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北師大版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案全冊_第1頁
2015年北師大版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案全冊_第2頁
2015年北師大版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案全冊_第3頁
2015年北師大版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案全冊_第4頁
2015年北師大版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案全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五單元

第1課時

課題:精打細算

課型:新授課

教學內容:教材第66頁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體會小數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進一步

體會除法的意義。

2、利用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經歷探索小數除以整數計算方法

的過程,發展推理能力。

3、正確掌握小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方法,并能利用這些方法去解

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問題。

能力目標:

1、能結合具體情境從數學的角度提出數學問題;能運用綜合小

數除法的知識和解決日常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

力,發展應用意識。

2、學會與人合作,并能與他人交流思維過程和結果。

情感目標:

1、在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小數除法知識的興趣。結合具體情境

體會小數除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2、在數學操作活動中學會與人合作,交流,形成良好的學習習

教學重點:

經歷探索小數除以整數計算方法的過程,發展推理能力,正確

掌握小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方法,并能利用這些方法去解決日常生活中

的一些問題。

教學難點:

經歷探索小數除以整數計算方法的過程,發展推理能力。

教學方法:

小組合作交流法、主動探究法、實驗操作法。

教學準備:

小黑版

教學過程:

一、出示情境圖:明確問題。

二、學生嘗試解決,探索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

教師組織學生自主探索怎樣求出11.595和12.94-6的得數。

學生可能從不同角度想出很多方法,通過交流和比較,使學生體

會到只要商的小數點和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就可以了。

指名匯報。

(1)估算。

(2)積的小數位數是一位小數()X2=11.5

(3)元轉為角化整數乘法。

(4)商不變的規律。

討論:問題一:小數點的位置怎么辦?

問題二:除不盡怎么辦?

總結:只要商的小數點與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就行了;除到小數

部分還有余數,引導學生可以在余數的末尾添0再繼續除。。

教師根據學生匯報板書:11.5元=1元角

三、鞏固練習。

P65,試一試。

四:布置作業:

完成練習冊里的內容

五:板書設計

精打細算

甲商店:8瓶11.2元

乙商店:5瓶7.2元

哪一種便宜?

1、11.2<8X2

2、積的小數位數()X8=11.2一位小數

3、元轉為角化整數乘法。

4、商不變的規律。

第2課時

課題:參觀博物館

教學內容:教材第67-68頁

課型:新授課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通過“參觀博物館”的情境:,進一步體會小數除法在實際生

活中的應用。

2、利用已有知識,自主探索整數除以整數,商是小數除法的計

算方法。

3、在具體情境:中發展估算意識。正確掌握已學的小數除法的計

算方法,利用小數除法解決日常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能力目標:

1、能結合具體情境從數學的角度提出數學問題;能運用綜合小

數除法的知識和解決日常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

力,發展應用意識。

2、學會與人合作,并能與他人交流思維過程和結果。

情感目標:

1、在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小數除法知識的興趣。結合具體情境

體會小數除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2、在數學操作活動中學會與人合作,交流,形成良好的學習習

教學重點:

在具體情境:中發展估算意識。正確掌握已學的小數除法的計算

方法,利用小數除法解決日常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教學難點:

利用已有知識,自主探索整數除法整數,商是小數除法的計算

方法。

教學方法:

小組合作交流法、主動探究法、實驗操作法。

教學準備:

小黑版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通過“參觀博物館”的情境:,提出兩個數學問題,引導學生對

此展開研究。

二、自主探究,創建數學模型

1、在組織學生探索時,由于學生已學會小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方法,

因此,可以放手讓學生試算,再組織交流。

2、在試算前,可以估計一下得數的大致范圍,最后與得數進行對

照,既檢驗了結果的正確性,又培養了學生的估算習慣。

3、在交流時,可以讓學生說一說在計算時應注意什么,如教材中

用紅色表示補0的地方,要引起學生的注意。

三、鞏固與應用

學生嘗試做書試一試

集體校對。并讓學生提出在計算時問題。

書試一試第2,3,4把手作為回家作業。

四、總結。

本接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你還有什么不懂的?

五、布置作業:

完成練習冊對應的內容

六、板書設計:

參觀博物館

整數除以整數,商是小數除法

計算時應注意:整數部分的個位不夠L要用0占位

第3課時

課題:誰打電話的時間長(1)

課型:新授課

教學內容:教材第69-71頁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通過“打電話”的情境,體會生活中存在著需要用除數是小

數除法去解決的問題,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密切聯系。

2、利用已有知識,經歷探索除數是小數的小數除法案的計算

方法的過程,體會轉化的數學思想。

3、正確掌握除數是小數的小數除法案的計算方法,并能解決

有關部門的實際問題。

能力目標:

1、能結合具體情境從數學的角度提出數學問題;能運用綜合小

數除法的知識和解決日常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

力,發展應用意識。

2、學會與人合作,并能與他人交流思維過程和結果。

情感目標:

1、在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小數除法知識的興趣。結合具體情境

體會小數除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2、在數學操作活動中學會與人合作,交流,形成良好的學習習

教學重點:

除數是小數的小數除法案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除數是小數的小數除法案的計算方法

教學方法:

小組合作交流法、主動探究法、實驗操作法。

教學準備:

小黑版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創設“打電話”的情境,問提問生活中有哪個同學有打長途電

話的經驗。

二、自主探究,創建數學模型

1、出示主題圖。

讓學生說一說圖的意思,并討論如何解決“誰打電話的時間長”

的問題。

2、自主探究。

(1)比較算式的異同之處。

在探索之前,先引導學生比較這兩個算式和前面學習的小數除法

有什么不同,使學生體會到如果除數變成整數就好了,引導學生把新

的知識轉化為已有的知識。

(2)自主探究。

不同的學生會有不同的想法,但都是要把被除數和除數擴大相同

的倍數,使除數變成整數,再按照小數除以整數的方法進行計算。

3、小結。

當除數是小數時,把被除數和除數同時擴大相同的倍數,使除

數變成整數在進行計算,利用了商不變的性質。

三、鞏固與應用

1試一試:其中37.1:0.53和8.4+0.56被除數和除數同時

擴大100倍后,被除數末尾需要補0,2.74-7.5被除數和除數

同時擴大10倍后,被除數比除數小,商的整數部分需要補0,在

練習后反饋時要引起學生的注意。

2練一練/I,2,3

補充練習:

.把下面各題變成除數是整數的除法:

4.684-1.2=04-122.38+0.34=口小口

5.24-0.325=D4-325161+0.46=□:口

.毛舁。

6.844-0.91225.84+1.7

99.64-41.5220.54-147

3.判斷。1.444-1.8=811.7+2.6=454.48+3.2=1.4

8451.4

1.8)1.442.6)11.73.2。)4.3

14410.4320

01301280

1301Z8O

00

4.

18025

184-2.5=

1.80.25

30

13.54-0.3—

0.03

四、總結。

針對學生的練習情況,有針對進行講解。

五、布置作業:

完成書上第65也第4、5題。

六、板書設計:

打電話

把除數是小數的除法的除數變成整數就好了,做法是:

把被除數和除數擴大相同的倍數,使除數變成整數,再按照小數

除以整書的方法進行計算。

第4課時

課題:誰打電話的時間長(二)

課型:練習課

教學內容:教材第69-71頁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通過“體會生活中存在著需要用除數是小數除法去解決的問

題,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密切聯系。

2、利用已有知識展開練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除數是小數的

小數除法案的計算方法。

3、能熟練正確運用除數是小數的小數除法的正確計算,并能

解決有關部門的實際問題。

能力目標:

1、能結合具體情境從數學的角度提出數學問題;能運用綜合小

數除法的知識和解決日常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

力,發展應用意識。

2、學會與人合作,并能與他人交流思維過程和結果。

情感目標:

1、在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小數除法知識的興趣。結合具體情境

體會小數除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2、在數學操作活動中學會與人合作,交流,形成良好的學習習

教學重點:

熟練運用除數是小數的小數除法案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熟練運用除數是小數的小數除法案的計算方法

教學方法:

小組合作交流法、主動探究法。

教學準備:

小黑版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談話引入: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除數是小數的小數除法案的計算方法,

今天我們繼續進行學習這方面的內容。

二、練習過程

1、熟悉計算方法:

組織學生探索如何計算5.854-0.5和35090.7的得數時

2、引導學生比較這兩個算式和前面學習的小數除法有什么不同,

使學生體會到如果除數變成整數就好了,

3、把被除數和除數擴大相同的倍數,使除數變成整數,再按照

小數除以整書的方法進行計算。

三、鞏固與應用

1試一試:

其中57.64-0.23和56.4+0.6被除數和除數同時擴大100倍

后,被除數末尾需要補32.7+7.5被除數和除數同時擴大10

倍后,被除數比除數小,商的整數部分需要補0,在練習后反饋

時要引起學生的注意。

2、練一練

完成第6題,并進行全班講評。

完成第7題,并進行全班講評。

完成第8題,并進行全班講評。

完成第9題,并進行全班講評。

補充練習:

1、把下面各題變成除數是整數的除法:

7.24-0.3=04-32.38+0.34=口?口

8.84-0.2=口+20161+0.46=口小口

2.毛舁。

6.214-0.0325.84+1.7

1.64-0.241.0444-7.25

4、填空。.

針對學生的練習情況,有針對進行講解。

五、布置作業:

完成練習冊上的對應的題目。

第5課時

課題:人民幣兌換

課型:新授課

教學內容:教材第72-73頁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通過人民幣和外幣的兌換,體會求積,商近似值的必要性,

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2、能感受按照要求求出積,商的近似值。

能力目標:

1、能結合具體情境從數學的角度提出數學問題;能運用綜合小

數除法的知識和解決日常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

力,發展應用意識。

2、學會與人合作,并能與他人交流思維過程和結果。

情感目標:

1、在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小數除法知識的興趣。結合具體情境

體會小數除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2、在數學操作活動中學會與人合作,交流,形成良好的學習習

慣。

教學重點:

人民幣和外幣的兌換,體會求積,商近似值的必要性,感受數

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難點:

按照要求求出積,商的近似值。

教學方法:

小組合作交流法、主動探究法、實驗操作法。

教學準備:

小黑版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呈現中國銀行2003年3月公布的關于外幣和人民

幣之間的比率。

二、自主探究,創建數學模型

首先引導學生進行解答。由于貨幣的最小單位一般是“分”,

以“元”為單位時第三位小數沒有意義,所以一般需要保留兩位小數,

因此學生將體會到求積,商近似值在生活中的應用。

1、學生獨立進行解答。

2、組織匯報。

教師根據學生的匯報進行板書:8.09X6.7=54.203(元)

教師引導學生明白,由于貨幣的最小單位一般是“分”,以“元”

為單位時第三位小數沒有意義,所以一般需要保留兩位小數,因此學

生將體會到求積、商近似值在生活中的應用。

教師根據學生的匯報進行板書:600+8.09y74.17(美元)

三、鞏固與應用

1、試一試,可以讓學生用計算器算出得數,然后根據得

數按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出近似值。

2、練一練:P71/1,2,3,4

第1題:這是人民幣和港幣的兌換,12.5+1。07,超過了11元

港幣;也可以用兵IX1.07,不到本世紀末2元,因此11元港幣

不夠。

第2題:這是人民幣和日元的兌換,要注意的是:5000X7.09所

得到的近似值還需要去乘100.

第3題:這是歐元換人民幣,5000X9.15=45750(元)不需要

近似值.

第4題:這是求近似值在其他問題中的應用,在這里不能四舍五入,

而要根據具體情況靈活應用,因此,本題培養了學生靈活解決實際

問題的能力.

四、總結。

根據學生的練習情況進行小結.

五、布置作業:

完成練習冊對應的習題。

六、板書設計:

人民幣兌換

由于貨幣的最小單位一般是“分”,以“元”為單位時第三

位小數沒有意義,所以一般需要保留兩位小數,

第6課時

課題:誰爬得快

課型:新授課

教學內容:教材第74-75頁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通過計算蜘蛛和蝸牛每分爬行多少米,發現余數和商的特點,

知道什么是循環小數。

2、會表示循環小數。

能力目標:

1、能結合具體情境從數學的角度提出數學問題;能運用綜合小

數除法的知識和解決日常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

力,發展應用意識。

2、學會與人合作,并能與他人交流思維過程和結果。

情感目標:

1、在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小數除法知識的興趣。結合具體情境

體會小數除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2、在數學操作活動中學會與人合作,交流,形成良好的學習習

教學重點:

通過計算蜘蛛和蝸牛每分爬行多少米,發現余數和商的特點,知

道什么是循環小數。會表示循環小數。

教學難點:

通過計算蜘蛛和蝸牛每分爬行多少米,發現余數和商的特點,知

道什么是循環小數。會表示循環小數。

教學方法:

小組合作交流法、主動探究法、實驗操作法。

教學準備:

小黑版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教材創設了黑板報中有關小動物的一些資料的情境,教師可以讓學

生根據資料獨立提出數學問題。

二、自主探究,創建數學模型

1、學生試算。

教師放手讓學生計算73?3和9.4+H的商,學生算一算時間后,

可能就不住下除了。

2、引導學生發現商與余數的關系。

教師可以問學生:“為什么不往下除了?發現了什么?”學生發現

余數和商重復出現,總也除不盡。

教師小結:商有時一個數字重復出現,有時幾個數字重復出現,

像這樣的小數就是循環小數。

3、介紹循環小數的寫法時。

如果一個數字重復出現,就在這個數字上面點一個點,如果兒個

數字重復出現,就在首尾兩個數字上面各點一個點。

教師邊敘述邊板書。

4、取循環小數的近似值。

可以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對循環小數取近似值。

三、鞏固與應用

書P73

第1題,辨認哪些是循環小數。其中4。2525,小數部分雖然有

兩個數字重復出現,但是它沒有刪節號,說明是鋤盡的,就不是

循環小數。此類習題教師不必過多不充,

第3題,這道題的得數是循環小數,題中要求保留三位小數,即

10667千米。

四、總結。

根據學生練習情況進行小結。

第7課時

課題:電視廣告

課型:新授課

教學內容:教材第76-77頁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能結合具體情境從數學的角度提出數學問題;能運用綜合小數除

法的知識和解決日常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

力,發展應用意識。

能力目標:

學會與人合作,并能與他人交流思維過程和結果。

情感目標:

1、在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小數除法知識的興趣。結合具體情境

體會小數除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2、在數學操作活動中學會與人合作,交流,形成良好的學習習

教學重點:學會小數連除和乘除混合運算,體會小數混合的運算順

序和整數是一樣的。

教學難點:培養并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教學方法:

小組合作交流法、主動探究法、實驗操作法。

教學準備:

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創設計算電視廣告費的情境。

二、自主探究,創建數學模型

讓學生看懂問題的意思,然后,讓學生自己解答。

學生的解答方法可能不完全相同,有的學生可能會分步計算,也

是可以的。以學生所列綜合算式為例,研究連除、乘除混合的運算順

序和脫式步驟,說明小數混合運算和整數四則混合的運算順序是一致

的。

三、鞏固與應用

試一試:

第1題:其中第2小題是帶有中括號的算式題,指導學生練習時,

可以先讓學生說一說它的運算順序。

第2題:先讓學生說一說題目的意思,回憶一下四月份有多少天,

再獨立解答。

練一練:

第1題:要求學生脫式進行計算。

第2題:先讓學生說一說從這張收費表中能獲得哪些信息,再讓

學生獨立解答。

第3題:

先讓學生說一說從圖中能獲得哪些問題,再獨立解答。

四、總結。

根據學生的練習情況,進行小結,重點講解。

課時:第8課時

課題:練習四

課型:新授課

教學內容:教材第78-81頁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通過練習,讓學生熟練的掌握除法計算

能力目標:

1、能結合具體情境從數學的角度提出數學問題;能運用綜合小

數除法的知識和解決日常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

力,發展應用意識。

2、學會與人合作,并能與他人交流思維過程和結果。

情感目標:

1、在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小數除法知識的興趣。結合具體情境

體會小數除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2、在數學操作活動中學會與人合作,交流,形成良好的學習習

教學重點:讓學生熟練的掌握除法計算。

教學難點:讓學生熟練的掌握除法計算,提高學生計算的準確率。

教學方法:

小組合作交流法、主動探究法。

教學準備:

小黑版

教學目標:通過練習,讓學生熟練地掌握除法計算。

課時:2

教學過程:

第1題:要求學生口算。在小數四則計算中,要繼續培養學生的

口算能力,但在速度上不做硬性要求。

第2題:要求學生計算并驗算,小數四則運算的驗算方法和整數

四則運算是一樣的。

第3題:先讓學生估計各題的得數是否正確,培養學生的估算意

識和能力。指導學生練習時,要讓學生說一說你是怎樣估計的,

然后再算一算。

第4題:先讓學生找一找規律,并說一說是怎樣找到的,再按照

規律填數。其規律可以是前一個數除以2。5等于后一個數,兩個

方格中填0。4和0。064o

第5題:可以先讓學生學生說一說什么單價,再獨立解答。

第6題:要求學生列豎式獨立計算。

第8題:由學生提出數學問題并嘗試解答,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

解決問題的能力。如:可以提出一個大“中國結”多用多少米彩

帶?

第9題:脫式解答,有的題目學生能用簡便方法,應以予以鼓勵。

第10題:由學生獨立看懂圖意并進行解答。

第9課時:激情奧運(1)

教學內容:第82——85頁。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初步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2、了解奧運知識、體驗學習樂趣、總結學習方法、從而使學生達到

愿學、樂學、善學、會學的境地。

3、引導學生體驗奧運文化內涵,滲透愛國教育,教育學生從小強身

健體,并發現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教學重、難點: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與奧運相關的數學問題。

解決問題的靈活性和位置的猜測。

教具: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讀懂信息:

1、2008年,第二十九屆奧運會在中國北京圓滿落下帷幕。我國

舉辦的這屆奧運會非常成功,使世界為之矚目。

日本《每日新聞》晚版刊登的文章說,“鳥巢”成了紅色的海

洋和歡樂的海洋,看到的除了笑臉,還是笑臉,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

幸福的笑容。英國《衛報》的記者在體育博客中說:“這(開幕式)

比《獅子王》還要精彩!”

下面,讓我們一起來回顧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的片段吧。

(多媒體播放北京奧運會開幕的情景片段)

2、多媒體播放2004雅典奧運會獎牌榜的前三名。

2004雅典奧運獎牌榜

排名國家金牌銀牌銅牌總數

1美國353929103

2中國32171463

3俄羅斯27273892

3、多媒體播放2008北京奧運會獎牌榜的前三名。

2008北京奧運獎牌榜

排名國家金牌銀牌銅牌總數

1中國512128100

1美國363836110

3俄羅斯23212872

師問:看到這些,你想說什么?

(設計意圖:觀察奧運獎牌榜,交流信息,提高學生觀察、分析

能力。為我國體育事業的蓬勃發展而自豪,增強民族自信心,對學生

進行思想教育。)

二、射擊比賽中的數學問題:

K2004年雅典奧運會中國第一枚金牌由射擊比賽選手杜麗獲得,

下面看一看在射擊比賽中會出現哪些數學問題:

決賽7發子彈后,杜麗少于加爾金娜1.4環,排名第二。

下面是最后三槍兩人射擊的環數o

加爾金娜10環10.6環9.7環

杜麗10.8環10.8環10.6環

(1)估計:誰最后的總環數高?

(2)第一名比第二名高了多少環?

2、學生四人一組討論,分析并解答。

3、小組匯報交流。

4、比較不同的解答方法,擇優選擇最為喜歡的、簡便的方法。

三、游泳比賽中的數學問題:

1、2004年雅典奧運會跳水比賽中,郭晶晶以領先第二名帕卡林

娜37分的優勢進入到最后一跳,吳敏霞則落后帕卡林娜1.32分,

排名第三。

下面是三名運動員最后一跳的得分:

郭晶晶:65.25分帕卡林娜:80.10分吳敏霞:82.80分

根據上面的數據,你能提出哪些有意義的數學問題?

2、學生提問題,老師擇優板書在黑板上。

3、解決問題:

(1)最后一跳前,吳敏霞落后郭晶晶多少分?

(2)誰是冠軍,誰是亞軍,誰是第三名?

4、學生自主解決,教師巡視,然后交流。

四、射擊比賽中的數學問題:

下面的圖片是在空中看到的

射擊比賽的場景

(1)(2)⑶(4)

下面的四幅圖片,分別是在(1)、(2)、(3)、(4)

哪個位Jt拍攝的?

1、學生演示、觀察、討論。

2、學生嘗試回答。

3、討論、得出結論。

五、拓展:

同學們,你們知道,2012年第三十屆奧運會將在哪里舉行嗎?

對,在英國倫敦。下面我們一起欣賞倫敦的奧運場館建筑與奧

運吉祥物吧。

(多媒體播放倫敦的奧運場館建筑與奧運吉祥物)

六、本課小結:

本節課同學們了解了不少奧運知識。希望同學們在今后的學習和

生活中,關心、了解國家大事,培養愛國主義情操。

同時一,要能夠獨立解決與奧運知識相關的一些數學問題。

課后小記:

第10課時:激情奧運(2)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一)、難忘時一刻:多媒體播放、大家一起回顧第二十九屆中國

北京奧運會時一,運動健兒們獲得金牌的場景。

(二)、多媒體播放2004雅典奧運會上,劉翔奪金的照片并定格。

110米欄冠軍

師: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最受關注的運動員是劉翔,他贏

得了男子110米蘭的冠軍。

(課件出示前三名的成績)

男子110米欄決賽成績

1劉翔12.91秒

2特拉梅爾13.18秒

3加西亞13.20秒

二、解決問題:

(一)、1、初步交流:

師:這是男子110米欄的決賽成績,從這張圖表中你能了解到什

么信息?

可以知道劉翔比第二名、第三名少用了都少時間。

可以知道它們分別相差多少秒。

2、請將談們所用的時間從大到小排列起來。

13.2>13.18>12,91

師:劉翔的成績最好,為什么排在后面?

明確:110米欄比賽,用的時間越少,成績越好。

3、男子110米欄的奧運會記錄是12.95秒,劉翔的成績縮短了

多少秒?

12.95-12.91=0.04(秒)

(二)、多媒體播放劉翔沖刺的照片。

師:一位攝影記者記錄下了劉翔沖刺時的精彩瞬間,你能分析一

下下面那一張圖片是劉翔沖刺時的照片嗎?為什么?

<3>下面的兩幅照片,哪幅是男子L1O米欄

決:賽的沖束U畫面?

小組討論

2、意見反饋:

生:應該是第二張,因為劉翔比第二、三名快得多一些,第二、

三名之間只相差0.02秒,很接近,第二張圖片比較符合。

師:大家同意這個意見嗎?還有什么要補充的嗎?

(三)、多媒體播放課本有關110米跨欄的計算的照片。

師:在110米跨欄比賽中也蘊含著數學問題:

(4)下■叁男子11O*欄費的羊承國。

曲點維點

I締產琳

T4-ON*

第1欄;至第1O欄,年閑欄之|旬的

星巨寓是相譽的。

每聲欄NI旬的是巨苣是至少*?

師:仔細觀察,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生1:我們可以看到第一段和最后一段之間的距離比較長,他們中間

還有兒段。

生2:可以看出,中間的這兒段距離一樣長。

師:中間這兒段距離一樣長,長度是多少呢?請同學們獨立列式解答。

①獨立嘗試計算,一生板演。

②討論交流訂正。

(110-13.72-14.02)+9=9.14(米)

三、拓展練習:

中國北京奧運會中共有32支球隊參加足球比賽,平均分成8組,

每組有4支球隊,在同一小組中,每2支球隊都要進行一場比賽,那

么在小組循環賽中,每隊應該進行多少場比賽?32支球隊一共進行

多少場比賽?

1、學生四人一組討論,分析并解答。

2、小組匯報交流。

四、本課小結:

本節課同學們了解了不少奧運知識,并獨立解決與跨欄相關的一

些數學問題,說一說你的收獲。

五、課后作業:

了解我國參加奧運會的歷史,搜集我國在歷屆奧運會的獎牌榜,

編一期有關奧運的數學小報。

教學后記:

第六單元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誰先走”。

教學目標

1、經歷游戲規則的制定過程,體驗規則在游戲中的作用,建立

規則意識;通過游戲是否公平的判斷,感受游戲的公平原則。

2、通過游戲活動,進一步體驗游戲中不確定現象的特點;利用

可能性的知識經驗判斷規則是否公平,會調整游戲規則,使游戲

公平;能制定規則,設計對雙方都公平的游戲。

3、能用合適的方法驗證可能性對雙方是否是等同的。

教學重點

1、經歷游戲規則的制定過程,體驗規則在游戲中的作用,建立

規則意識;通過游戲是否公平的判斷,感受游戲的公平原則。

2、通過游戲活動,進一步體驗游戲中不確定現象的特點;利用可

能性的知識經驗判斷規則是否公平,會調整游戲規則,使游戲公

平;能制定規則,設計對雙方都公平的游戲。

3、能用合適的方法驗證可能性對雙方是否是等同的。

教學難點:

能制定規則,設計對雙方都公平的游戲。

教學方法:啟發式談話法

一、創設游戲情境,感受規則意識

師:今天我們一起來做個游戲,想玩嗎?

出示轉盤:

師:請2位同學上來,開始!

學生感到很困惑,不知道如何開始。

師:怎么了?

生:沒有游戲規則,不好玩。

板書:游戲——規則

師:對了,有游戲規則,才可以玩。真對不起,只顧著急切地和

大家玩游戲,忘記游戲規則了。

出示游戲規則:

轉盤游戲的規則:

(1)雙方先選好各自的顏色;

(2)每人輪流轉一次,須轉一圈以上;

(3)指針指向自己選定的顏色則獲勝,否則對方獲勝。

教師邊出示規則邊安裝指針。

二、感受游戲可能性,體驗公平性原則

對規則有意見嗎?沒有就可以開始了,你想選什么顏色?

生:這樣不公平。

師:為什么?

生1:這個轉盤藍色部分小,白色部分大。

生2:指針指向藍色的可能性小,指向白色的可能性大。

師:我們試一下吧,試4次吧,如果甲選藍色,乙選白色,據你

估計,他們各會獲勝幾次?

生3:可能甲勝1次,乙勝3次。

師:為什么?

生3:因為這個轉盤平均分成了4份,藍色只占一份,而白色占

了3份。

師:會出現其它可能嗎?

生4:也可能4次都是乙獲勝。

生5:還可能甲、乙各獲勝2次,或者甲勝3次、乙勝1次。

生6:也有可能4次都是乙獲勝。

師:大家說,有這種可能嗎?

生7:有這種可能,不過可能性非常小。

師:那哪種可能比較大些呢?

生8:乙勝3次,甲勝1次的可能性比較大;4次都是乙獲勝的

可能性也比較大。

大多數學生都猜“乙勝3次,甲勝1次”。

(演示,發現恰好乙勝3次,甲勝1次。)

看來這個游戲真的不公平,你們愿意玩這樣的游戲嗎?

學生齊聲地:不愿意!

師:看來,游戲有了規則才可以玩,公平才好玩。

板書:公平。

師:那現在怎樣才能對雙方都公平呢?大家拿出自己的圓形紙

片,你能設計一個對雙方都公平的轉盤嗎?

學生設計轉盤,設計好的在黑板上展示。

師:看一看,黑板上展示的這些轉盤對雙方是不是都是公平的?

我們就來挑選一個,

請兩個同學上來,玩一下公平的轉盤游戲。

各自選定顏色。

三、驗證游戲公平性,進行游戲實踐

1、拋瓶蓋游戲

師:看來做游戲,需要有規則,也需要公平。笑笑根據生活常見

的瓶蓋,設計了一個拋瓶蓋的游戲。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出示游戲規則:

1、把瓶蓋在離桌面約20厘米以上自由落下;

2、落下后,蓋面朝上甲勝,蓋面朝下乙勝。

師:怎么樣?感覺她設計的這個游戲對雙方公平嗎?

生1:我感覺是公平的,因為一共就兩種可能,要么向下,要么

向上。

生2:我覺得不公平,因為瓶蓋一邊大,一邊小,落下來的可能

性會不同。

統計兩種觀點的支持人數。

師:這都是我們的分析,究竟是不是公平,我們還是來實驗一下

吧。大家覺得應該做兒次實驗?

生3:我覺得做3次就可以了,就能比較出來哪種可能性大。

師:有不同的看法嗎?

生4:3次不好,或許某碰巧就都朝上,或者都向下。

師:是啊,這樣的偶然現象也會出現。那實驗幾次?

生5:10次,不,20次,這樣就能看出哪一種可能性大一些,

偶然性就小了。

師:也就是說實驗的次數越多,受偶然性的影響越小,是吧?

生齊聲地:是,次數再多一些。

師:我有一個建議,我們每個小組都做10次,然后把全班的情

況匯總一下。

四、練習:課本81頁第2題

五、小結:這節課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整理與復習(二)”。

教學目標

1、對第四、五、六單元的內容進行復習和整理。

2、鞏固所學知識,同時培養學生整理知識的能力及運用知識解決

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對第四、五、六單元的內容進行復習和整理。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整理知識的能力及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方法:講練結合法。

教學準備:紙卡,投影儀。

教學設計

一、說一說:

1、你學到了什么?

可以讓學生翻閱課本中的第四、五、六單元的內容。

2、小組討論與交流,以表格、網絡圖或者列舉的方法對所學知

識進行歸類整理。

3、小組間互相交流學習。展示小組的作品,介紹整理的方法,

以培養學生進行反思和整理的能力。

二、想一想:

1、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可以讓學生根據第四、五、六單元的內容,提出自己認為重要的、

較難的或自己還不會的問題。

2、小組討論與交流,嘗試解決這些問題。

3、全班交流學習。展示小組提出的有價值的問題,介紹解題方

法,并將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歸類。

三、練一練:

1、第四單元練習:

第8題,學生獨立完成。教師根據學生的完成情況對部分習題

作出講解。

2、第五單元練習:

第1、2、3、4、5、6題,學生獨立完成。

3、第六單元練習:

第7題,學生獨立完成。教師根據學生的完成情況對部分習題

作出講解。

四、作業:83頁第1、4題

五、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你有什么收獲?

教學后記:

第七單元

第一課時

教學課題:字母表示數

課型:新授課

教學內容:

教科書93-97頁試一試練一練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通過具體情境,學會用字母表示數,用字母表示定律和有關

圖形計算公式。

2、探索用字母表示數的過程。

能力目標:會用字母表示數,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目標:在學習活動中讓學生進一步學會與人合作、交流,并學會

尊重、傾聽他人的看法或意見,形成良好的學習態度和習慣。

教學重點:

學會用字母表示數,用字母表示定律和公式

教學難點:

探索的過程

教學準備:

情境圖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探究欲望:

a)兒歌引入:

學生初步體會字母具有的概括性。

同學們都熟悉這樣一首兒歌吧:

1只青蛙1張嘴,

2只青蛙2張嘴,

3只青蛙3張嘴,

和同學們交流一下。你能用一句話表示這首兒歌嗎?

學生匯報:

二、聯系生活實際,體會字母表示數的必要性和意義:

1、媽媽和淘氣比年齡:

學生初步體會媽媽年齡和淘氣年齡的關系:

淘氣1歲,媽媽比你大26歲,媽媽的年齡怎么表示:

淘氣2歲,媽媽比你大26歲,媽媽的年齡怎么表示:

如果淘氣的年齡為a歲,那么媽媽的年齡是多少歲呢?怎

么表示:

2、擺圖形:

學生體會字母表示數的必要性和意義:

出示圖形:擺一個三角形需要3根小棒,擺2個這樣的三角

形需要多少根小棒?擺10個呢?擺a個呢?

生發現尋找規律能幫助我們更快地解決問題,從而產生尋求規律

的必要性。為了簡潔、清晰地表示規律,需要引入字母,用a代

表擺任意的三角形。

生列式:師強調aX3的寫法。

三、鞏固練習,強化新知:

1、練習:試一試:

第一題:回到剛開始的兒歌,老師再添兩句。

你能用一句話說一說這首兒歌嗎?為什么?

第二題:哈雷彗星這道題是難點,學生容易錯,讓學生說出為

什么。

用字母既可以表示數、又可以表示兩個數的關系,還可以表示

什么?(計算公式)你能舉例說明嗎?

練習第三題:

還可以表示什么?(運算定律)你能舉例說明嗎?

練習第四題:

四、總結:揭示課題,用字母表示數有什么好處嗎?聯系生活實際說

一說在什么地方用到用字母表示數。

第二課時

課題:方程

課型:新授課

教學內容

教科書92-99頁、練一練第一題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況,了解方程的含義。

2、會用方程表示簡單情境中的等量關系。

教學重點:

了解方程的含義,表示簡單的數量關系

教學難點:

發展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課型:

新授課

教學方法:

講授法、練習法

教學準備

教學掛圖、情境圖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了解方程的含義:

1、出示天平圖:

師:你從圖中看到了什么?

天平的左邊有一個藥丸和5克祛碼,右邊有10課祛碼,天

平的指針在中間,說明天平平衡。

師:天平平衡說明了什么?

天平兩邊的質量相等。

師:如果用x表示藥丸的質量,你能根據天平平衡寫出一個

等式嗎?每人在紙上寫一寫,試一試。

學生匯報:

師:x+5表示什么意思?10表示什么意思?=表示什么意

思?

2、出示月餅圖:

師:你從圖中看到了什么?

師:你能不能寫一個等式嗎?

同桌討論:

一生匯報:

生:每塊月餅的質量X4=400克。

師:如果用x表示每塊月餅的質量,你能寫一個等式嗎?

每人在紙上寫一寫。

學生匯報:4x=400

3、出示水壺圖的左半幅:

師:你從圖中看到了什么?根據這幅圖,你能不能說出一個等

式呢?(同桌互相說)

一生匯報。

師:如果每個熱水瓶能裝x毫升的水,你能用字母表示這個等

式嗎?每人在紙上寫一寫。

生匯報:

2x+200=2000;

2x=2000-200

師:請同學們觀察我們列的兒個算式,它們有什么共同點?與

同學交流。

師:像上面這些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方程。

誰能說一說方程有什么特點?

二、拓展應用:會用方程表示簡單情境中的等量關系。

同學們已經認識了方程,那么怎么列方程那?

1、第1題:

看圖列方程:

你是怎么想的?

2、第2題:

根據題意列方程:

第二題對于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做。

3、第3題:

可以先引導學生找出日歷中盡可能多的規律,并嘗試用字

母表示出來,在討論書上的問題。

三、總結:今天這節課我們學了什么內容,你學到了什么,還有哪些

疑問?

第三課時

課題:天平游戲(1)

課型:練習課

教學內容

教科書100-101頁內容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況,了解方程的含義。

2、會用方程表示簡單情境中的等量關系。

重點、難點

重點:能夠熟練地掌握上節課的知識

難點:發展抽象概括能力

教學步驟

一、創設情境,發現規律:

二、出示天平圖:

今天我們要在天平上做游戲,通過游戲我們將發現一些規

律。現在我在天平的左邊放5克祛碼,右側也放5克祛碼,

這時天平的指針在正中央,說明什么?

如果在天平的左側加上2克祛碼,右側也加上2克祛碼,你

們發現了什么?怎樣用算式表示?

如果在天平的兩邊放上相同質量的祛碼,你們發現了什么?

用算式表示你的發現。

(同學們分組做實驗,列算式)

推選一個同學匯報。

現在左側放的祛碼的質量用x表示,右側放10克祛碼,天

平兩邊平衡。用算式表示天平兩邊平衡的狀況。(每人在紙

上寫一寫)

一個同學匯報。

現在天平的左側加上5克祛碼,右側也加上5克祛碼,你們

發現了什么?用一個方程來表示?(在紙上寫一下)

一個同學匯報。

如果兩邊都加上10克呢?會出現什么情況?怎樣用方程表

示?如果都加上12克呢?

通過上面的游戲,你發現了什么?

(同桌兩人互相研究一下)

二、提出假設,驗證規律:

同學們推想一下如果天平兩側都減去相同的質量,天平會怎

樣?你設法驗證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確。(

同桌兩人互相研究和實驗。

同學們通過剛才的兩組游戲,如果我們把天平(當天平平衡

時)的話,你發現什么數學規律?在小組內商量一下。

我們利用同學們發現的這個數學規律,就是求出方程中的未

知數x是多少。同學們試一試,如何求出x+8=10中的未知

數X。在小組內商量一下。

學生匯報求未知數x的方法。

三、拓展提高:

1、第1題:

解方程:

你是怎么想的?

2、看圖說一說:等式兩邊都乘一個數(或除以一個不為0

的數),等式還成立嗎?與同學交流你的想法。

3、學生嘗試解方程:

4x=400

說出你是怎么想的?

四、總結:今天這節課我們學了什么內容,你學到了什么,還有哪些

疑問?

第四課時

課題:天平游戲(2)

課型:練習課

教學內容

教科書102-104頁內容

重點、難點

發現性質,利用發現的等式性質解方程

教學準備

掛圖

教學步驟

一、復習

x+5=7x—4=7.5

x-20=50x-10.4=2.4

二、探究與體驗

1、如果等式兩邊都乘以一個數(或除以一個不為0的數),等式還

成立嗎?

2、天平實驗驗證

3、教師隨機點撥

等式兩邊都乘以一個數(或除以一個不為0的數)等式仍成立。

4、解方程

4塊月餅400克

4x=400

5、教師講解方程的步驟

三、實踐與應用

1、完成試一試

2、集體糾正

3、練一練第一題

四:作業

練一練第二題

板書設計

第五課時

教學課題

猜數游戲

教學內容

教科書105—106^

教學目標

1、通過猜數游戲等活動,學會用方程解答簡單的應用題

2、通過解方程問題,進一步理解方程的意義

重點、難點

重點:學會解答應用題

難點:進一步理解意義

教學步驟

一、創設情境,引出用方程解決實際問題:

下面我們來做一個猜數游戲:誰愿意和老師一起來做:

請你心理想一個數,乘2再加上20,把得數告訴老師,老

師馬上知道你想的是多少?你知道我是怎么猜到的嗎?

請同學們分組討論其中的奧秘。

分組匯報:如果老師心理想的數是X,那么:

2x+20=80,左面減去20,右面也減去20,得到2x=60,

兩邊都除以2,得到x=30

那么格式應該怎么寫那?

解:設這個數為X。

2x+20=80

2x=60

x=30

怎么知道我做得對不對呢?

2X30+20=80,說明做對了。

現在你知道我是怎么猜到的嗎?

二、應用方程,解決實際問題:

1、請同學們做猜數游戲,列出方程并解答。

2、試一試:

第99頁第一題

到黑板上板演:

生總結解方程的方法:

第二題:

3、練一連:

第一題:列方程求X。

第二題:看圖列方程。

這道題學生掌握起來比較困難,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看“線

段圖”,列出方程。

三、總結:今天這節課我們學了什么內容,你學到了什么,還有哪些

疑問?

板書設計

猜數游戲

解:設這個數為x

2x+20=80

2x=60

x=30

第六課時

教學課題

郵票的張數

教學內容

教科書107頁一109頁

教學目標

1、通過解決姐弟二人的郵票的張數問題,理解方程意義

2、通過解決實際問題過程,學會解形如2x-x=3的方程

重點、難點

重點:學會解2x—x=3這樣形式的方程

難點:正確列方程

教學步驟

一、創設情境,引出用方程解決實際問題:

昨天我們已經學習了列方程解答簡單的應用問題,今天這節

課我們繼續學習這方面的知識。

下面請同學們看圖上的信息:

誰能說一說圖上告訴我們哪些信息?

誰能根據這些信息找出等量關系?

分組討論:

小組匯報:

先畫線段圖。

根據姐姐的張數十弟弟的張數=180這個等量關系列方程:方

程的格式可以這樣寫:

解:設弟弟有x張郵票,姐姐有3x張郵票。

x+3x=180想:一個x與3個x合起來就

4x=60是4個x

x=45

3x=45X3=135

答:弟弟有45張郵票,姐姐有135張郵票。

二、拓展延伸:用方程解決實際問題:

如果利用姐姐比弟弟多90張的條件,可以怎樣列方程呢?

一生板演,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

誰能說一說你是根據哪個等量關系列的方程。

小結:在列方程的過程中,由于有兩個未知數,需要選

擇設一個未知數為x,在根據兩個未知數之間的關系,用字

母表示另一個未知數。在解方程的過程中,比如:需要用

到''一個x與3個x合起來就是4個x”。

三、運用新知,用方程解決實際問題:

試一試:

選兩題進行板演

試一試:第二題:

生列方程,說等量關系。

這一題可以列出兩個不同的方程。

試一試:第三題,第四題

生說等量關系列方程。

四、總結:今天這節課我們學了什么內容,你學到了什么,還有

哪些疑問?

板書設計

郵票的張數

解:設弟弟有x張郵票,姐姐有3x張郵票。

x+3x=180

4x=180

x=45

答:姐姐有郵票135張,弟弟有郵票45張。

第七課時

教學課題

練習五

教學內容

教科書110—112頁

教學目標

1、通過解決問題,進一步理解方程的意義。

2、學會用方程解答簡單的應用問題。

重點、難點

重點:學會解方程

難點:正確列方程

課型:

新授課

教學步驟:

一、出示課題

1、你對方程是怎樣認識的?既然同學們已經理解了方程的意

義,下面我們就來應用方程解答簡單的應用問題。

二、重點練習:

1、第1題

填一填:

(1)成人腳的長度是身高的1/7,如果一個成人的身高為a

米,那么他的腳長大約是()米。

(2)看圖:左圖是由等邊三角形和正方形組成的,它的周長

是()。

(3)蘋果和梨的單價分別每千克4元和3元,買x千克的蘋

果和y千克的梨,共需()元。

2、第2題

看圖選方程。學生填在書上。

說出你的理由。

3、第3題

說出“?”等于多少?

選兩題說出你是怎么想的?

4、第4題

5、第5題、第6題

說出你是根據什么等量關系列出的方程。

三、思考題。

第7題。

請同學們分組討論:

小組匯報:

第(1)題,兩只小熊表演節目有4+2=6(條)腿著地;三只小熊

表演節目有4+2X2=8(條)腿著地;四只小熊表演節目有4+2X

3=10(條)腿著地;每多一只小熊,著地的腿就多2條,n只小

熊表演節目有4+2(n-1)條腿著地.

第(2)題,請同學們分組討論:

怎樣列出方程?

小組匯報:

4+2(n-1)=26

請同學們嘗試解出方程,求出方程的解。

四、總結。

第八課時

課題:圖形中的規律

課型:練習課

教學內容

教科書113Tl4頁內容

教學目標:

1.通過擺圖形,嘗試找出圖形中的規律,并用字母表示。

2.通過擺圖形,找規律的活動,發展抽象概括能力。

教學重點:

通過擺圖形,找規律的活動,發展抽象概括能力。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發展新知。

通過用小棒擺三角形,尋找所擺三角形個數與所需小棒根數之間

的關系。

二、探索方法

1.鼓勵學生從圖形、數等多種角度尋找關系,并加以對應,引

導學生發現每多擺一個三角形,就增加2根小棒。并將這一關系用算

式表達出來,最后用字母表示出來:2n+l。

(1)2X26+1=53(根)

(2)2n+l=63,2n=62,n=31,能擺31個三角形

2.通過列表、觀察圖形找出正方形的個數與小棒根數之間的關

系,引導學生發現每多擺一個正方形,就增加3根小棒。

列出算式來表示需要小棒的根數,從中發現規律。在每個算式中,

都有加1,一個正方形3X1再加1;2個正方形3X2再加1;3個正

方形3X3再加1,從而推出n個正方形需要小棒的根數是:3n+l。

(1)3X12+1=37(根)

(2)3n+l=46,3n=45,n=15o能擺15個正方形。

三、解決問題

利用上面用小棒擺三角形和正方形的方法,找出擺八邊形的規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