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上冊古詩文言文詳解(部編版)_第1頁
八年級上冊古詩文言文詳解(部編版)_第2頁
八年級上冊古詩文言文詳解(部編版)_第3頁
八年級上冊古詩文言文詳解(部編版)_第4頁
八年級上冊古詩文言文詳解(部編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八上古詩文言文匯總(部編版)

目錄

三峽...................................................................................3

答謝中書書.............................................................................4

記承天寺夜游/記承天夜游..............................................................5

與朱元思書............................................................................6

野望...................................................................................8

黃鶴樓/登黃鶴樓.....................................................................9

使至塞上..............................................................................10

渡荊門送別............................................................................11

錢塘湖春行............................................................................12

庭中有奇樹............................................................................13

龜雖壽................................................................................14

贈從弟................................................................................15

泰山梁甫行............................................................................15

富貴不能淫............................................................................16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17

愚公移山..............................................................錯誤!未定義書簽。

周亞夫軍細柳..........................................................................19

飲酒.其五............................................................................19

春望..................................................................................20

雁門太守行............................................................................21

赤壁22

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22

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錯誤!未定義書簽。

采桑子?荷花開后西湖好23

相見歡?金陵城上西樓24

1/25

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24

2/25

三峽

南北朝:酈道元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

風,不以疾也。(溯同:沂;暮到一作:暮至)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蛾(yan)眼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

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日:

“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譯文

在三峽七百里之間,兩岸都是連綿的高山,完全沒有中斷的地方;重重疊疊的懸崖峭壁,遮擋

了天空和太陽。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時候,連太陽和月亮都看不見。

等到夏天水漲,江水漫上小山丘的時候,下行或上行的船只都被阻擋了,不能通航。有時候

皇帝的命令要緊急傳達,這時只要早晨從白帝城出發,傍晚就到了江陵,這中間有一千二百里,即使

騎上飛奔的馬,駕著疾風,也不如它快。

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時候,就可以看見白色的急流,回旋的清波。碧綠的潭水倒映著各種景物

的影子。極高的山峰上生長著許多奇形怪狀的柏樹,山峰之間有懸泉瀑布飛流沖蕩。水清,樹榮,山

高,草盛,確實趣味無窮。

在秋天,每到初晴的時候或下霜的早晨,樹林和山澗顯出一片清涼和寂靜,經常有高處的猿

猴拉長聲音鳴叫,聲音持續不斷,非常凄涼怪異,空蕩的山谷里傳來猿叫的回聲,悲哀婉轉,很久才

消失。所以三峽中漁民的歌謠唱道:“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注釋

自:在,從

三峽:指長江上游重慶、湖北兩個省級行政單位間的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三峽全長實際只有四百

多里。

略無:毫無,完全沒有。闕:通“缺”,缺口,空隙。

嶂(zhdng):直立如屏障一樣的山峰。

自非:如果不是。自:如果。非:不是

亭午:正午。夜分:半夜。

曦(xl):日光,這里指太陽。

襄(xidng):上,這里指漫上。陵:大的土山,這里泛指山陵。

沿:順流而下(的船)。溯:逆流而上(的船)。

或:有的時候。王命:皇帝的圣旨。宣:宣布,傳達。

朝發白帝:早上從白帝城出發。白帝:城名,在重慶奉節縣東。朝:早晨

3/25

江陵:今湖北省荊州市。

雖:即使。奔:奔馳的快馬。御:駕著,駕駛

不以:不如。此句謂和行船比起來,即使是乘奔御風也不被認為是(比船)快,或為“以“當是

“似”之誤。(見清趙一清《水經注刊誤》)疾:快。

素湍:白色的急流。素:白色的。綠潭:碧綠的潭水。

回清倒影:回旋的清波,倒映出(山石林木)的倒影。

絕媒(y&n):極高的山峰。絕:極。<:高峰

懸泉:懸掛著的泉水瀑布。飛漱:急流沖蕩。漱:沖蕩。

清榮峻茂:水清,樹榮(茂盛),山高,草盛。

良:實在,的確,確實。

晴初:(雨后或雪后)天剛剛放晴的時候。霜旦:下霜的早晨。

屬引:連續不斷。屬(zhii):動詞。連接。引:延長。凄異:凄涼怪異。

哀轉久絕:悲哀婉轉,猿鳴聲很久才消失。絕:消失,停止。轉:通“嘴”鳴叫。

巴東:漢郡名,在今重慶東部云陽,奉節,巫山一帶。

三聲:幾聲。這里不是確數。

沾:打濕。

裳(ch6ng):衣服。

答謝中書書

南北朝: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云,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

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夕

日一作:陽)

譯文

山川景色的美麗,自古以來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賞贊嘆的。巍峨的山峰聳入云端,明凈的溪

流清澈見底。兩岸的石壁色彩斑斕,交相輝映。青蔥的林木,翠綠的竹叢,四季常存。清晨的薄霧將

要消散的時候,傳來猿、鳥此起彼伏的鳴叫聲;夕陽快要落山的時候,潛游在水中的魚兒爭相跳出水

面。這里實在是人間的仙境啊。自從南朝的謝靈運以來,就再也沒有人能夠欣賞這種奇麗的景色了。

注釋

答:回復。謝中書:即謝微(一說謝徵),字元度,陳郡陽夏(河南太康)人。曾任中書鴻臚

(掌朝廷機密文書),所以稱之為謝中書。書:即書信,古人的書信又叫“尺牘”或“信札”,是一

種應用性文體,多記事陳情。

山川:山河。之:的。

共談:共同談賞的。

五色交輝: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斕。五色,古代以青黃黑白赤為正色,交輝,指交相輝映。

4/25

青林:青蔥的樹林。翠竹:翠綠的竹子。

四時:四季。俱:都。

歇:消。

亂:此起彼伏。

夕日欲頹:太陽快要落山了。頹,墜落。

沉鱗競躍:潛游在水中的魚爭相跳出水面。沉鱗,潛游在水中的魚。競躍,競相跳躍。

實:確實,的確。欲界之仙都:即人間仙境。欲界,佛家語,佛教把世界分為欲界,色界、無色

界。欲界是沒有擺脫世俗的七情六欲的眾生所處境界,即指人間。仙都,仙人生活在其中的美好世

界。

康樂:指南朝著名山水詵人謝靈運,他繼承他祖父的爵位,被封為康樂公。是南朝文學家。

復:又。與(y£i):參與,這里有欣賞領略之意。奇:指山水之奇異。

記承天寺夜游/記承天夜游

宋代:蘇軾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

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存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

耳。

譯文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或公元1083年十月十二日夜,可不譯),(我)脫下衣服準備

睡覺時,恰好看見月光照在門上,(于是我就)高興地起床出門散步。想到沒有和我一起游樂的人,

于是(我)前往承天寺尋找張懷民。懷民也沒有睡,我們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積

滿了清水一樣澄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花菜縱橫交錯,原來是竹子和柏樹的影子。哪一個夜晚沒有月

光?(又有)哪個地方沒有竹子和柏樹呢?只是缺少像我們兩個這樣清閑的人罷了。

注釋

選自《東坡志林>>。此文寫于作者貶官黃州期間。承天寺,在今湖北黃岡市南。

元豐六年:公元1083年。元豐,宋神宗年號。當者被貶黃州已經四年。

解:把系著的腰帶解開。

欲:想要,準備。

月色:月光。

入:照入,映入。

戶:堂屋的門;單扇的門。

5/25

起:起身。

欣然:高興、愉快的樣子。欣,高興,愉快。然,……的樣子。

行:出行。

念無與為樂者:想到沒有和我一起游樂的人。念,想到。無與為樂者,沒有可以共同交談(游

樂或.....................

遂:于是,就。

至:到。

尋:尋找。

張懷民:作者的朋友。名夢得,字懷民,清河(今河北清河)人。元豐六年貶謫到黃州,寄居承

天寺。

亦:也。

寢:睡,臥。

相與步于中庭:(我們)一同在庭院中散步,相與,共同,一同。步,散步。于:在。中庭,庭

院里。

空明:清澈透明。

藻存:泛指生長在水中的綠色植物。藻,藻類植物。存,存菜。這里借指月色下的竹柏影。

交橫(h6ng):交錯縱橫。

蓋:承接上文,解釋原因,表示肯定,相當于'大概',這里解釋為‘原來是'。

也:句末語氣詞,表判斷。(蓋……也:原來是。)

為:動詞。做。

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只是很少有像我們兩個這樣的閑人罷了。但,只(是)僅僅。

閑人:閑散的人。這里是指不汲汲于名利而能從容流連光景的人。茂軾這時被貶為黃州團練副

使,這里是一個有職無權的官,所以他十分清閑,自稱“閑人”。首先“閑人”指具有情趣雅致,能

欣賞美景的人。其次''閑人”反映了作者仕途失意的苦悶心境。

耳:語氣詞,“罷了”。

與朱元思書

南北朝:吳均

風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

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鶯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

6/25

譯文

風和煙都消散了,天和山變成相同的顏色。(我乘著船)隨著江流漂蕩,隨意的向東或向西

漂流。從富陽到桐廬,一百里左右,奇異的山,靈異的水,天下獨一無二的。

水都是青白色的,清澈的水千丈也可以看見底。游動的魚兒和細小的石頭,可以直接看見,

毫無障礙。湍急的水流比箭還快,兇猛的巨浪就像奔騰的駿馬。

夾江兩岸的高山上,都生長著密而綠的樹,高山憑依著高峻的山勢,爭著向上,這些高山彼

此都爭著往高處和遠處伸展;群山競爭著高聳,筆直地向上形成了無數個山峰。泉水飛濺在山石之

上,發出清悅泠泠的響聲;美麗的鳥相互和鳴,鳴聲嚶嚶,和諧動聽。蟬兒長久地叫個不停,猿猴長

時間地叫個不停。像兇猛的鳥飛到天上為名利極力追求高位的人,看到這些雄奇的高峰,追逐功名利

祿的心也就平靜下來。那些整天忙于政務的人,看到這些幽美的山谷,就會流連忘返。橫斜的樹枝在

上面遮蔽著,即使在白天,也像黃昏時那樣陰暗;稀疏的枝條交相掩映,有時也可以見到陽光。

注釋

書:是古代的一種文體。

風煙俱凈:煙霧都消散盡凈。風煙,指煙霧。俱,全,都。凈,消散盡凈。

共色:一樣的顏色。共,一樣。

從流飄蕩:乘船隨著江流漂蕩。從,順,隨。

任意東西:情境任憑船按照自己的意愿,時而向東,時而向西。東西,方向,在此做動詞,向東

漂流,向西漂流。

自:從。

至:到。

許:表示大約的數量,上下,左右。

獨絕:獨一無二。獨,只。絕,絕妙。

皆:全,都。

縹(pi壬o)碧:原作“漂碧”,據其他版本改為此,青白色。

游魚細石:游動的魚和細小的石頭。

直視無礙: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無障礙。這里形容江水清澈見底。

急湍(tuin):急流的水。急,迅速,又快又猛。湍,水勢急速。

甚箭:“甚于箭”,比箭還快。甚,勝過,超過。為了字數整齊,中間的"于”字省略了。

若:好像。

奔:動詞活用作名詞,文中指飛奔的駿馬。

7/25

寒樹: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樹,形容樹密而綠。

負勢競上:高山憑依高峻的地勢,爭著向上。負,憑借。競,爭著。上,向上。這一句說的是

“高山”,不是“寒樹”,這從下文“千百成峰”一語可以看得出來。

軒邈(miHo):意思是這些高山仿佛都在爭著往高處和遠處伸展。軒,向高處伸展。邈,向遠

處伸展。這兩個詞在這里形容詞活用為動詞用。

直指:筆直地向上,直插云天。指,向,向上。

千百成峰:意思是形成無數山峰。

激:沖擊,拍打。

泠(Ung)泠作響:泠泠地發出聲響。泠泠,擬聲詞,形容水聲的清越。

好:美麗的。

相鳴:互相和鳴,互相鳴叫。

嚶(ying)耍成韻:鳴聲嚶嚶,和諧動聽。嚶嚶,鳥鳴聲。韻,和諧的聲音。

蟬則千轉(zhudn)不窮:蟬兒長久不斷地鳴叫。貝!I,助詞,沒有實在意義。千轉:長久不斷地

叫。千,表示多,“千”與下文“百”都表示很多。轉,通“嘴”鳥鳴聲。這里指蟬鳴。窮,窮盡。

無絕:就是“不絕”o與上句中的“不窮”相對。絕,停止。

鴦(yuan)飛戾(1i)天:出自《詩經?大雅?旱麓》。老鷹高飛入天,這里比喻追求名利極

力攀高的人。鶯,俗稱老鷹,善高飛,是一種兇猛的鳥。戾,至。

望峰息心:意思是看到這些雄奇的山峰,追逐名利的心就會平靜下來。息,使……平息,使動用

法。

經綸(liin)世務者:治理社會事務的人。經綸,籌劃、治理。世務,政務。

窺谷忘反:看到這些幽美的山谷,就會流連忘返。窺,看。反,通“返”,返回。

橫柯(ke)上蔽:橫斜的樹木在上面遮蔽著。柯,樹木的枝干。上,方位名詞作狀語,在上

面。蔽,遮蔽。

在晝猶昏:在白天,也好像黃昏時那樣陰暗。晝,白天。猶,好像。

疏條交映:稀疏的枝條互相掩映。疏條,稀疏的小枝。交映,互相遮掩。交,相互。

見:看見。

日:太陽,陽光。

野望

唐代:王績

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8/25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

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譯文

傍晚時分站在東皋縱目遠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該歸依何方,

層層樹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嶺披覆著落日的余光。

牧人驅趕著那牛群返還家園,獵人帶著獵物馳過我的身旁。

大家相對無言彼此互不相識,我長嘯高歌真想隱居在山岡!

注釋

東皋(gd。):詩人隱居的地方。薄暮:傍晚。薄,迫近。

徙倚(xiyi):徘徊,來回地走。依:歸依。

秋色:一作“春色”。

落暉:落日。

犢(dll):小牛,這里指牛群。

禽:鳥獸,這里指獵物。

采薇:薇,是一種植物。相傳周武王滅商后,伯夷、叔齊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陽山上采薇而

食,最后餓死。古時“采薇”代指隱居生活。

黃鶴樓/登黃鶴樓

唐代:崔穎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譯文

過去的仙人巳經駕著黃鶴飛走了,這里只留下一座空蕩蕩的黃鶴樓。

黃鶴一去再也沒有回來,千百年來只看見悠悠的白云。

陽光照耀下的漢陽樹木清晰可見,鸚鵡洲上有一片碧綠的芳草覆蓋。

天色已晚,眺望遠方,故鄉在哪兒呢?眼前只見一片霧靄籠罩江面,給人帶來深深的愁緒。

注釋

黃鶴樓:故址在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民國初年被火焚毀,1985年重建,傳說

9/25

古代有一位名叫費祎的仙人,在此乘鶴登仙。

昔人:指傳說中的仙人子安。因其曾駕鶴過黃鶴山(又名蛇山),遂建樓。

乘:駕。

去:離開。

空:只。

返:通返,返回。

空悠悠:深,大的意思

悠悠:飄蕩的樣子。

川:平原。

歷歷:清楚可數。

漢陽:地名,現在湖北省武漢市漢陽區,與黃鶴樓隔江相望。

萋萋:形容草木長得茂盛。

鸚鵡洲:在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西南,根據后漢書記載,漢黃祖擔任江夏太守時,在此大宴賓

客,有人獻

上鸚鵡,故稱鸚鵡洲。唐朝時在漢陽西南長江中,后逐漸被水沖沒。

鄉關:故鄉。

使至塞上

唐代:王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譯文

乘單車想去慰問邊關,路經的屬國已過居延。

千里飛蓬也飄出漢塞,北歸大雁正翱翔云天。

浩瀚沙漠中孤煙直上,無盡黃河上落日渾圓。

到蕭關遇到偵候騎士,告訴我都護已在燕然。

注釋

使至塞上:奉命出使邊塞。使:出使。

單車:一輛車,車輛少,這里形容輕車簡從。問邊:到邊塞去察看,指慰問守衛邊疆的官兵。

10/25

屬國:有幾種解釋:一指少數民族附屬于漢族朝廷而存其國號者。漢、唐兩朝均有一些屬國。二

指官名,秦漢時有一種官職名為典屬國,蘇武歸漢后即授典屬國官職。唐人有時以“屬國”代稱出使

邊陲的使臣。居延:地名,漢代稱居延澤,唐代稱居延海,在今內蒙古額濟納旗北境。又西漢張掖郡

有居延縣(參《漢書?地理志》),故城在今額濟納旗東南。又東漢涼州刺史部有張掖居延屬國,轄

境在居延澤一帶。此句一般注本均言王維路過居延。然而王維此次出使,實際上無需經過居延。因而

林庚、馮沅君主編的《中國歷代詩歌選》認為此句是寫唐王朝“邊塞的遼闊,附屬國直到居延以

外”。

征蓬:隨風飄飛的蓬草,此處為詩人自喻。

歸雁:雁是候鳥,春天北飛,秋天南行,這里是指大雁北飛。胡天:胡人的領空。這里是指唐軍

占領的北方地方。

大漠:大沙漠,此處大約是指涼州之北的沙漠。孤煙:趙殿成注有二解:一云古代邊防報警時燃

狼糞,“其煙直而聚,雖風吹之不散”。二云塞外多旋風,“裊煙沙而直上”。據后人有到甘肅、新

疆實地考察者證實,確有旋風如“孤煙直上”。又:孤煙也可能是唐代邊防使用的平安火。長河:指

流經涼州(今甘肅武威)以北沙漠的一條內陸河,這條河在唐代叫馬成河,疑即今石羊河。

蕭關:古關名,又名隴山關,故址在今寧夏固原東南。候騎:負責偵察、通訊的騎兵。王維出使

河西并不經過蕭關,此處大概是用何遜詩”候騎出蕭關,追兵赴馬邑”之意,非實寫。

都護:唐朝在西北邊疆置安西、安北等六大都護府,其長官稱都護,每府派大都護一人,副都護

二人,負責轄區一切事務。這里指前敵統帥。燕然:燕然山,即今蒙古國杭愛山。東漢竇憲北破匈

奴,曾于此刻石記功。《這里代指前線。

“單車”兩句:一作“銜命辭天闕,單車欲問邊”。

候騎:騎馬的偵察兵。

渡荊門送別

唐代: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譯文

乘船遠行,路過荊門一帶,來到楚國故地。

青山漸漸消失,平野一望無邊。長江滔滔奔涌,流入廣袤荒原。

月映江面,猶如明天飛鏡;云彩升起,變幻無窮,結成了海市蜃樓。

故鄉之水戀戀不舍,不遠萬里送我行舟。

注釋

11/25

荊門:山名,位于今湖北省宜都縣西北長江南岸,與北岸虎牙三對峙,地勢險要,自古即有楚蜀

咽喉之稱。

遠:遠自。

楚國:楚地,指湖北一帶,春秋時期屬楚國。

平野:平坦廣闊的原野。

江:長江。大荒:廣闊無際的田野。

月下飛天鏡:明月映入江水,如同飛下的天鏡。下:移下。

海樓:海市蜃樓,這里形容江上云霞的美麗景象。

仍:依然。憐:憐愛。一本作“連”。故鄉水:指從四川流來的長江水。因詩人從小生活在四

川,把四川稱作故鄉。

萬里:喻行程之遠。

錢塘湖春行

唐代: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譯文

行至孤山寺北,賈公亭西,暫且歇腳,舉目遠眺,但見水面平漲,白云低垂,秀色無邊。

幾只黃鷺,爭先飛往向陽樹木,誰家燕子,為筑新巢銜來春泥?

鮮花繽紛,幾乎迷人眼神,野草青青,剛剛遮沒馬蹄。

湖東景色,令人流連忘返,最為可愛的,還是那綠楊掩映的白沙堤。

注釋

錢塘湖:即杭州西湖。

孤山寺:南北朝時期陳文帝(522-565)初年建,名承福,宋時改名廣華。孤山:在西湖的里、

外湖之間,因與其他山不相接連,所以稱孤山。上有孤山亭,可俯瞰西湖全景。賈亭:又叫賈公亭。

西湖名勝之一,唐朝賈全所筑。唐貞元(唐德宗年號,785?805)中,賈全出任杭州刺史,于錢塘湖

建亭。人稱“賈亭”或“賈公亭”,該亭至唐代末年。

水面初平:湖水才同堤岸齊平,即春水初漲。初:在古漢語里用作副詞,常用來表示時間,是指

不久。云腳低:白云重重疊疊,同湖面上的波瀾連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所以說“云腳低”。

12/25

點明春游起點和途徑之處,著力描繪湖面景色。多見于將雨或雨初停的時候。云腳:接近地面的云

氣,多見于將雨或雨初停時。“腳”的本義指人和動物行走的器官。這里指低垂的云。

早鶯:初春時早來的黃鵬。鶯:黃鵬,鳴聲婉轉動聽。爭暖樹:爭著飛到向陽的樹枝上去。暖

樹:向陽的樹。

新燕:剛從南方飛回來的燕子。啄:銜取。燕子銜泥筑巢。春行仰觀所見,鶯歌燕舞,生機動

人。側重禽鳥。

亂花:紛繁的花。漸:副詞,漸漸地。欲:副詞,將要,就要。迷人眼:使人眼花繚亂。

淺草:淺淺的青草。才能:剛夠上。沒(mb):遮沒,蓋沒。春行俯察所見,花繁草嫩,春意

盎然。側重花草。淺淺的青草剛夠沒過馬蹄。

湖東:以孤山為參照物,白沙堤(即白堤)在孤山的東北面。行不足:百游不厭。足,滿足。

陰:同“蔭”,指樹蔭。白沙堤:即今白堤,又稱沙堤、斷橋堤,在西湖東畔,唐朝以前已有。

白居易在任杭州刺史時所筑白堤在錢塘門外,是另一條。

庭中有奇樹

兩漢:佚名

庭中有奇樹,綠葉發華滋。

攀條折其榮,將以遺所思。

馨香盈懷袖,路遠莫致之。

此物何足貴,但感別經時。

譯文

庭院里一株佳美的樹,滿樹綠葉襯托著茂密的花朵,顯得格外春意盎然。

我攀著樹枝,摘下了最好看的一串花朵,想把它贈送給日夜思念的親人。

花香充滿了我的衣服襟袖之間,可是天遙地遠,沒人能送到親人的手中。

并不是此花有什么珍貴,只是別離太久,想借著花兒表達懷念之情罷了。

注釋

⑴奇樹:猶“嘉木”,佳美的樹木。

⑵發華(hud)滋:花開繁盛。華,同“花”。滋,繁盛。

⑶榮:猶“花”。古代稱草本植物的花為“華”,稱木本植物的花為“榮”。

(4)遺(wdi):贈送,贈與。

⑸馨(xin)香:香氣。盈:充盈,充積。

⑹致:送到。

⑺貴:珍貴。一作“貢”。

13/25

⑻感:感受,感動。別經時:離別之后所經歷的時光。

龜雖壽

兩漢:曹操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

媵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楊,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譯文

神龜的壽命即使十分長久,但也還有生命終結的時候。

滕蛇盡管能乘霧飛行,終究也會死亡化為土灰。

年老的千里馬躺在馬棚里,它的雄心壯志仍然是能夠馳騁千里。

有遠大抱負的人士到了晚年,奮發思進的雄心不會止息。

人的壽命長短,不只是由上天所決定的。

只要自己調養好身心,也可以益壽延年。

我非常慶幸,就用這首詩歌來表達自己內心的志向。

注釋

該于建安十二年(207),這時曹操五十三歲。選自《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中華書局1983年

版)。這首詩是曹操所作樂府組詩《步出夏門行》中的第四章。詩中融哲理思考、慷慨激情和藝術形

象于一爐,表現了老當益壯、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此詩是曹操的樂府詩《步出夏門行》四章中的最

后一章。

“神龜”二句:神龜雖能長壽,但也有死亡的時候。神龜,傳說中的通靈之龜,能活幾千歲。

壽,長壽。3.竟:終結,這里指死亡。

“滕(t6ng)蛇”二句:騰蛇即使能乘霧升天,最終也得死亡,變成灰土。騰蛇,傳說中與龍同

類的神物,能乘云霧升天。

驥(jl):良馬,千里馬。

伏:趴,臥。

?5(11):馬槽。

烈士:有遠大抱負的人。暮年:晚年。

14/25

已:停止。

盈縮:指人的壽命長短。盈,滿,引申為長。縮,虧,引申為短。

但:僅,只。

養怡:指調養身心,保持身心健康。怡,愉快、和樂。

永:長久。永年:長壽,活得長。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兩句是附文,跟正文沒關系,只是抒發作者感情,是樂府詩的一種形式性

結尾。

贈從弟

魏晉:劉楨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風。

風聲一何盛,松枝一何勁。

冰霜正慘凄,終歲常端正。

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譯文

高山上挺拔聳立的松樹,頂著山谷間瑟瑟呼嘯的狂風。

風聲是如此的猛烈,而松枝是如此的剛勁!

任它滿天冰霜慘慘凄凄,松樹的腰桿終年端端正正。

難道是松樹沒有遭遇凝重的寒意?不,是松柏天生有著耐寒的本性!

注釋

亭亭:高聳的樣子

瑟瑟:形容寒風的聲音。

一何:多么。

慘凄:凜冽、嚴酷。

罹(1i)凝寒:遭受嚴寒。罹,遭受。

"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二句是說,難道松柏沒有遭到嚴寒的侵凌嗎?(但是它依然青翠如

故,)這是它的本性決定的。

從弟:堂弟。

泰山梁甫行

魏晉:曹植

八方各異氣,千里殊風雨。

劇哉邊海民,寄身于草野。

15/25

妻子象禽獸,行止依林阻。

柴門何蕭條,狐兔翔我宇。

譯文

八方的氣候各不相同,千里之內的風雨形態不一。

海邊的貧民多么艱苦啊,破舊的草屋是他們的棲身之地。

妻子和兒子像禽獸一樣生活,盤桓在險阻的山林里。

簡陋的柴門如此冷清,狐兔在周圍自由穿梭毫無顧忌。

注釋

異氣:氣候不同。

劇:艱苦。

草野:用草搭蓋而成的簡陋房屋。

行止:行動的蹤跡。

林阻:山林險阻之地。

柴門:用樹枝等物編成的門。

翔:繞行。

富貴不能淫

作者:孟子

景春日:"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為大丈夫乎?子未學禮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

門,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無違夫子!'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居天下之廣居,立天

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

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譯文

景春說:"公孫衍、張儀難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嗎?他們一發怒,諸侯就害怕,他們安居家中,天

下就太平無事。"

孟子說:"這哪能算是大丈夫呢?你沒有學過禮嗎?男子行加冠禮時,父親訓導他;女子出嫁時,母

親訓導她,送她到門口,告誡她說:'到了你家,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謹慎,不要違背丈夫!'把順從當

作正理,是婦人家遵循的道理。

(公孫衍、張儀在諸侯面前竟也像婦人一樣!)居住在天下最寬廣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

確的位置'禮'上,行走在天下最寬廣的道路'義'上;能實現理想時,就同人民一起走這條正道;不能實

16/25

現理想時,就獨自行走在這條正道上。富貴不能迷亂他的思想,貧賤不能改變他的操守,威武不能壓

服他的意志,這才叫作大丈夫。"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作者:孟子

原文

孟子曰:“舜發于吠畝之中(2),傅說舉于版筑之間(3),膠鬲舉于魚鹽之中(4),管夷吾

舉于士(5),孫叔敖舉于海(6),百里奚舉于市(7)。故天將降大任(8)于斯(9)人也

(10),必先苦其心志(11),勞其筋骨(12),餓其體膚(13),空乏(14)其身,行拂亂其所為

(15),所以(16)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18)。人恒過(19),然后能改。困于心(20),衡

于慮(21),而后作(22);征于色(23),發于聲(24),而后喻(25)。入則無法家拂士

(26),出則無敵國外患者(27),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28)。”

注釋

(1)選自《孟子?告子下》(《十三經注疏》,中華書局1980年版)。標題是編者加的。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軻,字子輿(待考,一說字子車或子居)。戰國時期鄒國人,魯國

慶父后裔。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書。孟

子繼承并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有“亞圣”之稱,與孔子合稱為''孔

孟”。

(2)舜(shiin)發于吠(qudn)畝之中:舜原來在歷山耕田,30歲時被堯起用,后來成

了堯的繼承人。舜,傳說中的遠古帝王。發,起,指被任用。吠畝,田間,田地。

(3)傅說(yub)舉于版筑之間:傅說原在傅巖為人筑墻,因以傅為姓,殷王武丁用他為

相。舉,任用,選拔,這里是被選拔的意思。版筑,筑墻的時候在兩塊夾板中間放土,用杵搗土。

筑,搗土用的杵。

(4)膠鬲(g6)舉于魚鹽之中:膠鬲起初販賣魚和鹽,西伯(周文王)把他舉薦給紂。后

來他又輔佐周武王。

(5)管夷吾舉于士:管仲,字夷吾,原為齊國公子糾的臣,公子小白(齊桓公)和公子糾

爭奪君位,糾失敗了,管仲作為罪人被押解回國,齊桓公知道他有才能,即用他為相。士,獄官。

舉于士,從獄官手里釋放出來并得到任用。

(6)孫叔敖舉于海:孫叔敖,春秋時期楚國人,隱居海濱,楚莊王知遒他有才能,用他為

令尹。

(7)百里奚舉于市:百里奚,春秋時期虞國大夫。虞亡后被俘,由晉入秦,又逃到楚。后

來秦穆公用五張羊皮把他贖出來,用為大夫。所以說舉于市(集市)O

(8)任:責任,使命。

(9)是:這樣的。

17/25

(10)也:語氣助詞,用在前半句末,表示停頓,后半句將加以申說。

(11)苦其心志:使他的思想痛苦。心志,思想。

(12)勞其筋骨:使他的筋骨(身體)勞累。

(13)餓其體膚:意思是使他經受饑餓(之苦)o

(14)空乏:資財缺乏。這里是動詞,使他受到貧困之苦。

(15)行拂亂其所為:使他做事不順。行,指每一行為,每做一件事。拂,違背。亂,擾

亂。其所為,指其所做的事。

(16)所以:用這些來

(17)動心忍性:使他的心驚動,使他的性格堅強起來。動,驚動,震撼。忍,堅韌。

(18)曾益其所不能:增加他的所不具備的能力。曾,通“增”,增加。所不能,指原先所

不具備的能力。曾益:增加。

(19)恒過:常常犯錯誤。恒,常。過,過失,錯失,此處是過失的意思。

(20)困于心:內心困苦。困,被難住。于,被。

(21)衡于慮:思慮阻塞。衡,通"橫”,梗塞,指不順。

(22)而后作:然后才能奮起。作:奮起,指有所作為。

(23)征于色:表現于臉色。意思是憔悴枯槁,表現在臉色上。征,征驗,此處有表現的意

思,表現。色,臉色。

(24)發于聲:意思是吟詠嘆息之氣發于聲音。

(25)而后喻:(看到他的臉色,聽到他的聲音)然后人們才了解他。喻,明白,了解。

(26)入則無法家拂(通"弼”)士:國內沒有堅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輔佐君王的賢士。

入:里面,此指在國內。法家,守法度的大臣。拂(bi),通“弼”,輔佐。

(27)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外如果沒有與之匹敵的國家和外來國家的憂患。出:在外面,

指在國外。敵國,勢力、地位相等的國家。

(28)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這樣之后才知道因有憂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樂

而衰亡。生于憂患:憂患使人謀求生存。死于安樂:安逸享樂使人死亡。

譯文(教參版)

舜從田地中被任用,傅說從筑墻的泥水匠中被選拔,膠鬲從魚鹽販中被舉用,管仲從獄官手

里獲釋被錄用為相,孫叔敖從隱居海邊進了朝廷,百里奚從市井之間登上了相位。

18/25

所以,上天將要下達重大使命給這樣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內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勞累,使

他經受饑餓(之苦),使他資財缺乏,使他做事不順,(通過這些)來使他的內心驚動,使他的性格

堅強起來,增加他所不具有的能力。

一個人常常犯錯誤,這樣以后才能改正;內心憂困,思緒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為;(一個

人的想法只有)從臉上顯露出來,在吟詠嘆息中表現出來,然后才能被人們所了解。在國內沒有堅持

法度和輔佐君王的賢士,在國外沒有與之匹敵的國家和外來的禍患,國家常常會滅亡。

這樣以后,人們才會明白憂愁患害使人生存發展,安逸享樂使人萎靡死亡。

周亞夫軍細柳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邊乃以宗正劉禮為將軍,軍霸上;祝茲侯徐厲為將軍,軍棘門;以河內

守亞夫為將軍,軍細柳,以備胡。

上自勞軍。至霸上及棘門軍,直馳入,將以下騎送迎。已而之細柳軍,軍士吏被甲,銳兵刃,

轂弓弩,持滿。天子先驅至,不得入。先驅曰:“天子且至!”軍門都尉曰:“將軍令曰:'軍

中聞將軍令,不聞天子之詔。'"居無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節詔將軍:“吾欲入勞

軍。”亞夫乃傳言開壁門。壁門士吏謂從屬車騎曰:“將軍約,軍中不得驅馳。”于是天子乃按轡徐

行。至營,將軍亞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請以軍禮見。”天子為動,改容式車,使人稱謝:

“皇帝敬勞將軍。”成禮而去。

既出軍門,群臣皆驚。文帝曰:“嗟乎,此真將軍矣!曩者霸上、棘門軍,若兒戲耳,其將固

可襲而虜也。至于亞夫,可得而犯邪?”稱善者久之.

譯文

漢文帝繼位之后第六年,匈奴大舉侵入邊境。朝廷于是讓宗正劉禮做將軍,駐軍霸上;讓祝茲侯

徐厲做將軍,駐軍棘門;讓河內太守周亞夫做將軍,駐軍細柳:這樣來防備匈奴。皇帝親自慰勞軍

隊。來到霸上和棘門軍營,皇帝車馬徑直馳進軍營,將以下軍官騎馬送迎。接著往細柳軍營,細柳軍

營的軍士官吏身披鎧甲,拿著鋒利的刀,拉開弓弩,拉得滿滿的。天子的先頭衛隊到了,不能進入軍

營。先頭衛隊說:“天子將要到了。”軍營門的軍官說:“將軍命令說:'軍隊中聽將軍命令,不聽

天子的詔令。”'過了不久,皇帝到了,又不能進入。于是皇帝就派使臣拿著符節下詔令給周將軍:

“我想要進軍營慰勞軍隊。”周亞夫才傳話打開營門。營門的軍官對跟隨的車馬上的人說:“將軍約

定,軍營中不能驅馬快跑。”于是天子就控制馬韁繩慢行。到了營中,將軍周亞夫手執兵器行禮說:

“穿戴鎧甲頭盔的軍人不行跪拜之禮,請求用軍禮拜見。''天子被感動了,臉上變得很嚴肅的樣子手

撫車前橫木。皇帝派人告訴說:“皇帝尊敬地慰勞將軍。”完成禮儀就離開了。出了軍營門以后,大

臣們都很驚訝。漢文帝說:“哎呀!這是真正的將軍啊!先前霸上、棘門軍營,像兒戲罷了,那些將軍

本來可以襲擊而俘獲呀。至于周亞夫,能夠侵犯他嗎?”漢文帝稱贊了很久。

飲酒?其五

魏晉: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19/25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譯文

居住在人世間,卻沒有車馬的喧囂。

問我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遠,自然就會覺得所處地方僻靜了。

在東籬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間,那遠處的南山映入眼簾。

山中的氣息與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飛鳥,結著伴兒歸來。

這里面蘊含著人生的真正意義,想要辨識,卻不知怎樣表達。

注釋

結廬:建造住宅,這里指居住的意思。

車馬喧:指世俗交往的喧擾。

君:指作者自己。

何能爾:為什么能這樣。爾:如此、這樣。

悠然:自得的樣子。

見:看見(讀jidn),動詞。

南山:泛指山峰,一說指廬山。

日夕:傍晚。相與:相交,結伴。

相與還:結伴而歸。

春望

唐代: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譯文:

長安淪陷,國家破碎,只有山河依舊;春天來了,人煙稀少的長安城里草木茂密。

感傷國事,不禁涕淚四濺,鳥鳴驚心,徒增離愁別恨。

20/25

連綿的戰火已經延續了半年多,家書難得,一封抵得上萬兩黃金。

愁緒纏繞,搔頭思考,白發越搔越短,簡直要不能插簪了。

注釋

國:國都,指長安(今陜西西安)。破:陷落。山河在:舊日的山河仍然存在。

城:長安城。草木深:指人煙稀少。

感時:為國家的時局而感傷。濺淚:流淚。

恨別:悵恨離別。

烽火:古時邊防報警的煙火,這里指安史之亂的戰火。三月:正月、二月、三月。

抵:值,相當。

白頭:這里指白頭發。搔:用手指輕輕的抓。

渾:簡直。欲:想,要,就要。勝:經受,承受。簪:一種束發的首飾。古代男子蓄長發,成年

后束發于頭頂,用簪子橫插住,以免散開。

雁門太守行

唐代:李賀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譯文

敵兵滾滾而來,猶如黑云翻卷,想要摧倒城墻;我軍嚴待以來,陽光照耀鎧甲,一片金光閃爍。

秋色里,響亮軍號震天動地;黑夜間戰士鮮血凝成暗紫。

紅旗半卷,援軍趕赴易水;夜寒霜重,鼓聲郁悶低沉。

只為報答君王恩遇,手攜寶劍,視死如歸。

注釋

雁門太守行:古樂府曲調名。雁門,郡名。古雁門郡大約在今山西省西北部,是唐王朝與北方突

厥部族的邊境地帶。

黑云:此形容戰爭煙塵鋪天蓋地,彌漫在邊城附近,氣氛十分緊張。摧:毀。甲光:指鎧甲迎著

太陽發出的閃光。金鱗:是說像金色的魚鱗。這句形容敵軍兵臨城下的緊張氣氛和危急形勢。

甲光:鎧甲迎著太陽閃出的光。甲,指鎧甲,戰衣。向日:迎著太陽。亦有版本寫作“向月”。

向:向著,對著。金鱗開:(鎧甲)像金色的魚鱗一樣閃閃發光。金:像金子一樣的顏色和光澤。

開:打開,鋪開。

21/25

角:古代軍中一種吹奏樂器,多用獸角制成,也是古代軍中的號角。

塞上燕脂凝夜紫:燕脂,即胭脂,這里指暮色中塞上泥土有如胭脂凝成。凝夜紫,在暮色中呈現

出暗紫色。凝,凝聚。“燕脂”、“夜紫”暗指戰場血跡。

臨:逼近,至臨近。易水:河名,大清河上源支流,源出今河北省易縣,向東南流入大清河。

易水距塞上尚遠,此借荊軻故事以言悲壯之意。不起:是說鼓聲低沉不揚。

霜重鼓寒:天寒霜降,戰鼓聲沉悶而不響亮。聲不起:形容鼓聲低沉;不響亮。此句一作“霜重

鼓聲寒不起”。

報:報答。黃金臺:故址在今河北省易縣東南,相傳戰國燕昭王所筑。意:信任,重用。

玉龍:寶劍的代稱。君:君王。

赤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