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節環境問題及其危害【學習目標】1.分析圖表、文字資料,理解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綜合思維)2.實例分析,總結歸納人類所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及分布。(區域認知)3.運用資料分析,理解環境問題的主要危害及應對措施。(綜合思維)【自主預習】一、環境問題的產生1.自然系統(1)特點A.由①持續供給能量,物質能夠從②進入③,最終又回到無機環境,從而完成物質的循環與能量的流動。
B.自然環境能夠通過自我調節來維持穩定。(2)對人類的要求:對自然環境的改變要限制在自然環境的可承受范圍之內,不能損害自然環境的④。
2.環境問題的產生(1)原因:工業革命后,資源的消費和廢棄物的排放數量劇增,人類對自然環境的影響已在某些方面超過自然環境的⑤,損害自然環境的支撐服務功能,使自然環境偏離應有的穩定狀態,從而發生環境問題。
(2)主要表現:大氣污染、水污染、⑥、全球變暖等。
3.影響環境問題的主要因素(1)人口數量:人口數量增加,所需要的自然資源數量和排放的廢棄物數量也會增加。(2)人均資源消費量:人均資源消費量越⑦,對環境的影響越⑧。
(3)技術水平:技術越發達,人類對自然環境影響的程度越大;人類通過研發環境友好技術,能夠提高資源⑨和廢棄物處理能力,降低對自然環境的負面影響。
二、環境問題的危害1.使自然環境的服務功能受到損害。(1)供給服務功能⑩→自然資源稀缺甚至枯竭。
(2)調節服務功能?→環境污染與生態退化加劇,增加自然災害的風險。
(3)文化服務功能?→降低人的舒適感、審美體驗等。
2.影響生活質量,危害人類健康。3.環境問題制約社會經濟發展。【答案】①太陽能②無機環境③生命體④服務功能⑤調節能力⑥生態退化⑦高⑧大⑨利用率⑩下降?失常?降低【合作探究】情境導入由于合成了一種高效的有機殺蟲劑DDT(二氯聯苯三氯甲烷),瑞士化學家米勒獲得了1948年度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一度被廣泛使用的DDT逐漸被世界各國明令禁止生產和使用。DDT在食物鏈中的傳遞為什么DDT被禁止使用?DDT從廣泛使用到禁止的過程,帶給我們哪些啟示?主題1環境問題的產生情境1環境問題與人類活動密切相關。在人與環境相互作用的過程中,人類對環境不同的態度和行為,會產生不同的環境效應。下圖是人類與環境關系示意圖。任務1說出圖中箭頭A、B表示的含義。【答案】A表示人類活動向環境排放廢棄物,B表示人類從自然環境中獲取自然資源。任務2說出圖中箭頭C、D表示的含義。【答案】C表示環境系統的反饋作用,D表示人類作用于環境。任務3結合示意圖,從自然環境的服務功能角度分析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答案】人類對自然環境的影響在某些方面超過自然環境的調節能力,損害自然環境的支撐服務功能,使自然環境偏離應有的穩定狀態,從而導致大氣污染、水污染、生態退化、全球變暖等環境問題。情境2材料一科學研究人員表示,美國人是地球上資源使用量高的人群之一。平均而言,一個美國人的能源消費量相當于墨西哥人的6倍,中國人的13倍,印度人的31倍,孟加拉國人的128倍,坦桑尼亞人的307倍,埃塞俄比亞人的370倍。此外,美國人的生活方式導致大量二氧化碳的產生,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僅次于加拿大,位居全球第二。美國人只占世界人口的5%左右,卻制造了全球一半的固體廢棄物。材料二非洲人口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增長迅速,年均自然增長率超過了2%,人口快速增長,使人均占有耕地面積縮小,糧食供應壓力巨大,人們只能縮短輪種周期,從而導致土壤肥力急劇下降。而且當地城鄉主要生活燃料來自薪柴,為了獲取更多薪柴,只能砍伐森林,并且為了增加收益,在草原牧區增加載畜量,最終使生態失衡,生態環境惡化。這樣形成了一系列的惡性循環,最終使當地糧食極度匱乏,自然災害頻發,經濟發展也受到了制約,導致政局動蕩。材料三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人類對環境開發利用的強度越來越大,加劇了環境問題的產生。特別是工業革命以來,蒸汽機的出現,極大地促進了煤的燃燒,使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含量劇增;內燃機的出現造成了光化學煙霧等環境問題。材料四科技應用于傳統工業區的改造,使能耗降低,資源利用率提高,污染物排放減少,環境得到改善。清潔技術的不斷發展,使資源得到有效的循環利用,單位產出的污染排放降低。任務1材料一、材料二反映兩個地區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分別是什么?【答案】美國環境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是消費過度,非洲環境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是人口快速增長。任務2材料三、材料四說明了什么問題?【答案】說明科技是一把雙刃劍,在發展的過程中要推動科技和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1.環境問題的產生(1)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機制)人類向環境索取自然資源的速度超過了自然資源及替代品的再生速度。人類向環境排放廢棄物的數量超過了環境的自凈能力。(2)環境問題的類型及具體表現資源短缺:水資源短缺、礦產資源短缺、森林資源短缺等。環境污染:大氣污染、水污染、噪聲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等。生態退化: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樣性減少、水土流失、植被破壞、鹽堿化等。全球環境變化:全球變暖、臭氧層空洞等。(3)自然系統和人類系統的區別系統類型物質和能量來源物質和能量的流動方向生物多樣性系統的穩定狀態自然系統太陽能可以循環豐富通過自我調節達到穩定狀態人類系統自然環境的供給服務單向流動單一不具有自我調節功能,容易產生環境問題2.環境問題產生的主要影響因素(1)人口數量(2)人均資源消費量(3)技術水平知識拓展發達國家和地區與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環境問題的差異區域類型環境問題表現產生原因發達國家和地區環境污染人均消費量多,廢棄物的排放量遠遠高于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生態破壞人口數量多,所需要的自然資源數量多;技術水平低,沒有足夠的能力實行環保,使用單位數量資源造成的環境危害大下圖為人類社會與環境關聯模式圖,圖中箭頭①表示人類通過生產活動從自然環境中獲取物質和能量,箭頭②表示人類通過消費活動將廢棄物排放到環境中去。讀圖,回答1~3題。1.下列各項可以用圖中箭頭①表示的是()。A.修建道路 B.人口遷移C.封山育林 D.開采礦產2.下列關于人類與環境關系的敘述,正確的是()。A.只要有箭頭②存在,就一定會產生環境問題B.人類會影響自然環境,自然環境不可能影響到人類C.如果箭頭①、箭頭②表示的人類活動強度較大,則可能產生環境問題D.由圖可知,人類與環境是對立的,無法相互協調3.當前,協調全球人類發展與環境的關系的主要途徑有()。①大力發展經濟,不斷滿足人類提高物質生活水平的需要②控制人口增長,提高人口素質③加強國際協作,保護世界環境④積極開發利用資源,做到地盡其利,物盡其用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答案】1.D2.C3.A【解析】第1題,圖中箭頭①表示人類通過生產活動從自然環境中獲取物質和能量,如開采礦產、砍伐森林等。修建道路、人口遷移和封山育林都不是人類通過生產活動從自然環境中獲取物質和能量,其中修建道路是人類利用資源改造環境;人口遷移是人類適應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的舉措;封山育林是人類改善自然環境的措施。第2題,圖中箭頭①表示人類從自然環境中獲取物質和能量,箭頭②表示人類消耗物質和能量并向環境排放廢棄物。若人類向環境索取物質和能量的速度超過環境的供給能力或人類向環境排放的廢棄物超過環境的自凈能力,則會產生環境問題。人類與環境是相互作用的,人類保護環境,合理利用資源是可以實現人地協調的。第3題,明確可持續發展的內涵是解答本題的關鍵。可持續發展不僅包括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還包括生態的可持續發展、社會的可持續發展,①錯誤;積極開發利用資源,做到地盡其利,物盡其用,很容易產生生態環境問題,④錯誤;協調人類發展和環境的關系需要從人類發展的角度入手,控制人口增長,提高人口素質,加強國際協作,保護世界環境,②③正確。主題2環境問題的危害情境1在騰格里沙漠的邊緣地區,發現有不少地塊被不明黑色物質污染。中共中衛市委宣傳部發布信息稱,當地一家已經經營20多年的造紙廠就是造成污染的“罪魁禍首”,而污染區域的污染物,也被確認為是多年前排放并遺留下的造紙黑液。任務1分析“罪魁禍首”對自然環境供給服務功能的影響。【答案】該地多沙質土壤,污水滲透快,容易造成地下水污染;該地靠近黃河,造紙黑液進入黃河,污染黃河水質。任務2分析“罪魁禍首”對自然環境支撐服務作用的影響。【答案】污染的水源導致沙漠植被大量枯死,草場退化,生物多樣性減少,破壞生態平衡。任務3分析“罪魁禍首”對人類生活質量的影響。【答案】沙漠地區的居民主要依靠有限的水源生活,水質被污染,水中致癌物質多,危害人體健康;沙漠風沙大,沙塵暴將被污染的沙塵帶入高空,擴大污染面積,吸入被污染的沙塵,將會引發人體呼吸系統及肺部等方面的疾病。情境2下圖為某熱帶雨林地區原始社會部落的農業生產模式圖。任務1將下列內容填入圖中的空白處。①建筑材料②燃料③農田④水土流失⑤文明衰落【答案】從上到下,從左到右依次為①②③⑤④。任務2簡要分析該部落農業生產模式導致該部落最終走向衰落的原因。【答案】人口的增長導致大量的森林遭到砍伐,土地的肥力不能恢復導致其利用效率低下,而土地的自然恢復需要較長時間,當人們對土地的需求量超過土地的自我恢復的能力時,該部落必將走向衰落。任務3根據你學過的知識,分析該部落應該如何處理與環境的關系才能避免走向衰落的厄運。【答案】將人口數量控制在一個合理的范圍內;為燃料、建筑材料找到合適的替代材料;森林要采育結合,不要超過其自我恢復的能力;耕地要采取措施恢復其自然肥力以提高其利用率。“PPE怪圈”——培育綜合思維情境“PPE怪圈”(貧困—人口—環境怪圈)指貧困(Poverty)、人口(Population)和環境(Environment)之間形成的一種互為因果的關系,更確切地說,指“貧困—人口增長—環境退化”的惡性循環。由于“PPE怪圈”在發展中國家尤其是貧困地區存在的普遍性,常被用作解釋貧困地區機制的一種理論模式。任務1從①④線索入手,簡述“PPE怪圈”的基本成因。【答案】隨著人口增加,在人類現有的開發能力下,能利用的資源和環境不足以滿足人們的需要,就會導致生活貧困和環境問題。任務2從③⑤線索入手,簡述貧困與環境的互動關系。【答案】貧困導致人們眼前的需要壓倒長遠的環境保護,導致環境惡化,土地生產能力下降,加劇貧困。任務3試分析如何走出“PPE怪圈”。【答案】控制人口增長;提高人口素質;實施環境工程和頒布環境保護法規;合理規劃自然資源的利用方向;政府增加資金投入。環境問題的危害(1)環境問題對自然環境服務功能的影響影響具體表現供給服務功能下降人類難以獲得足夠的自然資源,導致自然資源稀缺甚至枯竭調節服務功能失常環境污染與生態退化加劇,并增加自然災害的風險文化服務功能降低會降低人的舒適感、審美體驗等(2)環境問題對人類的影響危害主要表現影響生活質量,危害人類健康環境污染會直接損害人的生活質量和健康,有些污染物會殘留或富集在農產品和工業產品中,危害人類的身體健康制約社會經濟發展資源短缺、污染嚴重、生態破壞會嚴重制約社會經濟發展通過對影響海南島熱帶氣旋的研究,發現其環流結構會改變周邊大范圍的降水、濕度、風、光照、溫度等要素,從而影響區域臭氧濃度。近地面大氣中臭氧濃度過高會對人類及生態環境造成危害。據此回答1~2題。1.海南島近地面臭氧重度污染多發生在熱帶氣旋邊緣,原因是熱帶氣旋邊緣()。①風力微弱②降水量大③氣流下沉④降溫較快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③2.與夏季比,熱帶氣旋在秋季更易引發臭氧重度污染,主要是由于海南島秋季()。A.濕度偏大,溫度偏低B.溫度偏高,風力偏大C.濕度偏小,光照偏強D.光照偏弱,風力偏小【答案】1.D2.C【解析】第1題,熱帶氣旋中心附近盛行上升氣流,邊緣和臺風眼盛行下沉氣流,風力較弱,降水少,晴天多,增溫較快,①③正確,②④錯誤。第2題,紫外線照射干燥的氧氣,使一部分氧分子被激活離解成氧原子,進而形成臭氧。除光照之外,環境氣溫越高、相對濕度越低,總體越有利于臭氧的生成,所以與夏季比,熱帶氣旋在秋季更易引發臭氧重度污染,這主要是由于海南島秋季濕度偏小,光照偏強。【隨堂檢測】讀環境、資源和人口關系示意圖,回答1~2題。1.圖中字母代表的含義不正確的是()。A.a表示資源開發 B.b表示生產活動C.c表示環境對人類的影響 D.d表示廢棄物排放【答案】C【解析】據圖可知,a表示資源開發,b和c表示生產活動和產品消費,d表示廢棄物排放。2.下列屬于a階段產生的環境問題的是()。A.煤礦開采——地面沉降 B.化工廠——水污染C.火電廠——大氣污染 D.冰箱使用——臭氧層破壞【答案】A【解析】據圖可知,a階段表示資源的開發階段,因此只有A項說法正確。下圖為某環境問題形成過程示意圖,此問題對農業發展十分不利。讀圖,回答3~4題。3.此圖所揭示的環境問題是()。A.土地沙化 B.土壤酸化C.土壤鹽堿化 D.土地石漠化4.引起鹽分向地表運動的主要人類活動是()。A.過度放牧 B.大水漫灌C.大量施肥 D.圍湖造田【答案】3.C4.B【解析】第3題,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自然環境作用和人類活動作用,導致水量過多,地下水位上升,且蒸發不斷加劇,使得土壤中的鹽分含量較大,因此該圖片所揭示的環境問題是土壤鹽堿化;土地沙化并不是鹽分增多導致的;土壤酸化主要是受到工業污染產生的;土地石漠化主要不是因為蒸發加劇,而是因為土層太薄,植被破壞,水土流失,導致巖石裸露。第4題,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過度放牧會導致土地沙化,地下水位下降,鹽分不會向上運動;大水漫灌會使地下水位上升,導致地下水中的鹽分向上運動;大量施肥會造成土壤板結,并不能促使鹽分向地表運動;圍湖造田,田中存蓄大量水體,鹽分溶解在水中,不會向地表移動。珊瑚礁為全球10%的經濟魚類和近30%的其他海洋生物提供生活環境,還有一定的經濟價值。目前,全球已有超過一半珊瑚礁出現嚴重退化。據此回答5~6題。5.下列造成珊瑚礁退化的主要人為原因是()。A.季節變化,海水溫度異常升高B.珊瑚具有一定經濟價值,遭大量采挖C.河流注入,陸地水使水質變差D.經濟魚類多,珊瑚遭大量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買賣合同擔保人協議書
- 逾期仲裁調節協議書
- 裝修合同毀約協議書
- 餐飲招收學員協議書
- 音樂機構合伙協議書
- 高考志愿招生協議書
- 魚塘投股合同協議書
- 食堂勞務外包協議書
- 食品轉讓合同協議書
- 賭博自愿離婚協議書
- mq135空氣質量檢測傳感器說明書空氣污染控制用
- 國家開放大學《監督學》形考任務( 1-4)試題和答案解析
- 試卷交接簽字單
- 高考化學答題技巧與規范課件
- 2022屆高考英語復習:最后一節英語課(13張PPT)
- 加強評標專家管理實施方案
- 股票實戰技巧(一)薛斯通道_CCI_DMI經典指標組合
- 小學生德育教育ppt課件
- 配電箱系統圖
- 精選靜電感應現象的應用練習題(有答案)
- 初中音樂--人聲的分類--(1)pptppt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