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屆北京市海淀區一零一中學中考歷史五模試卷注意事項1.考試結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2.答題前,請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簽字筆填寫在試卷及答題卡的規定位置.3.請認真核對監考員在答題卡上所粘貼的條形碼上的姓名、準考證號與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選擇題,必須用2B鉛筆將答題卡上對應選項的方框涂滿、涂黑;如需改動,請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選擇題,必須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簽字筆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無效.5.如需作圖,須用2B鉛筆繪、寫清楚,線條、符號等須加黑、加粗.一、每小題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有學者指出:“在科學成功的背后,我們必須看到一個潛在的危險在顯露出來:人類通過大規模地開發大自然,雖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卻動搖了人類生存的根基”。該學者主要認為科技革命A.影響了人類的生態環境 B.促進了世界經濟的發展C.密切了國家之間的關系 D.提高了人類的生活質量2.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歷史孕育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下列表述符合史實的一項①春秋戰國時的“百家爭鳴”為中華傳統文化體系奠定基礎②春秋時期商鞅變法,其敢為人先的精神激勵后人③秦始皇將隸書作為全國規范文字,維護了國家統一④司馬遷秉筆直書,其作品《史記》成為史書的典范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它結束了20世紀的人類社會產生深刻影響的一種發展模式的實踐,也結束了曾在戰后45年間主導國際政治的兩極格局。”材料中的“它”指的是A.德國分裂B.蘇聯解體C.東歐劇變D.蘇德戰爭爆發4.央視新聞熱播的《大國工匠》講述了為長征火箭焊接發動機的國家高級技師高鳳林等8位不同崗位勞動者,用他們的靈巧雙手,匠心筑夢的故事,弘揚了追求卓越的創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質精神、用戶至上的服務精神等“工匠精神”。中國俗語:“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下列科技著作最符合本題題意的是A.《農政全書》B.《天工開物》C.《本草綱目》D.《資治通鑒》5.《臨安春雨初霽》云:“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其中“深巷賣杏花”這種商業現象最早出現于A.西漢B.北宋C.明朝D.清朝6.《元史》記載:“掌國庶務,統郡縣,鎮邊鄙,與都省為表里……凡錢糧、兵甲、屯種、漕運、軍國重事,無不領之。”“與都省為表里”的地方行政機構是()A.三司 B.行中書省 C.中書省 D.宣政院7.運用年代尺把握歷史發展的脈絡是學習歷史的重要方法之一。某同學在復習程中制作了下列年代尺,反映的主題是()A.建國后農村土地政策的調整 B.建國后我國外交事業的發展C.建國后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 D.鄧小平理論的發展8.斯塔夫里阿諾斯認為,“在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從歐洲階段轉變到全球階段”,其主要依據除了當年美國參戰外,還有俄國發生了()A.工業化運動 B.十月革命 C.八一九事件 D.廢除農奴制改革9.英國憲章運動是歐洲歷史上規模最大、時間最長的一次早期工人運動,這次運動中工人提出的政治要求是A.改善勞動和生活條件B.提高工人工資待遇C.獲得選舉權,參與國家管理D.推翻資本主義制度10.下圖是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頒發的功勛獎章,獲得這枚獎章的是A.鄧稼先B.王進喜C.焦裕祿D.袁隆平11.17世紀,為改變俄國落后面貌,親自出國考察,回國后推行強軍強國治國方略的是()A.尼古拉一世 B.彼得一世 C.亞歷山大二世 D.亞歷山大12.“為雪心頭恨,而今作楚囚。被拘三十二,無一怕殺頭。痛毆賣國賊,火燒趙家樓。鋤奸不惜死,來把中國救。”材料中所反映的歷史事件爆發的直接原因是A.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 B.中國共產黨的組織發動C.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 D.新文化運動的影響二、簡答題(共3小題,滿分26分)13.經濟的繁榮,是每個歷史時期人們孜孜追求的目標之一。結合所學知識回答:(1)北宋東京城市商業繁榮,請舉例說明。(2)經濟發展和時代變化息息相關。全國抗戰初期,重慶經濟發展很快,但是全國抗戰后期,重慶的經濟卻瀕于崩潰。指出出現這一變化的原因是什么?(3)體制改革是促進經濟繁榮的重要動力。20世紀80年代,為了建立起有中國特色的經濟體制,國家對城市經濟體制進行改革,這次改革的主要內容是什么?這次改革的實施對我國社會主義經濟的發展有何積極影響?14.冷戰開始的標志是什么?兩極格局是怎樣形成的?兩極格局崩潰的標志是什么?15.觀察下圖,它反映的是哪一重大歷史事件?
參考答案一、每小題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A【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科技革命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推動了人類社會的進步,但是,科學技術也給人類的發展帶來了消極影響,如生態環境的破壞、環境污染、核戰爭的威脅等。依據題干關鍵詞“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卻動搖了人類生存的根基”可知,該學者主要認為科技革命影響了人類的生態環境,故A符合題意;促進了世界經濟的發展、密切了國家之間的關系、提高了人類的生活質量表述不符合該學者意圖,故BCD不合題意。故此題選A。2、B【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春秋戰國是思想和文化最為輝煌燦爛、群星閃爍的時代,這一時期出現了諸子百家彼此詰難,相互爭鳴的盛況空前的學術局面,史稱百家爭鳴,在中國思想發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為中華傳統文化體系奠定基礎,①符合題意;戰國時期的商鞅變法,使秦國成為當時最強大的國家,②說法錯誤;秦始皇將小篆作為全國規范文字,維護了國家統一,③說法錯誤;司馬遷是稀罕著名的史學家,他秉筆直書,其作品《史記》成為史書的典范,④符合題意;故選B。3、B【解析】
據“它結束了曾在戰后45年間主導國際政治的兩極格局.”可知,材料中的“它”指的是蘇聯解體。1991年,蘇聯解體標志著兩極格局的結束。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B。4、B【解析】
根據所學可知:依據所學知識可知,明朝科學家宋應星的《天工開物》是世界上第一部關于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的綜合性著作,是中國古代一部綜合性的科學技術著作,有人也稱它是一部百科全書式的著作,外國學者稱它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這一說法符合中國俗語:“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故B符合題意。《農政全書》是農學著作,《本草綱目》是醫學著作,《資治通鑒》是史學著作,故ACD均不符合題意。故選B。5、B【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深巷明朝賣杏花”描述的商業現象最早出現于北宋時期的早市。宋代商業的繁榮超過了前代。那時候,黃河、長江沿岸興起了很多商業都市。最大的是開封和杭州,人口多達百萬。隨著城市人口的增長,商業日益繁盛,市中的店鋪不斷增加,街道以及宅巷之內到處可以開設店鋪;經商的時間也不再受限制,出現了早市和夜市,B項符合題意;ACD三項和題干信息不符。故選B。【點睛】解題的關鍵需理解“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這句詩的含義,這是宋代詩人陸游的作品。這句詩的大體意思是:只身住在小樓上,徹夜聽著春雨的淅瀝;次日清晨,深幽的小巷中傳來了叫賣杏花的聲音。“深巷明朝賣杏花”這種商業現象最早出現于北宋的早市。6、B【解析】
依據題干“與都省為表里”的中央行政機構,反映了中央機構為“都省”,由“省”可確定是元朝的行政機構。結合課本所學,元朝疆域空前遼闊,為了對全國實行有效的統治,元朝開創行省制度,在中央設置中書省,作為全國最高行政機關,并直接管轄大都及周圍地區。行省與都省(中書省)互為表里,B項符合題意。明太祖時期,在地方取消元朝的行中書省,設立三司。A項不合題意;中書省,為中央最高行政機構,就是都省。C項不合題意;元朝時設置宣政院對西藏地區行使行政管理權。D項不合題意。由此可知ABD三項不合題意,故選擇B。【詳解】7、A【解析】
根據“1950年”、“1953年”、“1958年”、“1978年”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年代尺反映的是建國后農村土地政策的調整,1950年,土地改革開始,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廢除地主的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農民翻了身,成為土地的主人,1953年開始三大改造,對農業的改造是引導農民加入農業生產合作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運動開始,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上作出把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決定,改革從農村開始,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A符合題意,BCD項的發展時間與年代尺時間不符,不符合題意,故選擇A。8、B【解析】
1917年11月,俄國爆發了十月革命,建立是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B與題意相符;A項蘇聯工業化運動開始于1928年;C項八一九事件發生在1991年;D項俄國廢除農奴制改革發生在1861年。故選B.9、C【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836年——1858年憲章運動是歐洲規模最大、時間最長的一次早期工人運動,在運動中,英國工人提出《人民憲章》,要求獲得選舉權。選項C符合題意;選項ABD與題干內容不符,故選C。10、A【解析】
依據題干“兩彈一星勛章”的信息,結合所學可知,探索時期,我國涌現了很多可歌可泣的人物,他們為建設社會主義做出了突出的貢獻,鄧稼先研制成功原子彈和導彈,被稱為“兩彈元勛”,A項符合題意;王進喜為中國石油事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被稱為“鐵人”,B項不符合題意;焦裕祿為帶領蘭考人民走上富裕的道路,犧牲在工作崗位上,被稱為“黨的好干部”,袁隆平研制成功秈型雜交水稻,被稱為“雜交水稻之父”,D項不符合題意;由此可知,BCD三項的內容與題干的圖無關,排除;故選A。11、B【解析】
結合題文,依據所學可知,彼得一世敢想敢為,曾親自出國考察,決心改變俄國的落后面貌,進行了改革,故B項符合題意;尼古拉一世是19世紀的俄羅斯帝國的沙皇,故A項不符合題意應排除;亞歷山大二世是尼古拉一世的兒子,領導了廢除農奴制改革,故C項不符合題意應排除;亞歷山大是公元前四世紀的歷史人物,曾建立了亞歷山大帝國,進行了亞歷山大東征,故D項不符合題意應排除;所以本題選B。12、A【解析】
依據題干信息“為雪心頭恨,而今作楚囚。被拘三十二,無一怕殺頭。痛毆賣國賊,火燒趙家樓。鋤奸不惜死,來把中國救。可知,此內容反映的是五四運動。結合所學可知,1919年巴黎和會中國外交失敗,激起北大學生的憤慨,1919年5月4日,北大學生打著“廢除二十一條”、“拒絕在和約上簽字”、“外爭國權,內懲國賊”、“誓死力爭,還我青島”的口號,開始示威游行,五四運動爆發,故A符合題意;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故B排除;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新文化運動的影響與題干無關,故CD排除。故此題選A。二、簡答題(共3小題,滿分26分)13、(1)打破了住宅區和商業區分置的布局;店鋪經營時間長,從白天一直延續到后半夜。(2)日本阻斷了重慶的物資供應和銷售的國際通道;四大家族的經濟掠奪。(3)建立以公有制為主體的多種所有制經濟和對國企進行改革。增強了城市經濟發展的活力,為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奠定了基礎。【解析】
(1)依據所學知識可知,北宋東京城市商業繁榮,打破了住宅區和商業區分置的布局;店鋪經營時間長,從白天一直延續到后半夜。(2)依據所學知識可知,全國抗戰初期,重慶經濟發展很快,但是全國抗戰后期,重慶的經濟卻瀕于崩潰,這一變化的原因是日本阻斷了重慶的物資供應和銷售的國際通道;四大家族的經濟掠奪。(3)依據所學知識可知,20世紀80年代,為了建立起有中國特色的經濟體制,國家對城市經濟體制進行改革,這次改革的主要內容是建立以公有制為主體的多種所有制經濟和對國企進行改革。這次改革的實施,增強了城市經濟發展的活力,為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奠定了基礎。14、杜魯門主義出臺;美國和西歐國家建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蘇聯和東歐人民民主國家建立華沙條約組織,兩大軍事組織建立標志以美蘇為首的兩大軍事政治集團對峙的兩極格局形成。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標志美蘇主導的兩極格局的崩潰。【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二戰后,美國的經濟、軍事實力居于世界第一位,美國欲稱霸世界,但又不得不正視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于是,美國帶領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對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采取了除武裝進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敵對行動(方式),這種政策稱為冷戰政策。1947年杜魯門主義出臺,標志著美蘇戰時同盟關系正式破裂、美蘇之間冷戰的開始;1949年,以美國為首的12個西方國家代表在華盛頓簽訂《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形成了西方集體防御體系。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下冊閱讀復習計劃
- 小學班級安全教育德育工作計劃
- 母嬰用品供貨時間及保證措施
- 裝配式建筑水泥混凝土面板施工措施
- 住院總醫師崗位職責與信息化管理
- 新版人教版五年級上冊英語美食介紹范文
- 行政崗位職責與員工關系維護
- 體育用品供貨應急預案范文
- 促進小學學生素質發展的措施
- 2025年輔導員考試題庫(教育心理)-心理輔導案例分析試題
- 學校總務后勤工作總結模版
- 《蛇咬傷應急處理》課件
- 2025年錨栓市場發展現狀
- 養豬場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模板范文)
- 2025年四級中式烹調師(中級)職業技能鑒定參考試題庫(含答案)
- 夜間作業安全培訓培訓資料
- 中藥知識講解課件
- 施工資源需求計劃與調配策略
- 預制箱梁首件工程施工總結
- 2024-2025學年人教版高二化學選擇性必修3配套課件 基礎課時4 有機物分子式和分子結構的確定
- 湖南省岳陽市2024-2025學年小升初模擬數學測試卷含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