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戰2024年中考模擬歷史試題卷(安徽專用)01含解析_第1頁
備戰2024年中考模擬歷史試題卷(安徽專用)01含解析_第2頁
備戰2024年中考模擬歷史試題卷(安徽專用)01含解析_第3頁
備戰2024年中考模擬歷史試題卷(安徽專用)01含解析_第4頁
備戰2024年中考模擬歷史試題卷(安徽專用)01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備戰2024年中考歷史模擬卷(安徽專用)01(考試時間:75分鐘試卷滿分:70分)留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第Ⅰ卷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潔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回答第Ⅱ卷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4.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第Ⅰ卷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要求的)1.商鞅變法的措施中,對后世乃至當代都產生重大影響的行政管理制度是A.推行縣制B.編制戶口,加強把握C.承認土地私有D.嘉獎生產2.他建立起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規定最高統治者稱皇帝。他是(

)A.夏桀 B.秦始皇 C.漢景帝 D.漢武帝3.如圖,農村穩則社會安,農夫富則國家盛,農業豐則基礎強,而農業的根本出路則在科技創新。2012年青島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指出要深化開展“農業科技促進年”活動,加大農業科技創新推廣力度。唐朝時創制的農業生產工具有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4.為了紀念祖沖之,國際天文學家聯合會把月球上的一座環形山命名為“祖沖之山”。祖沖之的主要貢獻是(

)A.創造了造紙術 B.研制“麻沸散”C.精確計算圓周率 D.寫出《齊民要術》5.辛亥革命是在一片“成功”的歡呼聲中“失敗”的。這里的“成功”主要是指(

)A.結束了封建帝制 B.推翻了帝國主義在中國的統治C.推翻了封建制度 D.成立了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政黨一同盟會6.下列史實與結論對應正確的一項是A.A B.B C.C D.D7.籌拍電視劇《l908年北京故事》中的四個場景:①數名來京參與科舉考試的讀書人正在找客棧住宿;②王先生在街上遇到兩個京師高校堂的同學;③清軍處處搜捕革命黨人,見到剪了辮子的就重點盤查;④伴侶相見多行握手、鞠躬禮。這些場景中史事正確的是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8.某同學在學習我國近代史時做了如下的筆記。你認為下列解讀錯誤的是A.列強的侵華戰斗,致使近代中國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B.列強的侵略不僅促進了經濟的進展,也給中國人民帶來了幸福C.以上史實說明落后就要挨打,弱國無外交D.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是導致近代中國屢遭侵略的根本緣由9.“從上海石庫門到嘉興南湖,一艘小小紅船承載著人民的重托、民族的期望……成為領航中國行穩致遠的巍巍巨輪。”材料中的“小小紅船”見證了(

)A.五四運動的爆發 B.北伐戰斗的進行C.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D.國民政府的垮臺10.據國家統計局統計的報告顯示,2017年末,我國城鎮常住人口已經達到8.1億人,比1978年末增加6.4億人,年均增加1644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58.52%,比1978年末提高40.6個百分點,年均提高1,04個百分點。這得益于A.土地改革 B.一五方案 C.改革開放 D.三大改造11.奧運會可以反映當時社會的政治、經濟、科技等狀況。北京冬奧會將于2022年2月在北京和張家口聯合進行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舉辦冬季奧運會。世界首次冬季奧運會在1924年的法國舉辦。當時可能見到的現象有(

北京冬奧會會徽①運動員休息室電燈通明②運動服使用人造纖維面料③各國代表團乘坐火車或輪船來參賽④運動員可以通過電腦與家人共享榮譽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12.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相較于于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是一次徹底的革命。這里的“徹底”主要是指(

)A.宣揚人們生來就是面且始終是自由公平的 B.宣揚每個公民都有言論、著述和出版自由C.宣言財產權是人神圣不行侵害的權利 D.摧毀了法國的封建專制制度13.下表是世界近代發生的部分大事,這些大事共同反映了(

)A.殖民主義的擴張 B.世界市場的形成C.社會主義的成功 D.資本主義的進展14.下圖是其次次世界大戰期間消滅的一幅宣揚海報(圖中“卐代表德國法西斯”),這幅海報最早應當與下列哪一大事相關(

)A.慕尼黑會議 B.《聯合國家宣言》的發表C.聯合國的成立 D.中、美、英三國發表波茨坦公告15.20世紀的人類歷史上消滅了強大的社會主義陣營,促使資本主義國家的統治階級向勞動人民讓步,因而有學者說:“假如地球上沒有社會主義制度,就不會有資本主義的福利制度。”該學者旨在說明國際社會主義運動進展(

)A.大大加快了歐洲一體化的進程 B.解決了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沖突C.刺激了西方國家經濟的進展 D.促進了西方社會保障制度的建設第Ⅱ卷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個小題,共40分)16.辨別下列史實的正誤,在“答題卷”該題前的括號內正確的打“正確”錯誤的打”錯誤”,并加以改正。(8分)(1)考古學家在距今約7000年的河姆渡遺址中發覺了大量人工栽培粟的遺跡。推斷:改正:(2)夏朝建立了軍隊,制定刑法,設置監獄。推斷:改正:(3)四羊方尊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銅器。推斷:改正:(4)秦始皇派大將李斯北擊匈奴,并修筑了舉世有名的“萬里長城”。推斷:改正:17.唐宋元時期我國對外交往頻繁,影響深遠。閱讀材料完成相關題目。(10分)材料一:他是揚州大明寺的高僧,接受日本僧人的邀請,東渡日本,前5次都因種種緣由沒有成功,辛苦過度而雙目失明,但他仍舊矢志不渝,連續進行第6次東渡,最終在754年抵達日本。他在日本傳授佛經,還傳播中國的醫藥、文學、書法、建筑、繪畫等,為中日文化溝通作出了卓越的貢獻。他在日本10年,極受敬重和愛戴。———整編自部編版《中國歷史七班級下冊》(1)材料一中的“他”是指誰?依據材料一分析歸納,“他”在日本為什么極受敬重和愛戴?材料二:(2)依據材料二圖一并結合所學學問回答,記載了玄奘游歷并成為爭辯中外溝通史的貴重文獻是什么?材料三:“這三種創造(印刷術、火藥、指南針)已經在世界范圍內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狀況都轉變了:第一種是在學術方面,其次種是在戰事方面,第三種是在……;并由此又引起難以數計的變化來,竟至任何教派、任何帝國、任何星辰對人類事務的影響都無過于這些機械性地發覺了”——英國17世紀哲學家弗蘭西斯.培根著《新工具》(3)結合所學學問回答,在宋代印刷術方面取得新的突破最重要的人物是誰?材料三中省略號處應當填寫的內容是什么?材料四:宋高宗說“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當,所得動以百萬計。”“市舶之利,頗助國用,宜循舊法,以招徠遠人,阜通貨賄”——《宋會要輯稿》(4)結合所學學問指出宋朝政府管理“市舶之利”的機構是什么?材料五:宋元時,中國與阿拉伯、波斯以及東非之間有大量的商船來回。宋代時與中國有貿易關系的國家和地區有五六十個,元代時達到140多個。——部編版《中國歷史七班級下冊》(5)結合所學學問指出材料五貿易盛況的消滅依靠的是哪一條交通路線?(6)綜合以上材料談談唐宋元時期的對外交往給我們怎樣的啟示?18.危機中育先機,變局中開新局。閱讀以下材料,并回答問題。(12分)材料一

李鴻章問:“閣下對貴國舍舊服而仿歐俗,拋棄本國獨立精神而甘受歐洲支配,莫非一點都不感到恥辱?”森有禮回答:“毫無恥辱之處,相反,我們對這些變革感到傲慢,這些變革確定不是受外力強迫,完全是我國自己打算的……只要發覺特長就要取之用于我國。”——1875年李鴻章與日本外交公使森有禮談日本的服裝(1)材料一中,森有禮回答李鴻章的話反映了日本向西方學習的哪一特點?明治維新中日本效仿歐洲服飾,反映了改革期間他們在社會生活領域提倡什么?材料二

新經濟政策實施后,列寧曾經欣慰地說:“在戰斗結束的時候,俄國就像一個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現在,謝天謝地,他竟然能拄著拐杖走動了!”(2)依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學問,概括回答新經濟政策實施的背景是什么?如何理解材料二中“他竟然能拄著拐杖走動了”?材料三

幾乎全國各州的州長都發布通告臨時全部或局部地關閉了銀行。……歸根結底,在我們調整金融體制上,有一個因素要比貨幣更重要,比黃金更重要,這就是人民的信念。……我們已經預備好重建金融體制的手段,現在要靠你們大家賜予支持,促其實現。――關在漢編譯《羅斯福選集》(3)依據材料三,分析“幾乎全國銀行關閉”的主要緣由是什么?羅斯福新政中“重建金融體制的手段”是什么?(4)綜合上述材料,你從各國的變革中能得出什么生疏?19.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2分)材料一

17世紀的英國走上了憲政制度,國王的力氣已經很有限了,并且在法律的牢籠中變得溫存。議會成為最高權威,從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歷程。材料二

思想家們借用它代指才智和理性。主要參與者是學問分子,伏爾泰是運動的旗手,他推崇英國的政治制度。盧梭主見最大限度地讓公民直接參與國家管理。材料三

1787年5月,在費城召開制憲會議。爭辯的問題可分三類:第一類是中心與州權之間的關系問題;其次類是中心行政、立法、司法三大部門之間的關系問題;第三類……經過4個月爭辯,制憲會議在1787年制定出了憲法草案,提交各州制憲會議審議通過。該憲法表明資產階級革命已經成熟到需要成文憲法來鞏固其成果的歷史階段了。材料四

《人權宣言》宣稱: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現。全國公民都有權親身或經由其代表去參與法律的制定。法律對于全部的人,無論是施行愛護或懲罰都是一樣的。在法律面前,全部的公民都是公平的。(1)材料一中“憲政制度”的指什么?與其直接相關的法律文件是什么?(2)材料二反映了當時西歐流行的什么社會思潮?指出其歷史影響。(3)依據材料三和所學學問,指出制憲會議為解決其次類問題所確立的原則,指出美國這部憲法的地位。(4)依據材料四,指出《人權宣言》的原則。(5)指出17—18世紀世界歷史的進展趨勢或主題是什么?參考答案:1.A【詳解】依據所學可知,商鞅變法的措施中,對后代乃至當代都產生重要影響的行政管理制度是推行縣制,故選項A符合題意;實行“編制戶口,加強把握”是商鞅變法在政治方面的措施。故選項B不符合題意;“允許土地私有”、“嘉獎生產”是商鞅變法在經濟方面的措施;故選項CD不符合題意;故選A2.B【詳解】依據所學學問可知,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秦始皇)先后兼并韓、趙、魏、楚、燕、齊六國,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心集權國家--秦朝,定都咸陽。秦實現統一后,原來各自為政的政治形態已不能適應新的社會進展。為加強對全國的統治,秦朝創立了大一統的中心集權制度,規定國家的最高統治者稱為皇帝,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威,總攬全國的一切軍政大權,B項正確;夏桀是夏朝最終一個皇帝,排解A項;漢景帝、漢武帝實行措施鞏固統一多民族的封建國家,與第一個無關,排解CD項。故選B項。3.D【詳解】唐朝時創制的農業生產工具有筒車和曲轅犁,②③符合題意,故選D。4.C【詳解】依據所學學問,祖沖之是南北朝的一位杰出科學家,他在數學、天文歷法和機械制造方面都有重大成就。在數學方面,祖沖之把圓周率精確到小數點以后的第七位數字,這項成果領先世界近千年,C項正確;西漢時期創造了造紙術,排解A項;研制“麻沸散”的是東漢名醫華佗,排解B項;寫出《齊民要術》的是賈思勰,排解D項。故選C項。5.A【詳解】辛亥革命推翻了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創立資產階級共和國,民主共和觀念開頭深化人心,A項正確;辛亥革命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務,排解B項;辛亥革命推翻的是君主專制,不是封建制度,排解C項;資產階級革命政黨同盟會成立于辛亥革命之前,排解D項。故選A項。【點睛】6.C【詳解】依據所學可知,1922年中國共產黨二大召開,中國共產黨第一次提出徹底的反帝反封建革命綱領,C項正確;鴉片戰斗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排解A項;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動統治,宣告了中國兩千多年君主專制制度的終結。它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主革命,史實與結論位置顛倒,排解B項;渡江戰役的結果是解放南京,推翻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排解D項。故選C項。7.D【詳解】依據所學可知,1908年,是清政府立憲運動時期,這一時期,京師高校堂進展很快,清軍嚴峻鎮壓革命派,見到剪了辮子的就重點盤查,D項正確;科舉制在1905年廢除,辛亥革命后推行鞠躬禮,排解ABC三項。故選D項。8.B【詳解】依據所學學問可知,列強的侵略不僅使中國社會的自然經濟遭到破壞,同時也使中國丟失大量主權,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給中國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A項正確,B項錯誤;中國在歷次對外戰斗中屢次失敗,說明落后就要挨打,弱國無外交,C項正確;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是近代中國屢遭侵略失敗的根本緣由,D項正確。故選B。9.C【詳解】依據題干“從上海石庫門到嘉興南湖”,結合所學可知,上海石庫門和嘉興南湖都是1921年7月召開的中共一大會址,“小小紅船”指的是位于嘉興南湖上的游船,中共一大最終一天轉移到這艘游船上進行,中共一大的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誕生,C項正確;五四運動爆發地是北京,排解A項;北伐戰斗發生在珠江和長江流域,最終攻占南京,進入浙江上海,排解B項;國民政府垮臺的標志是1949年4月渡江戰役,占據南京,排解D項。故選C項。10.C【詳解】依據題干“據國家統計局統計的報告顯示,2017年末,我國城鎮常住人口已經達到8.1億人,比1978年末增加6.4億人,年均增加1644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58.52%,比1978年末提高40.6個百分點,年均提高1.04個百分點”的信息,結合所學學問可知,這得益于改革開放,改革開放促進經濟快速進展,使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極大改善,城鎮化率也顯著提高,C符合題意;土地改革是建國初期的土地政策,與城鎮化率的提高沒有直接關系,A不符合題意;一五方案是在1953-1957年,一五方案的實施開頭轉變我國工業落后的面貌,此時城鎮化率沒有顯著提高,B不符合題意;三大改造是對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與城鎮化率的提高沒有直接關系,D不符合題意;所以ABD不符合題意;故選C。11.A【詳解】依據材料可知“世界首次冬季奧運會在1921年的法國舉辦”可知能見到的現象必需是在1921年前創造的。愛迪生在1876年創造電燈,故①運動員休息室電燈通明正確;1884年,法國人創造人造纖維,故②運動服使用人造纖維面料正確;依據所學可知19世紀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就創造了火車和輪船,故③各國代表團乘坐火車或輪船來參賽正確;電腦創造是在20世紀四五十年月的第三次工業革命中創造的,故④運動員可以通過電腦與家人共享榮譽說法錯誤。依據分析①②③正確,故選A;BCD不符合題意,排解。12.D【詳解】依據所學學問可知,法國大革命和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最大的不同在于英國保留了封建國家的象征國王,而法國大革命建立了共和國徹底摧毀了法國的封建專制制度,D項正確;宣揚人們生來就是而且始終是自由公平的是法國大革命期間頒布的《人權宣言》,與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無關,排解A項;同理,法國大革命期間頒布了《人權宣言》,宣揚每個公民都有言論、著述和出版自由,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頒布的《權利法案》沒有涉及,排解B項;同理法國大革命期間頒布了《人權宣言》,宣言財產權是人神圣不行侵害的權利,與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無關,排解C項。故選D項。13.D【詳解】依據所學學問可知,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推翻斯圖亞特王朝的封建專制統治,使英國確立了君主立憲制的政體,走上資本主義道路,美國獨立戰斗推翻了英國殖民統治,確立聯邦制的政體,為資本主義進展掃除了障礙,促進了美國資本主義的進展,法國大革命推翻封建專制統治,走上資本主義道路,俄國1861年改革廢除了農奴制,使俄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美國南北戰斗廢除了奴隸制,為資本主義進展清理了又一大障礙,日本明治維新使日本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因此,D項正確;殖民主義的擴張、世界市場的形成、社會主義的成功在材料中都沒有體現,因此ABC項錯誤。故選D項。【點睛】14.B【詳解】依據宣揚海報的圖片,不同的手一起打向了德國法西斯。圖片格外形象的說明白世界各國人民聯合起來,團結全都對抗法西斯國家。表達世界各國人民團結起來的大事是《聯合國家宣言》的發表,國際反法西斯聯盟建立。B選項符合題意,慕尼黑會議標志著綏靖政策達到頂峰,A選項排解;聯合國成立是在二戰后,C選項排解;波茨坦公告主要內容是聲明三國在戰勝納粹德國后一起致力于戰勝日本以及履行開羅宣言等對戰后日本的處理方式的打算,D選項排解。故答案為B。15.D【詳解】依據“促使資本主義國家的統治階級向勞動人民讓步”“假如地球上沒有社會主義制度,就不會有資本主義的福利制度。”可見該學者旨在說明國際社會主義運動進展促使資本主義國家為了緩和社會沖突,實行社會保障制度,在肯定程度上削減貧富差距,改善勞動人民的生活狀況,D項正確;題干沒有體現國際社會主義運動進展與歐洲一體化之間的關系,排解A項;西方社會保障制度實際上是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局部調整,不行能從根本上解決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沖突,排解B項;題干沒有反映國際社會主義運動進展刺激西方國家經濟的進展,而是反映其刺激了資本主義福利制度,排解C項。故選D項。16.(1)錯誤“粟”改為“水稻”(2)正確(3)錯誤“四羊方尊”改為“司母戊鼎”(4)錯誤“李斯”改為“蒙恬”【詳解】(1)結合所學學問可知,距今約7000年的河姆渡居民主要種植水稻,半坡原始居民主要種植粟。所以本題表述錯誤,應當把粟改為水稻。(2)結合所學學問可知,夏朝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建立了軍隊,制定了刑法,設置了監獄。本題表述正確。(3)結合所學學問可知,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銅器。本日表述錯誤,應當把“四羊方尊”改為“司母戊鼎”。(4)結合所學學問可知,秦始皇時期派大將“蒙恬”北擊匈奴,并修筑了舉世有名的“萬里長城”。本題表述錯誤,應把“李斯”改為“蒙恬”。17.(1)人物:鑒真。緣由:矢志不渝的傳道精神;為中日文化溝通做出了卓越貢獻。(2)文獻:《大唐西域記》。(3)人物:畢昇。內容:航行方面。(4)機構:市舶司。(5)交通路線:海上絲綢之路。(6)啟示:我們應堅持對外開放的政策,努力學習、借鑒各國的優秀成果,促進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解析】(1)人物:依據材料一“他是揚州大明寺的高僧,接受日本僧人的邀請,東渡日本,前5次都因種種緣由沒有成功,辛苦過度而雙目失明,但他仍舊矢志不渝,連續進行第6次東渡,最終在754年抵達日本……”,并結合所學可知,材料中的“他”是指“鑒真”。緣由:依據材料一“……辛苦過度而雙目失明,但他仍舊矢志不渝,連續進行第6次東渡,最終在754年抵達日本……”,可得出,矢志不渝的傳道精神;依據材料一“……他在日本傳授佛經,還傳播中國的醫藥、文學、書法、建筑、繪畫等,為中日文化溝通作出了卓越的貢獻。他在日本10年,極受敬重和愛戴”,可得出,為中日文化溝通做出了卓越貢獻。(2)文獻:依據材料二圖一“玄奘西行與回國路線圖”,并結合所學可知,記載了玄奘游歷并成為爭辯中外溝通史的貴重文獻是“《大唐西域記》”。(3)人物:依據材料三“這三種創造(印刷術、火藥、指南針)已經在世界范圍內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狀況都轉變了……”,并結合所學可知,在宋代印刷術方面取得新的突破最重要的人物是“畢昇”。內容:依據材料三“……第一種是在學術方面,其次種是在戰事方面,第三種是在……”,并結合所學可知,材料三中省略號處應當填寫的內容是“航行方面”。(4)機構:依據材料四“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當,所得動以百萬計……”,并結合所學可知,宋朝政府管理“市舶之利”的機構是“市舶司”。(5)交通路線:依據材料五“宋元時,中國與阿拉伯、波斯以及東非之間有大量的商船來回……”,并結合所學可知,宋元時期貿易盛況的消滅依靠的是“海上絲綢之路”。(6)啟示: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學問,從我們應堅持對外開放的政策,努力學習、借鑒各國的優秀成果,促進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等方面談唐宋元時期的對外交往給我們的啟示。18.(1)特點:主動學習;選擇西方各國最先進的領域學習;提倡“文明開化”,向歐美學習。(2)四年的世界大戰和三年的衛國戰斗對俄過經濟造成的破壞是極其嚴峻的。蘇俄進入和平建設時期,蘇維埃政權面臨的首要任務是恢復被戰斗嚴峻破壞了的經濟。但隨著形勢的進展,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已不適應新的形勢,引起了人民群眾尤其是農夫的不滿,破壞了生產力的進展,造成生產下降,社會不穩定。在新經濟政策下,蘇聯經濟得到了恢復與進展。(3)經濟大危機的影響;“重建金融體制的手段”是愛護私人存款,對美元進行貶值,重建金融體系,加強了美國商品對外的競爭力量。(4)要主動開放,學習外國的先進閱歷;學習外來文明應與本國國情相結合;開放與自主創新相結合。與時俱進,不斷改革創新等。【詳解】(1)依據材料“我們對這些變革感到傲慢,這些變革確定不是受外力強迫,完全是我國自己打算的……只要發覺特長就要取之用于我國。”可見,日本面對西方是主動學習;選擇西方各國最先進的領域學習;結合所學可知,明治維新在社會生活領域提倡提倡“文明開化”,向歐美學習。(2)依據材料“在戰斗結束的時候,俄國就像一個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現在,謝天謝地,他竟然能拄著拐杖走動了”,結合所學可知,新經濟政策的背景是四年的世界大戰和三年的衛國戰斗對俄過經濟造成的破壞是極其嚴峻的。蘇俄進入和平建設時期,蘇維埃政權面臨的首要任務是恢復被戰斗嚴峻破壞了的經濟。但隨著形勢的進展,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已不適應新的形勢,引起了人民群眾尤其是農夫的不滿,破壞了生產力的進展,造成生產下降,社會不穩定。依據材料“俄國就像一個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現在,謝天謝地,他竟然能拄著拐杖走動了”,可見,在新經濟政策下,蘇聯經濟得到了恢復與進展。(3)依據材料“幾乎全國各州的州長都發布通告臨時全部或局部地關閉了銀行”,結合所學可知,1929年--1933年的經濟大危機的最先在金融領域爆發,金融領域受到影響很大;結合所學可知,羅斯福“重建金融體制的手段”是愛護私人存款,對美元進行貶值,重建金融體系,加強了美國商品對外的競爭力量。(4)依據材料:日本學習西方的經濟、政治等方面,日本變得強大;蘇聯的“新經濟”政策,借鑒資本主義經濟,成功的渡過經濟危機和政治危機;羅斯福新政借鑒社會主義模式,對國家經濟進行干預,成功的度過經濟危機,可見,我們要主動開放,學習外國的先進閱歷;學習外來文明應與本國國情相結合;開放與自主創新相結合。與時俱進,不斷改革創新等。19.(1)君主立憲制度。《權利法案》。(2)啟蒙思想,(啟蒙運動)是一場宏大的思想解放運動,為法國大革命做了重要的理論預備。(3)分權制衡原則(三權分立)是世界上第一部資產階級成文憲法,對后來很多國家的政治變革產生了重要影響。(4)公平、法治。(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