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第頁第八、九章《力和力與運動》過關訓練(解析版)一.力的單位和概念(共2小題)二.力的作用效果(共3小題)三.力作用的相互性(共2小題)四.力的三要素(共2小題)五.力的示意圖與圖示(共2小題)六.彈力的概念(共2小題)七.彈簧測力計的使用與讀數(共2小題)八.彈簧測力計在力的相互性方面的應用(共3小題)九.重力的概念(共2小題)一十.重力的大小估測(共2小題)一十一.重力的計算(共3小題)一十二.重力的方向(共2小題)一十三.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質量的關系(共1小題)一十四.重力示意圖(共3小題)一十五.摩擦力的大小(共2小題)一十六.摩擦力大小的影響因素(共1小題)一十七.增大或減小摩擦的方法(共2小題)一十八.探究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共1小題)一十九.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共1小題)二十.慣性與慣性現象(共3小題)二十二.平衡狀態的判斷(共2小題)二十三.平衡力與相互作用力的辨別(共2小題)二十四.二力平衡條件的應用(共3小題)二十五.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共2小題)二十六.力與運動的關系(共3小題)二十七.力與圖象的結合(共2小題)二十八.力的合成與應用(共4小題)TOC\o"1-3"\h\u一.力的單位和概念(共2小題)1.(2023春?棗陽市期末)如圖所示,小華用繩子拉著裝滿沙土的小車前進,此時小車所受拉力的施力物體是()A.小華 B.沙土 C.地面 D.繩子【答案】D【解答】解:小華用繩子拉著裝滿沙土的小車前進,此時小車所受拉力的施力物體是繩子,小車是受力物體。故選:D。2.(2022春?樂亭縣期末)如圖所示,一本書放在桌面上,書受到桌面的支持力為F,這個力的施力物體是桌子,受力物體是書;桌面受到書的壓力為F',這個力的施力物體是書,受力物體是桌子。【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解答】解:一本書放在桌面上,書受到桌面的支持力為F,書是受力物體,施力物體是桌子;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書受到桌子的支持力,同時書給桌子一個壓力作用,桌子是受力物體,書是施力物體。故答案為:桌子;書;書;桌子。二.力的作用效果(共3小題)3.(2023春?巴中期末)下列四個事例中,可以說明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的是()A.用力將皮筋拉長 B.用力將鐵板掰彎折 C.用力將足球踢進球門 D.用力將彈簧壓縮【答案】C【解答】解:A、用力將皮筋拉長,力改變了物體的形狀,故A錯誤;B、用力將鐵板掰彎折,力改變了物體的形狀,故B錯誤;C、用力將足球踢進球門,足球的運動狀態改變,故C正確;D、用力將彈簧壓縮,力改變物體的形狀,故D錯誤。故選:C。4.(2023秋?嵩明縣期末)投出去的鉛球在重力作用下沿曲線運動,說明力可以使物體的運動狀態_發生改變;鉛球落地時將地面砸出了一個小坑,說明力可以使物體的形狀發生改變。【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解答】解:投出去的鉛球在重力作用下沿曲線運動,即運動狀態發生改變,說明重力改變了物體的運動狀態;鉛球落地時將地面砸出了一個小坑,說明力可以使物體的形狀發生改變。故答案為:運動狀態、形狀。5.(2023秋?弋江區期末)為了探究力的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關,小明做了如圖所示的實驗。把一根鋼鋸條的下端固定,用不同的力去推它,使其發生圖甲、乙、丙、丁所示的形變。已知F1=F3=F4>F2請分析:(1)圖甲與圖丙所示能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關。(2)圖甲與圖丁所示能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點有關。【答案】(1)甲;丙;(2)作用點。【解答】解(1)探究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是否有關,要控制力的大小和力的作用點相同,改變力的方向,故選甲和丙;(2)圖甲與圖丁中,F1=F4,又二者方向相同,但是作用點不同,故探究的是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點有關。故答案為:(1)甲;丙;(2)作用點。三.力作用的相互性(共2小題)6.(2023秋?沂南縣期末)關于力的概念,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A.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沒有物體就沒有力的作用 B.物體受到力的作用時,一定存在施力物體 C.只有接觸的物體才能產生力的作用 D.力的作用總是相互的【答案】C【解答】解:ABD、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體受到力的作用時,一定存在施力物體,要產生力至少存在兩個物體,故AB正確;C、不相互接觸的物體,不一定沒有力的作用,如兩個不相互接觸的磁鐵間有力的作用,故C錯誤;故選:C。7.(2023秋?盤龍區期末)2023年10月26日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圖中火箭點火向下噴出氣體,火箭向上運動,說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火箭升空過程中,以航天員為參照物,載人飛船是靜止的。【答案】相互;靜止。【解答】解:火箭點火后向下噴出燃氣,火箭給氣體向下的推力,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氣體向上推動火箭,獲得向上的動力,說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火箭升空過程中,以航天員為參照物,宇航員和載人飛船沒有空間位置的變化,所以載人飛船是靜止的。故答案為:相互;靜止。四.力的三要素(共2小題)8.(2023春?洪湖市期末)如圖所示,分別用大小相等的力拉和壓同一彈簧。該實驗表明,彈簧受力產生的效果與力的()A.大小有關 B.方向有關 C.作用點有關 D.大小、方向、作用點都有關【答案】B【解答】解:由圖可知,用力向右拉彈簧時,彈簧變長;用力向左壓彈簧時,彈簧變短;由此可見,在力的大小與作用點相同時,力的方向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不同。故選:B。9.(2023春?驛城區期末)如圖所示,分別在A、B、C三點用同樣大小的力垂直于門方向推門,在A(選填“A”或“B”)點時很容易就能把門關上,但是在C點時就比較難,這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作用點有關。【答案】A;力的作用點。【解答】解:分別在A、B、C三點處用同樣大小的力垂直于門方向推門,在A點處較容易,但是在C點時就比較難,這實驗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點有關。故答案為:A;力的作用點。五.力的示意圖與圖示(共2小題)10.(2023秋?嘉定區期末)在圖中,重為6牛的小球靜止在水面上,用力的圖示法畫出該球所受的浮力F浮。【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解答】解:如圖所示,物體所受浮力為6N,方向豎直向上。11.(2023春?淮安區期末)按照題目要求作圖:在如圖中畫出細線對木塊A拉力的示意圖。【答案】【解答】解:拉力的作用點在木塊A上,從作用點豎直向上畫線段,方向沿細線向上,標出符號F,如圖所示:六.彈力的概念(共2小題)12.(2023春?保康縣期末)如圖所示的物體不能產生彈力的是()A.壓彎的鋸條 B.被擠壓后的橡皮泥 C.拉長的橡皮筋 D.拉彎的竹子【答案】B【解答】解:A、壓彎的鋸條發生彈性形變,產生彈力。不符合題意;B、被擠壓的橡皮泥不具有彈性,故不會產生彈力。符合題意;C、拉長的橡皮筋發生彈性形變,產生彈力。不符合題意;D、拉彎的竹子發生了彈性形變,產生彈力。不符合題意。故選:B。13.(2023春?潘集區期末)彈簧被外力壓縮,外力消失后能自行回復原狀,因此彈簧的形變屬于彈性形變。【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解答】解:彈簧被外力壓縮,外力消失后能自行回復原狀,因此彈簧的形變屬于彈性形變。故答案為:彈性。七.彈簧測力計的使用與讀數(共2小題)14.(2023春?宜州區期末)如圖所示,利用彈簧測力計測量木塊的重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是3.3N B.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是4.4N C.使測力計內彈簧伸長的力是木塊的重力 D.使測力計內彈簧伸長的力是木塊對彈簧的拉力【答案】D【解答】解:AB、由圖知,彈簧測力計分度值為0.2N,示數為3.6N。故AB錯誤;CD、木塊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的作用,因此對彈簧測力計內部彈簧有向下的拉力。所以,使測力計內彈簧伸長的力是木塊對彈簧的拉力。故C錯誤,D正確。故選:D。15.(2023春?攸縣期末)測力計是測量力(填“質量”或“力”)的大小的儀器,測量前要明確分度值和量程,讀數時視線一定(填“一定”或“不一定”)要與指針對應的刻度線垂直;如圖是利用彈簧測力計測量木塊的重力的情形,彈簧測力計的讀數是4.6N,使測力計內彈簧伸長的力是木塊對彈簧的拉力(填“受到的重力”或“對彈簧的拉力”)。【答案】力;量程;一定;4.6;對彈簧的拉力。【解答】解:彈簧測力計是測量力的大小的儀器,它是根據在一定范圍內彈簧的伸長量和所受拉力成正比的原理制成的;使用彈簧測力計時,首先要看清其量程和分度值;讀數時視線要與刻度板表面垂直;由圖知,這個彈簧測力計的量程是5N,分度值是0.2N,讀數是4.6N;木塊對彈簧有向下的拉力,所以使彈簧伸長的力是木塊拉彈簧的力。故答案為:力;量程;一定;4.6;對彈簧的拉力。八.彈簧測力計在力的相互性方面的應用(共3小題)16.(2023春?興仁市期末)甲、乙兩同學各用4N的水平力,沿相反的方向拉彈簧測力計的兩端(彈簧測力計自重不計),測力計處于靜止狀態,則測力計的示數為()A.0 B.4N C.8N D.無法確定【答案】B【解答】解:彈簧測力計所受到的這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或因為彈簧測力計處于靜止狀態)因此,這兩個力是平衡力。又因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應以彈簧測力計其中一端所受的拉力為準,所以,其示數是4N。故選:B。17.(2023秋?任城區期末)如圖所示,彈簧測力計和細線的重力及一切摩擦不計,物重G=2N,則彈簧測力計A和B的示數分別為()A.2N,0N B.0N,2N C.2N,4N D.2N,2N【答案】D【解答】解:對A來說,由重物平衡得到,彈簧的拉力大小FA=G=2N,則彈簧秤A的讀數為2N;對B來說,由左側重物(或右側重物)平衡得到,彈簧的拉力大小FB=G=2N,則彈簧秤B的讀數為2N。故選:D。18.(2023秋?沈丘縣期末)如圖所示,兩只手分別在彈簧測力計的兩端沿水平方向用力拉提環和拉鉤,彈簧測力計保持靜止。已知拉鉤上的拉力F1為2N,則提環上的拉力F2為2N,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2N。【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解答】解:彈簧測力計測量力的時候都是在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下的,靜止和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是一種平衡狀態,受到的就一定是平衡力,所以提環上的拉力F2與拉鉤上的拉力F1大小相等2N;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等于掛鉤上受到的力,題中彈簧測力計的掛鉤上受到了2N的力,所以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2N。故答案為:2;2。九.重力的概念(共2小題)19.(2023春?祁東縣期末)小明將鉛球擲出,如不計空氣阻力,飛行中的鉛球受到哪些力的作用()A.手力 B.重力 C.重力和手的推力 D.不受任何力【答案】B【解答】解:當鉛球被投擲出以后,鉛球離開人手,鉛球和手之間的相互作用力消失,即手的推力消失;鉛球在飛行過程中,始終受到地球的吸引力,即受到重力。故選:B。20.(2022秋?長寧區校級期末)學習了重力之后,小明閱讀到這么一則故事:1911年4月,有位利比里亞商人在挪威買了重1.2×108牛的魚,運回利比里亞后,一過秤,竟然少了4.7×105牛。商人回想購魚時他是親眼看著老板過秤的,歸途上平平安安,無人動魚。商人百思不得其解。為了破解商人的問題,小明查閱資料得知:(1)質量不隨物體的位置、形狀、溫度、狀態的改變而改變。(2)挪威:北緯59°54′,利比里亞:北緯6°14′。(3)重力與質量的比例系數g會隨緯度發生變化,如表所示。地點新加坡馬尼拉廣州上海倫敦北極緯度北緯1°17′北緯14°35′北緯23°06′北緯31°12′北緯51°31′北緯90°g(N/kg)9.78079.78369.78839.79409.81209.8324①根據表格中的數據,我們可以得到比例系數g與緯度的關系是:在地球表面附近,緯度越大,g越大。②請指出魚“變輕”的原因,并寫出分析過程:由表中可以知道,挪威:北緯59°54′,比例系數約為g1=9.812N/kg;利比里亞:北緯6°14′,比例系數約為g2=9.7807N/kg,g1>g2;從挪威到利比里亞比例系數g變小;質量不隨物體位置的改變而改變,根據G=mg,則其重力變小。【答案】①緯度越大,g越大;②由表中可以知道,挪威:北緯59°54′,比例系數約為g1=9.812N/kg;利比里亞:北緯6°14′,比例系數約為g2=9.7807N/kg,g1>g2;從挪威到利比里亞比例系數g變小;質量不隨物體位置的改變而改變,根據G=mg,則其重力變小。【解答】解:①根據表格中的數據,我們可以得到比例系數g與緯度的關系是:在地球表面附近,緯度越大,g越大。②由表中可以知道,挪威:北緯59°54′,比例系數約為g1=9.812N/kg;利比里亞:北緯6°14′,比例系數約為g2=9.7807N/kg,g1>g2;從挪威到利比里亞比例系數g變小;質量不隨物體位置的改變而改變,根據G=mg,則其重力變小。故答案為:①緯度越大,g越大;②由表中可以知道,挪威:北緯59°54′,比例系數約為g1=9.812N/kg;利比里亞:北緯6°14′,比例系數約為g2=9.7807N/kg,g1>g2;從挪威到利比里亞比例系數g變小;質量不隨物體位置的改變而改變,根據G=mg,則其重力變小。一十.重力的大小估測(共2小題)21.(2022春?吉林期末)許多同學都見證過小雞的孵化過程,剛孵化的小雞的重力約為()A.0.04N B.0.4N C.4N D.40N【答案】B【解答】解:一只雞蛋的質量約50g,剛孵化的小雞的質量比雞蛋的質量小,在40g左右,受到的重力為G=mg=0.04kg×10N/kg=0.4N。故選:B。22.(2023秋?樺甸市期末)對預防新冠肺炎措施中使用的一些物品進行估測,最接近實際的是()A.“測體溫”:一只手持式測溫槍所受的重力約為50N B.“勤洗手”:一瓶家用洗手液的密度約為1×103g/cm3 C.“要消毒”:一張消毒濕巾的厚度約為3cm D.“戴口罩”:一只長方形口罩的面積約為180cm2【答案】D【解答】解:A、一只手持式測溫槍質量約300g=0.3kg,所受的重力約為G=mg=0.3kg×10N/kg=3N。故A不符合實際;B、水的密度是1×103kg/m3,家用洗手液的密度與水的密度差不多,在1×103kg/m3=1g/cm3左右。故B不符合實際;C、一張消毒濕巾的厚度約為2mm。故C不符合實際;D、一只長方形口罩的長、寬分別為18cm、10cm,面積約為S=ab=18cm×10cm=180cm2。故D符合實際。故選:D。一十一.重力的計算(共3小題)23.(2023秋?安溪縣期末)2023年12月16日,受強冷空氣影響,福建部分鄉鎮迎來了今冬的第一場雪。小華往量筒里裝了80mL的雪,待量筒里的雪完全熔化成水后,測得水的體積為32mL,則量筒里雪的重為0.32N,量筒里雪的密度為0.4g/cm3。(已知)【答案】0.32;0.4。【解答】解:量筒里的雪完全熔化成水后,質量為:m水=ρ水V=1.0g/cm3×32mL=1.0g/cm3×32cm3=32g;物質的質量不隨它的形狀、物態和位置、溫度而改變,因此量筒里的雪的質量與完全熔化成水后的質量相等,為m雪=m水=32g;量筒里雪的重為:G=m雪g=32g×10N/kg=0.032kg×10N/kg=0.32N;量筒里雪的密度為:ρ雪====0.4g/cm3。故答案為:0.32;0.4。24.(2023秋?費縣期末)小明為了測量廚房醬油的密度,用一個容積為1L的食用塑料瓶裝滿了水,稱得總質量為1200g,全部倒掉食用塑料瓶中的水并擦干后,又裝滿醬油,稱得總質量為1360g。(水的密度ρ水=1.0g/cm3,g取10N/kg)求:(1)空食用塑料瓶的質量是多少?(2)小明家廚房醬油的密度是多少?(3)裝滿醬油的食用塑料瓶的總重力。【答案】(1)空食用塑料瓶的質量是200g;(2)小明家廚房醬油的密度是1.16g/cm3;(3)裝滿醬油的食用塑料瓶的總重力為13.6N。【解答】解:食用塑料瓶容積為1L=1000cm3,因此V水=V醬油=1000cm3;(1)1食用塑料瓶水的質量為m水=ρ水V水=1.0g/cm3×1000cm3=1000g;空食用塑料瓶的質量m瓶=m總1﹣m水=1200g﹣1000g=200g;(2)小明家廚房醬油的密度ρ醬油====1.16g/cm3;(3)裝滿醬油的食用塑料瓶的總重力G=m總2g=1360g×10N/kg=1.36kg×10N/kg=13.6N。答:(1)空食用塑料瓶的質量是200g;(2)小明家廚房醬油的密度是1.16g/cm3;(3)裝滿醬油的食用塑料瓶的總重力為13.6N。25.(2023秋?沙坪壩區期末)如圖甲,杭州第19屆亞運會的吉祥物包括三個機器人造型,分別是“宸宸”、“琮琮”和“蓮蓮”。某小組利用3D打印技術選用ABS塑料來打印C位吉祥物——“琮琮”,打印出來的塑料“琮琮”體積為250cm3,質量為110g。(已知ABS塑料的密度為1.1g/cm3,鋁的密度為2.7g/cm3)(1)請通過計算判斷該打印作品是空心還是實心;(2)若是空心請求出空心部分的體積,若是實心請求出該打印作品的重力;(3)若用鋁來鑄造尺寸、結構完全相同的“琮琮”,把鋁“琮琮”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圖乙所示,當對其豎直向下施加5N的壓力處于靜止時,求桌面對它的支持力。【答案】(1)該打印作品是空心的;(2)空心部分的體積為150cm3;(3)桌面對鋁“琮琮”的支持力為7.7N。【解答】解:(1)質量為110g的ABS塑料體積為:V===100cm3;因為V=100cm3<V琮=250cm3,所以該打印作品是空心的;(2)空心部分的體積為:V空=V琮﹣V=250cm3﹣100cm3=150cm3;(3)鋁鑄的“琮琮”的重力為:G鋁=m鋁g=ρ鋁Vg=2.7g/cm3×100cm3×10N/kg=2.7×103kg/m3×100×10﹣6m3×10N/kg=2.7N;把鋁“琮琮”放在水平桌面上,當對其豎直向下施加5N的壓力處于靜止時,鋁“琮琮”對桌面的壓力為:F壓=2.7N+5N=7.7N;桌面對鋁“琮琮”的支持力與鋁“琮琮”對桌面的壓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則F支=F壓=7.7N。答:(1)該打印作品是空心的;(2)空心部分的體積為150cm3;(3)桌面對鋁“琮琮”的支持力為7.7N。一十二.重力的方向(共2小題)26.(2023春?云浮期末)下面關于重力方向的表述,正確的是()A.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 B.重力的方向總是垂直于地面 C.重力的方向總是垂直于物體表面向下 D.重力方向有可能朝上【答案】A【解答】解: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故A正確。故選:A。27.(2023春?白銀期末)墻體的豎直性是房屋質量的重要指標,在建造房屋時,建筑工人常常利用如圖所示的重垂線檢測墻體是否豎直,這是運用了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圖中所示的墻體向左(填“左”或“右”)傾斜。【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解答】解:建筑工人常用重垂線檢查墻壁是否豎直,這是利用了重力的方向始終是豎直向下的。由圖可知重垂線上端與墻緊靠,下端重錘的位置在墻的左側,故墻向左傾斜。故答案為:豎直向下;左。一十三.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質量的關系(共1小題)28.(2023春?廣元期末)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質量的關系”的實驗中,通過測量不同數量的鉤碼(每個鉤碼的質量都相等)的質量和重力,得到如下表中數據。m/kg0.10.20.30.40.50.60.7G/N1234567(1)本實驗中用到的測量工具有天平和彈簧測力計。(2)分析表中數據進行判斷,下列的四個圖象中,關于物體所受的重力的大小跟質量的關系,正確的是A(填序號)。A.B.C.D.【答案】(1)彈簧測力計;(2)A。【解答】解:(1)本實驗是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質量的關系”的實驗,需要測量物體的重力和質量,測量重力需要彈簧測力計,測量質量需要用天平,因此本實驗中用到的測量工具有天平和彈簧測力計;(2)由表中數據可知,物體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質量成正比,故A正確。故答案為:(1)彈簧測力計;(2)A。一十四.重力示意圖(共3小題)29.(2023春?港南區期末)如圖所示,籃球從空中下落,請畫出籃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圖(O為重心)。【答案】【解答】解: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從籃球重心畫一條帶箭頭的豎直向下的有向線段,用G表示,如圖所示:30.(2023春?云南期末)如圖所示,請作出在某一水平面做圓錐擺運動(繩子上端固定,設法使小物體在水平圓周上以大小恒定的速度旋轉,細繩所掠過的路徑為圓錐表面)的小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圖。【答案】【解答】解:小球受豎直向下的重力,重力的作用點畫在小球的重心(球心),從球心分別沿豎直向下、畫一帶箭頭的線段表示重力G,如圖所示:31.(2023春?開州區期末)如圖所示,斜面上物體重為5N,畫出物體受到的重力的示意圖。【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解答】解:已知物體重力G=5N,重力的作用點在重心,從重心開始豎直向下畫一帶箭頭的線段表示重力,并標出重力的符號和大小,如圖所示:一十五.摩擦力的大小(共2小題)32.(2023秋?新野縣期末)如果上課時教室內摩擦力突然消失10s,我們身邊的情境不可能出現的場景是()A.教師拿著粉筆在黑板上寫字 B.課桌仍在水平地面不動 C.掛在墻上的鐘仍在原處 D.教師和學生無法走路【答案】A【解答】解:A、用粉筆在黑板上寫字是依靠摩擦力的作用,所以當摩擦力消失時,教師就無法在黑板上寫字,故A不可能發生;B、課桌靜止在水平地面時不受摩擦力作用,所以當摩擦力消失時,課桌仍在水平地面不動,故B可能發生;C、鐘掛在墻壁上,鐘受到螺絲釘向上的支持力和向下的重力平衡,與摩擦力沒有關系,故C可能發生;D、人走路是依靠腳和地面間的摩擦力來完成的,如果沒有摩擦力,教師和學生將無法走路,故D可能發生。故選:A。33.(2023春?拜泉縣期末)水平地面上放著一個重為60N的物體,用15N的水平推力使它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物受到的摩擦力為15N;當水平推力增大到25N時,該物體受到的摩擦力不變(填“變大”、“變小”或“不變”)。【答案】15;不變。【解答】解:因物體在水平地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物體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和水平推力是一對平衡力,所以,地面對物體的摩擦力f=F推=15N;當將推力增大到25N時,因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所以物體受到的摩擦力不變,仍為15N。故答案為:15;不變。一十六.摩擦力大小的影響因素(共1小題)34.(2022春?秦淮區期末)如圖所示,在同一水平面上,有表面粗糙程度相同、質量不同(mP<mQ)的兩個木塊,按照甲、乙、丙、丁四種方式放置,分別在水平力F1、F2、F3和F4的作用下,做勻速直線運動,則下列關系式正確的是()A.F1>F2 B.F2>F3 C.F3>F4 D.F3=F4【答案】D【解答】解:摩擦力的大小跟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兩個影響因素不變,摩擦力不變。(1)表面粗糙程度相同、質量不同甲、乙兩圖中,∵(mp<mQ),∴Gp<GQ,∴F1<F2,故A錯誤;(2)乙、丙比較,表面粗糙程度相同,F3>F2,故B錯誤;(3)丙、丁實驗在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時,改變了接觸面積的大小,摩擦力不變,故D正確。故選:D。一十七.增大或減小摩擦的方法(共2小題)35.(2023秋?石景山區期末)如圖中所示的自行車四個部件的設計中,為了減小摩擦的是()A.車把上套著橡膠套 B.腳蹬面做得凹凸不平 C.車軸內安裝有滾珠 D.輪胎有凹凸的花紋【答案】C【解答】解:A、車把上套著橡膠套,是在壓力一定時,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可增大摩擦,故A不符合題意;B、腳踏板有凹凸的花紋,是在壓力一定時,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可增大摩擦,故B不符合題意;C、車軸內安裝有滾珠,是用滾動代替滑動,可減小摩擦,故C符合題意;D、輪胎有凹凸的花紋,是在壓力一定時,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可增大摩擦,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36.(2022春?南開區期末)自行車是人們常用的交通工具,利用了很多有關摩擦的知識,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A.剎車時用力捏車閘是通過增大壓力從而增大摩擦 B.自行車在騎行前進過程中前輪和后輪均受到向后的摩擦力 C.自行車腳蹬轉動處安裝鋼珠是減小了與接觸面間的粗糙程度而減小摩擦 D.自行車外胎有凸凹不平的花紋是增大了與接觸面間的粗糙程度而減小摩擦【答案】A【解答】解:A、剎車時用力捏剎車閘,是在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時,通過增大壓力來增大摩擦,故A正確;B、因為自行車驅動輪在后,前輪是從動輪。勻速行駛時,后輪相對地面有向后運動的趨勢,則地面給后輪一個水平向前的摩擦力,這個摩擦力驅動自行車向前運動。當前輪向前運動時,地面的摩擦力將阻礙它向前運動。因此地面對前輪的摩擦力方向是水平向后,故B錯誤;C、在自行車腳蹬轉動處安裝鋼珠是將滑動摩擦變為滾動摩擦,從而減小摩擦,而不是減小了與接觸面間的粗糙程度,故C錯誤;D、自行車外胎有凸凹不平的花紋,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的,故D錯誤。故選:A。一十八.探究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共1小題)37.(2023春?任丘市期末)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實驗。(1)在做圖甲實驗時,拉力F隨時間t、木塊移動速度v隨時間t的變化圖象如圖丁所示,則木塊在第1s時受到的摩擦力為3N;在第7s時受到的摩擦力為3N;(2)在做甲、乙實驗時,用測力計拉著木塊分別做勻速直線運動,發現乙實驗中測力計示數比甲實驗的大,由此得出的結論是:在接觸面粗糙程度相等時,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3)在做乙、丙實驗時,用測力計拉著木塊分別做勻速直線運動,發現丙實驗中測力計示數比乙的大,則丙實驗中的木板更粗糙;(4)在本次實驗中運用的研究方法是轉換法和控制變量法;(5)某小組猜想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跟接觸面的面積有關,于是在甲圖中將木塊沿豎直方向切成兩部分,用測力計拉著做勻速直線運動來驗證猜想。這種做法是錯誤的,原因是沒有控制壓力相同。【答案】(1)3;3;(2)在接觸面粗糙程度相等時,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3)丙;(4)控制變量法;(5)沒有控制壓力相同。【解答】解:(1)由圖丙知:2~6s物體做勻速運動,此時物體處于平衡狀態,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由圖乙知此過程的拉力為3N,所以滑動摩擦力為3N;0~2s物體做加速運動,6~8s物體做減速運動,但由于壓力的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摩擦力都不變,仍為3N,故第1s、第7s時,摩擦力都為3N;(2)圖甲和圖乙,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壓力大小不同,乙實驗中測力計示數比甲實驗的大,可得出:在接觸面粗糙程度相等時,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3)在做乙、丙實驗時,用測力計拉著木塊分別做勻速直線運動,發現丙實驗中測力計示數比乙的大,乙、丙實驗控制壓力相同,改變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由圖可知丙實驗中的木板更粗糙;(4)在本次實驗中運用的研究方法是轉換法和控制變量法;(5)將圖甲中的木塊沿豎直方向截去一半后,測得木塊所受的滑動摩擦力變為原來一半。他由此得出:滑動摩擦力的大小隨接觸面積的減小而減小。這一過程中,接觸面積改變的同時,壓力也發生了改變,不符合控制變量法的要求,故得出的結論是錯誤的。故答案為:(1)3;3;(2)在接觸面粗糙程度相等時,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3)丙;(4)控制變量法;(5)沒有控制壓力相同。一十九.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共1小題)38.(2023春?內鄉縣期末)研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1)實驗時要讓同一輛小車從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目的是為了使小車在三種不同表面上運動的速度相同。(2)在相同的實驗條件下,小車在木板表面上前進的距離最遠,但最后會停下來,這是因為阻力改變了它的運動狀態。(3)由實驗現象我們可以推斷:假如小車在平面上運動的過程中,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它將做勻速直線運動。【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解答】解:(1)根據控制變量法,為保證摩擦力對小車運動距離的影響,小車應從斜面同一高度上由靜止滑下,使其到達斜面的初始速度相等。(2)小車速度減小的原因是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木板的摩擦力最小,小車速度改變的最慢,滑行距離最遠,木板最光滑。(3)推理可知,假如小車在平面上運動的過程中,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它將做勻速直線運動。故答案為:(1)速度;(2)木板;阻;(3)將做勻速直線運動。二十.慣性與慣性現象(共3小題)39.(2023?成都開學)如圖所示,木塊立在小車上,小車與木塊間無摩擦,小車與木塊一起在水平面上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當小車遇到障礙物而忽然停止時,木塊將()A.向前倒 B.向后倒 C.做勻速直線運動 D.停止【答案】C【解答】解:車停止前,木塊和小車一起做勻速直線運動,并且木塊和小車具有共同的速度,當小車突然停止時,由于木塊在光滑的接觸面上,因此木塊由于慣性,還要保持原來大小不變的速度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故選:C。40.(2023春?襄汾縣期末)為進一步增強廣大中小學生的競爭意識、合作精神和健康體質,襄汾縣教育科技局將在10月份舉辦全縣中小學籃球團體賽。如圖所示是同學們正在進行賽前訓練,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A.籃球被籃板彈回,說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投球時,手對球的力和球對手的力大小相等 C.籃球離開運動員后還能在空中飛行,是因為籃球受到了慣性作用 D.投向籃筐的籃球沿弧線上升,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答案】C【解答】解:A、籃球碰到籃板時,籃球對籃板有力的作用,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籃板對籃球也有力的作用,所以球被彈回,故A正確;B、投球時,手對球施加了力,球對手也有力的作用,手對球的力和球對手的力大小相等,故B正確;C、籃球離開運動員的手后能繼續往前飛行,是因為籃球具有慣性,慣性是物體的一種性質,不能說“受到慣性作用”,故C錯誤;D、籃球出手后運動方向改變是因為籃球受到空氣阻力和重力的共同作用,這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故D正確。故選:C。41.(2023春?連山區期末)如圖所示,正在行駛中的汽車前面突然出現一條可愛的小狗,司機立即進行急剎車,輪胎在地面上留下一道痕跡后汽車停下,這是通過變滾動為滑動的方法增大了車輪與地面之間摩擦的;同時站在車上的乘客身體上部會向前傾,這是因為乘客身體上部(填“乘客身體上部”、“汽車”或“乘客的腳”)具有慣性,還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答案】變滾動為滑動;乘客身體上部。【解答】解:(1)緊急剎車時,車輪就會停止轉動,車輪會在地面上滑動,這是通過變滾動為滑動的方法增大車輪與地面的摩擦;(2)汽車緊急剎車時,由于慣性乘客身體上部還會保持向前運動的狀態,因此乘客會向前傾倒。故答案為:變滾動為滑動;乘客身體上部。二十一.慣性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共1小題)42.(2023春?宿遷期末)一架在高空水平向西勻速直線飛行的飛機,從飛機上每隔1s投下一個鐵球,3s鐘內連續投下3個球,如果不考慮空氣阻力,這3個球在沒有落地前,在地面上的人看到三個球在空中的排列位置應是下圖中的()A. B. C. D.【答案】C【解答】解:飛機在高空水平向西勻速直線飛行時,從飛機上先后投下三個鐵球后,不計空氣阻力,由于慣性,鐵球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不變,繼續向前飛行,三個鐵球在下落過程中,都是以原來的速度向前運動,由于重力的作用,向下運動的距離不同,故三個鐵球在下落的過程中,在同一豎直方向,只有C圖屬于這種情況。故選:C。二十二.平衡狀態的判斷(共2小題)43.(2023春?杜爾伯特縣期末)以下各圖是每0.1s拍攝一次的小球在不同運動狀態下的頻閃照片,其中受到平衡力作用的是()A. B. C. D.【答案】B【解答】解:A、由圖知小球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均發生改變,則小球受到非平衡力作用,故A錯誤;B、由圖知小球做勻速直線運動,受到平衡力作用,故B正確;C、由圖知小球在水平方向運動,小球的速度大小不斷變化,受到非平衡力作用,故C錯誤;D、由圖知小球在豎直方向運動,小球的速度大小不斷變化,受到非平衡力作用,故D錯誤。故選:B。44.(2022春?大同期末)我國選手任子威在北京冬奧會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的比賽中奪得冠軍,實現了我國在該項目上冬奧金牌零的突破。如圖是運動員勻速通過彎道時的情景,小欣認為在這個過程中運動員受到的是平衡力。你認為她的說法是錯誤(選填“正確”或“錯誤”)的,理由是運動員的運動狀態發生了改變。【答案】錯誤;運動員的運動狀態發生了改變。【解答】解:運動員在通過彎道時,運動方向發生了變化,所以運動員的運動狀態發生了改變,即運動員處于非平衡狀態,所以運動員受到的是非平衡力,小欣的說法是錯誤的。故答案為:錯誤;運動員的運動狀態發生了改變。二十三.平衡力與相互作用力的辨別(共2小題)45.(2023春?錫山區期末)如圖所示,一鬧鐘靜止在水平桌面上,則()A.鬧鐘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對鬧鐘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B.鬧鐘受到的重力和鬧鐘對桌面的壓力是一對平衡力 C.鬧鐘受到的重力和鬧鐘受到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D.鬧鐘受到的重力和鬧鐘對桌面的壓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答案】A【解答】解:(1)鬧鐘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對鬧鐘的支持力,這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條直線上、作用在一個物體上,符合二力平衡的條件,所以是一對平衡力;故A正確,C錯誤。(2)鬧鐘受到的重力作用在鬧鐘上,鬧鐘對桌面的壓力作用在桌面上,兩個力作用在兩個物體上,且兩個力的方向相同,所以不是一對平衡力,也不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故BD錯誤。故選:A。46.(2023春?貴池區期末)我國浙江大學研制出了一種超輕氣凝膠﹣﹣“全碳氣凝膠”,刷新了目前世界上最輕材料的紀錄。如圖所示,由氣凝膠制成的“碳海綿”靜止在桃花的花蕊上,桃花受到的壓力和“碳海綿”受到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答案】支持【解答】解:“碳海綿”對桃花的壓力和桃花對“碳海綿”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線上,作用在兩個物體上,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故答案為:支持。二十四.二力平衡條件的應用(共3小題)47.(2023春?思明區校級期末)明明用水平推力推靜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桌子,但沒有推動,此時()A.水平推力小于桌子的重力 B.水平推力小于桌子受到的摩擦力 C.水平推力等于桌子的重力 D.水平推力等于桌子受到的摩擦力【答案】D【解答】解:沿水平方向用力推靜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桌子,但沒有推動,桌子處于靜止狀態(平衡狀態),所以桌子受到的是平衡力,此時他對桌子的推力與桌子所受到的阻力是一對平衡力,二力的大小相等,故ABC錯誤,D正確。故選:D。48.(2023春?樺甸市期末)如圖所示,用手握著一個瓶子懸在空中不動,當手握瓶子的力增大時,瓶子受到手的摩擦力將不變(選填“不變”、“變大”或“變小”);若在手握瓶子的力增大時往瓶中加水,瓶子仍然懸在空中不動,則瓶子受到手的摩擦力將變大(選填“不變”、“變大”或“變小”)。【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解答】解:(1)瓶子靜止在空中,瓶子在豎直方向上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和豎直向上的摩擦力,這兩個力是平衡力,大小相等,當握力增大時,瓶子的重力不變,摩擦力也不變。增大的握力使瓶子產生更大的形變。(2)當在手握瓶子的力增大時往瓶中加水,瓶子仍然懸在空中不動,根據靜止的物體受到平衡力的作用,瓶子和水的總重增大,所以摩擦力增大。故答案為:不變;變大。49.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的實驗中,小明同學采用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1)當物體處于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時,我們認為它受到的力是相互平衡的。(2)實驗時,小明發現當向左盤和右盤同時加入一個相等重量的砝碼時,木塊處于靜止狀態。此時木塊在水平方向受到兩個力的作用,這兩個力是平衡的。小明再把右盤中的砝碼換成一個較重的砝碼時,發現木塊仍然處于靜止狀態,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木塊受到向左的摩擦力,這時木塊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力平衡(填“平衡”或“不平衡”).要避免這種現象產生,請你對該實驗裝置提出改進意見:用小車代替木塊,用光滑的水平面代替桌面。(3)實驗改進后,如果想驗證二力平衡條件的“兩個力必須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小明的做法是讓F1=F2,把木塊沿水平方向扭動一下,松手時觀察是否平衡。(4)某同學認為:物體在平衡力的作用下,其機械能可能會增大。你認為他的觀點是正確的(填“正確”或“錯誤”)。【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解答】解:(1)物體處于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時,物體受到平衡力的作用。(2)小明再把右盤中的砝碼換成一個較重的砝碼時,發現木塊仍然處于靜止狀態,木塊還受平衡力的作用,木塊有向右運動的趨勢,木塊和桌面之間產生了向左的摩擦力的作用,向左的拉力和摩擦力與向右的拉力是平衡力。要避免這種現象要減小木塊與桌面之間的摩擦力的作用,用小車代替木塊,用光滑的水平面代替桌面等。(3)讓F1=F2,把木塊沿水平方向扭動一下,松手時觀察是否平衡。(4)物體在平衡力作用下,質量不變,速度不變,動能不變,物體可以勻速直線上升,高度增大,重力勢能增大,機械能增大。說法是正確的。故答案為:(1)勻速直線運動;(2)木塊受到向左的摩擦力;平衡;用小車代替木塊,用光滑的水平面代替桌面;(3)讓F1=F2,把木塊沿水平方向扭動一下,松手時觀察是否平衡;(4)正確。二十五.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共2小題)50.(2023春?宿城區期末)某實驗小組探究二力平衡條件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M為一輕薄塑料片,實驗中所用的鉤碼均為100g,不計繩重及摩擦。(1)當左右兩端同時各掛1個鉤碼時,塑料片靜止,其左端受到的拉力F1與右端受到的拉力F2的方向相反;當左端再掛上1個鉤碼時,如圖乙所示,塑料片將向左做加速運動。(2)在塑料片處于圖甲位置靜止時將塑料片扭轉一個角度后放手,則塑料片不能(能/不能)保持平衡,這可以探究不在同一直線上兩個力是否平衡。(3)在圖甲實驗的基礎上,用剪刀將塑料片從中間剪斷,斷開的塑料片向兩邊加速運動,說明不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不能(填“能”或“不能”)平衡。(4)另一小組同學用如圖丙裝置進行實驗,發現左右兩盤中放質量不同的砝碼時物塊也能在桌面保持靜止,原因是桌面對木塊產生摩擦力的作用。【答案】(1)相反;左;加速;(2)不能;不在同一直線上兩個力是否平衡;(3)不能;(4)桌面對木塊產生摩擦力的作用。【解答】解:(1)如圖甲所示,在塑料片的左右兩端各掛一個鉤碼時,左端的拉力F1是水平向左的,右端受到的拉力F2是水平向右的,兩個力的方向相反;如圖乙所示,在左端再掛上一個鉤碼時,左端受到的拉力大于右端受到的拉力,塑料片受力不平衡,運動狀態發生改變,塑料片向左做加速運動;(2)塑料片轉過一個角度,塑料片上受到的兩個拉力就不在一條直線上,是探究不在同一直線上兩個力是否平衡;(3)在上面步驟的基礎上,用剪刀將塑料片從中間剪開,這樣塑料片成了兩個物體,將不能保持靜止,說明不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不能平衡;(4)若兩邊拉力不相等,則木塊相對于桌面具有相對運動趨勢,此時桌面對木塊產生摩擦力的作用,木塊在兩個拉力及摩擦力的作用下保持靜止。故答案為:(1)相反;左;加速;(2)不能;不在同一直線上兩個力是否平衡;(3)不能;(4)桌面對木塊產生摩擦力的作用。51.(2023春?紅山區期末)如圖甲、乙、丙、丁分別是某實驗小組探究二力平衡條件的實驗情景。實驗中,把一個木塊放在水平桌面上,用分別在左右托盤上放不同質量的鉤碼的方式,來改變兩邊拉力F1和F2的大小。(1)甲圖為第一次實驗的裝置。實驗中,當左盤放入2N的鉤碼、右盤放入1.5N鉤碼時,小車也處于靜止狀態,此時小車受到的兩個拉力F1和F2不是(填“是”或“不是”)一對平衡力。(2)乙圖為改進后的實驗裝置,把木塊換成了小車,這樣可以減小摩擦力對實驗的影響。(3)為了使實驗更加嚴謹,小明同學把小車換成了輕質卡片,如丙圖。在實驗過程中,小明將卡片扭轉了一定的角度,放手后,卡片不能(填“仍能”或“不能”)保持平衡,這說明:二力平衡必須滿足的條件之一是:兩個力必須作用在同一直線上。如果將小卡片從中間剪開,卡片將不能處于平衡狀態,這說明二力平衡的又一個條件:兩個力必須作用在同一物體。(4)如果另一小組的同學在安裝滑輪時,沒有將兩個滑輪調成等高,如丁圖。忽略卡片的重力,其它操作均正確,經多次實驗后,仍能(填“仍能”或“不能”)得出二力平衡的條件。【答案】(1)不是;(2)摩擦力;(3)不能;兩個力必須作用在同一直線上;兩個力必須作用在同一物體;(4)仍能。【解答】解:(1)小車靜止,此時木塊受到的一定是平衡力;木塊受到向左2N的拉力,向右1.5N的拉力,此時木塊還受到桌面對它向右的摩擦力作用,在這三個力作用下處于平衡狀態,則F左=F右+f,因此此時小車受到的兩個拉力大小不相等,不是一對平衡力;(2)木塊受到兩端的拉力和摩擦力作用,摩擦力對實驗結果的影響較大;為了減小木塊和桌面之間的滑動摩擦力,可以用滾動代替滑動,用小車來代替木塊;(3)將卡片扭轉了一定的角度,放手后,卡片將轉動,不能保持平衡,最后恢復到靜止狀態,說明小車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兩個力在同一條直線上時才能平衡;將小卡片從中間剪開,兩個力就不在同一個物體上,卡片不能靜止,說明平衡的兩個力必須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4)因為左右兩側各通過一個定滑輪,定滑輪的位置雖然不等高,但是當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時,小卡片還是處于靜止狀態,照樣能完成實驗。故答案為:(1)不是;(2)摩擦力;(3)不能;兩個力必須作用在同一直線上;兩個力必須作用在同一物體;(4)仍能。二十六.力與運動的關系(共3小題)52.(2023春?宜興市期末)圖中為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一些比賽項目,關于這些項目中涉及的物理知識說法正確的是()A.跳臺滑雪運動員在空中下落時受力平衡 B.短道速滑運動員在轉彎時用力蹬地,利用了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冰壺運動員擲出去的冰壺能繼續向前運動,是由于冰壺受到慣性的作用 D.冰球被擊飛后還能向前運動是因為一直受到推力的作用【答案】B【解答】解:A、跳臺運動員下落時,受到到豎直向下的重力,正是在重力的作用下,物體的運動狀態(速度大小)才不斷地變化(增大),處于不平衡狀態,故A錯誤;B、一個物體是受力物體,同時另一個是施力物體,故B正確;C、慣性不可以說受到慣性的作用,故C錯誤;D、冰球被擊飛之后將不再受推力的作用,之所以能向前繼續運動是因為冰球具有慣性,故D錯誤;故選:B。53.(2023春?海安市期末)在光滑水平面上一物塊由圖示位置沖向輕質彈簧,直到彈簧壓縮到最短.則該過程中對于物塊的運動描述正確的是()A.先加速后減速 B.先勻速后減速 C.先減速后勻速 D.一直減速運動【答案】B【解答】解:由于水平面為光滑面,在物塊接觸彈簧之前,水平方向沒有受到力的作用,因此物塊做勻速直線運動;從物塊接觸彈簧開始,物塊就會受到向左的彈力,與物塊運動方向相反,因此物塊做減速運動,一直到速度減為零,即彈簧壓縮到最短。故選:B。54.(2023春?柘城縣期末)2021年5月15日,“天問一號”著陸巡視器成功著陸于火星烏托邦平原南部預選著陸區(如圖),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著陸火星取得圓滿成功。著陸巡視器在進入、下降與著陸過程中,要在數分鐘內將時速從近2萬千米降低到零。小明認為在著陸過程中,著陸巡視器不受力的作用,他的判斷是否正確?不正確,理由是在著陸過程中,著陸巡視器的運動狀態發生了改變。【答案】不正確;在著陸過程中,著陸巡視器的運動狀態發生了改變。【解答】解:由“著陸巡視器在進入、下降與著陸過程中,要在數分鐘內將時速從近2萬千米降低到零”知,著陸巡視器的速度時刻發生變化,所以其運動狀態發生了改變,故著陸巡視器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則小明的判斷不正確。故答案為:不正確;在著陸過程中,著陸巡視器的運動狀態發生了改變。二十七.力與圖象的結合(共2小題)55.(2023春?拜泉縣期末)如圖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體,受到方向不變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F的大小與時間t的關系如圖乙所示;物體運動的速度v與時間t的關系如圖丙所示。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0~2s內物體保持靜止,不受摩擦力的作用 B.2~4s內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 C.2~4s內物體受到的摩擦力為3N D.2~6s內物體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保持不變【答案】D【解答】解:(1)由v﹣t圖象可知,0~2s內物體運動的速度為0,處于靜止狀態,由F﹣t圖象可知,0~2s內物體受到的拉力為1N,由二力平衡條件可知,物體受到的摩擦力為1N,故A錯誤;(2)由v﹣t圖象可知,2~4s內物體做勻加速直線運動,故B錯誤;由v﹣t圖象可知,4~6s內物體運動的速度4m/s不變,做勻速直線運動,處于平衡狀態,受到的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對平衡力,由F﹣t圖象可知,4~6s內物體受到的拉力為2N,則物體受到的滑動摩擦力為2N,因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和壓力的大小有關,與物體運動的速度無關,所以,2~4s內物體受到的摩擦力也為2N,故C錯誤;所以,2~6s內物體受到的摩擦力大小2N保持不變,故D正確。故選:D。56.(2022春?萊山區期末)如圖1所示,一物體在水平壓力F作用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智能交通系統與新能源汽車的互動分析試題及答案
- 唯物史觀試題及答案解析
- 水循環考試題及答案
- 大學物理擴展性知識建設試題及答案
- 婦幼三基培訓試題及答案
- 家具設計中的品牌建立與消費者認知的關系研究試題及答案
- 建筑施工安全標準化2025年試題及答案
- 噴粉技術員試題及答案
- 樂高行業筆試題及答案
- 初中七下試題及答案
- 課題開題報告:核心素養導向下初中數學單元整體教學設計的實施策略研究
- 教師形體與禮儀知到智慧樹章節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成都師范學院
- 上海市農村房地一體宅基地確權登記工作實施方案
- 供應鏈管理流程圖及說明課件
- 11 浪花 說課稿-2024-2025學年統編版(2024)語文一年級下冊
- 全民健康信息綜合管理平臺建設方案
- 2025年中石化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湖南省邵陽市2024年中考物理試卷(解析版)
- 無處不在-傳染病知到智慧樹章節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南昌大學
- 應用PDCA降低藥占比
- 漁業基礎設施與裝備現代化考核試卷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