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蒿素:人類征服疾病的一小步》教學設計 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_第1頁
《青蒿素:人類征服疾病的一小步》教學設計 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_第2頁
《青蒿素:人類征服疾病的一小步》教學設計 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_第3頁
《青蒿素:人類征服疾病的一小步》教學設計 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_第4頁
《青蒿素:人類征服疾病的一小步》教學設計 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2頁共3頁課題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青蒿素:人類征服疾病的一小步》章節教學目標教學重點1.語言建構與運用:感受文本的語言張力,在對文本內容進行分析的基礎把握文章的主題。2.思維發展與提升:通過對文章的閱讀,感受語言邏輯思維之美,開闊視野,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3.審美鑒賞與創造:引導學生從文本出發,通過對文本的分析來感知科學精神的偉大。4.文化傳承與理解:感知中國醫學的博大精深,體會醫學研究精神,感悟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信念;引導學生從生活出發,了解科學、認識科學。教學方法講授法、誦讀法、情景教學法。教學環節教學內容二次備課老師引導學生探究文本內容導入請同學們分享你身邊發生的或者你所了解的為中醫事業發展做出重要貢獻的人和事(一)橘井泉香葛洪《神仙傳·蘇仙公傳》記載:蘇耽由于德行出眾,在漢文帝的時受天命為天仙。蘇耽在超脫凡俗時告知母親:“明年天下將流行瘟疫,咱們家庭院中的井水和橘樹能治療瘟疫。患瘟疫的人,給他井水一升,橘葉一枚,服下就能治愈。”后來果然瘟疫肆虐,前來求取井水、橘葉的人絡繹不絕,都被治愈了。于是醫學史上就有了“橘井泉香”的典故。(二)杏林春暖三國時有位醫生叫董奉,與華佗、張仲景齊名,號稱“建安三神醫”。他給人治病從不收錢,但要求被治好的人每人植杏樹五棵,輕病患者每人種一棵。幾年后,杏樹蔚然成林。董奉在此修身養性,這片杏林被稱為“董仙杏林”。每逢杏熟,董奉張榜公告,凡是到此買杏者不收銀錢,而是用稻谷換取。董奉又用換來的稻谷救濟貧民百姓。因此,后世常用“杏林春暖”“譽滿杏林”等詞稱頌醫生醫術的高明和醫德高尚。背景探尋《后漢書·方術列傳》記載著一個傳說:東漢時有個叫費長房的人,偶見街上有一賣藥的老翁,懸掛著一個藥葫蘆兜售丸散膏丹。賣了一陣,街上行人漸漸散去,老翁就悄悄鉆入葫蘆之中。費長房看得真切,遂買了酒肉,恭敬地銻顬﹞?廛好見老翁。后來,費長房隨老翁進入葫蘆十余日學得方術,返回故里時家人都以為他死了,原來已過了十余年。從此,費長房能醫百病,驅瘟疫,普濟眾生。橘井泉香、杏林春暖、懸壺濟世,這些美好的故事傳說無一不彰顯著我國中醫藥學家濟世救人的高尚品質,而我們今天要學習的這篇文章,也和中醫藥學、治病救人相關。它的作者,便是獲得了2016年感動中國人物稱號的屠呦呦,請同學們齊讀屠呦呦的頒獎詞,感受屠呦呦的人物品質一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漬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現。為了一個使命,執著于千百次實驗。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華,深深植入當代世界,幫人類渡過一劫。呦呦鹿鳴,食野之。今有嘉賓,德音孔昭。-2015年12月10日,屠呦呦因開創性地從中草藥中分離出青蒿素應用于瘧疾治療而獲得當年的諾貝爾醫學獎這一項震驚整個世界的發現為全人類的健康帶來了又一份曙光。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青蒿素的發現歷程。屠呦呦是誰?她都做了些什么驚天動地的事情,才能獲得諾貝爾醫學獎呢?三、探究文本1.人物簡介屠呦呦(1930.12一):藥學家,中國中醫研究院終身研究員兼首席研究員,青蒿素研究開發中心主任。成就: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科學獎項的中國本土科學家,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的華人科學家。2019年1月14日,屠呦呦入BBC“20世紀最偉大科學家”。2.個人榮譽2011年:拉斯克臨床醫學研究獎2012年:全國三八紅旗手2015年:諾貝爾醫學獎、感動中國年度人物2016年: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2018年:改革先鋒2019年:共和國勛章、最美奮斗者所獲獎項不計其數,所得榮譽堪稱等身,屠呦呦,她便是這樣一位偉大的科學家。請同學們齊讀以下呦呦語錄,在誦讀的過程中,汲取前輩思想之精華,獲得奮然前行之力量。3.呦呦語錄我喜歡寧靜,蒿葉一樣的寧靜。我追求淡泊,蒿花一樣的淡泊。我向往正直,蒿莖一樣的正直。一個科研的成功不會很輕易,要做艱苦的努力,要堅持不懈、反復實踐,關鍵是要有信心、有決心來把這個任務完成。科學研究不是為了爭名爭利,科技工作者要去掉浮躁,腳踏實地!不要追一匹馬,你用追馬的時問去種草,待春暖花開時,能吸引一批駿馬來供你選擇;不要刻意巴結一個人,用暫時沒有朋友的時間去提升白己的能力,待時機成熟時,便有一批朋友與你同行;用人情做出來的朋友只是暫時的,用人格做出來的朋友是長久的。所以,豐富自己比取悅別人更有力量。種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你若盛開,蝴蝶自來。你若精彩,天自安排。其實,偉人并非生來就是偉人,更多的時候,是時勢造就了英雄,屠呦也不例外。整體把握,理清思路活動一1.請依據文中小標題劃分本文的段落層次,并說明設置小標題有何作用。(1~4段):屠呦呦就獲獎表達感謝,追溯自己的醫學初衷。(5~15段):講述青素從發現到成藥的過程。(16~20段):講述青蒿素的發現給世界帶來的影響和重要作用。(21~25段):講述中醫藥學的卓越貢獻。小標題的作用:每個小標題能夠體現不同的內容,使文章層次分明,脈絡清晰。每個小標題能夠簡要概括具體語段的核心內容,具有突出強調的作用。2.本文在結構上有何特點?試結合文本簡要分析。用小標題領起各部分內容。本文用五個小標題提綱挈領地概括了青蒿素從發現到制成藥物經過的不同階段,介紹了中醫藥學對人類作出的貢獻。讓讀者一日了然。采用了“總一分一總”由一般到特殊再到一般的順序行文,過渡自然,條理清晰。第二部分總寫發現、提取青蒿素的經過,第三、四、五部分具體寫研究工作的過程,第六部分總括中醫藥學的貢獻,結構嚴謹。3.青蒿素是人類的一個重大發現,為人類戰勝瘧疾作出了重大貢獻,但作者為什么說青蒿素的發現只是人類征服疾病的“一小步”?此處用詞準確而嚴謹。①就人類征服疾病的整體而言,這確實是“一小步”,因為這只是解決了眾多疾病之一。②)“一小步”也可見屠呦呦并沒有因這個重大發現而驕傲自滿,這表現了作者的謙遜態度。2.屠呦呦團隊取得青蒿素成藥的卓越成就的原因有哪些?(1)客觀方面:①瘧疾威脅人類健康長達數千年,有抗瘧藥物的客觀需求。②)中醫藥學是個巨大的寶庫,給后人留下了寶貴的財富。屠呦呦和她的同事們在繼承的基礎上發展了中醫藥研究因而能取得成功。祖國提供了研究平臺,組員齊心協力。在抗瘧研究之路上,屠呦呦并不是孤軍奮戰,中國政府重視與國際方面B的合作,并啟動“523項目”來抗擊瘧疾。這漫長浩大的工程是“523”項目團隊以及無數科研人員團結合作完成的。(2)主觀方面:①敬畏好奇、熱忱醫學的濃厚興趣。屠呦呦有著對醫學研究的熱忱,并將好奇轉化為熱衷,積極投身于醫學工作中。②治病救人、造褔人類的責任意識。屠呦呦從小立志治病救人,一生以自己的知識和努力為無數飽受瘧疾病痛之苦的人們帶來了生的希望。日埋頭苦干、鍥而不舍的科學精神。面對新藥的臨床試驗很難開展等多重困難,堅持研究和實驗,終于研究出人類抗擊瘧疾的“有效武器”。④吃苦耐勞、甘于犧牲的奉獻精神。查閱大量醫藥典籍,不輟研究,勇于成為試驗新藥療效的志愿者。3.作為新時代高中生的我們,在學過本文后有什么感受和啟發?①童年時期的興趣、愛好,特別是好奇心對于一個人將來的人生道路有著重要的作用,屠呦呦從小就飽有對中草藥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這為她后來能夠堅定的選擇中草藥提取的科研方向種下了種子。②)做人要有一顆心懷天下的大愛之心,不管是從事什么樣的工作、涉及什么樣的領域,要時刻記得人類是共同發展的整體,要盡心盡力的做好自己的事情,為整個人類的發展做出一份貢獻。日做事要腳踏實地,要不怕困難,敢于迎接挑戰。要有堅定的人生理想,并愿意為之付出艱苦卓絕的努力,如果不能選擇一份自己熱愛的職業,那么就把自己做的工作變成自己的一生摯愛,飽含激情地投入其中。對科學事業本身的熱愛與執著才是一個真正科學工作者的終身追求,某個科研項目的成功可以“功成不必在我”4但來不得急功近利,“出名要趁早”的浮燥與焦灼。小結:85歲的屠呦呦淡定背后的執著堅守,代表中國大陸科學家“破冰”諾貝爾獎,也是對那些希望畢其功于一役的速成論者的提醒。科學有自己的規律,最忌的就是急功近利。它無法嚴格地用投入去預測產出,不是簡單的資源看加就能創造出新事物,也很難按部就班達到預定目標。科學的通途有很多走法,無論頭銜和身份,無論領域和方法,“科學家”才是唯一的、純粹的標簽。有人描述得很形象,真正鐘情于科學的人出發點并非想去拿獎,也許一輩子不會有豐碩的成果,有人可能用畢生精力,也只是在科學的某個關口書寫了四個大字:“此路不通”。活動三品味語言,分析效果1.屠呦呦能夠發現青蒿素與她內在的精神品質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請在文中找到相應的句子,感受其崇高精神例1:在第一階段,我收集了2000個方藥,挑選出可能具有抗瘧作用的640個,從其中的200個方藥中提取了380余種提取物,在小白鼠身上測試抗瘧效果,然而進展甚微。數字背后反映出研究工作的繁復,揭示了青蒿素研究工作的艱難。體現出屠呦呦孜孜以求、不怕艱辛的奮斗精神例2:為了尋求答案,我們查閱了大量的文獻。最早提到青蒿治療瘧疾的記錄,出現在東晉葛洪所著的《肘后備急方》中,書中有這樣的話:又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盡服之。中國古代文獻資料浩如煙海,而句子中又用了最早這個詞,可見研究之艱難與嚴謹。體現了屠呦呦及其團隊。而不舍的實戰精神。例3:在20世紀70年代的歷史環境下,新藥的臨床試驗很難開展。為了戰勝瘧疾,我和我的同事勇敢地做志愿者第一批嘗試青蒿提取物,以確認其對人體的安全性。研究環境惡劣,但屠呦呦及其團隊仍排除萬難進行了臨床試驗。體現出他們治病救人、造福人類的高度責任感,和致力于科研的奉獻精神。例4:1955年,我從北京醫學院藥學系畢業,在衛生部中醫研究院中藥研究所開始了富有意義的工作,特別是在全脫產學習中國傳統醫學的那兩年半中,我對中草藥從好奇轉化為熱衷。屠呦呦充滿著對中醫藥領域的熱愛。2.本文是一篇演講稿,作者是如何根據演講主題與聽眾情況來選擇材料的呢?(1)從演講主題的角度看演講稿的開頭部分首先表達了感謝之意,并概括了青蒿素發現的重大意義;演講稿的主體分別從“發現青蒿素的抗瘧療效”“從分子到藥物”“影響世界”“發展與超越”四個方面,以時間為縱線來介紹發現、提取以及研發青蒿素的過程與經歷。演講稿的結尾以“中國藥學的貢獻”為題總結全文,突出了中醫藥學為維護世界人民的健康與福祉而做出的新貢獻,主題鮮明突出。(2)從聽眾的角度看作者演講所面對的聽眾大都是專業人十,因此演講稿里面選用了很多專業術語,如“熔點”無色晶體一C15H2205“羥基”“衍生物”“芍藥苷”等。但是在保證科學性與嚴謹性的同時,作者還善于運用具有濃厚文學色彩的語言,如“青蒿素的發現是人類征服疾病進程中的一小步”“瘧疾重新開始肆虐”“這里所舉中醫藥對人類健康的貢獻不過滄海一粟”等等,把抽象深奧的科學道理表達得深入淺出、通俗易懂,給聽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3.作為一篇演講稿,本文文本具有怎樣的藝術特點呢?請你結合課文具體內容簡要分析。(1)材料翔實。作者不是簡單地交代探索的過程,而是借助具體的數字如“我收集了2000個方藥,挑選出可能具有抗瘧作用的640個,從其中的200個方藥中提取了380余種提取物”等,凸顯了探索的過程及收獲,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為突出中醫藥學的貢獻,以瘧疾、白血病、失憶、心血管疾病動脈粥樣硬化等為例說明這些疾病的治療都受益于中醫藥學。(2)結構精巧。全文結構清晰,層次清楚,重點突出,首尾呼應。文章從獲獎感言開始,簡單介紹了個人的經歷,揭示了中醫藥學的價值和意義,突出主題;進而按照時間順序介紹研究的過程和遭遇的困難,表現了研究者克服困難時的執著精神和奉獻精神;接下來又介紹了團隊進一步的研究成果,凸顯了傳統中醫藥學對世界科學和人民的意義,從而向讀者清晰地呈現了團隊的貢獻,展示了團隊的科學精神;然而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