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課挽救民族危亡的斗爭 學案 高一統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冊_第1頁
第17課挽救民族危亡的斗爭 學案 高一統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冊_第2頁
第17課挽救民族危亡的斗爭 學案 高一統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冊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7課挽救民族危亡的斗爭學習目標1.通過學習維新變法運動失敗的原因、義和團運動的歷史意義,理解人民群眾在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等唯物史觀。2.通過戊戌維新運動、義和團運動、八國聯軍侵華等事件時空要素梳理,幫助學生樹立時空觀念。教學重難點重點:戊戌變法和義和團運動的原因、過程和性質;八國聯軍侵華的歷程和《辛丑條約》的內容與危害;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形成過程難點:戊戌變法的歷史意義,辯證分析戊戌變法和義和團運動;【基礎知識】1.康有為撰寫《新學偽經考》和《孔子改制考》,為變法維新提供了理論依據,起到了解放思想的作用。戊戌維新運動1.戊戌變法是一場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改良運動。2.康有為、梁啟超組織了聯合各省舉人的“公車上書”拉開了維新運動的序幕。3.1898年6月11日,光緒皇帝頒布“明定國是”詔書,戊戌變法開始。4.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發動“戊戌政變”殺害“戊戌六君子”變法失敗。變法期間的改革措施,除京師大學堂得以保留外,均被廢止。二、義和團運動1.根本原因:《馬關條約》簽訂后,西方列強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民族危機日益加劇。2.主要原因:義和團的興起,緣于西方勢力深入中國后引發的教民與當地民眾的沖突。3.直接原因:德國強占膠州灣,進一步刺激了山東民眾。4.口號:“扶清滅洋”5.失敗原因:在中外勢力聯合鎮壓下,義和團運動失敗。6.評價:義和團運動具有強烈的反帝愛國傾向,也存在明顯的盲目排外行為。由于沒有先進階級的領導,義和團運動無法阻止中國滑向半殖民地的深淵,但它展現了中國人民不畏強暴的犧牲精神。三、八國聯軍侵華1.根本原因:西方列強企圖瓜分中國變中國為其殖民地。2.1900年6月,八國聯軍侵華。3.當時,南方各省督撫與英、美等國洽商“東南互保”協議,嚴重動搖了清政府統治的根基。四、民族危機的加深1901年9月簽訂《辛丑條約》的內容和危害:向各國賠款白銀4.5億兩,分39年還清,本息共計白銀約9.82億兩。加劇中國的貧困和經濟衰敗。將北京東交民巷劃定使館區,中國人不得居住,各國可派兵駐守。使館區成為侵華大本營。拆除大沽及有礙北京至海通道的所有炮臺,各國可自北京至山海關沿鐵路12個重要地區駐扎軍隊。嚴重破壞中國的主權完整。禁止華北科舉考試5年,禁止中國人成立或加入如何反帝組織。清政府成為洋人的朝廷。達標檢測1.戊戌年間,康有為上書光緒帝說:“且今物質修明,尤尚機器,辮發長垂,行動搖舞,誤纏機器,可以立死。今為機器之世,多機器則強,少機器則弱,辮發與機器,不相容者也;且兵爭之世,執革跨馬,辮尤不便,其勢不能不去之。”康有為上書的本質意圖是()A.學習西方先進器物 B.推翻滿洲貴族統治C.學習西方現代文明 D.革除舊有社會陋習2.有學者指出,盡管維新變法運動中的思想激蕩之勢包含各種各樣的思想,但他對國家富強的廣泛要求,呈現出一種激進的傾向,打擊了傳統政治秩序的思想基礎。這顯示出維新思想()A.內部存在著嚴重分歧 B.具有思想啟蒙的特征C.因激進而難以被接受 D.打破了傳統政治秩序3.1895年11月,強學會在北京成立,參加者主要是一些贊成變法、未秉實權的士人及中層官員,同時得到朝廷中帝黨高層官員和李提摩太等英美民間人士的幫助和支持。據此可知()A.維新變法運動有一定社會基礎 B.維新思想已經成為社會共識C.維新運動得到社會各階層支持 D.維新運動得到西方國家支持4.近代中國維新思想家提倡的“開民智”,其包含了三重內涵,一是擺脫封建思想的束縛,二是接受和灌輸一整套西方資產階級民主思想的觀念,三是激發民眾的愛國熱情,其中最重要的體現在第三個方面。這說明近代中國的維新思想()A.為民主運動奠定了思想基礎 B.順應了資本主義發展的潮流C.體現救亡與啟蒙的時代要求 D.以警醒世人作為其根本目的5.1902年,梁啟超在日本橫濱主辦了《新小說雜志》,并在上面刊行了自己創作的科幻小說《新中國未來記》。他在書中描繪了半個世紀之后的中國迎來太平盛世,成為舉世矚目的超級大國。《新中國未來記》的創作()A.體現了明顯的空想色彩 B.折射了救亡圖存的時代主題C.諷刺了清朝政府的無能 D.凸顯了維新派漸進改革主張6.有人評價中國近代某一運動“代表民族情感,但不代表時代的腳步,不是民族覺醒,但促進了民族覺醒。作為一場愛國運動,其植根于經濟的保守意識,抵御外侮的愿望同陳舊的天朝觀念和華夷之見連在一起……由救國而誤國是一種悲劇。”材料所說運動()A.誘導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B.達到了中國農民戰爭的最高峰C.促進當時人民的思想解放D.粉碎了列強瓜分中國的迷夢7.八國聯軍攻占北京后,赫德曾提出處理中國的方針:“把現存的王朝作為一個還在運轉的王朝接受下來,并且,一句話,充分利用它。”戰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