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安全應急預案_第1頁
野外安全應急預案_第2頁
野外安全應急預案_第3頁
野外安全應急預案_第4頁
野外安全應急預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泥石流災害與避險提示:前往山區溝谷開展野外地質工作時,應事先了解當地近期天氣情況和地質災害預報,盡量避免大雨或連續陰雨天氣前往山區溝谷。1.泥石流的發生時間(1)連續長時間的降雨之后,有可能會發生泥石流。暴雨過后山谷中若出現雷鳴般的聲響,預示有泥石流發生。(2)河流突然斷流或水勢突然加大,并夾雜有較多雜草、樹木,深谷或溝內傳來類似火車的轟鳴或悶雷般的聲音,溝谷深處突然變得昏暗,還有輕微的震動感,這些跡象都能確認溝谷上游已發生泥石流。2.遭遇泥石流時的逃生技巧(1)沿山谷徒步時,一旦遭遇大雨,要迅速轉移到安全的高地,不要在谷底過多停留。(2)注意觀察周圍環境,特別留意是否聽到遠處山谷傳來打雷般聲響,如聽到要高度警惕,這可能是泥石流將至的征兆。(3)選擇最短、最安全的路徑向溝谷兩側山坡或高地跑,切忌順著泥石流前進方向奔跑;不要停留在坡度大、土層厚的凹處;不要上樹躲避,因為泥石流可掃除沿途一切障礙;避開河(溝)道彎曲的凹岸或地方狹小高度又低的凸岸;不要躲在陡峭的山體下,防止坡面泥石流或崩塌的發生。蛭類傷害的預防與處理水蛭,提倡30-60mm,寬4-8mm;腹背扁;體色背黑褐,腹黃褐;整體密生環紋;體前體后各有一個吸盤,前吸盤中有口,口腔內有三個半圓形的顎片,可以割破皮膚。在吸血的同時,水蛭唾液腺能分泌抗凝血酶和血管擴張素,使傷口流血不止。在河流、湖泊、池塘、水田等水域,可能存在水蛭。涉水時應注意。除了生活在水中的水蛭外,還有陸生旱蛭,常棲息在山林的草叢和灌木中,也會吸血。水蛭人體上的旱蛭1.預防水蛭措施(1)水中活動不可赤腳。(2)經常檢查浸水肢體。(3)煙蒂泡水,涂抹身體(干擾水蛭化學感受器)。2.預防旱蛭的措施(1)服裝沒有開放點。(2)穿越林地后,及時檢查。(3)用煙蒂、香水等氣味干擾其化學感受器。3.被水蛭或旱蛭叮咬的處理方法(1)被叮咬時,不要用手直接拽下。可以用手或其他扁平物拍打,或用煙頭、打火機烤。(2)用消毒水,或食鹽水,或清水沖洗傷口,然后用手壓法止血10min以上,或用繃帶加壓法包扎。蚊蟲叮咬傷害的預防與處理蚊蟲叮咬在人們眼里似乎不算什么傷害。但是野外蚊蟲還是必須要防范的。因為野外的蚊蟲不僅影響人們的休息,還會傳播疾病,如瘧疾、黃熱病等。1.預防措施(1)在沒有任何防護條件時,可用泥漿涂抹身體裸露部分防止蚊蟲叮咬。(2)在室內,應點蚊香驅趕蚊蟲。(3)外出時,應在裸露部位噴灑驅蚊花露水。(4)進入草從前,盡量少暴露體表。2.蚊蟲叮咬處理方法(1)蚊蟲唾液腺為酸性,可用肥皂水等堿性液體涂抹叮咬處。(2)涂抹蚊蟲叮咬藥水。蛇咬傷的預防與處理1.預防措施(1)蛇怕風油精。(2)蛇是變溫動物,氣溫達到18度以上才出來活動。在比較涼的季節和早晨,蛇類要依靠太陽提高體溫,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它們會選擇較高樹上或草叢開闊處。蛇類耐饑餓,但不耐干渴,所以毒蛇一般喜歡棲息在離水源不遠的草叢中。在悶熱雨或雨后初晴時蛇經常出洞活動。雨前、雨后、洪水過后的時間內要特別注意防蛇。(3)蛇類對靜止的東西不敏感,喜歡攻擊活動物體。如果不幸與蛇相遇,不要突然移動,保持鎮靜,原地不動。若被蛇追逐時,應向山坡跑,或忽左忽右地轉彎跑,切勿直跑或直向下坡跑。在毒蛇比較多的區域,走路要小心,不要踩到蛇。(4)蛇類咬人以膝蓋以下為主,翻動石塊和草叢時則容易被咬到手。所以,在毒蛇比較多的區域活動,要穿上比較厚的鞋,并打上裹腿,這樣即使被咬到,也可減少傷害。徒手工作要格外小心。(5)如果迫不得已要殺死毒蛇,可取一根長棒,要具有良好的彈性,快速劈向其后腦。(6)對于蟒蛇,主要是防止被它纏繞。一般情況下,人類不過分接近蟒蛇是不會被傷害的。(7)避免在蛇鼠洞多、亂石堆或灌木從中扎營。營地周圍的雜草應鏟除干凈,另外,一條較深的排水溝也能較好的防止蛇蟲的入侵。在營地周圍撒上草木灰或水浸濕了的煙葉。(8)在使用包裹前要小心查看一遍,蛇類很可能就躲在下面。露營時應將帳篷拉鏈完全合上。睡前檢查床鋪,壓好帳篷,早晨起來檢查鞋子。萬一發現蛇,可迅速退后,保持一定距離。(9)若打地鋪,可用樹枝、樹葉或細竹墊鋪,盡量不要用雜草。臨睡前要先在地上敲打,清除爬上的昆蟲。醒來時,應首先仔細的察看身體周圍,否則附近若有蛇或昆蟲會被突然的活動驚動。(10)注意保持營地的清潔,所有垃圾必須及時掩埋。因為只要有星點的油脂,就有可能把螞蟻引來,螞蟻又會將蜥蜴引來,而蜥蜴又會把蛇引來。注意不要用火燒魚骨頭,這種氣味也會把蛇引來。2.專家提醒(1)剛孵化的小毒蛇,可能大蛇更毒;(2)個頭小的毒蛇,毒性不一定小;(3)被打傷的毒蛇,會更兇猛;(4)部分蛇毒發作,得幾個小時后,所以被某些毒蛇咬后可能不會立即感到劇痛;(5)很多野生毒蛇爬行敏捷;(6)遇毒蛇時,保持身體不動,或可避免毒蛇攻擊;(7)毒蛇的頭一般呈三角形或心形。但是單憑頭部是否呈三角形或者尾巴是否粗短,或者顏色是否鮮艷來區分毒蛇,這是不夠全面的。大多數毒蛇的顏色并不鮮艷。3.中毒癥狀(1)毒蛇咬傷的普遍癥狀一般表現為:局部充血、水腫,時間變長傷口逐漸變黑、傷口腫脹,附近淋巴結腫大。(2)如果是被神經毒液的毒蛇咬傷,一般表現為:傷口無紅腫跡象,稍感疼痛,主要反映是麻木。但很快就出現頭暈、發汗、胸悶、視覺模糊、低血壓、昏迷,最后因呼吸麻痹而死亡。(3)被血液毒素的毒蛇咬傷,一般表現為:傷口劇烈疼痛,有灼燒感,并伴有局部腫脹、水泡、發熱、流鼻血、尿血、吐血等癥狀,最后休克、循環衰竭導致死亡。(4)如果是混合毒液的毒蛇咬傷,上述兩方面的癥狀都可能出現,最后注意力多會下降。4.被蛇咬傷后處理方法(1)判斷:被咬后,首先要確定是否為毒蛇咬傷。被毒蛇咬的傷口,一般會出現上下各一對粗且深的牙痕,且傷口表面會潰爛,紅腫起泡;無毒蛇咬的傷口,有四行或二行鋸齒狀淺表而細小的牙痕。在多數情況下傷口可能模糊不清。在分不清是有毒蛇還是無毒蛇咬傷的情況下,應按毒蛇咬傷處理,馬上讓受傷者安靜下來,因為過多的活動會導致毒液迅速擴散。(2)結扎:將傷肢置于低的位置,爭取在被咬2~3分鐘內用橡皮帶或鞋帶、草繩、布條、藤類等,在傷口上方進行結扎。結扎傷口近心方向一端,阻值毒液擴散。被咬部位多為手、腳、小腿等部位,結扎部位一般為:手指,結扎指根;手掌,結扎手腕;小臂,結扎肘關節附近;足部,結扎腳踝;小腿,結扎膝關節。結扎的原則是:阻值淋巴液回流。因為蛇毒在淋巴液的擴散是快速的、致命的。結扎時間可以持續8-10個小時,并且每30分鐘要放松1-2分鐘以防止肢體肌肉壞死。如果這段時間不能送達醫院,要根據具體情況適當放松結扎部位,以防肌體壞死。在這個問題上,專家的意見也是不統一的,有人認為應當丟卒保車,寧可肌體壞死也不能讓毒液擴散;有人認為,一般的毒蛇咬傷可以治愈,大可不必犧牲肢體。(3)沖洗傷口:用清水反復沖洗傷口,任憑血液外流,邊沖洗邊從傷肢的近心端向傷口方向及周圍反復輕柔擠壓,促使毒液從傷口排出體外。周圍實在沒有水沖掉毒液的,緊急時可用人尿代替,但不可用酒精或酒沖洗傷口。(4)排除毒素:沖洗后,可用利器(如小刀等)沿毒蛇的牙痕作“一”字形縱切口或“十字形”切開,切口長約1~1.5厘米,其深度以達到皮膚下為止,要避開切中血管。如果手頭有罐頭瓶或水杯,可以用“拔火罐”的方法加快毒液排出。另一種方法是用燃燒的木炭灼燒傷口,因為高溫可以使毒液蛋白質變性,降低毒性。若手足被咬傷引起腫脹時,上肢者穿刺八邪穴(即四個手指指縫之間),下肢者穿刺八邪穴(即四個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