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興路西延線新建工程-照明工程施工圖設計說明_第1頁
畢興路西延線新建工程-照明工程施工圖設計說明_第2頁
畢興路西延線新建工程-照明工程施工圖設計說明_第3頁
畢興路西延線新建工程-照明工程施工圖設計說明_第4頁
畢興路西延線新建工程-照明工程施工圖設計說明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畢興路西延線新建工程SZ-01PAGE第42頁共49頁照明工程施工圖設計說明1設計依據(1)設計合同及委托書(2)道路設計資料、管綜專業資料(3)地形圖及管探圖2規范標準《建筑與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規范》GB55002-2021《城市道路交通工程項目規范》GB55011-2021《城市照明建設規劃標準》CJJ/T307-20193《城市道路設計規范》CJJ37-2012;《城市道路照明設計標準》CJJ45-2015;《城市道路照明工程施工及驗收規程》CJJ89-2012;《低壓配電設計規范》GB50054-2011;《電力工程電纜設計標準》GB50217-2018;《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GB50057-2010;《20KV及以下變電所設計規范》GB50053-2013;《交流電氣裝置的接地設計規范》GB/T50065-2011;《110KV及以下電纜敷設》圖集12D101-5;《電氣裝置安裝工程接地裝置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169-2016;《電氣裝置安裝工程電纜線路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168-2018;《城市道路工程技術規范》GB51286-2018《道路照明用LED燈性能要求》GB/T24907-2010《道路照明燈桿技術條件》CJ∕T527-2018《LED城市道路照明應用技術要求》GB/T31832-2015《成都市公園城市街道一體化設計導則》(成府函6號,成都市人民政府2020年1月批準)《成都市公園城市智慧綜合桿設計導則(試行版)》2020版3上一階段批復意見及執行情況(1)照明工程設計依據增加《建筑與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規范》GB55002-2021、《城市道路交通工程項目規范》GB55011-2021、《城市照明建設規劃標準》CJJ/T307-2019。回復:按審查意見增加,詳見設計說明規范標準。(2)照明工程初設說明中應補充燈具的懸挑長度及仰角、配光類型等參數,CJJ45-2015第5.1.3條。回復:按審查意見增加,詳見設計說明5章節。(3)檢查井蓋設計應符合成都市地方標準及文件要求。回復:按審查意見增加相關要求,詳見設計說明6.4章節。(4)配電設備(配電箱、箱變)可開啟門應采用“裸銅軟線,截面積≥4.0mm2”與接地體可靠連接,應補充。回復:按審查意見增加,詳見照明圖紙SZ-6,備注第2條。(5)綜合控制柜AL系統圖,道路照明回路應設置剩余電流動作保護電器作為附加防護(3×2PRCD)。回復:按審查意見修改,詳見照明圖紙SZ-4,照明控制箱AL系統圖。4負荷等級及供電方案依據《城市道路照明設計標準》(CJJ45-2015),供電負荷等級為三級。由于本工程造價限制及電源來源限制,按業主要求本次設置控制柜及線纜選擇僅考慮本工程基本照明及交安用電2KW,其余智慧系統用電待后期增設。控制柜電源由約300米外公園綠地業主指定配電箱引來。5路燈布置及光源選擇本項目位于成都市新都區,屬于市政支路工程,道路全長212.235m,紅線寬度20m,屬于已建道路延長段,根據業主要求沿用既有道路規格,采用等臂雙挑燈于側分綠帶內雙側交錯布置,光源采用 LED燈。燈臂長2.5米,仰角10度,配光曲線為截光型路燈,具體布置如下表:道路等級布置形式燈桿高度(米)縱向間距光源功率支路交錯布置103090W+90W按《城市道路照明設計標準》規定如下:支路照明設計標準為:平均亮度0.75cd/㎡,總均勻度0.4,照度均勻度0.3,眩光值不大于15%,道路側照度10LX,道路功率密度LPD≤0.5W/㎡。道路照明計算參數如下表:道路寬度平均亮度Lav(cd/㎡)總均勻度U0最小值平均照度Eh,av(lx)眩光限制閾值增量TI功率密度LPD7米車道0.80.413.5150.47人行道及非機動車道照明平均照度10LX。LED光源技術要求詳見下表:序號技術參數技術標準和要求備注1LED路燈采用單顆1W,矩陣排列2輸入電壓220V燈具如直流供電,須自帶變壓裝置3光源功率詳照明材料表或圖例表4系統功耗≤110%光源功率5功率因數不小于0.9提供國家權威機構檢測報告6電源效率>90%提供國家權威機構檢測報告7LED發光效率>100Lm/W提供國家權威機構檢測報告8燈具出光效率>90%提供國家權威機構檢測報告9相關色溫3000K~4000K10顯色系數Ra>6011配光曲線/光斑蝙蝠翼形/矩形光斑提供IES文件12防護等級不低于IP65(燈具電氣腔,不低于IP43)提供國家權威機構檢測報告13均勻度>0.5提供國家權威機構檢測報告14工作環境環境溫度:-20℃~50℃相對濕度:10%~95%提供國家權威機構檢測報告15光通量維持率(光衰)標稱狀態下,燈具連續點燃3000h的光通量維持率不小于96%,連續點燃6000h小時的光通維持率不小于92%。提供國家權威機構檢測報告16整燈使用壽命>50000小時提供產品質量和應用風險的保障措施17接線要求燈具配備接線盒以各廠家產品為準18電源腔要求燈具配備獨立的電源腔以各廠家產品為準19燈具的電源模組要求應符合GB19510.14的要求,且可現場替換,替換后防護等級不應降低。以各廠家產品為準選用同類光源的色品容差不應大于7SDCM,均勻色度標尺圖中,在壽命周期內光源的色品坐標與初始值的偏差不應超過0.012.6技術要求6.1照明控制道路照明采用智能集中節能控制器,具有時控、光控、手控和遠程控制等功能,控制設備裝于路燈配電柜內,具體型號需與路燈管理部門協調以保證順利納入當地遠程管理控制系統。燈具內置調光控制器,后半夜燈具降功率運行,后半夜降功率節能運行時主干路照度不得低于8LX。整個區域內的路段遠期采用集中控制方式,納入城市統一控制,近期采用照明配電箱分散控制。6.2其他1)、本工程照明控制采用兩段式節能鎮流裝置(夜間零點以后,路燈功率降低20%運行,平均照度不小于8LX),每個照明回路均由箱變和路燈照明控制箱直接配電和控制。2)、電能計量:在箱式變電站處設集中計量。3)、低壓保護裝置:箱式變電站低壓主進斷路器設過載長延時、短路短延時保護脫扣器,其他低壓斷路器設過載長延時、短路瞬時脫扣器。4)、箱式變電站及照明控制柜安裝位置詳見平面圖,安裝方式詳大樣圖。5)、本工程道路照明由箱式變電站引至照明控制柜供電至各路燈具。線路末端電壓不低于額定電壓90%。6)、每個照明回路采用三相四線制供電方式,燈具均衡布置在L1、L2、L3三相上,具體相序見照明平面圖。7)、150W及以下光源采用4A單相2P漏電斷路器(30mA)作為保護措施。150W-250W光源采用6A單相2P漏電斷路器(30mA)作為保護措施,300W光源采用10A單相2P漏電斷路器(30mA)作為保護措施。燈桿門做好防水措施防止雨水直接進入燈。8)、電源線的接頭應搪錫后接入電桿接線盒的接線柱上。6.3燈桿要求燈桿采用熱鍍鋅噴塑,其熱鍍鋅層厚度≥70μm,6米、10米、12米燈桿錐度12/1000,燈桿壁厚為>4mm;15米燈桿錐度10/1000,燈桿壁厚為>6mm;其焊接質量應符合有關規范。6-12米燈桿上口徑及單挑臂直徑為70mm,15米燈桿上口徑為150mm。采用整板卷壓成型熱鍍鋅噴塑鋼桿。燈桿基礎采用地腳式,基礎尺寸由供應商根據現場地質情況確定。中桿燈由廠家配套避雷針等防雷裝置。室外安裝照明配電箱與控制箱等應采用防水、防塵型、防護等級不應低于IP55。路燈燈具防護等級不應低于IP65。其余要求詳見《道路照明燈桿技術條件》CJ∕T527-2018及《成都市公園城市智慧綜合桿設計導則》相關要求。燈桿最終形式根據甲方要求確定。6.4照明配電系統的接線1)、照明干線采用YJV-0.6/1.0kV-5×25,五芯銅芯電力電纜,采用~380/220V三相四線制低壓供電。由供電干線引上至頂部燈具的分支線采用BVV-450/750V-3×2.5mm2。每個主光源均需單獨分支線。2)、人行道及綠化帶下線纜利用4+2綜合排管采用穿管敷設(交叉口處采用6+3綜合排管)。過街管縱向坡度不小于0.3%,其他過街處兩端均設置過道路手孔井。手孔井井蓋應符合成都市地方標準及文件要求。每個路燈基礎兩側各預留1.5米長余量,埋深均不小于0.7m。詳圖集《110KV及以下電纜敷設》。3)、電纜直埋或在保護管中不得有接頭。多芯電纜最小彎曲半徑:無鎧裝時15倍電纜外徑。6.5道路安全接地系統1)、本工程保護接地形式采用TN-S系統,N線與PE線在變壓器處接地后完全分開。2)、箱式變電站接地裝置采用熱鍍鋅角鋼接地極L50×5L=2.5m,上端部埋深0.8m,水平間距5m,接地極連接熱鍍鋅扁鋼-50×5,實測接地電阻不大于1歐。兩個箱變間用熱鍍鋅扁鋼-50×5作為PE線連通。路燈照明控制柜在基礎側設置一組接地裝置并沿基礎外側形成閉合體,電源進線處要求做重復接地,接地鋼筋與照明控制柜PE排焊接,并和每柱燈基礎處預留接地跨焊接,接地電阻要求小于1歐姆。3)、道路照明燈具利用金屬燈桿的基礎鋼筋作接地極,每回配電線路首、末端采用2.5m的L50x5角鋼重復接地,底部制成尖角形,路燈基礎鋼筋和接地裝置可靠焊接,接地電阻要求不小于1歐姆,具體參見國標圖15D501-4-11。4)、電氣裝置的下列金屬部分,均應與接地裝置可靠連接。a、變壓器、配電柜等配電裝置的金屬底座、外殼、金屬門、欄桿、金屬構架及靠近帶電部位的金屬遮攔等。b、電力電纜的金屬鎧裝、接線盒和保護管。c、路燈的金屬燈桿、燈座、I類燈具的金屬外殼。d、其它因絕緣破壞可能使其帶電的外露導體。5)、變壓器低壓側電涌保護器應按3P配置,并滿足規范《GB50057-2010》第4.4.7條要求。6)、半高桿燈生產廠家需在每柱燈加裝避雷小針做接閃器。7)、接地金屬熱鍍鋅角鋼,熱鍍圓鋼等的電焊焊接處應清除焊渣并做防腐處理。8)、每套燈具的導電部分對地絕緣電阻值大于2MΩ.6.6電氣節能設計1)、路燈變壓器設置在供電區域中心,盡量縮短低壓供電半徑,降低線路損耗。選用高效低耗電力變壓器,使變壓器的實際負荷接近設計的最佳負荷,合理選擇負荷率,提高變壓器的技術經濟效益,減少變壓器損耗。2)、所有燈具均設單燈補償,功率因數補償至0.9。箱變內采用低壓集中自動補償裝置,設置低壓功率因數補償柜,補償后功率因數達0.95以上。3)、根據照明場所的功能要求確定功率照度密度值,必須符合《城市道路照明設計標準》CJJ45-2015的要求設計。4)、LED路燈相比高壓鈉燈節能35%以上。5)、單相照明負荷盡可能均勻平衡到三相負荷中,以減少電壓損失,影響光源發光效率。6)、燈具自帶兩段式節能鎮流裝置(夜間零點以后,路燈功率降低一檔運行)。6.7設施整合及智慧路燈系統1)綜合燈桿:指路牌與路燈合桿、信號燈與路燈合桿、監控與路燈合桿(詳見交安專業圖紙),街道設施整合后不應侵入道路建筑限界。綜合桿應分層設計,桿體宜采用以下4個層次進行分層設計,具體參見《成都市公園城市智慧綜合桿設計導則》第5.1.3條。綜合桿應按現行國家標準《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GB50057、《建筑物電子信息系統防雷技術規范》GB50343的規定配置避雷裝置。綜合桿桿體內部應采用物理分倉設計,強弱電線纜分倉走線。對于有保密性或其它特殊要求的設施線纜,可在桿體內設置專用倉室。懸臂及桿體應根據設施布置位置預留出線孔,均勻分布,出線孔應采取防水措施。2)智慧路燈:按《成都市公園城市智慧綜合桿設計導則》,本道路為支路,不宜配置充電樁,路段宜配置照明、移動通信設施;路口宜配置照明、移動通信設施、交通標志牌。本次設計已滿足照明和標志牌設置,移動通信設施由當地通信部門確認設置的設備參數。其余智慧系統內容繁多,導則規定為可選項目,根據業主要求確認。本次僅預留地下線纜套管,燈桿需廠家按所有智慧路燈系統上桿預留位置,并嚴格已經現行有效相關規范按所有智慧系統上桿的荷載,確保結構安全兼顧美觀后提供燈桿桿體并提供最終基礎大樣圖給施工單位施工。3)綜合機箱:由于本條道路無綠化帶和設施帶,綜合機箱考慮布置在道路K+0+150附近交叉口,避開人行過街橫道、車輛出入口及行人出入口處且不遮擋轉彎車輛視線的位置。4)附屬設施整合:在滿足功能需求和使用安全的前提下,綜合燈桿上的各類設施的檢查井、預埋管道等附屬設施應進行整合設置,共享共用。同時預埋管道整合設置后應滿足相關安全距離的要求。a、綜合排管宜采用4根φ125鍍鋅鋼管+2根蜂窩管(或格柵管)的組合方式。當線纜確需分管敷設時,可采用6根φ100鍍鋅鋼管+3根蜂窩管(或格柵管)的組合方式。其中強電線纜沿鍍鋅鋼管敷設,弱電線纜沿蜂窩管敷設。b、不同管道宜采用不同色彩區分。c、綜合機箱通過8根φ100鍍鋅鋼管與配套手孔井連接。d、綜合排管頂部覆土厚度不宜小于0.7m,當覆土厚度小于0.7m時,應對綜合排管進行加強處理。e、綜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