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2-T 5104-2016 低層木結構建筑設計規程_第1頁
DB22-T 5104-2016 低層木結構建筑設計規程_第2頁
DB22-T 5104-2016 低層木結構建筑設計規程_第3頁
DB22-T 5104-2016 低層木結構建筑設計規程_第4頁
DB22-T 5104-2016 低層木結構建筑設計規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Specification

for

design

of

low-rise

timberstructuresDB22/T5104-2016代替DB22/T159-2016主編部門:

吉林省建設標準化管理辦公室批準部門:

吉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施行日期:

2016

08

29

日吉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公 告

吉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吉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關于發布吉林省工程建設地方標準《低層木結構建筑設計規程》(試行)的公告現批準《低層木結構建筑設計規程》(試行)為吉林省工程建設地方標準,編號為

DB22/JT

,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言根據吉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關于下達〈2016

年全省工程〕4

本規程的主要內容:1

總則;2

3

材料;4

基本規定;5

井干式木結構;

6

7

8

節能與隔聲設計;9

防火設計;10

防護設計。苑設計集團負責具體技術內容的解釋。時將有關意見和建議反饋給吉林省建設標準化管理辦公室(地址:長春市民康路

130041,:jljsbz@126),以供今后修訂時參考。本規程主編單位:吉林省建苑設計集團有限公司本規程參編單位:南京工業大學中國建筑西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同濟大學吉林省建筑科學研究設計院吉林省土木風建筑工程設計有限公司吉林省陽光碩苑結構設計事務所有限公司長春工程學院長春市園林規劃設計研究院吉林建筑大學吉林建筑大學設計研究院機械工業第九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吉林省建筑材料工業設計研究院吉林市建筑設計院吉林森工集團蘇州昆侖綠建木結構有限公司吉林省琿春木結構開發公司加拿大木業協會本規程主要起草人員:王 欣張海泉 孫其鋒 成穎銘焦慧鑫 張子夏陸偉東 孫小鸞何敏娟 熊海貝王 毅 孫秀剛王曉陽 石鐵軍趙 東徐景戎楊紅衛 竇立軍 袁志仁 李九陽趙慶明 王 坦 張紅興 李 哲劉殿忠 王 亮班玉信 劉占林劉紅衛 朱曉東 姚春明 范大光楊洪杰 黃 泳 靳國華 毛林海張海燕本規程主要審查人員:劉偉慶盧曉寧 楊學兵 周金將周華樟 趙英鵬 姜鐵華孫 宇目

次1

總則............................................................................................... 12

術語與符號................................................................................... 22.1 術語......................................................................................22.2 符號......................................................................................33

材料

............................................................................................. 43.1 木材......................................................................................43.2 鋼材與金屬連接件..............................................................43.3 結構用膠

..............................................................................54

基本規定....................................................................................... 64.1設計原則

..............................................................................64.2 抗震設計

..............................................................................64.3 設計指標和允許值..............................................................84.4 構件計算

..............................................................................84.5 連接設計

..............................................................................85

井干式木結構

............................................................................... 95.1 一般規定

..............................................................................95.2 墻體......................................................................................95.3 樓蓋及屋蓋.........................................................................146

膠合木結構.................................................................................. 166.1 一般規定

.............................................................................166.2 構件設計

.............................................................................166.3 連接設計

.............................................................................176.4 構造要求

.............................................................................187

輕型木結構…

.............................................................................. 207.1 一般規定

...........................................................................207.2 墻體.....................................................................................217.3 樓蓋及屋蓋.........................................................................227.4 輕型木桁架.........................................................................247.5 構造要求

.............................................................................258 節能與隔聲設計

..........................................................................288.1 一般規定

.............................................................................288.2 熱環境和建筑節能設計指標.............................................288.3 建筑和建筑熱工設計.........................................................288.4 住宅建筑的隔聲減噪設計標準

.......................................298.5 隔聲減噪設計.....................................................................308.6 公共建筑隔聲設計.............................................................319 防火設計......................................................................................339.1

一般規定

............................................................................... 339.2

防火間距

............................................................................... 369.3

隔火分隔構造

..................................................................... 3710

防護設計.................................................................................... 3810.1

一般規定

............................................................................. 3810.2

防水防潮

............................................................................. 3910.3

防蟲..................................................................................... 40附錄

A

輕型木結構的有關要求...................................................... 41本規程用詞說明................................................................................ 43引用標準名錄.................................................................................... 44附:條文說明.................................................................................... 461

總則1.0.1

為在低層木結構建筑設計中貫徹執行國家技術經濟政策,做到技術先進、安全適用、經濟合理、保護環境,制定本規程。1.0.2

本規程適用于建筑層數不超過

3

層的由工廠內生產、現場安裝的木結構承重房屋的設計,是現行國家標準《木結構設計規范》GB50005

的補充和細化,應與現行國家標準《木結構設計規范》GB50005

配套使用。1.0.3

木結構的設計,除應遵守本規程外,尚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12

術語與符號2.1

術語2.1.1 規格材

木材截面的寬度和高度按規定尺寸加工的規格化木材。2.1.2 結構復合木材

of

并采用結構用膠粘劑疊層膠合而成,專門用于承重結構的復合材料。包括旋切板膠合木(單板層積材

板條層積材

PSL

LSL)和定向木片膠合木(OSL)等,以及其他具有類似特征的復合木產品。2.1.3 膠合木層板

用于制作層板膠合木的板材,接長時采用膠合指形接頭。2.1.4 層板膠合木

laminated

以厚度不大于

的膠合木層板沿順紋方向疊層膠合而成的木制品。也稱膠合木或結構用集成材。2.1.5 正交膠合木 cross

以厚度為

的板材相互疊層正交組坯后膠合而成的木制品()。2.1.6 膠合原木

log以厚度大于

4

層的鋸材豎向膠合而成的木制品。2.1.7 同等組合

of

grade

(MSLG)膠合木構件只采用材質等級相同的層板進行組合。2.1.8異等組合

of

grade

膠合木構件采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材質等級的層板進行組合。2.1.9 對稱異等組合 balanced

線為對稱軸,成對稱布置的組合。2.1.10 膠合木結構

structures2稱為層板膠合木結構。井干式木結構

cabins

(log

house)作為主要承重體系的木結構。2.1.12構造設計法

design

的構造措施以取得結構、構件安全和適用的設計方法。2.1.13 工程設計法

design

措施以取得結構、構件安全、經濟和適用的設計方法。2.2

M——

樓蓋、屋蓋平面內的彎矩設計值(kN?m);B——

mM——

樓蓋、屋蓋開孔長度內的彎矩設計值(kN?m);a

——

距離;a≥

m;q

——

作用于樓蓋、屋蓋的側向均布荷載設計值(kN/m);q——

作用于樓蓋、屋蓋單側的側向荷載設計值(kN/m);L

——

m);l

——

m

B且不應大于

3.5m。33

材料3.1

木材3.1.1 和木基結構板。3.1.2 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木結構設計規范》GB50005

的規定。3.1.3

輕型木結構用規格材分為目測分級規格材和機械分級規格計規范》GB50005

3.1.4結構技術規范》GB/T26899

的規定。3.1.5 制作構件時,木材含水率應符合下列規定:1 板材、規格材不應大于

;2 膠合木層板、膠合原木和正交膠合木層板應為

8%~12%;3 作為連接件時不應大于

。3.2

鋼材與金屬連接件3.2.1 鋼材宜采用

Q235

鋼、Q345

鋼、Q390

鋼或

Q420

鋼,其質

GB/T

度結構鋼》

GB/T

1591

的規定。3.2.2 質量應符合設計要求且應對材料進行復檢。3.2.3 下列情況下宜采用

D

級碳素結構鋼或

D

級、E

級低合金高強度結構鋼:1 直接承受動力荷載或振動荷載的焊接構件或連接件;2

工作溫度為℃及以下的構件或連接件。3.2.4 錨栓宜采用

Q235

鋼或

Q345

素結構鋼》

GB/T

700

或《低合金高強度結構鋼》

GB/T

1591

的4規定。3.2.5釘的材料性能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緊固件機械性能》GB/T3098

3.2.6 防腐木材直接接觸的金屬連接件及螺釘應避免防腐劑引起的腐蝕。3.2.7

處于外露環境并對耐腐蝕有特殊要求的或受腐蝕性氣態和接結構用耐候鋼》GB/T4172

3.2.8 藝應滿足設計要求。3.3

結構用膠3.3.1 求。3.3.2 膠粘劑的選擇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膠合木結構技術規范》GB/T50708

的規定;膠合原木用膠粘劑的選擇同層板膠合木。3.3.3 及膠粘劑試驗方法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膠合木結構技術規范》GB/T50708

的規定。54

基本規定4.1

設計原則4.1.1家標準《木結構設計規范》GB50005

的規定。4.1.2 結構在規定的設計使用年限內應具有足夠的可靠度。4.1.3 研究后確定。4.1.4外荷載作用下,仍需通過計算保證其安全性。4.1.5合理選用基礎形式,以減少不均勻沉降。4.1.6 均勻變形、受力偏心、應力集中或其他不利影響。4.1.7

本規程目測或機械分級層板膠合木采用同等組合和異等對稱組合。4.1.8 歐洲云杉、歐洲赤松、南方松、云杉-松-冷杉等制作。4.1.9 和驗算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膠合木結構技術規范》

GB/T50708的規定。4.2

抗震設計4.2.1 當符合本節

4.2.2~4.2.5

規定時,可按本規程中各節構造要求進行抗震設計。4.2.2 低層木結構房屋的層數、高度及層高應滿足表

4.2.2

要求。6

7.6m

6.4m

5.2m

3.4m

10m

10m

9m

3.6m0.10g0.15g7.6m6.4m5.2m

4.8m7.6m7.6m5.3m5.3m表

4.2.2

4.2.2

房屋適用的最大高度、層數及層高注:房屋高度指室外設計地面至主要屋面板板頂的高度;屋面為坡屋面時,4.2.3 房屋最大高寬比不應大于

1.2。4.2.4結構布置應符合下列要求:1 平面布置應簡單、規則,減少偏心;2 應小于該層樓板典型寬度的

50%,開洞面積不應大于

30%,木結構錯層高度不應大于擱柵高度;3 宜大于

1.0m,不應大于

,局部收進的水平尺寸不宜大于相鄰下一層的

,不應大于相鄰下一層的

;4 件應上下對齊,并應可靠連接;5 構應可靠的連接。4.2.5 抗震橫墻最大間距應滿足表

4.2.5

要求。表

4.2.5

低層木結構房屋抗震橫墻最大間距

10.6m

0.15g表

4.2.5

低層木結構房屋抗震橫墻最大間距

4.2.6提高結構抗震能力。74.3

設計指標和允許值4.3.1 家標準《木結構設計規范》GB50005

的規定;膠合原木設計指標和允許值按相應樹種普通木結構用木材執行。4.3.2現行國家標準《木結構設計規范》GB50005

4.3.3

由俄羅斯進口的主要承重結構用木材,分為西伯利亞樟子結構設計規范》GB50005

中的樟子松、北美落葉松的規定執行。4.4

構件計算4.4.1 木結構的構件計算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木結構設計規范》GB50005

4.4.2范》GB50017

4.5

連接設計4.5.1 設計規范》GB50005

及相關現行國家規范規程的規定。4.5.2

木結構中的金屬連接件計算及構造要求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鋼結構設計規范》GB50017

的規定。85

井干式木結構5.1

一般規定5.1.1 有可靠的連接,通過構造措施保證結構的承載力、剛度和整體性。5.2

墻體5.2.1 咬合疊加組成。矩形截面寬度尺寸不應小于

105mm,高度尺寸不應小于

100mm。墻體氣密性不宜小于

8

級,不應小于

7

5.2.2 墻體除山墻外,層高不宜大于

3.4m。5.2.3 沉降造成門窗變形或損壞。5.2.4

T

形企口

5.2.4)。T

形企口板應與洞口上下端墻體木構件可靠連接。

5.2.4

1——T

2——3——4——95.2.5 等措施。5.2.6管線、開關、插座、接線盒等的安裝宜利用木材結構孔洞、縫隙敷設。1

當開關、插座及接線盒有金屬套管保護時,應采用金屬盒體;2

5.2.7墻厚度應滿足穩定性及隔聲要求。5.2.8

外墻熱工設計應采用主斷面的傳熱系數作為其熱工設計指標,應減少金屬件等對熱橋的影響。5.2.9 面及墻體內部溫度低于室內空氣露點溫度。5.2.10 墻體在以下位置應設置膠合原木加固件(圖

5.2.10):1 山墻或長度大于

4.8m

的墻體,宜在中間位置設置;2

樓屋面梁支承位置。 10

1——2——3——4——5—— 膠合原木加固件應在墻體的兩邊對稱布置。加固作法一加固件截面尺寸不應小于

×

120mm,加固件之間應采用對拉伸出墻體兩側不應小于墻體厚度,并不應小于

150mm,兩側均設置通高錨固螺栓。5.2.12

長度大于

的懸臂墻末端和大洞口間的周邊墻端應采取加固措施。5.2.13

墊木與混凝土基礎之間應采用錨栓錨固。抗震設防烈度為6、7

度時錨栓直徑不應小于

8

度時錨栓直徑不應小于

2.0m得小于

25

mm~300mm。5.2.14

墻體構件與混凝土基礎接觸面之間應設置防潮層,并應在防潮層上設置經防腐、防蟲處理的墊木。5.2.15 混凝土基礎頂面應高于室外地坪

300mm

以上。5.2.16

墻體水平構件上、下層之間應采用木銷或鋼銷等連接方式進行連接(圖

5.2.16700mm,同一層的連接點間距不應大于

2m,且上下相鄰兩層的連

8

應通過抗剪承載力確定。

1——5.2.17

當采用木銷進行水平構件的上下連接時,應采用截面尺寸不小于

圓孔直徑應小于木銷截面對角線尺寸

~

5mm。5.2.18

在墻體轉角和丁字型墻交接處,相交的水平構件應采用凹厚度,并應不小于

150mm。外墻上凹凸榫搭接處的端部,應采用墻體通高并可調節松緊的錨固螺栓進行加固(圖

設防烈度不大于

6

抗震設防烈度大于

6

度的地區,錨固螺栓的直徑不得小于

。5.2.19

每一塊墻體宜在墻體長度方向上設置通高的并可調節松緊的拉結螺栓,拉結螺栓與墻體轉角的距離不應大于

800mm,拉結螺栓之間的間距不應大于

2.0m,直徑不應小于

。5.2.20山尖墻處,墻體斜邊頂面應設置通長的

T

型企口木,企口

12頂部構件可靠連接。5.2.21在抗震設防烈度

8

度或強風暴地區,墻體通高設置的拉結螺栓和錨固螺栓應與混凝土基礎牢固錨接。

1——2——3——135.3

樓蓋及屋蓋5.3.1

3

房間有可能發生滲漏時,木地板上方應設置防水層。5.3.2

木梁的兩端由墻或梁支承時,應按兩端簡支的受彎構件計算。5.3.3 木梁在支座上的最小支承長度不小于

緊密接觸。5.3.4 木梁截面高寬比不宜大于

4

4

的木梁應根據穩定承載力的驗算結果,采取必要的保證側向穩定的措施。5.3.5 計算確定其間距與規格。5.3.6擱柵與木梁在支座處的連接,可采用

U

形連接件或連接鋼板連接,以減少對木梁截面的削弱。5.3.7 柵的振動驗算。5.3.8 用不同的防水、保溫、透氣層。5.3.9

屋面木基層中的主要受彎構件其強度與撓度驗算同輕型木結構屋蓋。5.3.10 屋蓋系統的椽條應符合以下規定:1 椽條沿長度方向應連續,但可用連接板在支座上接長;2

椽條在支座上的擱置長度不得小于

,不滿足時應在支座頂面設置楔形墊木;3

屋谷和屋脊椽條的截面高度宜比其他處椽條的截面高度大4

椽條在屋脊處可由承重墻或支承長度不小于

的屋脊求相互連接。 樓蓋、屋蓋構件與墻連接時,應采用螺栓、釘或連接件與14墻體構件固定。5.3.12 檁條宜正放,其截面高寬比不宜大于

。當檁條斜放時,其截面高寬比不宜大于

2措施后的情況進行計算。5.3.13

與椽條或檁條垂直的掛瓦條、屋面板的長度至少應跨越三在支承構件上,且接頭應錯開布置。5.3.14 抗震設防烈度

8

度地區,屋面應設置木基結構板或密鋪屋面板。5.3.15

高低屋面連接處應設置卷材防水層,卷材沿墻上返高度不低于

。156

膠合木結構6.1

一般規定6.1.1 層板膠合木結構宜用于大跨度、大空間的建筑。6.1.2

層板膠合木構件各層木板的纖維方向應與構件長度方向一致。層板膠合木構件截面的層板層數不得低于

4

6.1.3 正交膠合木構件各層木板之間纖維的方向應相互疊層正交,截面的層板層數不得低于

3

9

大于

。6.1.4

層板膠合木構件宜采用“同等組合”和“對稱異等組合”兩種方式。6.1.5 注明對結構用膠的要求。6.2

構件設計6.2.1 構技術規范》

GB/T50708

的規定。6.2.2 的斜面制作應在工廠完成,不得在現場切割制作。6.2.3 構技術規范》

GB/T50708

的規定。6.2.4

曲線形受彎構件包括等截面曲線形受彎構件和變截面曲線形受彎構件。6.2.5 規范》

GB/T50708

6.2.6

GB/T50708

的規定。166.3

連接設計6.3.1

6.3.1《木結構設計規范》GB50005

中的有關規定進行設計。緊固件的規格尺寸應符合國家相關的產品標準。

6.3.1

6.3.2

當緊固件頭部有螺帽時,螺帽與膠合木表面之間應安裝墊圈)或長邊(對于矩形墊圈)的

1/10。6.3.3橫紋受拉。同一連接中,不宜采用不同種類的緊固件。6.3.4 緊固件連接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1

172

連接中應考慮含水率變化可能產生的收縮變形;3

當采用螺栓、銷或六角頭木螺釘作為緊固件時,其直徑不應小于

。6.3.5各種連接的承載力設計值應根據下列規定采用:1

對于某一樹種,單根緊固件連接的承載力設計值,與該樹種木材的不同材質等級無關;2

連接中,當類型、尺寸以及屈服模式相同的緊固件的數量力設計值的總和。6.3.6設計值設計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膠合木結構技術規范》GB/T50708

的規定。6.3.7 技術規范》

GB/T50708

的規定。6.3.8

剪板的連接設計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膠合木結構技術規范》

GB/T50708

6.4

構造要求6.4.1

膠合木結構的設計應考慮構件含水率變化對構件尺寸和構孔的尺寸。6.4.2紋方向布置成一排。6.4.3 膠合木結構的連接設計應考慮耐久性的影響。6.4.4 過設計和計算確定。6.4.5 和軸以上的位置。186.4.6 方向一致。6.4.7 國家標準《膠合木結構技術規范》

GB/T50708

的規定。6.4.8 現行國家標準《膠合木結構技術規范》

GB/T50708

的規定。6.4.9

膠合木構件同一截面上板材指接接頭數目不應多于木板層數的

1/4。應避免將各層木板指接接頭沿構件高度布置成階梯形。6.4.10 層板指接時應符合以下對木材缺陷和加工缺陷的規定:1

2

木節距指端的凈距不應小于木節直徑的

3

倍;3

層板缺指或壞指的寬度不得大于各類層板允許木節尺寸的1/3;4

在指長范圍內及離指根

75

的距離內,允許截面上一1%。 膠合木構件截面的高度

h

與其寬度

b

的比值,梁一般不宜大于

6

5不宜大于

4足側向穩定要求。6.4.12

對于較大跨度的膠合木屋面梁,起拱高度為恒載作用下計算撓度的

倍。6.4.13

構件之間連接的構造要求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膠合木結構技術規范》

GB/T50708

的規定。197

輕型木結構7.1

一般規定7.1.1 本章適用于層數不超過

3

層的平臺式民用輕型木結構建筑。7.1.1

平臺式輕型木結構示意圖7.1.2 失承受重力荷載、風荷載和地震作用的能力。7.1.3 輕型木結構的剪力墻應承受由地震作用或風荷載產生的全部側向力。7.1.4 輕型木結構的設計方法主要有構造設計法和工程設計法兩2050輕型木結構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木結構設計規范》GB50005

“輕型木結構”中對抗側力(風荷載和地震作用)進行構造設計相關要求受豎向荷載作用的構件進行設計。7.1.5 到的剪力墻水平作用力的差值超過

時,剪力墻應按兩者中最不利情況進行設計。7.1.6在驗算屋蓋與下部結構連接部位的連接強度及局部承壓時,應對風荷載引起的上拔力乘以

倍的放大系數。7.1.7 得將不同規格系列的規格材在同一建筑中混合使用。7.1.8 設計規范》GB50005的規定。7.2

墻體7.2.1 板時,平面內只需要進行強度驗算。7.2.2 0.05

倍的構件截面高度確定。7.2.3 構件設計。7.2.4

輕型木結構的剪力墻抗剪承載力設計值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木結構設計規范》GB50005

的規定。7.2.5 界桿件的連接板。7.2.6 21與基礎應采用金屬連接件進行連接。7.2.7 輕型木結構房屋的外墻墻板中間應設置巖棉板或其它A級防火材料保溫層,保溫層的總厚度根據節能計算結果確定。7.2.8戶墻及內隔墻內均應填充同墻骨柱等厚度的巖棉板等隔聲材料。7.3

樓蓋及屋蓋7.3.1 節要求外,還應滿足第

節的相關規定。7.3.2 的受彎構件進行設計。7.3.3 生的作用荷載。7.3.4準《木結構設計規范》GB

50005的規定。7.3.5

Be

蓋平面開口位置和尺寸(圖

7.3.51

c<610mm

時,取

Be=B-b;其中

B

為平行于荷載方向的m)b

mb

不應大于

B,并且不應大于

3.5m;2

c≥610mm

時,取

Be=B。

7.3.5

227.3.6 矩設計值

M和

M應分別按公式()()計算。

()

()

()式中:N——

樓蓋、屋蓋的邊界桿件及其連接件的軸向力;M——

樓蓋、屋蓋平面內的彎矩設計值(kN?m);B——

mM——

樓蓋、屋蓋開孔長度內的彎矩設計值(kN?m);a

——

距離;a≥

m;q

——

作用于樓蓋、屋蓋的側向均布荷載設計值(kN/m);q——

作用于樓蓋、屋蓋單側的側向荷載設計值(kN/m);一般取側向均布荷載

w

的一半;L

——

m);l

——

垂直于荷載方向的開孔尺寸(m),不應大于

B,并且不應大于

3.5m。7.3.7件上下的剪力分布不同時,應驗算邊界桿件的軸向力。7.3.8 板不得作為邊界桿件的連接板。7.3.9向力時,桿件應按壓彎或拉彎構件設計。23

輕型木桁架7.4.1將各桿件連接而形成。7.4.2 求進行設計。常用的形式見圖7.4.2。24

7.4.2

7.4.3 GB50005范》JGJ/T265

7.5

構造要求7.5.1 墻骨柱應符合以下規定:1

墻骨柱在墻體轉角和交接處應進行加強,轉角處的墻骨柱數量不得少于

3

根(圖

7.5.1);2 墻骨柱的最小截面尺寸和最大間距應符合附錄

A

中表25A.1.1

3

墻骨柱其它要求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木結構設計規范》GB50005(a) (b) (c)(d) 11(e)

9.5.1

1——7.5.2 輕型木結構構件之間采用釘連接時,釘的直徑不得小于2.8mm

A

中表

A.2.1

GB

50005

7.5.3 規格材組成的組合柱應符合下列規定:1

當組合柱采用釘連接時,組合柱的連接應符合下列規定:1) 沿柱長度方向的釘間距不應大于單根規格材厚度的

6倍;與柱長度方向垂直的釘間距不應大于

20

倍的釘直徑;2) 的深度應不小于規格材厚度的

3/426交錯打入;3)

當組合柱中單根規格材的寬度大于其厚度的

3

倍時,在寬度方向應至少布置兩排釘;2

1)沿柱長度方向的螺栓間距不應大于單根規格材厚度的

6倍;與柱長度方向垂直的螺栓間距不應大于

倍的螺栓直徑;2)

當組合柱中單根規格材的寬度大于其厚度的

3

倍時,在寬度方向應至少布置兩排螺栓。278

節能與隔聲設計8.1

一般規定8.1.1本章內容適用于木結構民用建筑的節能與隔聲設計。8.1.2 本章內容不適用于室內車庫。8.

2

熱環境和建筑節能設計指標8.2.1 居住建筑冬季臥室、起居室計算溫度為

188.2.2 公共建筑室內計算溫度:1 冬季采暖: 一般房間

℃;(空調房間

18℃~20℃)大堂過廳

2 夏季空調: 一般房間

28℃。8.

3

建筑和建筑熱工設計8.3.1北向或接近南北向,主要房間宜避開冬季最多頻率風向。8.3.2體形系數不應超過

。8.3.3

木結構居住建筑圍護結構熱工性能參數應符合現行地方標準《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DB22/T450-2007(節能

65%)建筑節能設計標準》DB22/T436-2007

的規定。8.3.4

當建筑體形系數或建筑圍護結構熱工性能不能全部滿足上28(dB)>4545>53

dB453550述

8.3.2、8.3.3

規定時,必須按國家居住建筑或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中的相關規定進行權衡判斷。8.3.5 國家標準《建筑外門窗氣密、水密、抗風壓性能分級及檢測方法》GB/T7106-2008

6

4

級。木結構的房間應設置通風換氣裝置。8.3.6 宜設置太陽能熱水器系統或預留系統安裝位置。8.4 住宅建筑的隔聲減噪設計標準8.4.1住宅的臥室、書房及起居室的噪聲等級應符合表

8.4.1

的規定。表

8.4.1

8.4.1

室內允許噪聲級符合表

8.4.2

8.4.2分戶墻、分戶樓板或兩戶相鄰房間(煙囪、樓梯井道)之間的空氣聲隔聲標準29之間的空氣聲隔聲標準(dB)4530(25253530(dB)

8.4.3分戶墻以及分戶樓板之間的撞擊聲隔聲性能應符合表

8.4.3的規定。表

8.4.3 分戶樓板的撞擊聲隔聲標準8.4.4 表

8.4.3 分戶樓板的撞擊聲隔聲標準8.4.4 (套)表

8.4.4外墻、外窗、戶(套)門、分室墻的空氣聲隔聲標準8.4.5表

8.4.4外墻、外窗、戶(套)門、分室墻的空氣聲隔聲標準8.4.58.5

隔聲減噪設計8.5.1(廳)布置在背噪聲源的一側。8.5.2 備不宜緊鄰起居室(廳)和臥室。受條件限制需要緊鄰起居室(廳)布30置時,應采取有效的隔聲和減振措施。8.5.3室(廳)用吸聲材料包裹。8.5.4 處以及墻體和天花板的交接處應采取密封隔聲措施。8.5.5 采取防止相互傳聲的措施。8.5.6 遠離臥室。空調外機不得對其他住戶造成噪聲干擾。8.6

公共建筑隔聲設計8.6.1 空氣聲隔聲性能以及樓板的撞擊聲隔聲性能必須滿足現行國家標準《民用建筑隔聲設計規范》GB

中學校建筑的隔聲要求。8.6.2 空氣聲隔聲性能以及樓板的撞擊聲隔聲性能必須達到現行國家標準《民用建筑隔聲設計規范》GB

中醫院建筑隔聲要求的二級標準。8.6.3空氣聲隔聲性能以及樓板的撞擊聲隔聲性能必須依據旅館的等級達到現行國家標準《民用建筑隔聲設計規范》GB

中旅館建筑隔聲要求的二級標準;對于五星級及以上旅游飯店及同檔次賓31飯店及同檔次賓館、飯店必須按照一級標準來進行隔聲設計。32(h)

3.

00

1.

00

1.

00

0.

75

0.

50

1.00

1.

00

0.

75

0.

50

0.

50

0.

159

防火設計9.1

一般規定9.1.1 燒性能和耐火極限應符合表

9.1.1

9.1.1

建筑構件的燃燒性能和耐火極限

9.1.1

建筑構件的燃燒性能和耐火極限

1.2.

0.75h9.1.22

層及

2

600

㎡且防火分區間的建筑長度小于

60m

能和耐火極限可符合表

的規定。33(h)

3.

00

0.

50

1.00

1.

00

0.

50

0.

25

2,101001800809003,15100180080900606003,1010018008090060600表

1.

1.

2

建筑構件燃燒性能和耐火極限9.1.3

木結構公共建筑中的疏散樓梯應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

1.9.1.4 區面積應符合表

9.1.4

9.1.4 建筑的結構形式、建筑的層數和高度、長度和建筑面積:1.

9.表

9.1.4 建筑的結構形式、建筑的層數和高度、長度和建筑面積:1.

9.

1.

2.3.341510251230159.1.5 采用單層木結構建筑。9.1.6

OK

OK

功(含電子游藝廳)在木結構建筑物內。9.1.7木結構建筑的安全疏散距離應符合下列規定:1

直接通向疏散走道的房間疏散門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離應符合表

的規定;2

直接通向疏散走道的房間疏散門至最近非封閉樓梯間的距離,當房間位于兩個樓梯間之間時,應按表

的規定減

9.1.7-1

的規定減少

3

樓梯間的首層應設置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或在首層采用擴

處;4房間內任一點至該房間直接通向疏散走道的疏散門的距離,不應大于表

中規定的袋形走道兩側或盡端的疏散門至安全出口的最大距離。表

1.

直接通向疏散走道的房間疏散門至最近安全出口的最大距離:1.最近安全出口的最大距離:1.2.

1.

3510

0.751.005

建筑內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疏散樓梯和房間疏散門的凈寬度,應根據疏散人數按每

100

人的最小疏散凈寬度不小于表

的規定計算確定。表

1.

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疏散樓梯和房間疏散門每

人的最小疏散凈寬度每

人的最小疏散凈寬度百人)9.2.1

民用木結構建筑之間及其與其他民用建筑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表

9.

2.

1

2.

1民用木結構建筑之間及其與其它民用建筑之間的防火間距(m)民用建筑之間的防火間距(m):1.2.

4m9.2.2木結構建筑與廠房和倉庫等其他建構筑物之間的防火間距,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防火設計規范》GB

50016

的規定。9.2.3 統技術規范》GB

的規定。369.

3

防火分隔構造9.3.1 防火分隔措施:1 當層高大于

3m

時,除每層樓、屋蓋處的頂梁板或底梁板

3m

在墻骨柱之間設置豎向

3m

底梁板可作為豎向防火分隔;2 或寬度不應大于

20m,分隔的面積不應大于

300m;3

屋蓋、樓蓋和吊頂中的水平構件與墻體豎向構件的連接處應設置防火分隔;4 樓梯上下第一步踏板與樓蓋交接處應設置防火分隔。9.3.2

輕型木結構設置防火分隔時,防火分隔可采用下列材料制作:1

截面寬度不小于

的規格材;2

厚度不小于

的石膏板;3

厚度不小于

的膠合板或定向木片板;4

厚度不小于

的鋼板;5

厚度不小于

的無機增強水泥板;6

其他滿足防火要求的材料。9.3.3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

的規定。3710

防護設計10.1

一般規定10.1.1

木結構設計應采取有效的防水、防潮和防蟲害措施,保證木結構和木構件在設計使用年限內正常工作。10.1.2

木結構建筑使用的木材含水率應符合本規程的規定,應防止木材在運輸、存放和施工過程中遭到雨淋和潮氣。10.1.3 所有室外使用,或與土壤直接接觸的木構件,應采用防腐制品。10.1.4接觸面間應設置防潮層或采用經防腐處理的木構件。10.1.5 GB50005中易腐朽或易遭蟲害的木材,并位于易腐朽或易遭蟲害的位置時,應采用防腐木材。10.1.6

膠合木結構構件的防腐處理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膠合木結構技術規范》GB/T

的規定。10.1.7

木構件的機械加工應在防腐藥劑處理前進行。木構件經防品種藥劑。10.1.8當金屬連接件、齒板及螺釘等與含銅防腐劑處理的木材接用熱浸鍍鋅或不銹鋼產品。10.1.9 防腐防蟲藥劑配方及技術指標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木材防腐劑》GB/T27654

的規定。在任何情況下,均不得使用未經鑒38定合格的藥劑。防腐木材的使用分類和要求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防腐木材的使用分類和要求》GB/T

27651

10.2 防水防潮10.2.1

木結構建筑應有效地利用周圍地勢、其他建筑物及樹木,應減少圍護結構的環境暴露程度。10.2.2

木結構建筑應有效利用懸挑結構、雨蓬等設施對外墻面和門窗進行保護,宜減少在圍護結構上的開窗開洞。10.2.3

木結構建筑應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整個建筑維護結構的氣密性。應在下列部位的接觸面和連接點設置氣密層:1

相鄰單元之間;2

室內空間與車庫之間;3

室內空間與非調溫調濕地下室之間;4

室內空間與架空層之間;5

室內空間與通風屋頂空間之間。10.2.4

在混凝土地基周圍、地下室和架空層內,應采取防止水分凝土構件之間應鋪設防潮膜。建筑物室內外地坪高差不得小于300mm度不得小于

300mm。10.2.5

木結構建筑屋頂宜采用坡屋頂。屋頂空間宜安裝通風孔。采用自然通風時,通風孔總面積應不小于保溫頂棚面積的

1/300。通風孔應均勻設置,并應采取防止昆蟲或雨水進入的措施。10.2.6

外墻和非通風屋頂的設計應減少蒸汽內部冷凝,并有效促進潮氣散發。外墻和非通風屋頂內側應具有較低蒸汽滲透率。10.2.7

在門窗洞口、屋面、外墻開洞處、屋頂露臺和陽臺等部位39斜和最終坡度不應低于

5%。屋頂露臺和陽臺地面最終排水坡度不應小于

2%。10.2.8 木結構的下列部位應采取防潮和通風措施:1

桁架、大梁的支座節點或其他承重木構件不得封閉在墻體或保溫層內;2

支承在砌體或混凝土上的木柱底部應設置墊板,嚴禁將木柱直接砌入砌體中,或澆筑在混凝土中;3

在木結構隱蔽部位應設置通風孔洞;4

無地下室的底層木樓蓋必須架空,并應有通風防潮措施。10.3

防蟲10.3.1

地基開挖時應徹底清除樹樁、樹根和其它埋在土壤中的木材。10.3.2

所有施工時產生的木模板、廢木材、紙制品及其他有機垃圾,應在建造過程中或完工后及時清理干凈。10.3.3

所有進入現場的木材、其他林產品、土壤和綠化用樹木,均應進行白蟻檢疫,施工時不應采用任何受白蟻感染的材料。40(mm)40×404102.440×904103.640×654102.440×906103.640×904103.640×1404104.240×903103.640×1403104.240×654102.440×906103.040×904103.040×1406103.040×903103.065×904103.040×1404103.640×1403101.8附錄

A

輕型木結構的有關要求A.1

墻骨柱的最小截面尺寸和最大間距A.1.1

輕型木結構墻骨柱的最小截面尺寸和最大間距(圖

A.1.1)應符合表

A.1.1

表A.1.1

墻骨柱的最小截面尺寸和最大間距表A.1.1

墻骨柱的最小截面尺寸和最大間距1——2——3——A.2

構件之間的釘連接要求A.2.1

輕型木結構屋面椽條與頂棚擱柵的釘連接應符合表

A.2.1

的規定。4180mm

8m

9.8m1:34006101:2.44006101:24006101:1.714006101:1.334006101:1400610表A.2.1

椽條與頂棚擱柵釘連接(屋脊板無支承)表A.2.1

椽條與頂棚擱柵釘連接(屋脊板無支承)A.2.2

范》GB

50005

42本規程用詞說明1

為便于在執行本規程條文時區別對待,對要求嚴格程度不同的用詞說明如下:1)

表示很嚴格,非這樣做不可的用詞:正面詞采用“必須”,反面詞采用“嚴禁”;2)

表示嚴格,在正常情況下均應這樣做的用詞:正面詞采用“應”,反面詞采用“不應”或“不得”;3)

表示允許稍有選擇,在條件許可時首先應這樣做的用詞:正面詞采用“宜”,反面詞采用“不宜”;4)

用“可”;“2

條文中指明應按其他有關標準執行的寫法為:應符合……“的規定”或“應按……執行”。43引用標準名錄1

《木結構設計規范》GB

500052

《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

500093

《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

4

《建筑防火設計規范》GB

500165

《鋼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76

《建筑結構可靠度設計統一標準》GB

500687

《工程結構可靠性設計統一標準》GB

501538

《木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

502069

《建筑抗震設防分類標準》GB

5022310

GB/T

50329

《木骨架組合墻體技術規范》GB/T

5036112

GB/T

5070813

14

《碳素結構鋼》GB/T70015

《鋼結構用高強度大六角頭螺栓》GB/T

122816

GB/T122917

GB/T

123018

《鋼結構用高強度大六角頭螺栓、大六角螺母、墊圈技術條件》GB/T123119

GB/T

159120

《緊固件機械性能》GB/T

309821

《鋼結構用扭剪型高強度螺栓連接副》GB/T

363222

《鋼結構用扭剪型高強度螺栓連接副技術條件》GB/T363323

GB/T41724424

GB/T483225

26

27

《六角頭螺栓

GB/T578028

《六角頭螺栓

B

級》GB/T578229

GBT/710630

《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燒性能分級》GB

862431

GB/T1673432

GB/T1851333

GB/T2234934

35

GB/T2765136

《木材防腐劑》GB/T2765437

JGJ/T26545吉林省工程建設地方標準低層木結構建筑設計規程(試

行)DB22/T5104-2016代替DB22/T159-20162016·長春46目

次1

總則.............................................................................................. 484

基本規定...................................................................................... 495

井干式木結構

............................................................................ 507

輕型木結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