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作文備考:知行合一方能致遠_第1頁
2024年高考作文備考:知行合一方能致遠_第2頁
2024年高考作文備考:知行合一方能致遠_第3頁
2024年高考作文備考:知行合一方能致遠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有人說,人在行動中塑造自我,人是自己行動的結果;也有人認為不盡如此。

以上材料引發了你怎樣的聯想與思考?請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

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寫作的能力。

審題:

這是一道引語式材料作文題。

材料提出了一個問題:人應怎樣塑造自我。材料給出了一個明確的答案和一個

不明確的答案。明確的答案是,人只有在行動的過程中才形成自身,塑造自我,

人是自己行動的結果。這個觀點強調了"行動"是"形成自身,塑造自我"的唯一

條件。其實"行動”的過程中確實能夠形成自身,塑造自我,不要拿還有時間和

機會去麻痹自己,也不要拿明天和后天來哄騙自己,如果你不行動,就不會有

進步和提升的可能。有一句話說:"不要做思想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一

個人的想法再好,計劃再完美,再有改變的勇氣和決心,如果不去行動,那么

一切都是空想和空談。當一個人真正想要改變自己時,他會毫不猶豫地去行動,

因為在行動的過程中能夠更好的形成自身,塑造自我。

但是這個回答并不科學,因為人"形成自身,塑造自我”的過程中只有“行動"還

不夠,還需要其他的東西作輔助,題干中的觀點其實是互相補充的,缺一不可。

我們可以強調某一點,但不能否定另一點,如"行動”需要有目標、有夢想作為

指引,我們不能只有眼前的行動,沒有目標指弓I的"行動"就會像無頭蒼蠅,而

適合自己的目標,會指弓「'行動”的方向,會促進行動有更好的效果,能讓自己

變的更好。如除了行動,我們還要自我反思,在自我反思中清楚"自己哪里做得

不好""哪里需要改進""哪些優點要繼續發揚"等等,以形成更好的自我。

如果把文章寫成議論文,要全面、辯證思考問題??梢韵瓤隙?行動”對于塑造

自我的意義和價值,然后補充除了行動之外,還有哪些因素影響自我塑造,這

里可以采用分論點的形式結構全篇。論證方法盡量多樣一些,如引證法,引用

關于行動的名言如"偉大的思想只有付諸行動才能成為壯舉"等;可運用舉例論

證的方法充分說理,如可舉蘇炳添的例子,他不僅有行動,而且有反思,從而

找到了左腳在前起跑的有利姿勢,實現了得到奧運獎牌的夢想。

立意:

1.用行動塑造自我。

2.塑造自我需要不斷反思自己。

3.塑造更好的自我,需要有目標的行動。

例文:

知行合一,方能致遠

我們往往會有很多想法,卻很少付諸行動;我們往往懂得許多大道理,卻總是

過不好這一生。歸根結底,是我們空有許多想法,卻總不能付諸行動。明代思

想家王陽明曾說過“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這說明,空有"知"而無"行",只

能是行百里者半九十,而唯有將"行"付諸于"知"之上,知行合一,方能致遠。

以"知"導"行",方能開啟篤行之門。

知是行的主導意識,沒有這一"主意","行"就不會落實。若我們沒有足夠的"知"

而產生許許多多"恍然大悟”的時刻,若我們沒有足夠的"知"而迸發出那一串串

智慧的火花,我們永遠也無法打開行動的大門。然后,不知何故,在那一刻我

們就止步于"恍然大悟",而沒有后續的行動。

以"行"成"知",用篤行促成真知。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但是,我們許多人卻總是止步于那"恍

然大悟”的一刻,而沒有后續的行動。殊不知,再美好的愿望,再宏大的設

想,再科學的決策,如果不付諸實踐、不付諸行動都只是空想、幻想。這也正

是有人感嘆"為什么道理都懂,還是過不好一生”的原因。習近平總書記反復

強調,"我是崇尚行動的,實踐高于認識的地方正在于它是行動。社會主義是

干出來的”。沒有"干",一切都是空談,一切都變成烏托邦。知識在"干"中獲

得,對錯在"干"中檢驗,本領在"干"中提高。從改革開放以來創造的"中國奇跡"

"中國精神”到書寫抗疫史詩,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偉大歷史性成就,決戰

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勝利,"天問一號""嫦娥五號""奮斗者”號等科學探測實現

重大突破,我國成為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我國GDP總量

突破100萬億……都是起而行之"干”出來的,所以,讓我們都"櫓起袖子加

油干",用行動書寫人生的輝煌。

知行合一,不可分離。

"知"既是‘行的主意",也是"行"所實現的意識結果;"行"既是"知的工夫",也是"知"

所展開的實踐維度。通過"行"而實現"知",通過"知"而實現‘行",所以王陽明認

為,知、行是兩個字說一個工夫,"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

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離"。王陽明非常善于作戰,幾乎戰無不勝,他每到一

個地方,第一樁做的事,就是親自勘踏地形,實地了解山川地理、道路交通、

敵我雙方的軍事設施及兵力部署等方面的實際情況。通過實際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