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城廂區靈川中心小學2023-2024學年六年級下學期期末語文試卷_第1頁
福建省莆田市城廂區靈川中心小學2023-2024學年六年級下學期期末語文試卷_第2頁
福建省莆田市城廂區靈川中心小學2023-2024學年六年級下學期期末語文試卷_第3頁
福建省莆田市城廂區靈川中心小學2023-2024學年六年級下學期期末語文試卷_第4頁
福建省莆田市城廂區靈川中心小學2023-2024學年六年級下學期期末語文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福建省莆田市城廂區靈川中心小學小升初語文試卷一、“最是書香能致遠”宣傳展示(35分)1.(8分)讀書節開幕式上,大隊長宣讀了活動倡議書,請借助拼音將其中的一段話補充完整。shūjí是朋友,用心閱讀,它會帶著你走向未知的領域。yōushāng時,它給我們kuānwèi,讓我們敢于zhìyí,讓我們能從sīkōngjiànguàn的現象中jiànwēizhīzhù,它給我們力量,幫助我們找到真理。同學們,讓我們從現在起,享受閱讀吧!2.(2分)開幕式上,每個班級設計了讀書口號,列下加點字注音正確的是()A.以書為友,一生受益(yù) B.以書為伴,不負韶(shào)華 C.以書為(wèi)伴,快樂閱讀 D.閱讀致(zhì)遠,書香修身3.(2分)成語專欄里大家積累了不少成語,下列與“萬象更新”一詞中“更”意思相近的是()A.三更半夜 B.少不更事 C.朝更夕改 D.更勝一籌4.(2分)下列句子中修辭手法不同的一項是()A.他們像一群魔鬼似的,把我們包圍起來。 B.住方家大院的八兒,今天喜得快要發瘋了。 C.過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節眨眼就到了啊。 D.人們摟著兩個獲救的孩子又親又吻……淚水如雨,灑了一地。5.(2分)同學們準備在展板的醒目位置勸勉大家努力學習,下面最恰當的一項是()A.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B.常將有日思無日,莫把無時當有時。 C.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D.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6.(2分)閱讀時,同學們對學習方法進行了梳理,不正確的一項是()A.習作完成后要認真讀幾遍,不恰當的地方用修改符號仔細修改。 B.閱讀時遇到不懂的問題要養成勤問勤查的習慣,能學到不少知識。 C.閱讀文章時,要多讀名著,全文逐字逐句地讀,這樣可以提高閱讀速度。 D.閱讀時邊讀書邊思考,用旁批或筆記把心得寫下來,可以加深對作品的理解。7.(2分)活動中,同學們積累了很多文學知識,下列句子有語病的一項是()A.董存瑞雖然壯烈犧牲了,但是他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 B.課堂上,老師向我們提出了“獨立思考,積極合作”的要求。 C.《愛麗絲漫游奇境》這本小說的作者出自英國作家劉易斯?卡羅爾之手。 D.紅軍戰士們冒著大雨在泥濘的小路上快步前進的身影時常浮現我的眼前。8.(2分)讀書節中,六年級同學寫下給母校的贈言,下列最合適的一項是()A.同窗數載凝成無數美好瞬間,將在我的記憶之中,無法抹去。 B.蔭蔭校園里我們遨游知識的海洋,我們學習做人的真諦,我們孕育遠大的理想。 C.不管未來有多遙遠,成長的路上有你有我;不管相逢在什么時候,我們是永遠的朋友。 D.自愛,自尊,自立,自強,自信……這一切將使你在成功的道路上遙遙領先。9.(9分)為學先賢之志,感悟古人詩文的魅力,學校策劃了“詩文知識知多少”展板。(1)習近平總書記善用典,常用典。他用《游子吟》中的“,”來倡導孝道。用“,任爾東西南北風”倡導人要有竹子的品格。用《禮記》中的“,,又日新”強調創新是民族的靈魂。(2)詩詞話習俗。讀“,不知秋思落誰家。”抒發了中秋節的團圓中的思念;讀“,總把新桃換舊符。”描繪出了新年的新氣象。(3)詩詞繪美景。韓愈的“,草色遙看近卻無。”表達對早春的喜愛;黃庭堅《清平樂?春歸何處》一詞中“百囀無人能解,。”抒發了深深的惜春之情。10.(4分)在“童心贊英雄”的閱讀交流會上,下面的書目你最想分享哪一本,請寫下理由。A.《小英雄雨來》B.《魯濱遜漂流記》C.《三國演義》D.《狼牙山五壯士》二、“腹有詩書氣自華”閱讀實踐(35分)11.(16分)請閱讀下列非連續性文本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一)傳統口頭文學以及作為其載體的語言:(二)傳統美術、書法、音樂、舞蹈、戲劇、曲藝和雜技;(三)傳統技藝、醫藥和歷法;(四)傳統禮儀、節慶等民俗;(五)傳統體育和游藝;(六)其他非物質文化遺產。

【材料二】

莆田木雕是福建省傳統民間雕刻藝術之一,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鄭春輝師傅是2019年“大國工匠”年度人物,也是莆田木雕省級代表性傳承人。他用4年時間,采用精微透雕等雕刻技法,將《清明上河圖》栩栩如生地刻在了直徑近4米、長達12米的樟木上,一舉打破世界最長木雕的吉尼斯紀錄。

與一般的傳承人不同,鄭春輝在“守正”的同時不忘“創新”。他的山水木雕創作,不僅是將傳統山水畫立起來,而且嘗試用這種方式來反映現實、記錄時代,《閩鄉多錦繡》便是這一特點和風格的集中體現。作品以福建省壽寧縣下黨鄉的景物為題材,運用傳統國畫的散點透視法進行構圖創作,作品不再是單純的傳統山水景觀,而是以田園詩歌的形式記錄、贊頌了貧困山鄉脫貧致富后充滿生機的圖景。

【材料三】

莆仙戲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戲曲劇種之一。莆仙戲扎根于民間土壤,積淀著由宋到清各個歷史時期的大量戲劇藝術因子,傳遞出豐富的信息,是研究中國古代戲曲藝術形態的“活化石”。莆仙戲現存傳統劇目5000多個,占全國各劇種傳統劇目總和的三分之一。2022年,莆仙戲《踏傘行》榮膺第17屆“文華大獎”。我國著名文學家、戲劇家老舍先生曾以“可愛莆仙戲,風流世代傳。弦歌八百曲,珠玉五千篇”的詩句盛贊莆仙戲。

【材料四】

莆田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燕皮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方培清說,制作燕皮首先要用木棒把豬肉打成肉泥,這個過程需要約2個小時。打的過程中,需要反復挑除影響燕皮口感的肉筋,這樣才能保證豬肉肉質細膩無渣,這也是機器絞肉無法比擬的。之后,將敲好的肉泥,配上地瓜粉,拍打加工,這個制作過程也需要2個小時左右。制作完成后的整張燕皮,像紙一樣薄,長可達7米,寬可達3米。方培清介紹,131年前,自家的燕皮老店由他的曾祖父方厚發始創,采用傳統手工制作燕皮,傳承至今。在機器代工成為主流的現代,方培清依然堅持純手工制作燕皮。(1)閱讀【材料一】,下列選項不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是。A.莆仙十音八樂B.興化米粉制作技藝C.莆田春節做大歲習俗D.湄洲島國家旅游度假區(2)材料二中“守正”和“創新”引號的作用是。A.表示直接引用B.表示特殊含義C.表示著重強調D.表示特定稱謂(3)下列選項理解有誤的是哪一項?A.木雕作品《清明上河圖》最能體現鄭春輝守正創新的精神。B.燕皮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方培清用傳統手法制作燕皮大約需要4小時。C.【材料三】畫線的句子用列數字的說明方法來說明莆仙戲的傳統劇目數量多。D.【材料三】引用了老舍先生的詩句來突出莆仙戲的獨特魅力,增強了說服力。(4)閱讀【材料二】,鄭春輝傳承莆田木雕不忘“創新”主要體現在A.采用精微透雕等雕刻技法,用樟木雕刻木雕。B.模仿傳統山水畫的風格,以山水景物為主要題材。C.創新雕刻題材,雕刻當下發生的事,用木雕記錄時代。D.雕刻《清明上河圖》,打破世界最長木雕的吉尼斯紀錄。(5)恰逢班級要舉行“弘揚工匠精神,爭做強國少年”的讀書交流會,田田可以從材料中篩選出哪些合適的事例來組織講話稿,增強主題的說服力?具體事例體現的工匠精神(用詞語概括)①③②④(6)聯系材料或結合生活實際,選取一種莆田非遺技藝制作的美食(如紅團、燕皮扁食等)試著設計兩三句宣傳語,要求能突出特點,吸引大家。12.(19分)閱讀材料《枇杷酸?枇杷甜》,回答下列問題。枇杷酸?枇杷甜入夏的天像孩兒的臉,說變就變。老漢出門的時候還是紅彤彤的太陽,當他在集上賣完枇杷時,竟嘩嘩下起了大雨。老漢在一家“凌氏修理店”門前避雨,狂風裹著豆大的雨點跟蹤而來,他不得不挪進修理店內。

老漢貓著身子,雙手抱腰,試探地問正在修電視的師傅:“師傅姓凌吧?”“姓凌。”師傅說,“您貴姓?”“我和您是家門。”老漢說,“三橋村人,住凌大屋。”“您離這有多遠?”師傅問。“二十來里吧。”老漢答道。

“您沒帶傘,這么大雨怎么回家?”凌師傅說。老漢怯怯地說,“家門師傅能不能借把傘給我?下次趕集我保證還您。”“沒問題。”凌師傅爽快答道。

女店主朱氏聽到外面的談話,急忙從里屋鉆出來,狠狠地瞪了①凌師傅一眼。凌師傅沒理會,徑直鉆進里屋。朱氏也跟了進去,拽了男人一把衣角。凌師傅甩脫朱氏的手,狠狠地瞪了②朱氏一眼,朱氏窩了一肚子火不好發作。

凌師傅從里屋拿出一把傘遞給了老漢。老漢撐起傘轉身欲走,師傅說了一聲“等等”老漢以為師傅接受了妻子的暗示,反悔把傘借出來,不由地打了一個寒顫。

凌師傅沒有把傘收回去,還從里屋翻出一件外套遞給凌老漢,說:“看您冷得牙齒打架,快穿上,別凍著了。”老漢穿上外套,全身像披上棉襖般溫暖。

老漢走后,朱氏噼里啪啦一頓數落:“你學雷鋒真是學到家了,借了傘還送衣服,你這就是肉包子打狗—一有去無回。沒見哪個人像你這么傻!”凌師傅沒跟妻子拌嘴,只扔下一句話“女人就是小心眼”,說著便著叼著紙煙到隔壁串門去了。

第三天,老漢來了。老漢將傘和衣服還給了凌師傅,還遞上一袋枇杷。凌師傅再三推辭,老漢說:“那天多虧您借傘和衣服給我,要不然非害一場大病不可。要是害了大病,那一山的枇杷就完了。和那一山枇杷相比,這一袋算得了什么!”老漢留下枇杷,千恩萬謝地走了。

凌師傅剝了一顆枇杷,囫圇扔進嘴里,旋即吐出一顆烏溜溜的細核來,直咂嘴道:“真甜!”又剝一顆塞進妻子朱氏的嘴里,朱氏雙眼瞇成一線天,甕聲甕氣地說:“好酸!”凌師傅搶白妻子:“是你的口酸了,心酸了。”

朱氏向來愛吃枇杷。這回老漢送來的那袋枇杷,朱氏再沒動過。(1)凌師傅和妻子對老漢的態度截然不同,仔細閱讀文章,完成如圖的思維導圖。(2)面對老漢送來的枇杷,凌師傅直夸“真甜”,妻子卻說“好酸”,以下理解不正確的是A.妻子覺得枇杷酸是因為生病沒有胃口,不想吃。B.凌師傅幫助別人得到了快樂,所以覺得枇杷很甜。C.老漢信守承諾送回衣服和傘,枇杷的甜包含著互相信任的味道。D.因為當時不信任老漢,妻子吃起枇杷心里別扭,覺得酸溜溜的。(3)本文出現了兩次“狠狠地瞪”,朱氏、凌師傅當時分別在想什么呢?批注A:這把破傘本來就打算不要了,現在就當丟了唄!批注B:你傻呀?人家會為這把傘特地送回來?絕對不能借!批注C:一把傘值多少錢?這么大的雨,老人家淋病了,可怎么辦?批注D:我家老頭子真好心,我也不能落后,我去給這老漢拿件外套。聯系上下文,揣測人物想法,給文中兩處“狠狠地瞪”選擇合適的批注(填序號)。①處對應批注:②處對應批注:(4)本文著力刻畫凌師傅的人物形象,對妻子的描寫是為了。A.側面烘托B.點面結合C.首尾呼應D.動靜結合(5)讀讀第①段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想一想作者為什么要寫天氣的變化?(6)文中的凌師傅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結合文本中人物的言行說明理由。三、“正是少年讀書時”故事分享(30分)13.(30分)“正是少年讀書時”故事分享。六年歲月,我們在書中悄悄成長,成長為智慧、堅韌、明理、陽光……的書香少年要求:1.圍繞“成長”敘事,要求真情實感:2.題目自擬,字數不少于400字。

2024年福建省莆田市城廂區靈川中心小學小升初語文試卷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最是書香能致遠”宣傳展示(35分)1.【答案】書籍憂傷寬慰質疑司空見慣見微知著【解答】故答案為:書籍憂傷寬慰質疑司空見慣見微知著2.【答案】D【解答】A.有誤,“一生受益”的“益”應讀“yì”。B.有誤,“不負韶華”的“韶”應讀“sháo”。C.有誤,“以書為伴”的“為”應讀“wéi”。讀“wèi”時。引進對象。②表示對象。③表示原因。④表示目的。D.正確。故選:D。3.【答案】C【解答】萬象更新:意思是事物或景象改換了樣子。更:改變。三更半夜:舊時夜間計時單位,一夜分為五更。少不更事:年紀輕,經歷的事情不多。朝更夕改:早晨剛變過,晚上又改變。更:改變。更勝一籌:指技藝或技能比較起來,比別人更好一些。故選:C。4.【答案】A【解答】A.“他們像一群魔鬼似的”運用比喻的修辭;B.“喜得快要發瘋了”運用夸張的修辭;C.“春節眨眼就到了啊”運用夸張的修辭;D.“淚水如雨,灑了一地”運用夸張的修辭。故選:A。5.【答案】D【解答】A項出自《荀子》,意思是青色是從藍色中提取出來的。常用來比喻學生超過老師或后人勝過前人。B項出自《名賢集》,意思是日子好了要想到以前困難的時候。教導我們要有憂患意識。C項出自《孔子家語》,意思是良藥多數是帶苦味的;忠誠規勸的話往往不太動聽。教導我們要接受批評和建議。D項出自《增廣賢文》,意思是到實際使用知識的時候才后悔書讀得太少。直接勸勉人們要多讀書,非常符合在展板上鼓勵大家努力學習的情境。故選:D。6.【答案】C【解答】A、B、D正確。C.有誤。閱讀文章時,可以瀏覽。故選:C。7.【答案】C【解答】A、B、D正確。C.有誤,去掉“之手”。故選:C。8.【答案】B【解答】A.不合適,所以該贈言不符合主題。B.合適。C.不合適,所以該贈言不符合主題。D.不合適,自尊,自強,所以該贈言不符合主題。故選:B。9.【答案】(1)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千磨萬擊還堅勁茍日新日日新;(2)今夜月明人盡望千門萬戶曈曈日;(3)天街小雨潤如酥因風飛過薔薇。【解答】(1)“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出自唐代孟郊的《游子吟》,能夠報答母親如同春天陽光一樣的恩情,根本就無法回報母親的偉大恩情;“千磨萬擊還堅勁,詩人借竹子堅韌的傲氣、鐵骨錚錚,日日新。(2)“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出自唐代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千門萬戶曈曈日,描繪出了新年的新氣象。(3)“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出自唐代韓愈的《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百囀無人能解,抒發了深深的惜春之情。故答案為:(1)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茍日新;(2)今夜月明人盡望千門萬戶曈曈日;(3)天街小雨潤如酥因風飛過薔薇。10.【答案】B《魯濱遜漂流記》的作者是笛福,這是一部英國現實主義小說。全篇著重描寫了魯濱遜在荒島上通過自己的勞動克服重重困難,最終戰勝了惡劣的環境,與土著人星期五共同到了家鄉,過上了幸福生活的故事。文中的魯濱遜勇敢、堅強,樂觀,能夠直面生存中的困難,并想辦法克服,他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解答】結合對名著的閱讀,從中選擇一個最想分享的作品。故答案為:B《魯濱遜漂流記》的作者是笛福,這是一部英國現實主義小說,最終戰勝了惡劣的環境,過上了幸福生活的故事、堅強,能夠直面生存中的困難,他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二、“腹有詩書氣自華”閱讀實踐(35分)11.【答案】(1)D;(2)B;(3)A;(4)C;(5)鄭春輝師傅用4年時間,采用精微透雕、浮雕等雕刻技法,將《清明上河圖》栩栩如生地刻在了直徑近4米、長達12米的樟木上。精工細雕方培清用4個小時制作出像紙張一樣薄的燕皮。精益求精;(6)堅持采用傳統手工制作方式,選取新鮮豬后腿肉、優質地瓜粉,經過拍、攆、搟、拂、壓、折、切等多道工序,花費幾個小時,最后制成薄如紙的燕皮,煮熟后呈半透明狀,晶瑩剔透,久煮不易破損,且口感仍然脆滑無渣。【解答】(1)本題考查的是對重點信息的抓取。結合“材料一”第①自然段的句子“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一)傳統口頭文學以及作為其載體的語言:(二)傳統美術、音樂、戲劇;(三)傳統技藝;(四)傳統禮儀;(五)傳統體育和游藝.“莆田春節做大歲習俗”是傳統禮儀;B.“莆仙十音八樂”是傳統美術、音樂、戲劇;C.“興化米粉制作技藝”是傳統技藝;D.湄洲島國家旅游度假區不屬于非物質文化遺產。(2)本題考查的是引號的用法。“守正”的含義是恪守正道,創造新的。聯系“材料二”中第②自然段句子“與一般的傳承人不同,鄭春輝在‘守正’的同時不忘‘創新’”可知,但是木雕的內容與時俱進、記錄時代。因此。故選:B。(3)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內容的理解。A.有誤,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鄭春輝師傅……采用精微透雕;根據“材料二”第②自然段中的句子“他的山水木雕創作,而且嘗試用這種方式來反映現實,《閩鄉多錦繡》便是這一特點和風格的集中體現”可知。選項表述錯誤;B、C、D正確。故選:A。(4)本題考查文章內容理解分析。由材料一“他的山水木雕創作,而且嘗試用這種方式來反映現實,鄭春輝不忘“創新”體現在用中國山水畫的構圖法構圖和以當下時代發生的事情為創作題材。(5)本題考查的是文章內容理解。根據題干要求可知。因此。首先。“工匠精神”是一種職業精神、職業能力,是從業者的一種職業價值取向和行為表現、精益、創新等方面的內容,選文“材料二”和“材料四”寫了兩個具體人物的事例。因此,概括二人的事例即可,采用精微透雕,將《清明上河圖》栩栩如生地刻在了直徑近4米,一舉打破世界最長木雕的吉尼斯紀錄”寫了鄭春輝師傅制作《清明上河圖》的歷程,可以用“精工細雕”來概括,這個過程需要約2個小時,需要反復挑除影響燕皮口感的肉筋,這也是機器絞肉無法比擬的,將敲好的肉泥,拍打加工,體現了他“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6)本題考查的是推介詞。根據題目要求。注意推介詞要突出其特點,制作時先將糯米粉拌上食紅,揉成糯米面團,用手捏成薄餅狀。餡有咸甜之分,咸餡則是在糯米中加入肉丁、海味干貨等,也可渲染節日氣氛,是寓意深刻的鄉土佳品。故答案為:(1)D;(2)B;(3)A;(4)C;(5)鄭春輝師傅用5年時間,采用精微透雕,將《清明上河圖》栩栩如生地刻在了直徑近4米。精工細雕。精益求精;(6)堅持采用傳統手工制作方式,選取新鮮豬后腿肉,經過拍、攆、搟、拂、壓、折,花費幾個小時,煮熟后呈半透明狀,久煮不易破損。12.【答案】(1)①還借給老漢外套;②窩了一肚子火;③說枇杷酸;(2)B;(3)BA①B;②A;(4)A;(5)為故事情節的發展做鋪墊;(6)從文中的“凌師傅從里屋拿出一把自動傘遞給了老漢。老漢撐起傘轉身欲走,凌師傅說了一聲‘等等’。凌師傅從里屋翻出了一件外套遞給老漢,說:‘看您冷得牙齒打戰,快穿上,別凍著了’”這些凌師傅的言行可知,我仿佛看到了一個助人為樂、心地善良的凌師傅。【解答】(1)考查對短文內容的理解,并完成思維導圖,凌師傅和妻子對老漢的態度是截然不同的,應補充填空為:冷師傅:還借給老漢外套(填空①);說枇杷酸(填空③)。(2)考查了對短文內容的理解情況。面對老漢送來的枇杷,妻子吃了卻說“好酸”,兩人卻有不同的看法,枇杷的甜包含著互相信任的味道,所以覺得枇杷很甜,所以吃起枇杷心里別扭。故以下理解不正確的是B。(3)考查了對短文中重點詞句的理解情況。①本文出現了兩次“狠狠地瞪”,也許妻子當時在想:“你傻呀?絕對不能借,也許丈夫當時想說:“一把傘值多少錢,老人家淋病了?”故依次選B和A。(4)本文著力刻畫凌師傅的人物形象,對妻子的描寫是為了側面烘托凌師傅的高大形象。(5)考查對對重點句子的理解。通讀短文可知,竟嘩嘩下起了大雨”與“狂風裹著豆大的雨點跟蹤而來”是作者對寫天氣變化的描寫。(6)考查形象分析。通讀短文可知。老漢撐起傘轉身欲走。凌師傅從里屋翻出了一件外套遞給老漢,快穿上,我仿佛看到了一個助人為樂。故答案為:(1)①還借給老漢外套;②窩了一肚子火;(2)B;(3)BA①B;②A;(4)A;(5)為故事情節的發展做鋪墊;(6)從文中的“凌師傅從里屋拿出一把自動傘遞給了老漢。老漢撐起傘轉身欲走。凌師傅從里屋翻出了一件外套遞給老漢,快穿上,我仿佛看到了一個助人為樂。三、“正是少年讀書時”故事分享(30分)13.【答案】我長大了成長,伴隨著我們的童年。當我們回過頭來看看我們走過的路,都是逐漸而大的腳印。這說明了什么?不就是說明我們長大了嗎!可是,“長大”是什么意思呢?記得我剛上一年級沒幾天,爸爸有一天神秘地對我說:“你都上一年級了,是否該考慮自己睡了呢?”這句話像是一道閃電,在我眼前劃過,使我手足無措。那天晚上,爸爸便與媽媽開始“行動”了。我正在衛生間洗漱,聽到爸爸媽媽好像在運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