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全國自考本科普通邏
輯復習資料-歷年真題
考本科(法律)
普通邏輯
內部資料
目錄
第一章引論..........................................................................................4
第二章概念..........................................................................................4
第三章簡單判斷......................................................................................5
第四章復合判斷......................................................................................6
第五章邏輯基本規律..................................................................................6
第六章演繹推理(一):基于詞項的推理................................................................7
第七章演繹推理(二):基于命題的推理...................................................................8
第八章歸納推理和類比推理...........................................................................10
第九章論證.........................................................................................12
第一章引論
一、選擇題(單選、多選)
L邏輯學主要研究推理的有效性問題。所謂推理的有效性,指的是推理的形式有效性。
2、所謂推理形式,指的是推理的前提和結論在形式上的聯系方式。
3、演繹邏輯主要是研究頰的有效性問題,而所謂邏輯推理的有效性,指的是推理形式是否正確。
4、邏輯思想的發源地主要有三個,即古代中國,古印度和古希臘。
5、一個邏輯推理是形式有效的,指的是對一個推理形式,如果假設其前提是真的,那么其結論也一定是真的。
6、"邏輯”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種用法:(1)思維規律。如"他的想法符合邏輯”。(2)客觀規律。如"事物發展有其自身的邏輯"。(3)看問題的特殊方法
或者視角。如"這是強盜的邏輯”。(4)一門研究推理的規律和方法的學問,即邏輯學。
第二章概念
一、選擇題(單選、多選)
1、概念是反映對象特有屬性或本質屬性的思維形式。
2、任何概念都有兩個邏輯特征,即內涵和外延。
3、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屬性或者本質屬性的對象所組成的集合稱為概念的外延。
4、概念的適用對象稱為概念的外延。
5、概念的內涵就是反映在概念中的對象的特有屬性或者本質屬性。
6、外延為空集的概念稱為空概念。
7、外延只有一個對象的概念稱為單獨概念。
8、外延包括一個以上對象的概念稱為普遍概念。
9、依據概念外延的大小,可以將概念分為空概念、單獨概念和普遍概念。
10、依據概念所反映的對象是否集合體,可以將概念分為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
11、所反映的對象是一個集合體的概念稱為集合概念。
12、所反映的對象不是一個集合體的概念稱為非集合概念。
13、依據概念所反映的是個體、性質還是關系可以將概念分為個體概念、性質概念和關系概念。
14、所反映的對象是一個個體的概念稱為個體概念。
15、所反映的對象是個體與個體之間的關系的概念稱為關系概念。
16、所反映的對象是個體性質的概念稱為性質概念。
17、所反映的對象是個體與個體之間的關系的概念稱為關系概念。
18、依據概念所反映的對象是否具有某種屬性,可以將概念分為正概念和負概念。
19、反映對象具有某種屬性的概念稱為正概念。
20、反映對象不具有某種屬性的概念稱為負概念。
21、同一關系:概念A與概念B之間有同一關系,當且僅當概念A與概念B的外延完全相同。
22、真包含關系:概念A與概念B之間有真包含關系,當且僅當,對于任一對象x,如果x屬于B,則x也屬于A;并且存在對象y,y屬于A但是不屬于B。
23、真包含于關系:概念A與概念B之間有真包含于關系,當且僅當,對于任一對象x,如果x屬于A,則x也屬于B;并且存在對象y,y屬于B但是不屬
于A。
24、交叉關系:概念A與概念B之間有交叉關系,當且僅當,(1)存在對象x,x既屬于A又屬于B;(2)存在對象y,y屬于A但是不屬于B;⑶存在對象z,z
屬于B但是不屬于A。
25、全異關系:概念A與概念B之間有全異關系,當且僅當,對于任一對象x,如果x屬于A,則x不屬于B;如果x屬于B,則x不屬于A。簡言之,概念
A與概念B的外延完全不同。
26、概念的限制是通過增力瞰念的內涵、縮4僦念的外延來明確概念的一種邏輯方法。
27、概念的概括是通過減少概念的內涵、擴大概念的外延來明確概念的一種邏輯方法。
28、定義就是以確切、簡明的語句揭示概念的內涵或者外延的邏輯方法。
29、定義項和被定義項的外延必須是同一關系
因為定義要明確揭示被定義項的內涵或外延,因此定義項和被定義項的外延就必須完全相同,否則就違反了定義的本意了。
違反這一定義規則,就會犯"定義過窄"、"定義過寬"、"定義交叉"和"定義全異”等邏輯錯誤。
30、定義項不能直接或間接包含被定義項
當下定義的目的是為了明確被定義項的內涵時,如果定義項直接或間接包含了被定義項,那么定義項的內涵又需要被定義項來明確,這樣就達不到明確被定義
項內涵的目的。
違反這一定義規則,就會犯"同語反復"或"循環定義”的邏輯錯誤。
31、定義項不能直接或間接包含被定義項
當下定義的目的是為了明確被定義項的內涵時,如果定義項直接或間接包含了被定義項,那么定義項的內涵又需要被定義項來明確,這樣就達不到明確被定義
項內涵的目的。
違反這一定義規則,就會犯"同語反復"或"循環定義”的邏輯錯誤。
32、定義項中不能包含含混的概念或語詞,一般不能使用比喻
如果定義項中包含了含混的概念或語詞,就不能起到揭示概念內涵的作用。同樣比喻作為一種修辭手法,對于揭示概念內涵只能發揮輔助性作用,并不能明確
揭示概念的內涵。因此,定義項中不能包含含混的概念或語詞,一般不能使用比喻。
違反這一定義規則,就會犯"定義含混"或"以比喻代定義”的邏輯錯誤。
33、定義項一般不應包含負概念
因為負概念是反映對象不具有某種屬性的概念,它沒有反映出對象具有什么屬性,因而負概念一般不能用來揭示另一正概念的內涵。
34、按照劃分次數的不同,劃分可以分為一次劃分和連續劃分。
35、按照子項數目的不同,劃分可以分為二分法和多分法
36、劃分包括三個要素,即劃分的母項、劃分的子項和劃分的標準。
37、劃分后的各子項的外延之和必須與母項的外延相等,違反這一劃分規則,就會犯"劃分不全"或"多出子項"的邏輯錯誤。
38、每次劃分必須按照同一標準進行,違反這一劃分規則,就會犯"劃分標準不同一”的邏輯錯誤。
第三章簡單判斷
一、選擇題(單選、多選)
1、判斷是對思維對象有所斷定的思維形式。判斷都有所斷定,判斷都有真假。
2、表達判斷的語句稱為命題,命題的邏輯形式稱為命題形式。命題的邏輯形式指的是與命題具體內容相對的形式結構。
3、簡單判斷是自身中不含有其他判斷的判斷,復合判斷是自身中包含有其他判斷的判斷。
4、性質判斷是斷定對象是否具有某種性質的判斷,關系判斷是斷定對象與對象之間是否具有某種關系的判斷。
5、模態判斷指的是包含模態詞的判斷,非模態判斷指的是不包含模態詞的判斷。
6、單稱肯定判斷的標準形式是:這個S是P。
、單稱否定判斷的標準形式是:這個不是
7SPo
、全稱肯定判斷的標準形式是:所有都是
8SPo
9、全稱否定判斷的標準形式是:所有S都不是P。
10、特稱肯定判斷的標準形式是:有的S是P。
、特稱否定判斷的標準形式是:有的不是
11SPo
12、同素材的性質判斷指的是主項、謂項均相同的判斷。
13、全稱判斷A、E的主項是周延的。全稱量項"所有"即明確指出主項的全部外延都得到了斷定。
14、特稱判斷I、。的主項是不周延的。特稱量項"有的"即明確指出主項的全部外延沒有都得到斷定。
15、肯定判斷A、I的謂項是不周延的。對于A判斷而言,SAP斷定的是"所有的S都是P",即斷定S的外延全部都在P的外延之中,但是并沒有斷定P的
外延都在S的外延之中。
16、否定判斷E、O的謂項是周延的。對于E判斷而言,SEP斷定的是"所有的S都不是P",即斷定S的外延全部都不在P的外延之中,也即斷定"所有的
S都不是任一P",P的全部外延都得到了斷定。所以,性質判斷的基本形式SEP其謂項是周延的。
17、自返關系:如果對于特定論域中的任一對象x,都有R(x,x)成立,那么稱關系R為該論域上的自返關系。
18、非自返關系:如果在特定論域中,存在對象x,R(x,x)不成立,那么稱關系R為該論域上的非自返關系。
19、全稱判斷A、E的主項是周延的。全稱量項"所有"即明確指出主項的全部外延都得到了斷定。
20、特稱判斷I、。的主項是不周延的。特稱量項"有的"即明確指出主項的全部外延沒有都得到斷定。
21、對稱關系:如果對于特定論域中的任一對象x和任一對象y,若R(x,y)成立,則R(y,x)一定成立,那么稱關系R為該論域上的對稱關系。
22、非對稱關系:如果在特定論域中,存在對象x、y,R(x,y)成立但是R(y,x)不成立,那么稱關系R為該論域上的非對稱關系。
23、禁對稱關系:如果對于特定論域中的任一對象x和任一對象y,若R(x,y)成立,則R(y,x)一定不成立,那么稱關系R為該論域上的禁對稱關系。
24、全稱判斷A、E的主項是周延的。全稱量項"所有"即明確指出主項的全部外延都得到了斷定。
25、特稱判斷I、O的主項是不周延的。特稱量項"有的"即明確指出主項的全部外延沒有都得到斷定。
26、肯定判斷A、I的謂項是不周延的。
第四章復合判斷
一、選擇題(單選、多選)
1、復合判斷就是自身中包含有其他判斷的判斷。
2、聯言判斷是斷定兩種或兩種以上事物情況同時存在的判斷。
3、聯言判斷的邏輯形式是p并且q。
4、一個聯言判斷的真假是由其聯言支的真假來確定的。
5、“pvq”的真值特征是:只有在p、q都假時,"pvq"才假,其余情況下“pvq”均真
6、一個相容的選言判斷的真假是由其選言支的真假來確定的。
7、相容選言判斷既然是斷定能夠同時成立的幾種事物情況至少有一種存在的判斷,那么一個相容選言判斷為真當且僅當其選言支至少有一個為真。即只要選言
支有一個或者一個以上為真,相容選言判斷就為真。只有當選言支都假時,相容選言判斷才為假。
8、一個充分必要條件假言判斷是真的,當且僅當前件和后件同真或同假。
9、p-q”的真值特征是:只有在p真q假時,"p-q"才假,其余情況下"p-q"均真。
10、必要條件假言推理就是前提中有一個為必要條件假言判斷的假言推理。
11、假言判斷是斷定某一事物情況的存在(或不存在)是另一事物情況存在(或不存在)的條件的判斷。
12、一個必要條件假言判斷為真當且僅當只有其前件為真,后件才為真。
13、充分條件假言判斷指的是斷定事物情況之間具有充分條1牛關系的假言判斷。
14、必要條件假言判斷指的是斷定事物情況之間具有必要條件關系的假言判斷。
15、充分必要條件假言判斷指的是斷定事物情況之間具有充分必要條件關系的假言判斷。
16、負判斷是否定某個判斷的判斷。
"、模態詞指的是描摹事物狀態的詞。如本體論模態詞有"可能"、"必然"、"偶然"等等,認識論模態詞有"相信"、"知道"、"懷疑"等等,時間模
態詞有"一直’"永遠"、"曾經"、"將會"等等,道義模態詞有"應該"、"允許"、"禁止"等等。模態判斷指的是包含模態詞的判斷。
18、必然肯定判斷是對事情情況的肯定作出必然性的斷定的判斷。
19、必然否定判斷是對事情情況的否定作出必然性的斷定的判斷
20、或然肯定判斷是對事情情況的肯定作出或然性的斷定的判斷。
21、或然否定判斷是對事情情況的否定作出或然性的斷定的判斷。
二、主觀題(簡答、論述、案例分析)(本章主要考察真值表驗證問題)
1、用真值表來驗證(pvq)J(「q-p)是否為有效式:無效式
Pq-q(pY.q)
1110i00
101i100
0110i00
000i0i1
2、用真值表來驗證p-rq,q卜rp是否為有效式。:有效式
)((LF)八
pq「p「q(p-^-?qAqq)-*-?p
1100001
100i101
0110111
0011101
第五章邏輯基本規律
一、選擇題(單選、多選)
1、邏輯基本規律主要有三條,即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
2、同一律的內容是:在同一思維過程中,每一思想要保持其自身的同一性。
3、同一律對思維形式的要求包括兩個方面:概念要明確,判斷要同一
4、違反同一律所犯的邏輯錯:誤混淆概念,偷換概念,轉移論題,偷換論題
5、矛盾律的內容是:在同一思維過程中,兩個互相否定的思想不能同真、必有一假。
6、矛盾律對思維形式的要求包括兩個方面:概念要相容,判斷要一致
7、違反矛盾律所犯的邏輯錯誤稱為“自相矛盾"。
8、排中律的內容是:在同一思維過程中,兩個互相否定的思想不能都假,必有一真。
9、排中律對思維形式的要求包括兩個方面:L概念要清晰、2.判斷要明確
10、違反排中律所犯的邏輯錯誤稱為“模棱兩可”。
第六章演繹推理(一):基于詞項的推理
一、選擇題(單選、多選)
1、推理可分為異類相推和同類相推。
2、異類相推稱為類比推理。
3、同類相推根據思維進程的不同又可以分為歸納推理和演繹推理。其中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稱為歸納推理,否則稱為演繹推理。
4、必然性推理指的是如果前提真,那么結論一定真的推理。演繹推理和完全歸納推理屬于必然性推理。
5、或然性推理指的是如果前提真,那么結論僅僅可能真的推理。不完全歸納推理和類比推理屬于或然性推理。
6、直接推理指的是前提只有一個判斷的推理。
7、間接推理指的是前提含有兩個或兩個以上判斷的推理。
8、模態推理指的是推理的前提或者結論中包含模態判斷的推理。
9、非模態推理指的是推理的前提和結論中均不包含模態判斷的推理
10、基于矛盾關系的推理:矛盾關系,存在于A和0、E和I之間。具有矛盾關系的兩個判斷,既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因此可以由一個判斷為真,推出其
矛盾判斷為假;也可以由一個判斷為假推出其矛盾判斷為真。
11、基于反對關系的推理:反對關系,存在于A和E之間。具有反對關系的兩個判斷,不能同真,可以同假。因此可以由一個判斷為真,推出其反對判斷為
假。
12、基于下反對關系的推理:下反對關系,存在于。和I之間。具有下反對關系的兩個判斷,不能同假,可以同真。因此可以由一個判斷為假,推出其下反對
判斷為真。
13、基于差等關系的推理:差等關系,存在于A和I、E和O之間。具有差等關系的兩個判斷,如果全稱判斷是真的,則特稱判斷也真的;如果全稱判斷是假
的則特稱判斷真假不定;如果特稱判斷是真的,則全稱判斷真假不定;如果特稱判斷是假的,則全稱判斷也是假的。
14、或然性t理指的是如果前提真,那么結論僅僅可能真的推理。
15、一個正確的推理必須推理有效和前提真實。
16、在第一格三段論中,中項為大前提的主項、小前提的調項。所以三E史侖"所有M都是P,有S是M,所以,有S是P",屬于第一格三段論。
17、必然性推理指的是如果前提真,那么結論一定真的推理
18、根據換位法推理規則,特稱否定判斷不能直接換位。
19、換質法是通過改變前提的質和謂項從而得出結論的直接推理。
20、換位法是通過交換前提中主、謂項的位置從而得出結論的直接推理。
21、換質法與換位法的綜合運用就是交替使用換質法和換位法來進行推理。在推理過程中既要遵守換質法的推理規則,也要遵守換位法的推理規則。
22、三段論是由兩個包含著一個共同項的性質判斷推出一個新的性質判斷的推理。
23、三段論的格指的是由于中項在前提中的不同位置而構成的三段論的不同形式。
24、三段論的式指的是A、E、I、。四種判斷在兩個前提和結論中的各種不同組合所構成的三E殳論形式。
25、一個完整的三段論包括大前提小前提和結論三個部分。在日常語言中,常常會省略不言自明的部分,表現為省略形式的三段論。
26、在語言表達上,省略形式的三段論有時顯得簡潔有力,但是有時也可能將虛假的前提或者錯誤的推理形式隱藏起來。
27、關系推理是前提中至少有一個是關系判斷的推理。一般是根據前提中關系的邏輯性質進行推理的
28、對稱關系推理是根據關系的對稱性而進行的推理。
29、禁對稱關系推理是根據關系的禁對稱性而進行的推理。
30、傳遞關系推理是根據關系的傳遞性而進行的推理。
31、禁傳遞關系推理是根據關系的禁傳遞性而進行的推理。
32、混合關系推理指的是兩個前提分別是關系判斷和性質判斷,結論是關系判斷的推理。
二、主觀題(簡答、論述、案例分析)
1、三段論的一般規則:規則一:有且只有三個不同的項。規則二:中項至少要周延一次。規則三: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項,到結論中也不得周延。規則四:兩個
否定前提推不出結論。規則五:如果前提有一否定,則結論否定;如果結論否定,則前提有一否定。規則六:兩個特稱醐1推不出結論。規則七:如果兩個前
提中有一個是特稱的,那么結論也是特稱的。
2、三段論的格:在三段論的大、小前提中,中項可以分別是主項或者渭項。這樣,形成了四種不同的形式:中項為大前提的主項、小前提的謂項中項均為
大、小前提的謂項;中項均為大、小前提的主項;中項為大前提的謂項、小前提的主項。即三段論共有四個格。
第一格,中項為大前提的主項、小前提的謂項,其結構為:
p
_C____
OLV1
C_____p
第二格,中項均為大、小前提的謂項,其結構為
D
1M
oM
s_____P
第三格,中項均為大、小前提的主項,其結構為
1MP
1A4
力1S
s_____P
第四格,中項為大前提的謂項、小前提的主項,其結構為:
11V1
七
s
s_____p
3、三段論四格的具體規則:三段論各格的具體規則都是導出規則,它們都可以通過三段論的一般規則來加以證明。
第一格的規則:(1)小前提必須是肯定的。(2)大前提必須是全稱的。
第二格的規則:(1)前提中必須有一個是否定的。(2)大臃必須是全稱的。
第三格的規則:Q)小前提必須是肯定的。(2)結論必須是特稱的。
第四格的規則:Q)兩個前提有一否定,則大前提必須全稱。(2)如大前提肯定,則小前提全稱。(3)如小前提肯定,則結論特稱。(4)任何一個前提都不能是特稱
否定判斷。(5)結論不能是全稱肯定判斷。
4、根據三段論的一般規則來檢驗三段論所有的256種可能式,可以得出如下24個有效式:
第一格第二格第三格第四格
AAAAEEAAIAAI
EAEEAEEAOEAO
AllA00AllAEE
EIOEIOEIOEIO
(AAD(AEO)IAIIAI
(EAO)(EAO)0A0(AEO)
第七章演繹推理(二):基于命題的推理
一、選擇題(單選、多選)
1、聯言推理是前提或者結論是聯言判斷的推理。
2、聯言推理主要有兩種推理形式:分解式和合成式。
3、分解式是前提為聯言判斷結論為某一支判斷的聯言推理。
4、合成式是前提為支判斷、結論為聯言判斷的聯言推理。
5、選言推理是前提或者結論包含有選言判斷的推理。
6、相容選言推理是前提或者結論包含有相容選言判斷的選言推理。
7、否定肯定式推理的結構是:前提一個是相容選言判斷、一個是對這個相容選言判斷的一部分選言支的否定,結論是對該相容選言判斷的另一部分選言支的肯
定。
8、析取引入式推理的結構是:前提是一個判斷,結論是以該判斷作為選言支之一的相容選言判斷。
9、不相容選言推理是前提或者結論包含有不相容選言判斷的選言推理。
10、肯定否定式推理的結構是:前提一個是不相容選言判斷、一個是對這個不相容選言判斷的一部分選言支的肯定,結論是對該不相容選言判斷的另一部分選
言支的否定。
11、充分條件假言推理是前提中有一個是充分條件假言判斷的假言推理。
12、否定后件式推理的結構是:在前提中否定充分條件假言判斷的后件,結論否定它的前件。
13、必要條件假言推理是前提中有一個是必要條件假言判斷的假言推理。
14、肯定后件式推理的結構是:在前提中肯定必要條件假言判斷的后件、結論肯定它的前件。
15、充分必要條件假言推理是前提中有一個充分必要條件假言判斷的假言推理。
16、肯定前件式推理的結構是:在前提中肯定充分必要條件假言判斷的前件,結論肯定它的后件。
17、否定前件式推理的結構是:在前提中否定充分必要條件假言判斷的前件,結論否定它的后件。
18、肯定后件式推理的結構是:在前提中肯定充分必要條件假言判斷的后件,結論肯定它的前件。
19、否定后件式推理的結構是:在前提中否定充分必要條件假言判斷的后件,結論否定它的前件。
20、二難推理是以兩個充分條件假言判斷和一個選言判斷為前提,根據充分條件假言判編口選言判斷的邏輯性質得出結論的推理。
21、二難推理主要有簡單構成式、簡單破壞式、復雜構成式^復雜破壞式四種基本的推理形式。
22、簡單構成式是在前提中選言判斷肯定兩個充分條件假言判斷不同的前件,結論肯定兩個充分條件假言判斷相同的后件的二難推理。
23、簡單破壞式是在前提中選言判斷否定兩個充分條件假言判斷不同的后件,結論否定兩個充分條件假言判斷相同的前件的二難推理。
24、復雜構成式是在前提中選言判斷肯定兩個充分條1牛假言判斷不同的前件,結論肯定兩個充分條件假言判斷不同的后件的二難推理。
25、復雜破壞式是在前提中選言判斷否定兩個充分條件假言判斷不同的后件,結論否定兩個充分條件假言判斷不同的前件的二難推理。
26、模態推理是以模態判斷為前提或結論的推理。
二、主觀題(簡答、論述、案例分析)(本章主要考察真值表驗證問題、推理)
1、用真值表來驗證(pvq)卜q是否為有效式
Pq(pVq)rp(PVq)Arp(pVq)Arp-*q
111001
]0100
01,1「11
0°011
2、相容選言推理常見的推理形式有否定肯定式和析取引入式。根據前述相容選言判斷的邏輯性質,這兩種推理形式有三條規則:
第一,否定一部分選言支,就要肯定另一部分選言支。第二,肯定一部分選言支,可以推出包含該選言支的任一選言判斷。第三,肯定一部分選言支,不能否
定另一部分選言支。
3、根據前述充分條件假言判斷的邏輯性質,充分條件假言推理有四條規則:
第一,肯定前件就要肯定后件。第二,否定后件就要否定前件。第三,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第四,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
4、根據前述必要條件假言判斷的邏輯性質,必要條件假言推理有四條規則:
第一,否定前件就要否定后件。第二,肯定后件就要肯定前件。第三,肯定前件不能肯定后件。第四,否定后件不能否定前件。
5、根據前述充分必要條件假言判斷的邏輯性質,充分必要條件假言推理有四條規則:
第一,肯定前件就要肯定后件。第二,否定前件就要否定后件。第三,肯定后件就要肯定前件。第四,否定后件就要否定前件。
6、二難推理的特點是:由選言判斷肯定兩個充分條件假言判斷的前件,結論就肯定兩個充分條件假言判斷的后件;或者由選言判斷否定兩個充分條件假言判斷
的后件,結論就否定兩個充分條件假言判斷的前件。無論情況如何,推理的結論都將使得論辯的對方陷入左右為難、進退維谷的境地。這是二難推理所以得名
的原因。
7、一個得出正確結論的二難推理需要滿足下列條件:第一,前提中的假言判斷必須是充分條件假言判斷。第二,前提中的選言判斷,其選言支應該是窮盡的。
第三,推理規程要符合充分貂牛假言推理和選言推理的規則。
第八章歸納推理和類比推理
一、選擇題(單選、多選)
1、歸納推理是根據一類事物中若干對象具有某種屬性推出該類事物的所有對象都具有該屬性的推理。
2、依據前提是否涉及某類事物的全體,歸納推理可分為完全歸納推理和不完全歸納推理。不完全歸納推理又可以分為簡單枚舉法和科學歸納法。
3、完全歸納推理是根據一類事物中的每一個對象都具有某種屬性
4、推出該類所有對象都具有該屬性的歸納推理。
5、不完全歸納推理是根據一類事物中部分對象具有某種屬性推出該類事物的所有對象都具有該屬性的推理。
6、簡單枚舉法是根據一類事物中部分對象具有某種屬性,并且沒有遇到與之相反的情況,從而推出該類所有對象都具有該屬性的歸納推理。
7、科學歸納法是根據一類事物中部分對象具有某種屬性,并且該部分對象與該屬性之間具有因果聯系,從而推出該類所有對象都具有該屬性的歸納推理。
8、事物之間的因果聯系指的是事物之間存在的先后相繼、引起與被引起之間的一種恒常出現的確定關系。
9、求同法是這樣一種探求因果聯系的邏輯方法:在被研究現象出現的若干場合中,如果僅有唯一的一個情況是在這些場合中共同具有的,那么這個唯一共同的
情況就與被研究現象之間有因果聯系。求同法也叫契合法。
10、求異法是這樣一種探求因果聯系的邏輯方法:在被研究現象出現和不出現的兩個不同場合中,如果其他情況均相同,只有一個情況不同,它在被研究現象
出現的場合中存在,而在被研究現象不出現的場合中不存在,那么這個唯一不同的情況就與被研究現象之間有因果聯系。求異法也叫差異法。
11、求同求異并用法是這樣一種探求因果聯系的邏輯方法:如果在被研究現象出現的若干場合(正事例組)中,只有一個共同的情況;在被研究現象不出現的若
干場合(負事例組)中,都沒有這個共同的情況,那么這個情況就與被研究現象之間有因果聯系。求同求異并用法也叫契合差異并用法。
共變法是這樣一種探求因果聯系的邏輯方法:如果在被研究駿發生變化的各個場合中,只有一種情況是與之相應變化的,那么這個唯一變化的情況就與被研
究現象之間有因果聯系。
12、剩余法是這樣一種探求因果聯系的邏輯方法:如果已知某一被研究的復合現象與某個復合情況之間存在因果聯系,同時,又知道這個復合現象中的一部分
與該復合情況中的TB分有因果聯系,那么,被研究的復合現象中的剩余部分就與該復合情況中的剩余部分有因果聯系。
類比推理是根據兩個(或兩類)對象在某些屬性上相同或相似,推出它們在另一些屬性上也相同或相似的推理。
二、主觀題(簡答、論述、案例分析)(本章主要考察推理)
1、要通過完全歸納推理獲得正確的結論,必須做到以下兩點:第一,每個前提都是正確的。第二,必須窮盡該類事物的全部對象。
2、簡單枚舉法獲得的結論不一定是可靠的。要提高簡單枚舉法結論的可靠性,需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每個前提都要是正確的因為簡單枚舉法遇到一個反
例,結論就不正確了。第二,考察的對象數量要盡可能多。第三,考察的對象范圍要盡可能廣,所涉及的對象之間差異要盡可能大。
3、事物之間的因果聯系具有以下一些特點:第一,時間上是先后相繼的,即總是原因在先,結果在后。第二,可重復性,即當符合特定條件的作為原因的事物
一旦出現,那么作為結果的事物必定出現。第三,因果聯系的形式是多樣的。有"一因一果"、"一因多果"、果多因"、"多因多果”等情況。
4、為了提高求同法的準確性,需要注意以下兩點:第一,要仔細研究在各種場合除了已發現的共同情況外,是否還有其他共同情況。只有將盡可能多的共同情
況考慮進去,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持結論的正確性。第二,要注意從盡可能多的角度進行比較。
5、為了提高求異法的準確性,需要注意以下兩點:第一,要仔細研究在兩種不同的場合中有無其他差異情況。第二,要注意在兩種不同場合中存在的唯一不同
的情況是被研究現象的整個原因,還是被研究現象的部分原因。如,通過求異法,我們可以知道陽光充足是植物生長良好的原因。但是進一步的研究可以發
現,陽光充足只是植物生長良好的部分原因。
6、為了提高求同求異并用法的準確性,需要注意以下兩點:第一,正事例組與負事例組的組成場合愈多,結論的可靠程度就愈高。第二,對于負事例組的各個
場合,應選擇與正事例組相應場合較為相似的來進行比較。兩者情況愈相似,結論的可靠程度就愈高。
7、為了提高共變法的準確性,需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要注意與被研究蝙發生共變的情況是不是唯一的。如果與被研究現象發生共變的情況不是唯一的,
那么運用共變法得出的結論就可能是假的。第二,要注意被研究對象與情況間的共變關系,常常是在一定的范圍和限度之內的,超出了這個范圍和限度,共變
關系就可能消失。例如,在貧瘠的土地上種莊稼,適當的增加肥料,可以導致糧食的增產;但是如果施fl巴過量,也可能發生燒苗現象,導致作物枯死。
第三,要注意被研究對象與情況間的共變關系是不可逆的單向作用,還是可逆的雙向作用。
完全歸納推理的基本形式是:
Si是P,
S2是P,
Sn-1是P,
Sn是P,
SLS2、…、Sn-1、Sn是S中的全部對象,
所以,所有S都是P。
簡單枚舉法的基本形式是:
Si是P,
S2是P,
Sn-1是P,
Sn是P,
Si、S2、…、Sn-1、Sn是S中的部分對象,并且沒有遇到反例,
所以,所有S都是P。
科學歸納法的基本形式是:
S是P,
S2是P,
Sn-1是P,
Sn是P,
SRS2.......Sn-1.Sn是S中的部分對象,并且與P之間有因果聯系,
所以,所有S都是P。
求同法的形式是:
場合相關情況被研究現象
⑴ABCa
(2)ADEa
⑶AFGa
所以,情況A與現象a之間有因果聯系。
求異法的形式是:
場合相關情況被研究現象
(1)ABCa
(2)—BC—
所以,情況A與現象a之間有因果聯系。
求同求異并用法的形式是:
場合相關情況被研究現象
(1)ABCDa
(2)ADEFa正事例組
(3)AFGBa
(V)—BCH—
(7)—CDN-負事例組
(3‘)—FDO—
所以,情況A與現象a之間有因果聯系。
共變法的形式是:
場合相關情況被研究現象
⑴AiBCai
(2)A2BC32
(3)A3BCas
所以,情況A與現象a之間有因果聯系。
剩余法的形式是:
被研究的復合現象A、B、C、D與復合情況a、b、c、d之間有因果聯系;并且已知:
B現象與b情況有因果聯系;
C現象與c情況有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消費者價值觀驅動的權益保護策略-洞察闡釋
- 航天再入過程的成本效益分析與優化設計-洞察闡釋
- 氣候變化與城市熱島效應的區域分析-洞察闡釋
- 山西省呂梁學院附中2025年高一化學第二學期期末質量檢測試題含解析
- 缺鉬性貧血的護理查房
- 小兒水腫病的護理查房
- 妊娠合并腹瀉個案護理
- 皰疹性咽峽炎護理課件
- 2025年衛生統計師執業資格考試試卷及答案
- 2025年商務英語翻譯考試試卷及答案
- 叉車教學課件教學課件
- 《化工設備機械基礎(第8版)》完整全套教學課件
- 2024年江西省中考英語試題含解析
- 人工智能算法與實踐-第16章 LSTM神經網絡
- 數學史簡介課件可編輯全文
- 貴陽出租車駕駛員從業資格證(區域)考試總題庫(含答案)
- 金川公司社會招聘試題
- 建設銀行房產抵押貸款合同
- 福建省初中歷史八年級期末下冊通關試卷詳細答案和解析
- 2024CSCO結直腸癌診療指南解讀
- 生態保護修復成效評估技術指南(試行)(HJ 1272-2022)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