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松北區2024屆中考歷史最后沖刺模擬試卷注意事項1.考生要認真填寫考場號和座位序號。2.試題所有答案必須填涂或書寫在答題卡上,在試卷上作答無效。第一部分必須用2B鉛筆作答;第二部分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作答。3.考試結束后,考生須將試卷和答題卡放在桌面上,待監考員收回。一、每小題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著名史學家陳旭麓指出:“這場戰爭,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國起,是他們積325年窺探之后的一逞。對于中國人來說,這場戰爭是一塊界碑。”這場戰爭是()A.鴉片戰爭 B.第二次鴉片戰爭C.甲午中日戰爭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2.河南地處中原,歷史悠久,文化厚重。下圖歷史遺存中體現佛教思想的是()A. B.C. D.3.“三晉攻奪我先君河西地,丑莫大焉……賓客群臣有能出奇計強秦者,吾(秦孝公)且尊官,與之分土。”材料表明()A.春秋時期諸侯爭霸,戰爭不斷 B.秦國廢井田制,承認土地私有C.秦國以軍功為依據加官賜爵 D.秦孝公求賢以實現國富民強4.“它在思想界的影響超越了其對商業和政治領域造成的震撼。它變革了中世紀的理論和思想的整個體系,讓過去狹隘的地理觀點靠邊站,對地球面積和形狀的爭論就此永遠終結。”“它”代表的行動是A.迪亞士發現好望角B.哥倫布發現美洲C.達·伽馬到達印度D.麥哲倫環球航行5.魯迅先生說:“始皇想皇帝傳至萬世,而偏偏二世而亡,赦免了農書和醫書,而秦以前的這一類書,現在卻偏偏一部也不剩。”其中“赦免了農書和醫書”所指的歷史事件是()A.秦始皇下令全國統一文字 B.秦始皇下令全國統一度量衡C.秦始皇下令修筑萬里長城 D.秦始皇發布焚書坑儒令6.我國社會主義三大改造指的是①農業社會主義改造②手工業社會主義改造③資本主義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④交通運輸業社會主義改造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7.關于下圖所示根據地的解讀,正確的是:A.推動國民革命的蓬勃發展B.由中國工農紅軍創建C.拉開中國革命從城市轉入農村的序幕D.很長一段時間的抗日主要戰場之一8.下列對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階段特征歸納正確的一項是A.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確立 B.繁榮與開放的社會C.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 D.統一多民族國家鞏固發展與危機9.王莉在“百度”搜索引擎中輸入:“一個聲音說話”、“一體化程度最高”、“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等文字,他查找的國際組織應是A.歐洲聯盟B.世貿組織C.聯合國D.亞太經合組織10.斯塔夫里阿諾斯在《全球通史》中寫道:“直到1500年前后各種族集團之間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他們才開始聯系在一起。”把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的事件是()A.鄭和下西洋 B.新航路開辟C.工業革命 D.殖民擴張11.1840年,英國依靠1700多萬枚機器紡錘,每年生產出200萬碼棉布,挖掘了數量達5000萬噸的原煤。英國的棉布銷量是美國的兩倍、法國的四倍,生鐵產量占世界總產量的一半以上。英國實際上已成為“世界工廠”。促使英國成為“世界工廠”的關鍵因素是A.君主立憲制的確立 B.國家統一的實現C.鐵路運輸的發展 D.蒸汽機的發明12.“中國的改革開放是一個不斷發展變化的過程…開放之初,中國打開大門,吸引全球資金與技術到中國去;現在,中國打開大門,帶著資金和自主技術向世界走來。”下列選項中能體現中國帶著“自主技術”向世界走來的是()A.第一批解放牌汽車 B.殲-5型殲擊機 C.毛瑟槍 D.秈型雜交水稻二、簡答題(共3小題,滿分26分)13.鴉片戰爭后,中國與英國簽訂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請簡述:中英《南京條約》的內容。14.我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維護國家的穩定、團結、人民幸福安康,是國家的最高利益之所在。西藏、新疆、自古以來就是我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新疆、西藏是分別在哪個朝代正式歸中央政府管轄的?又分別設置了機構管理?(2)清朝前期,為維護國家統一又分別在新疆、西藏設置了什么機構?(3)歷史上有兩次被外國侵占,分別是哪兩個國家侵占了?還有兩次回歸又指的是什么?(4)20世紀80年代初,鄧小平同志提出的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的偉大構想是什么?,今天解決問題,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的前提和基礎是什么?15.黨的十八大以來,總書記站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高度,圍繞統一多民族國家的民族團結問題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深刻回答了民族團結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面臨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提出了新時代加強民族團結的新理念和新思路,內涵豐富、思想深邃,為引領全國各族人民做好民族團結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1)清朝前期,統治者為了加強對西北和西南地區的管轄,分別采取了哪些措施?(請各舉兩例)(2)清朝統治者修建承德避暑山莊和外八廟的主要目的是什么?(3)清朝前期民族政策的特點是什么?
參考答案一、每小題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A【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這場戰爭,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國起,是他們積325年窺探之后的一逞。對于中國來說這場戰爭是一塊界碑”中的“這場戰爭”是指鴉片戰爭;為了開辟國外市場、推銷工業產品和掠奪廉價的工業原料,英國把侵略矛頭指向中國,1840年6月,英國艦隊入侵中國廣東海面。鴉片戰爭正式爆發,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簽訂《南京條約》,開放廣州、廈門、福建、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賠償英國2100萬元,割香港島給英國,英商進出口貨物繳納的稅款,中國須同英國商定。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受到破壞,中國的自然經濟開始解體,開始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開始從封建社會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項符合題意;BCD三項的戰爭不是“一塊界碑”,不符合題意;故選A。2、A【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國在東漢明帝時,在河南的洛陽修建白馬寺,收藏西域的僧人運載的佛經,這得到上層統治階級的扶持,使得佛教逐步在社會上傳播開來,所以A項符合題意;B項是商朝青銅器的代表,C項是甲骨文的發現地,D項反映的是道教。由此分析BCD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A。3、D【解析】
根據題干材料可知,材料意思是晉國奪走了我秦國祖先占有的河西之地,諸侯國鄙視我秦國,是我秦國的恥辱。賓客中要是有能夠為秦國獻計使秦國強大的,我愿意授予他官職,賜予他土地。秦孝公的出現證明這是戰國七雄時期,而不是春秋時期,A不符合題意。本題與土地所有制沒有關系,B不符合題意。本題并不是指的是立軍功,而是表現秦孝公為了使國家強大,求賢如渴的心態,所以C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所以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故選擇D。4、D【解析】
依據題干信息“對地球面積和形狀的爭論就此永遠終結”,結合所學可知,1519---1522年麥哲倫完成了環球航行,證明了地球是圓的,故D符合題意;1487年迪亞士到達非洲南端的好望角;1492年哥倫布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開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路;1497年達?伽馬到達印度西海岸,故ABC不合題意。故此題選D。5、D【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秦始皇統一中國后,采取了一系列鞏固統一的措施。在思想上,實行“焚書坑儒”,規定除政府外,民間只準留下有關醫藥、占卜和種植的書,其他書都要燒掉,D項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故選D。6、A【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三大改造指國家對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仔細審查A①②③符合題意;交通運輸業社會主義改造與題干無關,故④不合題意,故含有④的BCD不合題意。故此題選A。7、D【解析】
依據題干,可知圖片所示根據地是指1937-1945年間抗日時期敵后抗日根據地的發展,國民革命發生在1924-1927年,故A不符合題意。抗日時期敵后抗日根據地由八路軍、新四軍創建,故B不符合題意。拉開中國革命從城市轉入農村的序幕是在國共十年對峙時期,故C不符合題意。抗日時期敵后抗日根據地屬于敵后戰場,在抗戰相持階段到來后成為抗日主要戰場之一,故D符合題意。故選D。8、C【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在中國歷史上,東漢后出現了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面;后來西晉實現了短暫統一,西晉滅亡后,黃河流域進入了十六國時期,南方則處于東晉的統治下;此后,南北方進入了南北朝并列的時代。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由于邊疆少數民族的內遷和北方人的南遷,中國歷史出現了民族融合的大趨勢,因而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特征為政權分立與民族融合,所以C項符合題意;A項是秦漢時期,B項是隋唐時期,D項是明清時期。由此分析ABD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C。9、A【解析】
依據課本所學,歐盟成立以后,歐盟成員國之間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有利于經濟發展。提高了西歐的國際地位。歐盟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歐盟是一個區域性的國際政治和經濟組織,人們可以使用統一的貨幣——歐元。歐洲聯盟是政治、經濟一體化的組織,歐洲各國通過歐洲聯盟緊密地聯合在一起,用“一個聲音說話”。A項符合題意。BCD三項與題干信息不符合意,故選擇A。10、B【解析】
從15世紀開始,歐洲人開始了持續二百多年的海外探險、考察、尋找黃金和殖民擴張活動,史稱“新航路開辟”。它打破了以往人們對世界的認識,開闊了眼界,把世界各個地區連在了一起。故ACD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故答案選擇B。11、D【解析】
根據材料內容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840年左右英國率先完成了工業革命。蒸汽機是工業革命的標志性發明,解決了工業革命的動力問題,促使機器生產取代了手工勞動,也是英國成為“世界工廠”的重要原因,選項D符合題意。1689年英國在資產階級革命后頒布《權利法案》,已經確立君主立憲制,A排除;英國當時不存在國家分裂的問題,B排除;鐵路運輸的發展也取決于蒸汽機的發明提供了動力,C排除。故選D。12、D【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1973年,袁隆平首次在世界上育成秈型雜交水稻,比普通水稻增產20%,被稱為“東方魔稻”,他被稱作“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成果不僅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中國人的吃飯問題,而且也被認為是解決下個世紀世界性饑餓問題的法寶。國際上甚至把雜交稻當作中國繼四大發明之后的第五大發明,譽為“第二次綠色革命”。所以能體現中國帶著自主技術“向世界走來”的是秈型雜交水稻,D項符合題意。由此分析ABC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D。二、簡答題(共3小題,滿分26分)13、(1)割香港島給英國;(2)賠款2100萬元;(3)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4)英商進出口貨物繳納的稅款,中國需同英國商定。【解析】
1842年,中英簽訂《南京條約》,這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內容包括:割香港島給英國;賠款2100萬銀元;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英商進出口貨物繳納的稅款,中國需同英國商定。14、(1)西漢、元朝;西域都護、宣政院。(2)伊犁將軍;駐藏大臣。(3)荷蘭;日本;1662年鄭成功打敗荷蘭殖民者,回歸祖國;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后,回到祖國懷抱。(4)“一國兩制”;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解析】
(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公元前60年,西漢政府在西域設置西域都護,管理西域的軍事、政治、保護往來商旅。是新疆地區正式歸屬中央政府統轄的開始。元朝疆域廣大,西藏正式成為我國的行政區,元朝時設宣政院加強對西藏管理。(2)據所學知,1727年,清朝設置了駐藏大臣,代表中央與達賴和班禪共同管理西藏事務,大大加強了中央與西藏的管轄。乾隆時,在平定了大小和卓分裂祖國的叛亂后,設置了伊犁將軍,管轄包括巴爾喀什湖在內的整個新疆地區。(3)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624年,荷蘭殖民者侵占,1662年鄭成功打敗荷蘭殖民者,回歸祖國。1895年《馬關條約》將割讓給日本,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后,回到祖國懷抱。(4)根據所學知識可知,20世紀80年代初,鄧小平從維護祖國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出發,尊重歷史和現實,把黨中央多年來醞釀的和平統一祖國的構想,創造性地概括為“一國兩制”。解決問題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的前提和基礎是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15、(1)平定準葛爾貴族、回部大小和卓叛亂,設伊犁將軍,加強對新疆地區的管轄;建立對達賴、班禪冊封制度和金瓶掣簽制度,設駐藏大臣,加強對西藏地區的管轄。(2)聯絡少數民族貴族感情,達到“合內外之心,成鞏固之業”的目的。(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屆河南省豫南九校高二化學第二學期期末質量跟蹤監視模擬試題含解析
- 2025屆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南木林高中高二化學第二學期期末學業質量監測模擬試題含解析
- 機構資質認證管理辦法
- 佛山工程合同管理辦法
- 農村供水資產管理辦法
- 物業服務人員年度培訓體系構建與實施效果評估
- 檢修班組培訓管理辦法
- 空調自控系統運行驗證與性能評估方案
- 環保施工技術實施方案
- 橋梁養護工程管理辦法
- 【公開課】三角形的邊+課件+2025-2026學年人教版八年級數學上冊
- 2025年廣東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模擬一歷史試題(含答案)
- 【公開課】+分子動理論的初步知識(教學課件)2025-2026學年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九年級全一冊
- 2025至2030中國角膜塑形鏡行業產業運行態勢及投資規劃深度研究報告
- 2023aki的預防診斷和管理
- 2025年4月自考03346項目管理試題
- 慢性腎衰竭患者心理的護理
- 艾梅乙反歧視培訓課件
- 2024年安徽外國語學院輔導員考試真題
- 2025年經濟法與金融監管專業考試試題及答案
- 菱鎂礦行業研究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