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濰坊市壽光世紀校2024屆中考歷史全真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1頁
山東省濰坊市壽光世紀校2024屆中考歷史全真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2頁
山東省濰坊市壽光世紀校2024屆中考歷史全真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3頁
山東省濰坊市壽光世紀校2024屆中考歷史全真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4頁
山東省濰坊市壽光世紀校2024屆中考歷史全真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山東省濰坊市壽光世紀校2024屆中考歷史全真模擬試題注意事項1.考生要認真填寫考場號和座位序號。2.試題所有答案必須填涂或書寫在答題卡上,在試卷上作答無效。第一部分必須用2B鉛筆作答;第二部分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作答。3.考試結束后,考生須將試卷和答題卡放在桌面上,待監考員收回。一、每小題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15—18世紀是歐美主要國家出現社會巨變的時代。這里的“社會巨變”是指()A.理性主義取代神學主義 B.資本主義取代封建主義C.機器生產取代手工生產 D.社會主義取代資本主義2.二戰后,標志著帝國主義在非洲的殖民體系最終崩潰的歷史事件是A.北非獨立運動B.阿爾及利亞獨立C.納米比亞的獨立D.埃及共和國的成立3.1956年,一位詩人寫道:請看,中國張開了翅膀…銀亮的翅膀!萬里的遠航!在清朗的日子閃射著輝煌的陽光!該詩句表達了A.對社會主義制度建立的滿腔喜悅B.對“大躍進”開始初期的美好愿望C.人們對改革開放的急切盼望D.對抗美援朝戰爭勝利的欣喜4.下圖中數據的變化,主要是由于()A.英國向中國大量走私鴉片B.英國憑借不平等條約向中國傾銷商品C.英國在中國大量興辦工廠D.清政府賠償白銀,以海關稅收作擔保5.詩詞是中國文學史上的奇葩,下列詩詞所評述的歷史現象按其發生的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①“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杜甫《憶昔》②“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李白《古風》③“太宗皇帝真長策,賺得英雄盡白頭”——趙嘏《韻府》④“乘槎斷消息,無處覓張騫。”——杜甫《有感五首》之一A.①②③④B.③②④①C.②④③①D.④①③②6.某學者說:“因辛亥革命,中國人的腦袋與雙膝不再為磕頭而準備著,而是為思考問題、為走路而準備著。”這段話旨在強調辛亥革命A.激發了民主平等意識 B.結束了君主專制政體C.清除了封建制度殘余 D.實現了人民當家作主7.1888年日本學者松本三之介說:“一國文明之進步,必基于國民本來之元氣和性格,絕不是僅憑一朝一夕的模仿和虛飾就可以解決的。然而,我國開國以來一味心醉于泰西文明,產生崇拜泰西文明之風潮,破壞了作為國民獨立之根基的國民性格,虛飾了一國之文明。”此材料強調了()A.明治維新后日本近代工業快速發展B.明治維新使日本由封建國家轉變為資本主義國家C.日本走上對外侵略擴張的軍國主義道路D.日本盲目吸收外來文明的危害8.法國的啟蒙思想家伏爾泰將《論語》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視為每個人應遵守的座右銘。伏爾泰這樣做的意圖是A.尊崇中國的傳統文明B.呼吁東西方文化交流C.重建法國的道德倫理D.倡導自由平等,反對特權9.圖中人物在位期間命人編纂了四部法律文獻,標志著羅馬法已經發展到完備階段,它保留了羅馬在法學方面的創造成果,奠定了歐洲民法的基礎。這四部文獻統稱為查士丁尼一世A.《十二銅表法》B.《在土丁尼法典》C.《拿破侖法典》D.《羅馬民法大全》10.“治理國家就像養魚,經常到魚缸去翻滾,魚很快就死了。應讓魚兒自由生長。”材料體現的觀點是A.仁者愛人B.以德治國C.以法治國D.無為而治11.春聯的內容往往和社會的歷史變遷相聯系。以下春聯中最能反映我國“一五”計劃實施期間社會狀況的是A.毛主席揮手指方向,合作化道路寬又廣B.港澳回歸齊歡慶,一國兩制譜新篇C.誓做抓革命的闖將,爭當促生產的模范D.糧補機補助幸福,醫保社保保平安12.中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國家統一是我國歷史發展的主流之一,下列事件有利于統一多民族國家鞏固的是()①西漢設置西域都護②元朝設置宣政院③清朝設置府④清朝設立駐藏大臣.A.④B.①②C.②③④D.①②③④二、簡答題(共3小題,滿分26分)13.根據提示寫出相對應的人物。創立了邏輯學等新學科一一發現美洲新大陸的航海家一一文藝復興的先驅一一發明了現代炸藥的瑞典化學家一一《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的作者——14.經濟的繁榮,是每個歷史時期人們孜孜追求的目標之一。結合所學知識回答:(1)北宋東京城市商業繁榮,請舉例說明。(2)經濟發展和時代變化息息相關。全國抗戰初期,重慶經濟發展很快,但是全國抗戰后期,重慶的經濟卻瀕于崩潰。指出出現這一變化的原因是什么?(3)體制改革是促進經濟繁榮的重要動力。20世紀80年代,為了建立起有中國特色的經濟體制,國家對城市經濟體制進行改革,這次改革的主要內容是什么?這次改革的實施對我國社會主義經濟的發展有何積極影響?15.文明是指人類一切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成就的總和。人類在其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創造和發展了多姿多彩的文明。請回答:夏、商、西周時期,我們的祖先創造了燦爛的青銅文明,舉例說明商朝時青銅鑄造取得的成就。人類文明不斷向前演進,把社會主義制度從理想變成現實的是哪一歷史事件?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社會主義獲得了怎樣的發展?近代以來資本主義文明深刻影響世界。簡要指出第次世界大戰后,主要資本主義國家調整生產關系的史實。

參考答案一、每小題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B【解析】

依據所學分析可知,15—18世紀,歐美主要國家發生的重大事件有:文藝復興、新航路的開辟、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美國獨立戰爭、法國大革命等。文藝復興為資本主義產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新航路開辟為資本主義產生奠定了物質基礎。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資產階級力量的壯大,資產階級發動資產階級革命,革命發生后,英法美走上了資本主義發展道路,建立資本主義國家。所以革命使歐美主要國家社會發生了巨變,由封建社會過渡到資本主義社會,所以B項符合題意。由此分析ACD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B。2、C【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1990年3月,納米比亞的獨立,標志著歐洲殖民者人侵和奴役非洲長達五個世紀歷史的結束,帝國主義在非洲的殖民體系最終崩潰。所以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C。3、A【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953年,我國開始了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實現了生產資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轉變,標志著社會主義制度的基本建立,我國開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A項符合題意;“大躍進”運動是社會主義建設探索中的激進措施,發生在1958年。B項不合題意;1953年制定的過渡時期總路線反映了人們對改革開放的急切盼望。C項不合題意;1953年美國在朝鮮停戰協定上簽訂,抗美援朝戰爭取得了勝利。D項不合題意。由此可知BCD三項不合題意,故選擇A。【點睛】注意題于中的有效信息“1956年”。據所學可知,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我國建立起社會主義基本制度。題干詩句表達了三大改造勝利完成后的欣喜。4、B【解析】本題考查的是鴉片戰爭的知識點,旨在考查學生的分析能力。根據圖表可知,從1840年英國輸華商品總值逐年上升,聯系所學知識,1840年爆發了鴉片戰爭,1841年,英國強迫中國簽訂《南京條約》,打開中國市場,傾銷商品,而A項英國向中國大量走私鴉片是在19世紀上半期,C項英國在中國大量興辦工廠是在甲午中日戰爭后,D項清政府賠償白銀,以海關稅收作擔保是在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后,故答案是B.點睛:本題解題的關鍵在于讀懂表格,知道從1840年鴉片戰爭開始,英國貿易額逐年上升,原因是中英簽訂《南京條約》,英國打開了中國市場,傾銷工業品。5、C【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①“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杜甫《憶昔》是唐玄宗時期,②“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李白《古風》是秦朝時期,③“太宗皇帝真長策,賺得英雄盡白頭”——趙嘏《韻府》是唐太宗時期,④“乘槎斷消息,無處覓張騫。”——杜甫《有感五首》之一是西漢時期,由此可知,正確的順序是②④③①,C項不符合題意;ABD三項的內容不符合題意;故選C。6、A【解析】

依據題干關鍵詞辛亥革命,材料中“中國人的腦袋與雙膝不再為磕頭而準備著”指的是封建等級思想消失,“而是為思考問題、為走路而準備著”強調了辛亥革命在思想領域的影響,指的是辛亥革命促進了民主精神以及平等意識的覺醒,A選項符合題意;結束了君主專制政體,是辛亥革命在政治上的重大意義;B選項不符合題意;辛亥革命,結束了君主專制政體,但是沒有推翻封建制度。C選項不符合題意;新中國的成立,實現了人民當家作主。而并不是辛亥革命實現人民當家作主。D選項不符合題意;故選A。7、D【解析】

依據題干材料“我國開國以來一味心醉于泰西文明,產生崇拜泰西文明之風潮,破壞了作為國民獨立之根基的國民性格,虛飾了一國之文明”,強調了日本盲目學習西方文明,破壞了國民的性格,虛飾國家的文明。闡明了日本盲目吸收外來文明的危害,D項符合題意;ABC三項與題干材料無關,不合題意,故選擇D。8、D【解析】

依據題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大致意思是: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不要強加在他人的身上。即沒有任何人可以以自己的意愿強迫別人做某事,人與人是平等的。結合課本所學,伏爾泰是法國著名的啟蒙思想家,宣傳自由、平等和民主,反對專制特權,D項符合題意。伏爾泰只是借用中國古代的儒學闡述自己的觀點,A項不合題意;BC兩項在材料中不能體現,不合題意。ABC三項不合題意,故選擇D。9、D【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527年,查士丁尼繼任為東羅馬帝國皇帝。為了穩定帝國的社會秩序,保證皇帝的專制權力,他組建了一個法典編纂委員會。從529年起,歷時6年,把自2世紀初以來歷任羅馬皇帝頒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條例,編成《查士丁尼法典》,同時把歷代羅馬法學家有關法律問題的論文和著作匯編為《法學匯纂》,又編成指導學習法律文獻的《法學概要》。后來,查士丁尼又命人將自己執政時期的法令編輯為《新法律》,以上四部法律文獻統稱為《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羅馬法民法大全》),所以D項符合題意;A項是羅馬共和國時期頒布的,B項是查士丁尼一世把自2世紀初以來歷任羅馬皇帝頒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條例,編成《查士丁尼法典》,C項是法國拿破侖頒布的。由此分析ABC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D。10、D【解析】

根據題干信息“治理國家就像養魚,經常到魚缸去翻滾,魚很快就死了。應讓魚兒自由生長。”可知與道家思想相關;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春秋時期道家學派的創始人老子,主張“無為而治”;順應自然。仁者愛人、以德治國是儒家思想;以法治國是法家思想;選項ABC不符合題意,故選D。11、A【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一五計劃時間是1953年到1957年,特點是優先發展重工業。為了適應工業化積累資金的需求,國家對農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A選項符合題意;B選項指的是港澳回歸、C選項出現在文革時期、D選項出現在改革開放新時期,因此BCD選項排除。故答案為A。12、D【解析】①項西域都護的設置,標志著西域正式歸屬中央政府,今新疆及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的廣大地區是我國領土,符合題意;②項元政府在中央設宣政院,負責管理藏族地區的行政事務,西藏成為元朝正式的行政區,符合題意;③項府的設置,加強了同祖國內地的聯系,鞏固了祖國的東南海防,符合題意;④項1727年,清朝在西藏設立駐藏大臣,加強了對西藏的管轄,符合題意;故選D。二、簡答題(共3小題,滿分26分)13、(1)亞里士多德(2)哥倫布(3)但丁(4)諾貝爾(5)牛頓【解析】

(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創立了邏輯學等新學科一一亞里士多德。亞里士多德一生勤奮治學,從事的學術研究涉及到邏輯學、修辭學、物理學、生物學、教育學、心理學、政治學、經濟學、美學、博物學等,寫下了大量的著作,他的著作是古代的百科全書,據說有四百到一千部,主要有《工具論》、《形而上學》、《物理學》、《倫理學》、《政治學》、《詩學》等。他的思想對人類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創立了形式邏輯學,豐富和發展了哲學的各個分支學科,對科學等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他是最早論證地球是球形的人。因而亞里士多德被譽為“百科全書式”的學者。

(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發現美洲新大陸的航海家一一哥倫布。1492年,意大利航海家哥倫布在西班牙王室資助下從西班牙起程,橫渡大西洋,經過兩個多月航行到達今天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他認為自己到達了亞洲的印度,所以稱當地居民為印第安人。實際上哥倫布發現了一個原來不被歐洲人所知的新大陸。

(3)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文藝復興的先驅一一但丁。意大利詩人但丁是文藝復興的先驅,被譽為舊時代的最后一位詩人,同時又是新時代的最初的一位詩人。

(4)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發明了現代炸藥的瑞典化學家一一諾貝爾。1867年,瑞典化學家諾貝爾經過多年的實驗,發明了現代炸藥。后來他又研制成無煙炸藥。諾貝爾的發明在軍事、工程方面得到了廣泛應用。

(5)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的作者是牛頓。牛頓在科學巨著《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中,系統闡述了運動的三大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概括了物體機械運動的基本規律,從而建立起經典力學的完整體系--牛頓力學。牛頓開創了物理學的一個新時代,對后來人類科學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被稱為“現代科學之父”。14、(1)打破了住宅區和商業區分置的布局;店鋪經營時間長,從白天一直延續到后半夜。(2)日本阻斷了重慶的物資供應和銷售的國際通道;四大家族的經濟掠奪。(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