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級中學名校試卷PAGEPAGE1貴州省貴陽市烏當區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10月聯考時間:75分鐘;滿分:100分注意事項:1.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第Ⅰ卷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回答第Ⅱ卷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4.測試范圍:必修第一冊第一章至第二章第二節。5.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第Ⅰ卷選擇題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下圖為衛星拍攝的冰山照片。圖片顯示R冰山(69°24′S,100°12′E)已經從南極大陸邊緣厚冰層中解體出來。目前,R冰山正在向該地區的東部海域緩緩移動。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監測R冰山移動方向和速度最好采用()A.飛機跟蹤B.地理信息系統C.遙感技術D.全球導航衛星系統2.對冰山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對移動的方向進行預測主要是應用()A.GISB.GNSSC.RSD.電子地圖〖答案〗1.C2.A〖解析〗【1題詳析】冰山與周圍海水相比,溫度和性質差異大,可以利用遙感技術所獲得的影像可以迅速獲知冰山的移動方向和速度,所以適合采用遙感技術進行跟蹤研究,C符合題意;監測R冰山移動方向和速度需要較長時間,不適合用飛機跟蹤,不借助遙感技術,飛機跟蹤無法監測R冰山移動方向和速度,排除A;地理信息系統不具有直接監測功能,排除B;全球導航衛星系統不具有監測冰山移動功能,排除D。故選C。【2題詳析】對地理信息進行分析評估和預測的信息技術主要是地理信息系統,即GIS,A符合題意;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NSS)、遙感技術(RS)和電子地圖不具有強大的分析評估和預測功能,不能對對冰山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對移動的方向進行預測,排除B、C、D。故選A。2022年11月8日,某校地理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天文觀測,觀看月全食現象。月全食是當月球、地球、太陽完全在一條直線上的時候,整個月球全部走進地球的影子里,月球表面昏暗的現象。下圖為月全食形成示意。據此完成下面小題。3.圖中體現最低一級的天體系統名稱是()A.太陽系B.地月系C.銀河系D.河外星系4.與月球相比,地球上存在高級智慧生命的條件有()A.穩定的太陽光照B.適合生物生存的大氣C.安全的運行軌道D.固體巖石組成的地殼〖答案〗3.B4.B〖解析〗【3題詳析】讀圖,圖中出現太陽和地球、月球,可判斷圖中的天體系統有行星系統和恒星系統,最低一級的天體系統名稱是地月系,排除ACD,故選B。【4題詳析】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條件包括外部條件和地球自身條件,外部條件包括穩定的太陽光照和安全的運行軌道,這對于地球和月球來說,都具備,AC錯誤。地球自身條件包括適宜的溫度、適合生命呼吸的大氣和液態水,B正確。固體巖石組成的地殼不屬于生命存在的條件,D錯誤。故選B。2014年10月18日,美國宇航局的觀測記錄中太陽AR12192黑子活躍區出現了大面積的黑子群,并很快形成大片的黑斑,這也是近24年來較為強大的太陽黑子事件,美國宇航局的太陽觀測平臺探測到10個強大太陽耀斑穿過太陽盤面。據此完成下面小題。5.此次觀測到的太陽黑子發生在太陽大氣層的()A.光球層B.色球層C.日冕層D.太陽內部6.此次太陽活動可能產生的明顯影響不包括()A.無線電短波通信中斷B.信鴿迷失方向C.指南針失靈D.全球變暖〖答案〗5.A6.D〖解析〗【5題詳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太陽大氣層由里向外分為光球層、色球層、日冕層,太陽活動類型主要有太陽黑子、耀斑、日珥和太陽風等。其中太陽黑子出現在光球層,耀斑和日珥出現在色球層,太陽風出現在日冕層,A正確,BC錯誤;太陽內部發生著核聚變反應,是太陽輻射能量的源泉,太陽活動不發生在太陽內部,D錯誤。故選A。【6題詳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強大的太陽耀斑活動爆發時,拋出的強大的電磁波和高能帶電粒子流,影響地球的電離層,使無線電短波通信中斷,A正確,但不符合題意;有試驗表明,當鴿子受到其他磁場干擾時,就可能會迷失方向,而當太陽黑子爆發或發生“磁暴”時,信鴿可能會迷失方向,B正確,但不符合題意;耀斑爆發時發出的高能帶電粒子流干擾地球磁場,使指南針失靈,產生“磁暴”現象,C正確,但不符合題意;此次太陽活動對全球變暖沒有明顯影響,D錯誤,符合題意。故選D。2022年1月14日和15日,南太平洋島國湯加一座海底火山連續兩次劇烈噴發,將煙塵噴射至19.3km的高空。據此完成下面小題。7.此次火山噴發的物質來自()A.地殼B.上地幔C.地核D.下地幔8.此次火山煙塵噴發過程中,先后歷經的地球圈層是()A.水圈、巖石圈、生物圈B.大氣圈、巖石圈、生物圈C.巖石圈、水圈、大氣圈D.水圈、巖石圈、大氣圈〖答案〗7.B8.C〖解析〗【7題詳析】火山噴發的物質來自上地幔的上部的軟流層,B正確,ACD錯誤。故選B。【8題詳析】據材料“南太平洋島國湯加一座海底火山連續兩次劇烈噴發”可知,此次火山煙塵噴發過程中,首先從軟流層噴出進入巖石圈,然后經過水圈,最后進入大氣圈,C正確,ABD錯誤。故選C。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23年春節聯歡晚會》吉祥物形象“兔圓圓”正式亮相。這是春晚40年歷史上首個集納了無數大眾喜愛傾向、經過系統詳實的大數據調研所生成的春晚吉祥物IP。它們取自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科學家所發現的“安徽模鼠兔”化石生態復原形象,這是生活在安徽潛山距今約6200萬年的“兔祖先”,考古發現的重要頭骨化石上面就保存著大門齒。下圖示意部分的地質年代順序。據此完成下面小題。9.“安徽模鼠兔”生活的地質年代最可能是()A.泥盆紀B.二疊紀C.侏羅紀D.古近紀10.“安徽模鼠兔”生存的年代()A.被子植物大發展B.人類出現C.裸子植物極度興盛D.恐龍滅絕〖答案〗9.D10.A〖解析〗【9題詳析】材料信息表明,安徽模鼠兔生活在距今約6200萬年,根據所學地質年代表可知,距今6500萬年到距今2330萬年為古近紀,D符合題意;泥盆紀在距今4.6億年到距今3.6億年;侏羅紀在約公元前1億9960萬年到1億4550萬年;二疊紀在距今約2.99億年到距今2.5億年;排除ABC。故選D。【10題詳析】“安徽模鼠兔”生存的年代為古近紀,屬于新生代早期,此時為被子植物大發展時期,A對;人類出現在第四紀,排除B;裸子植物極度興盛的時代和恐龍走向滅絕為中生代,排除CD。故選A。河谷內河流侵蝕或沉積作用形成的階梯狀地形稱為河流階地。下圖示意某河流一河段的斷面。圖中①②③階地所處地層的礫石平均粒徑②最大、③最小。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1.①②③階地所處地層形成時期該河段流速()A.①>②>③B.②>①>③C.③>①>②D.③>②>①12.圖中①②③階地的形成過程是()A.一直下切侵蝕B.先侵蝕后沉積C.先沉積后侵蝕D.不斷分層沉積〖答案〗11.B12.C〖解析〗【11題詳析】根據材料中“①②③階地所處地層的礫石平均粒徑②最大、③最小”可知,②時期流速最大,粒徑大的沉積物被搬運至此沉積,③時期河流流速最小,河流的搬運能力較弱,粒徑小的顆粒物在此沉積,所以該處河流在不同時期的流速為②>①>③,B正確,ACD錯誤。故選B。【12題詳析】根據材料和圖中信息,①②③階地皆為沉積地層,先受沉積作用;在形成后期階地時,河流下切深度較前期階地下切深度小,河谷底部仍保留早期沉積物,所以形成過程是先沉積,后侵蝕,C正確,ABD錯誤。故選C。牛軛湖為河曲發展過程中天然裁彎取直而形成的河道遺跡湖。下圖為江漢平原牛軛湖自然演化的三個不同階段。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3.江漢平原牛軛湖自然演化的三個不同階段,排序正確的是()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①③D.③②①14.形成牛軛湖的主要自然作用是()①地轉偏向力的影響②水流慣性作用的影響③凸岸侵蝕、凹岸堆積④凹岸侵蝕、凸岸堆積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13.B14.D〖解析〗【13題詳析】在平原地區流淌的河流,河曲發育,隨著流水對河岸的沖刷與侵蝕,河流愈來愈彎曲,最后導致河流自然截彎取直,河水由取直部位徑直流去,原來彎曲的河道被廢棄,形成湖泊,因這種湖泊的形狀恰似牛軛,故稱之為牛軛湖。讀圖根據“牛軛湖自然演化的三個不同階段”可知,圖①河流還沒有取直,圖③河水由取直部位徑直流去,圖②原來彎曲的河道被廢棄,形成湖泊,所以,牛軛湖自然演化的三個不同階段的先后排序為①③②,B正確,ACD錯誤。故選B。【14題詳析】河水在流動過程中,由于水流慣性作用的影響,大量水流沖向凹岸,凹岸流速快,侵蝕作用強;凸岸流速緩,堆積作用強。最終導致河道天然裁彎取直,①、③錯誤。②、④正確。D②④正確,ABC錯誤。故選D。下圖中等高線(單位:m)示意一種堆積地貌。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5.圖示地貌是()A.沖積扇B.沙丘C.牛軛湖D.風蝕蘑菇16.圖示地貌區盛行風向是()A.西南風B.東北風C.東南風D.西北風〖答案〗15.B16.D〖解析〗【15題詳析】根據圖文信息可知,圖示地貌為新月型沙丘,由風力堆積作用形成,故選B。【16題詳析】沙丘的緩坡為迎風坡,陡坡為背風坡,等高線稀疏為緩坡,等高線密集為陡坡,故風向應該為西北風,故選D。第Ⅱ卷非選擇題二、綜合題(共52分)17.閱讀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科學家利用各種辦法尋找“地外文明”,在人類發射的宇宙探測器上,攜帶了“人類信息圖”,介紹了人類與地球最基本的情況;還把各民族的經典音樂放在太空中不斷播放,以引起其他天體上生物的共鳴;在地球上修建了大容量的電磁波接收裝置,用來捕獲來自“地外文明”的電磁波……2014年是利用科學尋找外星生命的第54年,下列兩幅圖是英國科學家霍金構想的外星人的樣子。材料二設想在距離地球50萬億千米(5.29光年)的地方有一顆存在生命物質的行星。有一天,地球上某太空信息接收站收到了該行星發來的求救信號:“親愛的外星朋友,你們好!我們是X星球上的居民,我們的星球將于10年后毀滅,因此我們打算移居外星球。貴星球可以接納我們嗎?”(1)請向外星人描述你在宇宙中的位置。(2)有人看到材料二中的信息后悲觀地說:“我們不用給X星球上的居民發信號了。”他為什么這樣說。(3)如果X星球上真有地外文明,推測該星球自身應該具備的基本條件。〖答案〗(1)①位于銀河系中的太陽系②位于太陽系八顆行星中距離太陽由近及遠的第三顆行星(地球)。(2)因為X星球距離地球約5.29光年,信息從該星球傳到地球已用了5年多的時間,當地球上的信息傳到該星球時,時間已是10年以后了,那時該星球已經毀滅。(3)①充足的水分②恰到好處的大氣厚度和大氣成分③適宜的光照和溫度范圍等。〖解析〗本題以地外文明為材料,設置3道小題,涉及太陽系以及地球存在生命條件等相關知識點,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體現了區域認知、綜合思維的地理學科核心素養。【小問1詳析】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是在銀河系的太陽系中,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中距離太陽第三近的行星。【小問2詳析】根據材料,X星球將于10年后毀滅,而該星球距離地球5.29光年,地球上某太空信息接收站收到了該行星發來的求救信號已經花費了5年多時間,從地球發出信號到達該星球時,還需要5年多時間,這樣地球信息到達該星球已經是10年以后了,那時該星球已經毀滅了,所以沒有必要再發送信號了。【小問3詳析】如果X星球上真有地外文明,應與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條件相似,該星球應具備的基本條件是:充足的水分、恰到好處的大氣厚度和大氣成分、適宜的光照和溫度范圍等。18.閱讀下列材料,完成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成語“蜀犬吠日”出自唐·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屈子賦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聞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則犬吠。”意思是說屈原曾經作賦說:“邑犬之群吠兮,吠所怪也。”我過去聽說庸和蜀地以南的地區,經常下雨,很少見到太陽,太陽一出來,狗便狂叫不止。材料二我國太陽能分布示意圖(1)描述我國太陽能的空間分布特點。(2)簡述A地區太陽能較豐富的原因。(3)說出在ABCD幾大區域中,“蜀犬吠日”現象發生的地區,并解釋這一現象形成的原因。〖答案〗(1)①空間分布不均②西部地區多,東部地區少③青藏高原和西北地區較豐富,四川盆地較貧乏。(2)①A地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大氣稀薄②晴天多。(3)C區域。原因:①C區域位于四川盆地,地形閉塞,水汽不易擴散②氣候濕潤,降水多,多云霧。〖解析〗本題以成語“蜀犬吠日”和我國太陽能分布示意圖為材料,設置3道小題,涉及太陽輻射的分布規律、影響太陽輻射的因素等相關知識點,考查學生獲取與解讀地理信息、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描述和闡釋地理事物的能力,培養學生綜合思維、區域認知、人地協調觀等地理核心素養。【小問1詳析】結合圖示數值信息可知,我國太陽輻射空間分布不均;整體而言,西部地區多,東部地區較少,北部地區較多,南部地區較少;圖示區域內,青藏地區和西北地區較豐富,四川盆地最缺乏。【小問2詳析】讀圖可知,A地區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大氣稀薄,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較少,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較多;晴天多,降水少,光照充足,日照時間長等。【小問3詳析】“蜀犬吠日”現象發生的地區是C區域所在的四川盆地。四川盆地為盆地地形,四周高中間低,不利于水汽擴散;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較多,水汽充足,空氣潮濕,陰雨天多;云霧多,白天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強,造成日照時間短,日照強度弱等。19.讀下圖,完成下列問題。(1)說出圖甲、圖乙的地貌名稱。(2)若圖甲、乙兩種地貌在圖丙中都有分布,則其對應點分別是什么。(3)河流流出山口,隨河流流速的減慢,河流攜帶的泥沙會沉積下來,判斷圖甲中A至B區域沉積物顆粒直徑大小差異,并說明理由。〖答案〗(1)甲——洪(沖)積扇;乙——三角洲(2)甲——B;乙——A(3)差異:A區域沉積物顆粒直徑大于B區域沉積物顆粒直徑。理由:河流流出山口后,地勢變得平緩,流速減慢,顆粒大、密度大的物質先沉積,顆粒小、密度小的物質后沉積。〖解析〗本題以地貌景觀圖和等高線地形圖為材料,設置3道小題,涉及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和流水沉積地貌等相關知識點,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體現區域認知、綜合思維的學科素養。【小問1詳析】從地貌上看,圖甲位于河流出山口是洪(沖)積扇,圖乙位于河流入海口是三角洲,二者都是河流堆積地貌。【小問2詳析】甲地貌是沖積扇,主要分布在河流出山口,對應丙圖中的B處,乙地貌是三角洲,主要分布在河流入海口,對應丙圖中的A處。【小問3詳析】河流流出山口,隨河流流速的減慢,河流攜帶的泥沙會沉積下來,圖甲中A區域位于B區域隨著河流流速的減慢,河流的攜帶能力會下降,顆粒大、密度大的物質先沉積;顆粒小、密度小的物質后沉積;故A區域沉積物顆粒直徑大于B區域沉積物顆粒直徑。20.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詩經》記載,西周時期庫布齊草原上出現了朔方古城。目前庫布齊沙漠是中國第七大沙漠,新中國成立初期,庫布齊沙漠每年向黃河推進數十米,泥沙進入黃河1.6億噸。從1988年開始,庫布齊沙漠實施沙棘生態建設工程,采用“農戶+基地+龍頭企業”的林沙產業發展模式,大力發展沙棘產業,實現了生態生計兼顧、治沙致富共贏。這種“庫布齊模式”獲得了聯合國大獎。沙棘喜光,抗嚴寒和風沙,耐干旱和高溫,根系發達,對土壤適應性強。沙棘果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和保健功效,沙棘葉富含蛋白質。下圖示意庫布齊沙漠位置及區域降水分布。(1)庫布齊沙漠地區風沙活動頻繁,分析該地風沙活動頻繁的自然原因。(2)分析沙棘成為庫布齊沙漠風沙治理首選樹種的原因。(3)說明“庫布齊模式”對我國一些貧困地區脫貧致富的啟示。〖答案〗(1)①位于西北內陸,年降水量在400mm以下,氣候干旱②靠近冬季風發源地,冬春季節風力強勁③鄰近陰山洪積扇,靠近黃河,松散物多,沙源豐富。(2)①沙棘環境適應性強,沙棘喜光,抗嚴寒和風沙,耐干旱和高溫,適合干旱地區栽種②沙棘根系發達,能夠防風固沙、保持水土③沙棘的果實、葉子具有藥用價值和保健功效,經濟價值高。(3)①加大政策扶持,增加資金和科技投入,治理環境,改善生態環境質量②因地制宜,發展特色農業,提高農民收入,改善農民生計③吸引相關企業落戶,對農產品進行深加工,延長產業鏈,提高附加值,幫助農民致富。〖解析〗本題以庫布齊沙漠為材料,設置3道小題,涉及沙漠化的原因、治理沙漠的措施等相關知識點,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體現區域認知、綜合思維的學科素養。【小問1詳析】讀圖可知,庫布齊沙漠地處內蒙古高原,位于我國西北內陸地區,年降水量小于400mm,降水少,氣候干旱;距離冬季風源地較近,受冬季風影響大,冬春季節風力強勁;靠近陰山洪積扇和黃河,地表多松散沉積物,沙源豐富;植被覆蓋率低等。【小問2詳析】據材料“沙棘喜光,抗嚴寒和風沙,耐干旱和高溫,根系發達,對土壤適應性強”可知,沙棘耐干旱、抗嚴寒和風沙強,地區適應性強,易于存活,適合干旱地區栽種;沙棘根系發達,防風固沙、保持水土效果明顯;“沙棘果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和保健功效,沙棘葉富含蛋白質”可知,沙棘的蛋白質含量高,具有藥用價值和保健功能,經濟價值高等。【小問3詳析】“庫布齊模式”對我國一些貧困地區脫貧致富的啟示應從政策、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等方面考慮。可以加大政策扶持,增加資金投入和科技研發投入,采取多種措施治理生態環境,改善環境條件,提高環境質量;因地制宜,發展特色農業,提高農民收入,改善農民生活狀態;采用“農戶+基地+龍頭企業”的發展模式,吸引相關企業落戶,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延長產業鏈,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增加農民就業,提高收入,幫助農民致富等。貴州省貴陽市烏當區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10月聯考時間:75分鐘;滿分:100分注意事項:1.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第Ⅰ卷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回答第Ⅱ卷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4.測試范圍:必修第一冊第一章至第二章第二節。5.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第Ⅰ卷選擇題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下圖為衛星拍攝的冰山照片。圖片顯示R冰山(69°24′S,100°12′E)已經從南極大陸邊緣厚冰層中解體出來。目前,R冰山正在向該地區的東部海域緩緩移動。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監測R冰山移動方向和速度最好采用()A.飛機跟蹤B.地理信息系統C.遙感技術D.全球導航衛星系統2.對冰山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對移動的方向進行預測主要是應用()A.GISB.GNSSC.RSD.電子地圖〖答案〗1.C2.A〖解析〗【1題詳析】冰山與周圍海水相比,溫度和性質差異大,可以利用遙感技術所獲得的影像可以迅速獲知冰山的移動方向和速度,所以適合采用遙感技術進行跟蹤研究,C符合題意;監測R冰山移動方向和速度需要較長時間,不適合用飛機跟蹤,不借助遙感技術,飛機跟蹤無法監測R冰山移動方向和速度,排除A;地理信息系統不具有直接監測功能,排除B;全球導航衛星系統不具有監測冰山移動功能,排除D。故選C。【2題詳析】對地理信息進行分析評估和預測的信息技術主要是地理信息系統,即GIS,A符合題意;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NSS)、遙感技術(RS)和電子地圖不具有強大的分析評估和預測功能,不能對對冰山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對移動的方向進行預測,排除B、C、D。故選A。2022年11月8日,某校地理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天文觀測,觀看月全食現象。月全食是當月球、地球、太陽完全在一條直線上的時候,整個月球全部走進地球的影子里,月球表面昏暗的現象。下圖為月全食形成示意。據此完成下面小題。3.圖中體現最低一級的天體系統名稱是()A.太陽系B.地月系C.銀河系D.河外星系4.與月球相比,地球上存在高級智慧生命的條件有()A.穩定的太陽光照B.適合生物生存的大氣C.安全的運行軌道D.固體巖石組成的地殼〖答案〗3.B4.B〖解析〗【3題詳析】讀圖,圖中出現太陽和地球、月球,可判斷圖中的天體系統有行星系統和恒星系統,最低一級的天體系統名稱是地月系,排除ACD,故選B。【4題詳析】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條件包括外部條件和地球自身條件,外部條件包括穩定的太陽光照和安全的運行軌道,這對于地球和月球來說,都具備,AC錯誤。地球自身條件包括適宜的溫度、適合生命呼吸的大氣和液態水,B正確。固體巖石組成的地殼不屬于生命存在的條件,D錯誤。故選B。2014年10月18日,美國宇航局的觀測記錄中太陽AR12192黑子活躍區出現了大面積的黑子群,并很快形成大片的黑斑,這也是近24年來較為強大的太陽黑子事件,美國宇航局的太陽觀測平臺探測到10個強大太陽耀斑穿過太陽盤面。據此完成下面小題。5.此次觀測到的太陽黑子發生在太陽大氣層的()A.光球層B.色球層C.日冕層D.太陽內部6.此次太陽活動可能產生的明顯影響不包括()A.無線電短波通信中斷B.信鴿迷失方向C.指南針失靈D.全球變暖〖答案〗5.A6.D〖解析〗【5題詳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太陽大氣層由里向外分為光球層、色球層、日冕層,太陽活動類型主要有太陽黑子、耀斑、日珥和太陽風等。其中太陽黑子出現在光球層,耀斑和日珥出現在色球層,太陽風出現在日冕層,A正確,BC錯誤;太陽內部發生著核聚變反應,是太陽輻射能量的源泉,太陽活動不發生在太陽內部,D錯誤。故選A。【6題詳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強大的太陽耀斑活動爆發時,拋出的強大的電磁波和高能帶電粒子流,影響地球的電離層,使無線電短波通信中斷,A正確,但不符合題意;有試驗表明,當鴿子受到其他磁場干擾時,就可能會迷失方向,而當太陽黑子爆發或發生“磁暴”時,信鴿可能會迷失方向,B正確,但不符合題意;耀斑爆發時發出的高能帶電粒子流干擾地球磁場,使指南針失靈,產生“磁暴”現象,C正確,但不符合題意;此次太陽活動對全球變暖沒有明顯影響,D錯誤,符合題意。故選D。2022年1月14日和15日,南太平洋島國湯加一座海底火山連續兩次劇烈噴發,將煙塵噴射至19.3km的高空。據此完成下面小題。7.此次火山噴發的物質來自()A.地殼B.上地幔C.地核D.下地幔8.此次火山煙塵噴發過程中,先后歷經的地球圈層是()A.水圈、巖石圈、生物圈B.大氣圈、巖石圈、生物圈C.巖石圈、水圈、大氣圈D.水圈、巖石圈、大氣圈〖答案〗7.B8.C〖解析〗【7題詳析】火山噴發的物質來自上地幔的上部的軟流層,B正確,ACD錯誤。故選B。【8題詳析】據材料“南太平洋島國湯加一座海底火山連續兩次劇烈噴發”可知,此次火山煙塵噴發過程中,首先從軟流層噴出進入巖石圈,然后經過水圈,最后進入大氣圈,C正確,ABD錯誤。故選C。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23年春節聯歡晚會》吉祥物形象“兔圓圓”正式亮相。這是春晚40年歷史上首個集納了無數大眾喜愛傾向、經過系統詳實的大數據調研所生成的春晚吉祥物IP。它們取自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科學家所發現的“安徽模鼠兔”化石生態復原形象,這是生活在安徽潛山距今約6200萬年的“兔祖先”,考古發現的重要頭骨化石上面就保存著大門齒。下圖示意部分的地質年代順序。據此完成下面小題。9.“安徽模鼠兔”生活的地質年代最可能是()A.泥盆紀B.二疊紀C.侏羅紀D.古近紀10.“安徽模鼠兔”生存的年代()A.被子植物大發展B.人類出現C.裸子植物極度興盛D.恐龍滅絕〖答案〗9.D10.A〖解析〗【9題詳析】材料信息表明,安徽模鼠兔生活在距今約6200萬年,根據所學地質年代表可知,距今6500萬年到距今2330萬年為古近紀,D符合題意;泥盆紀在距今4.6億年到距今3.6億年;侏羅紀在約公元前1億9960萬年到1億4550萬年;二疊紀在距今約2.99億年到距今2.5億年;排除ABC。故選D。【10題詳析】“安徽模鼠兔”生存的年代為古近紀,屬于新生代早期,此時為被子植物大發展時期,A對;人類出現在第四紀,排除B;裸子植物極度興盛的時代和恐龍走向滅絕為中生代,排除CD。故選A。河谷內河流侵蝕或沉積作用形成的階梯狀地形稱為河流階地。下圖示意某河流一河段的斷面。圖中①②③階地所處地層的礫石平均粒徑②最大、③最小。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1.①②③階地所處地層形成時期該河段流速()A.①>②>③B.②>①>③C.③>①>②D.③>②>①12.圖中①②③階地的形成過程是()A.一直下切侵蝕B.先侵蝕后沉積C.先沉積后侵蝕D.不斷分層沉積〖答案〗11.B12.C〖解析〗【11題詳析】根據材料中“①②③階地所處地層的礫石平均粒徑②最大、③最小”可知,②時期流速最大,粒徑大的沉積物被搬運至此沉積,③時期河流流速最小,河流的搬運能力較弱,粒徑小的顆粒物在此沉積,所以該處河流在不同時期的流速為②>①>③,B正確,ACD錯誤。故選B。【12題詳析】根據材料和圖中信息,①②③階地皆為沉積地層,先受沉積作用;在形成后期階地時,河流下切深度較前期階地下切深度小,河谷底部仍保留早期沉積物,所以形成過程是先沉積,后侵蝕,C正確,ABD錯誤。故選C。牛軛湖為河曲發展過程中天然裁彎取直而形成的河道遺跡湖。下圖為江漢平原牛軛湖自然演化的三個不同階段。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3.江漢平原牛軛湖自然演化的三個不同階段,排序正確的是()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①③D.③②①14.形成牛軛湖的主要自然作用是()①地轉偏向力的影響②水流慣性作用的影響③凸岸侵蝕、凹岸堆積④凹岸侵蝕、凸岸堆積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13.B14.D〖解析〗【13題詳析】在平原地區流淌的河流,河曲發育,隨著流水對河岸的沖刷與侵蝕,河流愈來愈彎曲,最后導致河流自然截彎取直,河水由取直部位徑直流去,原來彎曲的河道被廢棄,形成湖泊,因這種湖泊的形狀恰似牛軛,故稱之為牛軛湖。讀圖根據“牛軛湖自然演化的三個不同階段”可知,圖①河流還沒有取直,圖③河水由取直部位徑直流去,圖②原來彎曲的河道被廢棄,形成湖泊,所以,牛軛湖自然演化的三個不同階段的先后排序為①③②,B正確,ACD錯誤。故選B。【14題詳析】河水在流動過程中,由于水流慣性作用的影響,大量水流沖向凹岸,凹岸流速快,侵蝕作用強;凸岸流速緩,堆積作用強。最終導致河道天然裁彎取直,①、③錯誤。②、④正確。D②④正確,ABC錯誤。故選D。下圖中等高線(單位:m)示意一種堆積地貌。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5.圖示地貌是()A.沖積扇B.沙丘C.牛軛湖D.風蝕蘑菇16.圖示地貌區盛行風向是()A.西南風B.東北風C.東南風D.西北風〖答案〗15.B16.D〖解析〗【15題詳析】根據圖文信息可知,圖示地貌為新月型沙丘,由風力堆積作用形成,故選B。【16題詳析】沙丘的緩坡為迎風坡,陡坡為背風坡,等高線稀疏為緩坡,等高線密集為陡坡,故風向應該為西北風,故選D。第Ⅱ卷非選擇題二、綜合題(共52分)17.閱讀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科學家利用各種辦法尋找“地外文明”,在人類發射的宇宙探測器上,攜帶了“人類信息圖”,介紹了人類與地球最基本的情況;還把各民族的經典音樂放在太空中不斷播放,以引起其他天體上生物的共鳴;在地球上修建了大容量的電磁波接收裝置,用來捕獲來自“地外文明”的電磁波……2014年是利用科學尋找外星生命的第54年,下列兩幅圖是英國科學家霍金構想的外星人的樣子。材料二設想在距離地球50萬億千米(5.29光年)的地方有一顆存在生命物質的行星。有一天,地球上某太空信息接收站收到了該行星發來的求救信號:“親愛的外星朋友,你們好!我們是X星球上的居民,我們的星球將于10年后毀滅,因此我們打算移居外星球。貴星球可以接納我們嗎?”(1)請向外星人描述你在宇宙中的位置。(2)有人看到材料二中的信息后悲觀地說:“我們不用給X星球上的居民發信號了。”他為什么這樣說。(3)如果X星球上真有地外文明,推測該星球自身應該具備的基本條件。〖答案〗(1)①位于銀河系中的太陽系②位于太陽系八顆行星中距離太陽由近及遠的第三顆行星(地球)。(2)因為X星球距離地球約5.29光年,信息從該星球傳到地球已用了5年多的時間,當地球上的信息傳到該星球時,時間已是10年以后了,那時該星球已經毀滅。(3)①充足的水分②恰到好處的大氣厚度和大氣成分③適宜的光照和溫度范圍等。〖解析〗本題以地外文明為材料,設置3道小題,涉及太陽系以及地球存在生命條件等相關知識點,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體現了區域認知、綜合思維的地理學科核心素養。【小問1詳析】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是在銀河系的太陽系中,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中距離太陽第三近的行星。【小問2詳析】根據材料,X星球將于10年后毀滅,而該星球距離地球5.29光年,地球上某太空信息接收站收到了該行星發來的求救信號已經花費了5年多時間,從地球發出信號到達該星球時,還需要5年多時間,這樣地球信息到達該星球已經是10年以后了,那時該星球已經毀滅了,所以沒有必要再發送信號了。【小問3詳析】如果X星球上真有地外文明,應與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條件相似,該星球應具備的基本條件是:充足的水分、恰到好處的大氣厚度和大氣成分、適宜的光照和溫度范圍等。18.閱讀下列材料,完成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成語“蜀犬吠日”出自唐·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屈子賦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聞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則犬吠。”意思是說屈原曾經作賦說:“邑犬之群吠兮,吠所怪也。”我過去聽說庸和蜀地以南的地區,經常下雨,很少見到太陽,太陽一出來,狗便狂叫不止。材料二我國太陽能分布示意圖(1)描述我國太陽能的空間分布特點。(2)簡述A地區太陽能較豐富的原因。(3)說出在ABCD幾大區域中,“蜀犬吠日”現象發生的地區,并解釋這一現象形成的原因。〖答案〗(1)①空間分布不均②西部地區多,東部地區少③青藏高原和西北地區較豐富,四川盆地較貧乏。(2)①A地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大氣稀薄②晴天多。(3)C區域。原因:①C區域位于四川盆地,地形閉塞,水汽不易擴散②氣候濕潤,降水多,多云霧。〖解析〗本題以成語“蜀犬吠日”和我國太陽能分布示意圖為材料,設置3道小題,涉及太陽輻射的分布規律、影響太陽輻射的因素等相關知識點,考查學生獲取與解讀地理信息、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描述和闡釋地理事物的能力,培養學生綜合思維、區域認知、人地協調觀等地理核心素養。【小問1詳析】結合圖示數值信息可知,我國太陽輻射空間分布不均;整體而言,西部地區多,東部地區較少,北部地區較多,南部地區較少;圖示區域內,青藏地區和西北地區較豐富,四川盆地最缺乏。【小問2詳析】讀圖可知,A地區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大氣稀薄,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較少,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較多;晴天多,降水少,光照充足,日照時間長等。【小問3詳析】“蜀犬吠日”現象發生的地區是C區域所在的四川盆地。四川盆地為盆地地形,四周高中間低,不利于水汽擴散;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較多,水汽充足,空氣潮濕,陰雨天多;云霧多,白天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強,造成日照時間短,日照強度弱等。19.讀下圖,完成下列問題。(1)說出圖甲、圖乙的地貌名稱。(2)若圖甲、乙兩種地貌在圖丙中都有分布,則其對應點分別是什么。(3)河流流出山口,隨河流流速的減慢,河流攜帶的泥沙會沉積下來,判斷圖甲中A至B區域沉積物顆粒直徑大小差異,并說明理由。〖答案〗(1)甲——洪(沖)積扇;乙——三角洲(2)甲——B;乙——A(3)差異:A區域沉積物顆粒直徑大于B區域沉積物顆粒直徑。理由:河流流出山口后,地勢變得平緩,流速減慢,顆粒大、密度大的物質先沉積,顆粒小、密度小的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重大稅務案件審理課件
- 酶工程濱州醫學院課件
- 2025年中國鋼鑄構件行業市場發展前景及發展趨勢與投資戰略研究報告
- 2023-2028年中國計算機機房建設行業發展前景預測及投資戰略咨詢報告
- 中國萬能式斷路器市場前景預測及行業投資潛力預測報告
- 郴州注冊消防工程師課件
- 中國運動型防護眼鏡行業發展監測及投資戰略咨詢報告
- 綏化風電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中國球場分隔網行業市場發展前景及發展趨勢與投資戰略研究報告(2024-2030)
- 2020-2025年中國食品和飲料加工設備市場供需格局及投資規劃研究報告
- 廣州市藝術中學招聘教師考試真題2024
- 工業自動化設備保修及維修管理措施
- 期末作文預測外研版七年級英語下冊
- 2025-2030中國兒童魚油行業銷售動態及競爭策略分析報告
- 統編版五年級升六年級語文暑期銜接《課外閱讀》專項測試卷及答案
- 小小理財家課件
- DB43-T 2622-2023 醫療導管標識管理規范
- 譯林版一年級下冊全冊英語知識點梳理
- 案場物業制度管理制度
- 護理事業十五五發展規劃(2026-2030)
- CJ/T 316-2009城鎮供水服務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