱法福爾馬林2~10ml/m3+兩倍的水,加熱蒸發(fā)成氣霧2、氧化法先高錳酸鉀1~5g/m3
+等量的水,再加福爾馬林2~10ml/m3
密封熏蒸6~12小時;高錳酸鉀20~40g+福爾馬林40~60ml/m3
,柜內密閉蒸熏
6~12小時器械浸泡消毒-10%甲醛【注意要點】1、穿透力弱,衣服最好掛起消毒。
2、消毒效果易受溫度濕度影響,室溫>18℃,濕度>70%
3、有一定的毒性和刺激性,注意防護。
4、有致癌作用,不宜用于空氣消毒。
5、器械衣物消毒必須在消毒、滅菌箱內進行。-常用化學消毒劑使用方法-預防與控制醫(yī)院感染1◆環(huán)氧乙烷EthyleneOxide
【消毒水平】
高效-能殺滅細菌、真菌、芽胞、病毒立克次體
【適用情況】1、精密儀器和不耐高溫物品的滅菌處理2、少量物品可裝入塑料袋或丁基橡膠袋中毒,大量物品則用環(huán)氧乙烷滅菌器加溫密閉消毒?!咀⒁庖c】1
、易燃、易爆-放置陰涼通風無火源及電源開關處,溫度不可超過40℃2、有一定毒性,滅菌后的物品應清除環(huán)氧乙烷殘留量后方可使用3、每次消毒時應進行效果檢測和評價-常用化學消毒劑使用方法-預防與控制醫(yī)院感染1◆過氧乙酸PeraceticAcid(P.A.A.)【消毒水平】
高效-能殺滅細菌、真菌、芽胞、病毒【適用情況】1、0.2%-手的消毒,浸泡1-2min2、0.02%-用于粘膜消毒3、0.2%-0.5%--物體表面10min4、0.5%-餐具消毒30-60min5、1%-2%-室內空氣消毒8ml/m3加熱蒸熏,密閉門窗30~120min6、0.2%-2%---用于環(huán)境噴灑【注意要點】1濃溶液有刺激性及腐蝕性-配制時要戴口罩和橡膠手套須謹慎防止濺到它處。2腐蝕性強,不宜用金屬器皿盛裝。對織物有漂白作用。3存于陰涼避光處,防高溫引起爆炸。4易氧化分解而降低殺菌力,故須現(xiàn)配現(xiàn)用。-常用化學消毒劑使用方法-預防與控制醫(yī)院感染1◆碘酊iodinetincture【消毒水平】
中效-殺滅--大部分細菌、真菌、芽胞、原蟲
【適用情況】
2%溶液--皮膚消毒
2.5%溶液--臍帶斷端的消毒用于皮膚消毒作用1分鐘后用酒精脫碘
【注意要點】1、刺激-不能用于粘膜消毒,高濃度不能用于皮膚消毒,
2、腐蝕性-不可用于金屬器械的消毒
3、皮膚過敏者禁用
4、膿血有機物存在時降低消毒效果
5、易揮發(fā)注意密閉保存-常用化學消毒劑使用方法-預防與控制醫(yī)院感染1◆含氯消毒劑【消毒水平】
中、高效,殺滅各種致病菌、病毒、芽胞
【適用情況】
8-4消毒液、健之素、漂白粉1、0.02%有效氯消毒液(中效)用于一般物品消毒;2、0.2%有效氯消毒液(高效)用于被乙肝病毒、結核桿菌、細菌芽孢污染的物品30min;3、用于噴灑消毒時有效氯的含量、消毒時間按需加倍。4、0.5%漂白粉溶液用于餐具便具消毒,浸泡30min5、排泄物消毒:干糞5份加漂白粉1份攪拌2h,
尿液100ml加入漂白粉1g放置1h?!咀⒁庖c】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經濟師考試財經知識試題及答案
- 2022年全國中學生數(shù)學奧林匹克競賽(預賽)暨2022年全國高中數(shù)學聯(lián)合競賽一試(A卷)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
- 快遞合作協(xié)議和勞動合同
- 橡膠輸送帶合同協(xié)議
- 商場進場裝修協(xié)議書范本
- 正骨專家簽合同協(xié)議
- 商務禮儀培訓合同協(xié)議
- 微電影廣告制作合同協(xié)議
- 2025年請教下亞馬遜銷售培訓生的待遇合同及職業(yè)發(fā)展前景
- 2025授權合同范本:國際專利許可協(xié)議
- HIAC8000A顆粒度計數(shù)器操作中文說明書新
- 可燃氣體報警儀檢驗記錄
- 高鐵接觸網維修崗位培訓教材
- 初中綜合實踐課程標準
- 調頻發(fā)射機項目建議書范文
- 壓實瀝青混合料密度(表干法)自動計算
- 浙江省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高速公路涉路作業(yè)安全管理操作細則
- 管樁水平承載力計算
- 博碩BSL2236OAC全自動說明書(觸摸屏)
- 鈑金件尺寸未注公差檢驗標準
- 七年級上冊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數(shù)學活動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