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共和東路設計PS-01第④3中密卵石:青灰色,飽和,卵石一般粒徑4~8cm,其母巖成分以巖漿巖為主,沉積巖次之,亞圓形,中等風化~微風化,卵石含量60%~70%,充填物為細砂。層厚約2.1~12.2m,層底高程介于500.21~509.73m之間。上述各土層的分布范圍及厚度變化情況詳見《工程地質縱(橫)斷面圖》。。3.4水文地質條件3.4.1地表水場地內地表水主要為附近關河支渠。場地距離關河支渠約1500m,該支流寬度約1.5~3.5m,水深0.8~1.5m,最深約2.0m。主要靠大氣降雨流入補給。對擬建道路無影響。3.4.2地下水擬建場地地下水類型主要為孔隙潛水。孔隙潛水主要賦存于第四系全新統沖積層((Q4al+pl)粉土、細砂及卵石層中。埋深一般4.4~5.5m,主要接受大氣降水及裂隙滲透,以大氣蒸發及側向低洼處排泄為主。本次勘察期間為枯水期,測得地下水位高程為515.21~516.13m。結合本區域水文地質調查成果及類似工程經驗,地下水位年變化幅度約1.5~2.0m。。粉土滲透系數約0.02m/d,細砂滲透系數為2m/d,卵石滲透系數約25m/d。3.5不良地質作用經鉆探揭露和區域地質資料:場地內無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縫、地面沉降等地質災害和不良地質作用,無如濱溝、防空洞及臨空面等對工程不利的埋藏物。場地內分布特殊性巖土有:素填土。①素填土:松散,稍濕,松散,主要成分為粉土,卵石含量約5~10%,卵石粒徑2~10cm;部分區域表層含大量植物根系,回填時間約1-2年,為欠固結土。3.6水、土腐蝕性評價(1)場地類別判定按《巖土工程勘察規范》(GB50021-2001,2009年版)附錄G及第12章相關條文判定:本擬建場地所屬環境類別為Ⅱ類,屬濕潤區強透水層中的地下水。(2)水對建筑材料的腐蝕性本次勘察在場地內采取鉆孔ZK5取水深度5.0m~5.2m,ZK14取水深度5.2m~5.4m的2組地下水進行水質簡析試驗。根據《巖土工程勘察規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第12.2.1條~第12.2.4條及附錄G:對Ⅱ類環境類型對混凝土結構的腐蝕性進行評價,具體判定過程如表2-1、表2-2、表2-3所示:地下水水樣(ZK5)腐蝕性一覽表表2-1分析項目p(Bz±)mg/LC(1/ZBZ±)mmol/LX(1/ZBZ±)%分析項目p(CaCO3)mg/L物理分析指標K++Na+30.821.3418.92總硬度286.6臭無Ca2+88.374.4162.26永久硬度17.7pH值7.25Mg2+16.001.3218.59暫時硬度268.9NH4+0.300.0160.23負硬度0.0總計135.57.08100.0總堿度268.9Cl-37.731.0615.03分析項目ρ(B)(mg/L)SO42-29.620.628.71礦化度(mg/L)368.6HCO3-327.85.3775.84游離CO214.89CO32-0.000.000.00侵蝕性CO20.00NO3-1.860.0300.42水化學分類:1HCO3-+Ca2+OH-0.000.000.00總計397.07.08100.0地下水水樣(ZK14)腐蝕性一覽表表2-2分析項目p(Bz±)mg/LC(1/ZBZ±)mmol/LX(1/ZBZ±)%分析項目p(CaCO3)mg/L物理分析指標K++Na+30.181.3117.77總硬度303.3臭無Ca2+89.214.4560.27永久硬度22.3pH值7.28Mg2+19.561.6121.79暫時硬度281.0NH4+0.220.0120.17負硬度0.0總計139.27.39100.0總堿度281.0Cl-41.701.1815.93分析項目ρ(B)(mg/L)SO42-27.420.577.73礦化度(mg/L)381.1HCO3-342.65.6176.02游離CO216.03CO32-0.000.000.00侵蝕性CO20.00NO3-1.490.0240.33水化學分類:1HCO3-+Ca2+OH-0.000.000.00總計413.27.39100.0水對混凝土結構及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的鋼筋腐蝕性評價表表2-3項目對比SO42-(mg/L)Mg2+(mg/L)礦化度(mg/L)PH值水中的CL-含量(mg/L)A長期浸水干濕交替判定標準微<300<2000<20000>6.5<10000<100弱300~15002000~300020000~500006.5~5.010000~20000100~500中1500~30003000~400050000~600005.0~4.0—500~5000強>3000>4000>60000<4.0—>5000分析結果及腐蝕性評價分析結果27.42~29.6216.00~19.56368.6~381.17.25~7.28/37.73~41.70腐蝕性評價微微微微微微根據《巖土工程勘察規范》(GB50021-2001)(2009年版)表12.2.1及表12.2.4,結合表2-1~表2-3分析,按照場地環境為Ⅱ類、干濕交替考慮,擬建場地地下水對混凝土結構及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的鋼筋具有微腐蝕性。(3)土對建筑材料的腐蝕性本次勘察取2組粉土進行土壤易溶鹽試驗,根據土腐蝕性分析報告成果,進行數理統計,根據《巖土工程勘察規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的相關規定進行評價,具體判定過程如表2-4、表2-5所示。土的腐蝕性分析測試成果數據表表2-4試驗編號鉆孔編號取土深度(m)水與土比例5:1Ca2+Mg2+Cl-HCO3-OH-CO32-SO42-pH(mg/kg土)(mg/kg土)(mg/kg土)(mg/kg土)(mg/kg土)(mg/kg土)(mg/kg土)T230508003T-ZK7-169.012.729.869.0280.50.00.035.07.75T230508006T-ZK17-175.212.739.875.2251.00.00.040.37.82土對混凝土結構及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的鋼筋腐蝕性評價表表2-5項目對比SO42-(mg/kg)Mg2+(mg/kg)PH值土中的CL-含量(mg/kg)AA判定標準微<450<3000>6.5<400弱450~22503000~45006.5~5.0400~750中2250~45004500~60005.0~4.0750~7500強>4500>6000<4.0>7500析結果及腐蝕性評價分析結果35.0~40.329.8~39.87.75~7.8269.0~75.2腐蝕性評價微微微微根據《巖土工程勘察規范》(GB50021-2001)(2009年版)表12.2.1及表12.2.4,結合表2-4、2-5,地基土對混凝土結構、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的鋼筋具微腐蝕性。3.7各巖土層的工程特性指標評價根據本次勘察野外鉆探成果,結合場地各土層的物理、力學指標統計結果,參照相關規范、標準對地基承載力的確定方法,并結合場地周邊類似工程建設經驗,提供場地各層地基土層的物理力學指標建議值如下表3-5所示:路基工程巖土物理力學指標建議值表3-5巖土名稱天然密度ρ(g/cm3)壓縮模量Es(MPa)快剪基底摩擦系數μ土釘的極限粘結強度標準值qsik(kPa)臨時開挖坡率承載力特征值(kPa)粘聚力C(kPa)內摩擦角φ(°)①素填土1.97*///0.35201:1.25~1:1.590②粉土1.787.349.5513.360.25251:1.25~1:1.595③細砂1.92*4.5*10*20*0.40*401:1.25~1:1.590(天然)80(飽和)④1松散卵石2.08*24/27*0.40*1001:1.25~1:1.5200④2稍密卵石2.12*29/30*0.42*1301:1~1:1.25320④3中密卵石2.30*35/33*0.45*1501:1~1:1.25380注:1、基底摩擦系數參見《建筑邊坡工程技術規范》(GB50330-2013)。2、上表土釘的極限粘結強度標準值qsik(kPa)僅可用于初步設計。3.8場地和地基土地震效應評價3.8.1地基土類型根據《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10)(2016年版)第4.1.3條相關規定,結合我公司在當地類似工程的物探成果資料:該場地分布的素填土、粉土屬于軟弱土;細砂屬中軟土;松散卵石、稍密卵石和中密卵石屬中硬土。3.8.2場地類別根據區域地質資料和本場地ZK10孔波速測試成果并結合成都市溫江區當地經驗,項目場地覆蓋層厚度大于20m,小于50m。根據《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10)(2016年版)4.1對場地剪切波速進行計算:①素填土剪切波速計算值Vs=137m/s、②粉土剪切波速計算值Vs=144m/s、③細砂剪切波速估算值Vs=130m/s、④1松散卵石剪切波速計算值Vs=285m/s、④2稍密卵石剪切波速計算值Vs=366m/s。④3中密卵石剪切波速計算值Vs=436m/s。根據波速報告及選取ZK2、ZK13按照《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10)(2016年版)的有關規定,對擬建場地土層的等效剪切波速Vse按下列公式進行計算:Vse=do/tt=(di/Vsi)式中:Vse——土層等效剪切波速(m/s);do——計算深度(m),取覆蓋層厚度和20m二者的較小值;t——剪切波速在地面至計算深度之間的傳播時間(s);di——計算深度范圍內第i土層的厚度(m);Vsi——計算深度范圍內第i層的剪切波速估算值(m/s);n——計算深度范圍內土層的分層數。計算結果列于下表。按《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10)(2016年版)中表4.1.3劃分場地土類型,表4.1.6劃分建筑場地類別,見表4-1。場地類型判別表表4-1鉆鉆孔項目ZK2ZK13備注等效剪切波速322.63270.29計算深度20.0m20.0m覆蓋層厚度界限值≥5≥5場地土類型中硬土中硬土建筑場地類別ⅡⅡ根據國家標準《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10)(2016年版)的有關規定按表4.1.3劃分場地土類型,按表4.1.6劃分建筑場地類別:擬建道路場地等效剪切波速估算值270.29~322.63m/s左右,覆蓋層厚度≥5,場地內地基土類型以中硬土為主,場地類別為Ⅱ類。3.8.3地基土液化評價根據《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10)(2016年版)4.3的劃定,擬建場溫江區涌泉街道地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抗震設計分組為第三組,需對細砂進行液化評價,場地分布的位于卵石層頂板以上的粉土粘粒含量均大于10%,應判為不液化土。擬建道路細砂層位于地面下15m范圍內,液化判別標準貫人錘擊數臨界值可按下式計算:式中:Ncr--液化判別標準貫人錘擊數臨界值;N0—液化判別標準貫人錘擊數基準值,可按表4.4-1采用;ds-飽和土標準貫入點深度(m);dw--地下水位(m);--黏粒含量百分率,當小于3或為砂土時,應采用3。依據《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10)(2016年版)液化判別標準貫入錘擊數基準值N0見下表4-2,計算結果列于下表4-3。液化判別標準貫入錘擊數基準值N0表4-2區劃圖上的特征周期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g)00.300.400.35681013160.40、0.45810121518液化判別標準貫入錘擊數臨界值表4-3孔號NcrN0dsdw液化等級ZK127.7282.43.03輕微液化ZK137.5682.23.03輕微液化ZK167.2883.13.03輕微液化ZK189.1285.43.03不液化經計算,鉆孔ZK12、ZK13、ZK16細砂輕微液化,鉆孔ZK18細砂不液化。詳見液化判別表4-3。3.8.4場地地震穩定性評價根據《巖土工程勘察規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第5.7.11條劃定,擬建場地所在的成都市溫江區涌泉街道的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擬建場地勘探深度范圍內無軟土分布。綜上本場地可不考慮震陷影響。無地震橫向擴展、崩塌和滑坡等影響場地地震穩定性的問題。3.8.5抗震地段的劃分根據《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10)(2016年版)表4.1.1、結合《建筑與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規范》(GB55002-2021)及擬建道路沿線地形地貌、地層巖性等分析,建筑抗震地段類別標準見表4-4。建筑抗震地段類別劃分標準表4-4地段類別地質、地形、地貌有利地段穩定基巖,堅硬土,開闊,平坦、密實、均勻的中硬土等。一般地段不屬于有利、不利和危險的地段。不利地段軟弱土,液化土,條狀突出的山嘴,高聳孤立的山丘,陡坡,陡坎,河岸和邊坡的邊緣,平面分布上成因、巖性、狀態明顯不均勻的土層(含古河道、疏松的斷層破碎帶、暗埋的塘浜溝谷和半填半挖地基),高含水量的可塑黃土,地表存在結構性裂縫等。危險地段地震時可能發生滑坡、崩塌、地陷、地裂、泥石流等及發震斷裂帶上可能發生地表錯位的部位。根據《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10)(2016年版)4.3的劃定,擬建場地所在的成都市溫江區涌泉街道的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基底存在軟弱土素填土、粉土和細砂,且細砂存在輕微液化~不液化現象。故擬建道路場地屬對建筑抗震不利地段。3.9工程地質條件評價擬建道路均為低填淺挖路段,以一般路基形式通過:K0+009.401~K0+331.970基底為②粉土;K0+381.970~K0+657.785基底為②粉土及③細砂。②粉土層位較穩定,層厚較大。基底以下厚度約1.2~3.6m,承載力特征值為95kPa。③細砂呈島狀分布,具有輕微液化~不液化,基底以下厚度約2.0~3.8m,承載力特征值為90kPa(天然)。在②粉土分布區域:由于②粉土松散,中壓縮性,承載力低,不能直接作為擬建道路基礎持力層。建議采用振沖加密、砂石樁或強夯等對粉土層進行處理,或對粉土層進行挖除后換填處理。粉土層可作為路基下臥層,如以粉土層作為路基下臥層,應進行軟弱下臥層驗算。在③細砂分布區域:由于③細砂承載力低且具有輕微液化性,不能直接作為擬建道路路基持力層。建議采用振沖加密、砂石樁或強夯等對細砂層進行處理,以提高細砂承載力及消除細砂層的液化影響。或對細砂層進行挖除后換填處理。以提高承載力及消除液化影響后的細砂層或換填處理后的地基作為道路路基持力層。細砂層可作為路基下臥層,如以細砂層作為路基下臥層,應進行軟弱下臥層驗算。擬建道路為過濕路基,對于城市次干道,應采取翻曬、換填、改良或設置隔水層等措施,改善其濕度狀況或適當提高路基回彈模量。4設計內容4.1抗震設計擬建場地所在地的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值為0.10g,抗震設防分組為第三組,地震反應譜特征周期0.45s。本工程管道的抗震設防類別為標準設防類,設計使用年限50年,排水結構安全等級為二級。根據《室外給水排水和燃氣熱力工程抗震設計規范》GB50032-2003,本次設計排水管采用II級鋼筋混凝土承插管,管道采用180°砂石基礎,管道接口為承插橡膠圈連接。雨水口聯絡管采用II級鋼筋混凝土承插管,管道采用360°混凝土滿包基礎,并沿管線每隔10m設置變形縫,縫寬為20mm,縫內填瀝青麻絮。排水檢查井均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要求鋼筋混凝土檢查井混凝土標號為C30;管道與檢查井之間柔性連接,見圖集號06MS201-2-56(五);毗鄰構筑物及構筑物連接的管道,當坐落在回填土上時,回填土應嚴格分層壓實,其壓實度應達到該回填土料最大壓實密度的95%—97%;其他按《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
50268—2008執行。4.2排水體制本工程排水體制采用雨、污水分流制,雨、污水管網分別自成體系。4.3雨水工程本項目雨水管管徑為d600~d1000,自西向東分段排放,設計雨水管沿道路順坡排放。K0+000~K0+356.97段雨水排入在建同耕西一巷d1200雨水管,K0+356.97~K0+707.785段雨水排入規劃五環路d1200雨水管,雨水最終排入官河支渠。由于五環路建設時間待定,為解決K0+356.97~K0+707.785段雨水的臨時排放問題,本項目與同耕西一巷雨水管連通,道路雨水臨時倒排入同耕西一巷d1200雨水管。雨水匯水面積圖1)雨水設計流量計算:本項目采用成都地區暴雨強度公式進行雨水管渠計算。雨水設計流量:Q=qΨF=167iΨF式中Q—雨水設計流量(L/s);q—設計暴雨強度(L/s·ha);Ψ—徑流量系數;F—匯水面積(ha);i—降雨強度(mm/min)。暴雨強度公式采用成都市暴雨強度公式(修訂):式中p-暴雨重現期:P=5年;t-設計降雨歷時:t=t1+t2(min);t1-地面集水時間,本次設計取t1=10min;t2-管渠內雨水流行時間,通過計算求得。《室外排水設計標準》(GB50014-2021)對于徑流系數按地面種類情況給出了地面徑流系數,并按區域的建筑物密度情況給出了綜合徑流系數,綜合徑流系數表見下表。綜合徑流系數表區域情況Ψ城市建筑密集區0.60~0.7城市建筑較密集區0.45~0.6城市建筑稀疏區0.20~0.45本項目的綜合徑流系數取Ψ=0.70。2)管道流速:雨水管道在設計充滿度下的最小流速為0.75m/s。雨水管道最大設計流速為5m/s。3)管位新建雨水管沿道路布置,管位詳見《管線綜合標準橫斷面圖》。4.4污水工程本項目污水管管徑為d500,自西向東分段排放,設計污水管沿道路順坡排放。K0+000~K0+356.97段污水排入在建同耕西一巷d500污水管,K0+356.97~K0+707.785段污水排入規劃五環路d1000污水管。由于五環路建設時間待定,為解決K0+356.97~K0+707.785段污水的臨時排放問題,沿規劃五環路至涌泉六街段新建d500臨時污水管,本項目污水排入涌泉六街現狀d1500污水管,污水最終排入溫江城市污水處理廠。污水服務面積圖1)污水設計流量計算:污水設計流量:污水設計流量按單位面積定額法計算。污水流量單位面積定額指標為:1.3L/(s·ha)。污水設計流量計算公式:Q=1.3F*Kz式中:Q—污水設計流量(L/s);F—服務面積(ha);Kz—綜合生活污水量變化系數。2)管道流速:污水管道在設計充滿度下的最小流速為0.6m/s。污水管道最大設計流速為5m/s。3)管位新建污水管沿道路布置,管位詳見《管線綜合標準橫斷面圖》。4.5水力計算1)雨水管道水力計算雨水管道水力計算表線路匯水面積徑流設計降雨設計匯設計管渠管段編號長度本段面積轉輸面積累計面積系數重現期歷時(min)強度水流量D設計I設計v排水能力Q起迄(m)(ha)(ha)(ha)Ψa匯流時間管內流行時間(L/s.ha)(L/s)(mm)(m/s)(L/s)2345678111213141516171819K0+000K0+3573394.30.04.30.75104.41302.09909.2910000.00151.18926.30K0+357K0+7073322.80.02.80.75104.60300.73589.428000.0021.18592.832)污水管道水力計算污水管道水力計算表管段編號管段編號管道長度污水面積定額本段面積轉輸面積總面積平均流量Q總變化系數Kz計算流量Q'管徑D實際充滿度管道坡度I流速V排水能力Q起迄(m)(L/s·ha)(ha)(ha)(ha)(L/s)(L/s)(mm)h/d(m/s)(L/s)123456789101112131415K0+000K0+3573121.34.30815.05000.190.0030.60160.79K0+357K0+707327.19.22.5723.75000.240.0030.66160.79
4.6管材選用本次設計管道均采用Ⅱ級鋼筋混凝土承插管,鋼筋混凝土排水管成品必須符合《混凝土及鋼筋混凝土排水管》(GB/T11836-2009)要求。雨水管的粗糙系數n=0.013,污水管的粗糙系數n=0.014。4.7管道接口及基礎1)管道接口管道為360°混凝土滿包基礎時,采用Ⅱ級鋼筋混凝土承插管,接口為鋼絲網水泥沙漿帶接口,參見06MS201;管道為180°砂石基礎時,采用Ⅱ級鋼筋混凝土承插管,接口為橡膠圈接口,參見06MS201。2)管道基礎①地基條件:管道基礎置于密實的原狀土層上。要求地基承載力≥100Kpa,如遇流砂、淤泥、松散雜填土及回填土等軟弱地基時,應采取加固措施,使其達到設計要求的承載力。②排水管道的覆土0.7m≤H≤6.0m時,基礎采用180°砂石基礎,做法詳06MS201-1/11頁;排水管道的覆土H<0.7m或H>6.0m時,管道采用360°混凝土滿包基礎,做法詳《管道滿包加固大樣圖》。基礎并沿管線每隔10m設置變形縫,縫寬為20mm,縫內填瀝青麻絮。5排水構筑物5.1檢查井1、管道交匯處、轉彎處、管徑或坡度改變處、跌水處以及直線管段上每隔一定距離設置檢查井,檢查井均采用鋼筋混凝土檢查井。2、本次設計檢查井井蓋、蓋座均采用球墨鑄鐵鑄鐵成品。檢查井井蓋荷載等級必須符合國家強制性標準《檢查井蓋GB/T23858-2009》、《成都市城市道路各類地下管線檢查井、井圈、井蓋設計施工補充規定》(2012年版)、《成都市城市管理局等六個單位關于印發<成都市城市道路橋梁檢查井蓋監督管理技術規定(暫行)>的通知》(成城發【2012】241號文)、《球墨鑄鐵可調式防沉降檢查井蓋》(DB510100/T203-2016)及《成都市城市道路人行道球墨鑄鐵方形井蓋監督管理技術規定》(2017.12)(成井蓋辦〔2017〕14號)。本次設計采用“五防”(防響、防跳、防盜、防墜落、防位移)且外開180°開啟式檢查井蓋。按其承載能力,綠化帶、人行道上最低選用C250類型,車行道上最低選用D400類型;人行道上檢查井井蓋采用球墨鑄鐵方形井蓋,做法詳見《成都市城市道路人行道球墨鑄鐵方形井蓋監督管理技術規定》(2017.12)(成井蓋辦〔2017〕14號)。車行道上選用重型球墨鑄鐵井蓋檢查井蓋,做法詳見《球墨鑄鐵可調式防沉降檢查井蓋》(DB510100/T203-2016)(即PS-15)。1)檢查井采用混凝土澆筑,其作法詳見國標圖集《鋼筋混凝土及磚砌排水檢查井》(20S515)。2)車行道下檢查井周邊100cm范圍內采用5%水穩碎石,自井底至道路結構層底。3)為防止人員墜落,排水檢查井應設置防墜網等防墜落措施。檢查井井深≥1.0m時應安裝防墜裝置;井深>3m宜安裝雙層防墜裝置。4)雙層防墜裝置宜采用柔性和剛性結合的方式,剛性防墜裝置安裝在上,柔性防墜裝置安裝在下,安裝間距100mm~250mm。5)檢查井與管道連接處的下部120°范圍采用大坍落度的C15砼振搗充填,長度1m。5.2雨水口本項目基本為每隔30米左右設置雨水口。采用混凝土偏溝式雙箅雨水口,道路交叉口的雨水口應放在交叉路口的最低點,其最低點位置詳見有關的道路交叉口的豎向設計圖。水箅子采用660mm×340mm×120球墨鑄鐵可調式防沉降雨水箅子,并應符合《球墨鑄鐵可調式防沉降檢查井蓋》(DB510100T203-2016)。雨水口連接管為鋼筋混凝土承插管,管徑為d300,坡度均為0.01;雨水口井深=1.0m。雨水箅、座荷載等級與道路設計荷載等級一致。雨水口位置要安裝正確。嚴格按室外排水設計規范要求:與設計路面均勻順接,以利進水。若因道路縱坡調整等原因致使道路最低點發生變化,雨水口必須隨之調整至新的最低點或者咋最低點增設雨水口。6排水管槽開挖及支護6.1溝槽開挖1、溝槽開挖邊坡系數m視地質情況、開挖深度而定。除執行地勘報告建議值外,還需要按《四川省市政工程計價定額》有關規定執行。2、排水管道基底標高位于路床標高之上時,應在溝槽區域寬度范圍內先回填至管頂標高以上0.5m再開挖;位于路床標高以下時,則應先開挖溝槽,再進行回填。,做法詳見《溝槽開挖回填示意圖》。基坑深度超過3米,應由施工單位編制專項方案,超過5米的深基坑專項方案應通過專家評審。6.2溝槽回填1、密實度要求:胸腔及管頂回填土應在管座混凝土強度達到5Mpa以上才可進行;溝槽兩側應同時回填,兩側高差不得超過30cm。管頂50cm以上直至道路墊層底部范圍內應逐層整平夯實及碾壓,回填材料應對稱運入槽內,嚴禁用機械推土回填。管道回填土壓實度詳見《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68-2008)表4.6.3-1和表4.6.3-2。2、回填材料:一般情況下,采用開挖料回填;當遇到軟土地層時,則采用連砂石換填。回填材料中不得含有有機物、淤泥、樹根、草皮及其腐植物、玻璃瓶以及直徑大于20mm的硬物。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數大于26的細粒土不能直接作為溝槽回填材料,控制填料含水量不大于最佳含水量20%;當土的含水量過高時,應采取晾曬或摻入石灰、水泥、粉煤灰等材料進行處治。遇地下水或雨后施工必須先排水再分層隨填隨壓密實;杜絕帶水回填或水夯法施工。在雨季施工、工期緊張、降水困難時,設計建議采用連砂石回填,但須由業主、監理等各方現場確定。3、回填作業規定:溝槽回填從管底基礎部分開始到管頂以上500mm范圍內,采用砂礫石回填,必須采用人工回填;管頂500mm以上部位,采用合格的原狀土,可采用機械從管道軸線兩側同時夯實;每層回填高度應不大于200mm。溝槽回填做法詳見《溝槽開挖回填示意圖》和《管道基礎做法示意圖》。6.3溝槽換填根據地勘報告,所有雨水口聯絡管和雨水管以及W1~W3、W7~W12段污水管基礎位于素填土、粉土和細砂范圍內,不滿足管道基礎承載力要求,但道路專業已將全部不良地質換為合格土,則排水專業不計此部分工程量。7危大工程設計相關內容1、給排水溝槽基坑安全等級為三級,設計使用年限為一年。溝槽坡頂2米內禁止堆放土方及材料。2、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管理,須按照四川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2018年12月14日頒布的《四川省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管理規定實施細則》執行。3、本工程涉及的危大工程及超過一定規模的危大工程和相應的安全意見詳見危大工程清單。4、施工單位應當在危大工程施工前組織工程技術人員編制專項方案。5、專項方案的主要內容應當包括:工程概況、編制依據、施工計劃、施工工藝技術、施工安全保證措施、施工管理及作業人員配備和分工、驗收要求:驗收標準、驗收程序、驗收人員等、應急處置措施、計算書及相關施工圖紙、編制人員、審核人員名單、技術職稱、職務等情況。6、專項方案應當由施工單位技術部門組織本單位施工技術、安全、質量等部門的專業技術人員進行審核,經審核通過的,由施工單位技術負責人審核簽字并加蓋單位公章,報項目總監理工程師審查簽字,并加蓋執業資格注冊章后方可實施。7、對于超過一定規模的危大工程,施工單位應當組織召開專家論證會對專項方案進行論證。8、超過一定規模的危大工程專項方案專家論證的主要內容應當包括:專項方案內容是否完整、可行;專項方案計算書和驗算依據、施工圖是否符合有關標準規范;專項方案是否滿足現場實際情況,并能夠確保施工安全。9、施工單位應當在施工現場顯著位置公告危大工程名稱、部位、施工時間、具體責任人員和投訴電話等,并在危險區域設置安全警示標志。10、專項方案實施前,方案編制人員或項目技術負責人應當向施工現場管理人員進行方案交底,施工現場管理人員應當向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并由雙方和項目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共同簽字確認。11、施工單位應當嚴格按照專項方案組織施工,不得擅自修改專項方案。因規劃調整、設計變更等原因確需調整的,修改后的專項方案應當按照本規定重新審核和論證。12、對于按照規定需要進行第三方監測的危大工程,建設單位應當委托具有相應勘察資質的單位進行監測。13、施工單位和監理單位應對照專項方案和標準、規范、操作規程的要求對危大工程進行驗收,并記錄存檔。14、危大工程發生險情或者事故時,施工單位應當立即采取應急處置措施,并報告工程所在地地方人民政府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建設單位應組織勘察、設計、監理等單位積極配合施工單位開展應急搶險工作。15、施工、監理單位應當建立危大工程安全管理檔案。基坑工程危大工程清單:1、范圍:開挖深度超過3m(含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寵物醫生助理(檢驗)考試試卷及答案
- 環境監測員(水質監測)崗位面試問題及答案
- 股權質押貸款風險控制及處置合同模板
- 文化產業股權置換與版權授權合作協議
- 股權激勵方案與分配實施合同
- 高科技企業股權轉讓意向金合同范本
- 生物醫藥研發股權轉讓及臨床試驗合作協議參考樣本
- 跨區域股權置換及債權債務轉移的綜合性合同
- 互聯網時代股權激勵與員工持股計劃范本
- 股權代持解除及轉讓權益變更及補充協議
- 閥門設計計算書(帶公式)
- 新蘇科版七年級下冊初中數學全冊教案
- DB44∕T 721-2010 通信鋼管塔(鐵塔)高處作業安全防護技術規范
- nm1系列塑料外殼式斷路器樣本
- 課程實施與課程評價課件(PPT 40頁)
- TSG Z7002-2022 特種設備檢測機構核準規則
- 數學建模試卷分析
- 河南某高速公路日常養護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方案
- 《干部履歷表》(電子版)
- 高一物理學案(必修1)
- 保密工作臺賬實用表格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