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屆廣東省東莞市南開實驗學校中考四模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1頁
2024屆廣東省東莞市南開實驗學校中考四模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2頁
2024屆廣東省東莞市南開實驗學校中考四模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3頁
2024屆廣東省東莞市南開實驗學校中考四模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4頁
2024屆廣東省東莞市南開實驗學校中考四模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屆廣東省東莞市南開實驗學校中考四模歷史試題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每小題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1999年阿里巴巴網絡技術有限公司成立,京東、蘇寧易購等自營式電商企業隨后相繼誕生;2012年,中國成為僅次于美國的全球第一大網購市場。近年的“雙11”不僅是購物狂歡節,而且承載更多的是觀念更新。材料表明A.科技革命推動中國成為發達國家B.二戰后第三次科技革命迅速發展C.互聯網改變人們生活方式和觀念D.互聯網的出現推動了全球化進程2.下列關于亞、非、拉地區民族獨立運動的發展說法不正確的是A.1990年納米比亞獨立,帝國主義在非洲的殖民體系徹底瓦解B.1960年是非洲國家獨立的高潮時期,這一年被稱為“非洲年”C.萬隆會議推進了亞非拉人民爭取獨立自強的進程D.印度人民為了收回蘇伊士運河主權與美國進行了長期斗爭3.小鄧在學習七下第三單元“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時,能學到的相關內容包括A.“貞觀之治”B.金與南宋的對峙C.蒙古族的興起D.清朝在的建制4.1972年,日本外相大平正芳說:“日本跟著美國腳步走的時代已經過去了。”1983年,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宣稱:“要在世界政治中加強日本的發言權,不僅增加日本作為經濟大國的力量,而且要增加日本作為政治大國的分量。”材料不能反映的是()A.日本尋求擺脫美國控制B.日本謀求政治大國地位C.日本已經是經濟大國D.日美關系徹底破裂5.觀察下圖,關于美蘇這兩個公共工程的敘述正確的是A.都是為了緩解經濟危機B.都是為了促進農業發展C.都是為了增加勞動就業D.都是為了促進經濟發展6.“封候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明朝時期在臺州九戰九捷,平定浙東地區倭患的反侵略戰爭是A.岳飛抗金 B.寇準抗遼 C.戚繼光抗倭 D.文天祥抗元7.有人說,他(美國總統)在某種意義上挽救了市場經濟,開創了市場經濟的新模式,使市場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時得以發揮。這里的“他”應是A.華盛頓B.林肯C.羅斯福D.尼克松8.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接觸到“眾生平等”、“大慈大悲”、“四大皆空”和“口頭禪”等詞語,這些詞語來源于()A.佛教 B.基督教C.伊斯蘭教 D.印度教9.有學者指出:事實上農民并非許多人想象的那樣是一個制度的被動接受者,他們有自己的期望、要求。他們一直有著“反道而行”的“對應”行為,從而以不易察覺的方式改變、修正,或是消解著上級的政策與制度。下列史實中最能佐證這種觀點的是A.建立農業生產合作社B.生產承包責任制萌發C.“大躍進”運動的掀起D.確立了人民公社體制10.1943年,世界反法西斯聯盟的三個主要國家簽署了《開羅宣言》,向世人莊嚴宣告:日本所竊取于中國的領土,如東北、、澎湖列島等,歸還中國。這三個國家是A.美國B.日本C.蘇聯D.中國11.從1978年到2010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由3645億元人民幣增加到39.7893萬億元人民幣,超過日本達到世界第二位,城鎮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家庭人均純收入實際增長6倍以上,農村絕對貧困人口從2.5億人減少到1479萬人,這些巨大成就取得的原因是()A.“一五”計劃 B.三大改造 C.“一國兩制” D.改革開放12.一位美國歷史學家在談到一戰前的歐洲形勢時說:“歐洲變成一只火藥桶,只等一粒火星將它引爆。”用來引爆這只“火藥桶”的“火星”是A.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獄 B.蘇格蘭人民起義C.薩拉熱窩事件 D.英法被迫對德宣戰二、簡答題(共3小題,滿分26分)13.在實現祖國統一的道路上,“一國兩制”構想發揮了巨大的促進作用。(1)請簡述“一國兩制”的含義。(2)創造性的提出“一國兩制”偉大構想的是誰?(3)在“一國兩制”偉大構想的指引下,香港、澳門分別于何時回歸祖國?14.列舉出17世紀、18世紀發生在大西洋兩岸的資產階級革命15.經濟的發展影響著人們社會生活的變化。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宋元時期商品經濟有很大發展,影響人們城市生活的變化。請舉兩個例子說明宋代經濟發展對人們生活的影響。第二次工業革命促進了生產力大大提高,對人們的生活也產生巨大影響。請舉兩個例子加以說明。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到1952年底,全國土地改革基本完成。簡述新中國成立后土地改革對農民生活的影響。

參考答案一、每小題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C【解析】

根據題干“1999年阿里巴巴網絡技術有限公司成立,京東、蘇寧易購等自營式電商企業隨后相繼誕生;2012年,中國成為僅次于美國的全球第一大網購市場。近年的“雙11”不僅是購物狂歡節,而且承載更多的是觀念更新。”可知,材料表明互聯網改變人們生活方式和觀念。伴隨著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興起,電子計算機的廣泛應用,國際互聯網的迅速發展,人類進入高度信息化時代,網絡時代的到來加強了世界各地之間的聯系,豐富了人們的日常生活,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和觀念。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選C。2、D【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二戰后,亞非拉民族解放運動空前高漲,1960年是非洲國家獨立的高潮時期,有17個國家宣布獨立,這一年被稱為“非洲年”;1990年納米比亞獨立,標志著帝國主義在非洲的殖民體系徹底瓦解;在亞洲,1955年在印度尼西亞萬隆召開了歷史性的亞非會議,推進了亞非拉人民爭取獨立自強的進程;而收回蘇伊士運河主權是埃及與英國進行了長期斗爭。所以不正確的是D項,符合題意。由此分析ABC三項均表述正確,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D。3、D【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明清時期,對內:在東北和西北地區建立衛所,西南地區推行改土歸流的政策,在北方與蒙古設立榷市;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亂,設立伊犁將軍,冊封達賴和班禪,設駐藏大臣等措施都加強了各民族之間政治、經濟、文化的聯系。對外:抗擊倭寇;收復,清朝在設立建制,抗擊沙俄等維護了祖國的主權和統一。所以明清時期的特征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所以D項符合題意;A項是隋唐時期—繁榮與開放的時代,BC項是遼宋夏金元時期—民族關系發展和社會變化。由此分析ABC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D。4、D【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二戰后日本的發展。A項根據題干材料“日本跟著美國腳步走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可知日本尋求擺脫美國控制;B項題干材料“要增加日本作為政治大國的分量”可知日本謀求政治大國地位;C項題干材料“增加日本作為經濟大國的力量”可知日本已經是經濟大國;D項“日本跟著美國腳步走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不能說明日美關系徹底破裂。故選D.考點:人教新課標九年級下冊·戰后西歐和日本經濟的發展·日本的崛起5、D【解析】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蘇聯和美國修建公共工程目的的認識,根據所學知識,蘇聯修建第聶伯河水電站是在蘇聯社會主義工業化時期,為了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蘇聯興建了該水電站,促進了蘇聯經濟的發展,美國建設的田納西水利工程是在美國經歷1929-1933年的經濟危機后,為了解決工人的失業問題,大興公共工程,該水利工程的建設解決了很多人的吃飯問題,也促進了美國農業的發展,美國逐漸走出了經濟危機的陰影,因此兩者的共同點是促進了經濟的發展,本題選D。考點:美蘇兩國修建公共工程的相同點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識記能力,本題是比較題,比較題是中考常見的一種題型,比較題的基本解法是找出比較項,然后在對比較項進行分析,最后得出正確答案,提醒同學們學習知識要善于進行分析對比,逐漸培養自己的歷史能力。6、C【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明朝時期,倭寇出現在我國東南沿海一帶,他們由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盜勾結一些中國的奸商組成,經常騷擾我國沿海地區。明朝政府派戚繼光抗擊倭寇,他率領戚家軍,在臺州九戰九捷,取得了抗倭的重大勝利,后來他又率軍開赴福建、廣州抗倭,到1565年,東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肅清。選項C符合題意;選項ABD都與宋朝相關,不符合題意,故選C。7、C【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為了應對經濟危機,羅斯福實行新政,特點是國家對經濟的干預,打破的以前政府對經濟的自由放任政策。通過這一干預政策,美國資本主義制度得到了鞏固和發展,開創了國家干預經濟的先例。故C符合題意;華盛頓領導北美人們贏得獨立,與題干材料無關。故A不符合題意;林肯領導的南北戰爭維護了國家統一,與題干材料無關。故B不符合題意;尼克松改善了中美關系,與題意不符。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點睛:正確理解羅斯福新政的作用,是解題的關鍵。羅斯福新政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和指導,取得成功,開創了市場經濟的新模式,使市場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時得以發揮。8、A【解析】試題分析:此題考查的是有關世界宗教的相關史實。公元前6世紀,喬達摩·悉達多創立佛教,佛教宣揚“眾生平等”,反對婆羅門的特權地位。它認為“四大皆空”,勸人們“忍耐服從”為很多統治者接受,大力扶持佛教。故此題選擇答案A。考點:人教新課標九年級歷史上冊·古代文明的傳播與發展·古代科技與思想文化。9、B【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78年,安徽鳳陽小崗村農民實行分田包產到戶,自負盈虧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促進了經濟的發展。生產承包責任制萌發是在實行改革開放之前,與題干觀點相符。故B符合題意;建立農業生產合作社、“大躍進”運動的掀起、確立了人民公社體制與題干的“反道而行”不符,故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10、AD【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943年,世界反法西斯聯盟的美國、中國、英國簽署了《開羅宣言》,向世人莊嚴宣告:日本所竊取于中國的領土,如東北、、澎湖列島等,歸還中國,AD符合題意;BC項不符合題意;故選AD。11、D【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在農村中實行的政策取得的成就。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在農村中實行以家庭聯產承包為主的責任制,即實行分田包產到戶,自負盈虧,大大調動了農民生產的積極性,農業生產得到大發展,農村開始富裕起來,出現了題干材料的現象。ABD和題干材料無關,故選D。【考點定位】人教新課標八年級下冊?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改革開放12、C【解析】

根據所學可知,20世紀初的巴爾干半島就象一個存滿了炸藥的火藥桶。1914年6月的薩拉熱窩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引發了長達四年的帝國主義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所以用來引爆這只“火藥桶”的“火星”是薩拉熱窩事件。所以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C。二、簡答題(共3小題,滿分26分)13、(1)含義:(一個國家,兩種制度)即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大陸實行社會主義制度,香港、澳門和實行資本主義制度。(2)鄧小平(3)香港于1997年7月1日回歸祖國,澳門于1999年12月20日回歸祖國【解析】

(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一國兩制”即一個國家,兩種制度,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大陸實行社會主義制度,香港、澳門和實行資本主義制度。(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20世紀80年代初,為了解決問題,鄧小平提出了“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3)在“一國兩制”偉大構想的指引下,香港于1997年7月1日回歸祖國,澳門于1999年12月20日回歸祖國.14、1640-1688年的英國資產階級革命1775-1783年的美國獨立戰爭1789-1794年的法國大革命【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英法美都位于大西洋沿岸,英國通過1640年爆發的資產階級革命、法國通過1789年爆發的資產階級革命、美國通過美國獨立戰爭確立資產階級統治,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17、18世紀,在大西洋兩岸的資產階級革命有:1640-1688年的英國資產階級革命;1775-1783年的美國獨立戰爭;1789-1794年的法國大革命。15、(1)城市坊市界限被打破,住宅區和商業區不再分開,店鋪經營沒有時間限制,出現紙幣交子有了專門的娛樂場所“瓦子”,出現元曲等大眾化的文學藝術,市民日常生活更加方便,精神生更加豐富。(2)第二次工業革命中汽車和飛機等新交通工具的發明,使人類的生活更加便捷:電燈電影等的發明使人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工業化的發展對國民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推動了了教育的大眾化:圖書館、博物館等文化設施的大量興建,提高了民眾的文化水平。(3)消滅了封建剝削制度,農民在政治上翻了身,提高了農民政治地位:使農民得到了土地,“耕者有其田”的理想變成了現實:改善了農民生活,生產積極性大大提高。【解析】

(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宋元時期商品經濟有很大發展,影響人們城市生活的變化。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宋代經濟發展對人們生活的影響有城市坊市界限被打破,住宅區和商業區不再分開,店鋪經營沒有時間限制,出現紙幣交子有了專門的娛樂場所“瓦子”,出現元曲等大眾化的文學藝術,市民日常生活更加方便,精神生更加豐富。(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第二次工業革命促進了生產力大大提高,對人們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