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廣東省惠州市2024屆高三下學期4月模擬考試(三模)語文試題
本試卷共8頁,23小題考試時間:150分鐘滿分:150分
注意事項:
1.答卷前,考生務必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將自己的姓名和考生號、試室
號、座位號填寫在答題卷的相應位置上。
2.考生務必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作答,答案不能答在試卷上,必須寫在
答題卷的各題目指定區域內相應位置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
新的答案;不準使用鉛筆和涂改液。
一、現代文閱讀(35分)
(-)現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
在中國所有藝術門類中,詩歌和書法最為源遠流長,歷時悠久。書法和詩歌同在
唐代達到了無可比擬的高峰,既是這個時期最普及的藝術,又是這個時期最成熟的
藝術。唐代書法與詩歌相輔而行,具有同一審美氣質。其中與盛唐之音若合符契,
共同體現出盛唐時代風貌的是草書,又特別是狂草。
與唐詩一樣,唐代書法的發展也經歷了一個過程。初唐的書法,就極漂亮。由于
皇室宮廷的大力提倡,其風度體貌以一種欣欣向榮的新姿態展現出來。唐太宗酷愛王
羲之。蘭亭在唐初名高且風行,馮(承素)、虞(世南)、褚(遂良)、陸(柬之)和多種
蘭亭摹本,是這一時期書法美的典型。那么輕盈華美、婀娜多姿,或娟嬋春媚、云霧
輕籠,或高謝風塵、精神灑落……這不正是《春江花月夜》那種“當時年少春衫薄”
式的風流、瀟灑和亭亭玉立么?它們與劉、張、四杰的詩歌的氣質風神恰好一致,鮮
明地共同具有著那個時代的審美理想、趣味標準和藝術要求。
走向盛唐就不同了。孫過庭《書譜》中雖仍遵初唐傳統,揚右軍而抑大令,但他
指出“質以代興,妍因俗易”“馳鷲沿革,物理常然”,以歷史變化觀點,強調“
達其情性,形其哀樂”,明確把書法作為抒情達性的藝術手段,即自覺強調書法作為
表情藝術的特性,并將這一點提到與詩歌并行,與自然同美的理論高度:“情動形言,
取會風騷之意,陽舒陰慘,本乎天地之心。”這與詩中的陳子昂一樣,是一個重要
的突破。它就像陳子昂“念天地之悠悠”以巨大的歷史責任感召喚著盛唐詩歌的到
來一樣,孫過庭這一抒情哲理的提出,也同樣預示盛唐書法中浪漫主義高峰的到來。
以張旭、懷素為代表的草書和狂草,如同李白詩的無所拘束而皆中繩墨一樣,它們流
走快速,連字連筆,一派飛動,“迅疾駭人”,把悲歡情感極為痛快淋漓地傾發在筆墨
之間。并非偶然,“詩仙”李白與“草圣”張旭齊名。韓愈說:“往時張旭善草書,
不治他伎。喜怒窘窮,憂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無聊,不平有動于心,必于草書焉
發之。觀于物,見山水巖谷,鳥獸蟲魚,草木之花實,日月列星,風雨水火,雷霆
霹靂,歌舞戰斗,天地萬物之變,可喜可愕,一表于書,故旭之書,變動猶鬼神,
不可端倪。”不只是張旭狂草,這是當時整個書法的時代風貌。一切都是浪漫的,
創造的,天才的。一切再現都化為表現,一切模擬都變為抒情,一切自然、世事的
物質存在,都變而為動蕩情感的抒發行程……然而,這不正是音樂么?是的,盛唐詩
歌和書法,其審美實質和藝術核心是一種音樂性的美。
2024屆高三模擬考試語文試題第1頁共8頁
盛唐本來就是一個音樂高潮期。當時傳入的各種異國曲調和樂器,如龜茲樂、天竺
樂、西涼樂、高昌樂等等,融合傳統的“雅樂”“古樂”,出現了許多新創造。從宮
廷到市井,從中原到邊疆,從太宗的“秦王破陣”到玄宗的“霓裳羽衣”,從急驟強
烈的跳動到徐歌慢舞的輕盈,正是那個時代的社會氛圍和文化心理的寫照。“自破陣
舞以下,皆擂大鼓,雜以龜茲之樂,聲震百里,動蕩山岳。”“惟慶善樂獨用西涼樂,
最為閑雅。”或武或文,或豪壯或優雅,恰如當時的邊塞詩派和田園詩派一樣。這些
音樂歌舞不再是禮儀性的典重主調,而是人世間的歡快心音。
正是這種音樂性的表現力量滲透了盛唐各藝術部類,成為它的美的魂靈,故統稱
之日盛唐之音,宜矣。內容前面已說。就是形式,也由這個靈魂支配和決定。絕句和
七古樂府所以在盛唐最稱橫唱,道理也在這里。它們是能入樂譜,為大家所傳唱的。
“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山舊別情。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詩與歌、
與琵琶、與樂器,已渾然一體,不可分割。新聲、音樂是它的形式,絕句、七古是它
的內容;或者反過來說也行,絕句、七言是形式,音樂、抒情是它的內容。總之,
它們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當時人說:“宮掖所傳,梨園弟子所歌,旗亭所唱,邊
將所進,率當時名士所為絕句。”后人說,“三百篇亡,而后有騷、賦,騷、賦難
入樂,而后有古樂府,古樂府不入俗,而后以唐絕句為樂府”。五古從漢魏起,到
唐代實已基本做完;五律則自初唐沈(儉期)、宋(之問)搞定形式化以來,成為終
唐之世的考試體裁、正統格式;七律要到杜甫才真正成熟,宋以后才大流行,所有
這些形式都基本是文學的,而不是音樂的。只有“入俗”的絕句和尚未定形的七言(
即其中夾有三言、四言、五言、六言等等)才是當時在整個社會中最為流行而可歌可
唱的主要藝術形式,它們恰恰是盛唐之音的主要文學形式。
如同音樂與詩的關系,舞蹈之于書法亦然。觀舞姿而進書法,也是一再流傳的著
名故事:”張顛見公孫大娘舞劍,從而筆勢益振”。當時舞蹈特征是甚么呢?與音
樂一樣,它主要也是來自異域少數民族的急烈跳動的胡旋舞,即所謂“縱橫跳動”
“旋轉如風”。盛唐的草書那如走龍蛇、剛圓遒勁具有彈性活力的筆墨線條,那奇
險萬狀、繹智遺形、連綿不斷、忽輕忽重的結體、布局,那倏忽之間變化無常、急
風驟雨、不可遏制的情感氣勢,不正是這紙上的強烈舞蹈么?
絕句、草書、音樂、舞蹈,這些表現藝術合為一體,構成當時詩書王國的美的冠
冕,它把中國傳統重旋律重感情的“線的藝術”,推上又一個嶄新的高峰階段,反
映了世俗知識分子上升階段的時代精神。而所謂盛唐之音,非他,即此之謂也。
(選自李澤厚《音樂性的美》,有刪減)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書法與詩歌到唐代達到了藝術的頂峰,與盛唐之音若合符契,共同體現出盛
唐時代風貌。
B.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營造的優美意境體現了初唐的審美理想、趣味標準
和藝術要求。
C.以張旭為代表的狂草展現了當時整個書法的時代風貌,注重表現和抒情,呈
現出一種音樂性的美。
D.盛唐時期的舞蹈對于書法有著促進作用,草書的線條、布局與情感氣勢與舞
蹈特征一致。
2024屆高三模擬考試語文試題第2頁共8頁
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由于皇室宮廷的大力提倡,馮、虞、褚、陸各種蘭亭摹本風行,成為初唐書
法美的典型。
B.孫過庭在書法理論上對傳統的繼承和大膽的突破,預示著盛唐書法浪漫主義
高峰的到來。
C.在盛唐,只有絕句和未定形的七言才能進入樂譜,被大家傳唱,因其它詩都
不具音樂性。
D.反映世俗知識分子上升階段的時代精神的絕句、草書、音樂、舞蹈,構成了
“盛唐之音”。
3.以下作品可以作為本文闡述盛唐之音風格特點的例證的一項是(3
分)A.王勃的《滕王閣序》(被稱為“古今第一賦”)
B.王昌齡的《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
C.杜甫的《登高》(風急天高猿嘯哀)
D.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
4.請簡要說明本文的論證特點。(4分)
5.結合文本,談談《蜀道難》如何體現“盛唐詩歌”音樂性的美。(6分)
(-)現代文閱讀II(本題共4小題,16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
永路捏驢
黃兢業
永路把兩頭驢從牲口屋牽出來,喧嘩的會場霎時安靜下來。社員們把目光集中到
永路臉上,有的贊嘆,有的羨慕,有的嫉妒,有的搖頭。
生產隊實行“聯產承包”,按人頭分罷耕地,牲畜也要分。咋分?老隊長召開社
員大會,眾口一聲:“捏蛋兒抓閹!”會計把牲畜名寫在紙上,然后團成蛋兒,放
在一口壇子里,讓大伙兒捏。
“高音喇叭”早看中那兩頭驢了,在捏蛋兒前,雙手合十,心里祈禱:“老天保
佑,讓俺捏著那兩頭驢,我割六斤‘大刀頭'(連皮帶骨的豬肉,供品)。就是捏
著一頭驢,我也割三斤‘大刀頭‘!”
兩頭驢竟都被永路捏走了。
兩頭驢,一頭叫驢,一頭草驢,都是六個半牙口,正當出活兒繁育的年齡。兩頭
驢長得也一模一樣,身體緊湊勻稱,肌肉豐滿,雙脊背漆黑油光,白眼圈兒,白嘴
頭兒,白肚繃兒,四只白蹄兒。不同的是,草驢兩耳中伸出一縷白毛兒,性倔強;
叫驢脖子上掛著銅鈴鐺,一走響得叮叮當當,很威武。
那頭叫驢在眾人面前,叮叮當當地擺動兩下脖子,停下腳步,揚起長臉,“哇兒
——哇兒”地叫了幾聲。
有人說:“永路,叫驢喊你'娃啊一一娃啊‘!”
眾人發出一陣哄笑。
永路沒有惱,瞇著眼笑著說:“它不是喊我,草驢到八月就要下崽了,它是喊肚
子里的娃兒呢!”
人們齊把目光轉到草驢肚子上,發現草驢的肚子果真大了。有人說:“永路,一
年三頭驢,兩年便是五頭驢,你發了。”
2024屆高三模擬考試語文試題第3頁共8頁
這時候,人們才意識到永路捏到兩頭驢,發了,真的要發了。
永路說:“捏到這兩頭驢是俺的福,也是俺和它們有緣分。驢給俺拉套,俺要像
對待親人一樣對待它,養得它天天‘娃兒一一娃兒’地喊,生個百十頭驢娃兒來。
,,
永路說罷,牽著驢要走,“高音喇叭”上前叉開兩腿、張開雙臂攔住了。
“高音喇叭”播音了:“永路,你不能牽走!”
“你咋不讓俺牽走?”
“我說不讓你牽走,你就不能牽走!”
“高音喇叭”一邊說著,一邊往永路手里去奪驢繩。
永路趟起著身子,一邊把驢繩往懷里攬,一邊看著老隊長喊:“老隊長,你說句
公道話啊!這驢俺捏著了,咋不讓俺牽回家啊?”
老隊長走過來說:“‘高音喇叭',你不讓永路牽走驢,總得有個說法吧!”
“高音喇叭”說:“那當然有說法,這蛋兒捏得不公!”
老隊長說:“咋捏得不公?白紙黑字團的蛋兒,大家都看著哩,布袋里買貓一一
憑手氣興背。”
“高音喇叭”說:“我說不公就不公!這草驢肚子里的娃兒,是公家的,憑啥不
讓大家捏?這草驢生下娃兒,就成他永路家里的啦?大家說說,我說得合理不合理?
,,
有人附和說:“說得有理,這草驢肚里的娃兒,得讓大伙兒捏。誰捏著了,這驢
娃兒將來歸誰。”
永路把驢繩丟地上,拍拍手,說:“俺不要了,誰要誰牽走吧。”
沒有人上前牽驢。
“高音喇叭”說:“你不要我要。”說著撿起拴草驢的繩,往自己懷里拉。那草
驢舉著脖子昂著頭,一動也不動。“高音喇叭”使勁兒往前拽,草驢使勁兒往后掙。
“高音喇叭”說:“這奉驢,還認生哩!”
永路朝草驢的屁股上拍了一下,草驢順勢往前一松,“高音喇叭”摔了個仰面朝
天。
人們哄地笑了。老隊長說:“‘高音喇叭’,你把叫驢、草驢分開,就像讓你和
‘山猴子'分開,你愿意嗎?”
“山猴子”是“高音喇叭”的男人。
“高音喇叭”從地上爬起來說:“吃的谷草豌豆料一一放驢屁!”
老隊長說:“啥事兒得講理,這對兒驢永路捏著了,就是永路的。至于草驢肚里
的娃兒,怨我考慮不周。既然'高音喇叭’提出來捏驢娃兒,就得問永路同意不同
意。”
“高音喇叭”說:“他不同意也得同意,不然他牽不走驢。”永路說:“老隊長,
這對兒驢我捏著了,誰家要是磨面拉碾,牽走請用咧。草驢肚子里的娃兒,捏吧!誰
捏著了,生下來俺先養,養大了他再牽走,俺不為難他。”
會計又撕紙、團蛋兒,只在一個紙蛋兒上寫了“驢娃兒”,放在壇子里,讓大
伙兒捏。
隊長說:“永路高風亮節,讓永路先捏。”
永路說:“大家先捏,俺捏最后一個蛋兒。”
“高音喇叭”說:“勒著胡須過河一一謙虛(牽須)過度(渡)。沒人先捏,俺
可先捏了。”說著雙手合十,對著壇子拜了拜,然后伸手向壇子里捏出一個紙蛋兒,
伸開一看是空白,扔在地上,“呸”了一聲,用腳把紙蛋兒踩進土里。
眾人排隊,一個一個把手伸進壇子里,都沒有捏到驢娃兒。
2024屆高三模擬考試語文試題第4頁共8頁
只剩下永路一人了。
永路說:“俺不用捏了。”
“高音喇叭”說:“不行,你必須捏。”
永路把手伸進壇子里,捏出最后一個紙蛋兒,向大家展開,紙蛋兒上寫著“驢娃兒”。
“高音喇叭”無可奈何,說:“永路手上抹香油了。”
老隊長說:“不是永路手上抹香油了,是永路和驢有緣啊!永路當兒童團團員時,
牽著這對兒驢的祖奶,把信藏在驢的耳朵里,上跑馬嶺給新四軍送情報;金剛寺戰
役時,永路趕著這對兒驢的爺爺,給解放軍送干糧支前,回來就入了黨;新中國成
立后,永路當了生產隊的飼養員,讓驢一代一代地繁衍,是驢不愿和永路分開啊!”
(選自《百花園》2021年第7期,有刪改)
6.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小說前后一共寫到了兩次捏驢,每一次都是永路最終捏到了驢,可見永路捏
到驢是命中注定,體現了宿命的主題。
B.叫驢發出“哇兒一一哇兒”,被眾人起哄看作是叫驢喊永路“娃啊一一娃啊"
,反映了大家沒有捏到驢而不甘的心理。
C.當“高音喇叭”看到永路捏出最后一個紙蛋上寫著“驢”娃兒時說“永路手
上抹香油了”,說明她輸得心服口服。
D.老隊長面對“高音喇叭”的刁難和群眾的質疑,出于息事寧人的心理聽從了
重新捏蛋兒的提議,隨后眾人抓閹。
7.下列對小說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小說以“捏驢”為中心事件,展示了“聯產承包”時期農村的生活風貌,塑
造了社會轉型時期復雜的農村群像。
B.小說語言簡潔明快,多用短句,句式靈活多變錯落有致,多用口語化的村言
土語和歇后語,生活氣息撲面,藝術表現力強。
C.小說結尾通過老隊長的一番話,再現永路在不同時期和驢的故事,讓讀者對
永路有了進一步了解,為的是說明永路和驢有緣。
D.小說敘事一波三折,永路捏驢的過程充滿了刺激、緊張的感覺,兩次捏驢都
能順利捏到的大團圓結局,符合讀者的心理期待。
8.請結合上下文分析小說劃線部分揭示了永路和眾人怎樣的心理。(4分)
9.“山藥蛋”派代表作家趙樹理有“走進農民,也讓農民走進自己的文學”的文學觀
點。本篇小說很好地體現了這種主張,請結合文本具體分析。(6分)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士之可貴者,在氣節不在才智。天下未嘗無材智之士,而世之亂也,恒以用才騁
智者馳鷲太過,釣奇竊名以悅其君,卒致無窮之禍,而氣節之士不片焉。氣節者偃
蹇可畏,而才智者聰慧可喜。可喜者,易以成功,亦易以致亂;欲制禍亂于未萌之
先,非得可畏者而任之,不可也。
漢汲長孺、吳張子布輩,皆貴氣自高,昌言倨色,不少屈抑以取合當世,視人君
之尊不為之動,遇事輒面爭其短,無所忌。此皆流俗所謂慧人也,而朝廷恒倚之以
為重,狐鼠
2024屆高三模擬考試語文試題第5頁共8頁
之盜洞其進退以為恭肆,彼豈用區區之才智以服人哉!人望而憚之,以其節之足尚也。
國家可使數十年無材智之士,而不可一日無氣節之臣。譬彼甘脆之味,雖累時月不
食,未足為病;而姜桂之和,不可斯須無之。人君無可畏者在其側,欲無危敗難矣。
余少慕古之慧者,欲起長孺、子布與之交而不可得,則思博交海內之士以觀其所
存。謂余為慧者有矣而慕乎慧者未始或見豈節義之士獨少于今之時平抑遇合之術固有
不同也已
今也天子懲近代之弊,立諫錚,風厲在位,俾得言事,誠得慧者出以應其求,則治道
可冀矣。
同邑潘君伯理甫,年七十余,而以慧名其窩,豈慕長孺輩者乎?于其名可從而知其
志,惜其老而不獲血于用也。然有志者不累乎用舍,居乎家、行乎鄉,與用邦國奚
顯現使長孺、子布為布衣,亦將聞于時、傳于后,其肯泯然與庸眾人等乎!君居其
名、師其道,言論事為必有卓乎越于世者,是亦余之所慕者也,愿造君之窩而相與
論之。
(方孝孺《慈窩記》)
10.材料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
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
謂余為慧者A有矣B而慕乎熊者C未始D或見E豈節義之士F獨少于今之時乎G
抑遇合之術H固有不同也。
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
分)A.“與”,意為親附,與“與嬴而不助五國”的“與”意
思相同。
B.“負”,意為依仗,與“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的“負”意思不同。
C.“區區”,意為小、少,與“是以區區不能廢遠”的“區區”意思不同。
D.“見”,表示第一人稱“我”,與“信而見疑”的“見”用法不
同。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在社會秩序混亂的時候,有一些人會運用才智討好君王,最終招致無窮的禍
患。B.汲長孺和張子布都是很有氣節的人,不為君王的權勢所動,有時遇事當
面爭論。C.作者很仰慕“慧”人,很希望有這樣的人出來響應天子的請求,實
現國家的大治。
D.作者認為潘理甫談論事情有超越一般人的地方,所以希望能夠去拜訪他與他交
談。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
(1)昌言倨色,不少屈抑以取合當世。
(2)然有志者不累乎用舍,居乎家、行乎鄉,與用邦國奚異焉?
14.方孝孺認為“士之可貴者,在氣節不在才智”的理由有哪些?(3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5—16題。
戰城南
唐?楊炯
塞北途遼遠,城南戰苦辛。
幡旗如鳥翼,甲胄似魚鱗。
凍水寒傷馬,悲風愁殺人。
寸心明白日,千里暗黃塵。
2024屆高三模擬考試語文試題第6頁共8頁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首聯交代戰爭的環境,正面敘寫戰斗的艱苦,為全詩奠定了悲傷的感情基
調。B.頷聯運用比喻表現激烈的戰斗場面,和李賀的“甲光向日金鱗開”
異曲同工。C.頸聯自然轉入抒情性的敘述,真實反映了惡劣環境下艱苦作
戰的將士的情緒。
D.全詩格調雄渾高昂,以征戰者的口吻講述了遠征邊塞的軍旅生涯,詩意豐
厚。16.本詩的感情是復雜的,請結合全詩具體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蘇洵在《六國論》中指出燕國與趙國的滅亡雖然不是因為以地賂秦,但也與用
土地去賄賂秦國的國家有關,因為:“,"。
(2)司馬遷在《屈原列傳》中說“",指出屈原創作離騷是因為正直的人
不被世人所容;屈原在《離騷》中寫道“”,認為他的正直與生俱
來,出生時間的特別可以證明。
(3)我們在讀到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時,想起古人常常用荷花的別名“芙蓉”
來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情感,會不由吟出:“,。”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3小題,11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題。
似乎在一夜之間,大家都在討論一款名為ChatGPT的人工智能聊天程序。根據多
家媒體引述的調查結果,89%的美國大學生在用ChatGPT寫作業一一這個數據恐怕是
(1)_______了,但至少說明該程序在解答問題方面具有顯著優勢。
對此,一些行業的從業者不乏“未頷金庶”。有人讓ChatGPT寫一篇時評,它洋
洋灑灑寫了幾百字,用戶評價稱“雖然不算特別出彩,但也(2)"。
有自媒體運營者試圖讓ChatGPT分析某國產車品牌能否打敗國外競品,結果程序輸
出了一篇有觀點和簡要論述的分析短文。對于一些大學課程的作業,ChatGPT也能
應對自如。①它的出現不得不讓人承認:②人工智能雖然能夠回答“客觀題”,③
還可以有模有樣地回答一些“主觀題”了。
但是,大可不必就此認定ChatGPT是某些行業的“終結者”。目前,機器對于各
類問題的理解,并非真正的“理解”,而是基于海量素材的整理歸納。例如,有人
用杜撰的學術概念”鏡像等離子規范場”提問,結果發現人工智能不懂裝懂地賣弄
“學識”。④而在回答一些社會問題時,⑤盡管人工智能輸出了看似結構完整的文
章,⑥但不少答案充滿了
“驢唇不對馬嘴”,⑦或者充滿了“正確的廢話”。
18.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的成語。(2分)
19.下列句子中引號用法與文中加點處引號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
A.這場全方位大考,是對新時代中國的一次全面“體檢”。(《在民族復興的
歷史豐碑上》)
B.蘭考人民的除“三害”斗爭達到了高潮。(《縣委書記的榜樣一一焦裕祿》)
C.我們可以叫它作中國建筑的“文法”。(《中國建筑的特征》)
D.所以她們根本就沒有“做”或者“不做”的自由。(《包身工》)
20.文段中劃線的七個句子中有三處語病,請找出來并進行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
暢,不得改變原意。(6分)
2024屆高三模擬考試語文試題第7頁共8頁
(二)語言文字運用II(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題。
8月是艾蒿開花時節,一串串細碎的小白花,破絮似的掛拉在葉片上,不好聞,也
不好看的。之前我沒有注意過艾蒿的花,就朦種蘿卜的時候,很少能看到清明節前蘿
卜開出的淡紫花串,只關心它什么時候能吃;8月桂花開了,也很少去關心它結出的黑
墨的種子,只關心它的香味。我們這些又實用又勢利的家伙,觀花賞葉,聞香吃果,
哪里會去管植物的生生死死,春夏秋冬的細微變化。所以,可以吃的蘿卜是“家”的,
開花的蘿卜是野的,所謂家與野,就是我們這些“多情”的人一點自私的移情罷了,
有移情是“家”,無移情是“野”,多么的愛憎分明。回到艾蒿林,我們還不如蜻蜓
呢,我們去溪河堤上散步,黃昏里,蒿草離離,薄翅蜻蜓在河堤上下的蚊柱里紛飛,
吞食這一批同樣剛剛離開水面的蚊子,累了就休息在艾蒿林里,兩個月前,艾亦柔止
時,是這樣,現在,艾蒿開花老邁,頭發斑白,秋意初生,也不棄不離,并不介意它
們濃烈而剛強的氣味。秋風吹起來,艾蒿林枯黃,蜻蜓會卷飛去哪里?這個已經離題了,
還是說回艾蒿吧。
21.下列句子中的“像”和文中加點的“像”,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
A.如果這個人強壯的時候也像他柔弱的時候那樣依賴他人,那么,什么過分的事
他干不出來呢?(《憐憫是人的天性》)
B.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編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潔白的雪地上,也像坐
在一片潔白的云彩上。(《荷花淀》)
C.首先來說研究現狀。像我黨這樣一個大政黨,雖則對于國內和國際的現狀的研
究有了某些成績,但是我們的研究工作還是沒有系統的。(《改造我們的學
習》)
D.她望望我,望望孩子,像是對我說,又像自言自語似的說:“只要有咱的黨,
有咱的紅軍,說不定能保住多少孩子哩!”(《黨費》)
22.本段文字對鄉村景象的描寫深深吸引了同學們,大家準備把這一場面拍攝成一個
短視頻,由你負責擬寫視頻拍攝腳本,請根據文本內容填寫下面的表格。(6分)
分鏡頭腳本(20秒)
①音樂特點(1分)
黃昏的河堤,旁邊一大片艾蒿林在夕陽下搖曳,
遠鏡頭
有人在悠閑地散步。
②特寫鏡頭(1分)
③視頻解說(不超過50字)(4分
)
四、寫作(60分)
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
本試卷文言文閱讀材料里談到了“氣節與才智”,請你以“氣節與才智”為話題,
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
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惠州市2024屆高三模擬考試語文試題參考答案
L【答案】A
【解析】材料第一段“其中與盛唐之音若合符契,共同體現出盛唐時代風貌的是草書,
又特別是狂草。”說明體現出盛唐風貌的不是所有的書法藝術,而是書法中的草書,特
別是狂草。所以A錯誤。
2.【答案】D
【解析】A項原文“由于皇室宮廷的大力提倡,其風度體貌以一種欣欣向榮的新姿態展
現出來。”并沒有說明蘭亭摹本的風行是因為皇室宮廷的大力提倡。B項孫過庭的書
法理論的突破才預示盛唐書法浪漫主義高峰的到來,對傳統的繼承沒有起到預示作用。
C項過于絕對。D項與原文一致,正確。所以選D。
3.【答案】B
【解析】A項王勃是初唐詩人,《滕王閣序》是一篇賦,“騷、賦難入樂”,顯然并非
作者所說具有音樂性的詩歌;C項杜甫雖然是盛唐后期詩人,但《登高》是律詩,也
不在本文側重講的絕句與七言之列;D項王維雖是盛唐詩人,《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也是絕句,但缺乏本文提到的盛唐浪漫、創造、天才的特點。只有B項王昌齡的《出
塞》無論從詩人所在時代,還是詩歌特點都符合盛唐之音的特點,所以選Bo
4.【解析】
本題考查學生對論述特點的把握。
【答案】(1)在論證結構上,采取分總的形式,分別闡述了書法、音樂、詩歌、舞蹈
在盛唐的發展及特色,總結出盛唐之音的意蘊,結構清晰,論證嚴密。
(2)在論證方法上,運用了舉例論證、引用論證、對比論證、類比論證等多種論證方
法對盛唐時期的各種藝術形式進行分析闡釋,形式多樣,說理充分。(點明方法,結
合具體例子闡釋也行,各1分)。
(3)在論證語言上,本文顯得精美深雋,生動典雅,情感濃厚,很有感染力。大量形
容詞和反問句的運用,蘊含著作者強烈的情感;詩文的引用,讓文章顯得精美典雅。
它們的綜合運用增強了論證的說服力。(結合具體例子闡釋也行,但必須先有觀點,
后具體分析)。
(評分標準:每點2分,答到任意兩點可得滿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酌情給分。
)5.【解析】
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中心的理解以及對所學課文內容的把握,體現了教考銜接。
【答案】(1)音樂性的美指的是“一切再現都化為表現,一切模擬都變為抒情,一切自
然、世事的物質存在,都變而為動蕩情感的抒發行程”,無拘無束的表現形式和強烈的
抒情性是基本特征。(1分)
(2)在表現手法上運用了大膽的夸張和豐富的想象,再現了蜀道的神秘、高聳、危險、
難行的特點,體現了音樂不可遏制的情感氣勢。(2分)
(3)以反復的詠嘆和直接的抒情表現出強烈的情感:對蜀道的贊嘆、對友人的擔憂、
對時局的憂心,體現了音樂強烈的抒情性(2分)。
(4)以七言為主,雜以三至十一言,在語言形式上充分體現了靈活多變、灑脫自由的特
點,與音樂無拘無束的表現形式相契合。(2分)
(5)全詩從形式到內容到情感都是浪漫的、創造的、天才的,充分體現出音樂性的美。
(1分)
(評分標準:第一點解釋什么是音樂性的美,是總啟,第五點作總結;第二、三、
四點任意一點2分,其答案構成應是“特點”+“分析”,各1分。如有其他答案,
言之成理也可給分。本題最多6分。教師在講解時要強調答題的完整性。)
6.【答案】B
【解析】A本文并不是為了宣揚宿命論,而在于利用這一看似奇妙的情節來表現永路
與驢之間的“緣分”,贊揚永路的奉獻精神。C“高音喇叭”是無可奈何,不是心
服口服;D丑化了老隊長的形象,老隊長并非想要息事寧人,而是尊重永路的意見。
所以答案為B。
7.【答案】C
【解析】不是為了說明永路和驢有緣,而是豐富永路的形象。
8.【答案】
①永路原本捏到了驢卻因“高音喇叭”的無理取鬧無法牽走驢的無奈和無意與眾人爭
搶,但又不愉快的負氣心理;
②眾人雖內心遺憾自己沒捏到驢但也認可抓閹結果,認為驢是屬于永路的,又不好意
思(答猶豫、羞愧也是可以的)。(本題4分,每一點2分,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本題考查分析人物心理的能力。需要緊密結合上下文和主人公的性格特點、
情節演進進行分析。
小說中原本永路捏到了兩頭驢,“高音喇叭”因自己沒有捏到而蠻橫地不讓永路
牽走,并以不公平為理由,要為草驢肚子里的崽重新捏蛋,這看似公平,其實是“高
音喇叭”撒潑耍賴、不講道理,可永路又不愿再跟她繼續糾纏下去,不愿與大家故意
爭搶,可見此時永路是無可奈何的,鬧出不愉快;但按抓閹的公平結果,兩頭驢又是
自己捏的,心里是有點不愉快的,有些負氣。
“沒有人上前牽驢”說明大家盡管都羨慕永路捏到了兩頭驢,但也知道這是抓閹
的公平結果,所以盡管心有不甘,但最多也只能跟著“高音喇叭”起哄,反映了他們
想牽又不好意思的心理。真正的始作俑者還是“高音喇叭”,這里是為了凸顯“高音
喇叭”的無賴與蠻橫。9.【解析】
本題題考查學生對小說藝術風格的分析鑒賞能力。
【答案】(1)主題選擇上,本文從農村普通日常生活現象“捏驢”出發,以小見大
地展示“聯產承包”這樣重大的社會主題,反映了農村生活。(2分)
(2)人物形象塑造上,本文作者熱情謳歌永路這樣高風亮節、為革命和社會主義建
設犧牲小我顧全大局的新農民,也對“高音喇叭”等稍落后的農民進行善意的諷刺,
塑造了典型的農民形象。(2分)
(3)敘述語言上,如本文“會計把牲畜名寫在紙上,然后團成蛋兒,放在一口壇子
里,讓大伙兒捏。”語言通俗,口語化,具有鄉土氣息。(2分)
(4)人物語言上,如本文當中常常使用“勒著胡須過河一一謙虛(牽須)過度(渡)
”等歇后語,樸實生動、幽默風趣的語言把農民說話時的口氣和精神生動呈現出來。
(2分)
(評分標準:每點2分,任意3點即可得滿分6分。答案要點:舉例1分,分析
1分。其它答案言之成理亦可,如從環境角度作答,描寫了典型的農村環境;從情節
角度作答,敘寫了有關農民的典型事件也可。)
10.【答案】BEG
【解析】謂余為慈者有矣,而慕乎鐮者未始或見,豈節義之士獨少于今之時乎?抑遇
合之術固有不同也。
11.【答案】D
【解析】用法相同,都是“被”的意思,表示被動。
12.【答案】B
【解析】原文“遇事輒面爭其短,無所忌。”“輒”是“就”的意思,表明只要是遇
到事,就當面爭論,不是有時當面爭論。
13.【答案】(1)直言說出自己的看法并且理直氣壯地面對對方,沒有一點為了迎
合當世而屈服、退讓的意思。
【解析】給分點:“倨”,傲慢,理直氣壯,1分;“少”,通“稍”,稍微,1分;“
抑”,退讓,1分;語意1分。
(2)然而有志向的人不在乎被任用與否,待在家里,在當地行走,與被國家任用有
什么不同呢?
【解析】給分點:“累”,局限,在意,牽累,連累1分;用,被任用,1分;奚,
什么,1分;語意1分。
14.【答案】
(1)有氣節的人不親附君王,可敬可畏,還能制止紛亂;有才智的人會討取君王的
歡心,最終往往招致無窮的禍患。
(2)國家可以十年沒有有才智的人,但不能一天沒有有氣節的人。或者說,有氣節
的人在君王身邊,國家平安;有才智的人在身邊,國家危險。
(評分標準:答對一點得2分,答案要有對比,否則,不能給全分,答對兩點給3
分。)【參考譯文】
君子的可貴之處在于氣節的偉大而并非才智的出眾。天下不曾缺少有才智的人,
但當社會秩序混亂的時候,常常有一些運用才智的人奔跑追逐得太快了,尋求新鮮奇
異的事兒,編出花言巧語以討取君王的歡心,最終往往招致無窮的禍患,可是有氣節
的人卻不這么做(不親附君王)。有氣節的人傲氣風發,讓人可敬可畏(疏遠),而
有才智的人靈活聰慧,讓人可喜可佩(親近)。讓人可喜的人更容易取得成功,也容
易引起紛亂,所以要想在禍亂還未發生之前制止它,就必須得讓有氣節的人來做不
可。
漢武帝時的汲長孺,吳國的張子布等人,都依仗意氣,自負正直,直言說出自己
的看法并且理直氣壯地面對對方,沒有一點為了迎合當世而屈服、退讓的意思。對于
君王的威嚴、權勢不為所動,遇到事兒總是毫不留情地當面勸諫或爭論(不好的地方)。
這就是俗說的“慧人”(迂愚而剛直的人,在一般人看來是傻),但是朝廷依然委其
以重任,狐鼠之盜一類的小人往往通過觀察對方的行動是進是退來決定應該對其恭敬
還是侵犯,故又怎能僅僅用才智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南陽市文職輔警招聘考試真題
- 魯山道街道加強服務企業工作機制的實施方案
- 臨床常用護理技術操作規范流程技能競賽評分表市立醫院第6版修訂版三甲資料匯編
- 臨床病理科住院醫師:病理技術考試題庫
- 2025年四川省林業科學研究院招聘考試筆試試題(含答案)
- 老年疾病護理課件
- 老年基礎護理課件
- 2025年安全生產事故報告及調查處理制度范文(二)
- 茶葉連鎖加盟經營合同規范
- 成都市二手房買賣合同中關于交易資金監管及風險防范
- 三基院感試題和答案
- 綜合英語(3)-國家開放大學電大學習網形考作業題目答案
- 工業廢水處理工(中級工)理論試題庫匯總-下(判斷題)
- 中醫內科高級副高級職稱考試模擬試題及答案
- 會議簽到表及會議記錄
- 測量儀器自檢記錄表(全站儀)
- 甘肅省教育科學規劃20XX年度課題申請申報表
- 鐵板神數計算取數方法
- 10、連乘、連除和乘除混合運算
- 《平行四邊形》PPT課件共(25張PPT)
- 法國公雞樂卡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