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節酶是生物催化劑?第1課時酶的本質、作用和特性基礎過關練題組一酶的本質1.(2021浙江寧波期中)用蛋白酶去除大腸桿菌核糖體的蛋白質,處理后的核糖體仍可催化氨基酸的脫水縮合反應。由此可推測核糖體中能催化該反應的物質是()A.蛋白質B.DNAC.RNA D.核糖2.(2021浙江浙北G2期中聯考)若往過氧化氫酶溶液中加入雙縮脲試劑,其結果應該是()A.產生氣泡 B.溶液呈藍色C.溶液呈紫色 D.產生紅黃色沉淀3.甲、乙兩種酶用同一種蛋白酶處理,酶活性與處理時間的關系如下圖所示。下列分析錯誤的是()A.甲酶能夠抗該種蛋白酶降解B.甲酶不可能是具有催化功能的RNAC.乙酶的化學本質為蛋白質D.乙酶活性的改變是因為其分子結構的改變4.下列關于酶的敘述正確的是()A.細胞中的酶能供應反應所需的活化能,催化反應發生B.用于治療消化不良的多酶片咀嚼后吞服會影響療效C.細胞中的酶均能與雙縮脲試劑發生作用產生紫色反應D.可用過氧化氫溶液和新鮮肝臟研磨液探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題組二酶的作用機理5.(2020浙江東陽中學期中)下圖是某種酶催化底物發生反應的過程示意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圖示反應過程還有水的產生B.酶催化作用具有專一性C.底物與酶能否結合與酶的結構有關D.酶在催化過程中的形狀改變是不可逆的6.圖1表示某類酶作用的模型,圖2表示酶催化作用中能量變化過程。請據圖回答:(1)圖1模型中A代表,C、D代表。
(2)圖1模型能解釋酶的性,若圖中B表示一種二糖,則B可能是或。
(3)酶催化作用的實質就是它能。
(4)圖2曲線表示物質A生成物質P的化學反應在無催化條件和有酶催化條件下的能量變化過程。酶所降低的活化能可用圖中段來表示;如果將酶催化改為無機催化劑催化該反應,則b在縱軸上將(填“上移”或“下移”),這體現了酶的性。
題組三酶的特性7.(2022浙江紹興期中)紡織工業上的退漿工序常用兩種方法:化學法,用NaOH7~9克/升,在70~80℃條件下作用12小時,退漿率僅為50%~60%;加酶法,用少量細菌淀粉酶,在適宜溫度下只需5分鐘,退漿率達100%,這一事實說明()A.酶具有多樣性B.酶具有高效性C.酶具有專一性D.酶具有溶解性8.(2022浙江七彩陽光聯盟期中改編)如圖為蔗糖酶作用機理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該示意圖說明酶具有高效性B.一分子蔗糖可以水解為兩分子葡萄糖C.在反應進行過程中酶的空間結構發生改變D.酶只在細胞內起作用9.(2021浙江寧波期中)將少許的FeCl3和新鮮肝臟研磨液分別加入等量過氧化氫溶液中,檢測兩者產生的氣體量。下列有關該實驗結果的預測,正確的是(注:實線為加入FeCl3產生的氣體量,虛線為加入新鮮肝臟研磨液產生的氣體量)()ABCD10.下列有關“探究酶的專一性”活動的敘述,正確的是()A.實驗中可直接使用新鮮唾液B.本實驗可用碘-碘化鉀溶液替代本尼迪特試劑C.可將酶溶液置于適宜的溫度下,一段時間后再和底物混合D.添加淀粉和蔗糖酶溶液的試管中出現紅黃色沉淀一定是淀粉中混有蔗糖引起的11.(2022浙江綠谷高中聯盟期中聯考)有關H2O2的實驗,基本過程如下表所示,已知馬鈴薯勻漿中含有過氧化氫酶,據此分析,下列敘述錯誤的是()步驟過程試管甲試管乙1加入2%H2O2溶液3mL3mL2加入馬鈴薯勻漿少許—3加入二氧化錳—少許4檢測A.該實驗能說明酶的作用具有專一性B.該實驗的可變因素是催化劑的種類C.可以用雞肝勻漿代替馬鈴薯勻漿進行實驗D.可用產生氣泡的速率作為檢測指標能力提升練題組一分析酶的作用1.(2022浙江A9協作體期中)下圖表示酶和無機催化劑改變化學反應速率的原理,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酶具有催化作用,是因為酶能為化學反應提供能量B.酶降低的化學反應的活化能是ECC.酶具有高效性,其實質在于(EB-EC)>(EB-EA)D.EC和EA分別表示酶和無機催化劑為化學反應提供的活化能2.(2021浙江杭州月考)酶的抑制劑是指能與酶結合并降低酶活性的分子,分為競爭性抑制劑和非競爭性抑制劑,其抑制作用原理如圖b、c所示。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A.競爭性抑制劑與底物競爭酶的活性位點,會降低酶的催化效應B.非競爭性抑制劑作用于酶活性部位以外的地方,從而使酶失去催化活性C.競爭性抑制劑具有與酶的活性部位互補的結構,能與酶的活性部位結合D.非競爭性抑制劑與該酶催化的底物的化學結構相似題組二分析酶的特性3.(2021浙江溫州期中)為了證明酶的作用具有專一性,某同學設計了如下5組實驗,分別選擇一定的試劑進行檢測,合理的實驗方案是()組別①②③④⑤酶蛋白酶蛋白酶淀粉酶淀粉酶淀粉酶反應物蛋白質淀粉蛋白質淀粉麥芽糖A.①和③對比,用雙縮脲試劑檢測B.②和④對比,用碘-碘化鉀溶液檢測C.④和⑤對比,用本尼迪特試劑檢測D.③和④對比,用本尼迪特試劑檢測4.某生物興趣小組要設計實驗驗證酶的專一性。請根據題意回答問題。備選實驗材料和用具:蛋白質塊、牛胰蛋白酶溶液、牛胰淀粉酶溶液、蒸餾水、雙縮脲試劑、試管若干、恒溫水浴鍋、時鐘等。(1)該實驗的自變量是。
(2)實驗步驟:①取兩支潔凈的相同試管,編號為甲、乙;②取5mL牛胰蛋白酶溶液加到甲試管中,再取牛胰淀粉酶溶液加到乙試管中;③將兩支試管置于恒溫水浴鍋中,保溫(37℃)5分鐘;④分別加入等體積等質量的蛋白質塊,其他條件相同且適宜;⑤一段時間后,分別加入等量的雙縮脲試劑進行檢測,記錄實驗結果。上述實驗步驟中,有兩處明顯錯誤,請找出這兩處錯誤并更正:;
。
(3)如果想驗證過氧化氫酶具有高效性的特點,應該用過氧化氫酶和對進行催化效率比較。
?第2課時酶的催化功能受多種條件的影響基礎過關練題組一影響酶作用的因素1.(2021浙江A9協作體期中)將剛采摘的甜玉米立即放入沸水中片刻,可保持其甜味。這是因為加熱會()A.提高淀粉酶活性B.改變可溶性糖分子結構C.破壞淀粉酶活性D.破壞將可溶性糖轉化為淀粉的酶的活性2.(2021浙江紹興期中)過酸、過堿或者溫度過高,會使唾液淀粉酶永久失活,原因是破壞了該酶的()A.全部肽鍵B.氨基酸數目C.空間結構D.氨基酸種類3.酶是生物催化劑,其作用受pH等因素的影響。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酶能提供過氧化氫分子活化所需的能量B.各種酶水解得到的有機小分子都是氨基酸C.有機溶劑、重金屬離子、酶的濃度、酶的激活劑和抑制劑都會影響酶的活性D.將胃蛋白酶加入pH為7的溶液中,其空間結構不會改變4.酶促反應速率與溫度的關系如圖所示,不正確的說法是()A.MN段反應速率提高是因為酶活性增大B.O點對應的溫度是酶促反應的最適溫度C.低溫處理后酶的活性不可以恢復D.溫度不同時酶促反應速率可能相同5.(2021浙江浙北G2期中聯考)如圖表示改變某一因素前后,淀粉溶液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水解產生還原糖的結果,請據此分析,改變下列哪種因素才能獲得改變后的結果()A.淀粉溶液量B.pHC.溫度 D.唾液量題組二實驗探究影響酶催化功能的因素6.(2021浙江杭州仿真考試)關于探究pH對H2O2酶的影響的實驗,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實驗材料選取新鮮肝臟是因為H2O2酶在動物肝臟細胞中濃度很高B.濾紙片在新鮮肝臟勻漿中浸泡1分鐘后立即取出,小心貼在反應小室一側內壁上C.在反應小室中,先加入緩沖液再加入H2O2溶液D.量筒灌滿水后,若有氣泡,應將其輕輕傾斜,小心趕出氣泡7.(2021浙江紹興選考診斷)利用新鮮土豆片催化H2O2分解的實驗如圖所示,產生的現象及推測正確的是()A.若有大量氣體產生,可證明H2O2酶具有高效性B.改變土豆片的大小,不會改變氣體產生的速率C.一段時間后氣泡不再產生是因為土豆片的數量有限D.可通過增減土豆片的數量來探究酶的濃度對催化速率的影響8.(2020浙江臺州中學月考)不同的變量設置可用于驗證酶的不同特性,相關實驗記錄如下表所示。試管123456本尼迪特試劑+++---1%淀粉溶液+++---3%H2O2溶液---+++少許MnO2-----+新鮮唾液-+----少許雞肝勻漿--+-+-實驗結果注:“+”為添加,“-”為不添加。下列相關特性驗證實驗對應的組合選擇或變量設置中,錯誤的是()A.酶的催化性:1、2對照B.酶的專一性:1、2、3對照C.酶的高效性:4、5、6對照D.溫度影響酶活性:試管5逐漸變溫前后對照9.(2022浙江嘉興月考)在一塊含有淀粉的瓊脂塊的四個固定位置,分別用不同方法處理,如圖所示,將該實驗裝置放入恒溫箱中,保溫處理24小時后,用碘-碘化鉀溶液處理該瓊脂塊,觀察實驗結果。下列分析錯誤的是()A.1組和2組呈藍色,原因都是相關酶的空間結構被破壞B.3組呈藍色,4組呈棕色,原因是只有4組中才有分解淀粉的酶C.2組煮沸的唾液若冷卻后使用,實驗結果呈棕色D.1組和4組可形成對照組,自變量為是否酸處理10.(2021浙江七彩陽光聯盟期中聯考)學習小組為研究pH對酶活性的影響,設置了5個實驗組,每組試管中加入等量的過氧化氫溶液,再加入緩沖液分別將pH調整為2、4、6、8、10,然后加入等量雞肝勻漿,在最適溫度下發生反應,記錄實驗開始至最終不再產生氣泡所用的時間,得到以下曲線圖(a為曲線最低點),請回答:(1)酶的作用特點有、和作用條件溫和等。
(2)實驗中需要將雞肝研磨成勻漿的原因是。
(3)適當提高溫度,則a點的縱坐標會。
(4)每個實驗組中,最終產生的O2量相同嗎?,原因是。
(5)若將本實驗設計改為最適pH下,設置一系列溫度梯度,來探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你覺得合理嗎?,理由是。
能力提升練題組分析影響酶催化功能的因素及相關實驗1.(2022浙江溫州適應性測試)為了研究溫度對酶促反應的影響,某實驗結果如圖,底物量充足。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在t1時,40℃條件下的酶活性和80℃的相同B.40℃條件下,t1~t2期間該酶促反應速率基本不變C.在t2后,70℃條件下的酶促反應速率較80℃的大D.該酶的最適溫度是40℃,此溫度不會造成酶失活2.(2021浙江溫州期中)如圖為某同學在其他條件最適宜的情況下,研究pH對兩種不同酶的活性影響。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據圖可知這兩種酶的適宜pH范圍不同B.導致A1、A3、A4、A6點酶活性變化的原因不同C.若改變溫度,則B1和B2點降低,但對應的pH不變D.酶量一定時,單位時間內底物的消耗量或者產物的生成量即可表示酶活性3.(2021浙江溫州十五校期中聯考)甲圖表示底物濃度對酶促反應速率的影響;乙圖表示將A、B兩種物質混合,再在T1時加入某種酶后,A、B兩種物質的濃度變化曲線。實驗均在最適溫度和最適pH條件下完成,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甲圖中反應速率達到最大后,限制酶促反應速率的主要因素是酶的數量B.若乙圖中的物質A是淀粉,則B可以是麥芽糖,該酶可以是淀粉酶C.乙圖中T2時刻后限制酶促反應速率的主要因素是B的濃度D.甲、乙兩圖所示的實驗中,溫度和pH都屬于無關變量某實驗小組在Ta和Tb兩個溫度條件下,測定了淀粉酶在不同的pH條件下催化淀粉完全水解所需的時間,結果如圖所示(Ta<Tb,且Ta和Tb均低于淀粉酶的最適溫度)。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曲線①表示在Ta溫度下測定的結果B.在這兩個溫度條件下,淀粉酶的最適pH相同C.向反應液中滴加堿液,pH從17過程中,淀粉酶活性逐漸恢復D.其他條件需要保持一致,以排除無關變量的干擾5.(2021浙江杭州期中)某學生興趣小組進行了探究pH對過氧化氫酶的影響的實驗,實驗結果如下表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pH5.06.07.08.0收集到氣體體積(mL)0.5min6.57.68.38.01min9.511.312.311.6A.先將過氧化氫溶液與過氧化氫酶溶液混合,然后調節pHB.每一個實驗組中酶的含量要相等C.與pH6.0相比,pH8.0時過氧化氫酶的活性高D.新鮮的動物肝臟中含有過氧化氫酶6.(2020浙江9+1高中聯盟期中改編)普通淀粉酶的最適溫度在40~60℃之間,而耐熱淀粉酶在更高溫度下仍能保持較高的活性,因此具有更為廣泛的應用前景。某同學設計了一個實驗以探究溫度對兩種淀粉酶活性的影響,實驗結果如下表。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溫度/℃普通淀粉酶相對活性/%耐熱淀粉酶相對活性/%106620251530432540674850837660659270221008029890082100065A.耐熱淀粉酶較普通淀粉酶對溫度更敏感B.在此實驗中,因變量可以用碘-碘化鉀溶液和本尼迪特試劑檢測C.此實驗的反應液中應加入緩沖溶液以維持其酸堿度穩定D.本實驗的因變量可以用反應物的消失速率或生成物的產生速率來表示7.(2022浙江七彩陽光聯盟期中)如圖一、二、三是酶促反應的相關曲線,已知圖一是H2O2酶催化H2O2實驗,曲線1是在浸過肝臟勻漿的濾紙片為2片、溫度為35℃的條件下測得的數據。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圖一圖二圖三①圖一中要獲得曲線2,則改變的條件可以是降低過氧化氫溶液的體積;②圖一中要獲得曲線2,則改變的條件可以是減少浸過肝臟勻漿濾紙片的數量;③圖二中,底物濃度為B時,影響酶活性的外界因素有Cl-、Cu2+;④據圖三可知,該酶作用的底物是麥芽糖,說明酶的作用具有專一性A.②B.①②③C.①④D.①③④(2022浙江慈溪適應性考試)溫度是影響酶促反應速率的重要因素。圖中曲線a表示反應物分子具有的能量與溫度的關系,曲線b表示溫度與酶空間結構穩定性的關系。這兩個作用疊加在一起,使得酶促反應速率與溫度關系呈曲線c。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隨著溫度升高,底物分子具有的能量逐漸升高B.t1條件下的酶分子活性與t2條件下的酶分子活性相同C.t1~t2條件下酶活性相對較高,但該條件不適合保存酶制劑D.酶促反應速率是反應物分子能量和酶空間結構共同作用的結果
答案全解全析基礎過關練1.C核糖體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和RNA,蛋白質被蛋白酶去除后,剩余物質仍能催化氨基酸的脫水縮合反應,由此可推測核糖體中能催化該反應的物質是RNA,C正確。2.C過氧化氫酶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而蛋白質可用雙縮脲試劑進行檢測。蛋白質能與雙縮脲試劑發生紫色反應,所以在過氧化氫酶溶液中加入雙縮脲試劑,其結果是溶液呈紫色。3.B由題圖可知,甲酶的化學本質是RNA,乙酶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甲酶是具有催化功能的RNA,B錯誤;乙酶活性的改變是因為蛋白酶破壞了其分子結構,D正確。4.B細胞中的酶能降低反應所需的活化能,催化反應的發生,A錯誤;多酶片是雙層糖衣片,外層為普通糖衣,內層為腸溶衣,進入胃后不會被胃酸溶解,直至進入小腸接觸到堿性的腸液后才溶解,使藥物在小腸內直接發揮作用,若咀嚼后吞服,失去了糖衣的保護,藥物在胃中就會釋放出來,進而被胃酸破壞而失去療效,B正確;細胞中的絕大多數酶是蛋白質,少數酶是RNA,蛋白質與雙縮脲試劑發生作用產生紫色反應,C錯誤;探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自變量是溫度,加熱會加快過氧化氫的分解,對實驗結果產生干擾,因此不能用過氧化氫溶液和新鮮肝臟研磨液探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D錯誤。5.D圖示為某種酶催化氨基酸脫水縮合的過程,產物是二肽和水,A正確;酶的催化作用具有專一性,B正確;酶在催化過程中的形狀改變是可逆的,D錯誤。6.答案(1)酶生成物(2)專一蔗糖乳糖(3)降低化學反應的活化能(4)ab上移高效解析(1)分析圖1可知,A前后不變,B分解為C和D,所以A表示酶,B表示底物,C和D表示生成物。(2)由圖1模型可以看出,該類酶催化反應時會先和底物結合在一起,而且兩者的結構相吻合,能解釋酶的專一性。若圖中B表示一種二糖,那么C、D表示兩種不同的單糖,則B可能是蔗糖或乳糖。(3)酶催化作用的實質就是它能降低化學反應的活化能,從而加快反應速率。(4)圖2曲線表示物質A生成物質P的化學反應在無催化條件和有酶催化條件下的能量變化過程。a-c表示無催化條件時反應所需的活化能,b-c表示有酶催化條件時反應所需的活化能,所以酶所降低的活化能可用圖中ab段來表示;如果將酶催化改為無機催化劑催化該反應,因為無機催化劑的催化效率比酶低,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效果不如酶明顯,所以b在縱軸上將上移,這體現了酶的高效性。7.B由題意可知,化學法需要時間長,效率低;加酶法需要時間短,效率高,這一事實體現了酶的高效性,B正確。8.C據題圖分析,該圖只說明了酶的專一性,不能說明酶的高效性,A錯誤;蔗糖由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果糖組成,因此一分子蔗糖不能水解為兩分子葡萄糖,B錯誤;在反應進行過程中,反應物結合到酶的作用位點上,酶的空間結構會發生改變,C正確;酶是在活細胞中產生的,可以在細胞內起作用,也可以在細胞外起作用,如消化酶,D錯誤。9.CFeCl3是無機催化劑,新鮮肝臟研磨液中含有過氧化氫酶,由于酶具有高效性,因此加入新鮮肝臟研磨液的反應速率較快,又因為兩組加入的過氧化氫的量相等,所以兩組相對氣體量的最大值相同,加入新鮮肝臟研磨液的組較快達到相對氣體量的最大值。特別提醒當底物一定時,加入酶可以提高反應速率,縮短到達平衡點的時間,但不改變反應的平衡點。10.C實驗中需要對新鮮唾液進行稀釋才能使用,A錯誤;由于碘-碘化鉀溶液只能檢測淀粉是否水解,而不能檢測蔗糖是否水解,故本實驗不可用碘-碘化鉀溶液替代本尼迪特試劑,B錯誤;該實驗中,溫度是無關變量,需要保持一致且適宜,因此可將酶溶液置于適宜的溫度下,一段時間后再和底物混合,C正確;添加淀粉和蔗糖酶溶液的試管中出現紅黃色沉淀可能是淀粉中混有蔗糖或蔗糖酶溶液中混有淀粉酶引起的,D錯誤。11.A分析題意可知,該實驗探究的是酶具有高效性,A錯誤;該實驗的自變量是催化劑的種類(馬鈴薯勻漿中的過氧化氫酶和二氧化錳),B正確;雞肝勻漿含有過氧化氫酶,故可以用雞肝勻漿代替馬鈴薯勻漿進行實驗,C正確;該實驗的因變量是H2O2分解速率,H2O2分解產物有氧氣,故可用產生氣泡的速率作為檢測指標反映過氧化氫的分解速率,D正確。能力提升練1.C酶不能為化學反應提供能量,酶具有催化作用,是因為酶能降低化學反應所需要的活化能,A錯誤;由題圖可知,非催化反應活化能是EB,酶催化化學反應所需的活化能是EC,則EB-EC為酶降低的活化能,B錯誤;酶具有高效性,其實質在于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效果比無機催化劑更顯著,即(EB-EC)>(EB-EA),C正確;EC和EA分別表示有酶和無機催化劑時反應所需的活化能,D錯誤。2.D圖a中,當底物與酶的活性部位結合時,可催化底物發生變化;圖b表示競爭性抑制劑與底物競爭酶的活性位點;圖c表示非競爭性抑制劑和酶活性部位以外的地方結合,使酶的結構發生改變,不能與底物結合,從而使酶失去催化活性。競爭性抑制劑具有與酶的活性部位互補的結構,能與底物競爭酶的活性位點,使酶的催化效應降低,A、C正確;非競爭性抑制劑作用于酶活性部位以外的地方,使酶結構改變,不能與底物結合而失去催化活性,B正確;競爭性抑制劑與該酶催化的底物的化學結構相似,非競爭性抑制劑與該酶催化的底物的化學結構不相似,只能和酶活性部位以外的地方結合,D錯誤。3.B蛋白酶和淀粉酶的化學本質都是蛋白質,因此①和③對比,不能用雙縮脲試劑檢測,A錯誤;②和④的底物是淀粉,淀粉可用碘-碘化鉀溶液檢測,因此②和④對比,用碘-碘化鉀溶液檢測,B正確;麥芽糖是還原糖,其水解產物也是還原糖,因此用本尼迪特試劑不能檢測淀粉酶是否將麥芽糖水解,C錯誤;③和④對比,用本尼迪特試劑不能檢測淀粉酶是否將蛋白質水解,D錯誤。4.答案(1)酶的種類(2)步驟②不符合等量原則,應取5mL牛胰淀粉酶溶液加到乙試管中步驟⑤不能用雙縮脲試劑檢測,應直接觀察蛋白質塊體積的變化(3)MnO2(或Fe3+)H2O解析(1)驗證酶的專一性,需要設計對照實驗,據備選實驗材料和用具分析可知,該實驗的自變量是酶的種類。(2)實驗步驟②中加入乙試管中的牛胰淀粉酶溶液沒有注明用量,不符合等量原則;兩支試管中都有蛋白質類酶,遇雙縮脲試劑均呈紫色,因而不能用雙縮脲試劑檢測,應直接觀察蛋白質塊體積的變化。(3)驗證過氧化氫酶具有高效性的特點,應該用過氧化氫酶和MnO2(或Fe3+)對H2O2的分解進行催化效率比較。?第2課時酶的催化功能受多種條件的影響基礎過關練1.D可溶性糖轉變為淀粉是酶促反應,高溫可以使將可溶性糖轉化為淀粉的酶的結構發生改變而失去活性,可溶性糖不能轉化成淀粉,從而保持玉米的甜味,D正確。2.C唾液淀粉酶的本質是蛋白質,過酸、過堿或者高溫不會改變蛋白質的元素組成,也不會影響蛋白質中氨基酸的種類、數目和肽鍵的數目,但會破壞蛋白質的空間結構,導致蛋白質永久變性失活,C正確。3.C酶能降低過氧化氫分子活化所需的能量,酶本身不能供能,A錯誤;酶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或RNA,水解產物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B錯誤;胃蛋白酶的最適pH約為2,其在pH為7時變性失活,空間結構發生改變,D錯誤。4.CMN段隨著溫度升高,酶活性增大,酶促反應速率提高,A正確;O點處酶促反應速率最高,所以O點對應的溫度是酶促反應的最適溫度,B正確;低溫處理不會導致酶變性,酶活性可以隨著溫度升高逐漸恢復,C錯誤;通過題圖可以看出溫度不同時酶促反應速率可能相同(如N點和P點),D正確。易錯警示不清楚高溫和低溫對酶活性的影響高溫會使酶變性失活,低溫不會使酶變性失活。低溫只是抑制了酶的活性,酶分子的結構并未被破壞,溫度升高后酶的活性可恢復。5.A改變底物的量,產物的量則會改變,圖中對照組的還原糖生成量一直多于實驗組的還原糖生成量,故實驗組降低了淀粉溶液量,A符合題意;改變pH、溫度或唾液量(表示酶濃度)會影響酶促反應速率,但不改變化學反應的平衡點,即產物的最終產量不變,而圖中實驗組的還原糖生成量明顯減少,B、C、D不符合題意。6.B濾紙片在新鮮肝臟勻漿中浸泡1分鐘后,用鑷子夾起濾紙片,貼靠在培養皿壁上,使多余的勻漿流盡,再將其粘在反應小室內壁上,B錯誤。7.D高效性是酶與無機催化劑比較而言的,本實驗沒有設計無機催化劑作對照,故不能證明H2O2酶具有高效性,A錯誤;新鮮土豆片中含過氧化氫酶,改變土豆片的大小,相當于改變了酶的數量,故會改變氣體產生的速率,B錯誤;一段時間后氣泡不再產生是因為H2O2已經消耗完,而不是因為土豆片的數量有限,C錯誤;土豆片含有過氧化氫酶,故可通過增減土豆片的數量來探究酶的濃度對催化速率的影響,D正確。8.D1不加酶,2加唾液(含唾液淀粉酶),1、2對照可得出酶具有催化性,A不符合題意;1不加酶,2加唾液(含唾液淀粉酶),3加雞肝勻漿(含H2O2酶),1、2、3對照可得出酶具有專一性,B不符合題意;4不加催化劑,5加雞肝勻漿(含H2O2酶),6加無機催化劑,4、5、6對照可得出酶具有高效性,C不符合題意;溫度影響酶活性的實驗應設置不同溫度作為變量形成對照,且不能以H2O2為底物,因為H2O2在高溫下易分解,D符合題意。9.C過酸、過堿、高溫等都會破壞酶的空間結構,因此1組和2組中的唾液淀粉酶均失活,淀粉不會被水解,用碘-碘化鉀溶液處理后呈藍色,A正確。酶具有專一性,蔗糖酶不能使淀粉水解,3組用碘-碘化鉀溶液處理后呈藍色;4組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可以使淀粉水解,用碘-碘化鉀溶液處理后顯碘-碘化鉀溶液的顏色,即棕色,B正確。2組煮沸后的唾液淀粉酶變性失活,冷卻后不能恢復活性,淀粉不會被水解,用碘-碘化鉀溶液處理后呈藍色,C錯誤。1組淀粉酶用強酸處理、4組未用強酸處理,故1組和4組可形成對照組,自變量為是否酸處理,D正確。10.答案(1)高效性專一性(2)增大酶和底物接觸面積(3)上移(4)相同每組過氧化氫的量一樣(底物的量相等)(5)不合理溫度升高,過氧化氫自身分解速率加快解析(2)生物體內的過氧化氫酶位于細胞內,實驗中將雞肝研磨成勻漿,可充分釋放過氧化氫酶,增大酶和底物接觸面積。(3)酶促反應都有一個最適溫度,高于或低于最適溫度,酶的活性均會降低,題中曲線是在最適溫度下繪制的,適當提高溫度,酶的活性會降低,反應所用的時間會延長,a點的縱坐標會上移。(4)最終產生的O2量取決于底物的量,每組過氧化氫的量一樣,最終產生的O2量也一樣。(5)過氧化氫穩定性較差,溫度升高時,過氧化氫自身分解(無酶催化)速率會加快,因而,若將本實驗設計改為最適pH下,設置一系列溫度梯度,來探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是不合理的。能力提升練1.Bt1時,80℃條件下酶已經失去活性,40℃條件下酶還有活性,所以二者酶活性不同,A錯誤;從圖中可以看出,40℃條件下,t1~t2期間單位時間內產物增加量相同,所以該酶促反應速率基本不變,B正確;在t2后,70℃和80℃條件下的產物量都沒有增加,且由于底物充足,因此酶促反應速率都為0,酶都已經失去活性,C錯誤;據題圖分析可知,在40℃條件下,酶可以保持活性,但不能確定其是否為最適溫度,D錯誤。2.B圖示兩曲線不交叉,說明這兩種酶的適宜pH范圍不同,A正確;導致A1、A3、A4、A6點酶活性變化的原因相同,都是酶的空間結構被破壞,B錯誤;溫度影響酶的活性,但不影響酶的最適pH,故若改變溫度,則B1和B2點降低,但對應的pH不變,C正確。3.C分析曲線圖甲:在一定范圍內,反應速率隨著底物濃度增大而增大,超過一定范圍,底物濃度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農田水利工程完工后的保修措施
- 鎮衛生院2025年健康促進活動計劃
- 滑膜炎治療方法
- 2025年度江蘇省食品生產企業安全教育培訓計劃
- 社保資金管理體制
- 天津市2025年中考歷史試卷材料分析及范文
- 十年(2014-2023)高考化學真題分項匯編(全國)專題58 弱電解質的電離(含答案或解析)
- 小學六年級第一學期藝術教育活動計劃
- 高三體育特長生專業訓練計劃
- 2025年中學校本課程教研工作計劃
- 幼兒園中班音樂《小雨沙沙》微課件
- 西鐵計202119號 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有限公司關于印發《西安局集團公司地方涉鐵工程建設管理辦法》的通知2021-01-25
- 光伏發電項目試驗計劃
- 2023年全國青少年航天知識大賽題庫
- 《一棵小桃樹》閱讀
- 病理檢驗技術試題+答案
- 髖臼及股骨骨缺損的分型及評價-課件
- 施工單位關鍵崗位人員到崗履職檢查記錄表
- 上海市華師大二附中2022-2023高二下學期期中政治試卷
- 加工中心點檢表
- 國開電大本科《管理英語 4》 形考任務(單元自測 1 至 8) 試題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