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高淳區2024年中考猜題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1頁
江蘇省高淳區2024年中考猜題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2頁
江蘇省高淳區2024年中考猜題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3頁
江蘇省高淳區2024年中考猜題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4頁
江蘇省高淳區2024年中考猜題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江蘇省高淳區2024年中考猜題歷史試卷注意事項1.考試結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2.答題前,請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簽字筆填寫在試卷及答題卡的規定位置.3.請認真核對監考員在答題卡上所粘貼的條形碼上的姓名、準考證號與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選擇題,必須用2B鉛筆將答題卡上對應選項的方框涂滿、涂黑;如需改動,請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選擇題,必須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簽字筆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無效.5.如需作圖,須用2B鉛筆繪、寫清楚,線條、符號等須加黑、加粗.一、每小題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19世紀后期,英國有錢人以坐輪船游覽倫敦的泰晤士河為時尚,但是這一時期河水已經渾濁不堪,臭氣熏天。由此可見A.石油已經成為當時最主要動力能源B.城市日益喧雜和擁擠C.工業革命在一定程度上犧牲了環境D.第二次工業革命助長了奢侈風氣2.作為“中國革命的搖籃”,井岡山光輝的斗爭實踐,生動詮釋了中國的紅色政權能夠存在的原因。井岡山光輝的斗爭實踐有①創建了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②進行了北伐戰爭③創建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④發動了南昌起義A.①③B.②③C.①②D.①②③④3.當今的美國力圖保持唯一超級大國的地位,宣稱要繼續領導和主宰世界;日本的戰略目標是從亞洲走向世界;中國的強大是不可阻擋的……這表明如今的世界政治格局是A.兩級化B.單極化C.全球化D.多極化4.新經濟政策、羅斯福新政、中國的改革開放被稱為“20世紀最成功的三次改革”,下列不屬于它們的相似之處的是()A.都對生產關系進行了調整B.都發生在國家面臨經濟困難之時C.都鞏固了新生政權D.都促進了本國經濟的恢復和發展5.論從史出,史論結合是學習歷史的基本原則。下面不符合這一原則的是A.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推動了中國農業的發展B.設立深圳等四個經濟特區→打開了對外開放的窗口C.香港、澳門回到了祖國懷抱→標志著祖國統一大業徹底完成D.1977年底恢復高校入學考試→促進了我國高等教育迅速發展6.歐共體從1967年成立之初的6個成員國,發展到1986年的12個成員國,2004年5月,歐盟發展到25個成員國。20世紀60年代以來,歐洲迅速走向一體化的原因有①地域上接近②各國經濟發展的需要③戰后國家間矛盾徹底地消除④聯合自強應對大國威脅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7.在西周的分封制下,受分封的偏遠諸侯國逐步接受了中原文化,一些大諸侯不斷向周圍的夷、戎、狄等少數民族用兵,進而兼并其土地,進行文化滲透,這主要說明分封制A.加強了中央集權 B.加劇了民族矛盾C.鞏固了封建統治 D.傳播了中原文化8.改革是發展的動力。下面使社會性質發生改變的改革有①大化改新②明治維新③彼得一世改革④1861年改革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9.第一國際是第一個國際性的無產階級革命組織,它的正式名稱是國際工人協會。它由哪些國家的工人代表組成()①英國②法國③德國④中國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0.“獨立戰爭的槍聲剛停息,他便解甲歸田;第二屆總統任期結束,他堅決放棄連任;尤其在帝位唾手可得之際,他更是視權力如草芥。”材料中的“他”是A.克倫威爾 B.華盛頓 C.林肯 D.杰斐遜11.“九成云外憑欄眺,萬福燈火水連天”,2015年在揚州建成的我國首座塔梁古建相結合的城市地標性大橋是A.潤揚長江大橋B.新萬福大橋C.揚州文昌大橋D.五亭橋12.“民國三年,北京政府又頒布《勸誡剪發規程六條》,‘凡政府官員、職員,不剪發者,停止其職務’”。該法案頒布于A.1911年 B.1912年C.1913年 D.1914年二、簡答題(共3小題,滿分26分)13.新中國成立后,中美關系的發展中經歷了一個曲折的過程,請你舉出中美建交過程中發生的重大事件?14.請根據提示信息寫出相對應的國際會議。提出“求同存異方針一一簽署《凡爾賽條約》一一成立世界反法西斯聯盟一一決定成立聯合國一一15.根據提示寫出相應的歷史人物。________西行造就了中印古代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段佳話。生活在兩宋之際的婉約派女詞人是________。“心里裝著全縣的干部群眾,唯獨沒有他自己”,被譽為“黨的好干部”的是________。被稱為“蒸汽機車之父”的是________。

參考答案一、每小題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C【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19世紀后期,英國有錢人以坐船游覽倫敦的泰晤士河為時尚,但是這一時期河水已經混濁不堪,臭氣熏天。說明人們在享受工業文明成果的同時,也帶來了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所以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C。2、A【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28年4月28日(三月初九),毛澤東率領的秋收起義部隊與朱德、陳毅領導的湘南起義和賀龍領導的南昌起義部分部隊在井岡山的勝利會師,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史上的重要歷史事件。根據中共湘南特委決定,兩軍會師后,合編為工農革命軍第四軍。會師確保了革命的星星火種,乃至后來形成燎原之勢。①符合題意;1927年9月,毛澤東在湖南領導工農革命軍舉行秋收起義。起義軍在進攻長沙時,遭到數倍敵人的圍攻,損失嚴重,毛澤東當機立斷,率領隊伍向井岡山進軍,建立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開創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這樣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正確道路。所以井岡山被稱為“中國革命的搖籃”。③符合題意;北伐戰爭、南昌起義發生在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創立之前,②④不符合題意。所以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A。3、D【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91年,伴隨著蘇聯解體,美蘇對峙的兩極格局不復存在,兩極格局結束后,美國企圖稱霸世界,但隨著中國、德國、印度、歐盟等國家和國際聯盟實力的增強,成為牽制美國稱霸的主要力量,世界格局暫時形成“一超多強”的局面,世界出現了多極化發展的趨勢,當今的美國力圖保持唯一超級大國的地位,宜稱要繼續領導和主宰世界;日本的戰略目標是從亞洲走向世界;中國的強大是不可阻擋的……這表明如今的世界政治格局是多極化。選項D符合題意,選項ABC與題干內容不符,故選D。4、C【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新經濟政策是蘇俄建立之初實行的政策,它是為了鞏固新生政權,美國羅斯福新政時和中國改革開放時,都已經不是新生政權了,故C項符合題意;新經濟政策、羅斯福新政、中國的改革開放都是在國家面臨經濟困難時,對生產關系進行的調整,經過調整,促進了本國經濟的恢復和發展,故ABD項不符合題意應排除;所以本題應選C。【點睛】本題是逆向思維選擇題,做題時要注意。本題的限定詞語是“不屬于相似之處”。根據這一限定詞語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美國的羅斯福新政雖然鞏固了政權,維護了資本主義制度,但是美國此時的正確不是新生的正確,由此即可得出正確答案。5、C【解析】

結合所學可知,新中國成立后,實行改革開放,中國國力增強,國際地位不斷提高,在一國兩制偉大構想的指引下,香港、澳門作為特別行政區分別于1997年、1999年順利回歸祖國。香港和澳門回歸標志著我國在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的道路上邁出重要的一步,還未回歸,故C史實與結論對應不準確但符合題意;ABD對應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C。6、D【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①.歐洲國家地域接近,民族文化接近,有利于促進合作,屬于合作的原因,符合題意;②.二戰后,歐洲經濟蕭條,各國經濟需要恢復和發展,符合題意;③.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二戰戰后國家間的矛盾并沒有徹底的消除,不符合題意;④.歐洲國家認識到只有聯合起來,才能增強自己的實力,才能與蘇美等大國抗衡,符合題意;所以①②④符合題意,③不符合題意,故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故選擇D。7、D【解析】

依據材料內容可知,西周諸侯王進行武力兼并的同時,對被兼并地區進行文化滲透,從而傳播了周王朝代表的中原文化,所以D項符合題意;周代分封制下,諸侯王擁有相當大的獨立性,并不能穩定周天子的統治,A項排除;材料是從文化角度分析分封制,而不是從民族矛盾的角度來分析,B項排除;西周實行分封制時,是奴隸社會,不是封建社會,C項排除。故選D。8、A【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大化改新是日本由奴隸社會轉變為封建社會,①符合題意;明治維新使日本由封建社會進入到資本主義社會,②符合題意;彼得一世改革加強了封建制度,沒有改變社會性質,③不符合題意;1861年改革使俄國由封建社會進入到資本主義社會,④符合題意;由此可知,①②④符合題意;故選A。9、A【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第一國際是1864年建立的國際工人聯合組織。馬克思是創始人之一、實際上的領袖。1919年五四愛國運動爆發,中國工人階級第一次登上政治舞臺,所以④不符合題意。故把包含④的BCD項排除,故選擇A?!军c睛】運用排除法解決本題。10、B【解析】

依據題干“獨立戰爭的槍聲剛停息,他便解甲歸田;第二屆總統任期結束,他堅決放棄連任”的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華盛頓領導了美國獨立戰爭,并取得了勝利,建立了獨立的美國,就任美國第一任總統,他堅決放棄了連任,開創了美國民主政治的先河,B項符合題意;克倫威爾領導的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A項不符合題意;林肯領導了美國南北戰爭,維護了國家統一,C項不符合題意;杰斐遜沒有領導美國獨立戰爭,D項不符合題意;故選B。11、B【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萬福大橋的設計傳承了揚州建筑的文化底蘊并作創新,建筑以城門、閣樓及鼎的原型為基調,以結構支架為基礎,賦予景觀橋梁更多的文化地域性與可辨識度,設計在大量的古典建筑中,將傳統符號抽象化,并引用了現代技術的玻璃鋼架等,使之又充滿現代氣息,上下呼應的雙拱,既起到觀光作用,又點綴了“月亮城”的湖光倒影,夜色下更能體驗宜居城市的江南雅韻,B項符合題意;ACD三項的內容不符合題意;故選B。12、D【解析】

民國元年是1912年,民國三年就是1912+3-1=1914年,D符合題意;ABC三項的時間都不是民國三年,排除;故選D。【點睛】解題的關鍵是學生掌握民國多少年的算法,根據公式,民國多少年等于1912+多少-1可以算出具體時間,需要學生掌握扎實的基本功。二、簡答題(共3小題,滿分26分)13、1972年2月,美國總統尼克松訪問中國;中美雙方在上海簽署《中美聯合公報》,這是中美關系史上的大事,對國際形勢產生了重大影響。1978年12月,中美雙方發表《建交公報》,1979年1月1日,中國與美國正式建立外交關系,兩國關系進入正常化發展階段。【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1972年2月,美國總統尼克松訪問中國;中美雙方在上海簽署《中美聯合公報》,這是中美關系史上的大事,對國際形勢產生了重大影響。1978年12月,中美雙方發表《建交公報》,1979年1月1日,中國與美國正式建立外交關系,兩國關系進入正?;l展階段。14、(1)萬隆會議(2)巴黎和會(3)26國華盛頓會議(4)雅爾塔會議【解析】

(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55年在萬隆會議上周恩來提出“求同存異”方針,促進了會議的圓滿成功。(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19年巴黎和會上簽訂《凡爾賽和約》。(3)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42年,中美英蘇等26個國家在華盛頓舉行會議,簽署《聯合國家宣言》,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聯盟成立。(4)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雅爾塔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