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遼寧省大連市濱城高中聯盟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4月考試生物
試卷
學校:___________姓名:班級:考號:
一、單選題
1.傳統發酵技術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對微生物的應用。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果酒應該密封保存,否則醋酸菌可利用酒精直接轉化為乙酸而影響口感
B.制作泡菜時加入的“老湯”中含有純度較高的酵母菌,可加速發酵進程
C.豆腐中的蛋白質經毛霉等微生物的發酵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味道鮮美
D.欲將果酒制備成果醋,制備時的溫度無需改變,但需通入充足的氧氣
2.下列關于發酵工程應用的敘述,錯誤的是()
A.在青貯飼料中添加乳酸菌,可以提高飼料的品質,動物食用后還能提高免疫力
B.將乙型肝炎病毒的抗原基因轉入酵母菌,再通過發酵,可生產乙型肝炎疫苗
C.微生物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從微生物細胞中提取蛋白質即單細胞蛋白
D.與傳統的化學農藥不同,微生物農藥可利用微生物或其代謝物防治病蟲害
3.菜籽粕含有35%~45%蛋白質,是畜禽飼料的重要原料,但其中的單寧等抗營養因
子限制了菜籽粕的應用。研究者將不同菌種接種到菜籽粕與放皮制成的固體培養基中
發酵48h,測定菜籽粕中單寧的含量,結果如下圖。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7
6□R:植物乳酸國
5□H:黑曲霉菌
4巳N:釀酒酵母菌
3
圖K:枯草芽泡桿菌
2
1
0
對照
A.可用不接種微生物的固體培養基作對照組
B.枯草芽抱桿菌和黑曲霉菌都有成形的細胞核
C.黑曲霉菌對單寧的去除效果最為理想
D.不同微生物除單寧的效果不同與不同微生物的代謝能力有關
4.下列關于菊花組織培養的敘述,正確的是()
A.用自然生長的莖進行組培需用適宜濃度的酒精和次氯酸鈉的混合液消毒
B.培養瓶用專用封口膜封口可防止外界雜菌侵入并阻止瓶內外的氣體交換
C.組培苗鍛煉時采用蛭石作為栽培基質的原因是蛭石帶菌量低且營養豐富
D.不帶葉片的菊花幼莖切段可以通過植物組織培養形成完整的菊花植株
5.如圖為動物細胞培養過程中細胞增殖情況的變化曲線,圖中B、E兩點表示經篩
選、分裝后繼續培養。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動物細胞培養選用的培養材料應為幼齡動物的細胞
B.E點后,細胞能不斷增殖可能是細胞發生了癌變
C.曲線中B點、E點時都需要離心收集細胞進行傳代培養
D.不同于懸浮細胞的培養,貼壁細胞培養后一般會生長成多層細胞
6.為了解病原微生物對四種抗生素的敏感程度,某研究小組進行了相關藥敏實驗,圖
1為部分實驗器材。將四個大小相同的分別含有相同濃度抗生素I~W的紙片分別貼在
長滿測試菌的平板上,實驗結果如圖2。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含抗生素
的紙片
抑菌圈中
的菌落
圖1
A.為獲得長滿測試菌的平板,需要使用圖1中的器材①③④
B.不同抗生素在平板上的擴散速度不同會影響實驗結果
C.圖2抑菌圈中的菌落是在抗生素IV作用下產生突變的菌株
D.圖2中形成的抑菌圈大小不同,可能是測試菌對四種抗生素的敏感性不同
7.單克隆抗體具有特異性強、靈敏度高等優點,被廣泛用作診斷試劑。下圖是醫學上
常用的定量檢測抗原含量的“雙抗體夾心法”示意圖。將過量的固相抗體固定在某種固
相載體表面上,加入抗原,再加入酶標抗體,洗脫未結合的酶標抗體,最后加入無色
底物,該底物在酶標抗體上酶的催化作用下形成產物,通過產物(有色)量反映抗原
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固相抗體和酶標抗體均能與抗原結合,這是由于兩者結構相同
B.實驗過程所加入的抗原、酶標抗體、底物均應過量
C.反應體系最終呈現的顏色深淺與抗原量呈負相關
D.加入酶標抗體的目的是通過測定酶促反應產物量來判斷待測抗原量
8.廚余垃圾是指居民日常生活及食品加工、飲食服務、單位供餐等活動中產生垃
圾。其中的淀粉、蛋白質、脂肪等微溶性有機物,易腐爛、變質,滋生病原微生物
等,若處理不當,可能造成嚴重污染。圓褐固氮菌和巨大芽抱桿菌組合可以將廚余垃
圾中有機物質迅速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減輕環境污染。為制備分解廚余垃圾中有機
物質的微生物菌劑,某科研小組對兩種菌進行了最佳接種量比的探究實驗,并得出下
圖的實驗結果。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圓褐固氮菌
0o
巨大芽胞桿菌
8o
6o
4O
20...
0'~~-------1=|------------■—?~~■—?—
只接種圓只接種巨1:12:1兩種菌種接
褐固氮菌大芽抱桿菌種量比例
A.巨大芽抱桿菌生長過程中需要氮源,圓褐固氮菌則不需要
B.該實驗中可采用平板劃線法接種兩種微生物
C.處理該類廚余垃圾廢液,兩菌種的最佳接種量比為1:1
D.圓褐固氮菌和巨大芽抱桿菌都屬于好氧微生物
9.熒光假單胞菌野生型菌落為平滑型(SM),突變后可產生皺縮型(WS)和模糊型
(FS)菌落??蒲腥藛T在液體培養基中靜置培養野生型,其種群增長曲線如圖1所
示:在液體培養基中振蕩培養野生型,其種群增長曲線如圖2所示。下列相關分析錯
誤的是()
11
Io爭1o
等XoSMA
1
辨
軸1oIo1
±X
9
灣
建IoIo9
*X*X
Io81o8
(X(1
O71o7
A
->)->)
1O6
X
246810
培養時間(天)
圖1
A.振蕩培養產生的WS和FS可能與溶氧量變化相適應
B.WS第4天后在競爭中占有優勢并會保持S形增長
C.第8天后的變化與營養不足和代謝產物積累有關
D.熒光假單胞菌在振蕩培養時種群基因頻率發生改變
10.青枯病是一種嚴重危害馬鈴薯的病害,茄子對青枯病具有一定抗病性。研究者通
過植物體細胞雜交技術培育抗青枯病的馬鈴薯新品種,在獲得的90個雜種植株中,有
6個具有明顯的青枯病抗性。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可以通過纖維素酶和果膠酶處理馬鈴薯與茄子的細胞獲得原生質層
B.雜種細胞中來自茄子的染色體隨機丟失可以用來解釋并非所有雜種植株均抗病
C.通過植物體細胞雜交技術獲得雜種植株體現了植物細胞的全能性
D.茄子和馬鈴薯之間存在生殖隔離,不能采用雜交育種的方法來培育抗病馬鈴薯
11.谷氨酸棒狀桿需是一種好氧菌,能發酵產生谷氨酸,細胞中谷氨酸積累過多時會
抑制谷氨酸脫氫酶的活性,從而降低谷氨酸的合成量。野生型谷氨酸棒狀桿菌可以合
成生物素參與細胞膜的形成,而生物素合成缺陷型的谷氨酸棒狀桿菌細胞膜不完整,
細胞膜通透性增大。如圖為相關的生產流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馥麓繇患菌型”產用菌種一擴大智種
分離提純
發酵罐------"谷氨酸
各菌
配制培養基
A.谷氨酸的發酵生產,在中性和弱堿性條件下會積累谷氨酸
B.進行擴大培養時一般采用固體培養基,是為了增大菌種濃度
C.發酵過程中要隨時檢測培養液中微生物的數量、產物濃度以了解發酵進程
D.選用生物素合成缺陷型谷氨酸棒狀桿菌可能會提高谷氨酸的產量
12.在降雨量少且分布不均的西北地區,蘋果樹腐爛病在各蘋果產區經常發生,已成
為蘋果產量和安全種植的主要限制因素,篩選蘋果腐爛病的拮抗放線菌對該病的防治
具有重要意義。科研工作者利用PDA培養基培養放線菌和蘋果樹腐爛病菌,在PDA
培養基平板上進行如圖所示的操作,將培養皿置于28℃培養箱培養,待甲圖培養皿的
菌體長滿培養皿時,測量乙圖中放線菌周圍抑菌圈的直徑,進行篩選。下列分析錯誤
的是()
注:菌餅是將富含營養物質的培養基與瓊脂混合后,制成薄片,用以接種微生物。
A.甲圖的培養皿為對照組,乙圖的培養皿為實驗組
B.應從發病的土壤取樣,分離得到蘋果樹腐爛病菌和放線菌
C.為防止雜菌污染,配置PDA培養基應在滅菌前調節培養基的pH
D.乙圖中顯示抑菌圈直徑越小的放線菌,其拮抗蘋果樹腐爛病菌的能力越強
13.科學家通過體外誘導小鼠成纖維細胞,獲得了一種類似胚胎干細胞的細胞,稱為
誘導多能干細胞(簡稱iPS細胞),iPS細胞增殖分化后可形成多種組織細胞,用于多
種疾病的治療,流程如圖。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體外培養小鼠成纖維細胞和iPS細胞時,定期更換培養液可以清除細胞的代謝產物
B.小鼠的成纖維組織需經胃蛋白酶或膠原蛋白酶處理成單個細胞后制成細胞懸液
C.圖中神經細胞、肝臟細胞和心肌細胞的基因與iPS細胞的相同,蛋白質不完全相同
D.ES細胞(胚胎干細胞)必須從胚胎中獲取,涉及倫理問題,會限制其在醫學上的應
用
14.獲取植物或動物體的組織,進行表面消毒處理后,用相關酶處理并分散成單個細
胞,置于人工配置的培養基中培養,可獲得植物愈傷組織或大量動物細胞,用于生
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將植物或動物組織處理并分散成單個細胞所用的酶相同
B.植物細胞培養與動物細胞培養所用培養基的成分相同
C.植物細胞培養過程與動物細胞培養過程都需要無菌技術
D.植物組織培養技術與動物細胞培養技術的原理成全相同
15.在基本培養基的平板上,鼠傷寒沙門氏菌的野生型菌株(his+)能生長,而由his+
突變產生的組氨酸營養缺陷型菌株(his-)不能生長。his-可回復突變為his+。在基本培
養基中加入誘變劑培養his?一段時間后,根據培養基上his+菌落數目的多少,可判
斷誘變劑的誘變效果,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A組長出少量菌落說明接種的his-突變成his+
B.實驗結果說明該誘變劑能導致his-回復突變為his+
C.實驗結果說明該誘變劑可能導致堿基的替換、增添或缺失
D.實驗結果說明該誘變劑可能是一種致癌因子
二、多選題
16.下列有關細胞工程的敘述,正確的是()
A.通過花藥(或花粉)離體培養獲得植株的過程就是單倍體育種
B.植物體細胞雜交培育出的新品種一定不是單倍體
C.植物細胞工程中,葉肉細胞經再分化過程可形成愈傷組織
D.治療性克隆有希望最終解決供體器官的短缺和器官移植出現的排異反應
17.發酵制氫技術是我國為早日實現“碳中和”開發的新能源技術之一。傳統農業中,
水稻、小麥的秸稈常被焚燒,既產生濃煙污染環境,又增加了C02排放量,研究團隊
將秸稈制成發酵液培養某種細菌,進行發酵制氫。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鑒定該細菌是否為纖維素分解菌,可在培養基中加入剛果紅
B.水稻、小麥的秸稈中富含纖維素,可為產氫細菌提供碳源和氮源
C.底物濃度、溫度、pH都是通過影響酶的活性進而影響發酵產氫的速率
D.與傳統農業相比,發酵制氫技術既能減少C02的排放量又能獲得新能源
18.在體細胞克隆猴培育過程中,為調節相關基因的表達,提高胚胎的發育率和妊娠
率,研究人員將組蛋白去甲基化酶Kdm4d的mRNA注入了重構胚,同時用組蛋白脫
乙酰酶抑制劑(TSA)處理,具體培育流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用滅活的仙臺
A.選擇胎猴的體細胞進行核移植是因為動物胚胎細胞分化程度高,容易表現全能性
B.用物理或化學方法可以激活重構胚使其完成細胞分裂和發育進程
C.使用Kdm4d的mRNA和TSA處理重構胚都不利于重構胚的分裂和發育
D.克隆動物可能表現出遺傳和生理缺陷,可用于研究某些疾病的致病機制和研發相應
藥物
19.抗體藥物偶聯物(ADC)是采用特定技術將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分子藥物連接到單
克隆抗體上,實現對腫瘤細胞精準的選擇性殺傷。ADC的結構及其發揮作用的機理如
下圖,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ADC實現精準殺傷腫瘤細胞的基礎是抗體與抗原的特異性結合
B.ADC與腫瘤細胞識別后,通過胞吞進入細胞體現了細胞膜的選擇透過性
C.將特定抗原注射到小鼠體內,可以從小鼠血清中獲得單克隆抗體
D.溶酶體裂解,釋放藥物,使腫瘤細胞凋亡,可以減少化療的副作用
20.酵母菌的品質影響葡萄酒的產量和質量,研究人員為分離出產酒精能力強的酵母
菌菌株,進行了如圖I所示實驗,甲、乙、丙、丁錐形瓶內分別加入100mL完全培養
基,對瓶中酒精濃度和活菌數量的檢測結果如圖H。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葡萄酒過濾液邈矍喳ImL^UlxlO5
9mL無菌水□瓶中酒精濃度/%
t■瓶中活菌數量/1。8個七】
分
別
取
①葡萄酒球
的制作a接種無菌水幽
涂
1m有
蹲
nL在
空
白
腳
培
養
基
、
上1
0
8
->L.
-.
②平板涂布③發酵產酒精
I
A.葡萄酒發酵過程中,缺氧酸性的環境及酵母菌產生的酒精等可抑制雜菌的繁殖
B.用稀釋涂布平板法計算出葡萄酒過濾液的活菌數為6.8X109(個]“),此數值可能
低于實際的活菌數
C.可用干熱滅菌法對培養皿、培養基進行滅菌,菌種接種過程中的試管口、瓶口等需
灼燒滅菌
D.由圖n可知,丙瓶應為通氣(02)培養,丁瓶中的酵母菌產酒精能力比乙瓶的強
三、讀圖填空題
21.黃酒源于中國,與啤酒、葡萄酒并稱世界三大發酵酒。發酵酒的釀造過程中除了
產生乙醇外,也產生不利于人體健康的氨基甲酸乙酯(EC)oEC主要由尿素與乙醇
反應形成,各國對酒中的EC含量有嚴格的限量標準?;卮鹣铝袉栴}:
(1)某黃酒釀制工藝流程如圖所示,圖中加入的菌種a是—,工藝b是—(填
“消毒”或“滅菌”),采用工藝b的目的是—。
漿
--
糖
芭
化
寸
_
_
勾
兌
(2)工藝流程中“糖化”指的是—“滅活”的目的是—
(3)某公司開發了一種新的黃酒產品,發現EC含量超標。簡要寫出利用微生物降低
該黃酒中EC含量的思路—。這類微生物能降低黃酒中EC的根本原因是—,除從
自然界中篩選獲得性狀優良的菌種外,還可以通過—獲得(填育種方法,答出2
種)。
22.在畜牧生產中,利用體細胞核移植技術,可以加速家畜遺傳改良進程、促進優良
畜群繁育。一下圖是利用體細胞核移植技術克隆優質奶牛的簡易流程圖,回答下列問
題:
甲牛一魚◎注射
①供體細胞培養0c9組胚胎四代孕丙牛
去核人/'③(重構胚)I
O重組細胞出生后代丁牛
(1)從乙牛卵巢采集的卵母細胞,應在體外培養到一期,②去核去除的是一。
(2)供體細胞與去核的卵母細胞融合成重組細胞體現了細胞膜具有0
(3)重構胚經移植后能生出后代丁,說明—o
(4)轉基因的克隆動物可以作為—,生產珍貴的醫用蛋白。
23.CD47是一種跨膜糖蛋白,可與巨噬細胞表面的信號調節蛋白結合,從而抑制巨噬
細胞的吞噬作用。肺癌腫瘤細胞表面的CD47含量比正常細胞高1.6~5倍,導致巨噬細
胞對腫瘤細胞的清除效果減弱。為證明抗CD47的單克隆抗體可以解除CD47對巨噬
細胞的抑制作用,科學家進行相關實驗,流程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取
①”I喻
CD47加入
實驗組:巨噬細胞+腫瘤細胞共培養體系
對照組:......
巨噬細胞的吞噬指數
(被吞噬腫瘤細胞比例呈正相關)
(1)該流程中①過程的目的是一,②過程除了用物理和化學的方法誘導外,還可以
用誘導。
(2)將B淋巴細胞與骨髓瘤細胞誘導融合后,需要用特定的選擇培養基篩選出雜交
瘤細胞,并進行—和—,經多次篩選就可以獲得足夠數量的能分泌所需抗體的雜
交瘤細胞。雜交瘤細胞具有的特點。
(3)體外培養雜交瘤細胞時應置于含有和5%CO2的混合氣體的C02培養箱中。
懸浮培養的雜交瘤細胞可能因—、—等因素而分裂受阻,需進行傳代培養。
(4)分析對照組和實驗組實驗結果,若—,則可以證明上述推測。
24.人參是名貴的中藥材。研究人員利用植物組織培養技術,實現了人參的快速繁
殖,流程如圖1所示。人參皂首是人參的主要活性成分。科研人員誘導人參根與胡蘿
卜根細胞進行細胞融合并產生愈傷組織,通過植物細胞培養以提高人參皂甘的產率,
流程如圖2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1)圖1中,啟動②和③過程的關鍵植物激素是--它們的—會影響植物細胞的
發育方向。植物生長發育的調控,除了激素調節外,還與—和^_有關。
(2)外植體是指—,利用圖1技術進行人參的繁殖優點是—、―。
(3)圖2中①是指—過程,②過程常利用的化學手段有—、—o
25.吃腐爛的水果可能會出現頭暈、惡心、嘔吐或者更嚴重的癥狀,這可能與微生物
代謝產生的毒素有關。某研究小組為了尋找腐爛的蘋果中可安全食用的區域,開展以
下探究實驗。選取蘋果的腐爛部位、距離腐爛部位1cm和2cm的組織做實驗材料,檢
測不同區域中微生物的種類和數量。已知蘋果的pH為3.5~4,操作流程如下圖。回答
下列問題:
1mL1mL
[接種
上清液----
樣品勻漿\_______________/
低速離心培養基
9mL
無菌水
①②③
(1)步驟②的操作是—,根據題意,本實驗選用的接種方法是
(2)制備步驟③中的培養基,配方中應含有水、無機鹽、氮源、—,接種后的平板
應放在恒溫培養箱中培養。
(3)每隔24h統計一次菌落數目,待菌落數目穩定時統計的菌落數往往比活菌的實際
數目少的原因是--同時,可根據一對不同菌種進行初步鑒定,其原因是一。
(4)統計腐爛部位菌落數目發現,青霉菌、曲霉菌等真菌的數量較多,細菌數目很
少。細菌數目很少可能的原因—(答2點)。
(5)分析數據發現,距離腐爛部位越遠,微生物的數量越少;距離腐爛部位2cm的
樣品中微生物數量極少。有人認為,不能僅憑這個實驗就得出距離腐爛部位2cm的部
分可安全食用的結論,還需要進一步補充檢測—o
參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A、醋酸菌不會直接將酒精轉為醋酸:當缺少糖源且氧氣充足時,醋酸菌將乙
醇變為乙醛,再將乙醛變為醋酸,A錯誤;
B、泡菜利用的是乳酸菌,B錯誤;
C、毛霉等微生物產生的以蛋白酶能將豆腐中的蛋白質分解成小分子的將豆腐中的蛋
白質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將脂肪水解為甘油和脂肪酸,味道鮮美,C
正確;
D、制作果酒所用微生物是酵母菌,最適溫度是18~30℃,制作果醋所用微生物是醋酸
菌,最適溫度是30~35℃,因此欲將果酒制備成果醋,制備時的溫度需改變,D錯
誤。
故選C。
2.答案:C
解析:A、在青貯飼料中添加乳酸菌,通過乳酸菌的發酵,可以提高飼料品質,使飼
料保鮮,同時提高動物免疫力,A正確;
B、一種生產乙型肝炎疫苗的方法就是將乙型肝炎病毒的抗原基因轉入酵母菌,再通
過發酵生產,可以大大提高生成效率,屬于發酵工程在醫藥方面的應用,B正確;
C、用單細胞蛋白制成的微生物飼料,其中的單細胞蛋白是微生物菌體,并不是通過
發酵工程從微生物細胞中提取獲得的蛋白質,C錯誤;
D、發酵工程應用于現代農牧業的很多方面,如生產微生物農藥,與傳統的化學農藥
不同,微生物農藥是利用微生物或其代謝物來防治病蟲害的,D正確。
故選C。
3.答案:B
解析:A、對照組為不接種微生物的固體培養基,目的是作為對照,說明微生物去除
單寧的作用,A正確;
B、枯草芽抱桿菌為原核生物,無成形的細胞核,B錯誤;
C、據圖可知,與對照組相比,黑曲霉菌發酵菜籽粕中單寧含量最低,說明黑曲霉菌
對單寧的去除效果最為理想,C正確;
D、從柱狀圖可知,不同菌種接種到菜籽粕與熟皮制成的固體培養基中發酵48h,測定
菜籽粕中單寧的含量均不相同,推測不同微生物除單寧的效果不同與不同微生物的代
謝能力有關,D正確。
故選B。
4.答案:D
解析:A、自然生長莖段的消毒屬于外植體消毒,先用質量分數為70%的酒精,再用
無菌水清洗,再用5%次氯酸鈉消毒處理,最后再用無菌水清洗,A錯誤;
B、培養瓶用專用封口膜封口的目的是防止雜菌污染,并不影響氣體交換,B錯誤;
C、組培苗生存能力較弱,需要進行鍛煉,采用蛭石作為栽培基質的原因是蛭石保水
透氣,蛭石不含營養,C錯誤;
D、不帶葉片的菊花莖切段經過脫分化培養形成愈傷組織,繼續進行再分化培養,可
形成完整的菊花植株,D正確。
故選D。
5.答案:D
解析:A、動物細胞培養選用材料多為早期胚胎組織或幼齡動物的組織器官,該部位
的細胞分裂增殖能力強,A正確;
B、由圖可知,E點后的細胞增殖速度非???,且經過了多代繁殖(正常細胞一般分裂
次數有限),該細胞可能已發生癌變,可連續傳代,B正確;
C、人們通常將動物組織細胞經處理后的初次培養稱為原代培養,分瓶后的培養稱為
傳代培養;圖中B、E兩點表示經篩選、分裝后繼續培養,即曲線中B點、E點時都
需要離心收集細胞進行傳代培養,C正確;
D、貼壁培養的動物細胞在培養瓶壁上可形成單層細胞,D錯誤。
故選D。
6.答案:C
解析:A、為獲得長滿測試菌的瓊脂平板,需要采用稀釋涂布平板法,該方法需要使
用①酒精燈、③培養基和④涂布器,A正確;
B、在平板上擴散速度慢的抗生素,形成的透明圈可能會比實際結果偏小,因此,不
同抗生素在平板上的擴散速度不同會對實驗結果造成影響,B正確;
C、圖2抑菌圈中的菌落的形成可能是測試菌發生了突變,但突變株的出現不是在抗
生素的作用下產生的,抗生素只能起選擇作用,C錯誤;
D、抑菌圈越大,對抗生素的抗性越強,抑菌圈越小,對抗生素敏感度越弱,圖2中
形成的抑菌圈大小不同,可能是測試菌對四種抗生素的敏感性不同,D正確。
故選C。
7.答案:D
解析:A、據圖可知,固相抗體和酶標抗體分別與抗原的不同部位結合,說明兩者的
結構不同,A錯誤;
B、該方法通過產物(有色)量反映抗原量,所以抗原不能過量,B錯誤;
C、抗原越多,留下的酶標抗體越多,顏色越深,因此反應體系最終呈現的顏色深淺
與抗原量呈正相關,C錯誤;
D、加入酶標抗體的目的是酶催化檢測底物反應,可通過測定酶反應產物量來判斷待
測抗原量,D正確。
故選D。
8.答案:C
解析:A、巨大芽抱桿菌不能利用空氣中的氮氣合成自身所需的氮,培養時需要添加
氮源,圓褐固氮菌可以固氮,培養時不需要添加氮源,但需要空氣中的氮氣作為氮
源,A錯誤;
B、該實驗中需采用稀釋涂布平板法接種兩種微生物,便于計數,B錯誤;
C、圓褐固氮菌和巨大芽抱桿菌組合可以將廚余垃圾中有機物質迅速分解成水和二氧
化碳,減輕環境污染。根據圖示可知,兩菌種的最佳接種量為1:1時,有效菌落數最
大,故處理該類廚余垃圾廢液,兩菌種的最佳接種量比為1:1,C正確;
D、巨大芽抱桿菌為兼性厭氧菌,D錯誤。
故選C。
9.答案:B
解析:A、振蕩培養時,溶氧量升高,產生的WS和FS可能與溶氧量變化相適應,A
正確;
B、WS第4天后在競爭中占有優勢,但第7天后種群數量下降,并不會保持S形增
長,B錯誤;
C、第8天后由于營養不足和代謝產物積累,三種熒光假單胞菌數量下降,C正確;
D、在液體培養基中振蕩培養野生型,結果出現了皺縮型(WS)和模糊型(FS)菌
落,結合題干這是發生了基因突變,故熒光假單胞菌在振蕩培養時種群基因頻率發生
改變,D正確。
故選B。
10.答案:A
解析:A、植物細胞壁的成分主要是纖維素和果膠,可以通過纖維素酶和果膠酶處理
馬鈴薯與茄子的細胞獲得原生質體,A錯誤;
B、茄子對青枯病具有一定抗病性,說明其細胞內含有抗該病基因,而且在獲得的90
個雜種植株中,有6個具有明顯的青枯病抗性,說明雜種細胞中來自茄子的染色體隨
機丟失,而導致并非所有雜種植株均抗病,B正確;
C、植物體細胞雜交首先要使原生質體融合形成雜種細胞,其次要把雜種細胞經過植
物組織培養技術培育成雜種植株。細胞融合的原理是細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動性,植物
組織培養的原理是植物細胞的全能性,C正確;
D、茄子和馬鈴薯屬于不同的物種,兩者之間存在生殖隔離,不宜采用雜交育種培育
抗病馬鈴薯,D正確。
故選Ao
11.答案:B
解析:A、谷氨酸棒狀桿菌可產生谷氨酸,谷氨酸棒狀桿菌屬于細菌,在中性和弱堿
性條件下會大量繁殖積累谷氨酸,A正確;
B、擴大培養的目的是增大菌種濃度,所使用的培養基一般是液體培養基,B錯誤;
C、在發酵過程中,要隨時檢測培養液中的微生物數量、產物濃度等,以了解發酵進
程,C正確;
D、依據題意可知,谷氨酸棒狀桿菌在合成谷氨酸的過程中,細胞中谷氨酸積累過多
時會抑制谷氨酸脫氫酶的活性,從而降低谷氨酸的合成量,在生產上可以選用生物素
合成缺陷型的谷氨酸棒狀桿菌,該類細菌的細胞膜具有缺陷,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能解
除谷氨酸合成過量對谷氨酸脫氫酶活性的抑制,從而提高谷氨酸的產量,D正確。
故選B。
12.答案:D
解析:A、據題意可知,本實驗要篩選蘋果腐爛病的拮抗放線菌,是否含有放線菌是
本實驗自變量,甲圖的培養皿不含放線菌,為對照組,乙圖的培養皿含放線菌,為實
驗組,A正確;
B、在尋找目的菌株時,要根據它對生存環境的要求,到相應的環境中去尋找,在發
病的土壤取樣,才能分離得到蘋果樹腐爛病菌和放線菌,B正確;
C、微生物接種的核心是防止雜菌的污染,為防止雜菌污染,配置PDA培養基應在滅
菌前調節培養基的pH,C正確;
D、放線菌的抑菌圈直徑越大,表明其拮抗蘋果樹腐爛病的能力越強,D錯誤。
故選D
13.答案:B
解析:A、定期更換培養液的目的是為細胞提供充足營養物質,并清除代謝產物,防
止細胞代謝產物積累對細胞自身的傷害,因此,體外培養小鼠成纖維細胞和iPS細胞
時,可通過定期更換培養液以清除細胞的代謝產物,A正確;
B、選取的小鼠成纖維組織由于細胞間存在蛋白質,所以常用胰蛋白酶或膠原蛋白酶
處理使之分散成單個細胞為了給培養物提供無菌環境,由于胃蛋白酶需要酸性環境,
因此不可用胃蛋白酶處理成纖維組織使其分散成單個細胞,B錯誤;
C、圖中神經細胞、肝臟細胞和心肌細胞都是由iPS細胞分裂、分化來的,即它們的基
因來源與iPS細胞相同,所以這些細胞中的基因相同,但由于基因的選擇性表達,所
以這些不同的細胞中蛋白質不完全相同,C正確;
D、ES細胞(胚胎干細胞)必須從胚胎中獲取,具有發育的全能性,涉及倫理問題,
會限制其在醫學上的應用,D正確。
故選B。
14.答案:C
解析:A、植物細胞壁的成分主要是纖維素和果膠,因此獲取植物組織常用纖維素酶
和果膠酶處理,獲取動物體的組織,常用胰蛋白酶處理,因此兩者所用的酶并不相
同,A錯誤;
B、動物細胞培養基與植物細胞培養基的成分不同:動物細胞培養的培養液中通常含
有葡萄糖、氨基酸、無機鹽和維生素,另外還有動物血清;植物細胞培養所需要的培
養基包含植物生長和發育的全部營養成分,如礦質元素、蔗糖、維生素、植物激素和
有機添加物,沒有動物血清,B錯誤;
C、動物細胞培養和植物細胞培養都是在無菌條件下進行的,C正確;
D、動物細胞培養通常是為了讓細胞增殖,得到大量的動物細胞,原理是細胞增殖,
植物組織培養技術通常形成完整個體,原理是植物細胞全能性,D錯誤。
故選C。
15.答案:A
解析:A、A組長出少量菌落并不能說明接種的his-突變成his+,可能是實驗誤差導
致,A錯誤;
B、分析題意可知,在基本培養基上his+能生長,而his-不能生長,據圖可知,his-菌株
培養過程中,A組基本培養基上無菌落生長,而B組添加誘變劑后菌落數目多,說明
該誘變劑能導致his-回復突變為his+,B正確;
C、圖示過程說明鼠傷寒沙門氏菌發生了基因突變,該誘變劑可能導致堿基的替換、
增添或缺失,C正確;
D、由于該誘導劑能誘導基因突變,說明該誘變劑可能是一種致癌因子,D正確。
故選Ao
16.答案:BD
解析:A、通過花藥(或花粉)離體培養,然后再用秋水仙素處理獲得植株的過程才
是單倍體育種,A錯誤;
B、單倍體是指含有本物種配子染色體數的個體,而植物體細胞雜交集合兩個植物細
胞的染色體,肯定不是單倍體,B正確;
C、葉肉細胞經脫分化過程可形成愈傷組織,再分化形成胚狀體,C錯誤;
D、治療性克隆指利用克隆技術產生特定細胞和組織(皮膚、神經或肌肉等)用于治療性
移植,治療性克隆有希望最終解決供體器官的短缺和器官移植出現的排異反應,D正
確。
故選BDo
17.答案:BC
解析:A、剛果紅可以與纖維素形成紅色復合物,當纖維素被纖維素分解菌降解后,
紅色復合物無法形成,出現以纖維素分解菌為中心的透明圈,因此鑒定該細菌是否為
纖維素分解菌,可在培養基中加入剛果紅試劑,A正確;
B、纖維素組成元素為C、H、O,可以為產氫細菌提供碳源,無法提供氮源,B錯
誤;
C、溫度、pH都是通過影響酶的活性進而影響發酵產氫的速率,底物濃度影響的是與
酶結合的機率而非活性,C錯誤;
D、與傳統農業相比,發酵制氫技術通過將秸稈中的含碳有機物轉換成有機酸等工業
原料,減少了C02的排放量,又獲得了用新能源,D正確。
故選BCo
18.答案:BD
解析:A、選擇胎猴的體細胞進行核移植是因為動物胚胎細胞分化程度低,表現全能
性相對容易,A錯誤;
B、體細胞克隆猴培育過程中,將卵母細胞培養到MH期后進行去核操作,而后用物
理或化學方法激活重構胚,使其完成細胞分裂和發育進程,B正確;
C、將組蛋白去甲基化酶(Kdm4d)的mRNA注入重構胚,同時用組蛋白脫乙酰酶抑
制劑(TSA)處理重構胚,這樣可降低組蛋白的甲基化水平,提高組蛋白的乙?;?/p>
平,從而改變組蛋白的表觀遺傳修飾來調控基因表達,激活重構胚,使其完成細胞分
裂和發育進程,提高了胚胎的發育率和妊娠率,C錯誤;
D、由于核移植技術尚不成熟,克隆動物可能表現出遺傳和生理缺陷,可用于研究某
些疾病的致病機制和研發相應藥物,D正確。
故選BDo
19.答案:AD
解析:A、由于單克隆抗體的特異性強,能特異性識別抗原,因此可以把抗癌細胞的
單克隆抗體跟放射性同位素、藥物等相結合,借助單克隆抗體的定位導向作用將藥物
定向帶到癌細胞,故ADC實現精準殺傷腫瘤細胞的基礎是抗體與抗原特異性結合,A
正確;
B、ADC與腫瘤細胞識別后,通過胞吞進入細胞體現了細胞膜的流動性,即體現了其
結構特點,B錯誤;
C、將特定抗原注射到小鼠體內,可以從小鼠血清中獲得抗體,獲得的抗體可能有多
種,不是單克隆抗體,C錯誤;
D、溶酶體中含有多種水解酶,據圖可知,通過胞吞形成的含ADC的囊泡與溶酶體融
合后,溶酶體裂解釋放藥物,最終導致細胞凋亡,可以減少化療的副作用,D正確。
故選ADo
20.答案:ABD
解析:A、利用葡萄皮表面野生型酵母菌在缺氧的環境下發酵產酒精,大多數雜菌在
缺氧酸性、有酒精的環境下無法繁殖,A正確;
B、若對菌液計數,需選取菌落數處于30?300的培養皿計數。平均菌落數除以涂布
體積乘上稀釋倍數求的是每毫升發酵液的微生物數量,還應該再乘103算每升發酵液
的微生物數,因此葡萄酒過濾液的活菌數為(62+68+74)-3-0.1xl04xl03=6.8xl09
(個?L』),計數過程中兩個或兩個以上細胞連在一起,平板上觀察到的只是一個菌
落,所以數目偏小,B正確;
C、培養基滅菌應采用濕熱滅菌,不能用干熱滅菌,接種過程中,試管口、瓶口等容
易被污染的部位,可以通過火焰灼燒滅菌,C錯誤;
D、據圖n可知,甲中沒有酵母菌,為對照組,乙、丙、丁挑取不同的菌落培養,丙
瓶與乙、丁瓶相同條件培養,但培養液沒有酒精產生,且瓶內活菌數量較高,推測丙
瓶是通氣培養;丁瓶的活菌數少于乙瓶,但丁瓶中酒精濃度與乙瓶一致,說明丁組酵
母菌產酒精能力比乙強,D正確。
故選ABDo
21.答案:(1)酵母菌;滅菌;殺死黃酒中微生物,防止雜菌污染,延長其保存期
(2)淀粉在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下水解;使淀粉酶失活,無需再發揮作用
(3)在發酵環節加入尿素分解菌,使尿素被分解,EC不能形成,從而降低EC含
量;含有合成服酶的基因;誘變育種和基因工程育種
解析:(1)釀酒利用的是酵母菌的無氧呼吸,因此加入的菌種a是酵母菌,工藝b是
滅菌,滅菌能殺死黃酒中的微生物,防止雜菌污染,延長其保存期。
(2)工藝流程中“糖化”指的是淀粉在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下水解,“滅活”的目的是使淀
粉酶失活,無需再發揮作用。
(3)利用月尿酶消除EC前體物質尿素可降低該黃酒中EC含量。故該實驗的思路為在
發酵環節加入尿素分解菌,使尿素被分解,EC不能形成,從而降低黃酒中EC含量。
這類微生物能降低黃酒中EC的根本原因是含有合成月尿酶的基因,除從自然界中篩選
獲得性狀優良的菌種外,還可以通過誘變育種和基因工程育種獲得。
22.答案:(1)Mil期;紡錘體一染色體復合物
(2)一定的流動性
(3)動物細胞核移植成功
(4)生物反應器
解析:(1)從乙牛卵巢采集的卵母細胞,都需要進行體外培養,應在體外培養到
MII期,其目的是使卵母細胞成熟?!叭ズ恕笔侨コ郎p數分裂n期(Mil期)的卵母細胞中
的紡錘體—染色體復合物。
(2)供體細胞與去核的卵母細胞融合成重組細胞體現了細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動性。
(3)動物細胞核移植是將動物的一個細胞的細胞核,移入一個已經去掉細胞核的卵母
細胞中,使其重組并發育成一個新的胚胎,這個新的胚胎最終發育成一個新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三模)九江市2025年高三第三次高考模擬考試英語試卷(含答案)
- 健全就業公共服務體系的策略及實施路徑
- 城市軌道交通安全管理題庫及答案
- 高等教育改革與產教融合發展的策略及實施路徑
- 計算機四級嵌入式架構設計試題及答案
- 傳統節日的價值與現代變革
- 邏輯應用與財務分析考量試題及答案
- 決戰之前VFP考試試題及答案準備
- 2025年Web考試復習策略試題及答案探討
- Web開發的挑戰與機遇試題及答案
- GB/T 1094.5-2008電力變壓器第5部分:承受短路的能力
- 2023年上海高考英語真題及答案
- GA/T 1556-2019道路交通執法人體血液采集技術規范
- GA/T 1132-2014車輛出入口電動欄桿機技術要求
- CB/T 465-1995法蘭鑄鐵閘閥
- DL∕T 2040-2019 220kV變電站負荷轉供裝置技術規范
- 譯林版高中英語必修三Uint1 Grammar and usage (I) 教案(名校)
- 乘法分配律(練習)
- 經營高危險性體育項目游泳審批條件和程序
- 9700162-1 ISO15004-2-2007 光危害防護 (中文翻譯稿)
- CPK計算表格EXCEL模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