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塘村市級美麗鄉村建設項目-海綿城市設計專篇_第1頁
登塘村市級美麗鄉村建設項目-海綿城市設計專篇_第2頁
登塘村市級美麗鄉村建設項目-海綿城市設計專篇_第3頁
登塘村市級美麗鄉村建設項目-海綿城市設計專篇_第4頁
登塘村市級美麗鄉村建設項目-海綿城市設計專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登塘村市級美麗鄉村建設項目HM-01第1頁共8頁海綿城市設計說明專篇一、工程概述1、概況登塘村市級美麗鄉村建設項目,本次設計的主要內容為該區域改造道路的雨水排水設計。2、設計內容本項目海綿城市設計總體思路主要為:路緣石局部路段開口,樹池采用生態樹池,人行道采用透水磚,非機動車道和機動車道維持傳統設計路面,不進行透水路面設計。3、設計依據本項目設計主要依據如下:(1)本項目提供的方案設計圖紙;(2)本項目提供的勘察測繪圖紙;(3)《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南—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構建》(試行)(2014年10月);(4)《廣州市排水管理辦法》(2015年修正本);(5)《廣州市建設項目雨水徑流控制指引》;(6)《廣州市海綿城市專項規劃》(2016-2030);(7)《廣州市海綿市建設技術指引及標準圖集(試行)》(2017年);(8)《廣州市海綿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暫行辦法》;(9)《廣州市建設項目雨水徑流控制辦法》;(10)《廣州市建設項目海綿城市建設管控指標分類指引(試行)》(2020年10月);(11)《透水磚路面技術規程》(CJJ/T188-2012);(12)《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術規程》(CJJ/T190-2009);(13)《廣州市海綿城市規劃設計導則》(試行)》(2017年);(14)《廣州市海綿型道路建設技術指引(試行)》(2019年);(15)《廣州海綿城市建設工程施工與質量驗收標準(道路工程)(試行)》。4、設計原則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的設計應遵循以下原則:(1)海綿城市技術的規劃設計應確保場地或設施的安全;(2)尊重自然,順應自然,結合自然;(3)生態型的設施優先;(4)高效、經濟同時結合景觀;(5)小型、分散的設施優先,盡可能就地處理;(6)低成本、易于維護的設施優先;(7)盡可能減小不透水硬地面積;(8)結合實際,因地制宜。5、設計目標本項目為新建道路工程,根據廣州市最新的《廣州市建設項目海綿城市建設管控指標分類指引(試行)》,年徑流污染削減率要求達到50%以上,其他為鼓勵性指標。指標內容表表1-1序號一級指標二級指標新建(含擴建、成片改造)改建指標類型1年徑流總量控制率[1]≥70%/分類指導2城市面源污染控制年徑流污染削減率≥50%≥40%約束性3一般城市道路綠地率≥15%鼓勵性4園林道路綠地≥40%≥30%鼓勵性5廣場綠地率≥30%≥25%鼓勵性6人行道、自行車、步行道、室外停車場透水鋪裝[2]≥70%≥50%分類指導7單位硬化面積調蓄容積[3]≥500m3/ha分類指導8廣場可滲透地面率≥40%(除公園外)約束性9下沉綠地率[4]≥50%(除公園外)分類指導(1)道路工程中,年徑流總量控制率為鼓勵性指標;廣場類項目中為約束性指標。(2)若工程所在區域內有正式印發的相關鋪裝標準或指引要求的,透水鋪裝率可作為鼓勵性指標。(3)道路工程中,該項指標為鼓勵性指標;廣場類項目中為約束性指標。(4)道路工程中,側綠化帶寬度不小于2m的道路該指標為約束性指標,小于2m的道路該指標為鼓勵性;廣場類項目中為約束性指標。二、現狀分析1、場地現狀道路沿線主要為魚塘、苗圃、林地及廠房為主,地塊大部分位置已平整。2、自然地理條件(1)地形地貌路線所經過的地貌為珠江三角洲平原區,地形平坦,地勢較低,地面標高約7.3~8.4m,道路沿現狀傍雁路進行改造。其中傍雁路西側有一定開發,北側及東側相對開發相對較高,主要為住宅小區、居住用地,東側主要為農田、魚塘及學校為主。(2)氣象條件本項目所處地帶屬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光照充足,四季草木常青。境內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696.5mm,歷年最大降雨量為2864.7mm,歷年最小降雨量為1030.1mm,最大日降雨量為288.7mm,雨季集中在4~10月。相對濕度一般是81%~84%,其季節變化:1月份約為73%,4月偏南氣流活躍為86%,7月約為84%,10月約為79%。本項目屬沿海平原地區,風向以偏東或東南風為主,年平均風速2.4m/s。冬季1月,風向以偏北風為主;春季4月,風向不甚穩定,以南或東南風為主;夏季7月,盛行風向是東南風;秋季10月,以偏北風為主,全年少吹西風。各季的平均風速相差不大。由于太平洋熱帶氣團和印度洋赤道氣團的影響,每年6~9月常有臺風侵襲,區內主要災害性氣候為臺風伴暴雨及雨季洪澇害。3、工程地質條件本項目ZK-01~ZK-08與ZK-14~ZK-18已完成鉆孔,根據鉆孔柱狀圖,地質情況如下:構成場地的地層為:第四系人工填土層(Q4ml)、沖積層(Q4al)、殘積層(Q4el)、侏羅系基巖(J)和震旦系基巖(PZ1)。其巖性特征自上而下描述如下:(1)第四系人工填土層(Q4ml)①雜填土:雜填土:褐紅色、灰黃色,稍濕,稍壓實,主要由粘土、碎石等組成,多為泥質粉砂巖風化石。(2)第四系沖積層(Q4al)②1粉質黏土:粉質黏土:灰黃色、灰白色、灰褐色,濕,可塑,粘性較差。②2細砂:灰黃色、灰白色、灰色,飽和,松散-稍密,磨圓度較好,分選性較差,含少量粘土。②3粉質黏土:灰黃色、灰白色,濕,可塑,粘性較差。(3)第四系殘積層(Q4el)③1砂質粘性土:黃褐色、灰黃色、灰白色,稍濕,硬塑,粘性較差,為花崗巖風化殘積形成,遇水軟化、崩解。(4)風化花崗片麻巖④1全風化花崗巖:黃褐色、灰黃色,原巖風化劇烈,結構不可辯,巖芯呈堅硬土柱狀,遇水軟化、崩解。④2強風化花崗巖:灰黃色、灰白色,原巖風化強烈,結構稍可辨認,巖芯多呈堅硬土柱狀,30.6-32.7m多呈軟巖柱狀、巖性偏中風化,32.7-40.7m多呈土柱狀,40.7m以下多呈碎塊狀、塊狀土狀遇水易軟化、崩解,巖狀敲擊易碎。④3中風化花崗巖:灰白色,青灰色,花崗結構,塊狀構造,裂隙發育,巖芯多呈短柱狀、塊狀,巖質較硬,敲擊聲較清脆,局部巖性偏微風化。三、控制目標1、總體目標全面貫徹十八大以來中央以及省委、省政府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決策部署,以“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思路為指導,以“建設自然滲透、自然積存、自然凈化的海綿城市”為核心,提升廣州城市雨洪管理能力,削減城市地表徑流污染,促進雨水資源有效利用,有效改善人居環境。通過海綿城市建設,將70%以上的降雨就地消納和利用,到2020年,城市建成區20%以上的面積達到目標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區80%以上的面積達到海綿城市建設目標要求。2、雨水徑流控制標準《廣州市海綿城市建設指標體系(試行)》中要求將70%(區域系統指標)以上的降雨就地消納和利用。根據《廣州市海綿城市建設指標體系(試行)》中要求:道路系統有約束性二級指標4項,分別為綠地率(道路紅線內)、下凹式綠地率、人行道及自行車道透水鋪裝率。3、計算參數取值標準(1)海綿城市計算可采用模型算法和簡易算法兩種方法。建設項目總占地面積大于200ha(含)時,宜采用模型算法,模型選取和參數值應符合相關規范的要求。本工程占地面積約4.42ha,可采用簡易算法進行海綿城市計算。(2)設計調蓄容積的計算設計調蓄容積一般采用容積法進行計算,即V調=10HΨF。式中V調—設計調蓄容積,m3;H—設計降雨量,mm;Ψ—綜合雨量徑流系數;F—匯水面積,hm2。其中設計降雨量按照下表確定,當年徑流總量控制率為中間數值時,設計降雨量可按下圖3-1用內插法求得;圖3-1廣州市年徑流總量控制率-設計降雨量曲線年徑流總量控制率對應設計降雨量表3-1年徑流總量控制率55%60%65%70%75%80%85%設計降雨量(mm)14.318.922.125.830.336.043.7(3)匯水區域年徑流污染削減率P計算公式如下:P=PWPT(4)設計目標按照《廣州市海綿城建設指標體系》,各地塊新建、改建、擴建項目的、擴建項目的年徑流總量控制率根據用地類型宜按照下表確定。各類用地類型年徑流總量控制率表表3-2序號用地類型年徑流總量控制率(%)1居住用地70~802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務用地70~803商業服務設施用地70~804工業用地65~755物流倉儲用地65~756交通設施用地65~757綠地80~908公共設施用地65~75根據《廣州市海綿城建設指標體系》,廣州市年徑流污染削減率(以SS計)要求達到40%以上,新建(含成片改建)項目,年徑流污染削減率達到50%,改建項目年徑流污染削減率達到40%。確定具體設施的污染物去除率時,可按照下表取值。不同設施污染物去除率表表3-3序號單項設施污染物去除率(以SS計,%)1透水磚鋪裝80~902透水水泥混凝土80~903復雜型生物滯留設施70~954蓄水池80~905轉輸型植草溝35~906人工土壤滲濾75~95依據表3-2和表3-3,本項目屬于交通設施用地,年徑流總量控制率要求達到65%;本項目為新建項目,年徑流污染削減率要求達到50%。4、海綿城市設施組成形式(1)透水鋪裝路面與停車場、廣場的地面雨水徑流量較大,因此可以減少中心城區地面硬化率,提高地面的滲透能力,如在人行道和停車場上鋪設透水方磚。道路路面采用透水性材料,增加入滲量,減低暴雨徑流流速和流量,減少地表徑流。圖3-2透水地面(2)生態植草溝生態植草溝是一種利用植被截流、土壤滲透原理截流和凈化小流量的徑流雨水的滲透措施。生態植草溝的構造比較簡單,為橫切面呈三角形或梯形的帶狀下凹綠地,主要是利用天然的地形分布截流和輸送雨水。適用于道路兩旁綠化隔離帶等狹長地帶。雖為帶狀轉輸雨水措施,但植草溝的寬度并無硬性規定,亦可設計為綠地形式,成為集休閑綠化、轉輸滲留于一身的多功能區域。圖3-3生態植草溝(3)生物滯留系統雨水花園、生態滯留區是一種生物滯留設施,可作為地表水流、屋面徑流的緩沖器,有助于減少由暴雨所帶來的降水。圖3-4雨水花園圖3-5路邊生物滯留設施圖3-6生態滯留區(4)人工濕地公園人工濕地公園是對雨水調蓄與凈化的措施。其可以將雨水花園、植草溝等措施收集的雨水進行集中凈化,與其他處理手法一起形成多功能的雨水調蓄系統,打造怡人的濕地景觀。圖3-7人工濕地公園(5)生態樹池樹池下方設置透水材料。雨水流入樹池后經過適當滯留,進而下滲,同時凈化,然后排至下方穿孔收集管排至附近雨水管道。圖3-8生態樹池四、工程設計1、低影響開發技術措施傳統市政道路排水模式與低影響開發模式對比表表4-1項目傳統市政道路排水模式低影響開發模式主要目標以雨水的盡快排除為根本出發點,降低道路雨水徑流的峰流流量在保證路面不積水的前提下,源頭控制雨水水量與水質,控制洪峰和面源污染規劃設計點式雨水口收集,管道輸送排除雨水線性排入下沉式綠化帶儲存和入滲,部分雨水徑流管道輸送排除路面非透水路面透水路面(透水瀝青、透水混凝土等)人行道非透水人行道透水鋪裝地面(如透水磚等)綠化帶高程高于路面,路面雨水徑流無法自流入綠化帶;無雨水儲存功能;入滲能力差;無雨水凈化功能下沉式綠化帶,以植生滯留槽形式建設;有雨水儲存功能;入滲能力強;有一定的雨水凈化功能雨水口位置路面上綠化帶內,雨水口高程高于綠地而低于路面高程道牙傳統道牙孔口道牙排水管道傳統雨水管道可采用穿孔排水管應用效果排除多,入滲少,洪峰流量大,管

網負荷大,面源污染嚴重入滲多,排除少,可有效削減洪峰和徑流總量,控制面源污染管理維護較復雜簡單2、本工程采用的海綿城市措施本項目采用的海綿城市措施主要有:(1)局部路段設置開口路緣石;(2)采用生態樹池;(3)人行道采用透水鋪裝;(4)采用環保型雨水口。3、海綿城市設計計算(1)雨水徑流控制計算1)徑流系數計算依據原始地形圖及各類下墊面,建設前后統計各下墊面的面積;各下墊面綜合徑流系數計算方法依據公式:式中:Ψ——綜合徑流系數F——匯水面積m2Ψi——各類下墊面的徑流系數Fi——匯水面積上各類下墊面面積m2建設后綜合徑流系數計算表格表4-2下墊面種類面積(m2)流量徑流系數綜合雨量徑流系數占比混凝土和瀝青路面4420.890.8413%透水性人行道27580.240.2479%綠地除去下沉式(下凹式)綠地2970.140.158%下沉式(下凹式)綠地0.140.15合計3497100%建設后綜合流量徑流系數0.31建設后綜合雨量徑流系數0.31(2)雨水徑流量計算建設后采取措施時的雨水徑流量計算建設后雨水徑流量計算公式如下所示:Qs(jsh)=qΨF設計暴雨強度,應按下列公式計算:q=5364.927/(t+13.602)0.766;式中:q——設計暴雨強度[L/(s·hm2)];t——降雨歷時(min),取值10min;設計重現期為5年代入數據,設計暴雨強度計算結果為476.30L/(s·hm2)。則建設后雨水徑流量計算如下:Qs(jsh)=476.3*0.31*3497/10000=51.63L/s;根據以上計算結果,得出:建設后的采取徑流控制措施的雨水徑流量51.63L/s。4、徑流污染削減率設計計算(1)應調蓄容積計算本項目屬于交通設施用地,根據廣州市年徑流總量控制率指標,最低年徑流總量控制率為65%,對應設計降雨量為22.1mm,故本項目所需調蓄容積應達到V=0.31*22.1*3497/1000=23.96m3(2)設計調蓄容積計算根據《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南》,計算總調蓄容積時,應符合以下要求:1)頂部和結構內部有蓄水空間的滲透設施(如復雜型生物滯留設施、滲管/渠等)的滲透量應計入總調蓄容積。2)調節塘、調節池對徑流總量削減沒有貢獻,其調節容積不應計入總調蓄容積;轉輸型植草溝、滲管/渠、初期雨水棄流、植被緩沖帶、人工土壤滲濾等對徑流總量削減貢獻較小的設施,其調蓄容積也不計入總調蓄容積。3)透水鋪裝和綠色屋頂僅參與綜合雨量徑流系數的計算,其結構內的空隙容積一般不再計入總調蓄容積。故本工程由生態樹池控制水量,,單個生態樹池調蓄容積按2m3計算,故:生態樹池有效調蓄容積V1=7*2=14m3根據公式V調=10HΨF反推.本項目設計降雨量為H=12.9mm,對應年徑流控制率為53%。(3)年徑流污染削減率計算根據《廣州市建設項目海綿城市建設管控指標分類指引(試行)》,年徑流污染削減率要求達到50%以上,根據《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南——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構建》,年徑流污染削減率計算方法如下:P=PW*PT式中PW—匯水區域海綿城市設施綜合污染物削減率(以SS計),PT—匯水區域年徑流總量控制率。年徑流污染削減率計算表表4-3類別年徑流總量控制率污染物削減率各設施年徑流污染去除率面積(平方米)面積占比年徑流污染削減率%透水鋪裝53%87%46%275879%46%經計算年徑流污染削減率為46%。5、監測方案海綿設施投入使用半年后,可進行績效監測。采用人工取樣方法,兩個月監測一次水質情況。應在降雨事件發生并徑流形成后,于不同類型海綿設施的徑流入口和出口取樣。還應在道路對外雨水排口(接口)取樣。常規水質檢測指標應包括SS、CODcr、NH3-N、TN、TP等。6、綜合效益生態效益分析:海面城市的建設可極大改善項目范圍的生態壞境,最直觀的局部小氣候的調節、環境的凈化美化和水生態的良性循環。調節局部小氣候,可以有效緩解城市的熱島效應,配合灌木、喬木可以提高空氣濕度;土壤的生物代謝過程和物理化學過程,可以將初期雨水中的部分有機和無機溶解物、懸浮物截留下來,達到凈化環境、美化環境的多重效果。社會效益:“海綿城市”的本質是改變傳統城市建設理念。傳統城市習慣于戰勝自然、改造自然的城市建設模式,結果造成嚴重的城市病和生態危機;“海綿城市”則是順應自然、尊重自然的低影響發展模式,可滿足了城市公眾欣賞自然、感受自然、依賴自然的多重精神需求,有助于公眾的身心健康,同時改善將樹立城市新形象。經濟效益:海綿城市的建設注重依靠自然力量滲水、蓄水、排水,大大減少了排水設施的工程建設量;傳統的大馬路、大廣場、排水設施維護費用高,“海綿城市”依托生態修復、生態處理,運行維護要求低、成本也低;“海綿城市”還能收獲雨水資源利用、污染源防治、暴雨內澇災害緩解等綜合效益,降低水環境污染治理費用以及城市內澇造成的巨額損失。五、海綿城市附件建設項目海綿城市專項設計方案自評表(項目類型:新建市政道路)表5-11項目名稱鐘落潭鎮登塘村市級美麗鄉村建設項目2用地位置廣州市白云區3總用地面積5164平方米,其中混凝土和瀝青路面用地面積2654平方米,滲透鋪裝地面用地面積2510平方米。4地塊防洪標高室外地坪標高5排水體制分流化糞池設置否6建設前總雨水徑流量建設后總雨水徑流量51.63L/s7節水設施無評價指標目標值完成值8年徑流總量控制率(鼓勵性指標)≥65%53%9年徑流污染削減率(約束性指標)≥50%46%10一般城市道路綠地率(鼓勵性指標)≥15%11人行道、自行車道、步行街、室外停車場透水鋪裝率(鼓勵性指標)≥70%100%12下凹式綠地率(鼓勵性指標)≥50%備注:建設單位須根據具體項目類型對《規劃條件》內的涉水內容及海綿城市建設指標要求(詳見[穗水(2017)16號文])將評價指標的目標值和完成值填寫至上表,評價指標可根據項目類型進行調整。建設項目排水專項設計方案自評表表5-2建設項目排水專項設計方案自評表(城鎮公共道路配套排水工程)項目名稱:鐘落潭鎮登塘村市級美麗鄉村建設項目建設單位(蓋章)廣州市白云區工程概況江高鎮大嶺村市級美麗鄉村建設項目位于廣州市白云區,本次設計的主要內容為該區域改造道路的雨水排水設計。排水體制雨污分流制管道設計暴雨強度q(l/s.ha)476.3重現期P(年)5針對道路雨水排放和削減設置滲排一體化系統(勾選)是√否建設前綜合徑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