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屆高三年級下冊二??荚囌Z文試題及答案解析_第1頁
2024屆高三年級下冊二??荚囌Z文試題及答案解析_第2頁
2024屆高三年級下冊二模考試語文試題及答案解析_第3頁
2024屆高三年級下冊二模考試語文試題及答案解析_第4頁
2024屆高三年級下冊二模考試語文試題及答案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屆高三下學期二模考試語文試題及答案解析

(試卷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

學校:班級:姓名:考號:

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考場號

和座位號填寫在答題卡上。將條形碼橫貼在答題卡右上角"條形碼粘貼處二2.作答選擇題

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將答題卡上對應題目選項的答案信息點涂黑;如需改

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試卷上。3.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

的鋼筆或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域內相應位置上;如需改動,先劃

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的答案;不準使用鉛筆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無

效。4.考生必須保持答題卡的整潔??荚嚱Y束后,請將答題卡交回。

一、現代文閱讀(35分)

(一)現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

有了文字之后,人類的文化創造才能被記錄下來。在漢字之前,雖然也會有古老的文

化,但由于它不能被完整地記錄下來,也就無法進入歷史記載沒有得到充分的保留。漢字是

表意文字,它不但能記錄文化,在它的構形中,也蘊含了很多歷代的文化信息。漢字歷經數

千年的發展,它是中華文化綿延不息的見證者,可以和歷史記載相互印證。

我們也由此可知,漢字在保存中國文化、保存歷史上,起到了何等重要的作用。漢字是

歷史文化的產物,它應文化的需要而產生,并在文化洪流中演變發展。因此,我們既可以通

過漢字記載的文獻來了解中華歷史文化,也可以通過解析漢字的結構和系統,來捕捉中華文

化的精神。漢字是書寫漢語的表意文字,是五六千年從未間斷的、因義構形的文字系統。它

是中華文化的活化石,在古老的漢字中,可以追溯中華文化的種種原生態!

首先,經過數千年的積淀,漢字深刻地反映出古人的生產文化,它把古人如何謀生,如

何順應自然、征服自然的過程充分地展現出來。如果我們把相關的漢字聚合起來,可以看出

在不同時期和不同地域,有不同的生產文化類型。

在一些漢字中,我們能看到人與各種動物近距離的接觸以及對它們精細的觀察,這種觀

察反映了一個什么樣的時代文化呢?原始時代,人與動物共生、共處,通過觀察動物,人們

認識到那些會對人類生活造成威脅的猛獸,也發現了一些可以和人類共存,或者適合捕獵的

動物。而到了游牧時代,人們開始馴養野獸,并不斷地尋求水草來養活自己的牲畜。具體來

說,我們不難看出,在一些漢字的字形中,反映出古人對動物的細致觀察。如動物的古文字

象形字,大都能突出它們外形的特點:"鹿”強調它枝杈般的椅角,"虎”強調張開的巨口與短

牙,"象"突出它的長鼻,"兔"突出它的短腿和短尾巴,"馬"突出奔跑時飛揚飄舞的鬃毛,各有

區別。牛和羊只描繪它們的頭部—牛角上卷,羊角下彎,區分很明顯。這說明人們對動物

第1頁共14頁

觀察的敏銳,反映不同動物區別的細致。正是因為人類的生活與動物界有著密切的聯系,才

會有近距離的細致觀察。

面對這么多的動物,古人在造字的時候,既能夠栩栩如生地展現它們的樣態,又能夠有

所區別、不為混淆,這又是如何做到的呢?我們知道,文字和圖畫是不一樣的,文字要在自

身的符號體系中找到與其他文字形體的區別;古人對動物之間的區別特征的準確把握,足以

讓我們看到,那時候的人和動物的關系非常密切。我們看從"犬”的一些字反映出人與狗怎樣

的關系:

一方面,狗在古代多為獵犬,行動迅猛,速度很快。第一個"猝"字,《說文解字》說"犬

從草暴出逐人也",說的是狗在草叢中藏著,"噌"一下就竄出來的樣子,這也是成語"猝不及

防”的含義。第二個字是"默",沉默的"默"為什么從"犬"呢?《說文解字》有一個解釋,"犬暫

逐人也","暫"是"快速"的意思,狗飛快地追逐人,這是什么狗呢?這是護衛的狗,它要追

趕、保護自己的主人。在主人跟前狗是不叫的,因此與"沉默”有關。

一方面,狗從很早起就在人們生活中負責看門、看家。上面第三個是"獄"字,"獄"在今天

指監獄,在古代是“打官司”的意思。打官司有原告、被告,要通過辯護來確定是非。和"獄"字

有關的,還有"坐"字,也有"訴訟”的意思?!墩f文解字》解釋"獄"字說,"二犬所以守也",是

用狗看著打官司的兩個人,不讓他們跑掉。最后一個是"獨"字,《說文解字》有一個十分形

象的說解:"羊為群,犬為獨也。"這是什么狗呢?是牧羊犬。大家如果見過放牧的話.就會

知道,一定是一只狗管著一群羊??傊?,狗在人類生活中的作用很大,它可以幫助打獵,也

可以作護衛來看守,還可以放牧。在這些從"犬”的字中,我們能夠看到在早期人類文化中,

人和動物的關系極其密切。

當然,隨著原始游牧時代向農業時代的發展,人和草木的關系日益緊密。進入農耕時

代,農耕文化的特點也充分地體現在漢字中。

(摘編自王寧《漢字與中華文化十講》)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漢字出現之前的古老文化之所以沒被保存下來,無法進入歷史記載,是因為缺乏載體不

能被記錄下來。

B.漢字是中華文化的載體,其自身的結構中又保存著很多中華文化的信息,見證了中華文

化的流傳與發展。

C.原始時代,人類與動物共生共處,這為人與各種動物近距離接觸及對其進行精細的觀察

提供了條件。

D."猝""默"等漢字體現了古人對動物特征的精準把握,反映出漢字是在使用中逐漸形成的符

號化文字。

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漢字系統是因義構形的文化活化石,我們可從古人描述穿著的"葛衣""襟袖""綾羅"等詞語

中知曉"葛""襟""綾"的質地。

第2頁共14頁

B."牛"是甲骨文中較早產生的象形字,據此推斷,《詩經》中‘胡瞻爾庭有縣特兮"中的

"特;可能指含牛在內的獸類。

C.古人在創造與動物有關的漢字時,最常用的辦法是抓住動物外形的顯著特點,既要逼真

形象,又要做到物與物之間不混淆。

D.漢字中充分體現農耕文化,研究古代農業文明,我們可以從農耕用具"耒幫"、農耕行為

"耕耘"等字詞中獲得啟示。

3.下列選項,最不適合作為論據來支撐"人和草木的關系日益緊密"觀點的一項是(3分)

A.小篆中A草"寫法為"A"禾寫法為"","兼"寫法為"

B.《說文解字》中,"竹"為"冬生草也","木"理解為"凡木之屬皆從木"。

C男子"的"男"原為從田從力,言"用力于田",其中的"力"即為農具。

D.浙江"上山文化”出土的文物顯示,一萬年前,中國就已開始栽培水稻。

4.根據材料相關內容,仿照例句,對下列文字進行解讀,體現古人對動物觀察的敏銳。(4

分)

5.在學習"詞語積累與詞語解釋"單元時,為增進同學們對漢字的了解,豐富文化認知,高一

(1)班舉辦了"漢字探秘”解說活動。請你結合材料的相關內容,從下列文字中選取兩個漢

字,從漢字的表意功能及文化功能兩方面,對所選漢字進行解說。每個字的解說不超過60

字。(6分)

突休塵(廛)

(二)現代文閱讀口(本題共4小題,16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

我的遙遠的清平灣

史鐵生

我插隊的時候喂過兩年牛,那是在陜北的一個小山村兒——清平灣。

那個地方雖然也還算是黃土高原,卻只有黃土,見不到真正的平坦的嫄地了。由于洪水

年年吞噬,嫄地總在塌方,順著溝、渠、小河,流進了黃河。①從洛川再往北,全是一座座

黃的山宛或一道道黃的山梁,綿延不斷。樹很少,少到哪座山上有幾棵什么樹,老鄉們都記

/日:主:主木木木木

1寸/閆/月JEXEo

和我一起攔牛的老漢姓白,綏德人,年輕時打短工來到清平灣,就住下了。陜北話里,

"白"發"破"的音,我們都管他叫"破老漢"。也許還因為他窮吧,英語中的"p。。,'方就是"窮"的

意思。或者還因為別的:那幾顆零零碎碎的牙,那幾根稀稀拉拉的胡子。尤其是他的嗓子一

—他爰唱,可嗓子像破鑼。

第3頁共14頁

大伙都說破老漢爰唱,也唱得好。"老漢的日子熬煎咧,人愁了才唱得好山歌。"確實,陜

北的民歌多半都有一種憂傷的調子。但是,一唱起來,人就快活了。有時候趕著牛出村,破

老漢憋細了嗓子唱《走西口》,"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也難留,手拉著哥哥的手,送哥到大

門口。走路你走大路,再不要走小路,大路上人馬多,來回解憂愁……”場院的婆姨、女子們

嘻嘻哈哈地沖我嚷、"讓老漢兒唱個《光棍哭妻》嘛,老漢兒唱得可美一破老漢只做沒聽

見,調子一轉,唱起了《女兒嫁》:"一更里叮當響,小哥哥進了我的繡房,娘問女孩兒什么

響,西北風刮得門栓響嘛哎喲……"我和老漢趕著牛走出很遠了,還聽見婆姨、女子們在場院

上罵。老漢沖我眨眨眼,撅一條柳條,趕著牛,唱一路。

破老漢只帶著個七八歲的小孫女過。那孩子小名兒叫"留小兒"。

留小兒常常沒完沒了地問我北京的事。②北京的神秘,對她來說,不亞于那道銀河。留

小兒最常問的還是天安門。"你常去天安門?""常去。""常能照著①毛主席?""哪的來,我從來

沒見過。""咦?!他就生在天安門上,你去了會照不著?"她大概以為毛主席總站在天安門

上,像畫上畫的那樣。有一回她趴在我耳邊說:"你冬里回北京把我引上行不?"我說:"就怕

你爺爺不讓。""你跟他說說嘛,他可相信你說的了。盤纏我有。""你哪兒來的錢?""賣雞蛋的

錢,我爺爺不要,都給了我,讓我買褂褂兒的。""多少?""五塊「"不夠。""嘻——我哄你,

看,八塊半「她掏出個小布包,打開,有兩張一塊的,其余全是一毛、兩毛的。那些錢大半

是我買了雞蛋給破老漢的。

在后山上攔牛的時候,遠遠地望著后溝里的那眼土窯洞,我問破老漢:"那婆姨怎么樣?"

"亮亮媽,人可好。"他說。我問:"那你干嘛不跟她過?""唏——老了老了還……"他打岔,"算

了吧「我說:"那你夜里常往她窯里跑。"我其實是開玩笑。"咦!不敢瞎說「他裝得一本正

經。我詐他:"我都看見了,你還不承認!"他不言傳了,尷尬地笑著。他分明是心動了,可

又怕對不起留小兒。留小兒的大②死得慘,平時誰也不敢向破老漢問起這事,據說,老漢一

想起就哭,自己打自己的嘴巴。聽說,都是因為破老漢舍不得給大夫多送些禮,把兒子的病

給耽誤了;其實,送十來斤米或者面就行。那些年月??!

秋天,在山里攔牛簡直是一種享受。莊稼都收完了,地里光禿禿的,山洼、溝掌里的荒

草卻長得茂盛。把牛往溝里一轟,可以躺在溝門上睡覺;或是把牛趕上山,在山下的路口上

坐下,看書。秋山的色彩也不再那么單調:半崖上小灌木的葉子紅了,杜梨樹的葉子黃了,

酸棗棵子綴滿了珊瑚珠似的小酸棗??????③尤其是山坡上綻開了一叢叢野花,淡藍色的,一叢

挨著一叢,霧蒙蒙的?;疑男√锸髲狞S土坷垃后面探頭探腦;野鴿子從懸崖上的洞里鉆出

來,"撲楞楞"飛上天;野雞"咕咕嘎嘎”地叫,時而出現在崖頂上,時而又鉆進了草叢……我很

奇怪,生活那么苦,竟然沒人逮食這些小動物。

碰上下雨下雪,我倆就躲進牛棚。牛棚里盡是糞尿,連打個盹的地方也沒有。那時候我

的腿和腰就總酸疼。"倒運的天!"破老漢罵,然后對我說:"北京夠咋美,偏來這山溝溝里作

什么嘛。""您那時候怎么沒留在廣州?"我隨便問。他抓抓那幾根黃胡子,用煙鍋兒在煙荷包

里不停地剜,瞪著眼睛愣半天,說:"咋!讓你把我問著了,我也不曉得咋價日鬼的。"然后

第4頁共14頁

又愣半天,似乎回憶著到底是什么原因。④"唉,毯毛搟不成個氈,山里人當不成個官。"他

說,"我那陣兒要是不回來,這陣兒也住上洋樓了,也把警衛員帶上了。山里人憨著咧,只要

打罷了仗就回家,哪搭兒也不勝窯里好。毯!要不,我的留小兒這陣兒還愁穿不上個條絨襖

兒?"

有一回我半夜起來去喂牛,借著一縷淡淡的月光,摸進草窯。剛要攬草,忽然從草堆里

站起兩個人來,嚇得我頭皮發麻,不禁喊了一聲,把那兩個人也嚇得夠嗆。一個歲數大些的

連忙說:"別怕,我們是好人。"破老漢提著個馬燈跑了過來,以為是有了狼。那兩個人是瞎

子說書的,從綏德來。天黑了,就摸進草窯,睡了。破老漢把他們引回自家窯里,端出剩干

糧讓他們吃。陜北有句民謠:"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老漢和兩個瞎子長吁短嘆,嘮了

一宿。

第二天晚上,破老漢操持著,全村人出錢請兩個瞎子說了一回書。

那年冬天我的腿忽然用不上勁兒了,回到北京不久,兩條腿都開始萎縮。住在醫院里的

時候,一個從陜北回京探親的同學來看我,帶來了一張十斤的糧票,說是破老漢讓他捎給我

的。"我對他說這是陜西省通用的。在北京不能用,破老漢不信,說:’咦!你們北京就那么高

級?我賣了十斤好小米換來的,咋啦不能用?!‘我只好帶給你。破老漢說你治病時會用得

上。"唔,我記得他兒子的病是怎么耽誤了的,他以為北京也和那兒一樣。

哦,我的白老漢,我的牛群,我的遙遠的清平灣……

(節選自《青年文學》1983年第1期,有刪改)

【注】①照著:望見。②大:爹。

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題目中‘遙遠"二字既有空間上偏僻、遙遠的意思,也蘊含了作者對清平灣的懷戀之情。

B.破老漢用"破嗓子"唱的山歌卻能打動人們,是因為他的山歌中有對未來的美好憧憬和愿

望。

C.留小兒在與"我”的對話中表現出懂事、天真爛漫、面對苦難而樂觀的個性,令人憐惜。

D."那些年月啊「是"我"對破老漢兒子病死的感慨,體現"我"對個體生存命運的思考。

7.對文中畫線句子的分析與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句子①中的"綿延不斷"強調"黃"的范圍,突出清平灣貧瘠的生活環境,營造了一種悲壯的

氣氛。

B.句子②中的"不亞于那道銀河",強調北京對留小兒的吸引程度,突出她對北京的好奇和向

往。

C.句子③中"一叢叢""一叢挨著一叢",從數量和形態的角度描寫野花,富有層次感,突出秋

天的生機。

D.句子④中‘越毛搟不成個氈……",用陜北俗語使小說敘事更為順暢自然,突出破老漢憨厚

老實的形象。

8.小說以抒情與留白的方式結尾,有什么作用?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4分)

第5頁共14頁

9.小說采用散文化敘事的寫法,帶來了怎樣的藝術效果?請結合文本談談你的理解。(6

分)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

材料一:秋七月丙辰,淵入雀鼠谷,壬戌,軍賈胡堡,去霍邑五十余里。代王侑遣虎牙

郎將宋老生帥精兵二萬屯霍邑,左武侯大將軍屈突通將驍果數萬屯河東以拒淵。會積雨,淵

不得進。雨久不止,淵軍中糧乏。裴寂等皆日:"宋老生、屈突通連兵據險,未易猝下。太原

一方都會,且義兵家屬在焉,不如還救根本,更圖后舉。"李世民日:"還守太原,一城一地

為賊耳,何以自全「李建成亦以為當然。淵乃悟。八月,己卯,雨霽。庚辰,李淵命軍中曝

鎧仗行裝。辛巳旦,東南由山足細道趣霍邑。淵恐宋老生不出,李建成、李世民日:"老生勇

而無謀,以輕騎挑之,理無不出。脫其固守,則誣以貳于我。彼恐為左右所奏,安敢不出!"

淵與數百騎先至霍邑城東數里以待步兵,使建成、世民將數十騎至城下,舉鞭指麾,若將圍

城之狀,且詬之。老生怒,引兵三萬自東門南門分道而出。淵使殷開山趣召后軍。后軍至,

淵欲使軍士先食而戰,世民日:"時不可失。"淵乃與建成陳于城東,世民陳于城南。淵建成

戰小卻世民與軍頭臨淄段志玄自南原引兵馳下沖老生陳,出其背,世民手殺數十人,兩刀皆

缺,流血滿袖,灑之復戰。淵兵復振,因傳呼日:"已獲老生矣!"老生兵大敗,淵兵先趣其

門,門閉,老生下馬投塹,劉弘基就斬之,僵尸數里。日已暮,淵即命登城,時無攻具,將

士肉薄而登,遂克之。

(節選自《通鑒紀事本末?高祖興唐》)

材料二:太宗日:"朕破宋老生,初交鋒,義師少卻。朕親以鐵騎自南原馳下,橫突之,

老生兵斷后,大潰,遂擒之。此正兵乎?奇兵乎?"靖日:"陛下天縱圣武,非學而能。臣按

兵法,自黃帝以來,先正而后奇,先仁義而后權諳。且霍邑之戰,師以義舉者,正也;建成

墜馬,右軍少卻者,奇也。"太宗日:"彼時少卻,幾敗大事,曷謂奇耶?"靖日:"凡兵以前向

為正,后卻為奇。且右軍不卻,則老生安致之來哉?法日:'利而誘之,亂而取之?!仙恢?/p>

兵,恃勇急進,不意斷后,見擒于陛下。此所謂以奇為正也?!?/p>

(節選自《唐太宗李衛公問對》)

10.材料一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

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

淵A建成B戰C小卻D世民與軍頭臨淄E段志玄F自南原引兵G馳下H沖老生陳

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字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壬戌,古代的紀時方式,與《赤壁賦》"壬戌之秋"中的"壬戌"意思相同。

B.止,指停止,與《鴻門宴》"交戟之衛士欲止不內"中的"止"用法不同。

第6頁共14頁

c.趣,指立即、立刻,與《蘭亭集序》"雖趣舍萬殊"中的"趣"詞義不同。

D.幾,指幾乎,差一點,與《登泰山記》"乙不可登"中的"幾"詞義相同。

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雨過天晴后,李淵命令士兵晾曬兵器鎧甲等行軍打仗的裝備,并率領軍隊往東南方向進

發霍邑,然后兵分兩路,將霍邑城包圍。

B.宋老生據險固守,后來無法忍受李建成、李世民的咒罵,率領士兵從東門南門分道殺

出,最終不但被擊敗,而且還被劉弘基斬殺。

C.李世民在戰場上所向披靡,斬殺數十人,不僅所用的兩把戰刀砍出缺口,甚至衣袖上沾

滿鮮血,直往下流,他甩掉后繼續投入戰斗。

D.李靖認為李建成在交戰時從馬上掉下來,并且右軍向后退卻的行為迷惑了敵軍,使敵軍

急切進攻,最后敵軍大敗,是變"奇"為"正"。

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

(1)老生下馬投塹,劉弘基就斬之,僵尸數里。(4分)

(2)老生不知兵,恃勇急進,不意斷后,見擒于陛下。(4分)

14.根據李靖的分析,請推斷霍邑戰爭勝利的原因。(3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15~16題。

唐多令?莎草被長洲

汪元量①

莎草被長洲I。吳江拍岸流。憶故家、西北高樓。十載客窗憔悴損,搔短鬢、獨悲秋。

人在塞邊頭。斷鴻書寄不。記當年、一片閑愁。舞罷羽衣塵滿面,誰伴我、廣寒游。

【注】①宋末元初詩人,錢塘人,原為南宋宮廷琴師,元軍陷臨安,被俘北去,隨三宮

留侍燕京。

15.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開篇寫景點題,虛寫故鄉草覆長灘、水拍江岸的景象,為全詞的情感抒發奠定了基調。

B."搔短鬢”和杜甫的"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有異曲同工之妙,但情感卻截然不同。

C.下片'記當年、一片閑愁"與當下身居邊塞、客思難解的境況形成對比,表達故國之思。

D.全詞語言典雅,多處化用典故,其中"西北高樓""舞罷羽衣""廣寒"等更是一語雙關。

16.汪詩多記國亡前后事,《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評論:"其詩多慷慨悲歌,有故宮離黍之

感。"請談談本詞"悲"在何處?(6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第7頁共14頁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賈誼《過秦論》中,""兩句描寫了陳涉

起兵攻秦時天下人的反應。

(2)鮑照在《擬行路難(其四)》中用""直言愁思,通過"行、嘆、

坐"一系列外在的行為揭示其心中揮之不去的"愁",揮之不去便想通過喝酒來排解,于是

(3)"菊"作為花中隱逸者,素有"君子"之稱,與文人雅士結下不解之緣,多被賦予隱逸淡

泊、堅貞高潔的品質或愁苦感傷的情感,如詩句"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一)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2小題,8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題。

蟋蟀聲涌出來,我止步。只見一位①的老叟,坐在石板上,手捧著裝滿桅子花的竹

篩,懷里還抱著滿滿一竹簍。即使蓋著紗布,依舊掩不住花的清香。他不吆喝,只靜靜地坐

在那里,悠悠地吸他的煙。老叟注意到了我的目光,”這花帶回去用水養著,一夜就全開了,

完全變樣哩!"話語的輕松與他蒼老的面容很不般配。

我^地撥弄著扎得利利落落小巧精致的一束束小花苞,挑了兩大捆……

清晨,我打了個寒噤醒來,迷人的芬芳浸透了房屋。我箭步沖到窗前,陽光恰好從縫隙

間投進來,果真,只一夜,養在水里的桅子花全開了,素潔的花朵綴滿枝頭。

細瓶口伸出的花枝,因過分繁茂而擁抱成半球狀。細膩而柔綿的花朵晶瑩潤澤,玲瓏剔

透,仿佛美玉雕琢,淡雅而沒有一絲裝飾,純凈而沒有一星雜質。每一片花瓣都舒展到極

致,潔白錦密的花瓣簇擁著淡黃的花蕊,氣宇軒昂,姿態動人。

滿滿的詩意,不是嗎?這些樹上剪下的花枝與花苞,該是多么嬌弱。然而它們沒有凋

落,沒有枯萎,而是汲取養分,努力生長,昂然挺立,盡情綻放。這種詩意,源自不屈服、

不退縮,源自骨子里的桀鷲不馴。

18.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的成語。(2分)

19.文中畫波浪線的描寫呈現“滿滿的詩意",這是如何做到的?試對此作簡要分析。(6

分)

(二)語言文字運用口(本題共3小題,12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題。

詩歌和散文不同:在散文里,米變成飯;在詩歌里,米變成酒。酒和飯的區別,不僅是

液體和固體的區別,①:飯可以吃飽,是實用的;而酒可以醉人,不是實用的。更為突

出的是,詩歌的想象性不僅表現在形與形、形與質之間的關系上,而且在情與理的矛盾之間

第8頁共14頁

還表現出一種變異的邏輯。這一點西方沒有直接概括,而中國古典詩論總結出了“無理而妙"

的現象。吳喬在《圍爐詩話》中說:"理豈可廢乎?無理而妙者,如‘早知潮有信,嫁與弄潮

兒’,但是于理多一曲折耳"一個商人的妻子,這樣輕率地說寧愿嫁給船工,這自然是不大符合

當時世俗之"理"的。但這里有情。船工弄潮而歸期有信,00從珍惜青春的價值來說,這

是一種特殊的"理"。這是把男女爰情放在一切之上的那種"理",是一種以情為綱的審美的

"理二它不是吳喬所反對的那種"淺直無情”的干巴巴的"理",③,但對詩來說是很妙的

"理這個"理"是一種情感的邏輯。比實際的客觀的理性的邏輯多了一個曲折,這就叫"情理

交融"。

20.下列句子中的"這樣"與文中加點的"這樣",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

A.男人爰理干干凈凈的發式,兩邊的頭發一刀推凈,這樣頭便顯得長了。

B.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目標遠大,篤定執著,這樣的朋友我們要多交。

C.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竟在他書房里,尋到了我想要的這樣一本書。

D.在這樣高級的審美活動中,我們都能夠感受到人之為人的驕傲和自豪。

21.請在文中畫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

每處不超過10字。(6分)

22.請根據文本內容,為"無理而妙"下一個定義,不超過30字。(3分)

四、寫作(60分)

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

世界上有很多錯綜復雜的問題,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認知局限。因此,在解決問題時,

我們常常信任他人而懷疑自己。那么,該如何平衡對他人的信任與對自己的懷疑,從而做出

更加明智的決策?

請據此寫一篇文章體現你的認識與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要抄襲;不得泄露個

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參考答案

1.A由原文"在漢字之前,雖然也會有古老的文化,但由于它不能被完整地記錄下來,也

就無法進入歷史記載,沒有得到充分的保留"可知,古老文化只是沒有"被完整”地記錄下來,

而不是選項中的"無法進入歷史記載",曲解了文意;且"缺乏載體"也不準確。(3分)

2.A"襟"指衣服的款式和部位,而不是"質地"。(3分)

3.C選項內容要能支撐"人與草木關系的日益密切"。A項,人類從草木,到與自我生存

相關的禾苗,再到手握禾草;B項《說文解字》把竹解讀為草本植物,木是木本植物,再到

"凡木之屬皆從木",體現了古人對植物的清晰認識;(:項,"男"是"用力于田",只是農耕文化

第9頁共14頁

的一種體現,沒有直接言及與"草木"的關系;D項"水稻"是"禾"的其中之一,而"禾"又是草木

的一種。故選Q(3分)

4.鳥,突出啄蟲的嘴巴;燕,突出飛行的兩翼;龜,突出凸起的背殼;魚,突出魚翅和魚

尾。(寫對1點得1分)(4分)

5.突:犬從穴出,獵狗追逐獵物,要迅速飛快地從洞中奔跑出來,即"突然",從中可看出

狗在古代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

休:人在樹旁,靠在樹上休息,古人勞作,能背靠樹木且在樹蔭下休息,是一種享受,

故"休"又代表美好、喜悅、吉利。

塵:鹿在土上,表示奔跑,鹿優雅,跑起來輕盈,揚起的塵是細小的,鹿渾身是寶,人

們愿意追逐,故有“逐鹿"之說,表追求。(每個漢字的解讀能從字形結構分析且準確得2分,

表達流暢,邏輯清晰1分)(6分)

6.B"是因為他的山歌中有對未來的美好憧憬和愿望"錯誤。破老漢用"破嗓子"唱的《走西

口》《光棍哭妻》《女兒嫁》等山歌卻能打動人們,原因是什么?這一點,小說中是有提示

的,"老漢的日子熬煎咧,人愁了才唱得好山歌。’確實,陜北的民歌多半都有一種憂傷的調

子。但是,一唱起來,人就快活了。"從中可以看出,破老漢的山歌打動人的主要原因是他的

"熬煎"和"愁",當然,可能還有其他原因。至于破老漢"他的山歌中有對未來的美好憧憬和愿

望”則是不確切的,應該是破老漢爰唱山歌這個行為體現了他對未來的美好憧憬和愿望。(3

分)

7.A”營造出一種悲壯的氣氛"錯誤。根據本句及其上下文,可以看出這個地方到處是"黃

的山茄"或"黃的山梁",樹木很少,呈現出的是一派荒涼寂寥的景象,而非"悲壯”——悲壯指

的是悲哀而雄壯,悲痛而壯烈。一般用來形容那些充滿悲傷和壯烈情感的場合或故事。(3分)

8.①結尾句的稱呼由“破老漢"改為"白老漢",抒發了"我"對"白老漢”的感激之情;②強調了

清平灣對"我"心靈的撫慰,給文章留有余韻,令人回味與深思。(每點2分,意思對即可。如

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給分。)(4分)

9.①使小說獲得了高度自由的敘事空間,更為全面地呈現了陜北人民平淡溫馨的日常生

活;②使小說不再只是簡單地敘事,而成為一種真情的自然流露,禮贊了清平灣父老鄉親中

人性的本真與純粹。③使小說呈現出一種詩意美(牧歌情調),詩意地展現了陜北農民的苦

難、憂傷,真摯的人生與個性美。(每點2分,意思對即可。如有其他答案,比如"給予讀者

以人生啟迪。作為讀者的我們,內心深處也渴望著一個像‘遙遠的清平灣'一樣的美好精神家

園",亦可酌情給分。)(6分)

10.ADH(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四處及以上不得分。)(3分)

11.A文中的“壬戌'是紀日,《赤壁賦》中‘壬戌'是紀年。(3分)

12.A"包圍"城池沒有依據,且作包圍狀的不是李淵,而是李建成和李世民。(3分)

13.(8分)(1)宋老生下馬跳進壕溝,劉弘基上前斬殺了他,數里范圍內都是尸體。(4分)

第10頁共14頁

【評分參考】譯出大意給2分;"塹"(坑,壕溝)"就"(靠近、趨向)兩處,每譯對一處給1

分。

(2)宋老生不了解兵法,恃勇急進,沒有料到會被陛下(你)斷絕后路而擒住。(4分)

【評分參考】譯出大意給2分;"兵""見……于"表被動,每譯對一處給1分。

14.①李世民英明神武,善于作戰;②李世民率領的是正義軍隊;③能夠誘敵進攻,以奇

制勝。(答出一點給1分。意思答對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3

分)

【參考譯文】

材料一:

隋恭帝義寧元年秋季七月丙辰(初八日),李淵率軍進入雀鼠谷,壬戌(十四日)軍隊駐扎在

賈胡堡,距離霍邑五十多里。代王楊侑派遣虎牙郎將宋老生率領精兵二萬屯駐在霍邑,左武

侯大將軍屈突通率領驍果數萬人屯駐在河東郡以抵抗李淵。恰逢接連下雨,李淵的部隊無法

前進。降雨很久不停,李淵軍中糧食缺乏。裴寂等人都說:"宋老生、屈突通聯合兵力,占據

險要,不易一舉攻下。太原是一方都會,并且義兵家屬都在那里,不如回軍救援根基之處,

再謀劃后面的行動。"李世民說:"退守太原,那么一城之地就全都為賊寇所有了,如何得

到自我保全「李建成也認為李世民說得對。李淵最終明白了。隋恭帝義寧元年(617年)八

月己卯(初一日),雨過天晴。庚辰(初二日),李淵下令軍中晾曬鎧甲兵器和行裝。辛巳(初三

日)早上,往東南方向沿山腳下的小道直奔霍邑。李淵擔心宋老生不肯出戰,李建成、李世民

說:"宋老生有勇無謀,派輕騎兵挑動他,按道理不會不出戰。假如他固守城池,我們就誣稱

他要歸降我軍。他害怕被身邊人上奏告發,哪敢不出戰「李淵和數百名騎兵先到霍邑城東數

里外的地方等待步兵,派李建成、李世民率領數十名騎兵進抵城下,舉著馬鞭指指畫畫,好

像將要包圍城池的樣子,并且大罵宋老生。宋老生大怒,領兵三萬從東門、南門分道殺出。

李淵派殷開山立即召來后軍。后軍抵達,李淵想要讓軍士先吃完飯后再戰,李世民說:"戰

機不可錯失"李淵于是和李建成在城東列陣,李世民在城南列陣。李淵、李建成開始交戰后稍

稍后退,李世民和軍頭、臨淄人段志玄從南邊高處平地上率軍疾馳而下,沖擊宋老生的軍

陣,出現在他的背后。李世民親手殺死數十人,兩把刀都砍出了缺口,鮮血沾滿衣袖,直往

下流,甩掉后又投入戰斗。李淵的兵馬也重新振作,趁勢接連大喊:”已經活捉宋老生了。"

宋老生的軍隊打敗,李淵的兵士率先直逼城門,城門關閉,宋老生下馬跳入壕溝,劉弘基上

前斬殺了他,僵尸臥滿了數里的范圍。天色已黑,李淵立即下令登城,當時沒有攻城器具,

將士們徒手搏斗登上城頭,于是攻克了霍邑城。

材料二:

太宗問:"我在霍邑擊破宋老生的戰斗中,剛剛交鋒,我軍稍向后退,(敵人乘機進擊)這

時我親率精銳騎兵,由南原急馳而下,予以側擊,切斷了老生軍隊的后路,使其大敗,因而

活捉了宋老生。這是正兵呢,還是奇兵呢?”李靖答:"陛下的英明神武是天賦的,不是一般人

所能學得來的。按兵法所說,自皇帝以來,(用兵的方略)都是首先運用正兵,而后講求出奇

第11頁共14頁

制勝;首先講求仁義,而后運用權謀詭詐?;粢刂畱?,我軍因仗義而興師,這是正兵;因建

成墜馬,右軍稍向后退,這是奇兵。"太宗問:"當時右軍稍向后退,幾乎壞了大事,怎么說

是奇兵呢?”李靖答:"大凡作戰,用正規的戰法,向前攻擊便是‘正兵’,有計劃地退卻使敵陷

于不利便是‘奇兵',如果右軍不后退,怎能誘致老生全力進攻呢!兵法上說:’以小利去引誘

敵人,乘其混亂然后攻取它。’老生不知兵法,恃勇急進,不料被陛下斷絕后路,為陛下所

擒。這就是所謂變奇兵為正兵了。"

15.B杜甫的"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表達了詩人思念、擔憂親人之苦,反映了國破家

亡、離亂傷痛,同時也表達了對衰老的感嘆;本詞中的"搔短鬢",表達了對年華逝去的感

嘆,對國破家亡的悲痛之情。二者表達的情感基本相同。(3分)

16.①悲秋:悲嘆秋日景物空曠荒涼,草覆長灘、水拍江岸;②悲己:悲嘆年華逝去,如

"十載客窗憔悴損";知音難覓,如"誰伴我、廣寒游";③悲國:悲嘆國家被元人所滅,只能站

在"西北高樓"之上,"憶故家"。(6分)

17.(6分)(1)天下云集響應贏糧而景從(2)安能行嘆復坐愁酌酒以自寬

(3)示例一: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示例二: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示例三:山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示例四: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

示例五:三徑就荒松菊猶存

示例六: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

18.飽經風霜小心翼翼(2分)

19.①選取極具美感的意象,花朵、花瓣、花蕊,形成一幅美好的靜態畫面。

②用詞典雅洗練,句式整散結合,音韻和諧,節奏明快。③運用比喻、比擬等手法,從

質地、顏色角度描寫桅子花的質態與蓬勃生機。(答到"按由外到內、由整體到局部順序展

開,條理清晰"也可酌情給1分。)(6分)

20.D"這樣"意思分四種:"這么樣",指代某種性質、狀態、方式和程度等方面「如

此",代替某種情況或動作;"猶言這樣一類“;意同"這一樣"。例句中"這樣"意為"這么樣"。A

是連詞,為"如此",B是代詞,為"這一類",C是代詞,為"這一樣",D是副詞,為"這么

樣"。故選D。(3分)

21.①而且有功能的區別②商人好利而返時未卜③而是一種看來無理(6分)

22.無理而妙是一種用變異邏輯使得情理表達巧妙的詩歌現象。(3分)

【評分參考】"無理而妙是……詩歌現象”(句式),1分;”變異(情感)邏輯",1分;"使得

情理表達巧妙分。

23?【解析】本次茂名二模作文題緊貼2023年四省聯考和202年九省聯考作文樣題傳遞

的最新導向:命題以貼近考生體驗的具體生活中的問題為情境,突出思辨性,考查考生分析

第12頁共14頁

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特別是解決問題的能力。本作文題由三部分組成,分別為材料、引

導語(寫作任務)和寫作要求。下面分別進行簡析。

一、對材料的理解。

材料共有三句話組成:

①世界上有很多錯綜復雜的問題,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認知局限。這句話是一個背景(邏

輯前提),或者說是原因,和第二句話構成的是因果關系。它陳述了我們實際生活中的一個客

觀事實,我們生活的世界存在著各種各樣的錯綜復雜的問題,而我們每個人由于自身在認知

上的局限(缺陷),在面對這些錯綜復雜的問題時,往往會手足無措,從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